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企业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当代企业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这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制度建设企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制度建设企业管理论文 篇1: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在知识经济时代,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而且越来越不稳定,市场竞争更是日趋激烈,如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评价非常的重要,内部控制制度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一、建立以财会控制为核心的内控机制

从2001年开始,国家财政部就逐步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2009年7月1日,国家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即将实施。以财会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将有了可操作性的依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人员权责分明

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企业要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它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2、会计凭证完整正确

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如对各种自制原始凭证,在格式、份数、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同合计数及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做出规定;对各种帐簿记录,要求帐证的一致或保持一定统驭关系的规定;还有会计核算中规定的双线核对、余额明细核对、各种报表相关数字核对,以及由此而规定的内部稽核制度等。

3.会计制度严密完备

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如为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除规定物资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付后,都要实行永续盘存办法核对库存帐实外,还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帐卡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

4.会计信息效率提高

电算化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的水平。但是,不能以此代替原手工会计处理中已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时,还应加强对电算化系统的管理,这是会计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

二、建立全面预算全方位内控机制

内控机制建立的目的是围绕以内控目标为中心,促进目标的实现,改善管理过程中不完善的规定,但并不是杜绝问题的存在。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

1、预算委员会全权负责

董事会负责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预算委员会是董事会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受董事会的委托,全面负责预算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确定公司预算编制的总原则;(二)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组织编制公司年度预算,提请董事会审议;(三)审查公司的初步预算方案,并提出修正建议;(四)在预算编制的环境发生变更时,组织修改公司年度预算;(五)评估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对计划偏差进行分析并提出修正建议。

2、各部门授权经营

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了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单位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比较、分析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其决策权都应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这一权威层次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预算确定后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由内部审计部门等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

3、全方位进行预算

预算管理贯穿整个管理流程,在内部管理流程上分为预算制定、决策、执行、考核等四个主要环节。

在预算制定方面,由预算委员会确定集团整体战略规划,并制定战略规划的指引,各职能部门及机构根据指引制定年度预算及年中预算调整方案。如有重大金额的预算追加则需经预算管理委员会会同其他相关专业决策管理委员会研究后确定。

公司重大事务的决策由各专业决策管理委员会完成,实行部门或机构负责人负责制下的集体决策模式,由专业委员会结合公司发展规划确定各部门及机构的工作目标。

在执行上,公司在各部门及职能机构设专职执行人员,职责是全权支配各自分管职能领域或业务系列的所有资源,各级专职执行人员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各自对其问责领域负责,同时又应尽最大努力帮助其他专职执行人员完成其职责。任何重大事项经过团队共同决策,并由一名分管领导牵头落实,并对结果负责。

在考核上,各专职执行人员全权负责领域或业务的结果,其中既有明确的短期经营指标,同时又对3-5年中长期发展目标问责。公司对子公司的经营监督以月度经营报告会为核心,通过严格的绩效问责,确保集团整体经营目标达成。

三、建立依法理财规范内控运作机制

1、建立决策、经办分离制约制度

决策和经办分离制度是决策人员与执行人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体现了《会计法》对重要经济业务事项决策和执行程序的要求,既要防止权限过于集中,也要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

2、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

财产清查制度历来是《会计法》强调的重要制度之一。《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应当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不仅要建立财产清查制度,而且要明确规定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组织程序,保证财产清查制度得以具体落实,也为有关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财产清查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提供可靠依据。

3、建立执法监督制度

在法律的框架内,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财会部门的后台监督,财会部门及其管理人员负有履行后台监督的重要职责,企业每一项业务的收付和债权债务的发生都会在账面上反映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监督;第二,企业内部审计的再监督,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公正的、并能够提出指导性建议的行为,以使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并提高其运作能力;第三,以注册会计师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力量监督,这种监督形式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评价实现的;第四,以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为主的社会力量监督,企业提供内部控制报告的目的在于向外部信息使用者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通过企业提供的内部控制报告,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这将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

四、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评价体系

1、审计重心从财务转向内控

一直以来,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经济效益审计、会计工作基础规范监督、专项审计上;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年报审计主要侧重经济效益审计,从第三者的角度为投资者做出客观的评价。企业上了一定的规模以后,投资者要想在行业中做大,必须从简单的数字,即以经济效益为重心转向以内部控制为重心。投资者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作计划,对内控审计进行检查评价。

2、检查评价走向全面和深入

单位应当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情况,定期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编写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经营业务调整、经营环境变化、业务发展状况、实际风险水平等确定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程序,逐步完善适合本单位的内控评价体系。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充分性。2、内部控制的合理性。3、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五、内控加强为企业增收创益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管理生产和经营的需要而产生,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具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因为内部控制其本身是一种管理机制,是要花成本的,且这种成本又是现实和可以估量的,但实施内部控制而避免或减少风险和损失,从而潜在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作者:杨明魁

制度建设企业管理论文 篇2: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摘 要:当代企业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这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剖析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企业管理 对策措施

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保证企业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1、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不断提高,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经营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

1.1、公司治理结构失衡,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但是在实际的公司运营中,仍然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董事会的独立性时常受到外部的干扰,而公司的监事会成员大多是由公司职工以及股东代表组成的,他们在行政关系上大多受制于公司的董事会高层,难以发挥其监督作用。

1.2、内部会计控制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突出。表现为:一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过于片面、零散,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的体系,有些企业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常常重经营而轻管理,导致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够健全。二是一些企业常常偏重事后控制,过程控制严重缺失,造成控制滞后性严重。三是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有的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

1.3、过程控制严重缺失,企业潜在风险加大。有的企业对财产物资的内控管理相当薄弱,制度形同虚设,采购环节职责未按规定严格分离,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严密,存货发出手续不完善,加之未及时与财务部门对账,造成多年来库存物资的毁损、报废、短缺未得到及时处理,致使潜在亏损增加,经营风险加大。

1.4、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培训流于形式。由于在现阶段,我国相关的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偏低,企业内部的一些思想教育或者业务培训也常常流于形式,这就导致部分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法制观念与职业风险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

2、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措施

内部控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监督决策等多个方面,加强内部控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通过优化控制环境,改善控制技术,完善监督手段,不断在管理实践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2.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企业内控环境

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遵循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制度的真正落实,才能真正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1)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是优化成员结构,尽可能减少经理层成员与董事会成员之间的交叉任职,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二是重整规则体系。按照公司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现有的公司治理规则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废止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完善企业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议事程序和规则。

2)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既要根据自身特点,按照不同的管理幅度划分不同的管理层次,设计不同的组织机构,又要注重部门之间职能的科学划分,合理、有效地设置各部门和岗位,明确规定部门和岗位的权限与责任,建立健全内部牵制制度,实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企业的经济活动通常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2、规范财务会计核算,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在实行国家统一的一级会计科目的基础上,企业应根据经营管理需要,统一设定明细科目,大企业集团更有必要统一下级公司的会计明细科目,以便统一口径,统一核算。

2.3、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健全财产保全制度

通过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切实防范和降低各类风险。一要以预防为主,即通过增加、补充或规范各内部控制环节来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二要建立内部监督机构,对企业高风险区域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三要善于转嫁风险;如购买保险等。

2.4、健全内部审计体制,建立内部报告制度

一是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在企业应保持相对独立性,应独立于其他经营管理部门。应将审查结果向企业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报告。二是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内部审计工作越仔细,内部控制制度越健全,越能增强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与可靠性。要延伸审计范围和触角,贴近生产经营实际,以重大项目、大额资金、敏感问题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为重点,推进审计监督向管理过程前移。

2.5、推广内部控制理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一是严把会计人员“入门关”,应建立严格的人力资源招聘程序,对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不得录用从事会计工作。二是完善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采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更新知识。三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应在工作中坚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理财,提高专业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李晴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改进建议[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10)

[2]徐雅凤.加强企业内控制度促进企业规范管理[J].时代经贸2007(11)

[3]景双艳.关于如何提高企业内控制度有效性的思考[N].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5-14

作者简介:

黄邵筠,女,汉族,1972年4月生,河南禹州人,现为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资产部会计师,从事财务管理。

作者:黄邵筠

制度建设企业管理论文 篇3:

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想要防范风险,提高收益就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由此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我国很多企业经营中往往缺乏良好管理制度,导致在产品的采购、生产、销售中出现各类问题,造成资源浪费,无法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阻碍了企业进步。所以,企业想要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就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防范企业风险,增加员工的向心力。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况,还可以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收益。本文主要论述了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概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所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科学的减少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和问题。所以,对于企业而言,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完善并贯彻落实好管理制度,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像企业财务部门一样,只有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了,资金才会得到合理的利用,提高企业经营地位,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收益。所以,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概述

(一)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加,人们需要不断思考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总结经验。最初,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会计管理一样,状态较为混乱。而美国会计师协会为更好的实现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管理,就将管理拆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管理控制两个部分。其中财务会计内部管理主要包含:财务资金管理、财务审计、财务风险管理、会计责任管理。当下,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企业整体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情况变得愈发激烈,企业想要获取优势,就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也减少经济损失。在企业中,只有建立好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管理。

(二)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

企业管理制度是由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实施的,以达到企业控制目标的制度体系。当下企业所面临外部市场环境复杂情况下,只有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才能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利于促进企业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发展道路上,诚信和守法是最为重要的,企业的任何发展都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只有在合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让企业进行合规管理和合法经营。

2、利于维护财产安全。企业资产安全问题,不仅是企业本身所关注的,也是整个产业链中上下游所关注的。财产安全也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保障企业资产安全。

3、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将完整、有效的内部信息报告提供给决策者,才能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可以合理使用调配资金,监企业经营业绩。同时,还要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可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诚信度和公信力,进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利益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营能力。企业建立管理制度,需要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外部市场环境,健全企业管理的目标、要素、原则,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好的利益。

5、利于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建立管理制度的最终目标时实现良好的发展战略,管理制度可以将企业目标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做出符合企业战略要求,维护企业稳定发展的制度[1]。

二、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在建立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进行科学的制定。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内部每位员工的约束,只有良好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让企业得到健康发展。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都是从内部员工中选拔出来的,而管理人员对企业发展经营业绩较为关注。在制定企业发展计划时,要根据以往的销售情况和自身的管理经验,进行工作部署。但是在很多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并不懂管理,只懂业务。导致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能力不高,加上长期的更工作模式影响,他们很难接受新的管理思路,转变思路困难,甚至有些人并不想改变思想意识,这让企业的很多管理制度无法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产生企业管理隐患,降低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

(二)管理制度缺少执行力

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少执行力。我国很多企业在管理时,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的内部多侧重于业务管理,而忽视了企业内部管理。管理人员多看重企业的投资回报、经营利润等财务指标,将企业内部的资金多投给了业务部门,而忽视了运营部门的效率,和制度的实施情况。也没有充分重视企业中所存在的风险,导致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经营中缺乏执行力。

(三)企业风险意识不强

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情况日益繁华,很多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不再是以往的非系统性风险,而是新的隐含。部分企业都是以规模化运营为主,虽然提升了竞争优势,但没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企业领导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收益,但是企业所取得的很多收益都是暂时性的,需要采取粗放政策才能扩展体量。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存在很大的非计划性和随机性,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没有增加对风险理念的认识,导致企业管理和识别风险水平很低,不能衡量风险难度,预测风险结果。风险意识不足,会让企业很难将规模上的优势转成竞争优势,威胁企业生存。

(四)组织机构不健全

我國很多企业为节约管理成本,在短时间内创造最大的收益,而建立了不合理、不规范的组织结构。在该组织结构中,没有单独的管理部门,而由财务部门来负责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没有清晰的管理职权,还会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管理人员将财务会计管理方面的内容融入到内部管理之中,存在监督权限不足的情况,让一些管理制度很难发挥作用,整体建设程度平平。还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内控办公室、监事会、董事会等机构,但这些机构的管理者往往是一个人,没有认真贯穿落实两权分离的原则。企业内部缺乏管理和建立力量的制衡,让管理制定沦为形式化产物[2]。

三、优化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策略

(一)深化管理人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的控制管理意识,在思想上清楚划分企业业务结构、战略定位的管理制度,提高组织能力。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能力,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以提升整体综合水平。让企业内部的员工都能参与到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中,在员工中形成共识,让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并呈现良性发展的状态,规避运行风险。企业控制执行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员工不了解企业管理制度,自身也存在专业能力不足和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所以,企业管理人员要让员工对自身的岗位职责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可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企业领导也要扩宽知識面,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引领团队按照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规定行事,并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要共同携手完善管理制度,防止有信息不实的情况存在,提高信息报告可信度,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在企业管理制度中风险评估机制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良好的风险评估机制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所存在的内部和外部风险。企业要增加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建立良好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内部和外部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定性、定量分析。在风险控制度中,各个部门应当处于互动状态,形成统筹效果。一旦风险控制呈现非固定状态,进行进行开放、变通。可以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利用整合的方式,持续乏力,减少企业错误决策的发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3]。

(三)建立完善的企业组织结构

建立完善、科学的组织结构,可以让企业内部各个方面都呈现制约和监督的状态,厘清权责,对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进行分离,建立监督和平衡机制。企业要在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控制系统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我国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完善、大型的组织结构,但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确定组织结构,让管理制度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运行。完善的组织结构可以增强企业管理意识,同时企业管理人员也要增加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有效改善组织结构。

在对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后可以发现,只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效减少经营风险发生的概率。企业在建立管理制度时,可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进行更新。同时,增加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不被时代所淘汰。

参考文献:

[1]鄂晓明,李薇.坚持制度自信 加强制度建设 为企业管理保驾护航[J]. 企业管理,2020(S2):146-147.

[2] 朱广红.新时代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9):21-22.

[3] 龙含金. 企业制度建设监督的难点及对策[J]. 中国高新区,2017(16):9.

作者:孙成

上一篇:化学升学分析管理论文下一篇:数学思维核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