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党员干部信仰培育是一门“心学”,蕴含“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和革命的反映论,科学揭示了认识进程中主客体间的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价值关系和实践关系,此四重关系的相互作用和支撑,成为信仰成立的基础。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论文 篇1:

谈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还提到,感性认识要想有效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遵循特殊到一般、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规律,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实践的价值,而计算机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若能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指导计算机课堂教学,就能有效优化计算机教学,让学生真正从理性认识过渡发展为理性认知,最大限度地优化计算机教学。

关键词:计算机课堂教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在社会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高度发展,并且还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获得了较大的成就,而认识活动作为一种生产新知识的有效活动,由于认识对象自身不断革新与发展,促使其认识问题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认识论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种十分科学的认识论,其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正确认识事物的方式,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分清真伪,是有效促进学生把握事物本质的重要指导思想。计算机课程是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传统模式下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指导与优化计算机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合理性与科学性,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为此,本文也就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展开了如下探索:

1 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意义

1.1 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本质及发展过程的哲学理论

认识论是关于认识主体与客体、认识的起源与本质、认识与实践、认识的内容与方法、认识的途径与发展规律、真理与真理标准等多方面的哲学学说。认识论是人类掌握与完善自然界与社会的基础,也是学生有效学习与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能够为人类正确认识与改造主客观世界提供良好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构建本身就是基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构建是马克思对于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重要贡献,也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前提。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能够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来强化学生认识,优化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指导,教师可以借由此来有效强化学生认知与理解,从而提升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一科学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构建并非人类历史上的认识论思想的简单继续,反而是其发展的新阶段,是认识论史上较为伟大的革命,与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以及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相对比的话,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路线,首次将实践引入到了认识论之中,同时还采用了辩证法科学地阐述了人类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实践的重要性,而计算机这一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用于教学中,就能改变传统局限于理论讲解与灌输的教学弊端,真正主张实践教学价值,同时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与提升,从而真正有效优化计算机课堂教学,为学生素质与计算机技能提升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1.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科学技术革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以往哲学家在研究的时候,大多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认为,认识自然的目的关键还是在于改造自然,而非是局限于解释自然。这样观点提出也表示认识也是可以反作用于客观实践的,而且还能够积极地指导客观实践活动。科学技术革命作为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实践,同样也需要认识论的有效指导,所以从这一点来分析的话,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于科学技术革命而言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而这也是有效优化与调整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重要措施。

2 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策略

2.1 由特殊到一般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涉及认识事物规律,其中由特殊到一般就是规律之一,分析计算机教学教材我们能够发现其中就有涉及特殊、一般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版本高校计算机教材我们即可发现,其在对计算机语言操作命令知识点进行叙述的时候,大多会将其最具普遍性的现象直接书写在前面,之后再逐渐叙述其他较为特殊的现象。但是在教学实践期间,教师若直接为学生写出这些较长的命令,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学生也会因其难度而出现学习抵触心理,很难起到良好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反之,教师若能在教学课堂上先为学生介绍一种较为特殊的命令形式,再为学生一个个介绍其他特殊的现象,再做好整合处理自然能够得到一般的形式,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從而有效提升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FoxBASE+关系数据库系统”教学的时候,对于其中的相关命令主要如下:

LIST[<范围>][(FIELDS)<表达式表>]

[FOR<条件>][WHILE<条件>][OFF]

[TO PRINT]

这一整个命令长度就已经有了3行,而且一共有6个选项(每一个[]表示一个选项),而且每一个选项就是一种特殊的情形。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若直接在黑板上为学生板书出来整个命令,学生思维自然会从第一个字母一直跟随着教师最后板书的符号,在教师没有讲解学生就出现畏难心理,这会直接影响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不利于计算机课堂教学活动的和私事。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进行教学优化,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在所有选项都先不写,只为学生先写出一个LIST主命令,因为其一个较为特殊的命令形式,教师可以借此来实现特殊到一般的有效过渡与转化,而且相较于复杂的命令而言其只有4个字母,其含义也十分明确且便于理解,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主习惯,之后再基于此来逐渐讲述其他选项含义,一个个推进学生理解,让学生在特殊到一般的实践课堂上实现逐步积累,这样学生整个理解难度也能得以有效降低,真正有效地优化计算机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学指导作用。

2.2 由抽象到具体

由抽象到具体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又一条规律,其是从感觉现象到抽象的本质的过程。在计算机课堂教学期间,其涉及的很多的概念知识均是前人的经验与实践总结,是在不断实践与总结中而抽象出来的概念知识,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我们却不能直接参与到大量的验证与实践总结中,这促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已有的理论性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理解与运用,很多学生都觉得其十分的抽象,无法形成有效理解。为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相关概念的时候,不能过分注重教材定义,反而需要借由有趣的手段、星星花的讲解来将抽象的概念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能降低教材内容抽象度,有效强化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能够联系实际生活来理解抽象概念,这样学生就能起到优化与创新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计算机四种结构内容的时,对于其中涉及的较为常用的一些子程序结构,学生大多很难形成深刻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多重子程序嵌套在一起的时候,学生大多是跟随着教师的板书而形成有效理解,这个时候为了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即可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由抽象到具体规律来对学生展开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将主程序和子程序要领比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炒菜”,通过这种形象化的讲解方式强化学生理解。如,同学们,假设你们家要办酒席(总任务),而一桌酒席上需要安排10道菜,为了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则需要将这10道菜的顺序摆出来(即菜谱)。这里的菜谱也就是我们的主程序,之后再让厨师按照上菜次序来一道道炒菜,对于每一道菜究竟要如何制作,厨师自然心里有数,而这整个步骤就是完成某一道菜的程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子程序。进一步点燃学生思维,即可假设这一道菜特定步骤之中还有几个较为复杂的步骤,并且是由于几个固定的操作步骤构成,我们则可以将其当作更深层次的子程序,即子程序的子程序……这样学生就能在生活化举例过程中有效理解子程序嵌套概念,从而有效深化学生理解,为学生知识把握与能力提升提供良好保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期间注重运用与思索。

2.3 失败乃成功之母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中,失败乃成功之母也是事物认识过程中的重要规律之一。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有时候难免会存在思想滞后于客观实际等情况,而出现这一现象就会促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在失败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与提升。人们在刚开始认识某一种新事物的时候,通常都需要先吃一堑才能长一智,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的话,失败的教训通常要比成功的经验令人更加的深刻,所以教师在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期间,不能忽视失败以及错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上借由此来有效强化学生记忆与认识事物,这样就能有效提升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从而真正有效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用于计算机教学课堂上。为此,计算机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采用“故错”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将之前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实例收集起来,在黑板上演示练习的时候,故意顺着错误的思维来将错例写出来,通过这一方式来先将学生带入“歧途”,之后再指导学生咋错误中反思与探究,这样就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语言中算数表达式教学的时候,考虑到其与数学表达式十分接近,只有一些符号有差异,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实践期间将数学表达式改写成为计算机语言表达式来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且思考错误,在错误经验中获得准确认知,从而有效深化学生理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论,也是经过众多学者证实的有效指导理论,将其应用于计算机教学课堂上,能够让计算机教学课堂因此而变得越发的合理,同时还能指导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上互鉴从感性认识上升发展为理性认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效果,最大限度优化计算机课堂教学,为学生计算机学科素养发展提供良好指导。

參考文献:

[1] 张士清.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8(6):44-46.

[2] 周志太.关于改革哲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3):38-40.

[3] 周昌宝.谈哲学常识的课堂教学[J].师范教育,2003(4):9-10.

[4] 王金荣.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56-58.

[5] 汪家福.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3):1-3,17.

[6] 吕维霞.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5):54-57.

[7] 孙丽平,李士金,戚雪,等.李士金中国文化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对戴震批评“理学”的批评[J].青春岁月,2018(15):77.

[8] 丁智琼.关于高等院校“西方哲学史”教学的几点建议[J].大众文艺(理论),2009(19):165.

【通联编辑:光文玲】

作者:徐欢潇 祁娟 陈虹云 吕兴琴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论文 篇2:

科学认识论与党员干部信仰培育

〔摘要〕 党员干部信仰培育是一门“心学”,蕴含“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和革命的反映论,科学揭示了认识进程中主客体间的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价值关系和实践关系,此四重关系的相互作用和支撑,成为信仰成立的基础。党员干部信仰培育,正是以科学认识论为指导,从主客体基本关系理论守正创新,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信仰、价值信仰、情感信仰和行动信仰,从而展示信仰培育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科学认识论,信仰,主客体关系,守正创新

习近平多次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1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2 〕。培育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党员干部信仰培育是一门“心学”,蕴含“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内在规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也是最为科学的认识论。这一科学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一个主体对客体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提升过程,真切揭示了认识形成和发展的辩证法。这一认识论厘定的主客体间的认知关系、价值关系、情感关系和实践关系,显现着理论先导、价值主导、情感疏导和意志引导等重要的认识和实践方法,打开了树立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情感信仰、价值信仰、行动信仰的有效途径,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提供了广阔视野和路径选择。

一、依据主客体认知关系原理,注重“理论先导”的地位及作用,在确立党员干部真理信仰上下功夫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的方面去理解。” 〔3 〕16马克思主义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指明了实践中的主体能动作用,以及在这种能动作用推动下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提升的有机统一关系。也就是在这一关系中,“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 〔4 〕50。

科学认识论的主客体关系原理,说明了主体认知并非从零开始,必然继承人类以往所有认识成果,并在已有科学理论导引下,迅速走过以往人类认知过程,以最为简便、科学和有效的方式达到人类认识的最为进步、科学和前沿程度,从而指导新的社会实践,这就是“理论先导”的作用。在主客体关系中,主体是能动的方面,客体是认识的对象性存在;人类改造外部世界取得自由的程度,歸根结底取决于实践过程的条件“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 〔5 〕220。

依据主客体认知关系原理,注重“理论先导”的地位及作用,就要坚持“灌输”原则,做好理论武装。列宁在同经济派崇拜自发性、反对用科学理论武装工人辩论时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便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6 〕242“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东西”;“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 。〔6 〕326-327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正是在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代有信仰的共产党人,推进了人类进步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好党员干部信仰培育,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是要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就是要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客观环境和党员干部思想发生着新变化,许多新情况值得研究和应对。比如,年轻党员干部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之较少、知之较浅、知之较窄的问题 〔7 〕,有的年轻党员干部连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都没读过。为此,就更需要践行好“灌输”原则,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基本问题,在守正创新中做好党员干部信仰培育,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信仰。

第一,创新解读机制。要着重从科学性和方法论上提升解读机制,做到“两个讲清楚”。一是从科学性上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 〔8 〕二是从方法论上讲清楚:哪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哪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情况作出的个别结论,从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髓实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方法和行动指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可亲可近,真切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基本问题。

第二,创新宣传机制。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形势下,创新宣传机制的重点应是创新讲述方式、话语表达、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创新讲述方式要讲好理论故事,就是要善于寓理于事、说事论理,通过有人物、有情节、有细节、有温度的理论故事,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话语表达要接好“地气”,就是要采用通俗化的宣传话语,实现马克思主义从科学、严谨的“基本原理”向便于理解和接受的“生活道理”转化。创新传播形式要做好多样化呈现,就是要在做好文字、音频、视频传播的基础上,通过动画、H5、游戏、音乐、戏剧、快闪等形态多样的传播形式,对理论内容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呈现。创新传播渠道要做好多平台推广,就是要在用好传统宣传渠道的同时,善用现代传播渠道,利用头条、抖音、APP、网络直播等多渠道进行理论传播,全方位覆盖各类群众,形成规模效益,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

第三,创新接受机制。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培训中,以创新机制增强接受效果,需要持续努力。为此,一是遵循规律,即要遵循党员干部教育规律,求实求是地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讲得系统、明白、透彻,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讲得入心、入情、入理,在顺应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中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二是尊重差异,就是面对接受者不同需要及其不同主客观条件,考虑其不同认知能力和个性心理差异,在科学规划目标、内容、方法和路径中,让党员干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教育更具针对性,效果更显著。三是重视情感,要求教育者以参与者、探讨者、商量者的姿态出现,注重以情感化接受者,情在理先、寓理于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春风化雨实现最有效的感染力教育。四是重视环境,利用搭建中心组学习、培训轮训、远程教育等平台,通过党报党刊、党建网络、微博微信等平台信息输入,营造健康积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环境,整体提升党员干部信仰培育成效。

二、依据主客体价值关系原理,注重“价值主导”的地位及作用,在筑牢党员干部价值信仰上下功夫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9 〕406“价值无非是表示物对于人的使用价值,表示物对人有用或使用愉快等等的属性。” 〔10 〕326正因如此,价值与需求或利益本质关联,也就是“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 〔11 〕393;“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12 〕82;“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現出来的” 〔13 〕537。这既是关于利益和价值的最为科学的解释,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

唯物史观在创立之始就确立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历史的创造主体与认识主体、价值主体高度统一起来,实现了历史观的伟大变革。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既是科学认识论的主体,也是价值论的主体,是一切认知和价值的尺度和评判者。“利益”并非天然正当和正义,而是与正当和正义主体连接起来,才无可争辩地成为理论和实践的核心范畴,也成为价值论、价值取向的核心范畴。因此,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实质上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和人民中心论立场,唯物史观是价值观从而也是价值信念的最深刻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人民的根本利益又与国家民族范畴紧密连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民族学说是历史的、具体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政权和政府的保障与推动,尤其在处理国家对外关系上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国家民族学说反映了正确的价值观向度,爱国主义与我党的价值观高度统一。无论革命、建设、改革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国家民族立场都始终不可或缺和弱化,这体现了价值信仰的国家民族根基。

正是在人民史观和国家民族观基础上,我们党确立了自己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这也是我们党生存与发展的最深刻的法理基础。正像《共产党宣言》指出的:过去的运动都是少数人的,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根本宗旨,始终着眼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利益,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外部体现,必须坚决捍卫和保障,这是鲜明的、不容动摇的价值立场。为此,百年来我党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伟大历史使命,这一坚定的价值信仰扎根于人民根本利益,建筑于唯物史观,高扬于党的宗旨和全部实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加强党员干部信仰培育,就必须重视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构筑鲜明的价值信仰,这是共产党人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我们在发放问卷和座谈交流中发现,目前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党员干部的价值信仰存在一些问题,有部分人存在“功利色彩”“实用主义”和“利己偏好” 〔7 〕。构筑党员干部价值信仰,必须面对实际、增强针对性,在教育中强化价值认同机制。

第一,围绕价值本质来强化。马克思主义从来不隐瞒自己哲学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特性,反而公开声明,自己的哲学具有鲜明的党性、阶级性、人民性。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以往哲学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多重批判,确立了人民历史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的终极奋斗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旨归。构建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机制,就是要依循价值认同的本质过程,结合对象已有认识水平和现实条件,确立价值信仰形成的有效方式方法,建立符合规律的引导模式,来促进党员干部价值信仰的形成和巩固。

第二,围绕价值标准来强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价值的客观标准是人民根本利益,即要以人民根本利益实现程度以及人民的评价为标准。构建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机制,就是坚持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引导党员干部弄明白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就要把个人价值目标与人民主体价值内在连接,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并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信仰真正构筑起来。

第三,围绕净化环境来强化。马克思指出:人兼具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是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的有机统一体。在社会环境层面,构筑党员干部的价值信仰,要注重营造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同向同质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将党组织的价值导向、价值规范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导向相贯通,形成整体、和谐与一贯的价值正能量导向和激励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党员干部时时接受正确价值引导和熏陶,把价值认同渗透在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心理界面,从而夯实价值观基础,构筑起正确的价值信仰。

三、依据主客体感性关系原理,注重“情感疏导”的地位及作用,在厚植党员干部情感信仰上下功夫

主客体关系不仅是理性关系,还是感性关系。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论述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并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14 〕272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从主客体的关系看,信仰就是主体对客体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首先是以理论的真理性为前提,以历史主体的价值为价值,同时还是以健康深厚的情感为基础的崇高追求 〔15 〕。

马克思恩格斯都充分肯定情感的价值和意义,这成为科学认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所说的“人”就是“现实的人”,是有情感、有激情、有热情的人。他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 〔16 〕326恩格斯则进一步指明:“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和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 〔17 〕243列宁更是强调:“‘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18 〕255因此,无论辩证唯物论还是历史唯物论都不是冷冰冰的、否认情感的理论,而是以温暖情怀和火热心肠面对世界和人类的命运,这成为马克思主义情感信仰的基础。

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情感信仰不仅成立,而且深刻丰满、立体厚重、导向鲜明。在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这种情感信仰所激发的主体动力包括献身精神和创造力都前所未有,可以说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顱、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截至新中国成立时我党共有448万党员,而可以查到姓名的烈士就达370多万。毛泽东曾深情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 〔19 〕118新中国成立后,又是秉承这一价值信仰,无数先进分子听从党的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埋头苦干、甘愿奉献,为祖国和人民创造业绩,推动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忠实践行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我们需要厚植马克思主义情感信仰,以对真理的真诚纯洁追求,以热爱人民、热爱国家民族、热爱党的情怀,以更自觉、高昂的激情、热情和精气神,书写新时代的宏伟篇章。然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在情感信仰方面存在问题,如有的自我意识鲜明、人生格局不高、情感世界淡漠等,为此应加强情感信仰培育,通过情感疏导升华内心世界,使其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党员干部。

第一,在“真学”中升华。“真学”也就是学“二真”,即学“真历史”和“真原理”。学“真历史”就是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但重点是学中共党史。通过学“四史”尤其是中共党史,与如火如荼、跌宕起伏的历史和志士仁人、先烈前辈们对话,净化陶冶内心世界。学“真原理”就是要真信真懂马克思主义,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搭建起与伟人情感对话的平台;通过逐字逐句研机析理,利用文字构建情感共鸣的基础;通过学而思、学而用,促进健康的正能量情感的提升。学历史、学原理有时感到冷清和深奥,那是因为缺少情感投入,缺少内心世界的触动,这样效果就欠佳,此一弊端应注意克服。

第二,在“深思”中升华。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要紧紧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西方兴起的“马克思热”,以及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等一些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对照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德国学者埃尔玛·阿尔特法特的《马克思提供批判分析的“跳跃点”》、美国学者大卫·哈维的《资本主义的17个矛盾及其终结》《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等,在设身处地的思考中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命力,坚决反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终结论”“危机论”和“无用论”,从根子上弄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党员干部只有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命运、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命运以及家庭及个人命运的关系,情感信仰才会有坚实基础;同时随着生活阅历增加和人生磨砺积累,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信仰就会建立起来、巩固起来。

第三,在“体悟”中升华。“体悟”即社会实践中的感同身受,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完全一致。这里的感同身受首先是亲身投入社会实践所获得的感受,包括工作、生活、社交和思想的体悟等,形成宝贵的真情实感,展开丰富的心路历程和经验,这是情感信仰建立的现实基础。同时,这里的感同身受还指他人和全社会实践所形成的经验,由于情景和实情相同,因而可以谐振交流融合,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感同身受才是最大量的,是个人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党员干部应以百倍热情投入社会实践,以在实践中认真体悟,锤炼、净化和升华心灵;党组织也应充分重视和运用体悟的方式,比如强化教育培训的情景体验,以疏导党员干部情感,厚植马克思主义情感信仰。

四、依据主客体实践关系原理,注重“意志引导”的地位及作用,在坚定党员干部行动信仰上下功夫

实践是主客体间的现实桥梁,是所有理论和认识的基础。“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17 〕50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和认识的检验标准,这就是科学认识论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行动信仰的基石。

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强调行动的终归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0 〕502;“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21 〕296。亦如毛泽东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22 〕815习近平也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夸夸其谈、不尚实干,是与马克思主义行动信仰完全相违背的。

要把正确理论变为行动,还需经过主体的意志转化环节。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意志论者,指明人的意志来自实践需要,人的意志最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外化和对象化。马克思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 〔17 〕251有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意志”或者“意志不坚”。为此,要坚定党员干部的行动信仰,就应发挥“意志引导”功能,创新意志转化为行动的有效机制。

第一,创新内化机制。创新内化机制就是把外部要求内化为主观自觉,变被动为主动,提升行动主动性。如通过经典原著导读、专题讲座、专家讲坛等传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追求,激发做合格党员干部的内在动力,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效果。

第二,创新强化机制。创新强化机制的目的就是增强意志果断性,从而保证行动的坚定性。为此,要增大刚度防动摇,坚持在大是大非面前磨练意志,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锤炼强度防侵蚀,坚持在严峻风险考验面前磨练意志,打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品质;要提升硬度防软弱,坚持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激励党员干部自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实践中百炼成钢、铸造信仰。

第三,创新固化机制。创新固化机制就是要强化、自觉化行动持久性,确保目标的完成。为此,要将理念固化为信念,使信念坚不可摧,在行动上克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要将信心固化为信仰,使信仰坚如磐石,克服见异思迁、随波逐流;要将经验固化为制度认同,自觉遵守各种制度及规矩特别是政治纪律,杜绝忽左忽右、摇摆不定。

第四,创新外化机制。创新外化机制就是要引导说话算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善始善终。为此,一要注重目标引领,将信仰培育融入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全过程,渗透到教育培训的各个环节,引导党员干部形成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思维和行为范式。二要注重典型示范,引导党员干部学榜样、做典型,在学习和工作上走在前列、争创一流。三要正确对待成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既不迷失在成功的喜悦里,也不因一时的失败而丧失信心,砥砺进取、不折不挠,在千锤百炼、经受考验中确立起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9(07):4-12.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7(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牛余庆,牛家驹.在开展主题教育中着力构建党员干部自觉增強“看家本领”的认同机制〔J〕.机关党建研究,2019(09):39-42.

〔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7(0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刘振华.试论科学信仰及其认识论意义〔J〕.党校论坛,1991(08):54-58.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8〕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9〕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陈 鹃

作者:岳俊辉 牛余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论文 篇3:

苏联教学论的文化传统审视

【摘 要】苏联文化传统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独特的二元文化结构、浓厚的集体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思想地位。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来考察教学现象是苏联教学论体系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贡献。苏联教学论对我国教学论的发展曾经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需要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建构具有中国教育文化特色的教学论。

【关键词】教学论 文化传统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苏联

教育发展总会受到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教学思想、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会深深打上文化传统的印痕,教学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文化根基而任意创新。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从苏联教学论的发展及形成中得以验证。

一 苏联文化传统的基本特质

1.独特的二元文化结构

在苏联时代,由于文化传统主体的不易变更及有意的推动,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俄罗斯民族一直面临着两大矛盾:(1)东、西方的矛盾,即地理上的文化碰撞;(2)上、下层的矛盾,即社会构成上的文化差异,这两大矛盾是俄罗斯文化整体特性的一个表征。

俄罗斯地处欧亚之间,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这种地缘政治条件,使俄罗斯文化深深地打上了东西文明结合部的烙印,使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独特的二元性。俄罗斯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钟摆,沉重地来回于世界文化的两极之间。在两个文化内核之间发展的思想冲突是“文化骚乱”的强大源泉,同时又是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因。俄罗斯是一个农奴制持续很久的国家,席卷欧洲的启蒙之风未能吹醒俄罗斯。但是,俄罗斯又拥有一个与欧洲任何一国相比都毫不逊色的贵族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来自欧洲的西方文化具有鲜明的上层色彩,而传统的东方宗法制文化始终影响着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居民——农民。这种东西方文化冲突和渗透造成了俄罗斯近代文化发展中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的分离和对立。因此,发达的上层和相对愚昧的下层之间的差异,是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形成俄罗斯民族特性的原因之一。

2.浓厚的集体意识

在苏联文化传统中得到广泛体现的是“集体主义”思想,它源于俄罗斯古老的村社思想,即村社文化。俄罗斯村社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经济上重视自给自足的宗法共同体内部的简单协作传统,价值观念上强调集体和谐,民族性格上重视邻里关系的和谐,缺乏理性精神。俄罗斯传统的古老村社文化以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精神依托、关系权重等方面集中指向“集体”元素为典型特征,其在历史发展中演变为一种“社会基因”,使俄罗斯人天性地带有对集体根深蒂固的信任和依赖,以及对国家的崇拜。同时被“集体”包容和包裹的个性自由和个人价值被压制和抹杀,遵从集体意志、牺牲个人利益成为俄罗斯人的普遍行为准则。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思想地位

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一种跨度极大的根本性革命,是国家和社会性质的历史性质变。政体制度上的阶级换位,决定了首先必须将观念意识形态彻底改變。因此,迫切需要在全社会各个领域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体系的主导地位。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思想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就必然成为苏联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一切科学研究都要以其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相比较文化传统的其他方面来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苏联教学论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因为这是教学论研究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的革命性变革。下文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着重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苏联教学论的重大影响。

二 文化传统对苏联教学论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来源、本质及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苏联教育家们明确地指出:“苏维埃教学论的认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从认识论角度来考察教学现象,是苏联教学论体系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贡献。

1.教学价值取向

受文化传统中认识论的影响,苏联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知识反映论”,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因此,苏联教学论秉持主智主义,追求学科知识的客观化或外在化的价值倾向,认为教学就是要“以有系统的科学原理的完整知识把学生们武装起来”,旨在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不难发现,苏联的教学是围绕知识学习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进行组织的,注重预设知识的顺利传递,核心是有效掌握(内化)外部知识、外部技能。

2.教学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苏联学者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教学过程,肯定了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认识过程,指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和人类在其历史发展中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共同点”,同时也认识到了教学过程的特殊矛盾性,表现在以间接经验为主、有教师教和有教育性。基于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他们提出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阶段、步骤)是:诱导学习动机、感知和理解新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这基本反映了教学过程中认识的一般规律。

3.教学目的

马克思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以前的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苏联教学论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如凯洛夫认为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教师有系统地和循序渐进地把知识传达给学生和组织学生的活动,使其自觉地、积极地和坚实地学会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并且在积极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使他们每一个都养成与共产主义教养任务相适合的品格”。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获得了对世界各种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即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即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提高并发展各种认识能力、身体和心理素质。

4.课程与教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苏联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在总体上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但是学生这个认识主体及其认识的客体都具有特殊性。与一般认识主体不同,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身心發展并未成熟,尚不能独立认识客观世界。学生认识的客体也主要不是直接的客观世界,他们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掌握人类在千百年中已经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如凯洛夫指出:“所谓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我们理解为知识、技能、熟练技巧三者的连环。教学内容具体表现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因此,课程主要是以分科课程或学科课程为主,以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内容,课程内容也由国家统一安排,通过国家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全国同级同类学校提出统一的课程标准。甚至教材的编写也由国家专设机构统一进行,教科书应包含各学科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采用确定不移的、颠扑不破的原理,而不是在科学上尚无定论或正在争论的意见。

5.组织教法

苏联教学论研究者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过程特点,强调了班级授课制应是苏维埃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并借鉴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的种类,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另外,提出划分课的类型的根据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每种类型的课由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称为课的结构。他们还对上课、备课和家庭作业指导做了具体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教材的传授来获得知识,因此围绕知识学习,主要运用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6.教学评价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苏联教学论以此为哲学基础,认为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说,它的检验也是以实践为标准的。但是,教学认识的检验还有不同于人类一般认识的检验的特殊性,即教学效果的检验主要不是直接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的,而是大量通过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考试来进行的。因此,形成了以检查知识掌握情况为主要目的,以分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检查与考核理论体系。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学生自我检查的重要性,指出:“学生本人认识到检查知识对提高知识质量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种观点出发,极为重要的是使学生重视自我检查。”

三 对我国教学论发展的启示

由于受苏联教学论的影响,我国教学论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客观地说,苏联教学论比较科学客观地揭示了教学的本质,自觉将教学活动提升到认识论的高度来研究,从根本上确定了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从而为科学地揭示和把握教学规律以及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以凯洛夫为代表的苏联教育学家,在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及教学认识的理解上发生了偏差,甚至存在着一些严重的误解,进而影响了教学论的科学性。如存在哲学代替论和心理学化的简单化倾向,引经据典的教条主义及政治诠释色彩浓厚,等等。因此,仅用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现代教学论的唯一哲学基础,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和不适应性。

当前,我国教学论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是本土特质缺失,或者说没有形成教学论的中国流派,其深刻根源就在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社会断层,因此它便历史地存在着一种不加批判地盲目移植国外教学理论、与本国教学传统相脱离的状态,缺乏富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教学基本概念和话语表述体系。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我们对国外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学习和借鉴,需要从其所赖以产生的不同文化传统来重新认识、比较和研究,并在理解它们各自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建构具有中国教育文化特色的教学论,形成现代教学论的中国流派。

参考文献

[1]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变革与传统的村社文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9~36

[2]〔苏〕达尼洛夫、叶希波夫.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1955级学生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0、364

[3]〔苏〕凯洛夫.教育学(沈颖、南致善等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15、46、93

[4]〔苏〕凯洛夫.教育学(陈侠等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32、145

[5]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17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张有龙

上一篇:农林业领域保水剂应用论文下一篇:沥青基础路面养护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