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作文教学论文

2022-04-19

摘要:作文是语文的必考题型,为了提升学生的作写作水平,教师需要利用好教材,把握好命题的方向,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并重视文体教学,提升作文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对此,文章重点探讨如何利用语文教材开展作文教学的对策,以供参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语文教材作文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材作文教学论文 篇1:

高中语文教材作文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摘 要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果不佳。语文教师应依据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及作文写作要求,充分发挥教材作为写作范例在学生作文能力构架中的支持作用,引导、帮助学生从教材中挖掘写作教学资源,并加以应用,使高中生具备扎实的作文写作基础,整体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 语文教材 作文 教学资源 挖掘

0 前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着力于培养高中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是进行写作教学的重要资源。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积累。同时,增加阅读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开拓视野,使学生在写作中,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

1 作文教学资源挖掘及利用的必要性

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和教学资源的挖掘极为必要。

高中生作文写作过程中,常因写作时间有限,素材积累不足,导致素材应用不合理,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倘若作文无鲜活的案例资源作为支撑,即使立意再深刻,构思再巧妙,语言再华丽,作文也会显得格外空洞和乏味,使作文质量极差。[1]

高中生也许不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但写作虽源于生活,却并不是对生活的照搬。作文素材积累的途径是宽泛的、多样的,可以来源于生活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也可以来源于各种优质文本资料。语文教材作为语文学习的依据,诸多选文既在素材的積累和运用上为作文教学提供了范式,其本身更可以成为重要的素材资源融入学生的作文表述,丰富其作文内容——其中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应用。

2 高中语文教材作文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2.1 了解作者生平

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经历决定了其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学科功底。入选语文教材的都是出自中外名家之手的经典之作。文本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生字词、文章结构、写作技巧和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也应以文章为载体,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故事等具备清晰的认知和了解,并将其作为素材,应用到议论文写作中。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除却优美词句品析之外,也应揣摩作者于斯时斯境中的情怀,理解其对现实的不满及对自由的渴望,想要超脱现实而又不可得的复杂思想感情。被誉为“明文第一”的归有光《项脊轩志》,通过描写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生活,抒发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含蕴着怡然的读书之美,浓厚的亲情之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相关案例进行挖掘,依据主题,将其应用到写作中,以收文质兼美、意蕴深刻之效,提高作文质量。

除却常规语文知识学习外,引导、训练学生借助教材文本,形成自觉进行素材案例收集和积累的习惯,并在作文写作中加以应用,能够使其文章内容更加饱满,思想感情更加真挚,为提升作文层次提供方便、实用的途径。[2]

通过上述案例,可知该学生具备丰富的素材储备和知识积淀,使文本内核更加丰富,更具说服力。正是在日常语文学习中,对作者生平及人生经历具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写出如此磅礴且张力十足的高考佳作。

2.2 课文名言警句挖掘及利用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质量都比较高。选文中名言警句几乎俯拾皆是,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这些句子智慧与文采兼备,哲蕴深刻,是前人立身处世的人生经验与思考,是对后人的警示与劝诫,饱含思想与情感的张力。语文教师应引导高中生改变以往写作思路,尝试对课内名言警句进行挖掘和积累,应用到作文写作中,使高中生的作文内核更加饱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并加以解读,立足于哲理和修辞表达方面,对其进行鉴赏,确定写作方向,继而在各类型作文中,加以应用。“警句如蜂,形体短小,而又有蜜有刺”,高中作文教学中,将名言警句作为写作素材,坚持加以积累和应用,有助于学生作文升华主题,画龙点睛,且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凸显文化底蕴,使其作文在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带给阅卷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3]

2015年云南高考满分作文《大李学术之风采》中这样写道:当下我们少了“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者,却多了“意粗气躁,一事无成”的懒人;我们少了“博学笃志,不问功名”的求学者,却多了“汲汲于名利,戚戚于富贵”的世俗人。考生通过名言警句的运用,引人入胜,彰显了文章的厚度,增强了说服力和论证效果,使文章更具可读性。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精选文章。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应收集自己喜欢的词句,加以背诵,在作文写作中,加以应用。[4]

2.3 文学形象介入

高中生身心渐趋成熟,具备多元化、个性化解读文学形象的能力。学生会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认识到很多文学人物形象,除却理解其在文本中的价值和作用之外,还应学会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多角度、多层次审视这些文学形象的现实意义,并对该类文学形象加以应用。以此为基础,在作文中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个人作品具备丰富的内核。将这些文学形象,应用到议论文写作中,作为文章的论据,能够凸显作者的文化积淀及其对文本具备的深刻认知,会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高中語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其经历独特,性格鲜明,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和缩影。比如,《史记》中的刘邦、项羽,乐府民歌中的刘兰芝,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鲁迅笔下的阿Q、祥林嫂,海明威笔下的捕鱼老人等。任一文本中的故事或案例,都可依从于主题,作为作文教学资源加以应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学形象的思想内涵、性格特征等充分挖掘,并具备清晰的认识,将其作为论据,应用到议论文写作中,达到良好的材料驾驭效果,彰显学生的知识积淀及文化功底。[5]

2015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修心如莲》中写道:蜀有孔明,躬耕于南阳,不争虚名于诸侯。然而一代名主刘玄德恭敬相邀,三请两拒,传为美谈。如果他不是卧龙先生,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又有哪个帝王会甘心低头细语呢?羽扇纶巾间的豪情胆识是其吸引刘备的法宝。修心如莲,孔明静候。以兼济天下之大才赢得生前身后名。

该作文片段以诸葛亮和刘备为素材,对修心如莲这一主题进行充分论证。经长期的语文学习,高中生对各类文学形象都具备很高的熟识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在文中准确应用,突出论点,确保论据充足,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6]

2.4 依从课文思想观点挖掘素材

教学资源的挖掘应依据高中作文教学要求而定。资源挖掘既要具备案例性特征,又不可忽视思想观点的重要性。依据写作主题及要求,确保挖掘素材时,能够凸显文章的思想观点,使文本立意更具思想的魅力。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家作品,文质优美,思想深刻。《过秦论》中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宇宙的边疆》中的“好大喜功则为宇宙汪洋所吞没,开动脑筋则领悟世界”……无不闪烁着熠熠思想光华。除却基础文本学习之外,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及知识的延伸,深入了解作者思想观点,将其借鉴、应用到作文教学中。写作过程中,应对课文中的各类观点和思想等进行灵活运用,提升高中生的思维品质,确保文章立意的独特性及深刻性。[7]

淡薄的文字叙述,很难体现作文深度,也不具备说服力,难以得到读者的共鸣及阅卷教师的认可。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写作主题及要求,对课文中的相关理念、哲理、观点等进行挖掘。通过该种方式,服务于主题,给读者以激励和激发,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

我国知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字词句及文本内涵。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精神诉求,其是语言学习的范本。因而,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对文本资源进行充分挖掘,读与写相结合,实现高中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文本材料,进行写作练习,用文本中的教学资源,使自己的文章内核更加丰富,构思更加精巧,实现整体写作能力及水平的提升。[8]

3 结语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写作要求。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思维方式,认识到教学资源挖掘及利用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并加以实施。教师应依据高中生的实际作文写作需求,在文本教学中,帮助其了解作者生平,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依据作文写作要求及主题,对各类文学形象加以应用,结合课文思想观点进行素材挖掘,从根本上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海艳.高中语文课本中作文素材的挖掘与运用[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5.

[2] 张朝晖.浅析高中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J].学周刊,2013(29):177.

[3] 廖永龙.高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8):37-38.

[4] 晏晶晶.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13(8):79.

[5] 王玉省.讲究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14):143.

[6] 王国瑞.高中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培训,2017(6):168.

[7] 陈强.利用选修教材,挖掘作文教学资源[J].学语文,2011(6):63.

[8] 陈国胜.试论高中语文课程开发利用影视资源应注意的问题[J].新课程:下,2015(36):218.

作者:潘华清

语文教材作文教学论文 篇2:

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作文是语文的必考题型,为了提升学生的作写作水平,教师需要利用好教材,把握好命题的方向,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并重视文体教学,提升作文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对此,文章重点探讨如何利用语文教材开展作文教学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以读促写;模仿训练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利用教材开展以读促写,引领学生跟名家学写作

在讲解议论文写作规范时,教师可以利用范例引领与模仿训练两个环节,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在帮助学生了解文体特点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等。借助这种方式,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以教材中的《敬业与乐业》为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标规定和实际学情,开展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阅读指导课程,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手法。首先,课前热身环节,笔者先让学生完成一篇小练笔,练笔的题目:结合霍金的人生经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完成一篇120字的“霍金先生教给我___”的微型演讲稿。写作的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用事实进行论证。部分学生的论证缺少事实依据,部分学生写的缺乏文采。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利用梁启超的演讲稿《敬业与乐业》,探讨议论文的写作技巧,让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更加的出彩。其次,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设计第一个问题,“文章中,作者是如何围绕第一要敬业开展论述的呢?你们是怎么快速的梳理文章层次的呢?”在这个问题里,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以下三点,即:敬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么做?通过具有层次性的论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针对演讲稿表达无序的学生来讲,梁启超先生论述的“第一要敬业”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范例。第二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论证第一要敬业,作者选择了哪些论据呢”。问题提出以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点拨:一是事实论据,二是道理论据。通过点拨,帮助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在选择论据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深入品读“敬”,并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下列三句话中,哪句名言最具有说服力呢?”一是: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二是: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三是: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通过这种朴实无华却耐人寻味的语言,能够更好的增强议论文体的感染力与信服力。

讲解这篇文章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霍金先生教给我___”这篇演讲稿进行修改,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通过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2利用教材开展模仿训练,引领学生学习写作手法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模写,是作文训练的重要渠道。古语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大量的模仿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观察生活与表现生活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作者的表达手法,描写自己的实际生活,体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以《乡愁》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次朗读诗歌,品味作者的语言,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文章中的哪些词语体现出乡愁萦绕了诗人的一生呢?有学生表指出“总共有四个词语,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可以进行一个总结,“从这四个时间序词,可以看到诗人的是的人生阶段,充分体现出乡愁萦绕了诗人的一生。”第二,上述的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几个人生阶段呢?诗人“愁”的原因是什么呢?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提示,小时候,即少年阶段,“愁”是与母亲离别。长大后,即:青年阶段,“愁”是夫妻离愁。后来,即:中年,“愁”是丧母之愁。现在,即:老年,“愁”是思归之愁。第三,乡愁是一种不可见的情绪,而且具有极强的抽象性,那么诗人又是如何将乡愁可视化的呢?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了解到,作者是通过邮票──写信可寄家愁,船票──乘船可解相思,坟墓──生死隔绝,哀思难诉,海峡──海水无尽,忧思无尽。从作者的表达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有很多的事物可以触及我们的情感,让我们产生愁绪。那么,请大家思考下,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比喻乡愁呢?有学生表示,乡愁是秋天的落叶,飘到何时愁方休;也有学生表示,乡愁是记忆中的童话。

在讲解这篇文章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思维,而这也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写作训练:如果有一天,你为了工作或者是学习,需要离开温馨的家园,离开年迈的父母,成为漂泊异乡的游子,那么此时你会用什么表达你的乡愁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素材积累,通过一定的意象完成一篇300字的“乡愁”。通过这种模仿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诗人的写作手法,并将这种手法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巧,进而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

3利用教材开展以读引读,引领学生积累大量阅读素材

对于高中生来讲,教材中的阅读素材积累量还远远不够。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作文资源,还应该重视阅读的迁移与拓展,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当前部编版教材中,充分体现出人文性,并为教师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提供一定的便利。利用单元教学法,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例如,人教版教材中有《我的叔叔于勒》和《故乡》这两篇文章,都是描写人物形象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不只是需要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单篇的阅读教学,还应该结合这个单元的主题,设计一个主题阅读活动,活动主题为“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能本色”。在进行阅读活动之前,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人物形象,并在课堂上进行研讨与分享。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主题阅读活动开始之前给学生提一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任务材料,进一步补充学生的阅读内容。例如:钟南山院士抗疫故事、治疗小儿麻痹症的顾方舟。在以读引读过程中,课外阅读必须要充分体现出时代特征,并注重传统文化的积累与应用,增强文化自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写作需要开展作文教学指导活动。同时,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开展以读促写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习作指导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韦建.好作文从“改”中来——也谈初中语文作文修改指导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1(21):71-72.

[2]任秀梅.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作文构思、作文立意[J].安徽教育科研,2021(02):120-121.

作者:匡云红

语文教材作文教学论文 篇3:

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

【摘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在指导学生作文学习的时候,要从教材的特色出发,充分利用教材在写作方面的资源,贯彻教材的基本理念,让学生能够结合教材的内容,高效地完成习作训练活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让教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统编教材

在初中阶段,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对写作部分的要求在于“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够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写作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当前所采用的统编教材的基本特点,认真分析教材中的写作模块,如关于生活、关于写作本身、关于如何记事、写人,以及不同题材的作文该以什么样的思路进行书写。经过认真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统编教材中关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内容非常细致,系统化、模块化,教师要把握好这些模块的具体内容和特点,高效地完成写作训练活动。

一、认真研究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标准,高效利用教材开展写作活动

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发挥好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具体优势。首先要充分结合语文课程的教学标准,对教材内容有一个理论高度上的把握。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分别是从写作内容以及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技巧是初中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训练内容,本文中暂且不予论述)两个角度所提出的。而如何把这八个字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从写作的内容结构安排和词语修饰等角度对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进行训练。要严格按照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来做好写作教学活动,从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进行具体细致的落实。而且,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深入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看看哪些方法更加适合某一位学生,而不是对所有学生提一样的标准和要求。课程教学标准是一个纲领似的教学标准内容,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地将这些标准细化,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起到指导作用。

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科学依据地开展分层教学活动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也能够从统编教材单元写作训练的具体安排上发现这一点。学生在写作水平方面的确有很多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教材,另一方面也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安排适合他们不同层次水平的写作训练要求和具体内容。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尊重,才能在自己现有基础上获得更大的提升。学生都有上进心,在写作方面也是如此,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的写作水平能够提高,另一方面,可能无法找到适合的途径。所以,在进一步探索和进行写作教学创新方面,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通过分层教学等具体形式让学生们真正学有所获。在开展分层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发现我们的学生需要不同角度的援助。有的学生需要夯实汉字、语法这样的基础内容,因为作文中有很多的错别字,在语句连贯性方面也比较差,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地夯实基础。而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他们的写作能力稍微强一些,但又缺乏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就要引导这样的学生多读书,平时也要多注意观察和思考,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才能言之有物。

三、要对学生的写作训练进行分类指导

从现有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我们可以发现,写作可以分门别类地进行,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写作基础一般较差。所以,分门别类的教学能够让他们抓住不同文章体裁的写作技巧和基本的思路,在面对不同命题作文的时候,可以尽快找到写作的框架和基本思路。例如,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清楚基本的框架是什么,要先把什么交代清楚,是顺叙还是倒叙,等等,这在我们的统编教材中都会有相应的模块。学生在练习这些模块时,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练习,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这正是发挥了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具体优势,写作建立在这样的优势基础之上,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才能够变得更加清晰,效果也更加明显。分类教学,符合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能帮助教师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这也是教学改革进步的体现。当然,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从失败或成功的经验中总结有哪些更好的方式,从而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总之,为了更好地解决写作这样一个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把教材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认真研究当前統编教材的具体特点,尤其在提高学生写作方面有哪些创新亮点。教师要积极地将这些创新亮点的模块和内容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真正能够从教材的创新设计中收获更多,提高更快,从而写出血肉丰满、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徐微.初中语文教学中微写作助力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18,(11):111.

作者:迟皓文

上一篇:微型电解实验设计论文下一篇:构建高职旅游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