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析及培训设想论文

2024-04-25

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析及培训设想论文(通用7篇)

篇1: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析及培训设想论文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通过近年来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软件、远程网络教育等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大量事例,人们已经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产生的深刻影响。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与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发展和应用教育技术已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建设的迫切需求,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尽快掌握和应用教育技术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云南省于4月开始启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对全省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我省的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但是,相对其他发展地区,我省的经济发展和教育观念都相对落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要真正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培训计划。这里,主要对云南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做一个分析,同时。提出个人的培训设想。

1多数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不足”

由于教师的年龄因素、自身素质、所处地理位置等问题,使很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和继续学习中难以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科学地使用教学媒体。

1.1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缺乏科学认识

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根据AECrI’94定义解释: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中小学教师要认识这门学科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1.2缺乏对教育技术基本技能认识

许多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在教学中大量使用先进技术.或者在教学中大量应用计算机,教育技术能力就是会使用这些技术。而我们要求的中小学教师具备的教育技术基本技能是: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1.3对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被称为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它的出现引起了教育观念、方法、手段以及师生传统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而信息和观念相当落后的地区的教师,不但意识不到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还在潜意识里排斥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对中小学教师的重要性有两方面:

(1)教育技术是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并实践基础教育改革的`必备工具。教育技术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教育观念不断出现,比如: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情感教育、四大支柱教育等观念,教育一线的教师必须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现代教育观念认识;教育技术可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的教学模式上是既以教师为中心、也以学生为中心的双主模式,传统教学环境无法满足,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可满足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要求;教育技术可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革,由于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再加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发生变革;教育技术还可以促进教学环境的变革.比如:学生可利用技术自由的学习:可突破地区的制约,实现优质资源和师资的共享,缩短空间距离;教育、教学信息流通将更加快速、便捷。

(2)教育技术能力是中小学教师的必备素质。教育技术对教师自身的作用有四点:有助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知识结构: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2教师的基本信息能力准备“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和价值以及个人终身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产生了学习教育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但在现实的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由于在年龄、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所处学校的信息化环境等因素不同,导致了教师的基本信息能力存在差异。条件好的学校,中青年教师已具备基本的信息能力,能满足上述需求,年长的教师在基本信息能力方面就很难达到上述要求。而在一些落后地区的学校.教师虽然有学习的激情和迫切的需求,但受经费、师资及硬件环境等因素制约,教师不能得到正规的培训,也不能接受持续的、系统的教育技术的培训。这样,教师即使参加过有关教育技术的培训,由于受条件限制也很难有用武之地,而且难以达到信息技术更新速度的要求。

3教师不能科学的应用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教师教育能力、学科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教师在基本信息能力具备的情况下,还要具备教育信息的应用能力,即教师要能够有效地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并积极寻求优化教学的措施.积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但在实际的应用中,许多教师难以达到这些要求。有的教师是“为用技术而用技术”,在应用中一味地追求信息技术的“技术含量”,特别是在进行课件评比时,在制作课件中将各种技术都叠加在课件上,把教学课件变成了信息技术的成果展览,忽视了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没有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真正有效地结合起来。有的教师难以把握课件在教学中应用的最佳时机,不同时间的课件展示,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学生读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当学生先读原著时,一千个学生心里就有一千个形象的孙悟空,文字的魅力是让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极大的发展.再看通过现代技术展示的具体人物时,学生只会把影视中的人物看成是他想象中某个人物众多形象中的一个;而教师如果一开始就以课件的形式介绍《西游记》,让学生先人为主地接受具体的人物,后再让学生读原著或接触其他类型的人物形象,学生就会觉得这个孙悟空怎么不象,或这个孙悟空就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学生的想象思维受到限制。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教师不讲科学的滥用课件,却是适得其反的扼杀了学生想象的能力,折断了想象的翅膀。

4因地而宜的培训计划

云南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必须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这里提出四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建议:

4.1加强硬件投资,提供学习的环境

与发展地区相比,偏远、落后的地区,信息闭塞,经费紧缺,无论是教学方面的硬件和软件投资,还是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都是少之又少。这样,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师素养等提高的速度就非常缓慢。与发展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教师因素引起的地区教育差距也会加大,这会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导致教育的不公平。这样的环境,更需要国家和地区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硬、软件建设,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地理位置偏远的地方也能及时的学习到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不断更新和补充自身的知识,同时通过教育技术的应用,既能学习教育技术的有关知识,也能通过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2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要达到我国教育改革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培养出能适应21世纪要求的新型人才,偏远地区的教师更要求要转变观念。转变观念就是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认识,使他们对由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当代教师必须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包括: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理论、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理论、学习理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培训时要特别注意将教育理论方法的培训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师能自觉运用新的教育观念和理论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4.3注意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能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观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改变。这个方面的培养内容主要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教学,通过学习讨论交流使得教师学员们能够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的作用。

4.4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确保教师的继续学习

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教学中,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必须要有学习的环境.学习的机会,确保教师要能够获得新知识。同时,还要求要建立终身学习的体系,保证教师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教师,信息闭塞,学习培训的机会少,教学水平相对落后.更需要终身学习体系的支持。而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和参与,是多项技术、各课师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多项因素的综合。教师通过终身学习体系的支持,可持续的获得新的知识、理论.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素养,更好的扮演好21世纪教师的角色。

篇2: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析及培训设想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培训

1调研方法

2009年1O一11月,共计88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吉林省省级教育技术骨干培训者培训,有73人通过ETA培训平台参与了ETA平台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其中参与培训前后两次调查的教师有69人,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4.5%。调查对象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体育、化学、物理、生物政治、地理、历史、美术和信息技术共14个学科。问卷调研项目主要涉及教师对教学常用软件掌握的熟练程度、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掌握及实践情况、教师参加过的教育技术相关培训情况、对教育技术培训的期望及意见等相关问题

2调研结果及分析

2.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情况

调查表明,40%的教师学习过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较多的是浏览网页、使用Google或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教学资源和使用word或Excel等制作电子教案.而对网页制作和动态课件制作的相关软件则知之甚少.教师对具体技术软件的掌握程度不高,如图1。

同时,对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的课件种类和课件使用频度的调查表明,90%的教师写过教学设计方案,86%的教师制作过PowerPoint课件.45%的教师在教学中每月应用1—2课件,每月应用3次以上的教师占43%,还有12%从不使用课件进行教学。这说明。教育技术对学科教学的辅助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仍需在实践中更全面和深入地挖掘。

2.2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遇到的困难

篇3: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析及培训设想论文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现状

1.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目前所处阶段

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从“九五”期间就已开始,总结起来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操作式培训阶段、案例式培训阶段、项目式培训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阶段,如图1所示。2014年5月27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 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 依据该标准,教育部同时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给出了方向性指导。

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相关指导意见,各省市搭建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平台,也开展了相应的培训工作。如广州市于2015年1月29日发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搭建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题介绍平台,并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

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主要方式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从时间上划分,一般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从内容上划分,可分为系统学习、专题研讨等。培训主要以集中面授培训与网络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面授培训指在各省市相关机构的组织下,采取集中面授的形式对符合遴选条件的教师进行面对面培训,培训活动包括主题讲座、线下协作活动等。例如,《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广州试验区天河试点区实施方案》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采用远程辅导教师集中面授培训与全员远程培训的方式。

网络远程培训指在各省、市相关管理机构的组织下,采取网络远程培训方式组织教师收看培训课程、研读学习材料,利用在线交流研讨、专家辅导答疑和本地集中研讨等方式进行培训,一般对教师学习时长、学习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例如,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建设项目中级培训全程采用远程培训方式进行。学员需按时、独立学习网络课程中各模块学习内容,每期学习时间40天。晋江市教育局开展2014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采用集中面授与远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面授时间为1天,由项目专家担任主讲;远程培训时间为35天,主要依托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海西教育网)和市教师进修学校,进行网络培训。

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1. 培训内容和培训步调统一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组织者往往采用统一的培训内容和统一的培训步调,没有考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个体差异,而且难以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教师特殊岗位之间需求的差异,针对性不强。受训教师往往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单位部门、不同的年龄等,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学习能力,他们面对统一的培训内容反应各异,有的感觉学习重复,有的学习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有的感觉内容太浅薄。因此,设置统一的培训内容不利于教师的个性化学习。目前的培训基本上都是任务式的正式学习,要求受培训的教师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学习或者完成固定的学习任务, 达到固定的学时要求。这种学习方式不够灵活,无法适应教师的个别学习需求,受培训的教师往往会想出各种方法应付学习,这样的培训实际上没有真正达到学习的效果。

2. 培训时间集中且时间较长

传统的集中面授式培训,一般是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大多会选择在受培训教师的假期时间安排培训活动。这种形式便于教师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交流,遇到学习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同伴或者培训教师的帮助指导。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集中培训的形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使得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教师作为成人,角色具有多面性,工作具有多样性,自身工作安排、家庭等原因使得教师很难保证在集中培训期间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网络远程培训也需要受培训教师在工作时间以外安排时间进行远程学习。而且,一些网络培训课程时间较长,无法激发教师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培训非但不能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反而增加了额外的学习负担。教师不愿意在休息时间花很长时间进行相关的网络学习,经常会出现为了应付学习课时而弄虚作假的现象。比如,统一时间用多台电脑播放教学视频,或者找代理机构或软件代替学习。

3. 培训设备不便捷

目前传统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 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小学教师与培训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等几乎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必须在电脑和网络环境中进行。中小学教师任务繁多,可用于集中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的时间少,但其零碎时间多,利用空间广,可挖掘的潜力非常大。由于电脑的移动性有限,教师想学习时并不一定有可用的电脑,这容易对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同时,由于电脑不便于携带,教师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浪费较多可利用的学习时间。

4. 培训交互方式单一

不论是集中面授还是远程网络培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交互方式单一的问题。集中面授过程中,培训教师基本采用讲授的方式传授知识,受培训的教师更多是聆听,信息传递为单方向的灌输方式。远程网络培训中, 接受培训的教师利用远程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但目前教师远程学习平台功能有限,加之培训组织管理不足,使远程培训平台不能实现良好的在线交互或线下互动。

5. 培训环境和教学应用情境分离

教师的工作实践性很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应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很多培训只关注了培训期间知识的短期内化过程,一个项目学习下来,短期内对教师触动较大,当回到学校真实教学环境中,曾经的项目培训所得便逐步衰减。这样的培训忽视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实践特征,难以满足中小学教师自身教学技能提高的需要。很多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在回到实际工作环境后,未能像预期的那样应用培训所学改善教学行为,甚至过一段时间,又回到了培训前的状态。培训和工作是两种不同的情境,受训教师面对情境的变化,很难将培训所学顺利地迁移至工作情境中。因此,项目式的培训课程不能支持教师的常态化学习,难以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理想的应用效果。因此,如何实现教师培训学习和教育应用一体化,是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运用移动学习解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移动学习(m-learning)是利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为学习者提供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通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与其他形式的学习比较,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特点。它强调“及时学习”,因为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另外,它是对正式学习的补充,因此具有改变教育和培训方式的巨大潜力,正成为一种能够解决传统教育所面临挑战的新模式。

将移动学习相关理论合理应用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能较好地弥补目前培训存在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教师提供大量优质的微型化资源;移动学习设备的移动性使教师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丰富的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的良好交互;培训环境与教学应用情境相关,缩短了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距离;移动学习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图2表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及移动学习对策。

1. 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移动学习的一大特点是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习者可以灵活支配时间,把握时空,在最需要的时候获取知识信息,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在工作、生活或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或地点进行学习。这一特点就弥补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培训时间和地点相对固定”这一缺点。教师可以比较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地点,避免了因“培训时间和地点相对固定”对培训效果带来的消极影响。

2. 为教师提供大量优质的微型化资源

移动学习另一大特点是“学习资源片段化”。移动学习资源一般是实用短小的知识点,移动学习强调在有限的、较短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的、松散连接且设计良好的知识内容或模块。这一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师培训学习时间过长”这一局限性。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在空闲时间进行短暂的学习。

移动学习更多地强调非正式学习场合下的学习。这一理念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过程中的使用会丰富教师的学习方式,将整个学习任务细分,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减轻教师学习负担,起到“积少成多” 的学习效果,让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培训任务。

3. 使教师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移动学习的学习形式是移动的,借助于一些便携式移动设备,在没有时间、地点的制约下任意开展的学习活动。这一特点弥补了传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设备单一”的缺点。教师不再受设备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移动学习设备进行学习。

4. 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的良好交互

移动学习环境具有良好的互动性,主要表现在丰富的交互方式和良好的交互体验。

第一,丰富的交互方式。移动学习终端除了最常用的触屏交互方式之外,还可以实现拍照、录像、声音输入输出、GPS定位、重力感应、肢体动作感应等多种交互方式,实现多方式的信息输入输出,与具有同样功能的设备相比,功能的集成性更强,使用更加便捷。移动学习的这一特点保证了移动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交互性的实现,使中小学教师能更好地与移动终端、学习同伴、培训专家等培训要素进行交互,提高培训效果。

第二,良好的交互体验。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移动终端的交互操作较为简单、及时且顺畅。良好的交互体验保证了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多方向的有效传递与及时反馈,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将移动学习引用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其良好的交互体验能够保证且有效提高教师的学习效果。

5. 培训环境与教学应用情境相关,缩短了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距离

移动学习活动是情境相关的。移动学习将学习者置身于可信的、适当的使用情境,依据学习者所处情境的变化而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利用移动学习设备,无论走到哪里都可实现移动学习,并使教与学真正突破时空限制,使学习发生在真实的自然、社会情境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学活用”。由于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实际教学情境就是学习情境,且这种学习方式方便快捷,缩短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距离,有利于教师将所学知识有效迁移。

6. 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应当思考如何把终身教育的思想融入培训过程当中。传统的培训由于培训设备、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的限制,无法很好地在培训中融入终身教育的思想,若将移动学习应用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中,因其非正式学习的特征,培训将融入到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中,不仅能使接受培训的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利用这种方式去不断地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创造出对其整个一生都获得教育或自我教育的机会和可能,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结论

篇4: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析及培训设想论文

关键词: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7-0036-03

2012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在《规划》的指导下,各种教育工程和教育项目都在为推进教育信息化而努力,如“国培计划”中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等。这些项目的持续推进,为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信息化差距奠定了基础。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边疆地区中小学校近年来在信息化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相比,不论是从硬件基础设施上来看,还是从教育理念上来看,仍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一、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国家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从教育上,都给了边疆地区很大的扶持,如2012年“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教育部在印发的《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宽带网络校校能建设与应用”等,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边疆地区的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也得到重视与发展,许多中小学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机房与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随处可见。然而,从现状来看,具备了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中小学校,仍未能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没有给师生带来更多教与学方式上的改变。

1.硬件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信息化教育无疑离不开由各种物理设备等信息基础设施组成的信息化环境。这些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计算机与相关设备(投影仪等)、计算机网络以及教育资源网(如地区性教育网、全国性教育网等)等。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于中小学校硬件基础的建设常常有心无力。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扶持政策后,边疆地区中小学校的硬件基础从无到有,目前城区的中小学校教室均配置了多媒体设备,机房的生机比达到14:1左右的比例,这些硬件基础设施为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搭建起了一定的平台,但与沿海发达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育资源网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普及和提高。

2.数字化教学资源匮乏

有了硬件基础设施,信息化教育还离不开优质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目前在边疆地区,大多数中小学校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方面的配置主要体现在常用的一些办公软件和国家通过“农远工程”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上,各种教学资源库、虚拟实验室等的资源少之又少。教师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更多地只是体现在单机课件的使用上,而课件更多的还是以文字、图片为主。

3.教师信息素养普遍偏低

在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中,教师的信息素养尤为关键,只有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才能有效地推进信息化教育。由于我国信息化教育起步较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也导致了边疆地区中小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存在较大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国家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中小学教师都要参加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在“国培计划”项目中也有不少和信息技术及使用有关的内容。但这些培训对于仍以应试教育模式为主的边疆地区的教师而言,有用但不“实用”。

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施困难,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情况堪忧

在边疆地区,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很少,到了初、高中,虽然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很多时候只能让位于语文、数学等主要的学科,导致学生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只掌握了一些软件简单操作,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信息意识与态度,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很茫然。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各学科教学中,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在这样的有效整合教学中,既能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因此,可以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从现状来看,边疆地区中小学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进程是严重滞后的,在他们看来,只要到多媒体教室上课,用到课件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了,这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念相差甚大,根本做不到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对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来看,这些问题除了与经济落后有关外,更与人的思想、观念、意识有关。

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缺乏有效支持

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信息化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在边疆地区,大多数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硬件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却缺乏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需要用到数字化教学资源,很多时候都是教师自己自行搜集、加工或制作,由于教师本身信息素养不高,所获取或制作的这些数字化资源从质量上也得不到保证。严格来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由比较专业的团队设计开发,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持与经济投入,而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边疆地区来说,无论是技术支持还是经济投入都显得力不从心,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无法提到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中来,更谈不上《规划》中提到的“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共建共享环境”的建设。

2.应试教育束缚教师的发展

国家虽然下发文件要求所有中小学校的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但从边疆地区的培训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大多数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较差,不愿意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讲课,认为做课件太麻烦;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教育已走向素质教育,但边疆地区很多学校仍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还是由学生的成绩说了算,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短期内见不到学生成绩提升、以各种技术形式支撑的教学模式是不容易得到教师和领导的认同的。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及信息素养,而在边疆地区,如果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不改变,那么培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也将举步维艰,进而也将阻碍信息化教育的进程。

3.对信息素养的内涵理解不深入

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而,在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国基础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而信息素养不仅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还包括信息意识与态度。从信息素养的内涵来看,边疆地区中小学校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信息意识与态度。在边疆地区,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来完成,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还是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生如何使用各种软件,缺乏更深层次的信息意识与态度方面的教学;加之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的诸多课程中属于很边缘的学科,领导、教师不重视,家长也不重视,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偏低。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的获取随手可得,纯粹的记忆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快速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如何评估利用信息和具有信息的意识和态度,这才是信息化时代需要学生具备的信息素养。

4.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不够深入

边疆地区中小学校的不少领导与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一方面,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只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因此就导致了这样的一种认识:只要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种认识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等同起来,教师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就停留在利用单机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这种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的模式上;另一方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使得不少领导和教师认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通过这门课程就能完成。这种错误或片面的认识自然就会阻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也会阻碍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三、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对策探讨

1.信息化教育“硬环境”与“软环境”应共同推进建设

从目前边疆地区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的现状来看,信息化教育硬件基础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各中小学校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所需的设备,机房的建设也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但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前景来看,硬件基础的投入还应持续。硬件设施的投入不能一味停留在国家给予的帮助与扶持上,当地政府应从长远的发展考虑,积极给予当地学校在硬件设施投入上的支持。

“硬环境”的建设是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基础,但同时信息化教育的开展还离不开“软环境”的创设,在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软件环境方面的建设,二者缺一不可,应共同推进建设。《规划》提到“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共建共享环境”,这一点在边疆地区实施起来尤为困难。一方面是大多数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较弱,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是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是领导意识不够强,在引导和创设信息化环境方面欠缺考虑。改变这种困境,最重要的就是领导意识上的转变,从上到下努力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这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不仅包括由硬件设施搭建起来的物质环境,还包括由学校内部的制度、文化、心理因素构成的心理环境,这样的教学环境必然会使师生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走上信息化教育之路,也必然会促使教师走上建立优质数字资源之路,逐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美好蓝图。

2.应建立起当地政府教育职能部门、中小学校与高校“三位一体”的长效合作机制

教师在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信息素养关系着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从边疆地区信息化教育的现状来看,除了利用“国培”等项目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外,还应充分利用起掌握多种教育理论及数字化资源的当地高校。当地高校不仅培养着未来教师,而且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当建立起当地政府教育职能部门、中小学校与高校“三位一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将三者在信息化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最大化。这种机制对于当地政府教育职能部门来说,能够利用当地资源有效完成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任务;对于中小学校来说,与教育职能部门与高校的合作,能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对于高校来说,利用培养师范生与辅助培训在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教、学不分离,这样不仅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未来教师,更好地促进当地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而且也能更好地起到地方高校服务当地发展的作用。

3.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对于边疆地区的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只是用来作为查找资料准备教案或制作课件,或是与同事沟通以及保存教学记录的工具,很少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或整合于课堂教学。但不可置疑的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逐渐改变师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很难跟上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不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结构,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将与世界脱轨,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要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结构。我国边疆地区大多数中小学校目前还处于传统教学结构与现代教学改革的夹缝中,信息化教育的开展在这种环境中举步维艰。因此,要推进信息化教育,就有必要实现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就需要领导要能放开思想,鼓励教师去做,不要把短期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教师要能有创新开放的思想,愿意去做,逐渐从僵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者。

四、结束语

国家通过“国培计划”、“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项目的实施及持续推进,力图缩小城乡之间在信息化教育中的差距,使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工作仍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陶文玲,侯冬青.浅析我国信息化教育发展现状[J].陇东学院学报,2014(1):85-87.

[2]李祺.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3]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4]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8).

[5]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篇5: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析及培训设想论文

随着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对教育领域的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效性也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关注的一个重点,只有培训的实效性真正提高了,才能使教师最终受益,才能达到信息时代对每个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问题的提出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关其实效性的研究较多,通常对其培训效果的分析主要是集中在培训本身,大多是关注培训前和培训结束后参训者知识、技能、态度等的变化,利用两者差异的显著性来表明培训的效果.但是对于培训之外的一些因素分析得比较少。此种评价忽略了培训的真正目的,即培训是为了实际工作服务的。被培训者只有将培训所学实际运用于工作,才能体现培训的真正价值。当前的教师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能将培训的内容进行有效地迁移,进而影响培训的效果。因此,对影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的因素进行分析。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培训迁移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于企业培训当中.它是指受训者把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程度。培训迁移不仅仅强调受训者在培训中学到了什么,更强调受训者是否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效性的最终体现就是要提高受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而培训迁移这一因素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本文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2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主要分为培训设计和培训迁移两个部分,培训设计部分主要从培训本身来分析影响实效性的因素,侧重受训者对于培训的掌握程度,主要从培训开始前的需求分析、培训的实施,以及培训产出评估这3个因素来考虑,培训迁移部分主要分析培训后影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绩效变化的因素,主要从个人因素(个人特征和培训实用性评价)和组织因素(培训后期服务、迁移气氛和组织文化)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侧重受训者对于培训的应用程度。从模型中也可以看出,培训迁移部分是整个模型的核心环节,培训设计是培训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产生是培训迁移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效性的最终表现形式。

2.1培训设计

一个好的培训设计是提高培训实效性的必要前提.也直接决定培训是否可以迁移,有关影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设计部分的因素,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考虑。

(1)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主要是参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在培训实施前,针对培训的内容、组织模式、培训方式等对受训教师进行需求调查.依据调查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培训大纲。培训大纲要做到培训目的与培训内容相称,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相称。一切从受训教师的需求出发,学有所用,尽量做到“以人为本”,提高受训教师的主体性地位,真正满足他们的教学需要。对培训开始前的需求分析这一因素的考虑对于培训的开展是必不可少。

(2)培训实施。培训实施阶段也就是培训的开展阶段,即整个培训的实施环节,师训教师根据培训大纲(根据教师的需求进行不断的调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完成相应的培训目标,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各位受训教师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培训的实施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受训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适时地对方案进行调整,进而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培训。培训开始前的需求分析是一方面,但是只有在接触到受训者之后,获得他们在培训过程中的一些反馈才是最真实的。

(3)培训产出评估。培训产出评估即在培训结束后对受训教师针对此次培训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受训者对师训者、教材、教学方法及培训的管理等的满意程度),以及受训者接受培训后所达到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的调查(受训者培训后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理念、基本技能和各种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等),对培训产出的评估也是目前常采用的实效性测量的方法.依据受训教师培训完的反馈,来调整以后的培训设计。

2.2培训迁移

培训迁移是受训者把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程度。它是整个实效性实现的关键环节,也是绩效产生的必要环节。下面将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这两个方面对影响培训迁移的因素进行分析。

2.2.1个人层面 个人层面主要考虑个人特征和个人对培训评价丽个因素。个人特征主要从迁移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两个方面来分析。

(1)迁移动机。在培训迁移中,迁移动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动机是人们对将要承担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愿意付出努力的内驱力,是个人内在需要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迁移动机会直接影响培训所学是否会用于实际教学当中以及运用效果如何,影响培训后的迁移效果。如果培训者具有强烈的迁移动机即认为培训会给他们的工作效用或者职业效用(个人专业发展)带来帮助,那么他们将非常愿意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促进培训的迁移。

(2)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能够成功完成任务所抱有的希望或自信。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好的个体能更好的完成任务。在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如果受训教师对培训的内容感兴趣,对取得预期绩效充满高度自信即具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那么他们在培训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很好的完成培训任务,并在培训完成之后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实现培训迁移,完成培训目的。培训评价即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实用性评价,在培训设计阶段的产出评估中也涉及到了对培训内容的评价.但它仅是在培训刚结束后对培训的一个评价,是一个感官层次的认同,或者是以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依据来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评价,并没有延伸到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而在培训迁移过程中的评价,才是最真实、最直接的,它对进一步改善培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2.2组织层面 组织比如同事、领导,学校,培训机构等对培训迁移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培训迁移的组织层面的因素主要从培训后期服务、迁移气氛、组织文化这3个方面来考虑。

(1)培训后期服务。培训后期服务主要是针对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为受训教师所提供的服务。例如: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是否为受训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提供后期指导,参与一些学校的课题研究等。培训机构与受训教师并不仅仅是在培训期间存在依存关系,而是一种长期的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受训教师在培训结束后的应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培训机构要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并定期对培训的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2)培训迁移气氛。培训迁移气氛指阻碍或促进组织成员将在培训中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组织环境,对于影响迁移气氛这部分因素的分析主要采用的是Tracey和Tews在2005年提出的GTCS量表.主要包括3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管理支持,它反映了上级和管理者对在职学习、创新和获得技能的鼓励与奖赏的程度。例如,学校对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比较好的教师进行表扬和一定的奖励:学校领导鼓励教师将培训中的所学,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等。

第二个维度是工作支持,是组织的工作或技术系统,它代表了工作设计对持续学习的促进程度和对知识技能获得的灵活性的提供程度。例如,学校定期举办教师技能大赛或者课件制作大赛:学校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信息技术化教学手段等。

第三个维度是组织支持,代表了组织系统,它与能证明培训重要性的政策和制度是一致的]。例如,学校为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学校将参加培训与教师的绩效评价(职称)相联系等。

(3)培训组织文化。培训组织文化主要从学习型组织和可持续学习环境这两个因素来考虑。学习型组织主要是指在教师中是否形成了学习共同体,比如一些专门的教研小组,针对教学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如何利用新型的教学方式等进行研讨.这些共同体的建立非常有利于将培训所学的内容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而可持续学习的环境也是将培训所学运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每个教师能够对培训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并保有积极的态度,同时又有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那么对于培训所学内容的迁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提高培训迁移效果的策略

通过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模型.从培训设计和培训迁移两个方面来分析了影响培训迁移效果的因素.弥补了传统培训实效性分析在培训迁移部分的缺失.较全面分析了影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果的因素,而提高培训迁移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3.1培训内容符合受训教师教学的实际

培训内容与受训教师教学实际需要的一致性程度直接影响着学员培训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投入程度。只有当参训教师愿意并且真正从培训中获得有关知识、技能与态度时,培训迁移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应该在前期做好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和访问。明确受训教师的真实需求;在培训内容的选取上一定要有针对性:在实施阶段可选取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师训教师,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通过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各位受训教师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

3.2激发受训教师培训迁移的动机

受训教师培训迁移的动机实际上从培训设计阶段就开始了.在培训前学员对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学员对培训的投入程度和学习的成效,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迁移动机、迁移的积极性以及迁移的效果。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相关性、学校对参训教师在工作中应用培训所学的支持与奖励、培训后期的跟踪服务、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支持性的同事关系都有助于激发参训教师培训迁移的动机。

3.3构建良好的学校培训迁移气氛

从影响培训迁移的因素中可以看出.迁移气氛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参训教师所在的学校环境因素对应用培训所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领导是否明确提出应用培训所学的要求,是否为参训教师应用培训所学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和资源支持,是否赋予参训教师应用培训所学以必要的自主权,学校领导和同事是否肯定和积极支持应用培训所学,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参训教师在工作中应用培训所学的积极性和程度。因此。学校领导和同事对培训的支持和肯定对迁移效果的提高将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3.4组建学习共同体

篇6: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析及培训设想论文

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 而体育经费投入增加幅度却很小, 年复一年, 造成体育设施匮乏的包袱越背越重。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中小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更是难以满足体育教育的需要。2008年, 应德万等人根据云南省的人均GDP, 按经济发展好、中、差三个层次, 在云南省分层抽取了昆明、玉溪、红河、大理、文山和临沧6个地州, 并对这些地区中、小学校领导 (或管理者) 和体育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 将云南省地区、城乡之间的中、小学体育经费统计资料汇集在一起与全国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情况结合起来分析云南省中、小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中、小学年度校均体育经费占年度校均教育经费的0.48%, 生均占0.61%, 总比值低于1%;体育经费来源渠道少, 数量有限, 总体投入水平低, 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相差悬殊, 经费短缺的状况明显;体育器材和场地从种类到数量基本上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 不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1]2004—2006年期间, 在应德万等人调查的6个云南地州中, 笔者所在的云南省临沧市的体育经费投入最少, 其中在县级、乡级中小学的投入中, 乡级小学即农村小学的资金投入最少。具体到笔者所在的芒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属于相对好的乡镇中心小学, 但每年的体育经费投入只能满足传统的、基本的体育教学需求。要与县级城市以上的小学体育教学相比, 经费投入不够是最大的问题。

二、专职的体育教师配备不足、教育素养参差不齐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在1/3或一半左右, 不少学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有些体育教师在担任其他学科的同时兼任体育课, 有些班级较多的学校也只有一个体育教师, 有些规模小的学校连兼职体育教师也没有。除了上课外, 还要组织训练活动, 以备迎接各种上级部门组织的有关活动, 所以很少有时间对体育理论进行学习与探讨, 对学生的爱好与专长很难给予充分的指导。由于这些教师缺乏专门的体育教育知识, 因此常常把体育课上成了自由活动课。体育教师的缺乏导致体育课不能开设或不能开齐开全, 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另外, 由于在农村基层教育的大多数是由过去的民办教师就地转正, 许多教师没有进行过正规培训, 基础较差。还有一些教师边教书边种地, 没有把精力全花在教育上, 有的甚至把教育当成副业, 把做家务、干农活、搞其他赚钱的行当当成主业。有的教师经常在牌桌度过, 这些人拿的是国家工资, 干的是非教师的事, 坑害孩子的前程。

三、学生生源不足并有辍学现象

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实行了计划生育, 客观上孩子少了。其次是部分家长到外地打工顺便把孩子带到外地大城市就读, 或者是想办法将孩子到送集镇、县城教育质量好的地方入学。最后是家庭因素。即便是义务教育, 免费上学, 一般上到四、五年级就有辍学的情况, 其原因是家庭价值观的低下、家长对子女期望值的不高、留守儿童问题突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贫困, 多数家庭家境贫苦, 即便孩子上得好学也没钱供孩子上高中、大学, 不如早回家, 节约家里的未来开支。这样, 被迫降低家庭价值观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另外是农村大部分劳动力涌入城市, 不方便带入城市就学的孩子只好留在农村。缺乏父母照顾的孩子自制能力差、自我学习能力不强, 自然会厌学、逃学, 直至辍学。

四、体育场地的质量差, 体育器材与设施的不足, 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的质量

在广大农村中小学, 体育场地器材严重匮乏。笔者所在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耿马县芒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也不例外。在该乡中, 有的村级学校, 甚至连个乒乓球台、篮球场地都没有。比如, 耿马县芒洪下南东小学一块空地都没有。由于缺乏必要的体育场地和器材, 体育课效果很不理想。许多农村中小学现在的体育课几乎和20多年前没有多大区别, 还是跑、跳、投等老三样。一些学校出于安全考虑, 已经取消一些单杠、双杠、铅球、标枪等体育课。有的学校由于没有操场, 学生不得不到公路上去跑步, 这又给学生的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除此之外, 有的家长跟学校根本不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 甚至认为农村的学生做家务、干农活就是体育锻炼了, 所以更加不重视体育。

五、“重智, 轻体”的观念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

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 家庭, 社会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情况。云南耿马县的教师每年都会进行一次专业知识的练兵考试, 主要是语文和数学, 每年对学生进行知识测试也主要是语文和数学。考试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指挥棒, 上级的教育考核检查绝大部分是关于语文和数学的。而对教师体育知识, 体育教育方面的培训就很少。在这种情况下, 随着体育教育的改革, 教师没有及时“充电”, 体育教育的单一化、程式化、刻板化根本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农村体育教育没有健全的指导检查制度。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只是举行一次运动会, 这些活动不能从本质上引起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只要选派少数学生参加便完成了本年度的重要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得不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体育是副科的观念难以改变, 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模方面不能享受与语文、数学教师的同等待遇。

六、结语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 由于体育教育的滞后, 许多体育先天条件优秀的农村孩子得不到应有的训练而被埋没。这些问题在许多农村学校都是存在的, 这些问题会影响祖国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笔者在此通过分析, 以期引发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和一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并期望尽量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篇7: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析及培训设想论文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4-0031-03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对不同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相继出现。沈岳[1](2003)、齐忠琪[2](2006)、肖友荣[3](2008)、刘一颖等[4](2008)、赵洪涛等[5](2009)分别对北京、新疆、海南、山东和吉林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然而,位处西南边疆的云南省却还没有相关调查研究出现。云南省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如何?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与其他欠发达地区相比,是否具有共性问题和自己特有的问题存在?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别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大理州”)的部分中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研。

二、大理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属国家级贫困县,居住有白、汉、彝、回、傣等20多种民族。本文选取云龙县检槽中学为例,考察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

1.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情况

(1)基础设施情况

该校学生516人,拥有学生机30台,生机比例为17:1。信息技术课教学安排在计算机教室中进行,通常两名学生使用一台计算机。该校教师53人,有教师机19台,师机比为3∶1。学校已经建立校园网,无线网络建设也已完成。学校共有12个教室,多媒体教室仅一个,比例1∶12。90名被调查学生中只有5人家里有计算机,家庭计算机普及率很低。

(2)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情况

该校电子资源多数由国家免费提供,自制资源量小且并未按制作规范进行。电子资源总量为210GB,但自制量仅为10GB;视频类数字资源总量为320小时,自制仅为20小时;学校电子资源相对丰富,有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学校已建立网站和教学资源库,但是更新频率过慢,网站普及率不高。资源库更新频率半年一次,学生访问学校官网的比率为0。

(3)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

教育信息化投入占学校总经费比例很小,约为10%,而云龙县其他中小学,经费投入比例则远远低于10%,信息化经费比例占学校总经费比例超过50%以上的学校几乎没有。经费来源也仅限于学校统筹信息化预算,来源渠道有限。

2.师资队伍情况

(1)教师信息素养

计算机使用的熟练程度:31位被调查教师中,仅1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1位“比较熟练”,29位能“简单操作”。所有教师均“会上网”。9.7%的教师 “熟练”使用Windows,3.2%“较好”使用,16.1%“一般”使用,71%只“会一点”。所有教师“会使用搜索引擎”,其中58.1%的教师“会,但经常搜不到自己想要的内容”,41.9%的教师“会,能精准搜到自己想找的资料”。

常用软件的熟练程度:问卷对教师使用教学办公软件的熟练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教师的教学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大多停留在最简单的级别。教师对PowerPoint的熟悉程度较高,这可能得益于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推广。

信息化教学程度:6.5%的教师 “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12.9%“大多数时候使用”,80.6%“偶尔使用”。38.7%的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很好地增进了教学效果”,而61.3%认为“有一点效果”。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多选),教师反馈如表2。

在问到“阻碍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的障碍主要是哪些?(多选)”,教师反馈如表3。困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问题是教师自身计算机水平,外部因素则是教学资源的紧缺,无法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

(2)信息技术教师来源调查

通过对大理州其他地区5所中小学的调查,发现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来源、专业背景及所占比例情况如下。

①大理州满江中学:在校生600多人,有1名2009年招聘考核进入的信息技术教师(本科,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信息技术课每周一节(45分钟),上课内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课程》为主。之前的信息技术教师为物理老师。②大理市下庄完小:该校信息技术课程从5年级开始教授,每周一节(40分钟),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教材,无专门计算机教室,信息技术教师同时教授多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课、音乐课和美术课。③大理市凤仪镇第三中学:在校生762人,有1名信息技术教师,之前讲授物理课程,后改教信息技术。该校从8年级开始上信息技术课程,每周一节(45分钟),上课内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课程》为主。④大理市凤仪镇石龙乡完小:该校从5年级开设此课程,每周一节(40分钟),没有计算机教室,老师上课只能凭空讲授,该教师同时还教授美术课程。⑤大理市第三中学:在校学生1100余人,有2名信息技术教师,其中一名教师本科毕业,2007年考核录用进入该校,专业为“信息与计算机”,另一名教师之前是物理教师。每周2节(40分钟)信息技术课,有专门的计算机教室。

3.学生方面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校期间只有在信息技术课上才能使用计算机,约90%的学生一周使用一次计算机(即每周一次的信息技术课),2%的学生半月使用一次计算机,2%的学生一个月使用一次计算机,3%的学生几乎不用计算机。只有5%的学生家庭拥有计算机,绝大部分学生在家没有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学生参与信息化活动和获得计算机证书的比例很小。70%的学生未参与过与信息化有关的活动,仅有2%的学生获得过计算机相关证书。

三、突出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仍然不足

硬件方面,教师机、学生机和多媒体教室均较为缺乏,学生可能需要两人以上共用一台计算机,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计算机教室。很多学校还面临设备老化,软件过时的问题。另外,计算机教室业余时间很少对学生开放。加之学生极低的家庭计算机拥有率,学生用机时间极少,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软件方面,教学资源处于严重匮乏状态。部分学校有一定量的电子资源,但是适合教师使用的资源却少之又少;学校教学资源库更新频率慢,致使有效资源短缺。学校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较普遍,投入硬件方面的经费远远超过软件。

2.信息技术教师师资供给矛盾突出

造成信息技术教师匮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编制:过去的信息技术教师是没有额定指标。随着信息技术教育逐步纳入升学考试,信息技术教师才逐渐有了少量招聘指标。②专业认知度:信息技术教师最对口的毕业生为教育技术学相关专业。但招聘学校对该专业认知度很低,招聘时需求专业里大多填写“计算机专业”,这使得很多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受到专业名称限制,在应聘时受到一定影响;③学科地位:信息技术课程事实上的“边缘”地位,使得即使能进入中小学从教的相关专业毕业生,也不太愿意从事信息技术教学。

3.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教育的边缘化。虽然信息技术课程已纳入升学考试范畴,但所占比例并不大。从师资力量配置、课程设置和资源投入看,仍处于学校教育的边缘地带。②教学课时少,教学过程随意。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量为每周一节(40-45分钟),总体课时量偏少,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少,教学效果不佳。教材也较为多样,甚至没有信息技术课程的专用教材,致使教学过程存在很大的随意性。③教学模式单一。信息技术教学本应采用“讲练循环”的教学模式,因学生缺乏练习环境而被迫缩减为“纯讲”模式。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不足。

4.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意识不强

大理州中小学生源大多来自边远山区,仅少数学生初步接触过计算机,基础十分薄弱。部分学生性格偏内向,对计算机不敢操作,害怕损坏计算机被老师批评。信息技术虽然已经列入升学考试范畴,但所占比重并不大。学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部分家长仍然将信息技术课程置于边缘地带,将其视为副科。信息技术课每周就一节课,认为随便混混也就过了。大部分学生家中不具备练习条件,导致学生操作技能无法得到深化。

四、对策分析

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建设所需投入较大,资金仍是制约民族地区中小学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应加大对其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专项经费使用。同时,鼓励社会资源的进入,设立优惠的教育投资政策,有效拓宽教育投入资金的来源渠道。

教师是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应尽快畅通信息技术教师来源渠道,适量增加编制额度,改善信息技术教师生存现状,提高教师专业性。鼓励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合作和交流,增强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教学的根植性。

教学内容上,应结合学生特点,完善课程体系,体现各阶段的衔接性。内容设计模块化,便于不同地区中小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裁剪和组合。考核方式应具有灵活性,不但考查学习者的基础知识,更要考查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即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学习、生活中的能力,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

学校应积极创设计算机应用环境,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上的问题,让其感觉到计算机的使用价值,进而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动力。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项信息技术活动和竞赛,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实践能力,以此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教师在教授信息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网络道德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沈岳.对北京市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3(4): 37-39.

[2]齐忠琪.新疆边远地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调查与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106-109.

[3]肖友荣.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4): 5-7.

[4]刘一颍,刘培玉,吕洪宾.山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调查与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31-34.

[5]赵洪涛,徐亚先.吉林省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状况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17): 44.

上一篇:《本草纲目果部橡实》的文言文下一篇:克服面试瓶颈-总结近一个月的面试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