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中小学德育论文

2022-04-15

上期我们介绍了台湾“教训辅三合一”学校辅导体制概况,使您了解了当今台湾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情况,本期请您继续关注。台湾在强化青少年身心健康辅导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台湾地区中小学德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台湾地区中小学德育论文 篇1:

首届“木铎心声”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本刊讯:11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首届“木铎心声”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拉开序幕。“我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高级别的论坛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希望这个论坛能解开我的忧虑,解开很多人的困惑,希望大家能够探讨交流,播种好心理健康的种子,能够唤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真正重视孩子内心问题,关注孩子的生命质量。”《每周质量报告》主持人章伟秋如是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俞伟跃、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以及陈滨滨社长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肯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本届论坛以“读懂孩子 塑造未来”为主题,以学生发展规律为视角,重新看待教育。读懂孩子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只有真正读懂孩子,才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从而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该论坛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与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校长老师参与讨论,围绕“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积极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发展与促进”“读懂孩子的学习心理”“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五个议题,共同关注孩子的认知、行为、情绪、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深入探讨了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故事、绘画、沟通、游戏、积极暗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为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本功和实操技能,该论坛其后特设六个“读懂孩子”主题相关工作坊共话“木铎心声”,共谱心理健康教育新篇章。

(通讯员:吴楠)

作者:吴楠

台湾地区中小学德育论文 篇2:

当今台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

上期我们介绍了台湾“教训辅三合一”学校辅导体制概况,使您了解了当今台湾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情况,本期请您继续关注。

台湾在强化青少年身心健康辅导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身心健康辅导,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对改善学生整体学习情境、学习兴趣、身心健康,以及创设安全的学习环境,推动“全人教育”,实现学生主体教育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台湾的“义务教育法”于1979年公布,在“义务教育法”中,德育居五育之首,为整体教育的重点。台湾吴大猷指出:“德育为立人之本。”台湾在国民小学设有“生活与伦理”,国民中学设有“公民与道德”,高级中学设有“公民”,并借助有关学科与活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并举的目的。1995年,台湾成立了心理辅导学会,负责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台湾教育当局《2001~2004年度施政计划》中,更是把“孕育身心健全的儿童及青少年”作为“优先发展课题”,并指出,“个人健康与环境健康是发挥个人潜能的根源”,“未来教育改革,应以‘提升教育品质’为主轴。”

一、台湾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问题与特征

根据近年完成的台湾《青少年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台湾青少年目前心理上感觉有困扰者,占受访总人数的35.13%,这显示出乎均每三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有心理上的困扰。按教育程度观察,文化程度处于高中段的青少年困扰最多,占被调查人数的37.42%。可能因为面临大学联考的升学压力,或者是因学历不足面临就业上的压力。按在学状况观察,未在学亦未就业的青少年,由于前途未定,有心理困扰的占被调查人数的44.28%,明显高于在学学生。

近五年来,台湾少年犯罪人数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8岁的犯罪人数一直高居首位。在学少年犯罪行为居多,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以高中生为甚。

(一)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1 升学制度带来的问题

由于竞争与就业的需要,在人才素质相对较高的台湾,功课好不好,学业如何,是学生很关心的事。与大陆一样,念好书,考上好学校,是台湾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造成他们心理压力的一个因素。

2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在生活上,青少年在步入青春期后,仍然不能脱离父母的照料,自立能力差。而在性格上却表现为极力反对父母的批评与管束,自我意识增强。又由于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对事物的看法、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了“代沟”问题。

3 与权威者的关系

一般说来,青少年对权威者的批评反抗方式有背后与当面两种。当老师或权威者不在时,他们会大肆批评、嘲笑。但当老师或权威者出现时,又显得很规矩。而有的学生则当着老师或权威者直言意见,批评、反对,甚至于故意作对。

另外,还有青少年交友感情问题,与恋爱有关的烦恼,与性有关的困扰等。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 在家庭方面

台湾地区离婚率居高不下,夫妻的离异失和,家庭的破碎,是影响青少年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台湾地区父母对子女的管教由于受传统的影响,有的过于严苛,不分青红皂白,动辄就是打骂;有的却又过于宽恕,甚至纵容子女犯错。总之在台湾,家庭因素是造成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台湾的郑石岩教授曾多次指出:“少年犯罪的原因以家庭因素居首位,家庭因素中又以管教不当者最多,破碎家庭的影响居第二位。”

2 在学校方面

台湾学校课业负担较重,而学校考试又层出不穷,“每天平均起来至少考一科,如果是放假回来后第一天,考两三科以上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教育心理学》台北 张春兴 林清山)。学校的课业不仅学生应对不了,就是老师也有吃不消的感觉,学生的心理负担可想而知。

3 在社会方面

随着台湾科技的发达,大众传播媒体的普遍,有线电视、无线电视及一些平面媒体均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使他们形成一些社会恶习。

台湾少年犯罪有多严重?

台湾立法院曾举办一次座谈会,座谈的是众人关切的青少年辅导问题。主办单位在书面资料中指出,岛内每17分23秒就产生一个少年犯。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困境

当前台湾,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使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不能紧密配合,从而使对学生的身心辅导陷入困境。

台湾成了“贪婪之岛”,整个社会拜金之风弥漫,损人利己行为随处可见。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东西还来不及内化,离开校园后所见的却和学校所教的不同。学校教学生诚实,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却是尔虞我诈,参选而贿选而当选,经商而逃税而致富,仿冒品、盗版书、夸大广告、不实标符等,随处可见。

家长教育观念普遍存在“重智轻德”倾向。家长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考试成绩、升学前途上,忽视了子女人格的发展,不利于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

台湾的教育专家呼吁,今后,伦理道德的教育除加强学校正式的伦理道德教育课程外,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分工合作,借助家庭与社会生活,实施非正式的伦理道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力量整合互补,避免有限功能互相抵消,以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实践

(一)健全人格的培育

1 健全人格培育的意义

人格教育原是教育的一部分任务,而在当今台湾,其重要性更超出于知识之上。因为有健全的人格而缺乏知识,仍不失其为人的价值,有了健全的人格,自会有求知的欲望;若没有健全的人格而徒具知识,不是知识无所应用,便是利用不当,结果知识反而成为有害的工具。

任尼(Rennie)和吴德华(Woodward)说:“学习是儿童的自然活动之一,健康的儿童需要也期望获得有用的资料和技能,以便对环境有较高的控制力。教育的初步目的便是为此而供给儿童以学习的机会。不过近来人们觉悟到学习并不是一种单纯作用的活动,而是和学习者的全部人格相关,其中心理健康和智慧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学校中的学习,仅局限在学习的本身方面并无意义,所以学校的责任,是发展儿童的态度和潜能,使其在人类社会中,能够有‘人’的作用。故而心理健康的培植与保持,是教育的另一项任务。”

台湾地区以学校为主导在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方面,首先是强调教师的作用,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使学生从教师处体验到关爱,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范本。其次在教育的材料及方法上,所选用的教材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特别是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与技巧方面。

2 健全人格培育的措施

①实施人性化的训辅制度

树立教师正确的训辅观念,使教师善于了解学生需求的差别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关怀,为学生提

供申诉渠道或功过相抵的机会,视学生如己出,建立师生良好的互动关系,增进校园伦理建设。

②加强对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

加强教师心理卫生教育职能,推动学校预防性、发展性的咨询服务工作,结合地区心理卫生机构,建立学生心理疾病防治的支援系统,扩大对学生的辅导效能。

③加强对学生偏差行为的防治

对于少数行为偏差学生,除应提供必要协助,加强相应法律常识教育外,还应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多给予关怀。必要时,学校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运用心理辅导技巧,共同协助学生顺利渡过困境。

④加强对学生学业生涯规划

使学生由狭义的升学就业,扩展为对未来人生方向的规划,并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对未来充满信心。

(二)情绪教育

近年来台湾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其中有许多问题是源于青少年不能控制好自身情绪。台湾教育界已普遍认识到加强对青少年的情绪教育刻不容缓。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 调整个人的固有思考方式

让学生多肯定自己,同时应学习多鼓励、称赞和接纳他人。另外,引导学生改变追求完美的想法,凡事先求“有”,再求“好”。一般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容易因为执着于事情的完美,而忽视了已取得的部分成绩,从而造成对心理的负面影响,而导致情绪问题,使人产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

2 引导学生常存感恩的心

要牢记周围人对自己的付出,并学着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同时,在处理事情上要多从积极的方面思考。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

引导学生有规律地生活,有适当的休闲时间和休闲活动,作息正常,并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等。

(三)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

辅导工作的功能在于协助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十年来,台湾教育部门为适应时代的变化,预防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激发教师的教育热忱,唤起家长来关心成长中的青少年,在台湾行政院的支持下,首先成立了“学生辅导工作六年计划”执行小组,隶属于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规划、督导、执行学生辅导工作。“学生辅导工作六年计划”执行完毕后,训育委员会又继续推行了“青少年辅导计划”方案,使教育、训导、辅导三合一,在观念上沟通,经验上共享,策略上整合。把力量汇集于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四、中小学德育课程的目标与特色

(一)国小德育课程

台湾国小德育课程昔为《生活与伦理》,现为《道德》,其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与分段目标,总目标为:

1实践生活规范与国民礼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建立正确伦理观念,涵咏基本品德,培养高尚情操。3使学生掌握心理知识、心理调节技能,奠定身心健康的基础。4培养尊重人性和生命的观念,丰富道德及健康生活。5增进思考判断的能力,培养负责的行为与态度。

分段目标分为两阶段,一至三年级的目标是:

1遵守家庭及学校规则,营造快乐的家庭生活及学校生活。2注意安全,养成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3认识自己,尊重自己,进而认识他人,尊重他人。4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培养欣赏自然的能力。

四至六年级的目标是:

1实践生活规范,培养基本道德及良好习惯,孕育高尚情操。2培养明辨是非和价值判断能力,以解决生活及社会问题。3了解本国及外国文化,培养爱国情操及与世界一家的胸襟。4尊重生命,珍惜自然,培养崇高的心灵。

国小道德课的课程标准修订委员欧用生曾指出“道德与健康”课程标准有八个特色:

1 转移课程典范,分别在人性论上强调人性本善,并相信学生且赋予责任;在社会观上强调批判理论,不隐藏对立与冲突,加强反省及批判能力的思考;在知识论上,重视建构主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 充实目标内涵,除总目标外另定分段目标,兼重知识、技能与情意,并强调过程目标,以培养学生具有明辨是非、明智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以解决道德与健康问题。

3 注重儿童经验,使学生认识自己、尊重自己,并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以符合学生的基本需求。

4 设计多元活动,使学习过程生动而有变化。

5 统整学习环境,除强调全校教职员皆负有指导之责外,学校活动配合以及优美的环境也重要。

6 强调行为实践,并融入价值澄清法与道德两难讨论,以指导学生行为实践的方向。

7 鼓励家长参与,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

8 重视质的评量,摒除以往纸笔测验的缺点,以观察、访谈、轶事记录等方法加以评量。

(二)国中德育课程目标

台湾国中阶段的德育课程以“公民与道德”为代表,其课程目标如下:

总目标为:

实施以伦理、民主、科学为中心的公民教育,期望能养成德、智、体、群、美五育并进的好国民。

除总目标外另列四项分项目标,分别是:

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

2 培养学生对法律和政治的基本认识,使其树立民主法治的观念,并对国民的权利与义务有正确的了解及实践的能力。

3 加强学生对社会和经济的基本认识,培养其关怀社会的情操,并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具有参与社会及经济建设的能力。

4 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和国际文化的基本认识,使其具有发扬台湾优良文化的能力,培养其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

(三)课程标准三特点

1 着重课程的整体性,维持教育、社会、法律、政治、经济及文化六项主题,使教育全方位发展。

2 注重人文及社会学科的平衡性。

3 强调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故主题名称都加上“生活”二字。

4 注重“公民资质”的主题,兼重素养、价值与技能。

5 加强“民主法治”教育。

6 应社会的多元发展,培养民主、自由、尊重、容忍、妥协等观念。

7 融入世界观的理念,以拓宽国际视野。

从以上可以看出,台湾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德育课程目标似是各自为政,衔接性不足。国小德育课较为强调道德内涵的完整性与组织性,而国中阶段课程中的道德内涵则显得较零散与薄弱。另外,台湾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德育内容均以“德目”为主,较缺乏系统性。近来,台湾教育部门又公布了《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预料现有德育课程将会有很大的变化。

栏目编辑/于 洪

作者:王秀刚

台湾地区中小学德育论文 篇3:

对初中班主任改进家校合作策略的思考

摘 要 新时期学校教育的任务和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从改进家长的认知误区、培养成长型思维、创新家校合作模式三大策略入手,有助于形成家校共育意识,改进家校合作生态,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初中班级管理;家校合作 策略

文献编码 A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发展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此外,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是父母在学校教育中的参与,父母通过有效的家庭管理和参与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在校取得的成功产生积极影响。[1]可是,我们在校园却能经常听到初中班主任抱怨,现在的家长一点不配合学校的工作,导致班主任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既要完成规定的学科教学任务,实施班级管理,还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如果家长不积极配合,则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更大。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好家校沟通,改进家校合作的现状,成为当前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一)家校合作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

2015年10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发挥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幼儿园园长、中小学德育主任、年级长、班主任、德育课老师作为指导家庭教育的主体作用。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如何引导家长更好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共同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就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

(二)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是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错综交织的矛盾和激烈振荡的内在世界,使他们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具体表现在:(1)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容易固执和偏激;加上身体的急剧变化,开始萌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并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容易出现叛逆行为,要求成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2)由于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初中学生的兴趣广度大为增加;(3)渴望友谊成为初中生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与此同时,伴随着性意识的普遍萌生,异性同学间的交往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初中生的这些身体与心理上的变化,无形中加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因此,班主任更需要寻找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当前家长参与的现状决定了家校合作的紧迫性

双向互动是家校合作的重要特征。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原本应该积极参与到家校合作体系建设中来,但是现实的状况却差强人意。以家长会为例,每次家长会都是学校、老师唱主角,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们虽然都很配合地认真聆听,做好笔记,会后也有很多家长围着老师询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但很少有家长主动提出可以为家长会做些什么,或者把自己关心的问题提交到家长会讨论。更多的家长由于平时工作忙、怕打扰老师等原因,很少主动与老师沟通。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到了学校就是学校的事情,因此,普遍缺乏主体参与意识。

而就参与的内容和渠道而言,现在初中家长普遍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多关注孩子的成绩和排名,而在联络渠道上,也主要通过微信、电话或发短信的方式。这必然导致家校沟通面窄内容单一,家长不能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班主任改进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家长的认知误区,强化家校合作的意识

成功的教育一定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有效的合力而达成的。20世纪60年代许多国家纷纷由政府立法保证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参与权[2]。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家校合作比较成熟,包括我国的台湾地区。笔者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考察台湾的一所中学,目睹了家委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及运行的情况。而综观我国的家校合作现状,笔者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当前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教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在了学校的身上。殊不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负有主体责任,而学校则要发挥好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家校合作是关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家长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责任意识,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充分信任老师,配合老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与此同时,老师也要充分相信家長,主动要求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来,如:成立家委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开设家长课堂,担任家长义工等等,主动参与学校和班级管理事务。

(二)培养成长型思维,构筑家校合作的基础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成长,建立一个生命成长的共同体。因此,培养家长的成长型思维,建设成长型家庭是当前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3]“成长型家庭”是由李忠辉、马琳在《赢在父母》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观点,他们倡导5个共同:共同关爱、共同分担、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分享。 “成长型家庭”是指在终生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家长抱着开放的态度,通过主动学习、互动学习的方式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技巧,并能将这一学习的成果运用在实现家庭成员的共同愿景,协助和引导未成年人心智成长的实践之中的一种新型家庭教育模式。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需要有成长意识,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笔者所在的学校就通过开展正面管教的培训,帮助老师和家长在体验和感悟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校合作的方法与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创新家校合作模式,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立

1.提高家校合作的交互性。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的全面覆盖,家校合作的渠道也越来越多,除了以往单向的家访、校访、打电话、发短信外,还可以建立具有交互功能的QQ群、微信群,进一步增进互动,提高沟通合作的效率。

2.增进家校合作的协同性。李季教授撰文指出,“一般认为,中小学生成长与发展主要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教育影响源的影响:家庭教育是‘第一影响源’,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他人;学校教育是‘第二影响源’,老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他人,班主任是成长导师和引路人;社会教育、现实生活和媒体文化是‘第三影响源’,网络文化、‘百度’和智能手机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他人’。”[4]据此,他提出了“第四影响源”的概念,即整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第一、第二影响源,形成具有协同育人特质的“第四教育力”,营造心理相容协同共育的家校教育新模式。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家委会的建设,树立生态型未成年人成长积极共育(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观。要积极发挥班主任正面、正向、专业、全面、系统、融通的导向作用,包括专业原理的导向、情感心态的导向、科学方法的导向。譬如,教师指导父母学会如何有效陪伴孩子学习,在陪伴过程中适当进行情感沟通、积极鼓励;指导父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亲子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当然,这对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笔者也相信,正是这种挑战会带来班主任更进一步的专业成长。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无法代替家庭教育,只有当家长信任学校、信任老师并主动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与学校、老师形成共育理念,我们的家校合作才会形成合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参考文献:

[1]约翰·桑特洛克, 寇彧等译.青少年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林悦.国外小学家校合作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3]李忠辉,冯琳.赢在父母——解密好孩子成长规律[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9.

[4]李季.第四教育力营造与第一影响源重构——论家校合作共同体建立与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中小学德育[J].2018(1).

(作者单位:广州市铁一中学

广东广州 510600)

责任编辑 王清平

作者:齐美丽

上一篇:信息化平台物资管理论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哲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