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23-02-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发挥其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键的突破口。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多次强调,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因此,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育人工作之中, 是高校积极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表现, 更是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明确的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价值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原则与方法。教育活动的本质是立德树人,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 正确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是保证高校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时代发展变化, 从国家发展、社会建设和个人品德三个维度出发, 精确提炼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现实性, 在实际工作中, 高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紧跟时代的变化发展, 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实效性,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长足发展的根基[1]。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 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 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引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与思想发展, 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 大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是否认同并在实际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实践契合性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 而是要找准理论建设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 搭建群众平台, 用接地气、贴近性、对象化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提升全民精神文明素养。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育活动, 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实现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用实践检验真理, 用理论指导实践, 在知与行的统一中构建理想信念, 培养政治素养, 提升道德水平。因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高度的实践契合性, 也是二者能够实现实效性的根本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当前大学生整体价值观状况良好, 能够高度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也存在群体差异和校际差异等诸多问题[3]。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各种社会思潮、不良风气、网络等现实因素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学校教育课程之中迫在眉睫。

(一)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 要想把全社会凝聚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来, 必须要形成一套全民共同信仰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阐明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社会, 培养什么样的人, 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青年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 是社会发展的中梁砥柱, 那么, 青年的价值取向也就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之中, 使大学生群体致力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这不仅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

(二)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不统一

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状况, 他们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在政治上积极进步, 能够认知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 受市场经济影响, 各种社会思潮泛滥, 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想出现排查、价值取向多样, 缺乏远大理想, 轻视道德修养, 忽视整体利益[4]。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不统一深刻说明了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知浮于表现, 缺乏情感认同, 同时也侧面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明显。因此,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迫在眉睫。

(三)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状况参差不齐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 各种媒体平台不断涌现, 思维活跃, 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迅速成为网名大军中的主力。网络平台的丰富性、及时性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对大学生掌握各种信息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 有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微博、微信、各种虚拟社交的APP,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休息及其他社会交流, 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互联网平台传播各种社会思潮、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念, 消费主义、享乐之风、奢靡之风等负面思潮严重干扰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性是两者相互融通的理论基础。始终坚持问题意识, 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理论工作者的关注重点。

(一)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紧密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状况, 成长实际,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成长之中, 有机地贯穿在高校思想教育之中, 使学生真正的接受、认同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第一, 高校要不断提高思想理论课教师队伍水平, 传道者首先要自己明道、信道, 才能对学生产生正面引导作用。第二,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开拓创新, 用接地气的方式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马克思讲中国话, 让基本原理变成基本道理, 真正提高思政理论课的亲和力。

(二) 高校合理利用网络媒体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双面影响[5]。首先,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辩证的态度看待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作用, 理清思路, 转变观念, 紧跟时代变化发展的步伐, 在课题教学中合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其次, 高校要积极抢占先机, 建立属于大学生自身的网站, 在网络平台上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发展, 做好引领工作。最后, 学校要经常性的开展网络知识教育, 提高大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 通过网络平台汲取正能量的内容。

(三)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马克思曾说, “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大学生在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 校园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无形着引导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展板、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渲染作用。同时, 学校要积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校园理念, 充分利用校训、校规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 规范大学生的行为。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关键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在一定意义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社会转型期背景下, 受市场经济、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时代的呼声,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

参考文献

[1] 李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 (17) :72-75.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377.

[3] 王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与价值选择状况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18, (02) :95-99+105.

[4] 袁永军, 王广友, 张子谦等.简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功利化倾向及其克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08, (02) :20.

[5] 王晓莉.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J].人民论坛, 2018 (01) :118-119.

[6] 刘东, 郝敏敏.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 (01) :220.

上一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表征能力的研究下一篇:浅析“药品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