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论文

2022-04-26

一,目前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相继开办了中间业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业务品种少、服务范围窄和服务手段差等原因,使得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举步维艰,似乎中间业务难以深入开展,圭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较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完整均组织管理体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论文 篇1: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析

【摘要】本文从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问题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很可能会凭借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技网络从中间业务入手进军我国金融业。众所周知,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也是风险最大的业务。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万种,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40%以上,美国花旗银行达到近80%。未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逐渐由以存贷款业务为特征的传统业务领域转向以中间业务为特征的现代业务领域。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自身持续经营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的定义,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

1、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银行是企业,以提供服务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我国商业银行传统资产负债业务资产品种单一,质量低下,筹资成本高;同时,受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存贷利差越来越小,利差收益提高困难,靠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维持生存发展越来越困难,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不仅可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分散风险,而且通过增强服务创造效益,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收益的重要来源。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2、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需要

按照《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对风险资产比率要达8%,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增加资本储备,这必然影响银行赢利。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大、风险小的优势,有助于商业银行积累大量资本,增强竞争能力,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和竞争的主要阵地。

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加速进入给我国银行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办理中间业务对外资银行来说具有明显优势,中间业务市场份额将被瓜分。因此,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实现银行经营多元化是理性选择。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面临的问题

1、对发展中间业务存在认识偏差

受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均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营业务,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认识不足;对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可以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利润总水平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当前一些商业银行将中间业务作为存贷款业务的附属业务、派生业务,从而主观上将中间业务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将其视为吸收存款、稳定客户的一种手段,没有从战略角度将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业务之一来发展。

2、中间业务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已达260余种,但实际运用的品种很少且层次低、功能不完善,主要集中在收付结算和代理业务等劳动密集型品种方面,高附加值品种在我国银行业中尚处于起步阶段。而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推行的中间业务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涵盖代理、结算、担保、融资、咨询和金融衍生等众多领域。尤为突出的是美国花旗银行:存贷业务带来的利润占总利润的20%,而其余80%的利润都是由承兑、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个人财务顾问业务、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大量中间业务贡献的。据了解,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0%以内,平均为7%-8%,有的甚至不足1%。

3、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限制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只能从事传统的银行业务,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中间业务大多属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交叉经营的领域,因此,国家的宏观金融管理政策对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定,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拓空间,使银行无法设计开发出跨领域、综合性、多方位的中间业务产品,难以提高业务的集约水平。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混业经营方面的监管有所松动,但是分业的大框架并没有发生变化,中间业务的开拓受到法律法规限制,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4、同业竞争不规范,中间业务收费状况混乱

现行中间业务收费依据主要有央行的《支付结算办法》、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收费标准、各行自定的收费标准以及由银行与客户协商确定等。收费标准多方制定,造成收费行为不规范,缺乏公平竞争原则。各银行为抢占市场,竞相压价,或不收费甚至“倒贴”,成本与收益不对等,非理性竞争减少了商业银行的收益,严重威胁着中间业务的开展。

5、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不够,缺乏专业人才

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业务,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宽,具有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的特征,是金融领域的高技术产业。相关的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银行业开展高技术含量中间业务品种的“瓶颈”。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熟悉银行业务及计算机、法律、国际金融、投资、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储备严重不足,缺乏一支具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

三、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及对策

1、转变观念,将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发展中间业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银行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应充分重视中间业务,将中间业务定位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要从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中间业务,注意处理好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的关系,把发展中间业务提到保证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合理规划发展战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和发展,使两者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2、细分客户资源,加快创新步伐,开发出满足差异化需求的中间业务产品

各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必须加大对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品种。商业银行在选择中间业务目标市场时应该采取差异化策略,要充分注重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市场细分,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

同时,加大中间业务品种的创新,坚持以满足基本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以增加新品种为切入点,不断推出中间业务的新品种;吸收和引进国外商业银行已经开办的具有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3、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混业经营

从西方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混业经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综合经营的条件逐渐成熟,国家应对现有的分业经营框架进行修改,逐步放开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为拓展中间业务提供法律支持。事实上,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三大银行法,已为金融混业经营预留了发展空间。

4、加强管理,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

加强管理,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关键。金融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中间业务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中间业务管理的细则,制定中间业务收费的标准,明确收费管理权属;并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客户、风险、成本等因素有限浮动,防止恶性竞争,同时加大违规的惩罚力度。另外,应充分发挥银行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商业银行之间加强沟通与联系,对中间业务收费等问题达成一致,创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维护竞争的公平性。

5、注重人才开发,建立专业的中间业务队伍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间业务从业队伍对促进中间业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商业银行既要大力引进一批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又要建立员工长效培训机制,为员工提供再学习的机会,使其能了解中间业务的最新动态并参与到业务创新中来。同时,必须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尽快建立起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人事激励约束机制,能充分挖掘和调动员工的潜力。

中间业务利在长远,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打造成熟健康的中间业务,研究探讨和逐渐规范中间业务的发展,对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晋重文:从中间业务中寻找赢利增长点[J],西部论丛,2006,(2)。

[2] 武思彦: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J],商业研究,2006,(5)。

[3] 张树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再思考[J],特区经济,2006,(3)。

作者:杨长富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论文 篇2: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思考

一,目前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相继开办了中间业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业务品种少、服务范围窄和服务手段差等原因,使得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举步维艰,似乎中间业务难以深入开展,圭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较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完整均组织管理体系。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咯的分业经营模式,造成各商业银行对中司业务的经营原则、经营范围难以把握,完全由各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缺乏规范性和长期性。而且,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一套完整的开办中间业务的管理办法及具体操作程序,致使各商业银行难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的中间业务经营制度和风险评估与监控制度,严重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2.商业银行在经营观念上存在偏差。我国银行由于受传统银行经营理论影响较深,普遍只重视开拓存贷业务,认为中间业务是银行的派生业务,而资产负债业务才是商业银行的本源业务。忽视了中间业务本身具有增效创收的功能,没有从经营战略上把中间业务作为支枉进行发展。所以,在我国各商业银行开展约260余个品种的中间业务中,绝大部分产品品种属于结算类和代理收费类等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而技术含量高的金融信息咨询、资产评估、个人理财、期货期权以及金融创新矣品种才刚刚起步,有的基本上还没有开展。

3.缺乏高质量、高效益的中间业务品种。目前我国商业{艮行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代发工资、代理兑付、代理买卖等方面,并且报批手续繁杂,业务发展空间限制较多。而且由于不少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将中间业务作为一个竞争手段,致使银行在中间业务中出现随意确定收费标准、少收费、无偿服务甚至垫付资金的恶性竞争局面,养成了广大客户不能接受银行收取中间业务手续费的观念,致使中间业务的收入成效难以体现,银行信用价值扭曲错位,中间业务一时不能为银行带来明显而直接的经济效益,挫伤了各级银行进行业务开发的积极性。

4.缺乏高素质复合型的从业人员。中间业务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需要更多的金融创新,需要更多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其它科学技术,需要掌握先进科技手段的高层次、综合性的人才,需要较全面地掌握有关银行、保险、证券、外汇、国内外经齐形势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现阶段各行对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中间业务的人力投入上明显不足,造成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欠缺。据统计,截止1998年底,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本科学历以上的职员仅占0.4%;高中以下学历的职员占35.6%;大部分职员为专科生,占全部职员的55.8%,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间业务品种的重要因素。

5.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的滞后,限制中间业务的发展。一系列中间业务的产生与推广的背后,是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我国计算机网络化程度还较低,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严重地制约了中间业务产品的设计和有效服务。

二.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思考

1.转变经营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中间业务作为三大支柱业务之一来抓。发展中间业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银行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是《艮行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轨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完善服务功能,向“金融百货公司”、“金融超市”发展,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战略。各大商业银行应切实更新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思想与策略,提高对中间业务的全新认识,把发展与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联系起来,把中间业务放在与存贷款等传统业务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

2.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分层次地开发中间业务。发展中间业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有计划地稳步推进。首先,在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健全,防范风险能力较弱的情况下,重点发展无风险或风险程度较低的,非信用性、非融资性中间业务,尤其是不产生直接负债或有负债的管理性业务。如:汇兑结算、金融咨询、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代办保险等业务。其次,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在建立健全金融法规制度,有效规范经营行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担保、承诺、信托租赁、备用信用证、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如偿还贷款担保、跟单信用证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追索权担保、追索权的债权转让、对附属机构的融资支持以及贷款或投资的承诺业务等。最后在商业银行具备了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有能力切实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适当发展风险较大,收益较高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如外汇期货、货币利率互换、金融期货与期权合约、外汇及证券各种指数、其它资产的期货与期权等。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国际全面接轨的需要。

3.制定和调整统一的收费标准,提高中间业务收入,防止不正当竞争现象发生。为规范收费行为,维护商业银行和客户的合法权益、建议尽快出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及其他相关事项做出具体规定。商业银以此为据,实行中间业务收费明码标价, 自觉接受人民银行监管与客户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在中间业务收费标准的调整制度上,应坚持收入与支出匹配、风险与收益对等、向国际惯例靠拢的原则,坚持以成本费用为基础,加上法定税金和合理利润,并考虑市场状况和客户承受能力。

4.努力开发优势业务品种,增加中间业务的科技含量。

商业银行应开拓其他银行尚未占领的领域,最先推出具有独创特点的业务种类,不断拓展资金营销的渠道,赢得低成本的资金市场,创造更高的经营效益。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开展中间业务的优势项目,向证券业、保险业方面渗透,形成三业一体化的局面。在拓展中间业务的时候,压依托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计和开发与高新技术有关的中间业务产品,并及时研制与之相配套的各种软件和程序,扩大网络建设规模,提高网络通信质量和处理能力。

5.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完善、健全操作系统及组织规则。国有商业银行应改变过去盲目随意性发展中间业务的状况,应根据各自的经营特色和优势,积极制定发展中间业务的具体规划,建立中间业务的经营机构和管理部门;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步伐,尽快开发通用银行信息系统和开放式金融风险网络系统;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不断加快现有人才的知识更新,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增强中间业务的知名度,引导中间业务的良性发展。形成以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带动中间业务发展,以中间业务发展巩固和促进资产、负债业务发展,三大业务整体联运,齐头并进的经营格局,努力实现中间业务产品的规模化和效益化,使中间业务真正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6.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鉴于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还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障碍,应进一步修订、完善《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尽快组织制定《中间业务管理办法》、《中间业务实施细则》,界定中间业务的经营范围,为金融创新与中间业务发展提供法律保护,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争取早日实现国内有关法律与国际法律接轨。

作者:薛志强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论文 篇3: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研究

摘要: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国外同业相比仍显稚嫩,如何突破既有体制和环境的束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结合现阶段中国特殊的经济制度环境,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和建议,以期有助于实现中间业务真正意义上质的飞跃。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

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将中间业务定义为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在办理这类业务时,银行处于受委托代理的地位以中间人身份进行各项业务活动。

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比较晚,与外资银行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可能存在着诸如体制、文化和结构等方面的缺陷,国有商业银行对传统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长期垄断以及中央银行的利率管制导致现代商业银行创新不足,而既有的金融监管格局和监管手段难以有效把握和控制中间业务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成功开展涉及银行、政府监管以及创新意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发展策略与之对应。现阶段中国特殊的经济制度环境决定了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入手。

一、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实行全能化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1]。随着各国中央银行监管水平的提高和金融法律框架的健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商业银行应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实行混业经营的形式,尽早地介入信托、租赁、保险、证券等各项中间业务,实现分业向混业的业务转型和经营的全能化。

二、加强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的组合营销

随着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收入中占的比重逐步增加,中间业务应作为银行三大主营业务的重中之重。中国商业银行可以不断调整中间业务产品与资产负债业务产品的组合结构,优化产品组合,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金融需求。在拓展信贷业务时,可以发挥传统资产业务的优势,以资产业务带动中间业务,使中间业务成为双方合作的内容之一,提升客户的综合贡献度。

三、加强中间业务产品创新与管理

中国商业银行应及时转变观念,把培植开发中间业务作为未来盈利的重点。要紧盯新兴市场和客户需求,积极开发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建立完善产品创新机制以改善盈利模式,促进主营业务的战略转型。同时应注重创新的必要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加强创新工作的统筹协调,提高创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产品,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原则,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四、促进中间业务人才队伍建设

中间业务是银行的高技术产业,需要一大批知识面广、业务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2]。中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引进和培养中间业务人才,逐步形成专业管理和业务操作兼备的培养机制;加强职业培训和素质培育,培养储备一批专业化的中间业务人才队伍;积极探索以客户为中心的团队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间业务人才在业务营销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联动营销、交叉营销能力。同时为每个员工建立职业规划和施展才能的平台,形成一套较为规范的内部竞争和晋升的激励机制。

五、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声誉

良好的品牌和声誉是商业银行招徕顾客的重要条件,每家商业银行都应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品牌。我国商业银行应不断挖掘与客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才能在金融市场中塑造良好的品牌声誉;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不断拓宽银行与客户的沟通渠道, 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实行个性化服务,坚持出精品、创品牌,才能在多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3]。建立良好的品牌和声誉,不仅能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而且有效避免了所提供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同质性和盲目性。

在金融市场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巨大。面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及同业竞争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积极运用各种策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现中间业务真正意义上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陈德康.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精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 柳晓春.关于我国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58).

[3] 刘雅楠.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36).

[责任编辑吴高君]

作者:王 祥

上一篇:社会保险基金发展研究论文下一篇:领导班子和谐哲学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