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研究论文

2022-05-01

摘要:文章把国内银行分为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大类来进行考察,对各类所有上市的商业银行的2009年~2013年年报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找出中间业务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析中间业务创新的路径,为我国商业银行更好的拓展中间业务提供政策建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研究论文 篇1:

促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中国金融业即将对外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来自内部中小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对国有商业银行冲击最大的是中间业务。国有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发展上起步较晚。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存在的问题,制约发展的因素,从银行和政府层面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制约因素 微观和宏观层面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含义

中间业务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两大类:不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服务类业务)和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一般意义上的表外业务)。一般划分为九大类:支付结算、银行卡、代理、担保、承诺、交易、基金托管、咨询顾问及其他。

中间业务具有不占用或较少占用银行资金、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范围广,产品种类多,创新空间大等特点。

(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中间业务种类已从单一的代收代付发展到了个人结算、对公结算、理财、外汇,投资银行等业务,基本涵盖了所有中间业务领域,并形成了自己的业务体系。交易方式也从单一的柜台办理扩大到可以通过自助机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渠道办理。同时中间业务规模不断增长但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依然不高,平均在17%左右。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普遍比国内高出很多。同时,还存在为了抢占市场、争夺客户,盲目降低中间业务收入。从中间业务收入绝对规模上看,各银行间的差距也较大,工商银行始终是处于第一位,领先于位于第二位的建设银行。

由此,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1.地区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且收入波动大。收入大部分是来自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这类地区金融交易规模比较大,尤其沿海地区贸易活动频繁,对本外币的结算,担保等业务需求较大;居民收入水平高、自身信用好、较快接受先进理念使中间业务能迅速发展。

2.收入大部分来源于传统低风险的业务且服务趋同。中间业务收入基本来源于结算、现金管理、顾问咨询等传统的业务。银行开办这类的业务,能运用已有的资源条件、投入少,风险低。由此也导致了提供的服务趋同,不能体现自己的特色,也使得吸引新客户变得困难,发展受到制约。

3.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模式存在缺陷。中间业务属于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业务,需要一批经验丰富,知识面广,还要会运用各种科技技术、管理技术等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同时中间业务的各个种类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中进行管理,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统一管理。

二、制约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存贷息差进一步缩小,使得国有银行难以再继续依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获取较多的利润。同时随着金融业不断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不断进入,对国有银行冲击最大的就是中间业务。银行自身也将中间业务置于辅助地位,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为了抢夺市场,争揽业务,不惜一再降低业务收费甚至免费提供服务,从而偏离了中间业务的本质。

另外,银行自身的特征,比如恶化的贷款质量促使银行寻求其他的业务增长点,会增加中间业务,不同的贷款种类对于中间业务的贡献也不同。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是推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充足率的规定、银行的管理水平等也都会影响中间业务的发展。

最后,金融监管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制约发展的因素。西方国家中间业务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对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放松。其混业经营制度,大大增加了银行的盈利来源。而我国银行业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制,对于商业银行所能从事的业务范围有着严格的限制。国内生产总值的稳定增长能为结算、现金管理等传统业务发展提供巨大空间。

三、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

提高中间业务占比是努力的方向,但不能机械的照搬国外发展经验。我国的政策和金融环境限制了国有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政策和外部环境的配合,不应用国外混业经营的目标来评判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制。要理性看待中间业务占比。

(一)银行方面

1.转变观念。将中间业务和主要的存贷款业务视作等同地位,认识到中间业务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并努力建立居民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充分把握企业及居民对中间业务不同种类的需求。针对特定地区人群的需求事先调查,深入分析各业务的成本、收入、盈利等因素,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解决地区、种类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打造属于各银行自己的品牌。

2.培养符合中间业务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从研发、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专业人才培养,首先使决策层尽快掌握中间业务知识,增强实际操作的经验,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

3.注重风险控制力,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中间业务的风险一旦发生也会对银行造成损失。很多中间业务并没有严格的法规限制,为此银行应该从业务操作过程、评价体系、管理措施等方面建立一套能对中间业务进行全面监督的风险控制体系。并设立一个统筹管理中间业务的机构,明确对中间业务的组织领导,监督业务的开展。

(二)政府方面

1.法律保障。法律能保障中间业务规范发展,使各国有商业银行能公平竞争,要明确商业银行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可办理中间业务的种类和范围,扩大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范围和深度。完善业务审批制度,明确新业务的审批标准、程序和方法,提高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积极性。

2.完善中间业务定价机制。中间业务缺乏一个统一有效的定价机制。各国有银行常常会通过价格战争,来留住老顾客,吸引新客户,使得业务量上升了但收益并不高。有必要制定更加详细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既有利于各家银行培育中间业务市场,增加服务收入,也能避免恶性竞争,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3.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加强监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都能为中间业务更好的参与其中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玉强.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金融论坛,2009,(8):52-57.

[2]薛鸿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路径与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7,(11):44-48.

[3]杜逸冬.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J].商场现代化,2008,(540):367-368.

作者:李丽阳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研究论文 篇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路径研究

摘要:文章把国内银行分为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大类来进行考察,对各类所有上市的商业银行的2009年~2013年年报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找出中间业务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析中间业务创新的路径,为我国商业银行更好的拓展中间业务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业务创新

一、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不断增多,中间业务收入总额大幅度增长,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也不断提高。下面将我国商业银行分为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大类来考查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现状。

1. 五家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特点。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从2008年开始把商业银行按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标准进行划分。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客户基础,无论是网店布局还是资本总量,与其他类银行相比,都有着绝对的优势。所以,我们首先单独考虑五大行的中间业务情况。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五家大型商业银行2009年~2013年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达到20%左右,且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五年平均达30.45%,反之,农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最低,五年平均为18.25%。从非利息收入增长率上看,这五家银行在2009年~2011年增长较快,并且增长率各不相同,其中农业银行在2011年增长率达到了一个飞跃,为46.13%。形成这一状态与近三年内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前后升降总体均高于上年以及近三年内股票市场指数震荡下行,市场交易量有所减少,造成大量股民投资于银行中间产品等原因密不可分。

2. 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特点。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在成长为一支重要的金融机构力量。

我们选取了国内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调研对象,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共有八家,其中包括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来研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金额与五家大型商业银行不可同日而语。五大行中发展最好的工商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在2013年达到了1 463.02亿元人民币,而发展最好的股份制银行中的招商银行在2013年最高仅仅为336.91亿元,这与五大商业银行雄厚的资产规模、较高的信誉和遍布全国各地的营业网点有很大的关系。但从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看,两大类银行的比例相差不多。而且我们看到,各行都致力于中间业务的发展,比如中信、光大、民生、兴业,某些年份的中间业务增长率均达到100%以上,甚至有的接近200%。但从八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13年非利息收入占比情况看,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情况不同,民生银行最高,达25.13%,其次是招商银行22.04%。

从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12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各项目占比情况看,结算与清算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的是中信银行;代理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的招商银行;除平安银行外,各家银行都很重视银行卡业务,且比例均达10%以上,超过30%的有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顾问及咨询费占比最高的是兴业银行,达38.56%;托管业务占比最高的是民生银行,且远远高于其他行;理财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的是华夏银行,达28.67%。

我们豁然发现,八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方面,各具优势。这也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因为如果各行都向着某一类业务发展,如银行卡业务,则银行卡业务的竞争必将日益激烈,且各行的此类业务收入必将放缓或萎缩,所以我们希望各行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且不断的开拓创新,这样才有利于中间业务收入的不断提高,利润不断增加。

3. 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特点。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群体。截止2013年4月,有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中国银监会监管的在册城市商业银行共147家。说它是“特殊群体”是因为各省市城商行发展良莠不齐,无论是成立背景、经营管理水平还是地区经济发展状况都各有不同。所以我们选取仅在国内上市的三家城市商业银行作为调研对象。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商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并不是很均衡,占比较高的是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而北京银行最低。从中间业务增长率看,各行各年增长率都非常不稳定,忽高忽低,有时是负数,有时却翻好几倍。这也足以说明城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极不稳定,使得中间业务收入极不稳定。

从年报里我们可以看到,北京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分类较细,且各类业务发展相对不均衡,其中结算与清算业务占比最高为30.22%,融资顾问业务占比最低为3.07%。南京银行的三大块中间业务即代理业务、顾问及咨询业务及结算业务,仅这三类传统中间业务占比就达78%,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也有涉猎,例如信用承诺业务,但所占的比重太低,还有很大需要挖掘的空间。宁波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各项目分类也比较细,银行卡业务收入占比较大,达31%。各类中间业务发展较全面,且占营业收入比例也较高。

综合三家城商行的中间业务数据,我们得出结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有的市场份额较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距甚远,这和它们的历史背景、发展水平、地域限制密切相关。虽然有些城商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与上述两类银行相差不多,但其发展状况极不稳定,中间业务收入受外部环境影响很大。我们选取的是各项排名比较靠前,发展比较好的上市城商行作为代表,可以预计全国100多家城商行的中间业务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任重道远。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三大类银行的中间业务数据整理中不难看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

1. 中间业务发展不平衡。从年报的数据看,国内各类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较快,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相对滞后。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相差较远,大型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最高达到了31.58%,城市商业银行最低仅为7.39%,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两大类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水平非常不平衡。本文仅从银行规模上来讨论这一点,以后的研究还可以考察各个地区之间的具体情况。

2. 中间业务产品创新不足。从各家银行具体业务的占比情况看,结算类、银行卡类和代理类等传统类业务占据的比例都在50%以上,而信用类、托管类、承诺类等业务比例较小,特别是一些新兴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更少。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种类不多,创新不足。在当前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加强中间业务产品种类的扩充和创新,各类商业银行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具有绝对优势的业务领域,推陈出新,创新出更多的个性化产品以不断适应客户的需求,以不断提高中间业务的市场占有率。

3. 中间业务的发展空间有限。从各家银行的中间业务品种看,目前,还处于同质化较严重的竞争阶段。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除了监管之外,就是分业制度的限制。银行的中间业务大多产生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交叉经营领域,分业经营制度使得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不能很好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金融衍生业务、代理证券业务和创新业务的发展上,从而使得中间业务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三、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路径探析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产品创新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完善中间业务创新机制。中间业务创新需要有完善的创新机制保障,需要有利的经营环境、监管环境和法律环境的支持。对上述三类商业银行而言,中间业务的发展和创新都需要推动银保、银证和银期合作,扩大银行综合经营实践,逐步降低分业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限制。而且,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也将为中间业务创新创造新的契机。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传统中间业务发展良好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各类中间业务;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地缘优势研究和设计符合地区特色和地区发展的业务类型。

2. 推动中间业务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中间业务创新的重点,创新要跟随经济发展潮流,自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了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我国“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7月19日宣布,自7月20日起,我国将全面开放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0.7倍的下限。这两个政策的实施将推进银行业的竞争。利率市场化将使得银行依靠传统的存贷利差的收入会缩小,利润增速可能下降,从而中间业务成为银行创利润的关键。所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迫在眉睫。在产品创新上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重点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的业务品种、在自身擅长的业务领域加大资源的投入,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发展潜力、资源优势、投入成本和整体发展战略,有选择的实施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同时要建立产权制度保护,保证产品创新技术所有人对创新技术产生的现有收益及未来收益享有占有权和索取权,以实现外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

3. 促进中间业务合作创新。中间业务的创新与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及宏微观经济环境密不可分的。中间业务创新在整个金融业的协调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中间业务的合作创新将是中间业务创新必由之路。银证保期相互之间的合作等方式都将有利于中间业务更好的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在当今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下,除了金融业之间的合作之外,金融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也将搭建中间业务的创新平台,为中间业务创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基础。

参考文献:

1. 翟义波,应建佳.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未来与发展,2011,(12).

2. 杨淑娟,刘明显.我国商业银行中(下转第66页)间业务的金融创新,经济导刊,2011,(10).

3. 夏海玲.商业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趋势及前景.吉林金融研究,2011,(10).

4. 魏鹏.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发展现状——基于10家上市银行2006~2007年年报数据.财经科学,2008,(9).

5. 孙广通,孙宗印.对商业银行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考,中国金融,2006,(5).

6. 李玉强.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金融论坛,2009,(8).

7. 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课题组:中间业务的特点及基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2).

8. 刘永明.商业银行二级分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金融论坛,2009,(4).

9. 马岩.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及发展研究——基于上市商业银行2011年半年报数据.金融教育研究,2012,(1).

10. 王吉恒,杨灿,顾薪宜.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思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中国商贸,2013,(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71162015);呼和浩特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号:2013150103000057)。

作者简介:周艳明(1980-),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吴慧珊(1988-),女,汉族,山东省滨州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统计;凤兰(1977-),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博士,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

收稿日期:2014-12-17。

作者:周艳明 吴慧珊 凤兰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研究论文 篇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动力及路径研究

面对日趋渐近的利率市场化后新的竞争格局,各家银行包括国用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利差收入的发展无疑是难以为继的。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将中间业务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投入大量的精力与资源来推进中间业务发展,这一方面是这些银行不断寻找与开拓新的非利差收入的需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各家银行都希望在利率市场化前,依托中间业务的发展,不断优化自己的收入结构,在中间业务竞争的大格局中争得更大的份额,更好的为利率市场化后的竞争打好基础,形成规模优势,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依靠创新的中间业务产品培养自己的忠实客户群。本文将在分析中间业务发展动力的基础上,探寻更好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可能路径。

中间业务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创新是银行中间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

基于对客户的争夺及其对市场先发优势的追求,各家银行纷纷以差异化产品与服务来满足客户越来越多样的金融需求,为此在中间业务产品与服务上的创新就成了各家银行争夺客户与扩大市场份额的利器。另外,与证券、保险、基金等行业创新的“竞合”的关系,使银行能够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得专业的支持,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二)服务手段的丰富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科技的发展有效的增加了银行的服务渠道,并且依赖科技的成熟运用,解决了客户既要求金融服务快捷,又要求安全的问题。科技投入使中间业务服务的手段更加先进,中间业务的运行效率得以大幅提高,从而大大降低运营成本,使银行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

(三)客户为中心理念的树立为发展中间业务提供思想与文化支撑

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围绕客户的服务及产品的创新,以这一理念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及其企业形象建设,帮助在银行在产品越来越容易被复制的环境中形成差异化的标识,从而增加对客户的吸引力。

(四)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中间业务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创新也好,企业文化建设也好,多样的服务也好,直接或者间接的与专业人才相关。创新能力的高低,服务水准的高低,无不与专业人才的专业背景相关。在中间业务产品种类日益繁多,部分产品日益复杂、专业的情况下,具有证券、保险、理财等方面专业技能的人才,就成为银行顺利开展中间业务的重要因素。随着银行对中间业务日益重视,在人才培训以及人才引进过程中,对员工掌握中间业务相关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能够专业胜任。同时,随着培训制度的完善,人员结构的逐步优化,优秀的人才也极大的推进了中间业务的创新与快速发展。

(五)发展中间业务的规模经济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是重要的诱因

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可以利用掌握的信息优势,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对项目进行评估与实施,并且由于银行运营规模较大,因而存在规模经济效应。

中间业务能够与资产负债业务共享专用性较低的银行资产,而只产生很小的边际成本,从而产生范围经济。银行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自助机具等资产,及其商标、专利、营销系统等资源,通过增加中间业务的使用,反而提高这些资产与资源的使用效率。另外,发展中间业务,能够分散银行整体的经营风险,并可通过与存贷款业务共享信息资源,帮助银行更好控制信贷风险。发展中间业务还可以获得信誉溢出效应,即通过信誉在不同经营范围的自然延伸,利用已有的信誉向客户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

中间业务发展的外在因素

(一)客户的金融需求日益多元与强劲

随着金融市场意识的加强,以及企业与家庭财富的增长,有着较高金融知识水平的企业与个人,对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日益膨胀,因此促使银行在中间业务上不断创新,争夺客户资源。

(二)应对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的战略选择

随着金融脱媒趋势的日益显现,公司客户能够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途径满足融资需求,从而对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同时,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必将使银行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而中间业务则可以在不影响银行资产负债表,较少占用银行自有资本等情况下,给银行带来新收入增长点。因而,实现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的协调发展,就成为各家银行在未来竞争形势中取得优势的必然选择。

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基于模块化的中间业务创新

模块化的产品创新,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建立中间业务产品标准化模块库,实施产品模块交叉组合的方法,对引进的创新成果进行改进,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产品创新的效率。模块化的中间业务创新主要建立在中间业务产品之间较强替代性的基础之上的,能够克服由传统产品设计方法设计单一产品时间长、产品专用性强、创新过程不能重复利用、产品被模仿后产品重要知识不能共享等弊端。模块化创新的特点在于,从客户的需求信息出发,再反馈到产品创新中心后,相关的团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信息,从中间业务产品的模块库中提取模块,通过模块的特定组合以及加入新的模块,从而节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及再从头开发相对独立的模块子系统的时间,使得创新更加具有效率,实现资源的重复、充分利用。

(二)加强中间业务发展的风险管理

由于中间业务属于表外业务,所以业务带来的风险并不能及时有效的反应在财务报表上,具有潜在性与滞后性的特点。虽然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而言,传统的中间业务风险较低,但是随着中间业务产品特别是信用类产品的创新,中间业务的风险也在日益加大。另外,在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转移风险等风险类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中间业务还存在新的电子风险。因此,对于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需要全面的重视。

首先,需要通过完善内部审计和自律监管制度,将中间业务中梳理的各项风险点,始终在各职能部门的自律监管之下,防范各类风险。其次,要完善信用类中间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并合理科学的加以利用,使得获取的资料真实可靠,分析结论科学可信。第三,需要针对中间业务的操作风险,规范操作流程,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报告在内的环节纳入到中间业务操作的整个流程。第四,需要建立中间业务风险衡量标准与监测体系,开发适应中间业务发展要求的风险测算方法。通过建立定期重新评估和风险报告制度,在业务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建立针对各类业务风险的监测预警系统。第五,对于风险的防范,除了要在制度、技术等方面不断的完善与加强外,还需要让银行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风险管理之中,使全员树立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对风险认识的文化导向,逐步形成全行员工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与价值标准,形成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在依靠制度与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的层次,将风险管理文化内化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引导员工认同风险控制的制度,养成高素质的职业道德风尚,使每个中间业务的岗位,既是风险的来源,也能够时刻秉承风险防控的责任。

(三)建立与业务经营经营、客户需求、综合营销等方面密切结合的中间业务发展模式

首先,中间业务的发展必须与其他业务经营综合考虑,需要结合资产负债业务,全面的考虑、规划与动态调整。其次,中间业务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客户需求上。中间业务的拓展或者中间业务的创新,必须结合地区客户的特点,以客户需求的特点与客户反馈的信息为导向,加快中间业务创新步伐。需要做到重点突出,不断强化优势项目,扩大市场份额,保证规模优势。同时,要顺应经济、产行业的阶段特点,动态调整中间业务的拓展方向,并且注意超前判断,发掘潜在客户以及客户的潜在需求。第三,要让中间业务发展契合综合营销的要求,展开部门的联动营销,并积极克服条线管理模式下联动营销的低效问题。第四,要为满足中间业务数据分析、客户分析的需求,加大技术的投入与创新,搭建完善的中间业务数据平台。

(四)通过加强考核激励与人员培训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考核激励要能够充分调动员工拓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同时各项指标的制定,要能够为基层行提供抓手,最终实现中间业务结构的优化。另外,针对中间业务拓展的各项激励措施,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的细化,加大奖惩力度并落实到位。

人员的培训,除了加强对一线营销人员各项金融产品及政策的培训外,还需要在分支行形成具备较高素质的专家型人才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同时对于基层的营销人员,需要着重培养熟悉产品、熟悉市场、熟悉客户需求的能力。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常熟市支行)

作者:张芝刚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论文下一篇:地产运营管理体系优化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