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2022-07-14

第一篇: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深化改革着力激发创新活力

——四论学习贯彻总书记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了进一步部署,对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和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科技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必将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有力推动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改革的深化,不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聚集创新要素,提升了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实现科技事业的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正得益于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的强劲创新活力。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还面临一些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中,有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存在“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的现象,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创造市场价值的能力不足;有相关领域改革进展滞后于总体进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科研院所改革、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的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等领域,同时,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解决这些问题,尤须科技体制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要按照总书记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要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推动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统筹布局和优化。要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只要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创新活力必将充分激发,发展潜能必将充分释放。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决破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我们就一定能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

第二篇:“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大讨论活动

学习心得

通过这次“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大讨论活动,我充分地认识到改革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了改革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当前宏观形式的新变化,我们只有主动“变”,才能顺应时代潮流,真正与时俱进。

中国卫生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是非常的艰巨,防控工作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这就要求我们更应该跟上当前的改革步伐,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以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通过学习我认为我们单位在体制上应该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相结合,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体系,保证疾控工作落实;人事制度:任何一个单位都随时需要补充新鲜血液,需要补充新的技术力量,但单位进人应实行招考制度,不能盲目进人,应平等竞争,双向选择,择优录用,末位淘汰制度,让大家都有紧迫感,不要觉得自己进了单位就进了保险箱,不用学习,干活出勤不出力,不用担心拿不到钱,甚至有人会认为我进来就没人能把我怎么样了。

单位应实行激励机制,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作风。 在人才培养方面单位应加强人才建设和管理,注重人才

培养,积极为职工创造学习的机会。

作为一个防病工作者,首先要认真学习、了解、贯彻政府制定的各项制度,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防病工作前沿,其次,要积极听取、配合领导的工作,并不折不扣完成工作任务;第三,积极响应国家卫生机构的改革措施,从我做起,为建设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和要求,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引领型人才社会需求,进一步深化北京大学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总体部署,以及《北京大学章程》和《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改革背景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有着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传统,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探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链:其中包括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输送主干体系、创新创业实践与课外活动支撑体系以及创业训练与企业孵化实操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有利于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和综合改革,同时有利于发挥北大学科综合优势,履行社会责任,为大学生和全社会提供创新创业理论指引与实践指导,为构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

北京大学的核心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够传承和弘扬人类文明,引领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围绕这一核心,北京大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改革方向,树立大学整体明晰的价值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构建通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升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全面推进北京大学教育综合改革。

(三)改革思路

紧扣学校的核心使命和发展目标,找到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厘清其内在联系,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修养、创新能力与企业家精神等核心内涵的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科交叉,促进思想理论、科学前沿和未来技术的创新;

以理清创新创业教育本质规律与大学使命的契合为关键点,探索建立具有北大特色、植根于北大精神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生机制;

以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点,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调整各相关部门和院系的利益关系,破除高校管理行政化的积弊,打通创新教育和创业服务的生态链;

以调动创新创业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为生长点,尊重创新创业参与师生的利益诉求,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释放蕴藏在师生中的创造潜力。

二、任务和措施

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来自其对人类发展进程的贡献。北大正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大培养的毕业生要致力于推动人类思想、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进步。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围绕学校综合改革的战略定位,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创新创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让“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坚忍不拔、承担压力、执着敬业、诚信责任”的企业家精神和品质根植于每个北大学子心间,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一)构建和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参照国家标准修订实施各专业类教学标准和学术型、专业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匹配。充分发挥北大学科体系完备、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包含学科大类培养、元培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人才培养、辅修/双学位培养、医学生培养等综合构成的多样性、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

1.加强基础,尊重选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体系建设为基础,发挥学校综合学科优势,在本科学习阶段注重打好基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逐步构建北京大学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广阔的空间。

深化专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实现知识传授、思维训练、能力养成和品格培养的有机统一。

全面启动北京大学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加强专业教育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资金投入上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予以倾斜,重点支持相关学科建设、教学条件改进、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学生科研训练等。

2.开展交叉学科建设,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借助北大多学科的综合优势,积极开展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各个学科不同研究视角、不同思维方法的相互碰撞,强化学生突破思维定式的创新意识和跨学科整合创新行为。在现有建设基础上,筹建“整合科学”、“数据科学”、“认知科学”等跨学科专业。

进一步完善辅修和双学位制度,鼓励和吸引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辅修专业,鼓励学生跨校跨专业选课,为学生的知识体系架构与综合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发展空间,促进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

1.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现有通识教育选修课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强调阅读原典、深入研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美育与科学教育并重,推动创意创新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创意创新素质,将通识教育理念深入到学生认知与价值层面。

2.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加强行业前沿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在现有的《社会企业家精神培养实验》等30多门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广泛涵盖、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设立创新创业辅修/双学位和专业学位方向,将高水平科研优势和产学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以培养更多引领未来的创新创业领袖。

3.推进课程互通和共享。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模式,逐步实现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互通,逐步实现院系课程资源全校共享。充分发挥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的共享优势和慕课等新型教育手段的技术优势,积极推进与兄弟院校的优质课程共享,牵头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创新创业教育共享课程。探索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1.打造全方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支持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创新性实验、学科竞赛和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使之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面向全校学生进一步开放国家级、市级、校级科研基地和各类实验室,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以“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牵引,鼓励学生组建跨国别、跨文化、跨专业、跨年级的创新实践和创业训练团队。制订和推广暑期国内外短期科研专项计划,进一步强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2.强化实践环节要求,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化校企、校地、校所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充分利用北大教育资源、研究资源和校友资源等各种资源建设北大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立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创业示范、文化创意和科技创业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性创业,通过学生虚拟经营企业,熟悉创业流程,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成长计划”,全面推进创业服务载体“北京大学创业大讲堂”、“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公益孵化基地和北大科技园创业孵化器建设,调动社会资源、面向社会服务,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开放公益的创业教育与扶持平台,形成北大创新创业孵化生态链,扶持优秀学生和校友企业成长壮大。

(四)以教学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1.建立学生开展主动学习的激励机制。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因素纳入学生综合评价。

2.建立适应个性化培养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学术科创活动认定为一定学分。探索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专门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客观记录和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习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停学创业,并简化审批程序。设立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奖学金,增加评奖评优比例用于表彰创新创业的优秀学生。

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式,教育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教育体验,开展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思维,持续深入推进“小班课教学”、“新生研讨班”、“高年级学生学术研讨班”、“学术前沿讨论班”等系列研讨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结合网络共享和其他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改革试验,推进信息化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方法改革。

4.持续深化考试模式改革,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非标准答案考试,引导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五)实施开放合作战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1.探索国际联合培养。探索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多样化、国际化的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学生接触国际研究前沿,鼓励学生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研究与创新。以“世界课堂”等国际化课程为基础,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系列课程。

2.组织国际创意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借助北大国际化战略发展优势,以 “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未来领袖国际文化创意大赛”、“创启未来国际青年创业大赛”等发源于北大并已产生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国际竞赛为基础,进一步支持学生组织和参与各类国际创意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发起并推动全球青年创新创业联盟的建 立,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经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国际竞争力。

3.完善国际交流体系。完善学生国际交流方面的制度建设,理顺经费管理、资源对接、安全保障等配套机制。丰富学生国际交流的形式内容,完善学生国际交流的长短期结合模式,建立和完善具有北大特色的、全面覆盖课堂教学、科研训练、创意创新创业实践、第二课堂等各个教学育人环节的国际交流体系。

4.加强外文课程建设。落实《北京大学本科非语言类外语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大对外文授课特别是英文授课课程的激励和支持力度;邀请国内外优秀师资来校开设长短期英文课程;整合全校英文授课课程,鼓励课程开放与共享。

(六)全面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明确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作用,从转变教育理念和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入手,通过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活动,提高全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意识和能力,建设专兼结合的创新教育与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业校友和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导师或兼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形成学校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加快完善学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

(七)积极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

将创意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扬北大传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相关部门和院系进一步搭建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广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邀请优秀创业校友和企业家校友,定期组织创业论坛、沙龙、讲座、访谈等活动;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开展主题突出、丰富多彩的学科创新、艺术创意和创业实践活动;总结推广学校各单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秀经验,表彰和树立学生创新创业典型,丰富宣传形式,增强感染效果,进一步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集成学校各种创新活动资源,组织具有国际视野、北大深度、青年引领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活动--“全球青年创新节”,连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青年创业三大要素,汇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代表队展示创意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国际化的创新创业交流机会,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交流平台。

三、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院系和科技园参加的各专项工作小组,具体统筹推进相关专项工作。召开创新创业工作会议,校领导和各部门、院系负责人参加,由教务长办公室召集,相关部门或院系承办;形成教学主管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联动配合、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开展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各院系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院长(系主任)任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副系主任)和学生工作副书记任副组长,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院系工作日程。

(二)制度保障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各部门和院系资源,以专业机构、专职人员、专用经费和专属场地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行全程指导、持续支持和一站式服务。在北大主页设立“创新创业就业”一级目录链接,组织编写大学生创新创业报告,推出“北大创业”官方微信平台,健全持续化信息服务制度,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

各院系和相关单位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重点,细化各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目标、具体措施和时间进度,落实各项政策细则,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列入教学质量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外公布并接受社会监督。学校将根据本实施方案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院系发展和办学水平、考核院系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检查和督促各单位落实情况,并逐步纳入到考核内容,稳步推进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三)经费和条件保障

学校进一步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在经费投入上重点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项目予以倾斜,用于支持相关学科建设、改进教学条件、建设实践基地、支持学生科研训练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投资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以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扶持资金使用效益。学校基金会尝试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基金,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北京大学将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构建通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并完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北大风格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北大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北京大学新的历史性贡献。

第四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开创学校教学工作新局面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五届教学工作会议是在全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切实将高等教育工作重点转到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形势下召开的,是在我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教学工作会议。下面,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教学工作报告,请同志们审议。

一、三年来我校教学工作的回顾

三年来,学校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抓住时机,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2006年初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学校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广大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兢兢业业,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促进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2007年12月,学校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是对我校教学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标志着学校教学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进一步明确学校定位,理清办学思路,凝练办学特色 通过迎评促建,学校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牢固地树立了以“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以及“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人才是发展关键”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佛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推动学校与政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大胆探索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发展与佛山现代化建设的互动共进,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立足佛山,服务地方,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得到了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认可。

(二)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学校办学的基础条件和校容校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2007年学校争取到市政府1000万元拨款及政府贴息贷款4127万元,启动了实验设备、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双语教学和校园环境改造等十大建设项目,20072009年四项教学经费逐年增长,较好地满足了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需要。2008年,学校切实贯彻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指导方针,在认真分析、研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方案,提出了本科教学工作总体整改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找准差距、明确整改责任和任务,分解指标,专项推进,层层落实,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学校实验室总面积达到34707平方米,生均面积2.7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869万元,学生总座位数18455个,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座位数分别达到1052个和12096个,基础教学使用的计算机近千台,图书馆藏书154.65万册,期刊2669种,中外文报纸170种,电子图书15.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2个,覆盖了中文全文学术期刊9000多种,外文全文学术期刊7000多种,体育场地和器材有了较大改善。

(三)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

为巩固和完善“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内涵的专业教育、“成人成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创业创新”为导向的就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2007年学校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以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进一步明确了各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通过优化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构,调整必修课、限选科和任选课的比例,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使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007年提出了在部分专业率先开设创业创新教育试点设想。经过调查研究和周密安排,2009年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两个专业开始了“创业创新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创业创新班”得到了2009级本科新生的积极响应,报名踊跃,引起了社会较大的反响和关注,对我校今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年来,学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保持和发展传统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社会急需的新专业。至2009年我校共有45个本科专业,目前,我校本科专业已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已基本构建了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了一批与重点学科相匹配、在行业或地区有一定影响的优势与特色专业,提升了办学的竞争力。

学校一直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和管理,推行专业负责人制度,结合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明确责任和权利。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专业发展方向的规划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评估和整改,2008年学校对已有的44个本科专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评估,通过评估,进一步明确了各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2008年,我校动物医学专业荣获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立项,这是我校专业建设的一大突破,为我校专业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五)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研水平逐步提高 近年来,我校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和研究,获得的教研课题立项数和层次有明显提高,成效显著。20072009年,邹采荣校长主持的《准确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王林教授主持的《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等10个项目获得省级教改项目的立项资助,20个项目获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在近两次校级教研课题立项评审中,共有228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其中重大项目23项,重点项目68项,一般项目125项,另有39门课程获校级双语教学立项。在教材建设方面,学校共获得了国家级“十一五”教材规划课题立项4个。全校教师发表教研论文283篇,教师主编和参编教材135部,其中获国家级精品教材一部,资助教师出版教材20部,共计7.5万元。教学法研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教学公开课活动对我校教师探索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完善,效果明显

为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在长期的实践教学基础上,学校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了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通过实验课、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培养方式完善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计划内实验与课外开放实验共同推进、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相互补充,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置比例,鼓励模块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促进了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不断加强实习与实训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丰富,管理规范,基地完备。近年来,学校出台相关政策,设立专项建设经费,大力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同时,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取得到了较好成绩。目前,学校共建立了189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通过进一步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鼓励学生从事科研和创新活动,近三年共立项395项,投入经费23万元,参与学生人数达3000多人,并在全国和省内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七)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更趋规范

2007年以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认真研究“扩招”形势下的教学工作,不断规范教学管理,加大教学评估和检查的力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草案)》、《关于制(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意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籍管理规定》以及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共40多个。完善了校院(部)两级教学督导、干部教师听课、教学检查、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以及课程评估和专业评估等一系列制度,促进了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三年来,学校教学督导小组共听课2950节,学校各级领导共听课4986节。2009年5月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广东省评估专家的评估。

(八)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为适应我校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20072009年,学校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5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硕士学位35人;晋升教授32人,副教授80人,讲师99人,先后派出22名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或攻读学位。

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于2009年9月召开了教风学风建设研讨会,开展了“教风学风建设月”活动,发起了“营造优良教风从我做起”的倡议,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努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刻苦磨练教书育人本领,热心关爱学生茁壮成长。活动期间,分别开展了师德建设大讨论、教学秩序大检查、教风建设学生问卷调查、第二届“我心中的名师”学生征文、教学公开课、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基于BB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大赛和教学先进集体评选等活动。通过开展教风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践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努力建设一支理念先进、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0072009年,我校教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人、国家和省三八红旗手2人次、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南粤优秀教学工作者2人、佛山市优秀教师3人、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及先进教育工作者16人、学校三育人优秀奖80人、校级优秀青年教师5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员33人。2009年动物医学系等七个教学单位被评为20072009学教学先进集体,6位教师分别获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一、

二、三等奖,164人次获20072009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

(九)形成了一批优秀教学成果,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教学建设与改革取得了可喜成果:近三年,学校获得了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部国家级精品教材,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门省级精品课程,4部教材获“十一五”国家级、部委级教材规划选题,建有6个校级名牌专业,18门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我校在广东省第六届教学成果评选中取得良好成绩,其中一项成果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提名申报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第九届和第十届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评出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26项。

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2007年以来,我校共有266名学生考取研究生,每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均获全省高校先进单位,学生在各类科技文化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78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1个,二等奖34个,三等奖38个,省级特等奖1个,一等奖18个,二等奖53个,三等奖80个,优胜奖20个,优秀组织奖5个。在有全国多所名牌大学参与竞争的“计算机仿真大赛”中,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参赛队伍两次连获得一等奖,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该学院邓炳铖等同学在香港举行的“华硕AOCC2008全球超频大赛”中获得冠军。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能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有创业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高的各类应用型毕业生,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十)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明显提高 三年来,学校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生源质量逐年提高。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普通全日制在校生由2007年的10511人上升到2009年的13282人,增长达26.4%,在实现连续七年不降分录取的基础上,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提升,为我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校坚持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构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互补的高等教育体系。近三年来,我校的成人教育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在校生达7631人,其中本科生2413人,专科生5218人。

此外,我校的体育工作、推普工作、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以上成绩是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和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凝聚着广大教师辛勤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全体教师、教辅人员和机关行政以及后勤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在总结三年来可喜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教学工作上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一)教学资源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与学校进一步发展、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不相适应,反映在学生宿舍紧缺,教学设备陈旧,实验室面积不足,实习实训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多校区办学管理成本较高等等。

(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深化

目前,我校本科专业共有45个,涵盖9大学科门类,但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仍有较大距离,产学研合作力度仍需加大,专业特色仍需进一步加强,部分专业规模效益较低,少数专业在招生和学生就业上面临一些困难。

(三)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

教师在敬业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还需加强,教育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手段等仍需创新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等仍然是我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我校推进教学工作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对吸引优秀人才、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今后的教学工作改革思路与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以新校园的建设为契机,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分层次、分类别、有计划地开展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建设,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思路

1.针对佛山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现有专业的特色和优势,采取“新建、优化、加强和淘汰”的措施,加快学科专业的调整和优化,重点发展理工科专业,着力建设与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夯实基础,加强应用,突出特色,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2.结合2010年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和实施,进一步完善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内涵的专业教育,以“成人成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创业创新”为导向的就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创业创新班”、“产业特色班”、“订单式”培养、“校企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设置主辅修专业等多样化、多途径、多形式和多平台的体系构建,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强化学生跨文化交流和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大与国外院校人才培养的合作力度,不断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

3.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和共享平台建设,优化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建设一批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勇于改革创新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学校公共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估体系。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由教学决策系统、教学组织管理系统、教学运行系统、教学监督与反馈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三)建设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引领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通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建立一整套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体系。 2.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平台的课程体系,国家、省、校、院四级精品课程体系,跨学科课程群,基于校园网的课程中心和教材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

3.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建立机械、电子、生物和医学等实训中心,建设200个左右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10个左右涵盖基础和专业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为理、工、农、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4.建立青年教师学术与教学成长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学考评与分流制度和教学名师培育等制度,完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长效机制。

5.形成稳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过程监控体系(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与督导),教学管理目标考核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体系等。

6.在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力争用58年的时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特色专业建设点23个,精品课程12门,精品教材23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8项,特色专业建设点46个,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示范专业12个,精品课程68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4个,大学生创新性实践基地35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省级教学名师34名。

(四)建设计划与措施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结合, 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实践,提出以下八大建设计划和措施。

1.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计划

采取“新建、优化、加强和淘汰”的措施,需求牵引,注重应用,凸显特色,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多学科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体系。为了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更好地与佛山“3+9”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两转型,一再造”任务相衔接,学校将新建和改造一批专业,以适应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我校提出的“理工为主,综合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以电子信息技术为重点,建设电子信息学院,以工业设计为重点,建设设计艺术学院。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

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需求的特点,2010年全面推进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构建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格局。例如:“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

3.课程体系优化计划

为实现我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力求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科学分析各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多种课程模块,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中心”和“课程数字化平台”,实现全方位、网络化、信息化、开放式课程管理;通过建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加强课程资源的应用与管理;通过资助出版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的优秀教材,进一步提高我校教材建设水平。

4.实践教学改革计划

建立学校实训中心,采用“定时开放”、“预约开放”、“阶段开放”等形式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拓展校外实习空间,与各企事业单位,建立顶岗实习基地和一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锻炼机会。

5.教学方法改革计划

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缩小“学”与“用”之间的距离。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完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改革考核与评估办法。

6.创业创新能力拓展计划

为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活动,通过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方面设立创新学分,激励学生发表论文、获取专利、参与竞赛和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7.教学团队培育计划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分层次建设一批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教学水平高、爱岗敬业的教学团队,在开展教学研究、改革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学校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8.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计划

进一步完善促强扶优机制、量化考核机制、成果激励机制、教授、名师从教机制和院系考评机制,完善思想保障体系、领导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和经费保障体系,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同志们,今后几年是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加快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全校教职员工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使命和职责,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积极投入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中,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深化改革 开拓创新-疾控工作总结

深化改革 开拓创新

推动我市疾控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2010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暨

传染病防控管理年活动动员会议上的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暨传染病防控管理年活动动员大会。市卫生局党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局长专门出席会议,并将做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2009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和爱国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不足和薄弱环节,安排部署2010年重要工作和启动传染病防控管理年活动,对2009年工作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围绕大局,奋力拼搏,2009年疾控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2009年,是共和国历史上极为关键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惊涛拍岸的风浪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里,我国经济总体呈回升向好,实现了“保八”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显著成就。全市卫生疾控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疾控体系和疾控队伍经受住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新老传染病和初始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严峻考验。疾控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疾控防保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通过国债资金、自筹资金 万元,市一级和5个县、市疾控中心办公用房、实验室用房全部得到保障。区投资 万元疾控中心大楼已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全市 个以上和城区防保站、防疫门诊(室)用房得到了保障。

二是实验室功能进一步提升。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顺利通过了省计量认证评审。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新增PCR检验技术、肠道寄生虫镜检技术等项目,先后购置实验检测仪器44台(件),又投资12万元建成了常压生物安全Ⅱ级实验室。各县(市)去实验室检测水平、检测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是基层防保体系建设富有成效。适应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变化,及时调整基层工作策略,建立基层防保工作问责制度,实行乡镇卫生院长兼防保站站长制度,乡镇防保人员工资按乡镇卫生院平均工资落实,建立基层防保体系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实行常态化管理。基层防保体系得到巩固,一等防保站达60%,规范化村级防保组织达65%。除工业园外,全市村级防保医生全部享受到了月津贴,6个县(市)区、城区预防接种门诊(室)重新进行了科室设置、划分,预防接种门诊全部纳入社区管理。

四是疾控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切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人心,在工作中得到显现。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和学科带头人员培训有效实施,共培养硕士 人、本科 人、专科 人、学科带头人 人。开展各种业务培训100多次,实现了工作人员多培训全覆盖的目标。对防保人员进行了重新筛选、招聘,配备配齐了防保人员。

五是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疫情信息报告质量与管理水品稳步提高,传染病疫情直报网络完善,覆盖率达100%。全市乡镇防保站、城区接种门诊(室)配置了电脑,初步完成了传染病和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化建设。

六是绩效考核。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层层建立了领导组织和技术小组,进行了全员培训。作为省首批考核的地市, 把推行绩效管理作为深化疾控内部改革的抓好抓细,已经制订出实施细则和评分标准,已完成内部试运作,即将全面铺开。

(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有效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目标管理,将国家免疫规划纳入各县(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二是加强麻疹防控,迅速遏制麻疹高发态势。从2009年元月份开始到5月底结束,共应急接种和查漏补种80261人。三是实施两轮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全市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四是有序推进医药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共补种乙肝疫苗 万针次,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五是初步建立全市儿童信息化个案管理系统。六是在全市开展免疫规划管理年活动。全市落实免疫规划配套经费374万元,城区门诊重新规划或纳入社区统一管理。各县(市)区乡镇防保人员工资、劳务费得到了保障和落实,实行了预警和问责制度,建立了新的免疫规划管理体系。七是在全省率先推广使用免费接种卡,有效的提高了接种率。

(三)重大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成绩显著。

一是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年初,及早健全了市、县、乡、村(单位)四级防控组织,一条是从市、县、乡到村医卫生口防控组织,一条是从市、县、乡到学校(幼儿园)教育口防控组织,一条是从市、县、乡到村干部政府口防控组织,明确各个单位防控第一责任人,采取领导包县、包乡,防保人员包村、包学校(托幼机构)的责任制,完善防控应急预案,普及防控知识,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全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53例,在全省排第17位。

二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各疾控单位遵循“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按照“强化预防措施,严控社区传播”等策略,及时制订各种防控方案,有力、有序、有效开展防控工作,外堵输入、内防扩散、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完善预案、加强演练。按照要求,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15.08万人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厅的肯定和表扬。

三是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市、县两级筹措了100多万元应急物资,加强疫情监测和24小时应急值班,密切注视全市及周边疫情动态。市疾控中心启动了“重点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报告系统”,在第一时间将网络的异常信息以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有关领导和值班人员。市、县两级先后积极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余起,都能够做到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完成处置警戒,第一时间完成消毒、 第一时间完成监测和报告。

(四)结核病防治工作科学有效。连续五年将结核病防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医院目标管理,结核病防治策略覆盖率连续五年保持100%。全市共接诊确诊病人6500人,落实“三免”政策,肺结核病人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和城市医保,补偿比例进一步提高。

(五)艾滋病防治工作扎实深入,艾滋病防治继续实行政府间目标管理。加强了艾滋病病例网络直报和针对感染者/病人的随访管理,新发现感染者调查随访率达100%。继续开展艾滋病哨点监测和重点人员抗体检测。对HIV阳性育龄妇女每月定期随访。认真开展CD4细胞检测,对存活的常见症病人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进一步加强数据质量评估,做好抗病毒治疗信息的报告与管理工作。国家“四免一关怀”和省“四有一不”等救治救助政策在基层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没有发生赴京、省上访情况。市疾控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规范开展,成为全省示范门诊。

(六)地方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七)慢病防治项目稳步实施。

一是在我市全面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一二一”行动。二是围绕“10.8全面防治高血压”、“11.4世界防治糖尿病日”等各种卫生宣传日活动,广泛宣传慢病防治知识。三是推进慢病进社区试点工作,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三个试点门诊就诊人数达92569人。四是卫生系统实施控烟项目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开展无烟卫生系统,完成了中央补助地方控烟项目基础监测和评估监测。市疾控中心关于烟草依赖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烟草依赖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方面的空白。

(八)综合医院防保和传染病管理工作扎实认真。 一是认真做好传染病管理和网络直报工作。二是认真落实传染病目标管理,做好转诊工作。三是认真开展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四是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重点传染病采样、流调工作。五是加强院感控制和消毒管理。

(九)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开展。

一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围绕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对厕所、垃圾、下水道等蚊、蝇滋生地进行药物消毒,完善防鼠、防蚊、防蝇设施,扑灭蟑螂,集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普及防病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病媒体传播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二是大力开展卫生单位创建活动。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7个,届满复核13个;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28个,卫生区5个,卫生村1个。区加大了城中村改造工作力度,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三是深入开展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对全市综合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开展了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监测。市疾控中心完成了省鼠种群分布及携带寄生虫项目工作。市疾控中心还完成了我市蚊虫,蝇类,蟑螂,鼠类等病媒生物侵害调查,为我市相关行业规范控制病媒生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是农村改厕项目顺利实施。积极争取中央补助我市农村改厕项目资金60万元,集中安排了7个乡镇8个行政村1500户。爱卫办通过加强改厕项目技术培训,全程指导,建立落户以点带面,年底保质保量完成了改厕任务,其中改造沼气池式户厕1255户,三格化粪池式户厕245户。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市疾控事业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发展的形势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防病的需求,疾控事业在改革发展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疾控体系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上下之间、县城之间、城乡之间、单位之间不平衡,越往下、越往基层越薄弱,甚至基本办公条件,工资待遇得不到合理解决,于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国家的公共卫生政策出现 二是配套改革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上下之间、县城之间、医防之间,医疗越改越 ,而担负着重要防疫任务的基层防保站,在有些地方则是随着改革愈发困难。三是队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专业人才,技术人才缺乏,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发展缓慢滞后,与先进地区、与医疗机构,差距在拉大。四是体制机制创新不到位。主要是重医轻防的思想观念和阻碍疾控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疾控保障制度不完善,全额单位不全额,存在“以防养防”的吃饭问题。五是工作作风,思想观念未发生根本性转变。行政式办公,坐堂式工作, 与医疗单位相比,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理念方面差距很大。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必须把疾控工作的公共 与强化政府职责、加大政府投入相结合。投入不足是长期以来疾控在“以防养防”、“以医养防”的根源。随着人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各级党委、政府更加关注民生,已经把卫生工作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来抓,特别是“非典”以来,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不断增加,疾控工作基本保持 。二是必须把疾控工作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相结合。2009年即是形势非常严峻的一年又是我们取得令人鼓舞成就的一年,面对麻疹高发态势和手足口病、甲流感疫情,我们沉着应对,稳住了阵脚,保障了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大局。三是必须把思考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工作创新、开拓进取,谋划疾控事业和单位的长远发展相结合。各县(市)卫生局和疾控单位注重科学规划,管理做到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我为推动我市疾控事业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上品位增添了后劲。四是必须把规范行业管理、提升行业形象、工作创新、业务拓展、作风建设和行风建设相结合。我们在规范行业管理,开展行风建设,提高行业形象和地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讲、树、促”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意识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免疫规划工作和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全市疾控系统干部职工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一种坚强的凝聚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展现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了百折不挠、愈战愈勇、勇往直前、勇于取胜的斗志,极大提升了行业形象。

各位领导、同志们,回顾充满挑战和机遇的2009年,是全市卫生系统和疾控部门战胜困难、迎接挑战、危中求机,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

上一篇:上海移动亲情套餐下一篇:损害群众利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