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分析论文

2022-04-29

大学生作为广大青年的主力军,是标志时代的晴雨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引导和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意识与行为实践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分析论文 篇1: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面获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的争议,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基本功能以及学说体系等方面。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充分以及全面的掌握与理解,应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梳理,以尽力避免出现极端以及片面性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以前,哲学是人类思想进化史上最为古老的科目之一,并且对其定位也是众说纷纭,没有确切的定位。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与恩格斯终结了旧哲学,并且对哲学进行了重新的定位,以其对世界的深刻洞察,立足于实践,使其变成了一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与恩格斯建立的新型哲学,主要是对世界根本性问题进行研究以及分析,就其完整的体系而言,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具有萆命性;就其实践意义上而言,则是具有根本性质的方法论意义。

在近几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情况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进展,其中比较一致性的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有根本意义的方法论。一方面应该对世界发展以及存在的规律进行揭示,另一方面全面地探索人们和世界的关系,充分地研究人的发展情况。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一种世界观的存在,也具备自身的价值观,应该充分重视其价值研究,将价值观与世界观之间进行统一,这样新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这个探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极端以及片面性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变革,是要在根本上对传统哲学的定位进行改变,达到哲学的转向,也就是说,它所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人以及人的实践活动,甚至有人将马克思主义定位为实践本体论的哲学。另一种观点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进行了彻底的否定,认为其研究的问题不再是世界观的领域,而是人的“是为”形式。这些观点的分歧在根本的性质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进行了颠覆,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实际上,部分论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上坚持排除整个世界的研究,并不是因为存在着许多依据,而是因为这样的一种认识,也就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人存在以及发展是没有关系的,所以觉得不具备意义。这样的观点在逻辑方面是不能被成立的,人类世界和宇宙世界之间是不能够被分离的,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如果不对宇宙世界进行研究就无法真正的认识到人类世界,所以说人类世界并不是不变的存在,而是在实践的前提下进行不断的探索,从而研究整个宇宙世界,如果没有这种研究,就不会具备新的拓展与实践。

最后,对于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定位进行彻底否定的观点,试图使用主体哲学代替实体性哲学的观点,更是不存在依据性,知识论者自己的主张而已,对于这样的观点来说,哲学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提出学术主张与观点,但是不可以把这些观点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是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将人作为其中一个分子,可以进行自我认识和认识世界的分子,并通过这种认识实现改变的分子,这事实上是直返哲学本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定位应该在客观的态度上,并且对其思想进行原本的解读,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开始的时候就不是书斋性学问,而是直接针对实践性,为人们全面认识世界、变革世界的活动提供根本性质的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体现的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独特品格,在现阶段的讨论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化,并且得到了认同。

与此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功能方面依然存在着片面性以及极端性的倾向。有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之间存在着差别,体现在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因此,它应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实践,重视相关联的人类世界,而对世界本体论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释世界,都应该进行抛弃或者是超越,但是这样的观点也无法长时间存在。

首先,不应该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进行独立,改变世界是落脚点,但是如果想要改变世界,就应该对这个世界进行充分的了解与认识,而这样就需要解释世界,但是对于荒诞的解释当然持有反对态度,但是也不应该走向极端,应该在根本上对解释世界进行反对,改变世界应该依靠时间,然而实践是人能动作用在外部世界的过程,如果想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就不可以进行盲目性的实践,而应该充分的认识外部世界,而人类世界与宇宙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无法全面的认识宇宙世界,就无法全面的认识人类世界。人类世界是人们不断实践的成果,但也是人们在探索宇宙世界过程中而创造的。为了满足新的需求,人们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从而使宇宙世界向人类世界进行转变,因此,只是把宇宙世界的相关研究当做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之间是没有关联性的。

其次,马克思对之前的哲学家进行批评,是由于他们仅仅解释世界,不能向前迈进,在这里无法得到相应的结论,认为马克思反对解释世界,并且否定宇宙世界的研究,尤其是本体论方面的研究。旧哲学主要使用的是非科学的办法进行解释世界,这是错误的,马克思与恩格斯也因为这个对这种哲学进行了终结,但是不能由此就认为反对研究,其实他们是在旧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并且对整个世界的根本性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解释以及回答,从而形成先对实践以及指导实践的方法论,从而进行改变世界。

在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情况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脱离现实的思辨化和学院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为实践进行服务的,是改变世界的,但是在现阶段的研究过程中,却偏离了这点,使这种脱离实践的情况经常发生。主要原因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应该具备的实践精神变成了纸张上的概念,这其中包含了多样的主观遐想,因此,虽然称为实踐,但是与真正的实践却相距很远。真正的实践是主客观的完全统一,是主体客体的桥梁。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体系

根据传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它主要是立足在世界观上,对之前哲学的发展情况进行批判的前提下,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它借助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条件,达到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之间的科学统一,尤其是把这两者应用到社会领域上,有效地对社会领域的规律进行揭示,创造了唯物史观,也成就了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在新时期探讨的过程中,论者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一体系形成了相应的板块,不利整体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容易造成误解,而内容方面,传统的体系更偏向客体,而主体上也就是现实人与世界的关系,尤其是对实践情况不够重视。因此,在研究经典作家思想的前提下,应该建立新型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而在这个基础上,部分论者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主线,对原有的体系进行的重新的树立以及调整,另一部分论者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合的新思路。

在整体上看,这些认识也是值得被肯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在根本性质上与旧哲学进行区别的科学的世界观,它的成果是多方面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之间的统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都是重要的成果,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把社会实践当做基础,充分处理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话,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在展现的方式上,应该转变传统的教科书式的板块,把每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整体的展开。在这方面探讨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论者认为,传统的教科书式体系并不是简单的整合,而是这个体系中具备很多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相符的内容,因此,应该对这些内容进行重新的清理以及解读,这样的观点所涉及的依然是宇宙世界与人类世界之间的关联。

总的来说,马克思与恩格斯创建的新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实践的以及历史的唯物主义,这是着手于完整世界的体系,它主要贯穿在世界观的每个领域中,而我们应该充分以及全面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说体系,深刻地理解其逻辑,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片面性以及极端倾向的出现。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深化以及拓展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土壤。我们应该在哲学理论方面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及探索,从而找出根本性的方法论路径。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才可以真正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唯物主义,从而全面的认识世界以及改变世界,有效的实现此方法论。

作者:练强

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分析论文 篇2: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作为广大青年的主力军,是标志时代的晴雨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引导和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意识与行为实践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所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是在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使其做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行为选择或实践,从而实现知行合一。正如明代心学代表人物王守仁所阐述的那样:“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真知。”思想观念是行为实践的主导,而行为实践是思想观念的体现。如果二者相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有待增强。如果二者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就行之有效。面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倾向,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凸显,也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的倾向。复杂的社会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促使我们必须把这项任务真正的落到实处。纵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不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教育对象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然而,结果与现实常常存在着出入。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科书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教材更多的提供了结论,而缺乏必要的逻辑推论。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存在与时代脱节的现象,或者说没有处理好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理论,是需要讨论、交流、争锋和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而非停滞不前的,其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如今的社会同样适用。问题在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我们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与如今的时代相结合,以此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职不专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工作者,一部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工作者。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呈现教条化的倾向,理论不与现实相结合,只会导致授课内容枯燥、乏味。许多学生也一味地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不会进行反思与批判,正确的价值选择也更无从谈起。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不接地气、管理工作者没有底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理论多、实践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导多、指导少,管理多、服务少,对于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多半入耳,不入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不应仅仅把自己定位在某一领域的专职教师,只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而是要在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同时,研究学生实际情况,掌握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形成专业价值观念,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缺乏载体

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如果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模式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固步自封,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最终使自己走入死胡同。例如,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互联网阵营的主力军,更是与互联网密不可分。从消极的角度看,互联网已经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从而导致网络异化。大学生由于处于心智不成熟的阶段,无法抵制错误思潮和观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从积极的角度看,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以互联网为载体,就可以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更有针对性。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占领网络的主阵营,给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渗透

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也为我们打开了和西方国家对话的窗口。开放在打破封闭保守思想的同时,一些错误的思潮和观点也为当代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渗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些西方反华势力向许多高校通过宗教传播的方式企图对大学生进行“洗脑”,甚至预谋一些极端事件对青年知识分子、社会、民族的思想意识进行分裂。而另一种则是利用网络平台,传播诸如资本主义如何成功、社会主义如何败坏、马克思主义如何荒谬等思想观念,企图将这种观念植根于大学生的思想之中,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与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发生偏离。这种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隐性渗透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负面的效应。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心理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非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单向的对教育对象灌输思想观念,而是一个双向交互的过程。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其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实效性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教育对象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个体层面

意识是人类大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社会的产物”。[2]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多样化的趋向。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由于大学生处于思想、心理不成熟的阶段,其个体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易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带有主观片面性。部分大学生在对待、处理社会问题时,以自我价值作为唯一衡量的标准,不能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调查报告显示,44%的同学在将来的就业选择时,更加看重单位的工资高,福利好;54%的同学更加注重单位的平台或者上升空间;仅仅有2%的同学选择到基层或偏远山区去实现个人价值。这种价值追求的“物化”,源于价值认同的偏颇。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青年知识分子团体,面对学业、就业、生活的压力,情感波动较大,就易产生焦虑、压抑、迷茫等消极的心理,心理问题的产生也会导致思想上的异化。

(二)人际层面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社交需求包括友情、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也就是对良好人际关系的需求。“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除了个体本身的成熟外,还包括与外界(主要是与其他人)的交互作用,即人际关系”。[3]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就渴望被他人或团体认可和接纳。沟通不仅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也是建立和改善良好人际关系的方式。人际关系的需要决定着个体与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得到满足,不仅能收获友谊和自信,使个体心情愉悦,还能实现自身价值。如果无法得到满足,就会导致心理障碍,产生心理问题。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团结协作能力较差会成为许多大学生自卑、悲观等消极情绪的诱因。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仅要把大学生培育成专业人才,也要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只有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三)群体层面

个体的观念、判断、行为,与群体表现不一致时,在群体的影响下,会被迫改变自己的观念,以求顺应群体中大多数人。因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保持一致,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反之,就会遭到群体的排斥。积极的来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如国家意志需要社会成员的交流与互动过程中才能促进这种一致性,才能得到弘扬与发展。在消极意义上,如果随波逐流的接受群体所秉持的思想观念,而不知道进行反思和批判,就会使错误的思潮和观念模糊自己的价值观,永远也无法追求真理。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思潮,不懂得独立思考,一味盲从就容易被他人所利用。这种从众行为会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变得扭曲。所有这些,无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四)社会层面

“鱼的‘本质’是它的‘存在’,即水。河鱼的‘本质’是河水。……而水渠的水只要简单地排放出去就会使鱼失去生存环境,那么这条河的水就不再是鱼的‘本质’了,对鱼来说它将不再是适合生存的环境了”。[4]鱼,如果离开水,就无法生存;人也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的存在,人是社会存在物。人们的思想观念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发生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增长在为我们提供了物质财富,营造舒适生活的同时,人类的思想、价值和实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很少有人能放下繁华,甘于贫苦。而这种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天平的严重倾斜会促使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的务实,甚至出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倾向。除此之外,家庭环境、社会风俗、民族心理特征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主要因素。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从上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分析和问题的心理分析,要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与时俱进

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代脱节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能否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关键就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管理能否在时代的发展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世界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是处在运动变化之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会层出不穷。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固步自封,不对其不太完善的理论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以及无法满足时代要求的工作方法进行不断创新、改进,就会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行之无效的境地。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更贴近实际

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就必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目标,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实际,就是要为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与困难,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地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哪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该深入到哪儿。与此同时,也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特殊群体,如学习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等的教育服务和关爱工作。使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放矢,深入细致,以此来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落到实处

大学是青年学生成长,心理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由于其认知水平、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消极、迷茫、压抑、焦虑等倾向,长期发展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思想问题的产生。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随着高等教育扩大化,学生人数逐渐增多,特殊学生群体人数也在增加。其中特殊学生群体主要为贫困学生、心理障碍学生、性格偏激学生、沉迷网络学生等,反映出的问题比较尖锐,矛盾比较突出。这是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因此,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利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心理普测、心理团辅、心理咨询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一般项目“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13SKSZ0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M].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1页.

[3] 郑雪.社会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46-54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177-178页.

作 者:周发财,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

李媛媛,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宋英俊

作者:周发财 李媛媛

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分析论文 篇3:

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英烈精神作为中国精神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价值已毋容置疑。把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重要价值,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科学性与政治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知”“信”“行”辩证统一的基本原则,基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等要求进行内容设计。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蕴含的方法,综合运用理论阐述法、专题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校内实践学习法、校外实践体验法、网络平台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发挥英烈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踐行高校立德树人教学要求,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系统论;英烈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Heroic Spirit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UAN Chao-hui1, ZHANG Zhi-chang2

(1.Shaanxi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Xi’an 710021,China; 2.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Key words:systematology; spirit of herois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英烈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形成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要求,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本理念,有助于弘扬革命文化,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观念。将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发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健康成长的需要。

一、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与政治性相统一

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的实践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百年革命建设和发展进程中相互融合的精神结晶。亦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英烈精神的母体之一。因此,“根据实践的本体论纲领第一次向哲学提出了改变世界这一总的任务或要求”[1]181的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决定了英烈精神的科学性,决定了它的内在价值。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反映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绝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2]当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必然要使代表其自身意志和利益的英烈精神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就使英烈精神具备了特定的政治性,即英烈精神要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承担着立德树人重要任务的高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这一点,必然要融入英烈精神。而英烈精神所具有的鲜明阶级属性决定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二)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相对于英烈光辉事迹、英烈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这个教育客体“物”的因素而言,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积极的主体。固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存在着“双主体说”[3]和“学生主体说”之观点,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出于运动变化之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始终是英烈精神挖掘、捍卫、传承和弘扬的主导和旗手。

还有一点,不同时期的英烈事迹和精神内涵都是所处特定时代的产物,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都比较久远,有着一定的代际隔阂。且近年来,由于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渗透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致使英烈事迹和精神内涵不仅没有很好捍卫、传播和弘扬,更有甚者,一些革命英烈,如雷锋、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赖宁等以及党的领袖都被肆意攻击抹黑。又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货币、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很多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使他们对革命英烈光辉事迹和精神的认知或者支离破碎,或者是非颠倒、南辕北辙。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重大的、极具使命感的要求,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定正确的历史认知,坚决抵制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对学生中存在的各种片面的和错误的观点给予坚定、清晰、明确的纠正,从正面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部各要素以及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收集不同时期各类英烈事迹材料、精神内涵,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部要素,准确把握容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4]的大学敏感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认知特点,以学生能积极接受的方式把英烈光辉事迹和精神内涵传递给他们,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准确全面客观地掌握英烈光辉事迹和精神。

另一方面,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意味着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毫无主动可言,事实上,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同样至关重要。朱熹认为,“圣贤千言万语,只是使人反其固有而复其性耳”[5]。强调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教”,而是“学”,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求、自得、自我修养是教育的关键。[6]面对缺乏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大学生,任何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都是空谈,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不完整的过程,是毫无意义的。这就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虽然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不但取决于教育者的影响,就教育过程而论,调动学生主动性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7]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动性和学生积极学习的主体性都充分发挥的教学活动才是最具质量和效率的教学活动。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能够使英烈事迹和精神信息得以较少损耗、效率更高的传播,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内化来自教师传递的观念。当然,学生主体性的主动发挥,除自身的求知欲望之外,还有赖于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当教师以详实感人的英烈事迹、震撼心灵的英烈精神和生动贴切的教学方式让英烈事迹和精神重现在学生面前时,相信没有学生会无动于衷,其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就水到渠成。因此,英烈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传承弘扬必须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缺少任何一方的英烈精神教育都将无功而返。

(三)“知”“信”“行”辩证统一

“知”是英烈精神教育最为基础性的内容。无“知”,则无“信”,更无“行”。何以“知”,只有通过实践获得。“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8]通过“知”这一过程,首先,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校内社团实践活动、校外红色革命实践教学、教育实习等途径方式清晰掌握英烈光辉事迹、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其次,还要明确英烈事迹和精神背后所体现出的英烈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也即是说,英烈们是以怎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洞察当时社会存在问题及解决之道。再有,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当代大学生由对英烈事迹与精神从认知、能力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认识到无数革命英烈们梦寐以求、不懈追寻的目标和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去做。这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有着不亚于明确掌握英烈光辉事迹和精神内涵的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此一点,可称之为“道”。通过这种“道”的获得,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信”源于“知”,意味着一种坚定、执着。有“信”则有为,无“信”则无为,可以说,源于“知”的“信”,有着比“知”更为重要的价值意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深刻洞察并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而要让当代大学生形成对于英烈精神的“信”,首先要求高校教师自己对英烈精神有更为坚定不移的“信”。这是当代大学生形成对于英烈精神的“信”的重要基础。已不信,何人为信。大学生对于英烈精神的“信”既源于高校教师的正向信息传递,更源于英烈光辉事迹、精神内涵信息和英烈们世界观、方法论的获取;特別源于通过无数英烈们前仆后继、不懈努力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时代展示。在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要通过对于现实问题的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清晰阐述分析,积极培育大学生对于英烈事迹和英烈精神的这种“信”,同时坚定他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

“行”是“知”和“信”的行动体现和落脚点,即陆王心学之“致良知”。王守仁指出,“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辨也,笃行也,皆仅守其心之功也。”[9]其中“守其心”就是使良知化为行为。在教育活动中,让学生仅仅掌握英烈光辉事迹和精神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根本目的在于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确立崇高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投身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不懈努力奉献的实践行动。要让当代大学生把对英烈光辉事迹、英烈精神内涵、英烈世界观、方法论的“知”和“信”体现在自己自觉的“行”动上,身体力行,主动实践,使英烈事迹、英烈精神成为一种真正有行动力的行为指南。

作为高校教师,在英烈精神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知”“信”“行”三者的辩证关系,唯如此,才能真正体现英烈精神在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合格人才的价值意义。

二、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

(一)内容选择

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其一,不同时期英烈的光辉事迹。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基础性内容。要求任课教师通过走访英烈们开展革命活动的红色基地,拜望健在的革命英雄,收集英烈们遗留的各种物品、文献资料,整理他们的英雄事迹,总结英烈们对于革命开展所提出的策略性建议,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英烈精神教育提供充分的文献资料和实物保障。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不同时期英烈事迹所蕴含的英烈精神。这是至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英烈们光辉事迹固然有着不同时期、不同主题、不同主体、不同地域之分,但不同个性的英烈光辉事迹具有共性的精神特质,需要进行深入挖掘、总结提炼。笔者以为,英烈精神可以概括为在崇高共产主义信仰的指引下,注重理想人格培养,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勇于创新,无私奉献。这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向学生传递的核心内容。其三,英烈精神的时代价值。必须承认,英烈们的光辉事迹的确存在着与当代社会不可避免的时代距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英烈精神,就必须清晰地告诉当代大学生英烈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健康成长,理想人格的塑造,个人价值的实现与英烈精神的传承捍卫弘扬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同时,亦让他们认识到,对于他们自身而言,英烈精神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塑造健康人格。确切地说,即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基础上的新型人格塑造。使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自身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能够在新时代给予自己合理的发展定位,实现自己的、并与社会发要求相适应的发展目标。惟如此,英烈精神才具有永不退色、饱含旺盛生命力的时代价值,也才能得到当代大学生的积极认可。

(二)英烈精神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1.与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保持结构均衡。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英烈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可以看作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其各组成部分均以有序的方式相互联系,并对该结构以及结构所处的外部空间发挥着必要的功能。二者固然自成体系,但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契合性。或者说,从他们的内在特质而言,英烈精神结构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子结构。把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相得益彰,内在统一。笔者以为,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为宏观层面的大思政体系,从体系结构层面来讲,必须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内外实践教学到宏观大思政体系,构建结构合理的英烈精神教育教学体系。

2.与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彼此功能互补。英烈精神作为一种结构系统,具有对于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系统重要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亦具有相同的功能。各自结构的内容不同,功能也就各有特点,体现出差异性。差异性的存在意味着功能体现和作用的差异,隐含着功能发挥冲突的可能。当然,从另一角度看,客观存在的必然的差异性也为英烈精神教育教学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自功能的有效互补提供了条件。因为,英烈精神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都存在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和各系统之间基于功能发挥所产生的输入与输出的功能交换关系,这种交换使系统内部和各系统之间交换所形成的彼此关系得以秩序化稳定发展。具体来说,由英烈光辉事迹、精神内涵、时代价值以及其他要素组成的英烈精神教育教学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通过输入输出进行功能交换,实现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和基于交换之上的功能互补,把两者功能发挥有效统一起来,实现两者价值的最大化。

3.与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保持相对稳定。稳定性是任何系统存在的一个基本特点。[10]这种稳定体现在英烈精神教育教学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各自功能互补交换基础形成的新内容的结构稳定。其目的在于:其一,使英烈精神的时代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示和发挥,以体现党的思想教育理念,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核;其二,极大丰富了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容,使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能体现出革命、建设和改革时代价值观念的捍卫、传承和弘扬。当然,这种内容结构的稳定为相对稳定,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而是会发生相应变化的。其一,这种变化取决于英烈光辉事迹、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的不断挖掘、提炼;其二,取决于社会发展实践进程遇到新问题时,需要英烈精神发挥作用加以解决的内在要求;其三,取决于新的发展目标实现对于全体社会成员意志凝聚的内在要求。概而言之,英烈精神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融合交换所形成的新内容的结构稳定程度最重要的取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及英烈光辉事迹、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的挖掘、提炼和总结。

三、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设计

英烈事迹与精神弘扬的一個重要内容就在于英烈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传承,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传承弘扬英烈事迹和精神,也存在着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设计。笔者以为,应构建科学的方法体系,从方法论层面,到一般方法层面,以更好地弘扬传承英烈光辉事迹和精神内涵。

(一)方法论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英烈精神教育教学过程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世界物质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等内容也是英烈事迹、英烈精神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方法论。世界物质性原理强调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等内容要求从具体的英烈事迹与精神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学生实际和实践教育资源实际出发,注重可行性、实效性。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两者紧密结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唯物辩证法之中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要求运用系统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历史分析法、过程分析法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对立统一规律和五大范畴的辩证关系指导英烈精神教育,以“两点论”“重点论”原理处理英烈精神内容与思政课其他内容之间的矛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给学生讲清英烈事迹和精神的本质、特征、功能、历史演进规律和辩证发展过程,讲清英烈精神的客观性和辩证性[11]。认识到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的本质[1]241,讲清英烈精神源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对所处时代实践进程具有积极能动反映的基本原理。讲清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原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原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认识到正确认识英烈事迹和精神,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确立崇高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学生尊重英烈、尊重人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二)一般方法层面——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英烈精神教育教学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引领之下,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學方法、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智表达与情感投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原理阐述与范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等[6]144,再如教学方法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宏观或哲学层面的教学方法观;二是教育学层面的教学方法;三是分科教学法。[12]笔者认为,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既有一般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开展的方法运用,也有基于英烈事迹和精神内涵的特质的教育教学方法。

1.思政课堂教学方法

(1)理论阐述法。高校教师要系统收集与所讲专题内容紧密相关的英烈事迹材料(包括文字、图片、实物、照片、视频等),将英烈光辉事迹、精神内核及其时代价值等内容均衡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内容之中,从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每个专题均可融入英烈精神教学,使其与各个专题内容实现内在契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对革命英烈崇敬之心,向学生介绍英烈们的光辉事迹和各类资料,深入分析英烈精神的内涵实质和时代价值,以正向传递的方式给学生以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英烈信息。

(2)专题教学法。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进行英烈事迹和英烈精神的专题式模块教学。根据某一特定纪念日,选择一位具体英烈事迹与精神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能够感受英烈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也可邀请健在的英雄模范到高校进行专题教学,或组织大学生看望健在的英雄模范,当面敬听英雄先进事迹和他们的崇高精神,让学生知英雄、学英雄、敬英雄。

(3)讨论式教学法。课前将英烈事迹材料(包括文字、照片、实物图片、视频等)和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发布到教学平台,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进行线上讨论,再由代表进行课堂阐述,之后与其他同学开展研讨和自由辩论,教师进行指导。同时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己收集某一位英烈事迹与精神,在课堂上给全体同学分享交流,通过包括“课前思政5分钟”“学生党员讲党课”“师生共讲思政课”等形式,积极开展英烈先进事迹和精神课堂交流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2.校内实践学习法

可通过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或组建学生学习社团和其他校内实践方式开展第二课堂英烈事迹与精神学习活动,向学生布置学习相关英烈事迹与精神的图书、资料和视频,并进行学习交流,由思政课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烈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要坚持大思政理念,规划推动英烈事迹与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断深入推进的顶层设计,通过开展系统化、工程化的育人工程,邀请健在英雄模范及其后代、外聘兼职教授、党团工作者、行政管理者等到高校开展英烈事迹与精神专题讲座,形成全员参与的、统一的内部英烈精神教育教学体系。

3.校外实践体验法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延伸和拓展。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安排,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在校大学生赴英烈馆、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故居、红色革命实践基地等校外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实践教学,亲身体验英烈光辉事迹、领悟英烈精神。还可组织大学生看望健在的英雄模范,当面聆听革命英雄事迹,感悟英烈精神。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教学实习等方式开展英烈事迹与精神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高校、红色教育基地、实习基地、家庭和社会组织等形成校外育人体系,建构与内部英烈精神教育教学体系结构均衡、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内外英烈精神教育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的英烈精神传承弘扬体系。构建这样的多重英烈精神教育教学内容结构及各个不同结构体之间的交流、契合,使英烈精神更好地发挥为新时代发展所必需的动力作用。

4.网络平台教学法

网络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为英烈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了更为快捷、广阔的传播平台,线上线下相互支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空间,搭建英烈事迹与精神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如革命英烈网等。定期把关于英烈的文献、照片、物品图片、视频、红色革命实践基地等物化要素和英烈光辉事迹、经验总结、精神内涵等精神要素上传至网络平台,建立专门的英烈精神教育教学网络平台。也可将高校教师录制的关于英烈事迹与精神微课视频和其他相关幕课视频教学资料上传至优幕课、学习通、大学生网络在线等教学平台,供学生通过手机端APP进行学习,并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高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英烈精神教育教学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大体系功能的发挥。两大体系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科学构建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践行高校立德树人教学要求,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81.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

[3]顾钰民.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评析[J].教学与研究,2013(8):100-104.

[4]佘双好.毕生发展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29-32.

[5]黎靖德. 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6]石云霞.“两课”教学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7]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

[8]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9]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七[O].清同治光绪间浙江书局.

[10]张成福.行政组织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57.

[11]刘静,曾小江.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9.

[12]郭鳳志.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1).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收稿日期:2021-02-15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新时代高校捍卫弘扬英烈精神的教学法研究”(19JDSZK101);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省英烈光辉形象挖掘捍卫及弘扬问题研究”(2019C016)

作者简介:段朝晖(1970-),男,陕西兴平人,思政部德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张志昌(1970-),男,陕西扶风人,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作者:段朝晖 张志昌

上一篇:混凝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下一篇:促进经济发展的成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