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制度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文章对制度管理在制度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就如何加强制度管理,不断提升制度执行力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制度管理制度执行力对策在制度缺失的年代,我们习惯用行政手段代替制度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企业管理开始步入常态,即程式化的制度管理状态。

第一篇:制度管理论文范文

以规章制度备案为抓手加强高校制度管理

摘 要:当前,高校规章制度存在着管理不规范、公开不及时、执行不到位、体系不完善等实际问题。高校规章制度内部备案属于告知性行为,有助于各项规章制度的统一管理、信息流通、事后监督以及体系建设。要建立适合高校的内部备案制度,应从强化备案责任、明确备案时限、规范备案材料、加强备案监督等方面着手,从思想上重视备案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及时、完整、公开,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监督,逐步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加强高校制度管理。

关键词:备案;高校规章制度;制度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不断深化,高校规章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管理不规范、公开不及时、执行不到位、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内部备案工作,是实现规章制度法治化、管理规范化的重要途径。

本文探讨的“高校规章制度内部备案”是指校内部门或工作人员,在规章制度颁布后的规定时间内按照相应的程序将规章制度文本以及相关支撑材料向学校报送备案,而高校将校内规章制度向上级主管教育部门报送备案不包含在本文所探讨的范围之中。

“备案”是一种告知性行为

“备案”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为:“备案指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其体现出两个属性:一是备案的层级性,下级机关应当向上级机关报送备案;二是备案的目的性,用于查询、考证,兼有档案管理之责。

文本“备案”早在清代已有。《信及录》中林则徐有云:“以上四条,谕到之后,该领事务即查明,先将遵办缘由,禀覆本大臣本部堂察夺,不可稍有含混自干咎戾,其禀仍露封由澳门同知阅过转呈,以凭备案。”郑振铎编的《晚清文选》记载: “一切款目,每月结报一次,每年综核一次。刻成总册,遍发各省分行,并详报户部备案。总银行册簿,户部堂司,可以随时阅看。”晚清时期,备案是指将处理事务的案卷、记录等报送至相关部门,以供日后查阅、考究。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规章备案工作,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时法规备案工作由全国人大办公厅政法室承担。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备案制度日益规范、科学。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法规、规章备案规定》,党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了备案制度,明确指出备案是立法的最终一个步骤,是由制定机关将已经公开发布的立法向审查监督的机关报送文本,由审查监督机关等级备案并进行监督审查的程序。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修订《法规规章备案条例》,2012年,党中央办公厅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明确规定了备案范围、备案程序以及备案审查标准等。

综上可知,备案是一种告知性行为,其结果不会对需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或法规规章产生任何决定性影响,其目的是让人知晓并保证在需要时有档可查。

高校规章制度内部备案的意义

根据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高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高校的校长行使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的职权。但高校不是行政机关,所以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属于真正法律意义上的“规范性文件”或“法规规章”。但从属性上讲,高校规章制度是由法律法规授权,内容和制定程序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体现学校主体权利和义务规范的文件总称。美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麦基弗说:“任何一个团体,为了进行正常的活动以达到各自的目的,都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约束其成员,这就是团体的法律。”简而言之,高校规章制度具备“法”的某些特性,在合法的前提下,可以被视为法律法规的有益扩展和必要补充。

从当前我国高校的实践来看,国内高校很少专门设立或授权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本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拟制与管理,一般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某项制度,或是上级要求制定某项制度时,便组织人员开展制度的拟稿工作。其制定审批程序大致有以下四类:一是由学校作为主体来起草拟制,再提交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党代会、教代会等学校层面的会议审核签发,此类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大学章程、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最根本的原则性规定;二是由学校授权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拟制,再根据党政分工提交至学校党委书记或校长审核签发,此类规章制度通常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且关乎高校大多数师生员工利益的重要事项;三是由学校授权相关处级职能部门负责拟制,再授权该事宜分管校领导负责审核签发,此类规章制度通常只涉及学校某一方面的事务,关乎学校某一群体的利益;四是由处级部门工作人员负责拟制,再由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发,此类规章的适用对象仅限于该部门内部工作人员,多为各部门内部的岗位规范。规章制度制定主体不统一、审核层面不一致的现状,加大了规章制度管理的难度。因此,以高校规章制度进行内部备案为抓手,对加强高校制度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1.备案有利于高校规章制度的统一管理

当前,很多高校的规章制度缺乏专人管理,也没有明确规定由哪个部门定期负责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汇编,造成行政管理上的混乱,容易出现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情况。规章制度内部备案的前提是学校先要授权校内某一职能部门为备案部门,即接受备案的主管部门;再明确规定拟稿部门,即在规章制度颁布后的规定时间内,按照程序将规章制度文本及相关支撑材料统一向备案部门报送备案,可以有效推进高校建章立制的规范化管理,做到每一项制度的制定过程和内容都有档可查、有案可循。

2.备案有利于高校规章制度的信息流通

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建章立制过程中,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相关规章制度已经颁布实施,但除了拟稿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外,很多师生员工都处于不太清楚、不甚了解的状态。而师生员工想要了解、查阅却又无从下手,也不知道该询问哪个部门,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流通不畅、在校内缺乏集中管理和统一发布的平台。规章制度备案的关键,即向备案部门备案后,由备案部门统一存档汇总或通过校内网发布或定期汇编,确保每一项规章制度及时公开、随时查阅。同时,要对校内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制度虚设的现象。

3.备案有利于高校规章制度的事后监督

很多高校都面临着规章制度颁布后具体实施情况如何、执行情况如何无人监管的难题,看似制度缺失,实则执行不力,而事后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规章制度的实施效果。所谓“事后监督”,是指监督规章制度颁布后的执行情况,属于间接管理、动态管理。规章制度备案的特点在于备案部门虽不能直接审批某项规章制度,却具有事后监督的权力。监督规章制度是否得到严格实施、是否与现行法律法规相统一、是否与客观实际一致,保证每一项规章制度可以严格执行,从而建立一个规范、透明的高校规章制度执行、管理和监督运行机制。

4.备案有利于高校规章制度的体系建设

高校制度体系建设需要经历一个从建立、发展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很多高校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学校内部的某个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在自身职权范围内制定或修订了一项规章制度,但具体内容中所涉及的另一个职能部门的职权范围却未能及时制定或修订,这导致规章制度在内容上有出入,甚至相互矛盾。究其根源,在于高校制度体系建设的缺憾,具体表现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无章可循或者“重复交叉”的窘境。规章制度备案的优势在于规章制度进行备案后,备案部门能够及时地从宏观层面了解、掌握校内制度建设的现状,并通过实施监督,明确需要进一步制定或修订的配套制度,及时反馈,督促高校制度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

建立适合高校的内部备案制度

我国对党内法规、行政法规都有明确的备案要求,主要实行“一级抓一级,上下贯通”的备案工作机制。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有其特定的运行秩序以及处理事务的规则,备案制度不能照搬照套,应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既能完善制度管理,又能充分实现二级部门自主管理的内部备案制度。

1.重视备案,强化备案责任意识

高校内部的规章制度涉及方方面面:从职能上分类,有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党建工作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从层级上分类,有学校制度、处级制度和科室规章等。要建立适合高校的内部备案制度,首先要明确具体由谁来备案、由谁来管理备案、由谁来督促备案,按步骤明确备案工作责任人。以校级发文的形式制定的学校制度,应由学校办公室(或党委办公室)来负责备案;各部门内部的规章制度,应在部门内部指定专人负责向备案部门备案,学校办公室(或党委办公室)负责定期督促各部门的规章制度备案。备案部门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内部备案工作的相关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将备案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并且落实责任到岗、落实责任到人。

2.及时备案,明确报送备案时限

报送备案时限,是指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将其制定的规章制度向学校备案部门报送的时间限制。规定报送备案的时限,可以督促规章制度及时报送备案。目前,我国很多省份都对规范性文件的报送备案时限作出了明文规定,分别为自公布之日起“7日”“30日”“20日”“15日”“10日”不等。高校应本着“及时、可行、高效”的原则明确规定规章制度的报送时限,校内备案部门可通过校园网、内部办公系统等媒介定期发布“温馨提示”,保证规章制度内部备案工作在第一个环节上的效率;拟稿部门若无法按规定时间备案,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备案部门提交书面解释说明,并明确备案时间。

3.完整备案,规范备案报送材料

备案报送材料,是指规章制度制定主体在将其制定的规章制度报送备案时应当报送的必要材料,备案报送材料的完整与否直接影响着此项规章制度的执行、修订以及废止。目前,我国多个省份明确要求,在备案报送文本的同时,还应报送“备案报告(函)”和“规范性文件的说明”。高校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规章制度备案的同时,应对制度生成的背景信息、法律依据、相关部门协商意见等必要支撑材料统一备案,特别是规章制度中涉及人、财、物等内容,必须将学校财务处、人事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部门的会商意见予以书面备案,以便于在执行过程中予以解释说明,有助于今后对此项规章制度的及时修订或废止。另外,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日益普及,备案报送材料应同时报送“纸质文本”的“电子文本”,以提高高校规章制度备案的现代化水平。

4.公开备案,加强备案工作监督

备案事后监督,是指校内备案部门对报送备案的规章制度在具体内容、程序规范以及执行情况予以事后监督,但对规章制度的执行不产生直接影响,充分保证了校内二级部门的自主管理权。在我国现行的行政法规备案规定中,明确要求“备案审查”,全国26个省份都对备案审查的事项作了详细规定。而“备案审查”不适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高校授权的校内备案部门通常是学校的某个职能部门,往往与制定主体属于平级关系,两者在工作中应该是相互呼应,形成合力的配合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学校内部备案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加强和改进规章制度的管理,并对执行情况予以监督和反馈,而非 “审查”“审批”。另外,高校规章制度备案工作应全程公开、透明,保证师生员工随时都有查阅校内各项现行规章制度的权利,如确实需要对某些内容进行保密,应公开进行解释说明,切实保障师生的知情权。

建立健全高校规章制度内部备案工作是高校制度建设法治化和规范化的重要手段,高校应以内部备案为抓手,逐步形成分类科学、内容完备的制度管理体系,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统一管理、及时公布并有效实施。通过加强校内规章制度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推进高校的建章立制工作,不断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中国历史研究社.信及录[M].上海:上海书店,1952.

[3]郑振铎.晚清文选[M].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7.

[4]宋大涵.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5]邹永贤等.现代西方国家学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6]沈海星.我国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研究—以省级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文本为主要研究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2008.

[7]刘标.高校规章制度的行政法学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8]李功强,孙宏芳.高校规章制度:问题、分析与建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0).

[9]陈雪娇.论备案制度及其法律性质[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0]湛中乐,张水海.法规规章备案问题研究[J].法治论丛,2009(5).

[11]刘伟.党内法规备案溯源[J].秘书工作,2015(3).

[12]赵萌,金剑苞.公共治理视角下的高校制度建设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5(4).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学校办公室)

[责任编辑:卜 珺]

作者:徐洪

第二篇:加强制度管理 不断提升制度执行力

摘 要:文章对制度管理在制度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就如何加强制度管理,不断提升制度执行力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制度管理 制度执行力 对策

在制度缺失的年代,我们习惯用行政手段代替制度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企业管理开始步入常态,即程式化的制度管理状态。目前我们的规章制度很多,涉及到管人、管物、管事、管钱、管权等很多方面,基本上形成了制度体系。但我们很少反思制度本身是否合理,制度执行是否有效。事实上我们在制度设计、制定、执行等环节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制度形同虚设。正如《细节决定成败》中提到的: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因此加强制度管理,不断提升制度执行力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制度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制度管理包括制度设计、制定、实施、效果评估和再完善五个方面,在制度的制定、实施和完善方面我们下了很大工夫,而对制度设计和效果评估重视不够,甚至存在缺失现象。试想,如果一项制度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缺乏实施效果评估,这项制度的合理性和效用性必将大打折扣。在制度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制度设计缺失,制度出台缺乏论证。制度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而“量身定做”的,制度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企业需要制定哪些制度、建立什么样的制度体系以及如何制定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许多制度都是由各业务职能部门代表企业制定,没有哪个部门对制度设计负责,至于制定哪些制度、建立什么样的制度体系更很少考究和论证。由于缺乏制度设计,业务职能部门各行其是,使各项制度之间缺乏衔接,有时相互交叉对立,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另外,制度设计环节缺失容易出现制度出台的盲从性,造成上面有什么制度,下面照猫画虎出台什么制度,导致制度千人一面,脱离实际,缺乏企业个性和特色。

2.一些制度带有鲜明的部门色彩,公平公正性不够。各业务部门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习惯闭门造车,而很少调研,广泛征求其他部门和职工群众的意见;习惯从便利本部门、本业务系统开展工作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站在企业战略高度考虑的不够;习惯对下级执行者要求苛刻、避轻就重,而对制度的制定者和督导者网开一面、避重就轻,严重背离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有些部门甚至把设立制度作为利益调整、维护本部门利益的工具。前些年我国政府取缔了不少利用权力获取社会公众资源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从侧面反映了制度腐败的严重性。

3.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制定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管理,解决问题。简单实用有效是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制定制度时我们极易犯过左或过右的毛病。过左就是过于突出制度的约束性,表现为制度过于繁琐,过于细化量化、标准太高太严等,执行起来十分困难,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增加了执行成本,而且也达不到预期效果。过右主要表现不切实际照搬上级文件,制度文字流于形式,过于宏观笼统,标准不明确,要求不具体,把制度建设作为装点门面、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因此在制定制度时我们必须克服过左或过右的毛病,使制定出来的制度真正简单实用,切实可行。

4.制度创新缺乏继承性和连续性。制度建设是制度制定、执行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过程,任何制度都有一定的时效性和阶段性,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当企业的外部生存发展环境和内部发展战略目标发生变化时,需对制度中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修改,而不是全盘否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以前我们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个领导一个思路,新领导上任后,不仅要换人,以前的制度也要推倒重来,感觉这样才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还有些制度仓促出台,说不上朝令夕改,但年年修改完善;个别制度改变过大,往往让执行者和遵守者无所适从。如果一项制度还基本合理,就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在制度创新方面西方企业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5.制度执行力方面存在缺陷。制度与制度执行力是紧密相关但又不完全等同的两个概念,制度执行力建立在制度基础之上,是实现制度目标过程中速度、质量和效能的综合体现。影响制度执行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制度本身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其次,制度执行好坏一个样,缺乏有效的奖惩激励、责任追究机制跟进,挫伤了员工制度执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制度的执行缺乏监督制约,造成个别组织实施者对制度执行的身体力行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等执法不严的问题,甚至为满足一己私欲凌驾于制度之上。另外,制度执行力文化建设滞后,在企业内部还缺乏尊重制度、以制度作为行动最高准则的文化氛围。

二、加强制度管理,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对策

提升制度执行力,制定一个好的制度是前提,抓落实是关键,监督制约、效果评价是保障,必须建立制度设计、制定、执行、评价一体化的制度管理运作体系。

1.构建好的制度,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公共选择管理理论认为:在好的制度和制度环境下,坏人可以做好事;在坏的制度和制度环境下,好人可以做坏事。把制度制定好,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

(1)成立专门的建章立制机构。具体负责制度体系的设计和制度制定的审定工作,相当于人大立法机关。企业成立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的立制机构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的问题,保持制度的公正性,避免个别部门把设立制度作为利益切割、维护本部门利益的工具。

(2)精简制度,建立精干高效的制度体系。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符合实际、满足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制度过多反而会形成“文山会海”,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组织效率。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审视梳理制度体系,对内容相近、业务关联的制度能合并的合并;对内容空泛、缺乏约束力的制度该取消的取消;对带有部门利益保护色彩的该废止的废止。通过精简制度,真正把领导者和管理层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实际问题。

(3)要注重调查研究。制定制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在制度制定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闭门造车、照猫画虎、照搬照抄上级文件制度等现象,制度出台的速度也快得惊人。制度要符合实际需要,突出企业特色,制度出台前必须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为制度执行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4)提升制度的亲和力。制度建设要遵循“人本精神”,体现制度对人的情感、公平关怀。对一些特殊情况要作出相应的规定。

2.抓制度落实,提高制度执行力。首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一旦建立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会形同虚设。在一定意义上执行制度比制定制度更重要。执行制度实际上是排除执行干扰、解决制度梗阻的问题。对制度执行干扰程度最大的是权力集中、管钱、管物的关键岗位和要害部门,这些岗位和部门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干扰某些制度的执行,摆脱制度的约束,谋求制度外的待遇和利益。其次,各职能部门作为制度的制定者,他们可以发挥获取制度信息的优势和熟知业务运作的能力,采取规避和变通的办法,维护本部门、本业务系统的利益。对制度执行干扰程度最小的是一般员工(操作服务人员),他们是制度执行的“弱势群体”,即使制度再不合理也必须执行。要保证制度落实,排除制度执行干扰,提高制度执行力:一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制度。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增强“依法治企”意识,把带头执行和维护制度视为自己的基本职责,把“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做模范执行制度的典范,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崇尚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二是各业务部门要刚性公正执法。刚性执法就是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狠抓制度落实,确保执行制度不走样。在处罚方法上要改变过去初犯从轻的做法,对第一个违章违制者从严处罚。“破窗理论”认为必须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玻璃”,否则会危及整个制度大厦。对“第一个破窗”者要严惩,使制度推行之初就要显示出威慑力。公正执法就是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干部职工一视同仁,人情面前坚持原则。通过刚性公正执法,消除制度执行中的权力干预、部门干预和人情干预,解决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三是要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原则性强、作风正派、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不断充实到企业执“法”队伍中,进一步提升制度执行的能力和水平。

3.建立制度执行奖惩、制度监督和制度评价机制,为制度执行提供保障。

(1)建立制度执行考核奖惩机制。制度考核是检验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要保证制度落实,必须把制度考核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制度执行考核奖惩机制,对制度执行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执行差的给予经济处罚。通过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形成对员工执行制度的正向激励,形成对违规行为的有效制约。实行问责制,对制度执行不力者要进行责任倒查,层层追究责任,形成出了问题必须有人“买单”的责任追究机制,有效解决“制度执行好坏一个样”的问题,从而确保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

(2)建立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权力缺乏监督会产生腐败,制度缺乏监督会导致群体“失约”、行为“失常”,因此制度缺乏监督比权力缺乏监督造成的危害更大。要加强上下级监督,做到责任层级清晰化,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加强平行监督,以新的内控制度为平台,建立各业务部门分工明确、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制衡机制。加强组织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要全过程参与,对严重违纪违规进行查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制度建设中的监督和保障作用。重视群众监督,认真落实厂务公开制度,在制度制定、执行过程中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建立制度评价机制。制度实施后,针对制度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定期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分析评价,认真查找制度本身和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给予完善。通过建立制度评价机制,形成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制度运行机制,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制度管理体系。

4.建设制度执行文化,创造高效执行力。制度执行必须依赖执行文化的力量,执行文化是企业提高执行力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建设制度执行文化其核心就是营造尊重制度、以制度作为行动最高准则的文化氛围。

企业制度执行文化建设需要领导者的推动。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一个企业的领导要有将一件事从头抓到底的韧性。”领导者对制度执行的身体力行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具有什么样的执行文化。领导者首先要模范遵守和带头执行制度,担当起领导人的榜样角色;其次是积极倡导,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向下属不断宣传灌输执行力文化,使尊崇制度、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等执行文化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心里,转化为自觉行动。

培育团队执行文化。制度的最终执行,需要一个单位和组织的全体人员共同遵守。“木桶原理”认为: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制度执行力不取决执行力最好的员工,而取决于执行力最差的员工。“木桶原理”告诉我们要提升整体执行力,必须提升每个个体的执行力,不断缩小个体执行力之间的差异。每个员工要树立集体和团队意识,学习上互相提高,工作上密切配合协作,形成执行合力,努力完成共同的工作目标,最终建立起团队执行力文化。

三、加强制度管理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行政指令、制度管理、活动安排、企业文化建设等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运作体系,并服务于企业的目标。制度管理作为企业的主要运作工具,在执行过程中不时会受到行政指令、活动安排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牵制甚至干扰,必须处理好几者之间的关系。

一是行政指令与制度管理的关系。制度的制定、执行离不开行政指令,而行政指令代替不了制度管理。行政干预过多本身就说明了制度管理的缺失或制度执行的弱化。在制度健全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行政干预,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上。

二是活动安排与制度管理之间的关系。制度管理与制度执行是我们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管理的常态。活动安排具有阶段性,是制度管理的一个辅助工具,相当于计算机软件上的一个补丁。制度管理不到位,一些企业和部门经常通过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活动来弥补。如果活动安排过多,不仅会给基层带来额外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反衬出制度执行力的弱化。可以肯定地说,开展活动越多的单位,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越多。因此企业应减少活动安排,把活动安排尽量纳入制度化管理。

三是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关系。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建设执行力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只有在执行文化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心里,转化为自觉行动,形成执行合力的时候,才能最终建立起有效的团队执行力文化。而制度执行是很现实的,企业不能舍本求末,在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去实行文化管理。否则就是摆花架子,既劳民又伤财。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际工程部 北京 100000)

(责编:若佳)

作者:王英

第三篇:从制度经济学探析央企管理制度创新

摘 要:国有中央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央企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现代管理体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相对于国家制定的法理制度而言,企业治理机制研究属于相对微观的层次,本文主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央企制度的一些弊病,探讨阻碍央企制度创新的因素,并尝试给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央企;管理;制度;制度创新

一、我国央企管理制度创新的背景

制度是人类社会交往、博弈的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规范交往过程的行为定则。制度由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方面构成。通过书面形式明确界定的称为正式制度,如各种法律和章程等;没有以书面形式界定而是通过习惯性遵从的称为非正式制度,如文化、习俗等。以企业为例,正式制度包括激励机制和治理结构等,非正式制度包括企业文化和职工价值观等。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特定制度的产物,是在特定制度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表现,因此任何经济现象和问题的产生,都是制度及制度变迁的产物。在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新旧体制之间产生摩擦与碰撞,会深刻地影响、制约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以,在我国央企管理中不可忽视制度因素的深刻影响,在管理制度创新中也不能采用单向思维,而应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多角度进行分析。

就我国央企看,大部分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30多年,企业发展成效显著,通过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雏形,但是离建立完善的现代管理体制还有很远的距离。一方面在现有状况下,受制于既得利益阶层和现阶段的良好效益,央企缺乏管理改革和体制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在我国的制度变革过程中,企业外部的法律、会计、审计、政府职能、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变革严重滞后于企业制度的变革,造成政府意志和法律对促进企业制度创新缺乏良好的引导作用,这是央企制度创新停滞的另一个原因。在制度创新停滞下,引起了央企经济行为的部分扭曲和 “内部人控制问题”,制约了企业效益的提高。

二、我国央企管理制度的特点探析

我国的央企脱胎于国家的行政体系,可以说从建立开始就带有官僚机构的倾向和森严的等级规则,代理人企业治理的随意性也破坏着好的制度基因。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效益的快速增长也暂时掩盖了部分矛盾,使央企满足于现状,自身缺乏改革动力和制度创新的活力。

1、官僚机构的倾向弊病。官僚主义的特点主要有:(1)每一个官僚机构本身都是理性的个体,无法解决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矛盾冲突,就央企来说表现在股东和代理人的利益不完全的重合。企业的股东可能会制定合理的制度来监督和激励代理人,但是利益分配的不同,注定代理人具有官僚自利行为。(2)在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官僚机构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3)官僚机构的自我膨胀。根据帕金森定律的冗员增加原理,官员数量增加与工作量并无关系,而是由两方面内因造成的,一方面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另一方面官员一般都希望是平庸的助手分担他的工作,而不是能干的助手来取代自己,这样行政管理系统就会形成恶性膨胀,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

2、等级规则弊病。(1)森严的等级规则势必造成企业管理链条过长,企业决策与市场和生产脱节,企业反应缓慢,弱化市场竞争力。(2)等级规则容易造成员工安于现状,不注重效率,新进员工缺乏创新动力,没有归属感。(3)等级规则容易造成员工忽视制度本身的权威性,导致权利寻租,滋生腐败。

3、管理层治理的随意性对良好制度的破坏。企业制定制度主要是为了激励和约束职工的行为。但是,在我国尊重制度的意识还较淡薄。管理层一方面希望找到制度的漏洞,通过利用漏洞使最大化自己利益;另一方面利用制度约束别人,而自己是例外;最后在有利时遵守制度,不利时违反制度。这些原因造成在企业治理过程中“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明显,也造成权力集中、独裁治理、任人唯亲等乱象,从而破坏了本来存在的好的制度。

4、企业现阶段效益增长对制度创新的阻碍。2010年国资委披露的数据显示,102家央企资产总额达到244274.6亿元,净利润总额则为8522.7亿,连续几年大幅度增长。央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阶段具有很多优势。(1)中国工业化阶段人力成本很低。(2)国内市场巨大,可以支撑起企业的巨额利润。(3)市场准入制度下的事实垄断。(4)央企通过产权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交易,资产得到重新估值和定价,资产数额和利润得以成倍放大。以上原因短期内推动了企业的繁荣,却掩盖了其管理体制创新停滞不前的现状。如果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人力成本提高,市场化力度加大,准入门槛降,此时企业如果不能进行适当的制度创新,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5、利益集团对现有制度的维护。企业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团是现有制度的有力维护者,如果制度变迁过程中其受到的损失得不到补偿,他们会明确地反对这一变迁。在我国政府主导的供给渐进式改革中,企业缺乏类似地方政府扩散型制度变迁的改革动力。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政府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这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这是央企低效率制度存在的重要原因。

三、央企制度创新的思考

1、组织机构扁平化。在组织结构上,取消过多的中间层,实行扁平化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各个部门平衡制约的机制,运用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传统业务流程。通过对业务流程的相互制约建立相应部门,分配相应的权利,而不是按常规的先设立职能部门,再规划权力的分配。组织机构扁平化关键是业务流程的扁平化。通过分析业务流程,简化业务流程,才能简化组织机构,实现机构的扁平化。管理者要加强授权意识,增强组织群体凝聚力,提高被管理者的素质,就要求企业做好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制度,为企业寻找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2、弱化企业内部等级规则。企业内部等级观念明显,限制员工发展自主性,减少员工创新的动力和可能性,降低员工贯彻企业所标榜的企业文化的执行力,容易挫伤员工的自尊。因此,以企业内部的等级规则来增强对员工的控制力和管理的方法缺乏说服力。

3、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同时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人是有惰性的,而竞争机制的实行,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实行员工岗位动态管理体制,围绕企业内部用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在员工竞争上岗时,实行在岗、待岗、转岗三种岗位形式,在改革发展中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尝试创新。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职工所面临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环境可能极其复杂,单靠个人很难处理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从而高效的完成工作,所以就凸显了合作的重要性。制度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规范人们之间的关系,减少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工作顺利完成的因素降到最低限度。因此,在制定企业竞争机制时一定要强调合作、强调团体,把非合作博弈降到最低。

4、信息反馈制度化、电子化。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通过IT技术的应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率和降低经营成本。通过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消除企业内部信息不流畅问题,在信息流程管理中实现权责分明,提高企业决策、管理、执行的透明度,提高管理决策的精度和准确性;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建设企业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办公开支、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和企业内部资源知识的共享已经成为企业效益提高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要积极主动的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

5、权责明晰化,管理流程规范化。通过职能分工明确权力人,强调管理过程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效率;通过制度化明确界定责任人,强调股东利益和代理人利益的一致性。代理人应对所拥有的权力承担同样多的责任,否则拥有权力的不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没有权力,必然造成管理混乱、效益低下。权责明晰并不意味着管理流程混乱,权责明晰化与流程管理的责任无边界并不矛盾。界定个体的责任,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能因为特定个人承担职责的疏忽而导致整个流程目标的失败。在流程内部,每个人除了对自身职责承担责任外,还要对流程整体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

6、走出股东至上、领导至上的逻辑困境,建立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央企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而不是单纯为股东创造财富。除公司股东外,公司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可能承担风险,企业的价值创造依赖于经营者与职工的人力资本,企业的生命力来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有利于保持相关主体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增加其适应性。

7、建立完善的企业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可能是比股东更有效的企业经营者,股东并不了解企业内部信息,因此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如何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央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目标。央企可以通过开展价值考核、强化价值管理、提升价值创造,形成强有力的长效价值和引导机制,将央企的战略决策、投资决策、经营管理、成本控制、预算管理、业绩考评、薪酬激励等诸多方面纳入其中。

四、结论

在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为使我国的央企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建立起完善的现代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近年来央企管理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创新却停滞不前。从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入手,探析央企现有制度的弊病并尝试给出一些建议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赵治纲.中国式经济增加值考核与价值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 汪洪涛.制度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 杨瑞龙、周业安.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 张康之.论官僚组织中的等级控制及其终结[J].四川大学学报,2008,(03).

作者:武邓

上一篇:化工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科技农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