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业务策略论文

2022-04-26

股权投资业务是现代企业的基本职能之一,无论是基于业务发展要求还是基于资产管理要求来看,进行股权投资活动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商业银行具备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双重特性,在互联网金融以及现代利率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之下,要想获得更加宽阔的生存空间,就必须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具备核心竞争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商业银行发展业务策略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商业银行发展业务策略论文 篇1:

我国商业银行收单业务发展策略及建议

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10期

虽然支付机构从发卡和受理两端均掌握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对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形成了一定挑战,但商业银行现阶段仍应专注做好每一个支付产品,通过建立产品用户口碑争取到更多客户资源。在此基础上构建真正的自身功能平台,而不是在缺乏产品实践和实际用户体验的基础上,自上而下的规划金融平台,而放弃对每一个单独产品的专注。

银行卡收单是指收单机构与特约商户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在特约商户按约定受理银行卡并与持卡人达成交易后,为特约商户提供交易资金结算服务的行为,在扶持小微企业,促进消费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收单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特别是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的快速发展,收单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收单方式创新加快,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此种背景下,商业银行作为收单市场的主力军,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收单市场的现状及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策略及建议。

商业银行收单市场现状及问题

银行卡收单行业快速稳定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线下收单业务增长迅猛。线下线上收单业务作为银行卡支付的重要业务环节,正越来越受到各类机构的重视。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国内银行卡市场商户总数达到1370.7万户,同比增长9.8%。第二季度银行卡消费交易金额达到14.11万亿元,同比增长40%。在商户规模和交易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单市场参与主体各自的份额也经历着较大变化。其中,国有银行市场份额下降明显。五家大型银行2014年交易金额市场份额下降了7.2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则提升了4.6个百分点。2014年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联商务有限公司除外)线下收单交易量同比增长180%,市场份额大幅度提升7个百分点,市场份额超过12%。

政策新规逐步落地,重塑收单市场新格局。一方面,国务院已明确要求尽快完善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目前已基本确定借贷分离、取消行业类别等价格改革的方向,并已征求主要机构的意见。预计此次收单市场价格机制的改革将可有效解决第三方支付机构价格“监管套利”问题,营造平等竞争环境,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从明年起银行卡转接清算市场也将正式放开。境内转接市场预计将出现多个卡组织并存的局面。此举将极大促进银行卡及支付市场创新发展和效率提升。随着维萨和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正式进入国内清算支付市场,整体收单行业的体制创新和业务规范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思路。

各类支付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渐成收单机构核心竞争力。融合线上线下的支付方式因其具有强大的营销支付功能、良好的客户体验,显现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传统支付机构,商业银行也开始意识到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并积极与支付产业深度融合,这将为支付市场的快速升级和创新提供强大的技术驱动力。支付业务创新已经逐渐成为收单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指纹支付等产品层出不穷,线上线下支付界限日渐模糊,正在逐步改变和培育持卡人新的用卡习惯。

部分机构仍存在不规范经营的情况。由于目前在收单市场中,普遍存在常规业务利润较微薄的情况,部分机构违规套用商户类别码,绕开卡组织转接或将线下交易转接至线上以获取额外收益。而在业务管理方面,支付机构的管理水平远不能与业务规模的大幅扩张相匹配,支付机构大量采用外包服务拓展并管理线下实体商户,而目前市场对外包服务机构尚未建立健全准入机制,参与机构资质良莠不齐。同时,由于针对支付机构的监管政策适用法律法规层级较低,导致对违规业务的处罚执行困难,机构违法违规成本较低且单个处罚案例无法适用于全行业。

商业银行信用卡收单业务发展策略

立足商户需求,专注打造优质支付产品和金融服务。在支付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也必须意识到收单业务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业务。一方面,行业市场的竞争不断增强导致单个机构商户流动率不断走高。另一方面,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的不断普及也使商户对支付机构的产品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与进步的当下,商户POS终端的形态及功能也正在不断经历着改变。商业银行应学习互联网公司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树立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仔细聆听商户对于支付业务的具体需求,联合软硬件厂商,仔细斟酌终端产品的每一个细节及功能。同时,为了适应商户快速变化的需求,商业银行也应适时加快终端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并优先选用互联网接入的方式服务商户,提升终端产品的使用体验。在服务商户方面,商业银行也应具体指导商户选择最适合布放场景的机具,引导商户正确布放终端和密码键盘等必要配件,同时根据商户客流和收银情况,正确标识和合理张贴银行卡受理标识,有效提升商户刷卡交易占比。在产品功能选择方面,商业银行应为客户提供基于不同行业经营的收单服务解决方案,同时结合商业银行提供的综合金融服务,为商户提供整体的一揽子的商业解决方案。例如,中国农业银行为餐饮、酒店、百货、超市等各大行业商户度身打造了“高效、价值、安全”的支付结算行业方案。这一举措将极大提高银行卡支付效率和客户的支付体验,满足商户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服务流“四流合一”的现代化发展需求。

目前有大量支付机构试图通过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及支付平台,从全链条掌握客户资源。虽然支付机构从发卡和受理两端均掌握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对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形成了一定挑战,但商业银行现阶段仍应专注做好每一个支付产品,通过建立产品用户口碑争取到更多客户资源。在此基础上构建真正的自身功能平台,而不是在缺乏产品实践和实际用户体验的基础上,自上而下的规划金融平台,而放弃对每一个单独产品的专注。

秉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整合各方客户及营销资源。随着支付宝钱包及微信支付等互联网工具接入线下收单市场,改变了原有银行卡商业运行环境。尽管部分组织及商业银行坚持认为支付机构利用条形码支付技术进入收单市场,其安全性和业务模式存在较大问题,应立即叫停相关业务。同时在条码支付这个支付产品中,目前主要机构的服务拓展模式和安全机制仍有待监管进一步规范及确认。但不可否认的是,支付机构在产品设计、业务营销、商户培训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可供商业银行参考。一方面,在支付产品的设计上,商业银行应充分借鉴支付机构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在业务营销及客户资源上,商业银行应当秉持开放和包容的发展心态,共同培育基于银行卡或基于支付账户的快速支付客户群。

在过去几年内,纵观深受互联网技术广泛影响的若干领域,固步自封的发展策略或脱离用户规模的支撑,均无法在这个共享经济时代实现有效获取用户。随着开放平台和共享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一个充分开放和包容的机构总能依靠自身优势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关键点,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向上下游扩张、繁荣。因此,在支付市场发展过程中,封闭式业务发展思路并不可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当在产品及业务合规的大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现有资源优势,广泛与行业其他支付机构开展业务及营销合作,并整合各类行内外营销和客户资源,充分服务好商户这一重要资源。

打造以收单角色为侧重的品牌形象,走差异化竞争路线。近半年,随着央视等主流媒体对于支付机构风险违规事件的持续关注,包括中小商户在内的各类客户逐渐意识到商业银行作为传统收单机构,所带来的不同于中小支付机构的清算体系和安全防范价值。

预计在2016年清算转接市场正式放开后,现有的收单机构自有商户和渠道必然将成为一种重要战略资源。收单机构对不同银行卡组织甚至是支付产品的支持策略都将进入新的博弈过程。届时,或出现大部分优质商户至少支持两个以上银行卡组织品牌交易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需要收单机构重新打造以收单角色为侧重的品牌形象,将收单这一角色从支付的后台重新放到前台,明确商户支付产品支持类型及范围。与此同时,还要扩大银行收单品牌的知名度,重点宣传银行收单服务的安全性和综合金融优势,真正提升商户对商业银行收单机构的归属感。例如,在2015年上半年,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推出了收单商户视觉形象推广,为商户提供了包括推拉门贴、营业牌在内的近20种银行卡受理标识和形象,并依托农行自身庞大的商户渠道提高品牌宣传覆盖率,提升商户对农行收单品牌的辨识度,并有效提升农行整体业务形象。

对收单行业发展的三大建言

完善支付行业监管体系,提升政策级别。建议针对目前我国收单市场的发展趋势,尽快研究制定非金融支付机构管理条例,并提升《非金融支付机构管理办法》政策级别,确保有效对非金融支付机构进行监管。同时,建议扩大《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支付机构利用支付账户开展的支付行为,其商户拓展、管理规范也应一并适用于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从而消除支付机构的政策套利空间。此外,对于支付机构大量运用代理商和外包机构的做法,建议监管部门也应尽快制定更加详细的外包服务监管要求,提高支付行业外包准入门槛,对外包服务机构的内部管理、风险防范能力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

缩短行业办法及规定的制定周期,避免支付机构政策套利行为。第一,对于条码支付等新兴业务,央行在叫停相关业务后对业务的研究和规则制定周期过长。实际上部分支付机构已重启了该项业务,而商业银行囿于业务政策不明朗且行业技术规范未正式公布等原因,无法对相关业务进行大规模推广和营销,从而导致了部分新兴业务的进度落后,客观造成了支付机构的监管套利行为。

第二,《电子支付指引》等政策规章,已超过10年未进行更新,亟待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订。目前相关政策中对于各类交易限额的要求已明显不能满足普通客户的实际需要。而商业银行却因为内部合规要求较高,对于交易限额无法实现与支付机构一样的开放度,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使客户对商业银行留下了保守落后的错误印象。

第三,尽快确定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体系。按照当前商户类别区分不同标准以及线上、线下双轨制的定价模式,客观上为违规套利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部分收单机构通过套用、冒用低费率的商户类别降低商户交易成本,从而达到争抢商户或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严重扰乱了收单市场秩序。

正确引导各类机构开展支付业务创新。在以往的支付产品推广中,对于部分重点产品,监管机构运用强制要求或点对点指导等方式引导商业银行收单机构开展业务,对部分业务在产品技术和商户习惯仍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要求商业银行进行大规模推广。建议今后监管机构采取如税收优惠或补贴等方式,有效引导商业银行开展新业务试点,取代原有的指导或命令形式,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作者张昀旻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10期。)

作者:张昀旻

商业银行发展业务策略论文 篇2:

商业银行股权业务的发展策略

股权投资业务是现代企业的基本职能之一,无论是基于业务发展要求还是基于资产管理要求来看,进行股权投资活动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商业银行具备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双重特性,在互联网金融以及现代利率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之下,要想获得更加宽阔的生存空间,就必须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具备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次研究也将基于商业银行的股权业务发展对策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案,给今后的业务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2015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当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与制度要求,并且围绕商业银行进行了法律层面的约束,针对股权业务进行了改进和优化。2016年,新的条款引发之后各个市场主体需要对债务进行结构层面的优化以发展企业股权融资,一方面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另一方面对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细则。作为商业银行本身,需要在掌握金融行业业态规律的基础上来归纳股权业务的发展策略,分析具体的对策和措施。

一、商业銀行的股权业务范畴

(一) 股权投资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股权投资指的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角色所开展的基于权益的投资行为,并且在后续的发展阶段可以通过分红或是股权转让等方式来获取投资层面的收益。我国股权投资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股权投资基金、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按照资金募集方式的差异也可以被划分为是公开募集和非公开募集两种类型。我国的商业银行法当中明确提到了商业银行不得直接参与证券投资,因此只能够提供一些与资产托管或是账户结算有关的基础配套业务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广义上看,股权业务虽然多样化,但是私募基金组织形式仍然是当前的主流形式。

(二) 商业银行的股权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从性质上可以被认为是现代企业,同时也是从事着金融中介活动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在经营模式和经营方向上存在差异,它必须要按照商业银行法等方面的要求来设立,不仅可以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同时还能经营与货币、信用有关的金融服务。显然,商业银行也具备现代企业的盈利发展要求,整个经营活动按照自主经营的模式进行,盈亏自负且法人财产对外需承担责任。股权业务是现代企业的基本职能也是盈利手段之一,商业银行具备开展股权投资活动的天然优势,一方面可以提供资金层面的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被投资方的角色而存在,无论是在投资动机、投资方式还是资金来源上都比一般企业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二、我国商业银行股权业务的发展条件分析

(一)政治层面

1995年开始的商业银行法当中就提到了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展开投资,也不得从事信托投资业务等。而2015年投贷联动和2016年去杠杆的出现,使得市场主体的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商业银行看似已经失去了其在金融领域的发展优势,需要以战略转型来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未来国家在政策开放方面必然有所改进,股权投资业务相关研究工作本身是适应政治环境发展必然举措和现实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直以来就是经济运行模式,且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政治架构相对稳定,形成了相对合理的金融监管体系,即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负责对金融业态的全方位管理,国家对于银行业的监管政策也逐步完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和银行业各项管理措施的要求下已经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间接地获取股权业务资格,而未来的各项工作当中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政策、制度、法律条款等会基于现实市场来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理论上看股权业务的政治环境将会被进一步拓宽。

(二) 经济层面

我国经济从快速发展转变为平稳较快发展之后,相应的经济指标和宏观经济走势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之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将保持高位增长,投资活动规模不断加大,例如企业债券融资或其它非金融企业的融资数量开始增加,经济形势整体良好。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且工业发展一直稳定,第三产业的推进使得经济增长过程相对平缓,全社会的直接融资规模加大之后整个资本市场将朝着健康的方向推进,股权业务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契机。

(三)业务层面

业务层面指的是基于业务本身开展的各项管理措施。因为股权业务本质上属于一项特殊的金融活动,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支持,且投资领域内部对于财务知识的考核标准要求较高,相关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有行业经验和战略发展思维等。因此,从业务角度分析,商业银行能够获得较为稳定的智力支持和资源支持。一方面,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政策可以吸引优质人才,另一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出现也给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坚实的基础。

(四) 社会层面

现代社会我国的投资者群体在意向上已经比较成熟,人们开始关注资产是否保值以及资产的长远配置需求。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人们倾向于将现金流存储在一些其它的渠道当中或是兑换成为等值的股票、债券等。我国可供配置的资产除去银行存款之外还包括一些私募股权基金等。但相比于其它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本身会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可,如果商业银行开展股权投资业务,那么在资金募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再加上未来直接融资模式的完善以及各类市场行为的活跃之后,商业银行在股权业务方面的优势会更加突出,作为关键的市场主体存在。

三、股权投资业务发展的具体条件

(一) SWOT分析

从竞争优势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在股权业务方面的主要优势在于资金的募集能力和经营范围,特别是相比于一般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在基金托管等方面的丰富工作经验使得自身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在行业当中可以始终保持竞争力与行业先发优势。

但从竞争劣势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主要劣势在于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经验不够丰富,再加上商业银行的规模很多情况下并不如国有银行,某种程度上看,股权业务与国有银行相比处于明显劣势。

发展机遇方面,国家监管政策逐渐完善之后,商业银行可以开展间接的股权投资业务,且市场扩大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重要的发展契机,因为整个市场规模扩大必然导致金融活动数量的增加。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获得更多的业务来源和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从外部风险来看,原有的市场占有者将成为主要风险因素,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与私募股权基金。原因在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已经在行业内部运营多年,比起商业银行来说在投资目标的选择上会更加合理。虽然商业银行在基金托管等方面具备工作经验,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股权业务,本质上看商业银行与其它商业银行、私募股权机构来说同样处于竞争者的关系,市场可以同时容纳多个竞争者存在,且竞争大于合作。

(二)商业银行的核心优势

虽然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主体在业务模式、视窗融资模式、股权业务判断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但如果商业银行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的优势条件突出核心竞争力,仍然可以在未来的市场运作环节抢占先机。

其中,最为典型的优势在于资金。因为商业银行比私募股权机构和其它小型金融机构的资金规模要更加庞大(这里暂时不考虑国有银行在内)。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条款,股权业务的主体不可以用自有资金或是信贷资金完成投放,商业银行的私人客户群体此时就成为了最好的资金来源,庞大的资金规模可以比其它竞争机构赢得更加明显的优势。中国的储蓄率相对较高,很多商业银行在近年来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或理财业务也吸引了一些具有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群体,他们的理财投资需求与商业银行的资金募集需求不谋而合,因此增加了大量的资金来源,这些可以被有效地转化为“业务优势”。

此外,在资产方面商业银行从事的各类业务使得自身拥有一定的客户群体,并且和股权投资机构相对比,商业银行的金融运行模式与实体经济模式相对接近,无论是业务范围、业务类型还是营销手段之上不会给其目标客户群体带来不适感。近年来信贷结构与信贷模式优化后,整个金融业务的稳步发展态势走势良好。

在客户运营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凭借着现有的经营网络和成熟的客户管理体系能够精确地定位每一名用户的真实需求,协助客户做好资金、项目的整体规划,同时为后续的投资退出工作做好基础性保障。综合来看,投资运作环节的优势将转化为股权投资业务当中的有利条件,帮助商业银行作为稳定的金融主体而存在。

四、商业银行股权投资业务发展策略

(一) 准确定位发展要求与业务实施方案

根据未来的发展战略要求,商业银行需要将股权业务视作主要的战略任务,从中精确地定位潜在的商业机遇,一方面增加银行的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吸引多方资源以实现金融创新,在人员、资金等多个方面采取基础知识政策,将股权业务看做是内部的主要工作任务。具体而言,需要在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的前提之下围绕自身的优势项目做好战略部署(例如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再寻找一些优势行业进行资金试点。前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资金损失问题,但可以从中获取发展经验,在积累经验之后可以将相关策略在其它领域内部完成推广。

虽然我国法律并不允许商业银行直接开展股权投资业务,但是仍然可以与外部机构保持合作关系,充分融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意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市场竞争力。例如在业务开展初期可以开展投贷联合模式与债券融资模式,在业务中期则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體系来实现机构分离,设置专门的经营决策部门等;在后期则可以专门搭建属于自己的股权投资平台甚至是子公司,下设独立的组织架构与审批环节来更新业务发展模式实现商业银行和其它主体的业务合作,寻找战略层面的新利润点。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浦发银行的运营模式,浦发银行高度关注某些长期收益项目,并且以并购贷款的方式来实现盈利目的。金融行业优秀的资本积累能力可以分散到不同的行业领域当中,一方面实现了多层次的风险分散,另一方面还可以给银行的长期盈利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另外,浦发银行还参与了风险投资工作以满足市场的投资需求,为整个社会提供了更加有价值的专业化金融服务产品以获取更高层次的利润,提升个体的品牌价值。

(二) 业务组织体系的优化

业务组织体系优化需要商业银行在确定业务审批制度之后围绕营销工作、业务流程管理、贷款管控和资产保全等各个方面的措施来形成机制化的业务流程,形成针对商业银行自身的信贷政策,严格地控制可能存在的商业风险。未来的工作当中应该继续针对股权投资业务并按照现有的信贷管理流程建立更加专业的业务体系,并且确定有关部门的职责、责任和行业政策。针对当前部门职责方面的协调问题,可以安排专门的业务部门及时地推进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其中董事会下属的投资部门、资产部门、金融机构部门等有着各自的工作职责。在这一方面国外金融市场采取混业经营等模式已经相对成熟,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让资金部门做好资金的募集,产品部门做好产品的综合设计,加强与其它专业机构的合作等。必要时也可以横向地与其它商业银行展开“对比”,有目的地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对策。

(三) 专项人才引进

专项人才引进指的是商业银行需要在业务方面配置具有资本市场管理经验和投资经验的优秀人才,以便于在项目投资活动开展时能够提供关键的智力支持,在投资退出环节也能有效地完成市场和资本的合理对接。未来的工作当中应关注人才的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以人力资源作为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例如,可以增加资源倾斜力度并引入先进的管理文化,注重内部的行业机理与考核机制。企业风险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成为人才培养方式的特殊环节,即建立不同与现有审批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按照人员的能力标准制定出一套计划,然后进行亏损度的计算判定,建立全新和独立的风险文化与投资决策机制,同时打造一支具有专业工作能力的股权业务队伍。

结语

现有的法律制度与金融监管业态模式之下,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并且获取竞争优势,在政策环境下开展股权投资与相关业务活动。商业银行进行股权业务的基本目标是处于财务投资获取投资效益,在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和调整之后能够入驻到资本市场之内将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商业银行可以承担在行业内部的职责和角色要求,准确把握市场契机挖掘市场潜力,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进程当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推动社会信用价值体系的完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全方位优化。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作者:黄晖雅

商业银行发展业务策略论文 篇3: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策略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起步晚、占比小、收费低、种类少,有必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本文从国内外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对国内外中间业务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分析以及对我国目前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阐述,针对现存问题,探讨了对加快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作者:荣 倩

上一篇:高校教学民间舞蹈艺术论文下一篇:压疮管理的计算机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