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内容分析论文

2022-04-21

摘要:新时期我国对高中素质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小学德育内容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小学德育内容分析论文 篇1:

基础教育阶段协同育人的成绩、问题与建议

建议把家校社共育情况纳入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中,为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的完善提供切实保障。同时,强化问责环节,完善问责机制,把协同育人的落实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结果考核、问责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督导工作的效果。

协同育人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在德育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网络,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统一协调地开展德育工作,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虽然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在时空上有所不同,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也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来说,三者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协同育人工作,多次颁发相关文件。2017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对协同育人的实施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明确要求。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当前协同育人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取得的经验,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本文以“家校共育”和“家校协同”为主题,对2013—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期刊收录的期刊文献进行跨库检索,对每篇文献进行逐篇查阅,从中剔除重复的和不符合要求的文章,获得有效样本188篇。每一篇文章代表一所学校,分析的单位为篇(所)。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法的统计分析。从外部信息和内部内容两个方面对样本进行分析。本研究根据年度(2013—2017各年度)、区域(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性质(公办、民办)、城乡(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等外部信息对学校进行了分类分析;根据《指南》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对协同育人的实施要求,从家校合作机制、家校沟通和家长培训三个方面制定了分析的内容框架,运用Excel和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成绩

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学校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视程度比较高,比较完善的家校合作机制也开始建立,家校沟通的形式呈多样化发展的特点,家长教育的计划性、系统性逐渐增强。

(一)学校对家校社协同育人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在188篇文献中,2013年的文献数量是22篇(占11.7%),2014年是24篇(占12.8%),2015年是26篇(占13.8%),2016年是56篇(占29.8%),2017年是60篇(占31.9%)。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献数量从2016年开始出现了一个成倍的增长。2017年《指南》的出台为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一个基本遵循,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导、评价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指南》明确提出了“坚持协同配合”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协同育人”是创新德育工作的六大实施途径之一。2016年以来这方面文献数量的显著增加反映出学校对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二)家校合作机制初步建立

是否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等合作机制是家校合作机制是否建立的评价指标。调查显示,总体上56.4%的学校已经建立了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教师协会等组织,在已经建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中,有92.5%的家长委员会都已经开展了工作。很多学校建立了班级、年级和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分为活动、学习、宣传、后勤等多个小组,各司其职,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有的学校制定了《家访制度》,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家庭、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家访,同时学校对教师家访的仪表举止、言谈行为都提出了建议。

在家校合作机制建立的基础上,家校合作逐渐向深、广发展。有的学校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全面而深入地参与学校工作;有的学校让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有专业特长的家长走进课堂给学生开展讲座、评课、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有的学校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运动会、校园艺术节、主题夏令营、修学活动等;有的学校甚至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的设计与规划以及策划校车承包招标方案等工作。

(三)家校沟通形式多样

长期以来,家长会一直是家校沟通的主要形式,传统家长会的一般流程是:先由校长(或年级组长)讲话,然后是各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讲话,主要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最后任课老师和家长面对面交流。这样的家校交流模式曾经被广泛运用,但是这样的家长会模式多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家长对孩子及其班集体的其他状况所知甚少,家校沟通内容单一、形式单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了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和载体。调查显示,总体上,学校最常用的家校沟通形式为“家校沟通本、班级日志、微信、QQ等”(78.7%),往后依次为各种活动(66%)、家长会(64.9%)、家长开放日(61.7%)、家长志愿者(38.3%)。但是不同地域、不同学段和不同性质的学校在家校沟通的形式方面存在差异:(1)区域差异方面,中南地区把各种活动(93.3%)作为最主要的沟通形式,东北地区采用家长会(72.7%)、家长开放日(81.8%)比例最高,西南(50%)、华北(50%)和中南(46.7%)家长志愿者比例较高。(2)学段差异方面,小学(81%)和初中(80.8%)最经常使用的沟通形式为“家校沟通本、班级日志、微信、QQ等”,高中最经常使用的沟通形式为家长开放日(70%)和家長会(70%)。(3)学校性质差异方面,公办学校采用最多的形式是“家校沟通本、班级日志、微信、QQ等”(80%),民办学校采用最多的形式是家长开放日(75%)和各种活动(75%)。(4)城乡差异方面,城市学校(76.6%)和农村学校(75%)采取最多的形式都是“家校沟通本、班级日志、微信、QQ等”。

(四)家长教育的计划性、系统性逐渐增强

调查发现,总体上,有36.2%的学校对家长教育的培训内容进行了规划,24.5%的学校有固定的培训时间,家长培训采用最多的形式是“讲座、沙龙、团辅等形式”(51.1%),其次为网络平台培训(22.3%),最后是家长自助式培训(20.2%)。华北、中南等区域近半数学校能对家长培训时间和内容进行规划,有的学校根据新生入学、学生毕业以及一些比较普遍的典型问题开展讲座,有的学校研发了家长学校校本培训教材,有的学校开设了家长网络学校,内容丰富、方便快捷,有的学校家长们利用假期将本班家长分成几个小组,自己定时间,自己找地方,组织在一起开展家长教育交流活动。这些都凸显了学校对家长教育的重视。学校普遍感觉到,经过家校协同共育,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获得发展,家长获得幸福体验,学校获得快速发展基础,缓和了“减负与提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等矛盾,实现了学校与家庭、家长与孩子的和谐发展。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虽然目前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调查过程中不难发现,在家校社合作的整体性、计划性、均衡性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的地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校合作的不对等性

分析发现,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多,学校对家长需要的关注和指导略显不足。家长参与学校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虽然形式多样但是实质上多是一种单向参与:家长被动听从学校安排、被动地参加。家长从事的也多是一些事务性的劳动,人际交往仅仅停留在合作伙伴的层面上,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表面上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分配的工作,但是有的家长心里却对学校的做法和观点保持抵触和反感的态度,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互动的双向交流,长此以往难免会产生信任危机,学校的威信会降低。良性的家校互动,家校双方都应发挥主体地位。但是现实教育中,由于双方互动机制的不完善,學校实际上处于领导和主导地位,发号令、提要求多;而家长只能参与、承办和协办,和形式多样的家长参与学校的工作相比,学校对家长的指导显得很不足。

(二)家长培训形式比较单一,小学学段家长培训计划性不足

对家长的教育应该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要求、有教材、有评估的系统推进的过程。研究发现,家长参与学校活动较多,但是学校对家长的培训方式还比较单一,以讲座和沙龙等形式为主。学段相比,小学的家长培训计划性有待加强。虽然搜索到的小学的文章数量最多(61.7%),但是小学开展家长培训的情况却不如初中和高中。初中有46.2%的学校对培训内容有规划,高中的这一比例是40%,而小学仅有31%的学校对培训内容有规划。说明小学协同育人活动虽然开展得比较热烈,但是组织性、计划性有待提高。

(三)欠发达地区学校、农村学校、民办学校的家校合作问题突出

调查发现,在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等合作机制建立情况方面,中南(66.7%)地区建立的比例最高,西北(33.3%)比例最低。城市学校建立的比例(64.1%)高于农村学校(40%)。在培训的规划方面,中南地区有固定培训时间的比例最高(40%),西南地区却都没有固定培训时间。华北地区对培训内容规划的学校比例最高(42.9%),西南地区比例最低(16.7%)。37.8%的公办学校对培训内容有规划,民办学校对此却没有规划。26.6%的城市学校有固定培训时间,农村学校的比例是20%。39.1%的城市学校对培训内容有规划,农村学校的比例是30%。由于种种原因,欠发达地区学校、农村学校和民办学校无论是在家校合作机制建立,还是在活动开展以及家长培训的计划性和开展情况方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因此,这类学校的家校协同育人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

(四)社会教育凸显不足

本文在撰写之初,意在从家校社协同角度来探讨相关问题。但是在中国知网经过搜索发现,2013—2017年,以家校社为主题只搜索到34篇文章,经过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章仅5篇,故无法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家校社协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文献的匮乏间接反映出了这方面教育实践的缺失和不足。

三、可行的教育建议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政策层面

家校社协同共育,政府应成为教育的主体,发挥主导性。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立法推进教育的发展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但是我国在立法方面的进程明显滞后,比如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对家庭教育工作和社会教育工作有严格、明确、具体的行政要求和强制性的制约措施,更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致使家庭和社会教育实际上处于管理无序状态。由于缺少和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学校教育的法律、法规也难以落到实处。鉴于此,我国应加快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法治化”进程。教育法治化即是通过对教育关系、教育行为和教育发展的协调、规范和引导,以保障教育秩序、达成教育目的的一个实践过程。

(二)实践层面

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前,一是要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大量教育实践说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如果不与社会教育密切结合,它是脆弱无力的,甚至会出现彼此抵消的现象,即所谓社会上流传的“5+2=0”现象。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共育显得尤为必要。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学校要改变观念,不能将家校合作停留在家长对学校支持、参与的单向交流模式之下,应进一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指导。三是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学校、民办学校、农村学校的指导和引导。调查发现,上述几种类型的学校在协同育人的很多方面都处于最落后的状态,因此如何加强对这类地区的学校的协同育人工作的指导,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三)督导评估层面

教育督导是国家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对于构建有效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育机制来说,教育督导评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前各地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中,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相关评估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这部分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强化。有的地方尽管有了相应督导评估指标,督导的监督职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能及时有效地改善。建议把家校社共育情况纳入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中,为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的完善提供切实保障。同时,强化问责环节,完善问责机制,把协同育人的落实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结果考核、问责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督导工作的效果。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目标相同的前提下,子系统和谐同步顺向运作,就会产生相辅相成的积极作用;如果目标有异或目标相左,逆向运作,就会产生相克相斥的消极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共育意义重大。

【曹瑞,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教育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 敏

作者:曹瑞

中小学德育内容分析论文 篇2:

高中数学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

摘  要:新时期我国对高中素质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很多高中数学教师认为德育教育并不重要,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才是关键,在这种传统教育理念下,对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极大影响,所以对高中数学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陶行知认为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教人求真”的德育论,培养知行统一的现代德育主体。高中数学课堂是落实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德育教育实施策略,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指引与帮助,让学生能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下面就从高中数学德育实施的基本原则出,探究高中数学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1.高中数学德育教育的实施原则

1.1坚持“人本理念”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在学习与日常生活中,对于平等、个人权利等的实现更加注重。所以高中数学德育教育实施期间,需坚持“人本理念”,确保德育较为围绕学生个体展开,要融入人文关怀,加强对学生的关心与关爱,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2发挥好数学教师的作用

高中数学德育教育的实施,要发挥好教师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要合理选择德育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起高效的德育教育课堂。同时教师也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升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确保高中数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

1.3取材于生活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德育教育的素材要从生活中挖掘,通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德育素材,为高中数学德育教育提供可靠保障。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人和事的了解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2.高中数学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2.1构建民主课堂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以学生的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参与积极性不高,难以发挥课堂主体作用。同时,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与交流,未能建立起平等与互信关系,无法为德育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所以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起民主课堂。民主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比如在学习集合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并邀请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或者具有开创性时,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赞赏,要对学生予以表扬,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尊重与肯定。如果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也不能苛责学生,要与学生一起找到错误的点击原因是什么。只有让课堂变得民主,才能确保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才能为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创设良好的环境。

2.2紧密联系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入,能丰富德育教育内容,符合时代潮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支持。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更是培养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关键。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德育教育的实施,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力量,让学生能建立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

比如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從我国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让学生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很多学生在表达中其实都能联系实际,阐述自己的爱国情怀,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国家建设事业而奋斗,并能投身于我国航天事业中。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日常课堂的渗透,对于教师而言,一定要观察生活与事实,找到适合渗透的素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课堂。

2.3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十分重要,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助推剂,更嫩培养学生对人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确保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高中数学教师需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评价不能局限于考试成绩,更要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比如学生在班集体中的表现,在家庭及社会中的表现。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能激励学生更好对学习与表现,并能在教师公平、公正的评价下,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自己与学习、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要抛弃以成绩论英雄的观点。如果学生学习或者表现不是很好,教师在评价时需注意防范与技巧,不能打击学生自信心,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错误,并能从错误的汲取教训,为下一次进步做好准备,发挥评价机制的作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

结束语: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德育教育的实施,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也能通过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可靠支持,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保臻, 吕雅雅, 关丽娟.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实施策略探究——以初中"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设计为例[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9, 000(003):45-50.

[2]刘雪莲, 范国睿. 新时代中小学德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与策略——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中小学德育改革的政策述评[J]. 教育科学研究, 2020, 000(006):30-34.

[3]王允, and 黄秦安. "中国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轨迹与动态趋势——基于《数学教育学报》(1992—2018年)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 数学教育学报 v.29;No.130.01(2020):85-89+101.

(作者单位:长沙市雅礼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7)

作者:李云皇

中小学德育内容分析论文 篇3:

聚焦人地协调观 落实生态文明观

摘    要: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人地协调观”就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城市化过程是人地关系冲突最明显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及当前的时事热点,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城市化过程中人对地、地对人以及人地和谐相处的地理教育资源,分析人与地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生态文明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生态文明;城市化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42,“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44。

在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德育内容之一,应当“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2]。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该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3]。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人地协调观”,就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那么,如何在一节课中重点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呢?

本文以湘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来探讨在一节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因为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最明显的区域,也是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区域。人类和自然环境如何相处,城市的发展变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素材。笔者结合学生的生活,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城市化过程中人对地的影响、地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地理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一、教学思路

本节涉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是:“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基于课标要求和课程内容,教学从视频“卫星图像见证中国崛起”导入,让学生思考人如何对地产生影响,再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地又对人产生了什么影响(城市病),最后思考人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解决措施、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二、教学过程

(一)观视频,引深思

观看视频“卫星图像见证中国崛起”,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化过程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视频直观地看到中国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重庆、武汉、杭州等)从1984年到现在的卫星图像变化,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来思考从乡村到城市人们的衣食住行变化,由此体会城市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城市化进程中一片片绿色变成了深灰色意味着什么,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生态等方面思考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然后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说明或思考。

比如在说“地形趋于平坦”时,学生举例:“学校所在的小和山原来是河谷地区,但是随着高教园区的设立,各个学校需要建教学楼、宿舍等,那么就会把一些坡地改造成适合建设的平地。”

在讲“对气候的影响”时,学生联系必修1的内容分析为什么城市会出现热岛效应,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时点明:城市大量建筑物导致下垫面的改变,人工热源的增多、大气污染物的保温作用等引起热岛效应。这些也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变热可能又会引起人们大量使用空调消耗能源,形成恶性循环。

在讲“河网系统发生改变”时,引入相关“城市看海”的新闻,让学生分析原因,再谈解决措施,教师介绍“海绵城市”的相关概念,并以杭州为例让学生说说身边的做法:比如西湖、西溪湿地的调蓄作用;小区一些非机动车道和停车场采用透水性砖块铺装,下雨之后水能下渗;有些阳台、屋顶种植植物,也可以增强雨水渗透,还可以收集利用等。让学生明白,当人类对自然环境进行不合理改造时,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我们面对问题积极解决,才能和自然和谐相处。

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土地利用方式、居民就业方式、景观特征、人口特征、经济开放程度、信息、交通发达程度、文化观念差异等方面比较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设计意图】城市化过程,也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由此引导学生体会我们必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人地和谐相处。

(三)城市病的表现、原因及解决措施——人与地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总结城市病的表现,如:城市里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行驶时噪音污染;城市里高楼大厦都是玻璃幕墙,不合时宜的光反射造成光污染;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在学校一个课间餐时间,垃圾桶就装满了;房价昂贵,很多刚参加工作的人只能蜗居,生活不方便,也有人用时间换空间,住到郊区去,但上班距离变长,造成道路拥堵,花费的时间也很长;早晚高峰时,中河高架就像停车场;等等。由此总结人口密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就业困难,进而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安定,这些称之为“城市病”。

然后再分析什么原因导致了城市病。是大量聚集的人口和产业活动,是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还有不合理的城市规划,比如工作和生活的区域相隔很远,每天花很长时间在路上造成交通拥堵。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对症下药解决城市病(见图1)。

针对“人口密集”,学生会提到疏散人口。如何合理地疏散城市人口?教师以上海建立卫星城镇、国家设立雄安新区为例来介绍。

针对“交通拥挤”,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变化,比如早期的时候,杭州发展快速公交、大站车,设置公交专用道,便于提高公交车车速,减少市民通勤时间;近年来地铁的开通方便市民的出行;杭州设立一系列特色小镇,产业和城镇相融合,减缓交通拥堵的状况。

针对“住房困难”,教师以杭州为例介绍廉租房、人才公寓。

针对“环境恶化”,从减排、植绿、公民行动三方面引导学生。减排——以杭钢搬迁和公交车的动力变化为例,减少城市污染物的排放;植绿——远的介绍雄安新区的规划,近的学生谈杭州绿化建设;公民行动——上海与杭州的垃圾分类、中小学生暑期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及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可以理解城市病的表现,在针对城市病的解决措施中,既有当今时事热点雄安新区、半山杭钢的搬迁,又有生活体验——垃圾分类、公共交通,既有高瞻远瞩的规划设计,又有亲身经历的社会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领会人类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和自然和谐相处。

(四)我国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人地和谐相处

教师结合前面的分析,回归教材总结我国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①城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②大城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进行发展;③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到城市或者当地小城镇的发展;④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比如现在推行的健康码;⑤当人口和产业大量聚集时,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采取相应措施治理“城市病”;⑥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从而引出“和谐的人居环境”既包括人与人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才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不仅仅是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还在于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当地的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形成自己的特色。以杭州为例,杭州是“美丽中国先行区”,在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上,以采取关停很多重污染企业,公交车以电、气代油,居民生活煤改气等措施打造蓝天;围绕“五水共治”、海绵城市、“河、湖长制”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推广垃圾分类,使垃圾变资源;公共自行车引领低碳新生活。依托世界文化遗产西湖、京杭大运河、良渚遗址传承特色文化;增加公园、延长绿道,开窗见绿、出门见景;生活中借助互联网在线支付、看病在线预约等信息化管理。由此形成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设计意图】以大多数学生生活的杭州为例,让学生了解建设生态城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学生体会到城市的现代化不只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应该是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科技、生态、环境等各种因素,集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永续和谐相处的城市發展[4]。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而城市是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方,伴随着城市化,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人类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所以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人地关系冲突最为明显的过程。

本节从城市化的过去、现在、将来,引导学生对人地关系的不同阶段进行认识,分析原因、考虑办法。面对不断出现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逐渐意识到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和自然协调发展,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才能建设好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7-10-27)[2020-03-20].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27/c414395-29613458.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EB/OL]. (2017-08-22)[2020-03-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4]顾朝林.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J].城市发展研究,2008(A1):108.

作者:刘巧梅

上一篇:日常生活中赏识教育论文下一篇: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