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制度建设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图书阅读在不断地转型,由此而来阅读的推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当前公共图书馆为了摆脱困境,积极健全阅读服务机制,使得全民阅读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管理制度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公共管理制度建设论文 篇1:

论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

[摘 要]公共危机的本质是社会结构系统的失衡,现代社会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种类越来越多,应对和处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深入地探索和认识危机形成、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据此构建完备的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以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有力的秩序控制来应对、调控和处置危机,是必然选择。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建设;必要性;基本原则;基本内容

危机管理又称突发事件管理、紧急状态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特指公共危机的潜伏、爆发、控制、化解、修复、常态化等全过程中的应对机制和制度安排。在现代法治国家,為防止突发事件对国家和社会秩序的巨大冲击,需要实施应急法律规范并运用行政紧急权力,来调整紧急情况下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有效控制和消除危机,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和法律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

在危机时期,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紧急措施来对抗危机,而法治行政的原则又要求政府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危机管理的各项权力,即政府危机管理的法治化。离开法治化的基本要求,政府的危机管理可能会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可能导致滥用职权、超越职权,损害公民的宪法权利。所以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加强对政府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首先应该从法治原则的要求出发,将政府危机管理严格地限制在法治行政的范围之内来加以讨论。

一、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必要性

重大自然灾害、疫病、恐怖主义或者重大社会冲突与骚乱等事件的发生将导致社会进入危机状态,公共管理机构必须行使非常权力并采取特别的应急措施以领导和组织社会与民众共渡危机,尽快结束危机状态。在危机状态下,政府的权力与措施将会突破常态法制的框架,超越平时法治的要求,甚至可以暂停某些法律乃至某些宪法条款的执行或效力。但是非常时期和特别状态下不能成为背离法治的理由,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法制。危机状态法制或称非常法制的出发点,就是迎接各种社会危机对法治提出的挑战。在宪法中规定危机状态是为了通过宪法对危机状态制度的确立,明确政府在危机状态下所享有的行政紧急权力,防止政府在危机状态时期随意行使行政紧急权力,以免对宪法所确立的公民权利造成侵犯。实施危机状态制度是为了能更好更快地恢复社会的正常状态以恢复正常的宪法秩序。

关于危机状态法,在现代法治原则的支配下,各个国家十分注意制定法律来调整危机状态下的各种社会关系,以防止危机状态的发生而导致整个国家和社会秩序的全面失控。因此,各个国家都制定了在危机状态时期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与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以及公民权利与公民权利之间关系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就构成了危机状态法,是一个国家紧急状态时期实行法治的法律基础。

二、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世界各国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普遍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现代行政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政府危机管理遵循的法律原则有:

1.合宪性和合法性原则。合宪性主要是指政府采取危机管理措施必须有宪法上的授权;合法性主要是指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必须要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合宪性和合法性原则是依法行政的前提,也是政府危机管理是否符合法治原则的重要标准。关于合宪性原则,《马尔代夫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在国家面临紧急情况时,共和国总统有发布命令临机应变之权,但这种应变命令不得违反宪法。关于合法性原则,如美国《全国紧急状态法》规定:当出现联邦法规规定的可宣布紧急状态的情况时,总统有权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上述规定都是从合宪性和合法性两个不同角度强调了政府危机管理的“合法”原则。

2.合理性原则。所谓合理性原则,就是指政府在启动危机管理机制的时候,必须针对所发生的公共危机状态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了避免政府不必要地实施危机管理,许多国家对政府危机管理的期限作了严格规定。如法国1955年《紧急状态法》规定:非经法律批准,实施紧急状态不得超过12天。此外,还规定对于那些可以通过正常法律程序来处理的事务,也不应当通过实施应急管理的手段来进行。如1987年《菲律宾共和国宪法》就规定:戒严期间,不得停止实施宪法,不得取代民事法院和立法议会的职能,不得在民事法院能够正常行使职能的情况下授权军事法庭和军事机构行使对平民的司法管辖权。合理性原则主要是为了防止政府滥用危机管理权力而破坏宪法和法律秩序的基本要求。

3.保障公民权利原则。在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期间,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采取各种危机管理措施来有效地应对公共危机紧急状态,特别是可以通过适当限制公民权利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秩序。但是政府在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后,仍然具有保护公民权利的职责。这种法律上的义务主要表现在,不应该对那些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所享有的基本人权加以不必要的限制。此外,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也应当在事后给予必要的补偿。如1984年《马来西亚共和国宪法》规定:在紧急状态生效期间,不得依据宪法的规定将议会权力扩大到涉及伊斯兰教法律和马来人习俗的任何事项,不得使与宪法关于宗教、公民资格及语言的规定相抵触的任何规定生效。

4.责任原则。要保障政府实行危机管理权力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就必须建立起与行使危机管理权力相对应的责任制度,这是各国政府危机管理法律制度所确立的重要法律原则之一。如1978年《西班牙宪法》第55条就规定,凡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宣布特别状况和戒严时,非法使用或者是滥用有关组织法所赋予的权力将像践踏法律所保障的自由和权利一样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规定可以说是非常清晰地表明了政府危机管理的责任制度。

5.时效原则。政府危机管理一般会以限制公民权利为前提,从保障公民权利的角度出发,政府采取危机管理的措施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的期限内,否则必须通过法律规定的形式来延长。这一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政府利用实施应急管理的便利,滥用或者超越职权,给公民的权利保护造成一定的危害。各国实施政府危机管理的期限并不是统一的,有的规定不超过12天,有的规定不超过3个月。可以延长的次数有的是一次,有的允许两次以上。但少见无限期延长的。如《马耳他宪法》规定:宣布紧急状态的公告令如未被总统提前撤销,应自宣布之日起届满14日停止生效,延长生效期不得超过3个月。

三、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政府一切行为的准则是守法、依法。政府在危机状态下享有更大的权力,这种权力可能对国民的基本人权、社会的法治造成一定的威胁。为了将政府行为在危机状态下纳入法治的范围,使政府的紧急权力接受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从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开始制定专门的危机状态法,在各种有关的行政管理法中规定危机状态下行政权行使的特别条款。现代法律对危机状态下的行政权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加以规范的:

1.通过危机状态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来明确政府紧急权力的范围和边界。法律对政府在危机状态下必须具有的权力,事前应明确规定。如制定和发布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条例、决定、命令的权力;作出对疫区实施封锁、对被污染水源实施封闭决定的权力;命令停止集市、集会、停工、停业、停课,征用房屋和交通工具;以及强制疏散、强制隔离、强制检疫和强制治疗的权力等。另一方面,法律也要严格确定政府应用紧急权力的边界。如政府不得限制紧急状态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没有授权其限制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现代法治不允许法律授予政府无边界、无限制的紧急权力。

2.通过危机状态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明确规定政府的职责。确定其处理危机事件的职责范围,是防止其应对紧急状态失职、不作为。如法律规定政府在突发危机事件出现后,应迅速制定应急预案,组织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发布;采取救助遇难、遇险、致病、致伤、致残人员以及防止危害扩大等各种措施;组织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和调度;等等。对于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疏忽履行法定职责的不作为,法律应对之规定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3.通过危机状态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确定政府行使紧急权力的条件。在危机状态下,政府虽然享有比平时更多且更具强制性的权力,但法律授予政府这些权力是附有条件的。如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在授予公安部门可协助防疫部门采取强制隔离措施的权力时,也规定了具体条件:(1)隔离对象应是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源携带者或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2)隔离对象拒绝隔离治疗或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如果政府和政府部门违反法定条件行使权力,即构成滥用权力,将因此被追究法律责任。

4.通過危机状态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确定政府行使紧急权力的程序。法律应明确规定行使紧急权力的严格程序。如意大利宪法规定,警察机关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临时预防措施,须于48小时内通知司法机关并申请其批准,如在48小时内未获司法机关批准,则视为该措施已被取消,警察机关应解除对相应人的人身自由限制。

5.通过各种相应法律规定政府行使紧急权力的目的。在法律授予政府权力时明确规定授权的目的,以便制约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定目的的范围内行使所授权力,防止其滥用紧急权力,在授予政府紧急权力时尤其如此。例如日本的《警察法》在授予警察处理紧急事态以及各种相应权力时,为保障这些权力和警察的其他权力的正当行使和不被滥用,在该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本法的目的是保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公共安全与秩序,保障以民主观念为基础的警察管理工作和有效地完成其任务。

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因危机状态的发生而被政府随意剥夺,许多国家宪法和国际人权文件都规定,即使是在危机状态时期,一些最基本的人权,如生命权、语言权、宗教信仰权等也不得被限制,更不得被剥夺。这些规定都是为了防止政府随意滥用行政紧急权,而使公民失去不应当失去的权利。在危机状态下,政府不仅享有法律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

还有一些权利,如公民的知情权,因为它不仅实现着危机管理的公开性,使民众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危机治理,而且有利于公民“趋利避害”,减少危机产生的社会危害。政府必须通过履行公开义务和危机信息通报责任来予以切实回应。

四、启用危机管理法律机制的条件

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行使危机管理权力,即便是依据合法,正确行使应急权力,这种非正常行使管理权力的方式也会对公民的权利造成一定的威胁。在各国宪法和法律中,都对政府启动管理机制提出了程序化和制度化的要求,以保证政府行使管理权力的合法性,更好地约束政府行使应急管理权力的行为。这些程序化和制度化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危机事实的存在。所谓危机事实,即是社会正常秩序或者说社会关系内部和社会关系之间出现了混乱,国家的正常管理机制失灵,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处于危险状态之中。危机事实的存在是政府启动应急管理机制的客观要件,没有危机事实的存在,政府是不能启动法律所规定的危机管理机制的。二是危险要迫在眉睫。没有危险性的社会秩序,不能称之为危机状态。危机状态必须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对于危机状态,由于其迫在眉睫,不能通过正常的管理手段来加以控制,所以,必须要启动危机管理机制。所谓迫在眉睫,主要是指危险已经发生,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或者是危险不可避免地将要发生,必须立即采取危机措施来加以防范和制止。三是有必要采取危机措施。在社会出现了公共危机状态之后,如果是政府可以采取一般性的管理措施就可以有效加以解决的,就没有必要启动危机管理机制,行使危机管理权力。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四是对需要采取政府危机管理措施的紧急状态应当通过合法程序加以确认,并且通过合法的程序加以宣布。此外,对于危机管理机制生效的期限、宣布解除应急管理措施等,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五、立法机关在公共危机法制化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宪政国家,在危机状态下政府能否依法办事,是对一个政府的能力和法治水平的考验,是法治和宪政的一个重要标志。

危机状态法作为宪法秩序下的一套非常制度,是一项非常严肃的立法,需要解决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它包括:第一,宣布进入危机状态的条件、程序和决定,危机状态的及时解除。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战争状态和戒严(全国和个别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而引起的危机状态,由政府来宣布。第二,给政府或社会组织的授权。它主要包括:特别指挥机构的建立,对立法和行政机关特别授权的范围和界限。危机状态时期的特别权力涉及到:危机立法权和特别立法程序;危机的财政权,主要是增加财政拨款和预算的变更,以及所需的特别程序;危机状态下的行政措施和特别行政程序;对公民人身自由的特别强制措施和对公民财产的限制与征用;警察的特别使用和军队的投入使用的条件和指挥;对危机状态下某些现行犯罪的处理和特别司法程序;授权程序和限制;等等。必须对授权的程序和范围有较明确的规定。第三,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应予以保护。在危机状态下要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一些限制,但应该明确限制的条件和程序,特别要规定哪些是不可限制和剥夺的权利。危机状态立法的核心主要是要解决给政府特别授权和对公民权利予以适当保护和救济的界限问题。给政府授权要充分、有效,但又要给出必要的界限和程序限制。

立法机关在危机状态下不是无所作为,放任政府,而是负有更重大的职责。为此,立法机关也要获得一些特别的权力和程序,包括宣布危机状态、召开立法临时或紧急会议、按特别程序行使紧急立法权。立法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就特定问题或特别时间的问题制定特别问题的法或特别时间效力的法),如决定对政府的授权、决定紧急财政问题、决定设立临时应急指挥机构;监督紧急权力的行使、宣布或监督危机状态的及时结束;等等。

立法机关不仅在危机时刻需要研究新形势、新问题,需要启动紧急程序,还要从法制的角度寻找防范和化解危机的手段,把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规范和约束公共权力,同时要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害,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当危机过后在社会常态下,立法机关应该积极主动地研究有关公共危机的法律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制定防范和处理的法律法规,保证危机状态下有法可依。一些社会性的公共危机,如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的原因恰恰是由于法律的不健全、执法的不公或者司法的腐败造成的。对于这一类问题,公共危机管理机关在依法处理之后,还要认真研究有关立法、司法与行政问题,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责任编辑:胡彩芬]

作者:肖鹏英

公共管理制度建设论文 篇2: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管理制度建设

[摘 要] 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图书阅读在不断地转型,由此而来阅读的推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当前公共图书馆为了摆脱困境,积极健全阅读服务机制,使得全民阅读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管理制度;建设

国家不断支持和鼓励全民进行阅读,显然对于阅读的推广服务也会不断改进,涉及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完善。社会也在关注阅读推广的力度,然而作为推广阅读的主体——公共图书馆,其应该充分发挥作用,满足社会需求,支持国家的文化建设,重视起全民阅读推广这一任务,积极利用业内的资源及设施,充分准备与策划具有创新性、社会影响力大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一、全民阅读所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占据了了公民大量的阅读时间

人们每天去阅读的时间十分少,大多数人可能是因为本身时间缺乏,另一部分的人可能是因为互联网上的信息丰富从而改变了阅读的习惯。

(二)新媒体的多样性及广泛性进一步造成了公民阅读的危机

新媒体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例如微信、微博大量的运用,促使人们能够迅速地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进行交流互动。这种形式平台的出现、增加和普及,造成了人们在阅读的时候会获取一些随处可有的信息,没有形成一个较好的习惯,无选择、无法有目的地去阅读、翻阅。所以,人们阅读时的关注点很容易被打乱,随意地去关注一些零散的、零碎的新闻消息。

二、公共阅读服务的体系建设——建立完整的推广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

阅读的引导者是主体, 其包括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团体里的组织人员。他们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活动。而阅读推广工作的主要对象是读者,其也是阅读推广活动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另外,阅读推广活动的具体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各种信息资源,不管是公共图书馆中的书本资源还是多媒体的数字化资源。面对阅读转型,公共图书馆要提供更加丰富,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的各种类型的活动,而且在活动过后要保留参观者的意见,将今后的活动内容进行完善。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阅读过程中的目标引导作用,首先在公共图书馆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机制,对管理者、引导员进行科学的系统化的培训。

(一)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

人力资源在阅读活动是重要的一环。阅读推广是专业化的任务,从策划、组织、到实施的各个步骤流程需要图书馆员的参与、协调和推进,所以人员管理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阅读推广活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解决人员的素质问题、人员的分配问题和人员的培养问题。目前,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障碍是从事阅读推广活动的馆员总量不足,其次是馆内从事阅读推广活动馆员在部门之间分配不尽合理。阅读推广作为一种介入式服务,需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群体、老年人群体和特殊人群的服务需求,目前图书馆的大部分人力资源集中于流通部门,而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部门人力资源难以得到有效保证。针对以上问题,阅读推广管理制度需要考虑人力资源的分配问题。

(1)制订针对阅读推广的人力资源保障计划。通过图书馆内部的战略规划或者人力资源专项计划,专门针对阅读推广服务制定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解决阅读推广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

(2)确立人力资源的使用原则。人力资源的使用应在不影响图书馆当前服务格局的前提下,秉持向重点部门倾斜、向重点岗位倾斜、向重点项目倾斜的原则,重点保障阅读推广服务的开展。

(3)合理设置阅读推广岗位。合理分配岗位是阅读推广活动科学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阅读推广活动根据活动形式、大小、场地等的不同,需要配置的人员数量、岗位不同,除了阅读推广统筹管理部门的专职岗位之外,其他各服务部门也应该设置一定数量的阅读推广岗位。

(4)人力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图书馆有大量跨部门和跨组织的阅读推广活动,需要多部门的参与,设立相应的统筹与协调机制能保证集中全馆优势“兵力”,保障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二)經费的统筹管理

阅读推广活动的经费统筹管理是指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活动过程中,有关经费的投入、分配、使用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它决定着经费的内部分配和有效使用,决定着阅读推广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在经费的统筹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整体经费的投入不足。随着阅读推广成为图书馆的主流服务,其对图书馆服务效益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但是与之匹配的经费投入却并未有明显地增长。第二,经费的分配不尽合理。馆内的大型活动、与社会机构合作举办的活动以及馆内的常规品牌活动之间经费分配比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探讨。第三,经费的使用效率不高。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的很多阅读推广活动受合作方的影响,使活动安排充满不确定性,导致经费使用很被动,要么经费预算不足,要么经费难以支出。第四,经费的使用不够规范。对于阅读推广活动经费的使用,各图书馆缺少系统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第五,缺少经费使用评估机制。评估机制的缺乏,使得经费的使用绩效难以评价。

研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阅读推广活动的经费进行统筹与管理。

(1)图书馆经费投入应该向阅读推广适当倾斜。随着阅读推广活动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阅读推广对图书馆服务效益的提升越来越明显,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经费的投入理应有所倾斜。

(2)吸引社会机构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实践表明,通过和社会机构合作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吸纳的社会投入是图书馆本身投入的数倍,这能有效地解决政府资源有限、投入不足的问题。

(3)经费分配的原则。阅读推广活动作为一项公共服务,经费的使用应坚持“效益导向”的原则,通过统筹安排经费,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并适当向老年人、青少年和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倾斜。图书馆的经费分配应由馆内根据上一年的阅读推广的实际情况及未来阅读推广的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具体经费分配比例应该综合考察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

(4)经费的规范使用。制定专门的阅读推广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做好专项预算,严格项目支出,规范经费使用流程。

(5)建立经费的使用评估机制。经费使用的评估机制包括由谁来评估、评估的标准和原则、从哪些方面评估、评估的方法等。

(三)物资的保障管理

广义的物资应指阅读推广活动中除人力资源外的所有有形的物质资源,包括文献、场地、设备设施和资金等。而狭义的物资仅指阅读推广活动中涉及的设备设施及其所需的物料部分,比如:活动开展所需的音响、投影、道具,服务空间改造所需的各种材料,竞赛活动中所需要的奖品,活动宣传中所使用的展板、海报等。本节所讨论的物资管理指的是狭义上的物资概念。物资管理贯穿于阅读推广活动的各个环节,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物资使用和管理的成本,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支持和促进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是阅读推广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目前,公共图书馆均制定了系统的物资管理制度,但是对于阅读推广所需的物资管理却鲜有研究。阅读推广的活动化特点决定了其物资的需求的时效性、针对性、支撑性的要求更高,活动主题不同、形式不同,对物资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套用图书馆常规物资管理的相关制度。而实际情况是,国内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的物资管理方面多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即由后勤及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物资的采购及管理。缺点是容易导致物资的采购周期变长,物资的保障不及时,物资难以匹配活动的要求等。

本研究认为建立合理的物资管理制度至少应该考虑采用合适的物资保障管理模式。为了提高阅读推广物资管理的效率,需要改变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采用联合型或独立型管理模式。联合型管理模式是由阅读推广统筹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工作组专门负责收集汇总活动物资需求、物资采购和分发、物资的管理,特点是周期短、流程少、拥有较好的沟通协调机制。独立型管理模式由图书馆针对阅读推广活动成立专项物资管理部门,专门负责阅读推广活动的物资采购、分发和管理,特點是响应快、针对性强、效率高。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本馆的物资管理模式。

阅读推广活动的密集举办必然会带来物资保障方面的问题,例如:有些图书馆一天有几十场阅读推广活动,同一时间段有多场活动同时进行,音响、投影、话筒等通用性物资如何保障,针对青少年、老年人和残障人群的特殊物资需求如何满足,需要从图书馆的层面加以统筹和协调,在保证所有阅读推广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向品牌活动、大型活动以及特殊人群的活动倾斜。

参考文献:

[1]曹雪梅.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索 [J].图书馆建设,2013(10):42-44.

[2]黄美玲.阅读转型时期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服务制度建设策略探究[J].兰台内外,2019(28):51-52.

[3]张伟芬.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策略分析 [J].图书馆建设,2018(25):114.

作者:李红

公共管理制度建设论文 篇3:

公共管理与创新

摘要: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国家进行管理的重要方面。加强公共管理对于国家行政事务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本文对公共管理进行阐述,对公共管理的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进行探讨,借此希望可以为提高公共管理的质量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公共管理;创新;公共事务

前言:公共管理涉及到社会的多种领域,其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但是,国家在进行公共管理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公用事业市场化问题、民营化后的公用服务定价问题,以及定价机制缺失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国家公共管理服务的发展。只有不断对公共管理进行创新,才能让公共管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才能让国家对公共事物的管理更加高效、高质。我国的历史发展表明,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才能让国家富强,国泰民安。对于国家公共管理方面也同样如此,寻找最优、最好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建设是提高国家公共管理质量的可靠途径和保障,也是解决现存的公共管理问题的最有效方式。

一、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治理体系与治理目标有差距。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实现治理的法治化、民主化、透明化、科学化、制度化、协同化。我国当前的治理体系总体来看是好的,符合质量目标实现的要求,但是其中也存在很多亟待改进的方面。比如我国的治理体系中制度的法治化和民主化程度还有待提升,治理主体结构还需要调整,制度运行机制缺乏灵活性等。可见,治理体系与治理目标之间还存在差距。

2.公共管理技术可行性和实践性手段单一。公共管理技术是各种综合管理技术的统一,其蕴含了现代之力观念中的数字治理技术、应急管理技术、科学决策管理技术等等内容,其在进行公共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其可行性和实践性进行选择,保证技术的应用满足治理的需要。但是,当前公共管理主体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从管理的需要和公众的角度出发,体现管理的利益最大化,保障管理技术的实现,一些主体所采用还是传统的、单一的管理手段,这就给管理带来困难,甚至引发社会信任危机。

3.顶层设计与推动方式的问题。依法治国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现阶段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为实现国家顶层设计,国家不断推动自上而下的改革方针政策,表明了国家对于治理的决心。但是,我国所推动的改革方式对于很多顶层设计的意愿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践行,很多措施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保护。自上而下的改革进程在基层运行中并不健全。

二、公共管理模式创新

1.建立以公民为中心的模式。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的时候应当建立以公民为需求和利益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注重政府对公民需求的回应性,让公民参与到公共管理中,保证公民从公共管理中获得相应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体现民主社会的根本价值。我国政府本就是民主的政府,让公民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中一方面可以满足公民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我国民主的性质,拉近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政府建立公民为中心的公共管理模式要坚持以公民的满意度为目标,坚持让公民更多的参与到公共管理中,坚持政务公开,坚持公民利益最大化,只有此思想元素综合,才能建立公民满意的公共管理事务。

2.市场模式。传统理解中,市场与政府是相互对立的,将公共管理进行市场化建设额,可以说是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但是,并不是说公共管理市场化完全抛弃了政府的作用,而是建立一种政府与市场并存的管理模式,让政府进行宏观管理,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和监管。在公共管理能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进行市场自我调控,两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防止市场运行中漏洞或者危险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政府公信度,保证公共管理市场运行的规范性。

3.弹性管理模式。弹性管理模式能够通过灵活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方法,对公共事务进行姑那里,其从权变的角度出发,对公共事务和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弹性管理能够对组织机构进行有效的反思,对政策的制定进行全面性的思考,其趋向的是政府的扁平化,让政府的地位上升到一定程度的高度。进行弹性管理需要建立一支具有跨功能性质的团队,管理人员具有多变性和灵活性。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也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弹性管理是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但是因为其对于政府的政策的连贯性会有一定影响,因此,政府组织应当在发展到一定程度阶段之后在对此模式进行考虑。

三、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方式

我国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方面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坚持制度创新,才能让公共管理融入新的元素和动力,才能让公共管理更加具有质量与效率。我国在进行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时,应当兼顾整体性与部分性,发挥其最大下能,在具体制度创新选择上,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选用。

1.渐进型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渐进型制度创新坚持的是以大局为重,稳步进行创新,主要应当对关于我国重要事务的公共管理中,比如对于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方面,都不应当贸然改变,而是应当在稳步、大局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采用循序渐进的制度创新方式。多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渐进式的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是一种成本较为低廉,社会摩擦与动荡较为轻微的方式,其适合中国国情,促进国家大事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2.激进型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激进型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能够解决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能够将事情的解决时间予以有效缩短,属于“快刀斩乱麻”的管理制度创新。激进型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主要针对的是一些非国家根本制度层面的较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公共管理制度。比如听证会制度、公务员奖惩制度等,激进型公共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整体思考和整体设计,避免从前“孤军奋战”的习惯作法。

3.中央主导型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中央主导型公共管理制度具有其天然优势,其能够支配我国的制度资源,无论从国家制度稳定还是从国家的总体创新来说,中央主导型公共管理制度都是最重要的创新需要。中央主导型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主要适用于关系到人民根本利益方面的公共事务管理,只要坚持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中央机构的主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将我国的各种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资源进行整合,才能保证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

4.自主创造型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自主创造型公共管理制度其需要通过公共管理制度自我进行创新和研究,进行自我构建,是一种自发型的管理制度创新方式。此种制度创新方式因为之前没有先例可供参考,只能通过对理论的分析进行制度创新,此制度创新方式正处于探索阶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因为其成本较高,因此在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方面较多。公共管理制度进行自主创新还需要经过较为慎重的统筹和规划,才能真正运行到实践生活中。

结语:公共管理及其创新对于我国的公共事务管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国家及政府要对此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对其进行创新运用,让公共管理为人民带来更多的利益,让人们更多的享受到公共管理所带来的福利,让人民在公共管理中感受幸福。(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珺,郝索.我国服务产业公共管理创新机制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45-47.

[2]乔治·H·弗雷德里克森,李文彬,裴祖军.公共管理与真正的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5,04:127-133.

[3]杨杰.以公共管理创新促进我国转型发展[J].才智,2015,20:345.

[4]徐璐.浅论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117.

[5]霍秀红,王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公共管理思想的理论创新[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38-44.

作者:谢晓艺

上一篇:全程电子商务研究论文下一篇:保险诈骗犯罪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