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3-03-04

一、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国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 必须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必须办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高校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当前,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 各种思想潮流的融合和冲击,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高校在育人过程中, 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凝心聚力、同心同德, 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开展校风学风建设的根本导向

一所学校必须有一个符合时代要求、传播正能量、体现文化自信、被师生认可的校风学风。良好的校风学风可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也是学校的所倡导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体现。高校要培育优秀的校风学风, 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体体现, 凝结着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核心价值体现, 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校要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 凝结时代精神, 深培厚植、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符合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良好价值追求和精神内涵的校风学风, 占领高校思想宣传的高地, 服务大局, 高扬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 以人为本, 立德树人, 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价值要求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 是个人的德和国家的德相统一的体现。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要把培养有大德之人, 有明德之人, 有善心之人作为育人的基础, 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着力培养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去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高校落实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一)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立足、发展、长治久安, 没有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不行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高校培养和服务的对象是青年大学生, 是为国家延续后继有人主要阵地, 如何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显得尤为重要。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有朝气、有梦想的一代, 青年正处在新时代, 青年一代必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所以, 高校必须紧扣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教学全过程, 以课堂为抓手,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使广大青年学子自觉投身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中去, 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帮助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教师是这项伟大事业的具体执行者和落实者。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前提,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 “师爱为魂,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在开展系列教育教学过程中, 处处都是学生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高尚的情操是教师必不可少的。近年来, 个别高校也暴露出来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高校教师忽视了自身道德素质修养的提高, 在师德师风方面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给学校、学生、本人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教师从事的是铸魂筑梦工程, 必须有坚定政治理想和信念, 有可靠信得过的道德素养。高校教师必须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 甘当人梯, 甘当铺路石, 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 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灵魂”。

高校教师既是学问之师, 又是品行之师。高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 在提升专业教学能力的同时, 还要努力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特点, 积极探索更新课堂教学方式, 贴近学生, 关爱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 有一支可靠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高校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更离不开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包括学生处 (学工部) 、团委、辅导员 (班主任) 、思政课教师、心理辅导老师, 以及开展学校宣传教育的老师。高校要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工作机制, 加强队伍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保证这支队伍永葆政治意识, 延绵不断。目前, 高校主要是由辅导员或班主任直接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素养、品德修养、工作作风等存在着差异,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力量单薄、力度不够, 这就需要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拓宽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 创新教育形式, 丰富活动载体。

(四) 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取决于这个国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维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层面得以彰显, 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确保国家长治久安。高校也一样, 一个健康、和谐、开放、进取的校园必须有浓厚底蕴的校园文化。高校要立足校园、立足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 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一是要大力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结合起来, 做好继承利用转化创新, 既能古为中用、不忘本来, 又要推陈出新、开拓创新。二是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人文素质文化活动。目前大学生大多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 思想活跃, 容易受新事物新思潮的影响, 高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 鼓励大学生自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彰显青年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还要做好舆论导向和价值观引导, 积极指导和参与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积极向上、传播新风尚新理念的校园文化活动, 坚决制止和抵制低俗有损国家社会形象的文化进入校园。要把体现人文素质的文化引进高校校园, 通过校园、班级、宿舍、食堂等场所来宣传,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素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 充分展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做到人人参与人人皆知的良好效果。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优秀青年都集中在高校, 他们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 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做好青年学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 号召和教育广大青年学子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奋发有为、奉献社会, 努力续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探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关键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刘赟.浅谈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 (11) .

[2] 孙琳.高校社团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研究[J].雪莲, 2015 (23) .

[3] 张慧春.浅谈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榜样的力量”优秀学生先进事迹巡讲报告会的启示[J].内蒙古教育 (职教版) , 2014 (11) :70.

上一篇: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下一篇:关于正确处理大学生党员发展中质与量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