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通识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道德素质、社会关系与个人素质全面提高。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应加强数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改革创新通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改革创新通识教育论文 篇1:

推动通识教育改革创新本科教学体系

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在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方向和学科优势,以通识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狠抓“三个基本”和“三个体系”建设,即把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将研究型教学体系、实践型教学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围绕“学生工作年”、“人才培养质量年”,进一步强调: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质量;积极推进新一轮的本科教学改革;巩固本科教学评估成果,建立健全有效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保证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为此,学校明确了以下教学工作思路:以研究、加强、改革通识教育为切入点,调整本科教学方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断完善研究型、实践型教学体系,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教学方法研究,鼓励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启发式、互动式和研讨式教学的比重;编制各专业学生的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多读书、读原典;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高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进一步抓好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规范实践环节管理,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点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计划,鼓励吸收本科生参加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与研究机会。

一、以通识教育为切入点,完善本科教学方案

学校启动了通识教育改革,开展了全校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成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领导全校的通识教育工作。教务处和高教研究室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组织召开了3次全校性的本科通识教育工作会议及多次座谈会、研讨会。在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课程体系的具体构成等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经过反复的论证,设计了初步的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修订了2007级本科教学方案。新方案将本科课程分成3个模块:一是全校共同课,即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包括基本素质课、学科通识课、任选通识课;二是部类或学科群通识课程,按院系结构和学科特点,分为5大部类或5大学科群,即人文艺术部类、法政学科部类、经济学科部类、管理学科部类和理工学科部类,每个院系都要为自己所属的部类或学科群开设若干门通识课,学生要学习本部类或本学科群中除本院系所开课程之外的通识课;三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新方案中全校共同课和部类通识课程的比例占到全部课时的35%~53% ,强调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原典阅读,着力建设一批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科研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从过去占全部课时的7%增加到13%~15%。

二、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推动研究性学习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课程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2007年,学校在继续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通识教育改革,对本科课程建设的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课程资源及质量、课程奖励及资助、课程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教学方案论证,提高其科学性、适用性;整合学校资源,统筹规划全校共同课程设计;建立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必读文献制度,以此推动研究性学习;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将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建设工作思路。在落实2007级教学方案的过程中,首先从通识课程建设入手,在做好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准备教学参考资料、配备师资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即改变通论或概论课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经典著作的阅读与讨论。

三、以实验、实践教学为重点,构建实践型教学体系

实验、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学生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对高校的服务与支持方式变化等主客观原因,文科的实验、实践教学遇到经费、场地、组织与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与理论教学相比,在培养过程中的比重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一情况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极其不利的。

学校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现状,并针对文科教学的特点,重点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和管理。结合教学方案的修订,搭建跨学院的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平台,设置专门的文科实验课程,编制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完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总结、推广各学院开展实践教学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又针对构建研究型、实践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根据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特点,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基本结构、质量要求、学分设计、实施保障、质量评估标准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整合全校资源,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与此相适应,学校对2007级教学方案的科研与实践教学环节做了较大的调整,从过去的12学分提高到22学分;修订和完善了8个涉及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文件,为构建创新型教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督导结合、以导为主”为工作模式,创新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良好的教学条件和一流的师资,而且与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密切相关。建立符合教学规律的、运行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关键。

强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坚持三级听课制度,建立“教学质量体系”,创新教学督导模式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4个组成部分。其中,教学督导模式的创新是我校的特色。学校于1996年设立教学督导制,1998年建立独立的教学督导室。其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走出了一条“督导结合、以导为主;规范程序,重在总结”的教学督导之路。教学督导员在完成基本的教学秩序检查工作的前提下,将工作重心转移至提出教学管理建议、辅导青年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上,在加强工作规范的同时,注意充分保护教师授课的积极性,爱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具体化。教学督导员全程参与学校优秀教学奖的评选听课,主动总结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创新教学法,与授课教师交流教学体会,传授教学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教师。学校通过对万余人次师生的调研,收集、整理和总结优秀教师创新教学的各种资料,编辑出版了《师风教艺录——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课堂纪实》,对19位不同年龄和经历,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和教学特色的教师在教学科研、教书育人方面创造的经验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从不同侧面展示优秀教师的师风教艺;主持完成了《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督导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督导质量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指导书系列》3项学校教学改革课题,编写优秀教师教学经验脚本,并协助拍摄宣传优秀教师业绩的教学宣传片,以扩大优秀教师的影响力。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教学质量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尊重,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吴 凡]

作者:张晓京 张丽嘉

改革创新通识教育论文 篇2:

基于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道德素质、社会关系与个人素质全面提高。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应加强数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渗透。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通识教育是为更高级的专业教育服务的。其核心精神在于培养学生适当的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宏观视野、生命智慧、分辨思维能力、表达沟通技巧及终身学习成长的动力。高职数学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达到高职院校培养服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一、高职数学教学的两类问题

一类是高职院校数学教师队伍建设。一些高职院校数学教师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的要求,表现在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多数教师现有的专业技能不足,知识结构单一,使高职数学课与专业课难融合。另一类是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数学有困难。许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和正确认识,还没进入大学校门就被认为高职数学对将来的工作起不了作用,有的学生数学基础本来就差,有畏难情绪,因此学生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方法不正确,缺乏主动进取的精神,进而产生应付的学习状况,无法适应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的学习。

二、应对策略

1.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加强高职数学教师队伍建设,强化高职数学教师观念转变的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对于高职数学来说,它要求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重视数学知识适应专业学习的需求,还应在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人文精神的渗透。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在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观念滞后极不利于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贯彻,教师要摒弃旧观念、旧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要努力把“新的教学理念”真正地落实和渗透到高职数学的课程和课堂中。其次,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平等交流。再次,善于学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很多学生数学基础差,这就要求高职数学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巧,包含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和课程开发等能力在内的教育教学能力,用最通俗简单的语言让学生听懂所学的内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收集校企结合的实际案例,研究企业的运行模式,建立数学模型。除此之外,人文素养积累沉淀也很重要。数学教师必须熟悉数学专业以外的知识,如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文化学等基本原理,了解一些历史、军事、地理风情、文学艺术等等,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才能在课堂上纵横驾驭。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相关专业的知识的学习,让数学教师参与专业实训活动,派高职数学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增加高职数学教师专业的职业体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目标的改革。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人格的公民。从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出发,高职数学教学紧紧把握高职教育所特有的职业性、定向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研究中实行“调研—实践—总结—调研检验”四结合原则,对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进行创新和研究。首先,通过改革创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学生完美的人生。其次,通过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高职教育不是造就学术精英,而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他们不仅需要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还需要熟练的工作技能,更要具备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能力,特别是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职业综合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高职数学作为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的学科,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中,应按照尊重科学性、强调应用性的原则进行改革。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及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为出发点,为高职院校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3.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的合作互动型学习探索。在平时的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摒弃那种封闭、保守的状态,要建立开放积极的心态参与合作学习。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尝试: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五个学习小组,按成绩好差均匀搭配,讲完定积分的“分割取近似,求和定极限”后,要求学生计算我学校体育馆侧面(不规则)的面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做成课件,在班上讲,老师评分。学生下来后,互相讨论,查资料,问老师,做得非常不错。这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4.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将随时随地发生作用,渗透到专业技术里面去,使他们受益终生。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蕴含于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挖掘、提炼、概括,领会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例如,在引入定积分概念时,先引导学生计算曲边梯形面积,让学生感受到“以直代曲,以曲代直”的极限思想,领略用极限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再如,用凑微分法计算积分时,将被积函数不满足公式的凑成满足公式,用到“划归”的数学思想。

5.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数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多年以后,知识可以忘却,但根植于科学知识中的文化将让学生受益终身。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譬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中,为验证“抛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等于二分之一”这一事实,教师向学生介绍抛掷硬币试验结果表中的费尔玛、蒲丰、威尔逊等数学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家对数学真理的孜孜追求。

总之,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总结,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各方面不断地进行完善,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新.素质教育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教学研究,2002,(1).

[2]蒋莱,王颖.研讨型课题;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7,(9).

[3]冉彬.通识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换[J].教育与职业,2010,(23):58-59.

[4]朱惠倩.在大学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279-28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度科研项目《基于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创新与研究》(课题批准号:13SA0201)阶段性成果,主持人:毛大会。

作者简介:毛大会(1966-),男,重庆巫溪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作者:毛大会

改革创新通识教育论文 篇3:

通识教育课程考核方法的创新改革研究

摘  要:2019年,新农科建设徐徐拉开了帷幕,“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新农科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的“四个面向”新理念。新农科建设有三个时间节点,推动新农科建设在农林高校中一年成型,农林教育基本格局三年变革成势,十年形成农林教育的中国方案、中国理论、中国范式。通识选修课不仅是通识教育的载体,也是新农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辅助培养具备长远眼光、融通知识、精神儒雅和专业技能的新型农业人才,拓宽教育对象在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范围,开发并挖掘出不同个体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此,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过程性评价;教学考核;教学改革;新农科建设

一、当前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通识选修课之所以被很多学生认为是“水课”,主要原因在于考核方式单一[1]。部分课程仅需要在课程结束后提交一篇课程论文即可,但学生的课程论文撰写水平良莠不齐。课程考核与课程学习内容关联性较低,甚至出现一份作业应付多门课程的荒谬现象。

(一)缺乏过程性考核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明确建设通识选修课的初衷与目标,将“一考定乾坤”这种知识性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照搬到了通识选修课中[2]。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开设的通识选修课,以专业课为核心,在讲授课程内容过程中精于专而疏于通,导致课程考核照搬专业课考试试题。

(二)道德培养导向考核不足

新农科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满足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需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让农业成为朝气蓬勃的主导产业[3]。近年来,学术不端事件屡有发生,已引起了人们对科学伦理和道德的重视。加强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在课堂教育中强调遵守科学伦理和国家相关法律,也要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培育社会责任以及职业道德。

(三)课程考核开放性和包容性不足

传统的专业核心课程考核多由考勤、作业和考试三部分组成,作业与考试均为一次性评价,这种考核方式没有将考生能力差异考虑在内,在考核内容设施过程中未能将学生的过程性成长纳入其中。部分课程考核内容的开放性往往以开放性试题为主,开放性仅仅局限于课堂考试。在学生提交作业和期末考试后,课程即宣告结束,缺少了对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反馈环节,不利于学生持续学习课程的相关知识,影响终身学习习惯的建立和养成。

(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不足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决复杂农业问题需要具备跨学科、跨平台、创新性、综合性的逻辑思维和执行能力[4]。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必须具备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现代化工具使用能力,在解决负责农业问题的过程中也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忽略了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5],短暂的期末考试时间也不适合考查学生解决复杂农业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分组作业为考核方法时又过度强调团队性,缺少对个性的包容。

二、通选课过程考核内容建立的原则

“与昆虫同行”是一门跨学科通识选修课,依托多个教学改革项目建设,课程内容涉及资源昆虫开发、害虫生物防治、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安全等多学科内容,旨在通过课程学习,深化教学对象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粮食安全及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使命感和责任感。

高品质通识选修课应具备挑战性和创新性,课程内容应兼具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同时注意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6]。在选取课程考核项目时,既要去芜存菁地吸收传统考核方式的优势,又要兼顾新农科大背景下高品质通识选修课的建设要求,将课程考核转换为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途径。因此,确定新时代通识选修课的考核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为目的

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是授业解惑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是检验知识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课程考核可深度挖掘教学对象的潜能和天赋,促使教学对象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教学对象在社会活动中的信心。从多维度评价人才,最终帮助教学对象实现自我价值。

(二)提升过程考核占比

近年来,过程考核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被频繁提及,在教学评价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过程考核一定程度上可促進教育公平,减少各地教育资源差异对培养综合素质的影响。然而在基础教育过程中,过程考核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综合素质的培养流于形式。在高等教育中,提高过程考核占比有助于弥补早期基础教育的短板[7]。国外高等教育中对形成性评价进行了大量试验,通过阶段测试等形式有利于强化知识考核,但忽略了个体差异和情感价值[8]。

(三)突出道德价值导向

在考核环节中,以优秀案例作为参考,在案例中融入道德教育,鼓励优秀学生展示完成考核的细节,能对其他学生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高校应严格考核纪律,强调红线意识,实行奖惩结合,对不遵守考核规则的学生,实行倒扣分政策,督促学生完成考核。对独立完成考核水平较好的个人,实行额外奖励加分政策,将人文关怀和鼓励个性发展融入课程考核。奖励分值的获取与惩罚扣分的难易程度相同,既体现奖励的导向性,又坚持遵守考核规则的原则性。

(四)构建开放性实践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在兼顾传统课程考核方式的前提下,应提升课下实践的比例。在建设新农科的背景下,将考勤、作业和测试等传统课堂的考核方式纳入考核体系,结合教学内容确定考核内容。将部分考核分值设置为课下实践,不限定实践内容与展示方法,给予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五)助力农业教育认证

传统教学模式中,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占比较高,但多数课程与农业教育的关系并不紧密,造成大部分通识选修课与新型农业人才培养脱节。在建设新农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通识选修课并非独立于农业教育之外,而是服务于农业教育。近年来我国开始广泛开展农业技能水平考核与认证,对培养高素质、综合性农业人才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通识选修课应对农业教育认证提供一定的支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对农业相关知识的接受度,通识选修课应着力于讲授农业教育认证中的通用知识。

三、过程考核的内容及特点

基于以上原则,结合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将考核环节分为8个部分。考核总成绩为100分,过程考核成绩占比为80%,期末成绩占比为20%。过程考核分为考勤、课堂提问、课程PPT、创意作业、昆虫饲养观察、昆虫视频拍摄和昆虫诗词鉴赏,每项在过程考核中占比分别为10%、10%、10%、15%、15%、20%和20%。部分考核项目在额定成绩外有加分奖励政策。当总成绩高于100分时,以100分计入最终成绩;当总成绩为负分时,以0分计入最终成绩。具体的考核要点如下:

1. 考勤。基础分为100分,每次请假、迟到、旷课分别从100分中扣2、5、10分,学期全部出勤可获得奖励分5分。全课程累计旷课5次,则取消课程成绩。本项考核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规范,具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导向的作用。

2. 课堂提问。基础分为100分,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考核内容。每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问2次,根据回答的答案内容评分。主动回答问题一次奖励加5分。本项考核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3. 课程PPT。基础分为100分,在课程PPT制作过程中,每人需要在校园内拍摄10种昆虫。在制作PPT时,应明确昆虫种类、生物学特征、生活环境、危害特征及防治技术。昆虫种类超过10种后,每超过一种奖励加2分。本项考核可助力学生的农业技能认证,为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农业技能认证,奠定通用知识的理论基础。

4. 创意作业。基础分100分,根据作业内容评分。考虑到选课学生可能来自于不同专业,作业的表现形式则不设限制,可采用绘画、雕塑、剪纸、标本、程序、书法、设计等多种形式,作业内容与昆虫相关即可。作业表现形式为全班唯一的,可奖励加5分。本项作业可最大程度上将选课学生的学科背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5. 昆虫饲养观察。基础分100分,根据作业完成状况评分。为每位学生提供30只黄粉虫(面包虫)和饲料,由学生饲养8周,观察黄粉虫从幼虫到蛹,再到成虫的生长发育状况,并撰写饲养日记。饲养至成虫的数量超过20只后,每超过1只奖励加2分。本项作业可消除学生对昆虫的恐惧感,培养其仔细观察昆虫及撰写科研文本的能力。

6. 昆虫视频拍摄。基础分100分,根据作业完成状况评分。学生任意选择一种昆虫,以观察昆虫行为作为主题用手机拍摄一段约5分钟的视频,要求视频具有字幕和配音解说。视频时长每延长2分钟则奖励加5分。本项作业可培养学生对昆虫的观察能力、摄录器材使用能力,使学生练就视频剪辑技术。

7. 昆虫诗词赏析。基础分100分,根据作业完成状况评分。学生在唐诗、宋词和元曲中任选一首与昆虫相关的文学作品,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品撰写赏析短文。每多一首诗词赏析,可奖励加5分。本项目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与理解。

8. 课程论文。本项作业为课程结束后的终期考核,基础分为100分。要求正文不少于5000字,必须具备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撰写标准应参照浙江农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格式。论文内容以昆虫为题,不限定具体题目,学生可以根据学科背景自由确定论文题目。为防止出现学术不端现象,所有学生的课程论文均需通过中国知网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当重复率超过25%按0分计算。重复率低于10%时,每降低1个百分点,则奖励2分。本项作业有助于学生掌握科技应用文的用语和写作规范,树立学术不端的红线意识,为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和其他文件提供基础训练。

参考文献:

[1] 杜学领. 通识选修课过程考核理论与实践研究[J]. 安顺学院学报,2020(22):121-129.

[2] 陈范华,常智敏,吴开祥. 简论课程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2009(03):100-102,83.

[3] 卞瑞鹤.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习近平与“十三五”国家粮食安全戰略[J]. 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2015(12):24-27.

[4] 范冬萍. 跨学科的系统思维与综合创新[J]. 系统科学学报,2008(03):33-38.

[5] 胡锐. 当下的应试教育[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6] 曾文炉,陈翠红,马维琦,等. 通识选修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J]. 实验室科学,2019(22):238-240.

[7] 刘杰,郭剑,马海萍,等. 工程力学类课程过程考核构成与权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J]. 西部素质教育,2020(12):162-163.

[8] Dunn,K.E., Mulvenon,S.W.. A Critical Review of Research on Formative Assessment:The Limited Scientific Evidence of the Impact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Education[J].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 Evaluation,2009(14):11.

(责任编辑:汪旦旦)

作者:王圣印 周国鑫

上一篇:常态下的养成教育论文下一篇:职业学校礼仪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