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合作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當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向国外输出的劳动力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出现的外派劳务人员自身权益被损害的情况也不断发生,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外派劳务人员来说,其身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维权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保护问题进行科学探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制度建设合作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制度建设合作管理论文 篇1:

高职院校“企业订单班”的人才合作管理机制建设思路探讨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企业订单班”的人才合作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背景,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订单班特点与建设思路,并提出了人才合作管理保障措施。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班;合作管理机制

基金资助:本文系新世纪教改工程2010年一般B类资助项目“高职高专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优质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2010JGB19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导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描绘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绚丽蓝图,《教育规划纲要》中特别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校企合作订单班正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许多高职院校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所谓“订单班”,就是指由合作企业提前(一般毕业前1~2年)在学院的对口专业或相关专业中,通过双向选择重新组成的班级,该班按照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修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毕业生将提前(一般毕业前1年)进入企业工作。订单班由于是按照学院和企业的双方要求,在互惠三赢的基础上建立的,它既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同时为企业培养了忠诚可靠的人才。

然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有没有独具特色、机制完善的校企合作,将决定高职院校的前途命运。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开启技能人才培养之路,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而打造高质量、高水平、深合作才是校企合作的精髓。本研究即从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实际出发,总结该校校企合作的经验和思路,提出深度校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二、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订单班特点

笔者所在的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已经在多个系部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和实习基地,笔者所调研的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深圳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共同成立的校企合作订单班——“人人乐商场管理定向班”(2010级),编入该班的学生必须通过笔试、面试等考核环节。双方协议定向培养商场管理技能人才,双方共同商订该班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集团公司不定期派企业高管和相关技能专业人士参与教学活动,编入该班的学生在入学的第二年,即与深圳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实习和就业协议,在校学习两年后直接进入公司属下企业进行带薪顶岗实习。

具体来说,是采用“1+1+1”的模式,第一个“1”,即第一年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其他同学一样,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第二个“1”,即第二年融入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课程,并安排企业相应人员授课,在这一阶段,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开设相应的课程,让订单班的学生在毕业前就开始接触企业,接触将来的工作内容,为之后顺利进入企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个“1”,即在第三年,订单班的学生全部进入企业事先预留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并获得与同级员工一致的待遇。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到,“人人乐商场管理定向班”将有2年的时间与企业共同管理该班学生,即第二年的在校学习和第三年的企业顶岗实习,所以如何共同管理好订单班的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将决定着订单班学生的毕业质量和就业能力。

三、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管理的建设思路

人才合作管理重在合作,怎样合作才能更有利于双方的共抓共管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清晰人才合作管理的目标,即培养出既符合高职院校要求,又符合企业人才要求,既要具备扎实的工作能力,又要具备一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基于这一目标,人才合作管理的建设思路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树立先进的订单班管理理念,并做到双方人才培养理念的统一。

订单班的学生既是高职院校的在册学生,又是企业为自身培养的储备人才,所以要培养好订单班的学生,就必须要做到双方的理念统一。

首先,对于学院来说,不能认为订单班是企业培养自己的人才,所以就希望企业能抽出更多的时间,甚至能像教师一样去带这个班级的学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其次,对于企业来说,也不能认为既然还是学生,就应该更多地由学校来管理,自己只负责某些课程的授课任务即可,这显然也是不可取的;最后,对于订单班的学生来说,学院和企业都应该灌输给学生一个鲜明的理念,企业订单班不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包分配,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对岗就业,而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速发展的企业为将来的战略目标实现所做的人才储备,表现优秀的可提前转正、定级、晋升,表现不合格的同样可以淘汰。

2、企业和高职院校联合成立人才共管的机构,完善制度,并配备适合的人员。

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很多都停留在基础合作的浅层次,只是校企互访,相互培训或授课等,而校企深度合作有赖于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这就需要校企双方在深度访谈和沟通后,建立一个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的专管机构,这个机构可以设置在学院里,企业安排专人负责相关事务的联络,甚至可以到学院的专管机构来办公。当然,除了专管机构这个“体”以外,“制”也很重要,必须要由校企双方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以保证校企沟通、合作培养、学生发展等方面事务的顺利开展。

3、双方共同加强人才培养的理念宣贯、发展评估和质量监控,确保订单班质量。

人才培养既然是校企双方的义务,那么对于订单班的质量,校企双方也同样要重视,订单班的质量保证,除了以上的2点以外,双方共同对人才培养的理念宣贯、发展评估和质量监控也非常重要,按照我院人人乐商场管理定向班的经验,理念宣贯、发展评估和质量监控要从大一就开始,具体用下表1阐述。

表1各阶段人才合作培养的理念、评估与质量监控

学期阶段 合作阶段

(1+1+1模式) 理念宣贯 发展评估 质量监控

大一上学期 第一阶段

(学院基础课程) 了解企业文化 对企业文化及其影响机理做深入了解 开展案例讨论和考察考核,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大一下学期 熟悉企业岗位和相关制度 对企业岗位设置和工作任务以及制度建设内容有所了解 校内实训模拟,小组团队意识培养,期末考核

大二上学期 第二阶段

(企业课程融入) 岗位基础课程 按照岗位基本要求,开设一些理论性和常识性课程 通过课堂训练、基本知识解答、期末考试来综合监控

大二下学期 岗位专业课程 基于岗位知识需求,开设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 通过模拟训练、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监控

大三上学期 第三阶段

(在岗实习) 基层岗位轮岗 主要是通过知识学习和具体岗位结合,融理论和实践性一体,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和能力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能力,并将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加深对工作的认识

大三下学期 针对性岗位的培养 根据学生兴趣和本领与企业实际,进行具体岗位的培养 对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并撰写实习报告,指出问题,提出对策

四、高职高专校企合作班学生的人才合作管理保障措施

1、学生职业人意识培养

第一,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帮助学生树立职业人必须的自信意识。肯定他们在专业学习与实习过程中的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树立他们的自信意识。第二,大胆采用实习小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进行分组,通过学习或实训任务的协作完成让学生增加协作意识。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习实训过程中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结合一些拓展性的任务,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

高职高专校企合作办学要全面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以经贸类高职院校为例,应瞄准经贸行业就业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经贸类就业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结合经贸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第一,应使专业布局与就业需求相吻合,既符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又能够适应合作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同时,各专业应建立有企业相关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组织审定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以应用为主旨,来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第二,在知识结构上,以“必需”、“够用”为度,不盲目追求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专业知识的“高、精、尖”,强化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突出高职高专特色。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满足企业用人单位需求的、与社会行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三,从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调整、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由高职高专院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这样可以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用得上、留得住、有后劲”的高职高专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高[2006]16号文件

2.吕健伟,韩宝军.试论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年第3期:12-14页.

3.丁金昌.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

4.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阮凌云

制度建设合作管理论文 篇2:

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保护法律探讨

摘 要:當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向国外输出的劳动力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出现的外派劳务人员自身权益被损害的情况也不断发生,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外派劳务人员来说,其身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维权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保护问题进行科学探讨。基于此,本文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保护法律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关键词:外派劳务人员;权益;保护法律

0.前言

在2012年,我国出台了《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该管理条例的出发点正是为了保护外派劳务人员的权益,并且该管理条例也对外派劳务劳务人员的权利、义务以及政府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从实施效果来看,该管理条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外派劳务环境的规范性、合法性,对我国外派劳务环境管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综合来看,在外派劳务人员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单单这一部《条例》仍然独木难支,规范力度有限。对于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保护,必须出台其他更加详细的、更加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规定,并最终形成外派劳务人员法律保护体系。

1.外派劳务概述

外派劳务,是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同时也是对外劳务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具体来说,外派劳务指的是国内企业和国外的雇佣外籍劳务人员的公司或者雇主签订劳务合作合同,然后按照合同规定派遣中国公民到国外为国外公司或者雇主提供劳动服务,并对劳务人员按规定进行管理的一种劳务派遣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外派劳务活动的兴起,归因于当前世界不同国家劳动力要素的差异,往往是劳动力充沛的国家向劳动力缺乏的国家提供外派劳务,在赚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达到区域劳动力分配的平衡,双向促进劳务派遣方和劳务接收方的经济发展。此外,外派劳务一般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派遣,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想发达国家派出的外派劳务逐年增加,并以中低技术工人或者完全无技术工人为主。对于我国来说,外派劳务这一劳务交易行为,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这也正是我国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保护的难点和关键点。一般来说,外派劳务的服务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进行准确判断,其法律效果的评估、认定比一般的商品交易要难很多。此外,外派劳务具有鲜明的涉外性、临时性、法律关系复杂性等特征,因而,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法律保护工作开展起来阻力较大。

2.当前我国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法律保护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在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较少,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法律保护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未能形成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

在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法律保护过程中,良好的法律保护体系可以全方位保护外派劳务人员的自身权益,确保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营造良好的外派劳务环境。然而,当前我国目前仍然未能形成完善的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进行保护的法律体系。具体来说,一方面,我国在保护外派劳务人员权益方面出台的法律较少,目前和外派劳务相关的法律仅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使用法》等,缺乏专门性的保护法律,且各类法律规定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在真正的法律保护过程中,难以形成强大合力,无法实现全方位保障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的效果;另一方面,对我国外派劳务法律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外派劳务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立法位阶较低、系统性缺失、可操作性差的问题,在实际管理当中,经常出现令出多头的状况,并且多数文件采取通知的形式发出,严重制约了文件的效力层级和效力范围,并且存在较强的随意性,使得法律文件的权威性、规范性大打折扣,难以形成强大的法律保障合力,造成了外派劳务人员权益保护相关法律体系杂乱无章的情况。

2.2对外派企业缺乏有效规制

分析我国当前外派劳务法律的规制体系,可以发现规制的内容主要是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和规范外派劳务培训相关事宜,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派企业和外派劳务人员相比,明显处于了更加优势的地位,外派劳务人员的弱势地位较为明显,其权益和义务都必须依附于外派企业和境外雇主才能得以实现,这正是导致我国外派劳务人员权益频频受损的一个重要因素。外派劳务行业是劳动服务性行业,它的存在基础是劳务人员的劳动行为,因此从法理角度讲,外派企业在对外劳务合作当中应当承担比外派劳务人员更多的责任,并且,规范外派企业的运营机制才是外派劳务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前提,也是净化外派劳务市场的重要手段,更是将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牢牢保护在法律的手掌心中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在对外企业的有效规制方面,做的仍然不够,规制手段不够科学并且在实际的规制过程中,存在多个企业参与外派企业规制的情况,很容易出现多头管理、权责交错、推诿扯皮、管理缺位的情况,此外,由于《条例》中未列入外派企业的责任,因而在实际规制过程中很容易促使外派企业重派出而轻管理,导致外派劳务管理质量低下。

2.3外派劳务合同管理不够详实

法律规范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想体现出足够的指导意义,就必须具有足够的详实度和可操作性。合同管理是外派牢固活动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保障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重要环节,而目前,我国对于外派劳务合同管理仍然不够详实,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外派劳务人员权益保护效果的提升。基于外派劳务自身具有的诸多特殊性,外派劳务合同的签署关系到外派劳务人员的权利义务内容,必须包含一些必备的条款,否则将很可能导致外派劳务人员在权益受损时维权困难。我国出台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对外派劳务人员的劳动合同进行了必要的规定,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这些规定仍然不够完善,致使外派劳务合同管理不够详实。分析发现,目前的法律规定在保护外派劳务人员权益保障相关事项、外派企业服务内容和项目、外派企业收费方式及标准、外派企业违约责任等方面的规定未能充分结合实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空缺和管理低效,难以发挥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规章在保护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方面的应有效果。

2.4培訓质量有待提升

对外派劳务人员来说,具备的技能越高所能得到的薪酬待遇就越好,可以说,良好的工作技能,是外派劳务人员在国外获得丰厚的工作报酬的基本保障,因而,对外派劳务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是具有较高的重要性的。而目前来说,我国对外派劳务人员的培训质量仍然有待提升。一方面,我国对外派劳务人员的培训制度不够完善,在培训的方式、周期、考核等方面,规定不够细化,导致培训制度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和指导力度;另一方面,《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中虽然提出必须强化对外派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但是对于培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标准等仍然未能做出细化规定,导致外派企业在对外派劳务人员的培训中具有非常大的自由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培训工作应有的效果。

2.5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有待改进

在信息时代,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应运而生,这是外派劳务管理制度创新的表现,在实践中也确实增加了外派劳务管理的效果。但需要看到的是,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仍然存在透明度不够、准确度确实、信息发布不畅或滞后等现象,甚至在一些时候导致部分人上当受骗。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当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在对外劳务管理领域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而必须正视当前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提升平台构建的科学性,提升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利用平台的作用,帮助外派劳务人员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维护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3.我国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法律保护完善措施

随着我国外派劳务市场的发展以及对外劳务派遣的增多,我国在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也在日趋完善,其中《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的颁布就是一座里程碑。在完善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保护法律的过程中,要抓住主线、蓄意创新,从保护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进行保护的法律体系,推动我国外派劳务市场领域的发展。在此,提供一些可行的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法律保护完善措施。

3.1强化外派企业管理,规范外派劳务合同

外派企业在我国劳务人员的外派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管理效果直接决定着外派劳务人员的劳动质量和权益保护效果,因此,完善对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法律保护,首要工作就是强化外派企业管理,规范外派劳务合同。具体来说,对外派企业的管理,要重视制度建设,强化执行要求,要建立完善的现代外派企业管理体制,明确规定外派企业成立条件、奖惩原则、管理方式等,明确规定外派企业自身权利义务所在,促使企业依据相关的劳务外派法律法规,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规章,完善企业内部的运营机制、追责机制、决策机制、经营机制、财务机制、信息机制等,将外派管理理念全方位融入到外派企业的管理制度当中,形成规范化、系统性的外派企业管理体系。对外派劳务合同的规范,一是要细化管理规定,在遵循合同签订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的合同内容、签订方式等的规定,保障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并重点保障外派劳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二是要规定外派企业对境外雇主的审查工作,通过审查考核境外雇主是否具备雇佣条件,在对境外雇主进行审查并合格的基础上再进行劳务输送,避免将劳务人员输送到不负责任或者资质不合格的境外雇主手中,导致外派劳务人员身心健康或财产利益受损。

3.2强化对外派劳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于外派劳务人员的培训,应当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为首要目标。一方面,要充分整合国内外的外派劳务培训资源,寻找合理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外派劳务人员培训策略、培训模式,编制符合我国外派劳务市场现状的培训材料,并邀请专业的外派劳务人员培训讲师按照既定的培训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对外派劳务人员的外派前培训工作,保证外派劳务人员在获取了足够的业务技能后再被派遣出国;另一方面,要适当培训外派劳务人员的外语能力和相关的国内外法律知识,并帮助外派劳务人员了解国外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帮助外派劳务人员在外派到国外后可以尽快适当当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以良好的业务素质和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此外,必须重视培训之后的考核工作,避免培训工作出现走过场、形式主义的情况,通过考核选拔合格的外派劳务人员,确保外派到国外的劳务人员都是业务出色、技能合格的,考核工作应当由外派企业进行实施,对于考核合格的外派劳务人员应当办法合格证,录入管理系统,以证明其具备外派劳动服务资格。对于培训的费用问题,国家应当列出明确的收费标准,避免外派企业或者培训机构以此为获利点大肆敛财,并且对于恶意收费的主体要进行严格惩处,以维持外派培训领域良好的风气。

3.3完善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建设

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为外派劳务人员提供信息发布渠道和权益保护渠道,规范外派劳务市场的运作方式,保障外派劳务领域健康发展。完善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的建设,一是要完善平台信息发布,由各级政府牵头,外事部门、公安部门、外派企业等密切配合,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将国内外劳务市场供需状况、国内外劳务市场法律法规、境外企业或雇主经营实况、外派企业具体资质、外派劳务合同管理办法、外派劳务市场环境评估等汇入其中,实现对外派企业、外派劳务人员、境外雇主等的全方位信息呈现和有效管理,推动外派劳务管理的规范化、体系化;二是要通过平台对外派企业资质进行透明化公示管理,及时披露外派企业的诚信情况,及时表彰外派企业的积极做法,引导外派劳务人员掌握最新的、最具有价值的外派企业状况,约束外派企业的运营行为,倒逼外派企业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质量,推动外派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助力外派企业的健康发展;三是通过平台使外派劳务人员和政府建立联系,方便外派劳务人员即使身在异乡也能及时获得政府的援助,充分发挥政府在援助外派劳务人员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3.4增强外派劳务人员自身的维权能力和维权意识

調查发现,当前我国外派劳务人员在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方面普遍较弱,很多人甚至完全不知道如何进行维权,这对于外派劳务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外派劳务人员自身权益的保护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增强外派劳务人员自身的维权能力和维权意识,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具体来说,一是要树立外派劳务人员的法治观念,通过对法治知识、法治思维的学习,使外派劳务人员明白自身的合法权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帮助外派劳务人员认识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外派劳务人员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敏锐地洞察到这一情况,并积极寻找合理途径表达维权诉求;二是要强化素质教育,逐步提升外派劳务人员文化素质水平,通过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帮助外派劳务人员迎合时代发展需求,产生权益保护意识,帮助外派劳务人员掌握运用相关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式方法,并以此倒逼外派企业提升外派劳务管理质量,净化我国外派劳务市场;三是要提升外派劳务人员的契约意识,掌握契约精神,即严格按合同办事,严格依据合同处理分歧,在契约意识的支撑下,外派劳务人员将更加能够将合同内容作为有力依据,帮助自身达成维权目的,并且,外派劳务人员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也更加能够自主审查合同的规范性、合理性,将合同作为维权依据和权益保障依据,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四是要帮助外派劳务人员掌握具体的维权途径,使外派劳务人员明确了解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应当向什么部门寻求帮助、如何表达维权诉求、如何利用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进行咨询等,从而最快速地找到维权策略,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4.结束语

外派劳务人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身处异乡的外派劳务人员,时刻面临的自身权益受损而维权困难的窘境,因此,外派劳务人员的权益受损问题决不能轻视和忽视。此时,必须以法律作为维权利器,完善法律在外派劳务领域的相关规定,构建科学的外派劳务领域法律体系,细化外派劳务人员权益保护规定,明确外派劳务市场各方全责分工,为外派劳务人员提供强大而完善的法律保护伞,有效保护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并有效退静我国外派劳务领域的法律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扶诚成.论我国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4.

[2]温金燕.对菲律宾政府保护外派劳务人员权益的研究及借鉴[D].暨南大学,2015.

[3]王明.论我国外派劳务人员的法律保护[D].安徽大学,2010.

[4]倪秀菊.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中劳务人员权益的法律保护[D].山东大学,2015.

[5]乔慧娟.论我国外派劳务人员权益保护机制的构建[J].特区经济,2016,02:112-114.

[6]伍云嫦.我国外派劳务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7]何丽.我国对外输出劳务人员的社会保障权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

[8]周家.论中国外派劳务人员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兼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3条[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1(03)

[9]陈庆鸿.菲律宾海外劳工的喜与悲[J].世界知识.2011(17)

[10]蔡德仿.菲律宾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探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11]姜爱丽,朱颜新.我国外派劳务人员工伤损害求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东岳论丛.2011(02)

[12]施雪琴.全球化、妇女迁移与亚洲公民社会——移民女工权利保护与菲律宾NGO的角色[J].东南亚研究.2009(06)

作者:吴璨

制度建设合作管理论文 篇3:

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善治模式与实践路径

摘要:在分析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理论内涵基础上,研究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模式与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实现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善治,即良好的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并呈现出创新、参与度、开放度、共享度、制度化、效能等基本特征;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治理方向,塑造契约精神,完善治理制度体系和权力体系,搭建“元治理”共同体和协商民主的对话平台。

关键词:善治;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共同治理

文献标志码:A

[GK-2!-2]

大学新生阶段不仅是青年学生由中学学习生活到大学学习生活的转折,而且是人生的一个半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的教育成功与否影响整个大学教育成效,也对未来人生具有深远意义。

一、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理论内涵

大学新生学习生活转变是新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什么要转变?转向何处?如何转变?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要科学把握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内涵。学习生活既不是学习与生活两者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学习如何去生活,它作为生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是指学生以学业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殊生存过程[1]。这一特殊生存过程既是个人获得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的过程,也是个人为了实现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所进行的自觉的持续性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核心关注点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学习生活过程是个人自觉与主动生成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去接受的过程;学习生活所需的条件囊括满足个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一切环境与资源,而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所需要的环境与资源。学习生活体现着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状态,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内在标志和价值诉求。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解读。一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不应只关注新生作为学习者所产生的活动,过分强调学习的工具价值,而应将大学新生看作完整的生命个体,以满足其生存与发展需要为新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不能以专业技能的学习替代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全部。学习生活内容应以大学新生发展为尺度,新生成长发展需求什么,其学习生活内容就是什么,并随着新生需求的拓展而不断丰富。二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目的比新生学习的目的更具广度,学习的目的在于尽快改变高中教育阶段的学习方式与习惯,完成大学各项学习任务,以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等,大学新生学习生活不仅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学习任务的完成,更强调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而主动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追求学习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以满足其提升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需要。三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所需要的条件是满足其生存和发展诉求所需要的一切资源与环境,进而言之,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涉及到与其相关的一切利益主体或环境,不局限于高校内部的资源环境因素,拓展延伸至其所处的整体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充分考虑影响新生学习生活的校内外资源环境,协调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合作管理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即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共同治理,以取得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最大效能。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是指新生以学业活动为表现形式,追求学习生活意义与价值的主动生成的过程;是实现由“学生身份”向“社会人”转变,体现着大学新生生存与发展状态的社会孕化的过程;是平衡大学新生与生态环境系统关系,共享生态文化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善治

“治理”一词最早源于世界银行概括非洲情况时所使用的“治理危机”,初始涵义为操控和引导,常与“统治”一词交叉使用。国内外学者对治理的定义众说纷纭,陈振明所提出的定义较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治理就是指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为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共同享有公权力以实现对公共事务合作管理的过程[2]。教育治理是治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发展,旨在解决教育领域政府和市场失灵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后,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总目标和必然选择,教育治理逐步成为公共政策领域的重要话语。教育治理就是指政府部门、营利组织、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协商合作,共同管理教育领域内公共事务的过程[3],其典型特征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共同治理是教育治理的路径,善治则是教育治理的目标。“善治”一词最早是由世界银行提出的,其英文表达为good governance,直译为良好的治理,与中国古代“善政”一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20世纪90年代以来,“善治”一词逐渐成为政治学领域内的主要话语,俞可平在综合国内外治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在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合作、共同管理社会生活,以实现最大的社会管理效能[4]。由此可知,教育善治就是要实现教育领域内公共利益最大化,意味着办成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教育或善教。总而言之,共同治理是实现教育善治的路径选择,共治不一定能实现教育善治,但没有共治,教育善治必将是空中楼阁,共治助推教育善治。

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是指政府部门、高校、社会组织、大学新生、家长等多元主体为增加公共利益最大化,共同参与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合作管理的过程。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与单一的高校管理不同,显著的区别就是主体不同,单一高校管理的主体只是高校,而治理的主体则包括了社会组织、大学新生、家长等。这一变化意味着,高校不再只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主体,而且也是被治理的对象,大学新生、社会组织不再只是被治理的对象,也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主体。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是对传统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管理的创新与超越,是教育管理民主化的集中体现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具體反映。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作为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维度,其治理路径、目标和教育治理的路径与总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具体而言,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路径就是要通过政府部门、高校、社区组织、社会公众、大学新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其目标则是实现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善治。

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善治意味着使大学新生学习生活领域内公共利益最大化,以达到实现“善教”的终极目标。强调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善治,主要有如下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共享的组织,不能脱离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系统而独立存在,大学新生学习生活作为子系统也不例外,必然受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要使得大学新生学习生活达到理想效果,单纯依靠高校这一主体是难以实现的,需要社会组织、大学新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调多元主体间利益关系,以实现合作管理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最终实现多元主体利益最大化的善治目标。二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自我的迷失、生活的遗忘、文化的冲突等,物化原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一些大学新生的生活目标及行为准则,从而导致学习生活的迷失,价值观的异化,亟需进行教育引导。这就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引导大学新生认清学习生活的本质意义,让学习成为自觉的行动,在行动中发现乐趣,在过程中获得满足,以实现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善治目标。三是大学新生作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涉及到“二维转变”“两种生活”,“二维转变”是指基础教育阶段向高等教育阶段转变、“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两种生活”是指高中学习生活、大学学习生活。也就是说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正处于关键的转折阶段,相比大学其他阶段更具复杂性,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善治将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大学学习生活善治的逻辑起点。

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就是良好的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何为“良好的治理”?应具体分析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不同学者对“善治”的特征有着不同的表述,德国学者阿伦斯认为善治应具有参与度、可预见性、透明度、问责制等4个维度[5]。俞可平提出了善治应具备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法治、合法性、有效等6个基本特征[6]。褚宏启等提出教育治理应具备自由度、回應性、秩序、透明度、问责、公平、参与度、效能等基本特征[7]。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并结合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应包括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创新。创新意味着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要不断更新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模式,优化治理路径,方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谁牵住了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抓住了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的关键,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突出位置,在治理过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用创新引领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的方向,推进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参与度。参与度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的重要表征。参与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主体范围越广,相关利益主体话语权表达越充分,对于学习生活管理事务参与程度越深,越能彰显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多元主体利益越能在实践中得到满足,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程度就越高。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过程中,新生、社区组织等利益主体处于弱势地位,增强弱势群体的参与度,有助于形成开放共享的新生学习生活,对于促进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生态环境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开放度。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本身意味着教育管理的民主化,体现出“管理的开放”。治理开放度越大,治理过程中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所涉及的内容、条件、目的、经费等信息透明度就越高,越能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大学新生、社区组织、教师、家长等利益主体的活力,使得相关利益能获得更大自由选择权与支配权,降低相关主体的依附性和增强其主体性。

第四,共享度。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所需条件囊括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一切资源与环境,这就意味着治理过程中需要优化利用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生态系统内的全部资源与环境。而这些资源与环境分别由不同利益主体所占有或支配,所以需要整合生态系统内分布于不同主体下的资源环境服务于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实现治理体系内的资源共享。共享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进程的推进。善治意味着通过有效共享生态系统内的资源与环境等,实现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第五,制度化。善治不是靠组织与个体主观意念自觉实现,它是规制的结果。制度化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基本准则,任何治理主体及治理活动都必须依照规章制度办事,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要将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制度化纳入大学章程以及相关社会规范,这样既能规范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更能制约高校的行为。制度化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的本质诉求和基本要求,大学新生群体的特殊性及其治理的复杂性要求必须按照规章制度治理,否则必然会造成治理秩序的混乱,成熟的制度及有效执行是实现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的必要条件。

第六,效能。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效能是指治理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产生的效果。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必定是高效能的治理,以实现科学育人和社会进步的双重目标。但因治理活动涉及多元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多元主体利益诉求达成一致并合作管理大学新生学习生活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沟通与协商,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治理的低效率和无序发展。治理本身就是管理民主化的一种表现形态,管理民主化过程可能会造成暂时的低效能,但有助于决策的民主化和执行的科学化,最后必将实现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长效能”,即营造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生态系统,实现大学新生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即好的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特征不能等同于好的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特征,要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逻辑上讲,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不一定意味着好的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实现,但一定是好的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必要条件和前提条件,先有“好治理”,方能有好的大学新生学习生活。

三、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的实践路径

要实现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善治,就要不断创新治理理念,塑造契约精神,重塑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制度体系和权力体系,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搭建“元治理”平台,实现“二阶元”治理模式的共振和有效发展,推进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治理方向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也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治国理政方略。五大发展理念覆盖了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当然也要覆盖教育领域。实现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善治,创新理念是先导,其关键在于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治理方向。

第一,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治理活动可持续发展。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要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推进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将创新贯穿于治理活动的全过程,推动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进而更好地适应大学新生群体的特殊性和学习生活治理的现实诉求,让创新真正成为推进治理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二,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多元主体行动方向,统筹主体间利益诉求。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典型特征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多元主体间有着不同的目标和利益诉求,这需要统筹兼顾、协调解决多元主体的目标分化问题,使多元主体参与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沿着共同的行动目标前进,提升治理的长效能。

第三,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生态发展。换言之,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就要以大学新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核心来展开,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注重社会文化的渲染与影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激发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良性生态系统。

第四,开放共享理念引领治理发展方向。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是一个开放共享的生态系统,关起门来搞治理是不可能成功的,治理活动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这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生命力之源。要以开放共享的姿态走出高校内部的小圈子,学习国内外高校先进治理经验,真正做到引领“一流”的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方向。

概而言之,五大發展理念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行动指南,也是统筹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重大方略。

(二)塑造契约精神,完善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制度体系

洛克认为社会秩序的建立并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通过社会契约所建立的,是为了维护公民的个人自由、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其不能承担或履行职责时,公民有权推翻并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这种社会契约是基于自愿平等和协商一致原则基础上的双方约定,是利益主体间博弈和平衡的结果。塑造契约精神就是要维护其权威,发挥契约在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契约治理代替行政治理和身份治理[8]。

一是将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制度体系纳入大学章程建设中,完善以大学章程为主体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大学章程是高校内外部关系总的契约架构,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制度建设要以章程为依据。大学章程是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下,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按照合法程序缔结而成的,是多元主体间利益博弈的结果,对多元主体均具有约束力,而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制度纳入大学章程建设中,使其具有合法及权威性,对多元治理主体进行约束,实现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有序及高效发展。

二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必然要求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治理活动中“政府部门—高校—社区组织—大学新生—家长”的关系,界定多元主体权利和义务关系,明晰多元主体权力行使边界,推进大学内部学习生活制度体系的建设。与此同时,要建立多元主体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多元主体在治理活动中的责任,惩罚治理不力或不当的权责主体,做到履职尽责,违责必究。需要强调的是,制度设计时应将政府部门定位为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主体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权力主体,高校、社区组织、新生及家长等多元主体都有相应的利益诉求,没有制度作保障,弱势主体利益将在治理活动中难以实现或消解。

总之,契约精神的塑造和制度体系的完善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内在要求和和逻辑诉求。

(三)重塑多元共生权力体系,搭建“元治理”共同体

传统的单一主体的高校管理难以实现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善治目标,并逐步偏离善治特征的运行轨道,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才应运而生。

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本质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管理,就是要打破传统一元主体管理的弊端,以共治取代管理,重塑多元共生权力体系,搭建“元治理”共同体。

第一,重塑外部权力体系,以政府“元治”求“善治”。“元治理”就是指政府担任治理中协调主体的治理。由此可知,“元治理”的主体只能由政府来充当,但不同于政府主导一切的制度安排,政府负责制定远景规划、协调与整合利益等,并未排斥其他主体的治理方式和力量[9]。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也会遭遇治理失灵或失败的挑战,多元主体基于自身考虑问题,利益诉求难以达成一致,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目标,要想使治理体系达到平衡和协调,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就需要政府这一主体出面协调各方关系。政府部门在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和“元治理”的角色定位体现在:协调和整合多元主体间的利益诉求,维护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确定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远景规划、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制定制度和公共政策,为多元主体合作管理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提供共同的行动指南;进行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解决治理活动的碎片化问题和不可持续问题。

第二,重塑内部权力体系,建构高校主导、社区组织,大学新生参与、社会公众协同的多元共生的权力格局。高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掌控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具体发展方向和目标,统筹高校内部及其相关利益主体所掌握的资源,共同服务于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社区组织作为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所依托的社会环境,激发社区组织活力,依托社区组织所掌握的资源使其成为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重要力量。大学新生作为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引发者和治理者,要成为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

总而言之,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的实现需要通过平衡内外部权力体系,反复协商达成多元主体诉求的同向同行,共同管理大学新生学习生活。

(四)依托新媒体技术,构筑协商民主的对话平台

新媒体越来越成为一个关乎全局的战略性制高点,谁掌握了新媒体的主导权,谁就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活动中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学习生活生态系统的“虚拟社区”,使之成为善治的有效平台。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生态系统的“虚拟社区”内相关利益主体和非相关利益主体都享有公平的利益表达话语权和平等的地位,整个社区是开放共享的,鼓励相关利益主体和社会大众广泛参与,不存在权威、英雄和等级差异明显的科层体制。“虚拟社区”所具有的“去权力化”“开放共享性”与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所具备的创新、开放、共享等基本特征与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利用“虚拟社区”构筑协商民主的对话平台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实现的有效路径。在虚拟社区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高校、政府部门、社区组织、大学新生等主体的联席会议,讨论与解决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生态系统内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纠纷,有利于化解高校与社区组织、大学新生与社区组织、大学新生与周边人群之间的矛盾,促进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和谐生态系统的建设,助推善治目標的实现[10]。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协商民主对话平台的构筑提供了技术支持,尤其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让协商民主成为可能。当下,“微力量”成为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方式,促进了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协商对话,增强了公民对国家与社会的认同感,是实现善治的重要力量。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治理同样是面向社会的公共事务,“微力量”也必将是实现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的重要推动力。

四、结语

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的实现需要学生、家长、高校、社区、政府部门等多个主体的高度共识与主动参与。在这个系统中的多元主体,虽然具有密切相关性,但跨越大学内外、勾连不同阶段,价值取向或利益关注点必然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政府这个无可替代的“元治理”主体,全面审视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事关高等教育成败,事关一代又一代社会精英成长观、发展观、人生观的价值意义,严格规范各主体行为,进而促成共识、转换理念,使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善治真正得以形成。

参考文献:

[1][WB]唐荣德学习生活质量:学生发展的本质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2(11):1621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褚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10):411

[4]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3841

[5]Ahrebs JGood governance in the 21st Century conflict, institutional charg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glo

balization[M]Northampt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1

[6]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4043

[7]褚宏启,贾继娥教育治理与教育善治[J]中国教育学刊,2014(12):610

[8]吴叶林,尹件锋善治语境下大学治理的价值诉求与实践路径探讨[J]教育文化论坛,2015(1):9396

[9]李澄元治理理论综述[J]前沿,2013(21):124127

[10]张洪武社区善治的路径选择[J]党政干部论坛,2010(6):1213

作者:白华 徐英

上一篇:语文鉴赏诗歌管理论文下一篇: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