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制度管理论文

2022-04-19

在2020年初,由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的爆发给学校教师等管理人员带来了这些新的困和挑战。为应对许多新挑战,在疫情爆发后,需要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确保教师和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以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熟,这具备了极为关键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学校教师的管理一般只有以前的日常管理制度,缺乏专门研究系统功能的流感疫情日常管理制度。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校管理制度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学校管理制度管理论文 篇1:

对中职学校班级量化管理制度的反思

摘    要: 目前,中职学校普遍推行班级量化管理制度,以规范班级管理秩序和学生日常行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规范的成长空间。在量化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呈现出许多现象,颇值得研究。本文就量化、扣分、加分、权力、罚款等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班级量化管理    反思

多年以来,许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认可、推行班级量化管理制度。班级量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制定并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用以规范班级管理秩序和学生日常行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规范的成长空间。班级量化管理考核的办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活动等情况,采用表格的形式制定出量化考核细则,由学生会、团委会干部具体实施量化考核。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量化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呈现许多现象,颇值得教育管理者反思、改进。课题组在几所中职学校各做了几组问卷调查,开了多个座谈会,对量化制度做了大量相关调查了解和分析探究,笔者结合多年班级管理体验与感受,就以下问题进行反思。

一、量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毫无疑问,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在学校管理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行量化管理,能够让班级管理在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的轨道上运行,削弱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进取的上进心;便于领导及时全面地了解管理现状和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及成效。

毋庸讳言,量化管理存在诸多弊端:过于追求量化成绩十分不利于学生诚实守信、乐观向上等健全人格的培养,特别是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班主任身心健康,且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成效;会滋生一系列问题,导致重管理轻教育的倾向。

在236份问卷调查中,班主任对于量化管理,78%的赞成,13%的不赞成,6%的无所谓,3%的弃权,89%的认为需要改进、完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量化管理的成效取决于制度建设和操作机制的运行。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强化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戴着脚镣跳舞的班级量化管理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某校在广泛征求班主任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原量化考核细则逐条讨论修订,运行一学期后再次修订,得到了班主任的普遍认可,且管理效果大为改观。

二、扣分——钓鱼要看浮漂

班级量化考核项目非常细致,学生从早起出操,到早自习、打扫卫生、课前(包括升旗)、正课,到课间操、放学、就餐,到夜自习、归寝,从穿着打扮仪容仪表,到寝教室卫生、正餐零食、课堂自习、学习成绩,到各种活动,一言以蔽之,从里到外、从早到晚、从说到做,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一旦违反相关规定,就会扣除相应的分数。而且有些扣分会让人无语或愤怒,比如秋冬时节打扫林荫道,前扫后落,扫后维持卫生的学生眼睁睁地看着扣分无可奈何;学生在夜自习前的新闻收视时段看小说(电视尚未安装),要扣分;学生证丢失了进校门自然没法佩戴证件,要扣分;黑板或窗台及窗户玻璃用手指能摸到灰尘,要扣分;学生干部到教室外面听到里边有咳嗽声疑为通风报信,要扣分……

据调查,班主任对现行扣分细则,81%的不认同,9%的认同,7%的无所谓,3%的弃权;学生中86%的不认同,5%的不认同,8%的无所谓,1%的弃权。

其实,量化考核是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的,班主任如果一味地为分数而分数,就剑走偏锋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时候班主任对所扣的分数不能及时知晓细节,尤其是较大分值的扣分情况。钓鱼要看浮漂,量化积分就像浮漂。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及时掌握扣分情况特别是较大的扣分,这样才便于及时掌控班级管理情况调整管理策略和措施,保证班级管理的常态化、有序化。某校将当天量化扣分情况汇总公示,班主任随时可以查询、了解扣分情况,三日内有权申请变更或撤销错误扣分,有效遏止误扣现象,深受班主任的欢迎。

中国科协、教育部、团中央的一次调查显示,影响创造力的形成有四个因素,其中第一个是过于严谨,由于凡事有章可循,多数学生因为怕犯错误挨批评而不敢超常思维。班主任为了减少班级扣分现象,必然会对学生提出许多禁令,三令五申严加防范,有的还采用盯梢、偷袭的方式,甚至用体罚、罚款等办法惩处、约束学生的行为。严格的量化管理制度培养出来的必然是随大流、逆来顺受的性格,久而久之学生难有独立见解,遑论创新意识。

三、加分——滴血的双刃剑

有扣分就有加分。班主任在学生跑早操、做课间操、打扫卫生、公寓管理、举行升旗仪式等活动时到场监督指导,可以加分,学生跑操到得早、列队整齐、做好人好事、比赛活动获奖等,可以加分。有加分,就有驱动力,一些学生和班主任因加分而忙活。

根据问卷调查,86%的班主任不赞成加分,其中很不赞成的占67%;10%的班主任持无所谓态度;只有4%的班主任认可加分;97%的班主任赞成大型集体活动加分。

加分本来是强化正面导向的,可实际运行中,加分成了双刃剑,因为有些加分项主观性较强,难免有人为之嫌,如列队整齐;有些加分项使老师表现出势利,如两操、打扫卫生到场而且等着检查干部到来“迎检”;有些加分项会让学生弄虚作假,如好人好事。实行量化管理的目的主要是规范班级中学生的日常行为,只要学生表现优秀,班主任到不到场又有什么关系?相反,如果班主任不到而学生就能做得很好,不是比班主任到了才能做好更好吗?

在班级量化考核时,应该尽量减少加分项,对操作性较强而且必须实施的加分项要审慎地运作。某所学校在充分論证的基础上,只保留全校性集体活动中获奖班级的加分项,而将其他加分项取消,使操作更趋客观、公平。

四、权力——腐败的温床

学生干部是量化细则的具体操作者。当中有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嫌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包庇隐瞒、弄虚作假等现象,导致整个评分体系失真,挫伤部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一些学生干部不能以身作则,管理起来却大行其道,如果任其大挥权柄,不仅不利于学校的班级量化管理,反而十分有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发展。

据抽样调查,一年级学生是否愿意当学生干部,重点高中占32%,一般高中占46%,中职为74%;对中职学生干部的认可度,班主任为35%,一般科任教师为58%,学生为69%。

在量化管理中,必须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有些学生有些时候会出现信不得、靠不住的情况,这是不可避免的。对学生干部的权力制衡,必须运用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才能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达到让学生在成长中学会管理、在管理中健康成长的目的。某校在定期进行学生干部培训、学生科和团委工作人员检查监督的基础上,采用班级学生干部打分制,每学期期中和期终由对口的班干部对学生会、团委会干部两次打分,实行双低(末3位)淘汰制,这是对学生干部权力约束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罚款——小孩玩炮仗

任何一个班集体内部,无论是学习还是表现,都会有优与劣、好与差、积极与消极、先进与后进等的区别。要营造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必须讲正气、树新风,抵制歪风邪气,这就需要班主任艺术地处理好赏与罚的矛盾关系,做到是非分明、赏罚适当。批评、惩罚也是一门教育艺术。有时单靠正面教育,是不能促使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改正的,必须辅以适当的批评和惩罚。

然而,在实施处罚的过程中,有的班主任会因为量化扣分而情绪失控,有的只是处罚了事不教育或教育不够,有的松一阵紧一阵。学校一般不过问班主任的处罚情况,导致处罚学生现象失控。这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学生提供成长空间十分不利。

对于罚款(当然所罚的款仅限于班级使用),有的班主任情有独钟,有的是出于无奈,大多则是小孩玩炮仗——又想又怕:想罚款,因为罚款的确能遏止扣分现象收效明显,而且操作简单易行;怕罚款,是因为容易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因而淡化甚至恶化师生关系,也有制度的约束。据了解,罚款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绝非个别现象。有关法律法规明文禁止老师采用体罚、罚款的处罚方式,学校应该也必须掌控、规范班主任处罚学生的行为。

现代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大量的班级学生行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称之为班级管理中的80︰15︰5法则,即班级管理中一般有三类学生:80%的学生很少违反规则,15%的学生会周期性地违反规则,5%的学生是长期的规则违反者,有时甚至会与这些规则作对。可见,班级老是出问题是不正常的,不出问题也是不正常的。

在实施班级量化管理时,必须优化管理细则,找到制约弊端的法宝,平衡利弊关系,尽量化弊为利,扬长避短。魏书生老师用多年成功的经验,很好地诠释了制度管理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则很好地体现了人性化。人性化的管理,是通过激励、关怀、尊重学生的能力和价值,以感情联络达到管理的目的,管理方式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转向柔性的人文关怀。班集体建设应将制度的刚性管理与人文的柔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集体应该是一个温馨的港湾,一个温暖又舒适的场所,一个能够诗意栖居与自由发展的乐园。在这里,任何一位学生都应该且能够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得到同等的尊重、信任、关注和关爱。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如果把这种工作单纯地理解为一种管理、规范,那么,培养出来的必然是“扁平式”“单向度”的人;如果把它理解为一种建立在社会化要求基础上的个性尊重、人格濡化、价值引领和精神关怀,那么,培养出来的就会是完满的、丰富的、多元的生命个体,从而让学生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参考文献:

[1]刘守旗.班主任教育艺术[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田恒平.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本文为2019年度河南省職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学生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JB19148。

作者:崔鸿山

学校管理制度管理论文 篇2:

浅谈学校疫情管理制度的建立

在2020年初,由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的爆发给学校教师等管理人员带来了这些新的困和挑战。为应对许多新挑战,在疫情爆发后,需要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确保教师和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以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熟,这具备了极为关键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学校教师的管理一般只有以前的日常管理制度,缺乏专门研究系统功能的流感疫情日常管理制度。据初步了解,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校仅在新冠病毒疫情报告中建立了该系统,并实施了学校学生应急预案的内容,学校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应该认真提高。实际上,仅这两个系统还远远不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疫情流行给学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带来的新挑战,了解如何应对这些困难以及挑战,然后完善并最终总结出学校必备的疫情管理模型系统。

一、全面梳理学校面临的疫情挑战并认真做好应对工作

(一)应对疫情对以往学校管理的基础和学校常规管理的挑战

疫情时期,学校面临着对以往管理基础检验、对突发事件应变与处置能力的挑战;在学校常规管理方面,学校面临着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等方面挑战。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迅速做出了反应,及时出台了各种得力的管控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说明学校管理有较好的管理基础和良好的应变处置能力。由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管理不同于平常的一般管理,对这种管理应更坚决、更全面、更精准、更严格。此次疫情人命关天,各项措施的落实来不得丝毫懈怠。这次疫情防控涉及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防控的全过程,涉及到开学前、上下学途中、入校前、公共区域、公务来访、食堂进餐、学生宿舍如何防控,以及健康宣传教育如何实施等各个方面。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的具体细节,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在整个防控过程中不顾大局、不按学校规定行事的现象,要进行严肃处理。例如,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各学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都做出了延遲开学的决定,并要求学生不得私自提前返校。有的高校对私自提前返校的学生予以警告处分,就体现了这次防控工作的严肃性。

(二)应对疫情发展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的挑战

在学校管理中,一般都有对突发事件制定的应急预案,然而这种预案只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一般预案,而不是针对某个特殊疫情的应急预案。在这次疫情的防控中,学校要在一般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这次疫情的新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平时一般预案的基础上根据疫情的发展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各个学校都应该在这次疫情中,从工作目标、组织领导机构、工作要求、工作分工、处置流程等几个方面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三)应做好应对疫情对传统教学管理的挑战

为有效控制当前的疫情,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延迟开学,并要求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教师通过网络来授课。这种全部以网络教学的形式,相对于以往学校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管理问题。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各地都对通过线上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主要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搭建和分配好教学平台;二是从总体上制定新的教学要求;三是要组织好教师资源及安排好课程计划;四是要预先组织试点运行;五是做好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要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动员学校教师做好线上教学工作。中小学还要家长积极配合,帮助孩子做好线上学习的准备。学校要具体帮助教师选择好线上教学平台,提出教学的具体要求并做好技术服务保障等工作。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教学平台,安排好课程进度,做好课件,要求学生积极配合,探索线上的有效教学方法,提高线上教学的成效。

(四)开学后,学校应对防控疫情发生和蔓延的挑战

首先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家及各省有关各类学校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指南开展疫情防控。为防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学校要适当延迟开学,采取线上教学的形式进行授课。师生返校,学校要认真做好开学前的防控准备工作,上下学途中的防控工作,进校前的防控工作,公共区域的防控工作,公务来访的防控工作,食堂进餐的防控工作,学生宿舍的防控工作以及健康宣传教育的实施工作等。要特别注意做到:如有从疫情高发地区返校的师生,要在返校后隔离14天,师生要正确佩带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一日两次测量体温,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大型的集体活动等。

二、建立系统的学校疫情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新的学校应急预案的制度。一般来说学校都有应急预案,然而每次疫情发生后,学校不能原封不动地用原来的预案来应对新出现的疫情。学校一定要在应急工作的领导与组织、工作内容与要求等方面进行重新修订,以适应新疫情管理工作的需要。二是制定线上教学的管理制度。要对学校如何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做好线上教学工作,对学校、对教师如何做好线上教学工作,以及对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线上教学工作做出规定。三是建立学校开学前疫情防控制度,主要对开学前疫情防控的各种准备工作做出规定。四是建立学校开学后疫情防控制度,对师生中出现可疑症状的报告和处理,快速采集学生信息的分析处理,设置疫情专职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及开学后对学校管理人员如何办公等做出规定。五是制定疫情与学校常规管理如何衔接和协调的制度。对疫情期间,学校常规管理如何根据疫情发展对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做出规定。六是建立对学生生命安全及健康成长的评价制度,主要是对学校保证学生生命安全及健康成长的目标和重要指标做出规定。其次学校应快速采集学生动态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处理。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要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应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组织,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学校教师、学生均为义务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爆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学校和当地疾病预防机构报告疫情;学校要建立“晨检”制度,查明学生请假的原因,以尽早发现和排除学生的发病情况;学校要加强卫生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得隐瞒、缓报和谎报。最后,坚持固定时间的检测制度。由班主任对学生的健康状况、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情况进行监测,如发现疑似症状者,按以下程序报告处理:立即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汇报;将疑似病人送至隔离室;通知学生家长,将疑似病人送至指定医院就诊,了解诊断结果;对病人到过的地方进行消毒;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坚持开窗通风制度;坚持定时消毒制度;传染病人治疗期间一律不得来校,治愈后出具医院证明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入校。

结语

总而言之,学校在后疫情背景下的应急管理系统是建立学校流行病管理基本或必要条件的系统。除了建立系统外,它还以此为基础实现学校对于传染病的流行病管理。这些特定的内容和系统是根据这种内部精神逻辑来执行的。对于学校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学课程的工作。首先,在线教学课程管理模式系统应遵循基本管理系统。其次,在管理模式体系上,主要是进驻人员管理制度,因为疫情爆发后,进驻人员将直接面对学校的疫情,之后是实施放学前和放学后的防疫管理。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保证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基础。日益发展的总体评估体系是一种检验学校传染病管理模型系统有效性的系统。该系统用于学校流行病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或立足点。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东升第二中学)

作者:胡承勇

学校管理制度管理论文 篇3:

试论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摘要: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国家战略方针的引导下,依托地方发展经济背景,建立有效、合法、合理、实用的学生管理制度,是每一个高校都在思考的问题。三亚学院依托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完善建立了一套实用性强的学生管理制度。

关键词:三亚学院;学生管理;制度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其主要方式是区域经济。大学的发展依赖于区域经济所能提供的各种条件。这就决定了现代大学的根本职能是为社会经济服务。一所大学能否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取决于经济社会对大学的认可度、尊重度和支持度,而大学对经济社会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决定着社会对大学的认可。因此,在现代社会,承担服务社会的时代使命,是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 建立一个鲜明、符合个性的校园文化和精神

三亚学院从建校伊始,面对在后发区域办学的困难和新办大学文化向低的条件,创造性地提出并培育了执行文化、讨论文化、阳光文化、学习文化、创业文化五种文化;确立了“自立更生、合力更新、有容乃大、不懈则优”的校训和“豪气、大气、正气”的校风;提出并践行“学以立业、学以去惑、学以致用、学以济世”的学习价值和“自立、独立与协商、开明、开放与共享、创新、创业与创价值”的大学精神。

二、 实施多元化学生管理制度

1、 “入学独立”制度。三亚学院从建校初期,每年的新生报到均提倡“让您的孩子独立完成报到手续”这一口号,新生家长只能在休息区等候,每位新生在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引领下独立完成报到手续,从入学的第一时间开始,引导学生培养其自身独立思考能力、行动能力,给予学生锻炼自我的机会,适时摆脱凡事靠父母的依赖性。

2、因地制宜,灵活变动军训方式。海南岛属热带岛屿季风性气候,全年日照量在300天以上,日照量最充足的地区是三亚市,因此,常规的入学军训方式并不适用于三亚学院。三亚学院根据日照时间将军训分成三部分:常规军训、入学教育理论学习、素质拓展活动;在常规军训中,除参与军训的新生外,还有负责的辅导老师及高年级的学长陪同,随时处理军训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在入学教育理论学习上,将有专职负责老师介绍学校概况,并详细、逐条说明各项学生管理制度、违纪处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奖助学金评定办法等,使得学生入校后就能对学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引导并激励学生在接下来的生活学习中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为大学生活指明基本方向;通过例如“我是谁”、“我和你”等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可以加强班级学生的团结性和凝聚力、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有效地改变了现代大学生任性、自我的不良习惯。

3、 “学长制”制度。三亚学院推行“学长制”学生自我管理模式。除常规学生组织外,启用了一批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学生助理,辅助辅导老师去管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低年级学生帮助。一方面,面对高年级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上有了一个施展及锻炼自己的平台。另一方面,将具有优秀品德及素质的高年级学生作为榜样,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学生间无压力的沟通也能积极、有效地让辅导老师掌握学生状况。极大的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

4、 提倡“平等、尊重”。三亚学院提供了“院长信箱”、“学生评教”、“定期举行座谈”等多种平台服务,从而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帮助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避免了高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忽视、漠视、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

5、 依托地域特征,培养应用型、实用性人才。三亚学院作为三亚市第一所成立的大学,为地方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学生管理上,额外注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践行“学生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的走向社会”这一办学理念。学校一方面大力发展各专业与地方相关企事业单位以签约方式建立规范、稳定的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有保障的实习单位场所,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支持学生组建各种“社团”,安全有序的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践行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制度

学风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及高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风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优良学风,需要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联动,实现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

1、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教风。将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要求教工党支部和专业教研组把学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制定具体的学风建设规划,中青年教师也要制定个人学风建设规划,并配套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措施,通过教师教风师德、治学态度、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吸引、激励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热情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习惯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培养个体,带动整体,逐步促进班级、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

2、 学生管理队伍走进课堂。明确要求各学院团委书记、辅导老师深入班级,了解学生课堂状况,做到与任课教师齐抓共管,提升学生课堂用心率,进而提升课堂学习氛围。

3、 坚持教学与学工团队共同培养学生的工作模式。提倡专业任课教师除了负责讲授所授专业课程外,也能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为学生实践实习、就业工作、前景规划等方面提供专业性的指导与帮助。

三亚学院建校10年来,通过专业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人格健康培养平台和人文通识教育平台,促使人才培养既符合市场具有“上岗”竞争力的“工具性导向”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又符合人的全面、可持续、“上阶梯”发展的“超功力导向”的健康人格指向。学校的育人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得到了各界的大力肯定。三亚学院成功的特色道路,值得很多传统高校深思。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枫,王枬.《高等教育法规实用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曹小杰

上一篇:高校后勤物业管理论文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