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衔接中小学德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目前,大学与中小学的德育存在着内容重复、形式单一以及评价体系缺少连贯性等衔接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体制以及德育衔接机制的欠缺。所以,解决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德育地位,在内容上与学生的成长阶段相契合,与时代发展相吻合,增强德育形式的递进性,建立大学与中小学的有效德育衔接机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衔接中小学德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衔接中小学德育论文 篇1:

论如何促进德育教师的德育衔接能力发展

注重开发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德育课程,从而保证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以及德育评价的有效衔接。但一体化的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于德育教师。

当前,在我国,学校德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学段都开展了相应的道德教育。但德育的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指向“当前大中小学德育各自为政,自成体系,脱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1]。因此,如何促进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成为当下学界关注的焦点。2005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要求“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工作的领导”[2];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人才培养,明确提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3];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一步指出“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4],构建有效的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体系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战略目标。

为推动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当前学界非常关注德育目标的整体性、层次性建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主导性目标基本一致”[5];注重开发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德育课程,从而保证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以及德育评价的有效衔接。但一体化的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于德育教师。德育教师是德育衔接的主要实施者,当前,我国不同学段德育教师未能有效衔接,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的实效。德育教师与德育教师的德育衔接能力是促进大中小学德育得以有效衔接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历史发展和现实存在两个方面看,德育教师或者德育主体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两种形态,即‘专门的’和‘非专门的’德育工作者”[6]。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既依赖于专门德育教师的直接德育工作,也有赖于非专门德育教师的间接德育工作,需要专门与非专门德育教师的全面德育合作。“德育衔接是指学校德育过程及各阶段之间是独立性、连续性及整体性的辩证统一”[7];德育教师的德育衔接能力是指德育教师在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的引领之下,掌握本学段学生在前学段的德育情况,了解本学段学生在后一学段将会接受的德育任务,根据学生在本学段的身心发展状况、道德发展实际,从而有效地完成本学段的相应德育任务的专业能力。

因此,为促进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德育教师的德育衔接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必要从学生道德发展的连续性促进职前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发展;从复杂系统视野创新职后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发展机制;建立大中小学德育教师沟通交流机制,为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发展提供重要媒介,从而从整体上促进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有效发展。

一、从学生道德发展的连续性促进职前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发展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重构,“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8]。著名的道德教育家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建构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型,指出“道德水平都是从低到高依次发展,过程可快可慢,但其发展阶段顺序绝不会改变”[9]。学生的成长、道德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过程。随着学生个人身心不断地发展成熟,其在学校教育的生涯中需要经历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由此需要学校教育针对学生各个学段的道德发展特点施以相应的德育。“德育之所以被称为‘千古难题’,就在于德育教师要完成的不是一个普通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学生道德人格、价值理想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以教育者充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内心世界为前提”[10]。由此,在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中,为顺应并把握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连续性特点,应从学生道德发展的连续性促进职前德育教师的德育衔接能力发展。

(一)树立促进学生道德连续发展的职前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当前职前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专门的德育教师还是非专门的德育教师培养,其专业发展目标都是定位于某一学段的德育教师,只关注某一学段学生的道德发展。但要促进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要顺应学生道德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在职前德育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就应当帮助其树立促进学生道德连续发展的专业发展目标,在职前阶段就应当培养其全段学生观,清楚其所面向的潜在学生并非仅仅指向某一学段的学生,而是基于整体视域的某一学段的学生,是处在道德发展进程之中的学生;帮助其树立整体性视野观,关注大中小学德育的整体性、层次性建构,深入思考大中小学德育的统筹规划;培养其树立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意识,明确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重要意义,大中小学每一学段的德育既具有其独立性,又紧密联系,每一学段德育任务的完成与否建立在前一学段德育的基础之上,其又是后一学段德育得以有效展开的重要基石,学生道德处在前后衔接的连续发展的进程之中。通过树立促进学生道德连续发展的职前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从而为职前德育教师的德育衔接能力发展奠定方向基础。

(二)基于学生道德发展的连续性整体设置职前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发展的课程体系

当前职前德育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为顺应大中小学各学段德育需求,德育课程设置的学段性特征非常明显,但忽略了学生道德发展的连续性特征,忽略了各学段之间的衔接与过渡。虽然各学段有专攻,有其德育的特殊性,但基于学生道德发展的连续性特征,为促进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在职前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整体设置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而非仅仅只是针对某一学段设置相应的德育课程。首先,应开设整体性的德育课程。通过整体性德育课程的学习,帮助职前德育教师掌握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特征,从而对大中小学的德育有一个系统认识。其次,应注重学段性德育课程对整体性德育课程的有效补充。在开设整体性德育课程的基础之上再开设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学段性德育课程,从而帮助职前德育教师掌握各学段德育的特殊性。同时,应针对大中小學各学段德育衔接专门开设相应的德育衔接讨论课程,有针对性地帮助其获取相应的德育衔接知识。通过基于学生道德发展的连续性整体设置职前德育教师的课程体系从而为其德育衔接能力的发展奠定知识基础。

(三)建设促进职前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发展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德育实践模式

当前职前德育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德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比较薄弱,一般建在各县、市重点中学或小学,鲜有高校作为职前德育教师的德育实践基地,也鲜有选择乡村薄弱学校作为其实践基地;职前德育教师的德育实践模式也比较单一,主要以某一基地为中心展开相应的见习或实习,鲜有在不同基地之间的流动。基于学生道德发展的连续性特征,为促进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在职前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建设促进职前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发展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德育实践模式。首先,应注重建设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德育实践基地。为帮助职前德育教师获取整体全面的德育实践体验,德育实践基地应该多样化,既有城市重点中小学,也应有乡村薄弱中小学作为德育实践基地;既有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作为基地,也应有高校作为其德育实践基地,职前德育教师所在的高校就是很好的有待开发的德育实践基地。同时,应注重建设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德育实践模式,促使职前德育教师在各基地之间流动实践,通过在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的德育见习与实习,通过建设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德育实践模式从而为职前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发展奠定实践基础。

二、从复杂系统视野创新职后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发展机制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视野,世界所有事物都自成系统但又归属于一个高于其结构的更大系统,其强调用整体论和还原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系统,“简单性(simplicity)可以有统一的形式,但复杂性(complexity)则有多种类型”[11]。事物因其归属的不同,因其所处结构或关系的不同,而成为不同的存在,成为不同性质的事物。复杂系统理论要求对事物的存在、运动与发展做出超越二元矛盾结构的立体理解。基于复杂系统视野,在职后德育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为促进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既应当关注德育教师自身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具体实践,基于其课程教学实践发展其德育衔接能力;又应当关注促进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发展的学校内部环境建设,基于校本研修促进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发展;还应当关注促进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发展的学校外部环境建设,基于校外培训促进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课程教学实践促进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发展

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中,课程教学实践是职后德育教师的工作之所在,但其也是职后德育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需的土壤。为促进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为培养职后德育教师的德育衔接能力,在职后德育教师的课程教学中,应该围绕德育的总目标,不仅了解本阶段德育目标,还应了解相邻阶段的德育目标,增强对各过渡学段德育目标衔接的关注,从而从整体上把握德育全过程,保证完成该阶段学习者的道德培养;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中,德育教师应注意寻找不同学段衔接的结合点,从道德知识传授、道德情感激发、道德意志锻炼、道德行为养成等多方面着手,保证各学段德育内容之间内在的连贯性;在德育方法上,德育教师应该重视学习者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实施相应的适合其阶段的德育手段和措施,把本学段的德育教学放到整体德育视野中来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各学段德育方法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德育评价中,德育教师应注重各学段之间德育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并积极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的连续性发展。为促进职后德育教师能在其课程教学中具体落实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学校应对此专门设定相应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从外在给予其相应的强制要求。

(二)基于校本研修促进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发展

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校本研修是职后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为促进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为培养职后德育教师的德育衔接能力,大中小学各级学校应结合本校德育教师的实际发展情况,针对本校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发展展开相应的校本研修。通过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各年级组之间的集体研讨促进德育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经由同伴互助促进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发展;通过德育名师工作室的成立,经由德育名师的榜样示范引领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发展;鼓励德育教师积极申报相应的关于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课题,促进德育教师关注当下学界对于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研究进程,从而促进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发展;鼓励德育教师基于其自身的德育工作实践展开相应的行动研究,促进其反思并探究其自身关于德育衔接的工作实效,从而促进德育教师德育衔接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德育衔接能力的发展。

(三)基于校外培训促进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提升

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校外培训是职后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助力。为促进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为提升职后德育教师的德育衔接能力,应借助“国培计划”的平台,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级校外职后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提升的培训专项项目。“中国自2009年开始提出国家级培训政策,中央政府投入了大量专项资金保障这项政策的顺利实施,由此形成一个政策话语:‘国培计划’,其也是一个具有国家形象的品牌”[12]。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将职后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提升纳入国培、省培以及项目县的各级培训中,鼓励各培训单位以及首席专家积极申报并组织关于职后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提升的各级培训项目,力求使培训项目方案的设计立足于现实中各学段德育教师的衔接困境;强制要求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积极接受一定课时的相应项目的培训,经由国培计划为职后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助力。

三、建立大中小学德育教师沟通交流机制,为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发展提供重要媒介

大中小学德育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发展的重要媒介。经由大中小学德育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促进各学段德育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其它学段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以及德育评价等,可以更细致地把握其它学段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从而避免本学段德育超前、落后或脱节问题的出现,从而有助于其更好地完成本学段的德育任务。因此,为促进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为促进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发展,应积极促进大中小学德育教师有效沟通交流机制的实现,做好顶层政策设计,促进大中小学德育教師的沟通交流;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交流实现;建立一体化评价机制,保障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交流落实,从而有利于不同学段德育教师的沟通交流,促进德育教师德育衔接能力的发展。

(一)做好顶层政策设计,促进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沟通交流

首先,在国家层面的德育政策中应明确强调各地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沟通交流,以政策文本的形式引领各地积极促进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沟通交流,从而为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沟通交流提供政策支撑。其次,应建立大中小学德育统一领导机制,从而为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沟通交流提供领导支持。“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影响了德育教师之间的有效衔接”[13],高校德育和中小学德育分属不同部门管理,高校德育教师和中小学德育教师也分属不同部门指导,甚至有些学校内部的德育管理部门也缺乏统一性,由此容易造成分工不协调,从而导致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交流困境。此外,应建立大中小学各德育部门之间的沟通协商机制,从而为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沟通交流提供机制支撑。通过大中小学各专属德育部门的沟通合作,从而有利于促进各学段德育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二)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交流实现

沟通平台是大中小学德育教师得以有效交流的必需外部条件。当前,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沟通平台缺乏,“不仅缺少传统的如座谈会形式的交谈平台;也缺少网站、论坛等新型的互联网交流平台,甚至是存在生源联系的同一区域内的大中小学德育教师之间也很少进行交流、互访”[14]。因此,为促进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交流实现,应积极搭建相应的沟通平台。一方面,在当前的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应当借助当下的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沟通平台,以大中小学德育教师学习社区、论坛、QQ群或微信群等方式为各学段德育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搭建网络平台;另一方面,还应当在现实环境中定期组织大中小学德育教师之间的座谈与交流,从而促进各学段德育教师之间的网上网下全方位交流与互动。

(三)建立一体化评价机制,保障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交流落实

一体化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大中小学德育教师之间沟通交流得以落实的评价保障。一方面,学校应重视德育教师的应有专业地位,针对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德育工作建立统一的德育评价机制。当前由于大中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地位的不确定,从而导致大中小学针对德育教师的考核标准大多偏离德育,中小学阶段,针对德育教师的评价主要依靠升学率,大学阶段针对德育老师的评价则多以科研水平为评价标准,从而使得德育教师投入到德育中的精力相对较少,难以激发大中小学德育教师之间交流的积极性,也难以促进大中小学德育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另一方面,学校应将德育教师对其他学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的了解掌握程度、与其他学段德育教师的交流沟通情况等纳入考核范围,建立相应的奖励与惩罚制度,通过一体化评价标准的引导促进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交流落实,从而提升德育教师的德育衔接能力,促进德育衔接工作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困境与出路[J].学术论坛,2016(12):177-180.

[2]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EB/OL].(2005-07-19)[2018-08-06].http://www.moe.gov.cn/s78/A12/s7060/201007/t20100719_179051.html.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8-08-04].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EB/OL].(2017-08-22)[2018-08-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

[5]朱小蔓,王慧.关于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1):44-49.

[6]檀传宝.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95-96.

[7]王鲁宁.关于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哲学探讨[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4):49-52.

[8]皮亚杰.发生認识论原理[M].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6.

[9]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柯森,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58.

[10]迟希新.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心理学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7(4):28-29.

[11]欧阳莹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M].田宝国,周亚,樊瑛,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10.

[12]朱旭东.论“国培计划”的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10(11):3-8.

[13][14]夏梦颖,陈代波,张智强.大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衔接问题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5):63-66.

【罗生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王素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楚然

读者热线:010-62003990

栏目投稿信箱:zgdy_huati@163.com

作者:罗生全 王素月

高校衔接中小学德育论文 篇2:

当前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大学与中小学的德育存在着内容重复、形式单一以及评价体系缺少连贯性等衔接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体制以及德育衔接机制的欠缺。所以,解决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德育地位,在内容上与学生的成长阶段相契合,与时代发展相吻合,增强德育形式的递进性,建立大学与中小学的有效德育衔接机制。

关键词:德育衔接;对策;机制

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最终表现的道德行为在每一发展阶段都要遵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小学生、中学生与大学生是不同的的成长阶段,小学、中学与大学是三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因此,由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转变阶段需要相互衔接,德育也相应地要求实现有效地衔接,受教者的道德发展才能顺利实现,德育才能收到显著效果。

一、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的意义

(一)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

大学与中小学德育的衔接是学校德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德育体系的纵向衔接中,小学德育是基础阶段,中学德育是关键阶段,大学德育是升华阶段。只有各阶段之间有效衔接,学校德育体系才能发挥其整体效果。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阶段,德育工作重点由基础的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行为养成、道德常识学习到道德观念形成、道德品格塑造,各教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整体意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目标才能实现。

(二)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是学生适应不同成长阶段的必要准备

一般认为,学生的成长阶段分为:儿童期(2~11岁)、青春期(12~17岁)、初入成年期(18~35岁)。受教者每个成长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小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对学生从儿童期到青春期顺利过渡起到重要作用,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的衔接为学生从青春期步入成年期做好了各方面准备。小学阶段是道德情感体验的阶段,中学阶段道德行为养成、道德意识、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阶段是塑造大学生道德品格,是道德教育的升华阶段。各个德育阶段都要和受教者的成长阶段相适应,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体系上相互衔接,才能为学生在各阶段顺利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

(三)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是道德教育与时代同步的必然要求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征。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全新的信息交流模式,对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影响。与以往不同,现在“互联网一代”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庞杂而未经筛选的信息,对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学生来说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着负面影响。中小学生对信息甄别能力差,道德观念尚不稳定,但是中小学生从网络、手机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不差,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大学生的信息渠道更加多样化,所以,针对学生所处信息时代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也是德育衔接的重要环节。

二、目前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与中小学德育内容衔接缺乏针对性

1.是德育内容与成长阶段脱节。小学生处于儿童期,是行为养成的基础阶段。从目前小学德育内容看,关注道德情感培养较多,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不足。中学生处于少年期和青春期,同时也是叛逆期,自我意识强。目前中学道德教育内容只是道德知识的堆积,较少设置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道德思考。大学生开始面对独立学习、生活、就业、恋爱、婚姻等问题,而大学德育内容对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和需要的关怀未能给予全面的支持。调查显示:“75.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德育中关于‘找个人生好伴侣’的内容非常少,72%的大学生认为关于性生理、性心理的内容非常少,48%的大学生认为关于‘处理好与异性的友谊’、‘处理好恋爱关系’的内容非常少。”1]可见大学德育内容未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成长所需。

2.是德育内容与时代脱节。在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数量飞速增长的今天,小学生也成为网民中的一员,能够从互联网中获取大量未经筛选的信息,初中生、高中生拥有手机比例逐年递增,通过手机上网的形式获取信息已经习以为常,但是相关的网络道德教育、信息素养教育都没能及时跟上时代,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抵抗诱惑能力都远远不及他们对信息的获取能力。例如,小学生通过互联网抄袭作文、悬赏请求他人代写作业,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浏览色情网站、醉心网恋等都是中学缺乏信息道德教育的体现。目前学生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在多种价值观念相互融合相互冲突的时代,容易把所接触到的多种价值观念混杂在一起,但是面对实际生活,这些混杂的价值观念不能给予一致有效的指导,反而给学生带来很大困扰。中小学德育没有承担起教会学生进行价值观澄清和道德判断的责任,在教学内容上,仍旧以道德知识灌输作为考核重点,而较少培养学生进行价值观辨别、道德判断的能力,不仅不能把所学道德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学生也无法在众多价值观中找到稳定的价值衡量标准。

(二)大学德育与中小学德育衔接形式缺乏适应性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形式,但是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不能只通过课堂讲授,而要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形成道德情感。中学德育重点是学生道德行为养成,但目前中学德育也多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的道德实践并非主要形式。道德行为养成需要长期的道德实践,而不是学期末的道德知识考试。从目前的高中阶段的德育看,德育教学采用文理分科的形式。高一年级未分文理科的学生要学完四门必修课,高二年级分文理科,文科生开始按照高考大纲选择六门选修课中的考试内容。文科生所选学的政治课内容也和高考直接相关,多数情况是选修《经济学常识》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由此造成理科生几乎没有学到《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机会,文科生有学习机会但是也会匆匆掠过而把精力放在学习高考考试内容上,造成学生德育情况因课程设置产生文理分化。大学生思维灵活,求新意识强,强调学习自主性的大学课堂管理相对宽松,但单纯的课堂教学的形式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急需改进形式,通过社会道德热点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三)大学德育与中小学德育方法上的衔接缺乏有效性

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应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德育才能获得实效。小学阶段德育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内容多浅显易懂,因此,在德育方法上应增加道德故事、事例讲解的比重,通过能和学生实际结合的文学作品、影视剧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中学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加强,道德教育内容应注意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但目前中学德育更多理论知识的灌输而非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在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上不是引导而是说教,所以在德育方法上多采用设置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讨论,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大学生思维活跃,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需要加强引导进行正确道德判断,但在大学德育方法上多以课本为主要教学材料,对社会道德问题缺少引导学生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在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中说教多于启发,德育方法中缺少价值观澄清的过程。

(四)大学德育与中小学德育评价衔接缺少连贯性

中小学和大学的评价体系是重要的德育衔接链条,但是在中小学和大学有着不同的德育评价体系,缺少连贯性。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的德育评价基本是以考试为主,学生的日常表现无法计入相应的德育成绩,这造成大学阶段对每一个学生的德育评价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缺少从小学、中学的连贯性。中小学的德育评价也很难体现在高考成绩上,而高考成绩依然是中学生迈入大学门槛的唯一标准。

三、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体制是德育衔接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好坏评价标准只有升学率,在升学压力下,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否升入大学的绝对标准,这就造成中小学应试教育体制下道德教育不受重视的局面。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校只是单纯地重视考试成绩,所以原本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行为养成变成了道德知识考试。而开班会、升国旗、文明监督、爱国主义教育等因为不作为升学成绩的一部分,不受教育者重视,缺少科学量化的考核体系,一切都流于形式,由此造成德育未能在中小学道德教育中打好基础。在大学教育中也没有把道德教育放在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一位,就业率和专业突出成为大学办学质量的标尺,就业指导课比思想道德修养课更有实际的吸引力,目前泛滥的功利主义的观念、以绩效作为衡量标准造成大学德育和中学德育都存在同样的教育质量问题。

(二)大学德育与中小学德育缺少衔接机制

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之间缺少长效的衔接机制。不仅仅是大学和中学评价体系不统一,大学、中学和小学的德育工作者之间也缺少衔接意识和交流渠道,德育工作者没有机会充分了解相邻学段德育的内容和形式是否重复,是否脱节。小学德育工作者缺少对中学德育的了解,中学德育工作者也缺少对大学目前德育情况的把握;大学缺少对中学德育效果信息的反馈渠道,中学对小学德育效果的信息反馈工作也不到位。中小学德育和大学德育工作缺少交流的平台和衔接的长效机制,进而造成大学与中小学德育的衔接问题。

四、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解决大学德育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德育地位

目前德育效果不理想不只是大学阶段的德育问题,大学阶段只是整体德育系统的问题凸显阶段,从整体的德育体系来看,各阶段德育都存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没有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的硬伤,因此,大学德育和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根本解决途径是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学校德育缺少量化评价系统而且无法单纯通过考试考查道德水平,应试教育只能完成对知识、技能的考核,道德教育效果不能以升学率和就业率为标准,因此只有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中把道德教育真正提升到第一位,教育行政部门、教学机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都重视道德教育,而不是把道德教育让位于技能、知识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大学德育与中小学德育的衔接问题。

(二)在德育内容上要做好衔接

1.要在内容上与学生知识结构相契合,同时减少重复内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多是儿童期能够掌握的基础常识,中学阶段所学多是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对比大学的理论知识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加注重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所以,在德育的衔接上也要注意做好各阶段的工作。小学阶段注重道德情感体验,对道德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中学阶段要在此基础上升华,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中学阶段分文理科,但在道德教育上不能把学生分文科理科,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能就此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统一内容、夯实基础,无论文理科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按照道德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内容中需要回顾以往所学内容,但是不能过多地简单重复德育内容,不然会给学生带来重复感,进而产生厌倦和逆反心理,影响德育效果。

2.要在德育内容上与学生的成长阶段相契合。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分别处于儿童期、青春期和初入成年期,有着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做好成长阶段衔接时期的德育工作,在德育内容上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解决学生面对的实际问题。例如,中学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此阶段应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理论学习和道德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道德教育。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渴望自我实现,道德教育要把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为社会做贡献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在德育形式和方法上要做好衔接

1.注重德育课程整体性,要增强大学和中小学德育形式的连续性和递进性。学校德育由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组成,这一过程需要有贯穿始终的统一形式,同时又需要有递进的学段层次。例如,课堂教学,这是贯穿始终的统一形式,学生始终能够从课程教学中获得基本的道德知识,价值观念,这是德育的常态教育方法。同时,在小学的德育课程、中学的德育课程到大学的德育课程的形式中,始终是一个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要求越来越高的递进趋势。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形式上保持连续性的同时注重递进性。德育活动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相一致,由低到高地向上发展。

2.注重德育活动有效性,丰富中学德育活动形式,同时加强引导大学德育活动。现在中小学德育多以课堂教学为主,着重学习德育理论知识,而小学阶段需要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体验,所以小学德育应与小学生实际生活体验相结合开展德育工作。中学阶段更需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养成教育,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就需要以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大学生能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由组成多种活动团体,对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帮助。但是,中学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管理严格的德育工作,造成大学新生一时不适应大学宽松的管理模式,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德育活动,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大学适应期。

(四)建立大学与中小学的德育衔接机制

1.要建立德育信息交流平台。大学和中小学可以共同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可以是德育信息交流论坛,也可以由大学和中小学组成德育衔接考察定向单位,定期召开德育信息交流会,由一线的德育工作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还可以开展德育调研工作,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集中解决德育衔接问题。

2.要统一德育评价体系。在考察德育知识的同时加大考察道德行为养成情况的比重。采用多元的综合性的德育评价体系,通过学校评价、教师评价、社会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立体评价模式对德育效果评价。可以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制订大、中小学评价指标体系,对整体学校德育采用一致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评价体系一致才能促使德育工作者主动形成衔接意识,主动关注相邻学段的德育情况,进而促进各教学阶段的顺利对接,解决衔接问题,提高德育实效。

3.要建立长效的德育衔接机制。在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由大、中小学联合组建德育信息系统,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德育信息档案,在各个教学阶段都能了解相邻学段学生的道德情况,便于因材施教,同时便于找出问题根源。通过德育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反映学生德育情况,德育工作也能及时进行调整,进而提升德育工作效率,提高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顺文.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影响程度的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

作者简介:陈新亮(1970-),男,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徐永赞(1970-),男,河北科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教育部2008年人文社科规划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08JA710013)

作者:徐永赞,陈新亮

高校衔接中小学德育论文 篇3:

“今天,我们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征文启事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国家首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基地严格遵循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有关工作的函》的建设要求,从“大师德建设”理念出发,以“倡导关怀型师德,助力教师幸福”为价值追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发展重点,搭建平台,探索模式,形成标准,汇集资源,突出特色,铸造品牌,力争建设成为以面向基础教育学校为主,兼具面向高校的纵向贯通衔接、横向渗透互学的“大师德建设基地”和培训、测评与智库功能兼具的师德基地。

《中小学德育》杂志是由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全面反映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专业期刊,同时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会刊。《中小学德育》致力于为中小学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提供最新的德育改革动向、权威的德育政策指引、新锐的德育研究成果、鲜活的德育实践经验,力争成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风向标”,锐意改革的“排头兵”,德育工作者交流经验、探索德育规律的“大舞台”,引领德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广大德育教师的“参谋部”。

为发挥基地的平台功能和《中小学德育》杂志的学术影响力,现共同面向全国德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公开征集师德师风建设论文。经专家评审,对于获奖的优秀论文,基地将颁发证书并选择在《中小学德育》杂志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合办“师德研究与实践”栏目公开发表。

一、征稿主题

今天,我们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二、征稿类型

(一)论文类

聚焦“今天,我们如何做一名好老师?”主题(标题可自行拟定),既可以进行学理性研究,也可以结合学校德育实践进行写作。要求规范(GB/T 7714—2015)撰写,文章应包含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要求标出页码并与内文相对应)等内容。如有课题,请在首页页脚注明。字数以4500—6000之间为宜。

(二)案例类

要求用叙事研究的方式撰写,通过叙述自己的教育经历,展现对“今天,我们如何做一名好老师”的创新思考。字数以3000-4000之间为宜。

三、注意事项

请在知网自行查重并把查重报告(或截图)与稿件一同发到投稿邮箱。我刊要求除去引用后重复率不超过10%。截稿日期:2020年8月20日。

投稿邮箱:sdsfzw@163.com,请在邮件主题注明“师德征稿”字样。

联系电话:020-85216093,联系人:刘老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部師德师风建设基地”

《中小学德育》杂志社

2020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