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人才市场需求论文

2022-04-19

【摘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是培养师范类英语专业人才的必要前提。本研究首先调查福建省各培训机构对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其次,从课程设置方面分析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培养方案。最后,将两者对比并找出差距,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此研究将有助于福建省各高校了解本省的市场需求,也有利于各高校调整其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培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英语人才市场需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语人才市场需求论文 篇1:

广西壮族自治区英语翻译人才市场需求现状调查及建议

摘 要:了解翻译人才市场需求对于翻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英语翻译人才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较少,因此作者进行了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广西翻译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及企事业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为广西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翻译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建议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广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推进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国际商贸活动的蓬勃发展给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一些高校的翻译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设计盲目等问题。此外,笔者通过搜索发现广西英语翻译人才市场需求的相关调查甚少,故决定开展此次市场调研,以了解市场对于翻译人才的具体需求,为广西本科院校的翻译人才培养提供建议。

1.调查目的和方法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开放平台和机制的进一步拓展,广西对外经济活动不断增多。在对外交流中,外语(包括英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的翻译和交流有助于经贸活动顺利开展。了解和掌握广西翻译人才的现状对于扩大广西对外经济和交流具有积极作用。为实现调查目的,笔者设置了具体目标,一是了解每个翻译单位对英语翻译人员的需求和具体要求;二是了解这些翻译单位的译员现状;三是了解翻译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具体建议。

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是问卷法。问卷法是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候典牧,2014)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笔者设计了《广西英语翻译人才市场需求现状调查》。为保证问卷设计的合理性,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弄清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拟定了问卷所包含的问题。问卷分三个部分:翻译单位的基本情况;翻译单位对于译员的要求;翻译单位对于人才培养的建议。

为了确保调查对象的代表性,笔者将调查对象分为三大类:政府部门翻译服务单位;专业翻译公司;外贸公司。其主要分布在广西南宁、桂林、柳州、北海等主要城市。所涉及的企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翻译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社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南宁市外事办公室,桂林市外事办、北海市外事办、南宁市言成翻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市灵赛翻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柳州携达翻译有限公司、广西福沃得农业技术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南宁(中国—东盟)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等45家单位。

本问卷调查主要为实地发放和网络发放。在问卷开始前,笔者事先与调查对象沟通好,向对方介绍此次调查的背景和目的,确定对方合作愿意后才发放问卷。这样,可以保证问卷的质量。

2.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

问卷首先对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调查,含工作单位、学历、所学专业、年龄四个方面。此项内容的目的是保证受调人员与所调查的方向基本吻合,继而为本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材料。

调查发现,政府部门受调人员大部分持研究生学历,而专业翻译公司和外贸公司则是本科毕业生居多。政府部门的外交事务接待任务较重,译员不仅要承担翻译工作,还要兼行政工作,更代表着政府部门的形象,整体素质要求较高。对于专业翻译公司和外贸企业来说,实战经验比学历更有实际意义,所以在招聘时更看重翻译人才的翻译实践能力而非高学历。此外,企业招聘方式主要是网络招聘、校园招聘和人才市场招聘,而政府部门则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招聘人员。调查发现,只有27.27%的单位完全可以招到所需的英语翻译人才,45.45%基本可以招到,27.27%的单位只能招到一部分。

调查问卷中的4、5、6、10、12、13、14题针对广西翻译人才市场对于翻译人员的专业、学历、证书、素质、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5.55%的调查对象对专业的要求是英语专业,35.36%的调查对象要求翻译专业,只有9.09%对专业无要求。对于学历要求的方面,72.73%的单位要求本科及以上,27.27%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对于资格证书的要求,72.73%的单位要求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45.45%的单位要求有CATTI笔译资格证书。可见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在英语人才培养中,高校应重视专业八级的通过率。而CATTI作为国内最具权威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应受到重视,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该项考试,为将来更好地就业做准备。根据第10题“您根据自身的经验,认为翻译人员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和第12题“贵单位/公司希望英语翻译人员进行重点培训的内容是”的答卷结果显示,翻译实践能力、双语水平、相关领域的业务知识和翻译行业知识这四项位于前列。综合两道题可以看出,翻译能力、语言水平及行业知识是企事业单位翻译岗位最为重视的。第15题问答题关于“对广西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建议”结果显示,90%的受调对象提到了“实践”“实战”或“实用”字眼,而“基础技能”“基本功”也是高频词语。“知识面”“行业知识”出现的次数也不少。从第14题问答题关于个人品质和专业技能的调查显示,受调单位非常重视的译员个人品质包括责任心、细心、专注、严谨等。此外,翻译软件的使用也是受调单位希望译员能够掌握的内容。

第8题调查翻译工作涉及的领域,调查数据显示外事外交类文件占据首位,包括政府公文、领导讲话致辞、地方简介、往来信函等。经济类材料(金融、保险、经贸、招投标文件等)和实用类材料(各类应用文、函件、證件等)位居第二,科技类(电子机械、医药化工、信息技术、能源环保等)排第三位。问答题第13题关于“哪些领域亟需英语翻译人才”与第8题一致,外事外交、经济类(包括新兴的电子商务)、科技类位于前列。同时,医学、农学、园艺、法律等方面有较大需求。

3 .对于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建议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翻译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针对目前广西英语翻译人才需求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广西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模式。翻译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必须把市场为导向的各类实用的、真实的任务和需要作为最终评价标准。(张伟红,2011)在传统的翻译课堂中,文学翻译占据主要地位,学生所接触的材料多是社科文学名著片段。课堂模式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点评传统模式。然而,当前的翻译服务大多以实用素材为主,利用翻译软件和工具进行团队合作的翻译模式逐步兴起。因此,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都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设定,以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让学生胜任实际工作为目标。

其次,进行校企合作,建立翻译人才对接机制。高校应争取与一些知名企业、进出口贸易公司建立联系,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后,学校可安排学生到单位参观见习,并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同时,学校可以邀请合作单位的资深译员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定期进校讲学或培训。

最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是首要任务。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相互转换的规律,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是一名合格译员的必备素质。此外,专业领域知识和百科知识有助于顺利完成翻译任务。

综上所述,此次关于广西英语翻译人才市场需求的调查,得到了广西政府部门、翻译公司和外贸公司的支持。笔者通过调查,获得了第一手材料,掌握了市场需求动态,达到了调查目的。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对高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些建议,期望能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侯典牧.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张伟红.面向市场的本科翻译专业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作者:潘彩霓

英语人才市场需求论文 篇2:

福建省教育培训对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调查及其对课程设置的启示

【摘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是培养师范类英语专业人才的必要前提。本研究首先调查福建省各培训机构对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其次,从课程设置方面分析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培养方案。最后,将两者对比并找出差距,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此研究将有助于福建省各高校了解本省的市场需求,也有利于各高校调整其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市场需求 师范类英语人才培养 需求分析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英语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在这股英语热下,众多高校竞相开设了英语专业。但据著名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称,英语专业成为中国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究其原因,可能是英语人才与现今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首先研究社会需求,以优化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结构。

二、文献综述

以往对社会需求的研究众多,例如:基于社会需求的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研究(曹亚);基于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倪春洪);“英语+管理类”复合型人才社会需求分析(郑晓薇,付军和,杜娟 2010);社会需求导向下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梁贤艳,朱静2014);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应用能力社会需求的调查及分析(于轶)等;但较少有研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研究师范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的文献,特别是关注到福建省各高校的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培养研究。

三、理论基础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需求分析是制定外语教学政策的前提,也成为外语课程设计不可缺少的步骤。苏伟也提出需求分析的目标之一是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束定芳认为需求可以指学生目前的外语学习要求及未来的工作要求,即学生在学完外语课程后能够用外语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Hutchinson和Waters(1987)的分析模型将需求分为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本研究也采用目标情景分析。

四、研究设计

1.调查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福建省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具体通过搜集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之间的师范类英语人才招聘要求。另外调查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师范类英语人才的课程设置情况。

2.数据收集与分析。本研究从58同城,赶集网,福州人才网等网站收集招聘广告,基本概括了本年度福建省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招聘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全貌。本研究共收集招聘广告655份,将每一份招聘广告分离出学历、证书要求,输入EXCEL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2大问题:

(1)福建省各培训机构对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学历、证书等有哪些要求?

(2)从课程设置看,对比市场需求,我校应该做出哪些调整?

五、结果与讨论

1.福建省对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学历、证书等有哪些要求?

表1表明,在调查的655份招聘广告中,要求本科学历的培训机构数量最多,占到总数的56%;随之是大专,约占总数的38%;要求硕士的只占总数的1%左右;可见,大多数培训机构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高,师范类英语人才可以考虑在培训机构工作,应聘成功率更大。

表2表明,在调查的655份招聘广告中,对大学英语6级的要求最多,占总数的43%;其次是英语专业四级,但也只占总数的26%;而英语专业八级要求只占到总数的3%左右;可见,学校可相对降低对专八的重视度,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准,鼓励更多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取得大学英语六级证书。

2.从课程设置看,对比市场需求,我校应该做出哪些调整?研究者通过分析我校师范类英语人才大一大二课程设置,发现课程科目及数量较为合理,与市场需求较为契合。但在大三课程设置的调查中,发现其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偏差。

通过上表可发现课程量大,种类杂。11门必修课及6门选修课会将师范类英语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占据;研究者通过仔细对比分析,发现不少课程是为商务英语人才而开设的。比如实用英语翻译、英语口译、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都是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课程,并不适用于师范英语人才培养,也不符合其市场需求。选修课的设置也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大都涉及外贸、商务、语言等方向,而并没有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相关课程,也没有涉及到教案的编写、课堂的教学、班主任的工作、模拟教学等贴近师范类英语人才本专业的相关内容。因此,研究者认为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实际情况和其市场需求设置课程,而不是盲目借鉴其他师范院校。研究者建议删除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改设更多贴近师范类英语专业的相關课程,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还应该特别开设模拟课堂教学的课程,为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进入大四实习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结论

总之,在课程设置方面与市场需求对比我校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应从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出发调整课程设置。通过本研究可为师范类英语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合理安排大学学习提供参考;为福建省各高校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福建省各高校了解师范类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状况。然而,由于研究者的个人条件有限,数据收集可能不够全面,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中,要注意解决这种局限性,拓展研究对象,延伸调查广度,使信息来源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苏伟.学习者视角下的口译专业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2011,(5):84-92.

[2]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 125-130

作者简介:邢佳翔(1993.7-),女,汉族,河南滑县人,硕士学历,西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专业:学科教育英语。

作者:邢佳翔

英语人才市场需求论文 篇3: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21世纪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四方面探讨了直接面向社会、符合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市场需求;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

课程是专业的基石。构建科学性和针对性兼备的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切入点。然而,课程体系既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有什么老师设什么课,而是建立在可靠的依据之上的保证体系。这个依据就是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作为职业外语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旨在培养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商务英语和贸易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必须遵循英语和商务两个知识领域内各自学科设置的系统性,体现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的平衡。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新要求,即学科方向明确、体系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组织模块,主要由语言理论与实践和跨学科课程模块组成。在课程设置中突出“语言+商务知识+商务技能”的特点,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及辅修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多专业多技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可分为三个板块:即英语语言课(包括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课程)、商务英语基础课和商务英语方向课,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始终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基本宗旨,因此应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相关的语言技能训练,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本科商务英语方向的教学目标与高职院校有所不同,在前者的目标中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必要开设文学和语言学方面的课程以扩大知识面、拓宽思维、提高语言文学鉴赏能力在商务英语基础板块中,要增强学生的商务技能使用能力,开设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英语写作、商务单证等课程,真正让学生学会在一个较真实的商务环境中用英语从事与商务有关的活动在第三个板块中,应当加强商务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可以在基础阶段开设商学导论课程,使学生尽早接触到商务知识和商务活动,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商务知识平台,可开设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学导论、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商务实操等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并且学会用英语表达阐述这些知识,使学生的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训练更加全面系统,在工作中可以应对商务活动的不同领域,充分体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特点。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是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和操作技能的必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尽早学会将知识转换为能力,并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实践教学,拓宽视野。商务英语专业可将实践课程分为课堂实训、校内实验室实训、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不断深入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建立科学、系统、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应用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加实训、实习、设计的比例,突出语言应用能力。在规划本专业的教学执行计划时,将整体教学方按划分为对理论与实践教学。专业必修课的实践,即课堂实训,教师在注重理论及知识传授的同时,要用50%以上的精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就是应用英语处理各种商务及外贸业务的实际动手能力。校内模拟实训是校外顶岗实习的预备演习,是将几年来在校内所学的各门知识综合应用的尝试,通过模拟实训,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和交际能力,以便学生尽早知晓还有哪些知识和能力他们尚不具备、有欠缺、如何补救。对每届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按照实习大纲的总体要求,分别提出实习计划书、任务书和指导书,充分做好实习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使教师和学生明确任务目标,知晓实习流程,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形成过程中既能得到教师的指导,又能在没有教师跟踪的情况下学会独立地处理实际工作,完成实习任务。在周密组织安排的同时,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择实习岗位,自行设计实习目标方案,独立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科学的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应结合社会需求,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传统的考试制度也应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传统的考试次数少,涉及面窄(由于时间和分数有限),笔头的多于动手的,记忆性的多于理解性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战应变能力,偏离了“以专业应用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主线构建高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初衷。应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在考试内容中增加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除了考察商务理论、语言基础之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并熟悉商务实践操作技能,如各种进出口单证、外销合同等的制作外。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商务模拟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制定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及教师对学生实训评价效果的评价体系,检测学生自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小组写作及组织策划等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如《全国国际商务单证考试》、《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全国外贸跟单员考试》等,进一步检测学生商务英语技能,促进学生早日与社会接轨,成为合格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一些院校尚未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有些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仍在起主导作用,其结果是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从教师队伍的建设入手,解决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要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重点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高校应创造条件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顶岗实习,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引进和造就“双师型”教师;从企业生产第一线聘请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市场形势呼唤特色专业。只有那些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本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突破口,构建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北京:高等教育研究,2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改课立项项目“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商务英语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内容(课题编号为1008022)。

作者:张春芳

上一篇:养老保障体制研究论文下一篇:企业发展人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