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市场需求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调查了西部地区应用型高校翻译专业现状,探讨基于国标的应用型高校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标制订路径,运用类比、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各校专业中寻找共性特点,并结合自身实际,探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翻译专业市场需求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翻译专业市场需求论文 篇1:

市场需求分析下对工程类院校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摘    要: 本文从翻译公司及大型工程类开发公司的翻译人才招聘广告出发,分析翻译市场的社会需求,并结合工程类院校的学科优势与行业特点,探讨如何构建工程类院校翻译专业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市场需求    工程类院校    翻译专业    课程设置

一、引言

2006年春,教育部批准在部分高校试点设立本科翻译专业。任何新专业的设置,都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凸显“应用”特色。高等院校的本科翻译专业也应与市场面对面,从而为翻译的专业化和产业化奠定基础。翻译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也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工程类院校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应该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地方特色或行业特点,对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具体需求分析,进而在课程设置上体现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培养能适应多元化翻译市场的合格翻译人才。

二、工程类院校翻译专业市场需求分析

就翻译专业而言,翻译公司的招聘广告无疑最能直接反映社会市场对翻译人员的能力需求,大型工程开发类公司往往是工程类院校翻译专业学生的热门就业选择。因此,本文试随机搜集翻译公司及大型工程开发类公司的招聘广告并对其进行分析,以发现翻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对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启发。

表 1

首先笔者通过网络随机搜集了广州信实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北京京和雅文翻译有限公司、上海宇译翻译公司、陕西清渭翻译服务有限公司、西安金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天津乐译通翻译有限公司、济南百舜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武汉瑞信通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语言家翻译社、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湖南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湖南南托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疆送变电工程公司国际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16家翻译公司及工程开发类公司在招聘广告中对翻译人才的能力要求和任职资格的文字描述,并对每个招聘单位对翻译人才能力需求进行了细分,共分解出了如双语互译能力、翻译经验、行业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翻译资格证、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抗压能力等版块,并进行统计,从而计算每一能力版块被16家招聘单位所需求的量及总体比例。

从表1中可以发现,所有的翻译人才招聘单位都需要译者有娴熟的双语互译能力;大多数招聘单位要求译者有一定翻译经验和计算机使用能力;大约一半的翻译招聘单位要求译员有一定行业知识,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少数招聘单位明确要求译者有翻译资格证,具备抗压能力和职业素养。由此可见,整个翻译市场在招聘翻译人才时最为看重的是译员的双语互译能力。这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凸显对学生语言水平及翻译能力的培养,涉及语言能力、双语文化知识及翻译技巧类的课程应占据主体地位。75%的招聘单位要求译员有一定翻译经验,这也说明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大实践实训课程的设置,积极开发第二课堂甚至以社会为舞台的第三课堂。此外,有不少于一半的招聘单位要求译员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这在企业招聘中更为常见。这就要求工程类院校翻译专业在课程设置中积极增添能帮助学生扩展百科知识尤其是行业知识的课程。另外,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抗压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等都是招聘单位所需求的基本能力,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为满足多样化市场对翻译人才多层面能力的需求,工程类院校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结合市场需求,突出工程类院校特色,以期切实提高工程类院校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翻译实际应用能力,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要。

三、工程类院校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依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工程类院校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包含如下版块:

图  1

如图1所示,工程类院校的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即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其中:

1.理论课程

从社会市场需求分析中我们发现,影响翻译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是双语互译能力。因此,着重英汉语言能力及口笔翻译能力培养的课程应该是翻译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由于翻译市场所需的翻译人才往往需要具备一定领域的行业知识,因此翻译专业课程体系中也不能忽略扩展学生相关背景知识及培养的能力课程。对于工程类院校的翻译专业学生来说,培养其具备一定的水利、机电、土木等工程类知识及翻译能力,尤其能增强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再者,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机器辅助翻译及基本计算机运用能力已经成为译员们不可或缺的能力。因此,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中也必须包含相关课程。综合而言,工程类院校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应该由四个模块组成,即: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翻译知识与能力模块;相关背景知识与能力模块,以及计算机辅助工具知识与能力模块。如图2所示:

图 2

(1)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课程

就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而言,翻译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应该改变原来课程设置中重文学、轻实用,或者重纯语言知识、轻文化知识的倾向。在课程体系中,除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语音、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课程之外,应该加入诸如英汉语言对比、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演讲与口才、实用文体写作等课程。同样,对母语能力的培养应该予以重视,在课程体系中也应该加入诸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典籍介绍、中国文化概要等课程。正如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强调的: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因此,翻译专业的学生在英汉方面的文学功底及文化修养也应该予以加强。

(2)翻译知识与能力模块课程

在翻译知识与能力方面,除应开设涉及口笔译理论、技巧训练的课程,如翻译理论概论、英汉/汉英笔译、联络口译、交替口译、专题口译之外,为符合翻译市场需求,还应加入专门用途翻译,如商务翻译、科技翻译、工程翻译等,培养不仅擅长文学翻译,更熟悉市场、能够满足实际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

(3)相关背景知识与能力模块课程

翻译行业不是独立的行业,它与其他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翻译市场需要译者熟悉至少某一领域的行业知识。对工程类院校翻译专业来说,开设如水利、土木、机电等工程类知识介绍课程,能极大满足翻译市场需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如可以开设水利/土木工程概论、工程英语阅读、FIDIC国际工程招标执行标准等课程,以期培养“专业+特色”翻译人才,拓宽学生就业途径。

(4)辅助工具知识与能力模块课程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将来大量的翻译任务需要借助人机合作完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辅助工具知识与能力培养课程必须开设,如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软件简介等。

2.实践课程

从市场需求分析来看,高达百分之七十五的招聘单位要求译者有翻译经验,这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不小的门槛。加之翻译专业本身就是实践性强、应用性高的专业,因此,翻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必须加大实践实训比例,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如图1所示,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甚至以社会为舞台的第三课堂,鼓励学生开展多项课堂外实践活动,如英语演讲、笔译比赛、口译比赛等,更应积极开展多类别翻译实践实训课程,如英语文化周实训、笔译综合技能集训、口译综合技能集训。工程类院校翻译专业可以结合学科优势,开展工程认知实习、工程翻译工作坊等翻译认知实践活动,甚至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或周边地区举办的国际性会议或国际交流机会,积极帮助学生进入社会进行“实地作战”。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语言及文化知识,解决外事翻译活动中的具体问题,以活动促能力,不仅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与水平,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及职业素养,这些能力是合格翻译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这样通过课堂内外的联动培养实践性强的专业化人才,使得学生在出校门前就对职业有较好的了解,积累的翻译经验可以让其直接得心应手地从事翻译职业,成为能够满足翻译多元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

四、结语

翻译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也是一个非独立性行业,翻译市场已不再局限于文学性翻译。工程类院校翻译专业应该结合本身学科强势,在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上因地制宜,纵观市场需求,培养并输送更多专业化应用型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3).

[3]任月花.社会需求对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

[4]陈科芳.关于本科翻译专业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J].中国翻译,2009(3).

[5]孟庆升.翻译专业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J].科技资讯,2007(32).

本文为2013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XJG-13-18-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桂仁娜 姜艳

翻译专业市场需求论文 篇2:

基于国标的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调查了西部地区应用型高校翻译专业现状,探讨基于国标的应用型高校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标制订路径,运用类比、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各校专业中寻找共性特点,并结合自身实际,探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国标  应用型本科  翻译专业  人才培養模式

引  言

随着翻译市场的扩大,社会对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本科翻译专业的培养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目前,全国开设本科翻译专业的高校已达272所。然而,人才培养质量与实际社会需求之间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能胜任口译和笔译工作的合格人才较少,且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或一二线城市;第二,翻译队伍中小语种人才较少,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第三,能够胜任中译外工作的高质量人才严重不足;第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机器翻译技术和翻译软件的广泛应用给翻译行业从业人员带来新的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译者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我国已正式发布国标,仲伟合、赵军峰、李正栓、申玉革等人对国标的基本要求、本科翻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和探讨,但有关西部地区应用型高校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研究还较少。对此,我们必须思考,用什么样的模式培养合格的应用型翻译人,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实际需求。

本科翻译专业现状调查

1.本科翻译专业现状综述

2006年3月,教育部批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复旦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试办本科翻译专业,标志着本科翻译专业的设立。2006—2011年间,在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委员会的严格把关下,获批设置本科翻译专业的试办院校数量稳步递增,6年间累计增加至57所,专业发展稳健有序。2012年9月,“翻译”从“目录外专业”进入“基本专业目录”(专业代码:050261)[1]。自此,国内申报开设本科翻译专业的院校数量剧增,每年增加40所左右。根据语言服务研究院提供的全国翻译本科办学院校最新名录,截至2019年8月,全国开设翻译本科的院校共272所。院校数量前三位的省份为:河南/湖北(21所)、广东(18所);江苏(17所)。根据调查,西部地区高校(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古共12省区)开设本科翻译专业的高校仅为56所,占全国总数的20.59%,其中二本院校有32所,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有11所。

2.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笔者选取西部地区12所开设本科翻译专业的二本院校和10所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作为调查对象,占应用型高校的51.1%。通过调查问卷、实际走访或邮件访谈,调研这些高校本科翻译专业的发展现状,发现西部地区应用型高校在专业特色、经费投入、软件硬件配备、师资力量等方面均与东部发达地区的院校有一定差距,以致出现学校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经费紧张、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不高等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契合度不高。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英语专业雷同,没有突出专业特色,课程设置主要照搬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基础知识和理论关注较多,大一、大二开设的主干课程与英语专业基本相同。翻译专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课和通识课仅是浅尝辄止,未能科学安排,课程设置与培养达成度不高,导致学生实际翻译能力较弱,不符合市场需求。例如,多数高校未开设典籍翻译、中华文化外译、本地化技术、项目管理等课程。

(2)培养方向不够明晰,没有体现应用型特色。一些高校缺少对现实情况和社会需求的深入考察,培养方向不够准确、明晰,导致人才培养与翻译产业发展需求严重脱钩,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例如,高校尚未对科技翻译这一市场需求引起应有的重视。少量开设科技翻译教育的高校,仍继承传统教育模式,使得实际培养目标与社会所需的合格科技翻译人才还有很大差距[2]。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几所二本院校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均不足1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的为70%。工科为主的三本院校和独立学院也办起了翻译专业,一般隶属于数理学院或人文经管学院,但专业不受重视,教师过少,仅有5-7人,职称较低,只有个别人是副教授,其余多为讲师或助教,几乎没有博士。经常从事翻译服务、具有实际翻译经验的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35%,大多数老师没有企业实务操作经历,“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

(4)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教学难以保证。有的学校经费紧张,开设专业以来还未建设翻译实训室,也没有购置先进的翻译软件,致使实践教学受到了影响。翻译专业的实习基地多集中在省会城市,受地域的限制,学生无法进行长期的见习、实习活动,有的非省会城市高校还压缩了实习的时间。

(5)产教合作一厢情愿,合作深度不够。校方希望与企业合作,但企业积极性不高,多数停留在签协议层面,真正能够合作的只是少数企业。由于与企业合作深度不够,学生的素质、能力与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实际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基于国标的校标制订

国标于2018年3月正式出台,共涵盖125类专业,其中英语类专业包括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等三个专业。国标要求各高校外语类专业应根据本标准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我国目前开设本科翻译专业的高校大致有5种类型:专门的外语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由于高校层次和培养目标的差异,不同类型院校的翻译专业采取了不同的培养方案。

由于我国高校本科教育在学科水平、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学生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各应用型高校应依据国标统一、可行的最低标准,结合自身特点,制订应用型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方案,将其作为指导外语专业发展建设的指南。李正栓教授指出校标的制订应遵循区域性原则、学校定位贴近原则和专业特色突出原则[3]。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将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教育资源、市场需求、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在内,根据多样化的市场发展需求,研制专业技能标准和职业能力标准,动态调整教学体系,依托各类大型项目和社会实践实训平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培养社会紧缺的本土化翻译人才[4]。主要路径如下:

1.准确把握专业定位,合理调整课程设置

国标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地方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依靠自身优势,找准市场定位,办出专业特色;应突出以“翻译能力”培养为主的应用型专业定位,将社会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貫穿到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构建适应新时代变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坚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实施课程模块化,将课程内容融入知识体系与能力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构建通识知识与能力、语言知识与能力、翻译知识与能力、职业创新知识与能力的四大模块课程体系,以利于地方高校更好地培养能满足地方涉外事务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2.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校应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不断修订、选择、更新教学内容,在理论知识与实践中完善课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要高度重视对高素质、专业化紧缺翻译人才的培养,建立起连接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从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践和就业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翻译专业教育体系,着力推进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大纲要细致化,教学重点应清晰、明了,教学组织要体现应用性;还应着力推进教育技术信息化,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线上、线下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双师型”翻译教师

实施产教研合作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教师应高度重视翻译的实践性特点,积极投身于各类翻译活动。高校应聘用一批理论素养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一线翻译人员,建立一支优秀的兼职教师队伍,同时,还要有计划地把教师队伍逐步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团队,突出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应用型课题研究,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4.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实践教学

翻译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一定要确保经费投入到位,以保障一系列专业培养工作的实施:翻译软件的购买与更新、翻译实训实验室的建设、实习见习工作安排、开展翻译实践项目等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翻译专业的应用性特点决定了专业建设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因此,高校要改进实习运行机制,采取线上线下翻译实践,还要将翻译实践教学与地方经济相结合,加强与政府外事部门、行业协会、翻译服务企业的合作,为翻译实践搭建平台。

5.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高校应与翻译公司开展深度融合与共建,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建设工作和实践教学工作时要咨询一线从业人员的意见,紧密围绕社会发展对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及翻译行业岗位能力需求,进行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推动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有机衔接。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可分别获得相关成果,如共建产教合作教育基地、课程、教材、校内实验室等,学校可引进企业师资,联合开展学科竞赛;企业可请教师为职工开展岗位技能讲座及培训等。

对本科翻译专业的反思

目前,高校各自为政,部分学校急功近利,盲目开设翻译专业,每年增幅超出常规,一些地方高校和三本院校也纷纷加入了增设本科翻译专业的行列之中。对此,各校要慎思,应考虑该专业若干年后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当前的翻译专业多是由英语专业衍生而来,也多以英语为主,西部只有几所院校分别开设了泰语、越南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语种。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涉及60多种,小语种人才较为缺乏,但又因小语种需求量小,不能大量培养,以致这一矛盾不好解决。而对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语种,可在语言专业基础上尝试开设翻译方向,其他小语种则应保持语言特色。高校确定是否开设翻译专业或开设什么语种的翻译专业时,应紧密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切忌盲目开设专业。

结  语

国标是全国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文件,而校标是各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高校应因校制宜,制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标。学校制订校标时要满足国标的基本要求,有底线意识和标准意识;教师要合理设置模块课程,及时更新、充实课程资源与信息,丰富课程内容,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包括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堂教学示范等,以多种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应对梯队建设、教学科研基地建设、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使本科翻译专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仲伟合、赵军峰:《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2期,第289-296页。

[2] 李蓓蓓、吕娜、张军:《“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科技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上海翻译》2019年第3期,第74-79页。

[3]李正栓、申玉革:《本科翻译专业“校标”制定的原则与要求》,《中国翻译》2018年第4期,第42-47页。

[4]张生祥、张春丽:《翻译人才素养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培养模式探索》,《上海翻译》2017年第6期,第53-61页。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  陕西榆林

作者:刘学 薛笑丛

翻译专业市场需求论文 篇3:

地方经济发展与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探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河北省经济的发展分析,探究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应用性,以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实用型翻译人才,同时为高校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译专业 课程 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杨丽(1970- ),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孙国玲(1978- ),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河北邯郸056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经济建设与翻译人才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B08BYY009)

根据教育部2005年的文件要求,我国在2006年设立本科翻译专业,这是我国翻译学科建设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翻译人才的培养一直是英语语言文学的一个方向,作为方向性建设的翻译人才培养与作为专业性建设的翻译人才培养有很大区别。河北师范大学作为首批建设翻译专业的学校之一,是河北教育界的一种荣耀,它的建设既是促进河北省学科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一大机遇,同时也是一大挑战。本科翻译专业是一个新兴学科,有关教学的指导思想、办学模式、教学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关键性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翻译界和学界的一些专家就翻译专业建设的大纲制定和课程设置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笔者认为,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课程设置要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注意课程设置的完整性和目的性。

一、翻译人才的匮乏现状

国内对河北省经济现状的研究很多,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对渤海湾经济发展的重视更激发了学者对其经济发展的深入思考。陈凤新等在《集团经济研究》上发表了《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一文,阐述了如何利用国情,立足自我发展,包括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外资兴办旅游项目和企业。河北省位于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使其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现在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政府确定的又一重点开发地区,正逐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外界的接触,尤其是旅游、外资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翻译人才。如何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翻译人才,使他们真正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是近年来外语界人士一直思考、探索的问题。翻译专业的设置和翻译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实用性备受重视,在探索中也发现了诸多的弊端和不足。张晓歌和郝凤乔在《职业时空》发表的文章《地方对外宣传英译现状分析与对策》中,阐述了地方外宣英译中存在的问题;黄里云在《学术论坛》发表《高端外语翻译匮乏呼唤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暴露了我国翻译人才的匮乏以及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目前河北省只有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开设了翻译专业,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国庆在《外事与侨务》上发表了《解决外语人才短缺的对策与思考》一文,对河北省外语人才短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供了具体的数据:省外办机关作为全省对外交往的窗口部门,能为省领导担任英语翻译的仅10人,日语翻译3人,法语翻译2人,德语翻译1人,韩语翻译1人,俄语翻译1人,柬埔寨语翻译1人,共计19人。这种状况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严重失调,而河北省每年全日制外语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约三千余人。虽然人数不少,但由于学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又缺乏足够的实际经验,所以很多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外事部门的翻译工作。李海云在《河北省涉外导游及翻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一文中对河北省高校涉外导游翻译人才的匮乏进行了详尽描述。目前,河北省具有导游资格的人数为1071人,导游与游客比例为1∶720,其中英语导游占80%多,而小语种导游极度匮乏。这种极不平衡的语源结构对河北省旅游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河北省高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调查发现,河北省主要院校的外语课程设置大部分局限在文学研究层面,对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目标不明确。除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其他院校的翻译课程一直隶属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在教学计划上的体现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此外,“翻译课程的课时远远不能满足培养专业翻译人才的需要,要达到大纲要求的翻译能力标准,实际操作比较困难。而且由于长期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与相应的教学手段等,很多学校的学生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翻译能力要求”。①教学目标不明确严重影响了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

2.语种不丰富。目前河北省除河北大学和燕山大学分别开设韩语和德语专业外,其他大学主要开设英、法、日、俄等传统语种。随着河北省经济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将不仅仅局限在这几个语种上。此外,据业内人士分析,河北省的翻译人才不仅人数不足,而且能力也亟待提高。

3.特色不突出。各个高校对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培养比较全面。大部分外语专业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但在具体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难以实现既定目标。另外许多院校的课程设置有很多重复,比如都会选择经贸英语、市场营销或旅游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没有立足于市场需求,特色不突出。

三、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性对策

目前,河北师范大学作为全国首批招收翻译本科专业学生的学校之一,对于促进河北省翻译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首先,这是河北省外语界学科建设的里程碑式事件,为丰富河北省外语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其次,它的成立必将大大改变河北省翻译人才短缺的局面;再次,它为河北省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范例。目前河北省高校应该积极申办翻译本科专业,关于其课程设置有如下建议:

1.认识设置翻译专业的必要性。翻译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认知活动、一种技巧、一种艺术。翻译人才需要经过专业培养和系统培训才能得到,外语专业不等于翻译专业,懂外语未必能从事翻译工作。从事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等的翻译人员只有英语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翻译专业化程度的升高,优秀的翻译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技能、较高的语言修养,还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如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翻译、医药科技翻译、传媒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翻译职业的特殊要求是现行外语教学体制无法完成的,因此有必要在保留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引入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

在河北师范大学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之前,和翻译有关的一些理论和实践课程都只在大三和大四开设,而且受教学计划的限制,这些课程的学时数极为有限。翻译人才应该是适应能力较强的通才,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知识面非常狭窄,母语和外语语言文学知识也亟待增强。将翻译专业作为独立的学科从语言文学专业中分离出来才可以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更系统、更合理地安排翻译课程,才能够培养出语言基本功扎实、理论知识和应用专业知识系统、母语和外语语言文化知识丰富的翻译“全才”。基于这些原因,河北省高校应该积极申报翻译专业,完善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培养合格、高效的翻译人才做出贡献。

2.明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国际上大约有二百多所高校设有翻译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有的侧重于培养职业口译人员,有的侧重于培养翻译研究人员。其中最著名的有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巴黎高等翻译学院、渥太华大学翻译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等。这些院校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市场定位准确,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和教学侧重点,课程设置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与实践紧密相连。以香港为例,目前香港有七所院校设有翻译系或翻译课程,各个学校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如:浸会大学翻译专业主要培养传媒翻译人才;城市大学以法律翻译和科技翻译为主;中文大学以电脑翻译为主;理工大学除法律翻译外还有商务翻译等;岭南大学是文学文化翻译。由于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合理、适合市场需要,这些院校翻译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好。

而就河北省的现状看来,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许多部门或行业合格的外语人才却极度匮乏。这种供需矛盾不仅浪费了高校资源,也严重影响了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为此,笔者认为,河北省教育厅应该召开高校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论证会,结合各个院校的优势,合理规划翻译人才的培养方向。如河北科技大学可以以科技翻译和电脑翻译为主;河北大学可以以法律翻译为主等。

3.必修课、选修课及实践课程设置。翻译专业应结合学校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出能够突出学校特点的翻译课程。翻译专业课程可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笔者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②对高校翻译专业课程进行了尝试性设计,如表所示:

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在于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课时明显增加,同时针对大学新生汉语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的特点设置汉语语言文化知识及中外语言文化比较课程,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知识面。值得说明的是,应用专业翻译课程的设置应该突出学校特点,旨在培养口译、笔译基础扎实,走出校门后能够在某个领域独当一面的专业翻译人才。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深化。翻译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注重理论学习,为实践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外,尤其要注重翻译实践。所以要定期安排翻译人员到实际环境中去实习、锻炼,掌握实际环境的要求和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翻译能力。

综上所述,只有依据市场需求来规划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才能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实用型翻译人才,才可以解决翻译人才的供需矛盾。河北省各个高校的翻译专业应借鉴国外和香港著名高校的办学经验,办出自己的特色,做到课有所长、业有所专,使河北省的翻译人才培养成为一个完整、健全的体系,形成供需平衡的良性循环,为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高层次翻译人才。

[注释]

①穆雷,郑敏慧.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设计探索[J].中国翻译,2006(5):5.

②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

[参考文献]

[1]姜秋霞,曹进.翻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翻译,2006(5).

[2]李长栓.以正当程序保证翻译质量和翻译教学效果[J].中国翻译,2006(3).

[3]李海云,李正栓.河北省涉外导游及翻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

[4]穆雷.翻译教学与翻译学学科发展[J].中国翻译,2004(3).

[5]武光军.翻译课程设计的理论体系与范式[J].中国翻译,2006(5).

[6]杨自俭.如何推动翻译学的建设与发展[J].上海翻译,2005(3).

[7]仲伟合.翻译专业硕士(MIT)的设置——翻译学学科发展的新方向[J].中国翻译,2006(1).

作者:杨 丽 孙国玲

上一篇:廉政文化建设探析论文下一篇:垄断协议的国际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