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2022-04-2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上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在小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为了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开发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思维培养,帮助小学生能更好的进行语言沟通和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受限于小学生的年龄,在其小学学习阶段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其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帮助。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生创新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学生创新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研究

摘 要: 近年来,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可以在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视角的基础上,从构建大学生领导力在创新创业中的价值和意义;开发大学生领导力基础课程;借助社团及竞赛平台锻炼大学生领导力;建立激励奖励制度方面着手。

关键词: 共青团 大学生领导力 创新创业路径

一、 大学生领导力内涵及作用

(一)大学生领导力的内涵

大学生已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要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力。尽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的活力已经被激发,但创业公司存活率却非常低,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团队领导力。要有效破解创新创业的困局,实现创业企业从无到有、从1到N的突破,需要加大对领导力教育的推广力度[1]。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领导力的解释存在比较多的争议,但也有共通的地方。有学者将大学生领导力的众多说法归纳为两种观点:一是“能力说”,认为大学生领导力是在学习与生活中担任领导角色的学生具备或需要掌握的一系列能力[2]。二是“过程说”,认为大学生领导力是一种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目标和团体目标的过程[2]。“能力说”的问题在于其研究对象只限于担任领导角色的学生,范围相对狭窄。“过程说”的问题在于并未指出大学生领导力的具体落脚点。理清大学生领导力相关问题有重要意义。

以“大學生领导力培养为视角”,这有别于其他以商业领袖、管理者、军官和其他成年人为对象的领导力研究。鉴于年龄阶段、社会阅历等,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要求及内容与之也有区别。与大多数其他成人领导力相比,大学生领导力是非权力性的,并非基于职位权力开展讨论的。探讨大学生领导力须结合大学生的成长阶段、环境及发展内容的特殊性。有关大学生领导力的定义,笔者比较赞同邹媛基于学界关于大学生领导力认识而给出的定义,即在一定环境中,大学生通过充分整合自身与周围的资源养成能实现自我、团队或组织目标的能力[3](12)。上述定义包含两个信息:第一,学校是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主要场所;第二,关系是大学生实现目标的重要工具。正是在这种关系互动中大学生领导力得到培养。笔者也认同邹媛提出的,大学生领导力更多地表现为关系领导力这一观点,即体现为自我与自我、他人、群体的关系,大学生领导力可以划分为自我认知与管理维度、社会实践与交往维度和人格维度对应相应的能力[4](12)。

(二)大学生领导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1.大学生领导力为创新创业教育拓展了方向。

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中最具活力和潜质的群体,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域,一直致力于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尤为重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4]。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社会迫切需要能够承担社会发展责任、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领导者,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具备成为优秀领导者的潜质和价值。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优秀领导者,必须加强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诸多契合点,以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为视角的创新创业教育既符合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又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

2.大学生领导力为创新创业教育开辟了新途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集中在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能力素质类、创业实务操作类。从内容来看,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掌握建立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能力。这些教育培训对于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来说非常有价值,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则有难度和挑战,因为多数大学生基于有限的能力和资源望而却步。从大学生领导力结构层次包含的具体内容来看,更加注重大学生素质及大学生与外界交往能力的建设,这与大学生的诉求、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合,能够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大学生领导力内容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将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开辟新途径。

二、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及困境

(一)现状

1.创新创业观念日渐普及。

共青团有着完善有序的组织体系。高职院校共青团纵向组织结构有校团委、院系团委、团总支、团支部。从校团委到团支部的纵向组织体系涵盖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广泛。全面覆盖工作对象的组织体系使高职院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具备优势。自承担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任务后,高职院校共青团就积极动员各级团组织宣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掌握创新创业素养与能力的意义等,让大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每位大学生未来立足于社会的必备素质。

2.创新创业比赛日渐活跃。

共青团是善于策划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是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能够实现以下两个目标:一是凝聚和吸引大学生关注创新创业;二是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技能、创新创业实务操作等融入活动中,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创新创业内涵理解。以创新创业竞赛为载体的活动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因为创新创业竞赛吸引校外企业关注的同时,创新创业项目也有可能实现落地,这正是大学生期待的。近年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和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种类型竞赛活动日益活跃,在大学生中掀起了报名热潮。

3.创新创业氛围日渐升温。

高职院校共青团是党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桥梁,与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团组织关系密切。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共青团致力于利用组织优势善于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开展以下工作:一是邀请社会企业界优秀创业者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团队,定期到校举办创新创业知识培训及讲解企业实际运营实务等;二是积极邀请社会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三是搭建高职院校间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交流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日渐升温。

(二)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共青团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层次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科学性不足。一直以来,共青团都是高职院校服务大学生的有力组织。思想、就业、实践、权益、健康、社团活动等都是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的主要内容。高职院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起步较晚,对大学生该掌握哪些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缺乏深层次思考,难以清晰定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燕玉霞指出,共青团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创业教育相对较少,没有真正发挥力量[5]。

第二,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色功能定位不清晰。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大多由就业办、团委负责,也有高职院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但这些机构并没有清晰界定自身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的角色功能,工作思路不清晰,未能营造“团委、就业办、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良好局面。叶正孩等指出团委、就业办都有涉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但两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并未达成共识[6]。

第三,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一是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缺乏连续性。高职院校共青团大多以开设短期创新创业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但创新创业教育并非创业“速成班”。高等教育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质,为创新创业储蓄后备力量。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知识内容缺乏系统性。不少高职院校共青团通过整合资源组建“创业导师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比较松散,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团队。创业导师团进行教学的知识内容各自为营,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内容体系。盛继前等指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整及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缺乏持续性[7]。

三、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

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党赋予高职院校共青团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也是群团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共青团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共青团以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为视角,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学习,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国家改革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一)构建大学生领导力在创新创业中的价值和意义

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能够实现以思想自觉引领创新创业行动自觉,使大学生创新创业焕发持续生命力。构建大学生领导力在创新创业中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追求,发挥自觉能动性追求创新创业。构建方向体现在:一是强调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能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这也是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主体的必备素质。创新创业可以是一项个人发展活动,也可以是一项团队活动,大学生作为个人发展活动或团队活动的带路人,必须培养和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这样才能在个人发展或创新创业中持续发挥引领作用。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对自身成长成才及就业都有积极作用,这可成为吸引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动机。二是强调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能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交往能力。大學生无论在创新创业抑或就业都需要与不同人打交道。在社会实践和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激励、规划、协调、执行、应变等能力能够提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这可成为吸引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现实需要。三是强调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能够提升个人魅力。人格魅力是凝聚和吸引优秀人才的基础,能够让支持力量规模日益壮大,也能够让支持力量愿意共同追求愿景,还能够让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改善人际关系,这可成为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兴趣。

(二)构建大学生领导力在创新创业中的培养体系

1.整合校内外优秀人才资源,开发大学生领导力基础课程。

师资是大学生领导力基础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高职院校共青团密切联系着广大优秀青年人才,这为大学生领导力基础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首先,整合校内有志于从事大学生领导开发、研究及教学的优秀师资开发大学生领导力基础理论教材。教材内容以“自我认知、社会实践与交往、人格”为主。教材编写需要遵守大学生成长发展阶段规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其次,整合校外各行各业优秀青年骨干开发大学生领导力实践教材。校外各行业领域的优秀青年骨干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人生阅历,他们对“自我认知、社会实践与交往、人格”的功能与作用有着体验与深思,对大学生领导力实践教材的开发具有说服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助社团及竞赛平台,对接大学生领导力实践锻炼。

社团及竞赛平台是大学生开展实践锻炼的重要空间。高职院校共青团直接联系着众多社团及竞赛平台,为大学生领导力实践锻炼提供了有效的载体。首先,推动社团营造以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为价值导向的育人氛围。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引导社团树立以发展大学生领导力为目标和方向,能够让学生在组织、管理社团及开展社团活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锻炼“自我认知、社会实践与交往、人格”,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社团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大学生运用领导力的试验场。其次,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平台,检验领导力培养效果,唤醒学习需要、激发学习欲望。竞赛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活动,在相互对抗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加深对“自我认知、社会实践与交往、人格”的认识,并自觉发展和提高领导力。

3.建立激励奖励制度,实现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可持续发展。

激励奖励是激发大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共青团是高职院校育人的重要力量,探索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奖励评价制度,唤起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是高职院校共青团育人的使命。首先,将大学生领导力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大学生领导力学习纳入学分管理,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行学分管理,还有利于规范教学,确保学习成效。其次,将大学生平时参加的校内各项大学生领导力活动列为综合测试中文体类的加分项,调动他们参与大学生领导力实践锻炼的积极性。最后,将大学生自行参加校外与领导力主题相关的学习培训活动进行认定、记录,作为大学生评优的参照项,激发大学生领导力学习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刘文贤.加强对大学生领导力的教育[EB/OL].http://edu.people.com.cn/GB/n1/2018/0307/c1006-29854174.html,2018-03-07.

[2]沈胜林,沈胜刚.大学生领导力及其发展动态述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6):136-140,14.

[3]邹媛.大学生领导力多场域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教办〔2010〕3号,2010.

[5]燕玉霞.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研究——以河南省高职院校为例[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2):69-74.

[6]叶正孩,李琳.高职院校团组织服务学生创新创业途径研究[J].黑河学刊,2014(12):130-131.

[7]盛继前,赵丙阳.吉林省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的路径研究[J].时代农机,2017(4):191-192.

基金项目:广东青年职业学院2016—2018年度学院科研项目(YB201606);广东省高职教育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7年度教学改革项目(CYYB2017050)。

作者:何丽娟

学生创新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篇2: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上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在小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为了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开发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思维培养,帮助小学生能更好的进行语言沟通和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受限于小学生的年龄,在其小学学习阶段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其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帮助。本文会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教师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背景下,如何改变教学方式,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好的落实在课堂上,是当前教师特别需要重视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思维 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在实际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转变教学方式,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因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且影响深远的,加上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跟学生日常的生活表达和人际交往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学习语文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尤为关键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教学进度结合在一块,在接受素质教育理念转变新的教学方式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给小学生未来的成长打下基础。

1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的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学生需要从语文教材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要在其中體会到文章所带来的育人道理,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在面对语文文章的时候,需要真正的去读懂文章,而不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被教师进行单方面的“灌输式”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创新思维的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能不受固有思维的影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也是语文教学良好开始的出发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时刻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中心,教师在积极改善教学理念下,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作为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动地语文学习。当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师也要相应的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使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有助于良好的课堂氛围生成,在增加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也渐渐提高,在当下的社会中,各种单位都需要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相结合的人才,只有在拥有创新能力后,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为社会发展尽一份力。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教师重视起小学生在未来社会上的发展,所以就需要教师结合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加强课堂上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师有效的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后,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的找到工作,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贡献。课堂上有关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后,小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语文知识,这样学生在语文成绩上会得到明显的变化。

2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在当前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2.1 语文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性思维相较于理性思维来说表现的很活跃,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对于教学中生动具体的知识就掌握的比较快速。语文的学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文字的学习,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如果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语言文字进行语文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到语文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一些教师没有从心理上做到对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还是只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具体掌握程度对语文成绩的影响,这样情况下,就很难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有关教育改革不断落实下,社会也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改变教学方式下,也要改变教学的理念,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重视对小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下获得新的成长。如何在当前课堂上让学生既可以掌握教材上的语文知识,又能在创新思维能力上获得提高,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当下必须要考虑的。

2.2 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内容过于呆板

现阶段的部分语文课堂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没有进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导致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大都依赖语文教材,导致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大多数语文教师在“灌输式”教学方式下,通过教师完成对课本内容的讲解来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内容,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因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内容的呆板导致学生没有课堂讨论的机会和思维发散的机会,没有合适的氛围供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必然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限制,不能完全发挥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来。

3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语文教师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已到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3.1 重视情感表达,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生好的思维创新能力可以轻松地看到问题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学习课本文章内容和作文的写作。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是较为欠缺的,在语文课堂的学习和写作上都有着很明显的表现,只有语文教师重视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表达,才可以更容易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往的语文作文教学里,语文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写作成绩,对于学生情感表达并没有太大的重视,这样的忽视会让学生在写作上进入误区,会让学生误以为创作过程中感性思维是不重要的,而忽略情感表达的应用。实际上,在小学生写作或者进行语文文章的学习时,创新思维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学生如果创新思维能力较差,就很难改变学生对某一件事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学习跟生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予重视,加强学生在情感交流上的实践,切实训练学生的情感表达,进而达到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3.2 引导学生进行灵活思考,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灵活思考是指学生在问题思考时能够从很多方面来考虑,可以更快的进行知识和情感的迁移,方便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小学学习的阶段中,其大脑的思维过于活跃,往往在课堂学习中因为想象力丰富的原因,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去学习,也就不能很好的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来。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不免会遇见学生因为思维的过于活跃导致的走神,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教师要积极看待学生的灵活思考,积极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通过教学手段的引导而进行科学的灵活思考。具体可以呈现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利用好学校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引导,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总结应用。在有类似描写动物或者景观的语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自主的文章阅读,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阅读时,针对文章内容使学生进行集中的思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3.3 营造创新氛围,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首先就需要有着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对语文教材的深入分析,将课本内容中的创新思维元素和学生实际语文学习效果相结合,积极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文创新思维教学环境,不断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欲望,从而不断地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向。在语文课本讲授到有丰富人物对话的文章时,可以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进行熟读文章,在学生们理清文章中的人物关系后,进行学生间的分组表演,让学生亲自进行文章中的角色扮演,在实际的角色扮演对话中,让学生亲自体会到文章角色的心理历程。这样的角色扮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在学生不断地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的时候,也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不断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营造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也在不断地学习中加强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上的成长。

3.4 注重问题的科学提问,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要想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就必须给学生适当的提一些课本知识上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进行文章的学习中时,学生脑海中带着问题去学习和不带着问题去学习完全是两种概念,当学生心中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去学习探索时,相应的就会提高学生的文章掌握程度和思维创新上的改善。传统的教师提问方式肯定不适用现在,目前确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后,教师还需要依据教材文章的内容进行问题的优化,在班内分组后,让同学内部之间进行互相的提问,让学生不仅能提出文章中的问题,也能亲自解决文章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在互动学习中得到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当然教师也需要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将学生互相之间提出的问题都往教学内容上靠,这样也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才可以使创新思维能力不断的提高。

3.5 进行课堂情景设置,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是为了方便小学生进行学习和阅读的,所以在内容难度上是小学生能够接受的,而且不少课本内容都带有故事情节,增加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专注度。通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小学生感觉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在故事吸引程度上相差无几,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抓住这一点,积极进行语文课堂的情景设计,从而使小学生可以从语文教材的故事情节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最终培养起良好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情景设置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故事短文,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关角色的扮演,可以利用《小壁虎借尾巴》这一教材文章,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小动物,在具体的情景再现里,小学生会自己就会发现为什么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却还能奔跑、为什么小壁虎的尾巴在断了后还可以再长出来等问题,期间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讓学生在发现问题后进行自身的思考,学生在语文情境设置教学中可以有着较高的积极性,所以思考问题也较为活跃,能够很好的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在较高的情景设置教学参与度下,也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教材上的知识,实现语文成绩的飞速增长。

3.6 进行读写练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学习阶段,是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只有重视对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才有利于小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学习和生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课中,通过对读写练习活动的设计和应用,使学生不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而在自身的感受和理解下实现对教材内容二次加工,便于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小学生在不断地参与到读写练习活动中够,最终可以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当学生在阅读完语文教材专用的短文或者资料时,常常出现意犹未尽或者对于故事感到不满意的情况,所以语文教师需要积极的因势利导,让小学生能够积极的进行短文或者资料的改写,其中教师不可限制语文教材中主人公的结局,从而满足小学生心目中“好人有好报平”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此外,也可以适当的引导小学生进行文章的续写,将小学生心中所想的积极写出来,在不断书写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地思考过程中,不仅思考创新主人公的经历和交谈,也思考创新人物的性格和古诗逻辑,所以极大的提高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最后的学生互相点评环节中,通过同学间各种故事的续写和修改,也能够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结合上文不难发现,当前教育的重点仍然包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吸收素质教育的理念后,就要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予重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学生的全方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永立.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6):9.

[2] 徐凯.发展思维 鼓励创新——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家长,2021(12):58-59.

[3] 李夫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7):109-110.

[4] 刘海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21(02):125-126.

作者:张军锋

学生创新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篇3:

辅导员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途径研究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需要找准角色定位,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有效的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关键词: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途径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必将使经济结构和商业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国家需要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因此,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曾多次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尤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各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领域投入的巨大的精力,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使其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的第一要务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文化内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国家发展战略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2〕。高等学校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效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能够扎实推进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是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外在原因,而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大学生突破自我的内在驱动力。此时,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成为了大学生们的迫切需求。大学生是最具创新精神的一类人,他们思想开放,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最高,而且他们在大学里接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教育,培养了先进的技术能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更好的发挥大学生的开拓意识和探索精神,并且能够实现了大学生自身的人身价值,扩大了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推动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2014年3月27日,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标准》明确了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方面的工作内容。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当今高等学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辅导员作为和大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的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熟悉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现实表现和素质能力〔3〕。发挥辅导员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重要能力,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辅导员能够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变化带来的挑战,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创新工作方法,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式。同时辅导员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大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去,多效并举,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更好地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认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好引领作用,彰显高校辅导员新时代的工作价值。

三、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1.以思政教育为载体,树立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分,也是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环节。教育部24号令阐述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其中明确指出辅导员应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同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4〕。我们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对于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辅导员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至日常的思政教育中,时时刻刻有明确而坚定的目标,紧扣时代脉搏,加强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塑造。辅导员要摸清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域出现的相关问题,解疑释惑,及时进行引导。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学术讲座、谈心谈话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认知,拓展大学生知识面。高校辅导员要主动与大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的桥梁”,使创新创业教育顺利“抵达” 学生的心灵,使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有效的提升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内在驱动力,得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激励大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

2.结合校园活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各类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科技节、社团成果展、百家讲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高雅校园文化活动,吸引了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大学生在活动真正学到了知识、拓展了综合能力。将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巧妙结合, 寓教于乐,大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还能锻炼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产生创新创业成果的重要推动力〔5〕。而且,能够较好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把要求学生学习转化成了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通过极健康、格调高雅的校园活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使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高校辅导员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活动这块重要阵地,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类校园活动中,加强对活动的管理和引导。辅导员必须在校园活动的策划中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保证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使活动集政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于一体,充分体现创新创业精神理念。在校园文化活动这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上,发挥大学生的特长,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不断强化创新创业精神,使其孕育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3.完善课程内容,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知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需要贯穿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辅导员可以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启蒙者,着力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知识。近年来,很多高校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并将其纳入到学分管理中。很多一线工作的优秀辅导员承担了创新创业教育导论课程的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所有学生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辅导员在制定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时,应该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重点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和知识、介绍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了解相关信息。但是,理论讲授形式单一,不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6〕。创新创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基础,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因此应该不断的创新教育方式,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校园和社会资源,增加案例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商业游戏等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辅导员可以挖掘校友和学生中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邀请这些有实战经验的人走进课堂,深入学生中间用自己的事迹来给学生以本质上的升华。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成绩的评定需要结合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看着学生学习理论的情况,也要注重课堂上现实表现,更要以真实的进行一次创新创业实践作为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

4.加强实践训练,指导学生参与比赛和项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创新创业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教育,不仅不能重理论轻实践,更应该扩大实践的力度与广度。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和项目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应该与专业教师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科研活动、各类专业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实践活动〔7〕。专业教师负责传授知识和技能,带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一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动员和组织,配合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比赛和项目。并且,在学生参与比赛和项目的过程中,辅导员可以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稳定学生情绪。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最终必须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因此实战经验尤为重要。对于具有价值的创新项目和创业计划,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政策,鼓励学生积极的培育和孵化,合理分配资源,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与经验积累,培养卓越的创新创业人才。

5.发挥网络优势,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空间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群体是网民群体的主力军,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大学生每日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8〕。个人微博、微信、QQ、各种网站层出不穷,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平台也要依赖网络。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思维方式、创业途径等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巨大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正确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的空间。辅导员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强悍的学习能力,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学习和利用好网络新技术、新工具。通过网络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引领,及时了解和掌握网络热点和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网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讯和资源。辅导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平台、朋友圈、微信QQ 群等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分享相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应用网络这个便捷、畅通的信息渠道,拉近了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距离,提高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广度。在当今这个时代,知识技能的更新和生活的发展越来越快。为了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辅导员务必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加强自身的网络应用能力,及时掌握当前社会的新形势、新政策,熟练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由高校,政府、企业和学生多方参与的教育过程。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重要责任。辅导员应该与时俱进,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积极扩展自己的创新创业知识储备。辅导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把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落到实处。辅导员要准确把握好角色定位,理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从多个层面和维度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切实有效的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时,辅导员应群策群力,组建科研团队,注重学科研究的支撑,选定研究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帮助大学生筑梦、追梦、圆梦,使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参 考 文 献〕

〔1〕曹震,刘震.进阶循环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6,(06):20-23+89.

〔2〕周淑琴.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1,(12):23-24+27.

〔3〕林忠华.新形势下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87-89+103.

〔4〕戎媛媛.“双创”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辅导員职业素养研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16-19.

〔5〕赵嘉馨.基于辅导员工作的视角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17):231+230.

〔6〕李苗.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9):251-252.

〔7〕蒋正喜.辅导员如何开展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思考〔J〕.统计与管理,2016,(02):

147-148.

〔8〕刘一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6):94-96.〔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郑丽波

上一篇:在线学习系统教育培训论文下一篇:复式教师远程开放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