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与西方文化论文

2022-04-15

[摘要]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在得到认同的同时,也招来一些诟病,区别于Gardner和Lambert的工具型动机,摒弃功利性的目的,主张话语权,既发挥英语作为语言的工具功能,又使其成为母语文化传播的工具。在对英语的工具性作全新诠释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英语“工具意识”的途径,帮助学生实现有效跨文化沟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英语语言与西方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语语言与西方文化论文 篇1:

正向迁移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及其作用

【摘 要】在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以及运用能力;但是按照正向迁移理论,这种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学生正确理解英语知识和准确发挥。将正向迁移理论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意识,从跨文化的角度了解英语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本文针对正向迁移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及其作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英语教学;正向迁移理论;渗透;作用

引言

语言迁移理论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本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学生在进行第二语言习得的时候,普遍会存在语言迁移的现象。语言迁移包括两种迁移方向,即正向迁移(positive transfer)、负向迁移(negative transfer)。其中,目的语的学习中会受到母语的正面影响,即为正向迁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正向迁移理论,一方面可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而传承中国悠悠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一、关于“正向迁移理论”的理解

迁移(transfer)原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的概念是Robert Lado提出的,在他看来,当进行语言学习的时候,就必然会受到另一种语言的影响,即为“语言迁移”,其中的正向迁移是目前中国英语语言教学中较为常用的,即英语的形式与汉语的形式会同时出现,旨在提高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具体的英语教学中,就是让汉语对英语的学习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负向迁移与正向迁移恰恰相反,对英语的学习会产生干扰作用,因此负向迁移又被称为“干扰迁移”(interference transfer),具体的英语教学中,套用了汉语教学模式,或者汉语学习规则,导致英语的语言学习受到负面影响。关于语言学习中的正向迁移理论运用,诸多的语言学家都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包括Brown、James和Odlin等等,都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针对语言正向迁移理论不断完善。

二、语言学家对正向迁移理论所持有的观点

(一)Fromkin提出的“普遍语法”理论

Fromkin是英国的语言学家,对于正向迁移理论的理解,认为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在Fromkin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虽然在形式上千差万别,但是从语法的角度而言差异性却很小,基于此而提出了“普遍语法”理论(Universal Grammar theory),其中主要阐述的是不同的语言形式所存在的语言普适性(Linguistic Universals),包括语法的组成、不同语言的语法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语言的使用规则等等[1]。要学好一种语言,掌握普遍语法是基础,其中涵盖有构词的规则和造句的规则,不仅这些语言的语法分类存在着雷同之处,而且语言之中还存在着语义普遍现象。当进行母语学习的时候,学习者就要首先了解语言普遍现象,在进行其他语言学习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母语与所学习的语言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对所学习的其他语言进行理解。这种将母语与学习的语言之间建立关联性而对所学习的语言产生认知的方法,很容易使得学习者对所学习的语言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

(二)Selinker提出的“认知策略”理论

Selinker是提出“认知策略”理论(cognitive strategy theory)的语言学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对于正向迁移理论的理解,认为语言的学习中需要从母语的角度进行理解,整个的过程中,母语都可以深化学习者对所学习的语言的认知,所以,目前并不会对其他语言的语言就会产生干扰(interference),而是对语言所产生的认知的过程(cognitive process)。学习者在进行语言学习的时候,不需要刻意地排除母语的影响,也不需要产生消极转移的心理,而是要采用有效的对策(strategy)对两种语言进行协调(intercession),基于此而对所学习的语言进行掌握,不仅能够对语言知识深入理解,而且还能够提升对该语言运用的技术能力。

(三)Reibel、Newmark提出的“无知假设”理论

Reibel、Newmark所提出的“无知假设”理论(ignorance hypothesis theory)中,强调了采用假设的方法是进行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对于“无知假设”的描述,他们认为在学习新的语言的时候,就必然会经历无意识中与母语相比较的过程,这也是学习新的语言时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此时对于新的语言一无所知,就需要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新的语言知识进行弥补。语言学习者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用母语习惯学习目的语,这也是提高语言学习质量的一种方式。

(四)Ellis提出的“最小方案”理论

Ellis提出的“最小方案”理论中,重点强调了语言初学者对语言的学习需要依赖于母语,但是,要提高学习质量,就要削弱母语与所学习的语言之间的距离,以避免语言的学习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因此而提出来“最小方案”理论(minimalist approach theory)。Ellis认为,要学好语言,就要将母语的影响最大程度地削弱,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上,寻求母语与所学习的语言之间所存在的相似性,并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对所学习的语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存储的过程中,还要利用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比如,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初学者往往是从中国式英语学起的,这似乎对英语的语言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干扰,但事实上在汉语的基础上学习英语,使得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并将英语语言用于交流。在进行外语语言学习中,如果学习者所掌握的母语语言应用水平与外语应用水平之间相差悬殊,就会将母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借用过来,以达到外语语言学习的目的[2]。对于外语的初学者而言,这是一种语言学习策略,也是每一名学生进行外语学习中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虽然受到了母语的干扰,但是也得到了帮助而提高了外语学习效率。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正向迁移理论的基本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正向迁移理论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进行,不仅要将母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要对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中所存在的错误正确对待。特别是学生借用母语的知识而学习英语语言的时候,如果在应用方法上存在错误,教师就要予以正确地指导,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积极意识,而避免因为英语语言学习方法存在错误而产生消极情绪,对后续的英语语言学习造成不良影响[3]。作为英语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做到指出错误的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心态予以纠正,以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并且树立积极向上的持久语言学习动机。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正向迁移理论的有效策略

(一)英语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发挥语言正向迁移效应的有效途径。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情境,突出汉语语言的优势,让学生通过发挥想象力理解英语语言。具体操作中,英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成功地正向迁移。在一个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都会有所不同,就会在应用正向迁移理论的时候存在着差异[4]。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资质条件和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之后进行课堂情境创设。比如,教师在讲解“Merry Christmas”的时候,可以将中国的元旦和春节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用多媒体将这些节日的用语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对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区别。在讲解节日用语的同时,还要展示能够代表节日氛围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对不同的节日情境产生感性认识而明确为什么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用的是“Happy”,而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用的是“Merry”而不是“happy”。通过发挥语言的正向迁移效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效率。

(二)英语词汇教学中正向迁移理论的渗透

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仍然是基础教学。对于学生而言,英语词汇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将正向迁移理论中的认知策略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学习技巧,从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和理解语句涵义的过程中学习英语词汇。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但也存在相通之处。英语教师就可以将相通之处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通过文化对比而对英语文化产生深刻印象,进而对英语的单词从理解文化的角度深化记忆[5]。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长幼有序、主次有分,在英语词汇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关系,诸如“师生”的英语表达为“teachers and students”,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尊师”,所以,教师是放在前面的,英语词汇中亦是如此;“夫妻” 的英语表达为“husband and wife”,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以男为尊,所以,丈夫是放在前面的,西方文化中也曾经经历了很长时期的男权社会,所以英语词汇中亦是如此。通过对词汇的理解,就可以明确国度文化。需求到不同国度的文化共性之后,就可以将母语文化向西方文化迁移,并用于英语语言学习中,逐渐地,学生就会对英语语言产生认知规律[6]。正向迁移理论中的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语言文化中所蕴含的美感,随着英语知识学习的感性化而使得英语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三)英语口语教学中正向迁移理论的渗透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讲中国式英语,可以采用无知假设法,及时地纠正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中所存在的错误。学生在采用语言迁移的方法学习英语的时候,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存在负迁移效应。采用无知假设法,就是英语教师要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错误及时纠正,以让学生随时获取正确的知识。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英语学习角或者组织英语表演活动等等,为学生塑造英语语言交流环境,帮助学生排除口语表达时所存在的畏惧心理。此外,英语教师还可以在口语教学中融合英语文化知识,并对应性地讲解中国文化知识,使学生深化对文化知识的理解而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英语句法教学中正向迁移理论的渗透

在英语句法教学中采用普遍语法,是基于英语的音标与汉语拼音存在着相似性。英语教师指导学生对英语的英标和汉语的拼音的读音差异进行对比,过程中对英语的语音知识以掌握,实现了汉语向英语语言的正向迁移[7]。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在英语语句的发音学习中运用普遍语法之外,对于句法结构的学习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比如,在汉语语言中和英语语言中都有标示物的存在和人的存在的用法,语句结构存在着差异,但是语义特征上存在着相似性,而且信息结构上也有所雷同。在英语存在句教学中,就可以将汉语语句在语篇中所发挥的作用迁移到英语教学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英语写作教学中正向迁移理论的渗透

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最小方案法,可以利用母语的正向迁移效应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进行指导,主要体现为应用汉语写作的构思方法布置英语作文的框架,但是要避免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写作英语作文[8]。学生在写作英语作文的时候,还会不断地了解英语写作与汉语写作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特别是英语教师按照正向迁移理论创设英语写作环境,就可以有效地排除汉语写作所带来的负面干扰,以使得最小方案更好地发挥作用,将学生的英语写作潜力挖掘出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质量。

五、总结

綜上所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间的经济关系日渐紧密,英语语言作为多国的外交语言,不仅促进了各国间的经济交流,还有助于文化交流。在语言教学中对于正向迁移理论的运用,就是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要与母语相结合,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开展教学。很多的语言学家都从自身的理论研究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观念,对应用该理论开展英语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倪博.浅论正向迁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前沿,2014(09):156-156

[2]施慧英.外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现象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3(01):17-19

[3]荣永昌,李维滨.对正向迁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2):166-168

[4]肖龙福,肖迪,宋依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06):55-57

[5]龚新梅.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如何做好人才的培训管理[J].市场观察,2016(07):210-210

[6]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02):45-46

[7]蔡永良.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08):34-35

[8]刘润清.论大学外语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07):51-53

作者简介:1.廖文丽(1966-),女,湖南衡阳人,湖南警察学院英语教授。2.黄伟,(1966-),男,湖南警察学院英语副教授。方向:国际警务合作。

作者:廖文丽 黄伟

英语语言与西方文化论文 篇2:

基于工具意识培养的学生英语跨文化沟通研究

[摘要]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在得到认同的同时,也招来一些诟病,区别于Gardner和Lambert的工具型动机,摒弃功利性的目的,主张话语权,既发挥英语作为语言的工具功能,又使其成为母语文化传播的工具。在对英语的工具性作全新诠释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英语“工具意识”的途径,帮助学生实现有效跨文化沟通。

[关键词]工具意识;英语语言;跨文化沟通,

[

[文献标志码]A

[

对“语言是什么”这个问题,现代各个语言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解答,尽管各有侧重,但对语言“工具性”的认识已获得普遍认同,“语言是构成思想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等,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媒介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当今,英语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语种,作为工具已被广泛使用,我们所倡导的“工具意识”既遵循语言的本质和跨文化语用的基本原理,又对有效跨文化沟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应用符号学理论从元认知的角度分析语言的本质,认为三个符号体系即声符号、文字符号和语义符号,以及三个文化层次即表层可视文化、上层建筑文化和深层心理及观念文化组成语言代码系统,两套系统同置语境之中,相互影响并借助其他人体器官发出或者接受信息,完成包括跨文化交际在内的交际活动。因此,要顺利实现跨文化语用,交际双方必须共享同一语言系统,这便是跨文化语用的基本原理。培养语言的工具意识在解决有意识向“共享同一语言系统”靠拢这一问题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一、英语工具意识

当下,人文素质教育普遍成为广大教师的指导思想,英语的工具性功能常常被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是英语的工具性常常和应试相关,承认工具说就等于助长应试教育的风气,凸显英语的工具性,貌似和素质教育就背道而驰了,工具型动机实用性目的太强,过于功利。这明显是对英语工具性功能的狭隘认识,英语的工具性并不仅仅局限于应试,Gardner也指出,虽然整合型动机对英语学习的成果是绝对必要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工具型动机也可以成为习得语言的有效动机,两者,可以互相转换,互相促进。汤闻励就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学生英语口语学习中,工具型动机要比整合型动机的作用大得多。所以,教师首先应对英语的工具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跨文化沟通。

(一)认知的工具

作为媒介,语言是连接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的桥梁,是人们可以进行操作去认知所指的能指透过语言认知世界是最常见和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所以语言是重要的认知工具,如何利用好这个工具开发我们的认知能力才是值得探讨的;除了具象的认知,语言还是我们感知和认识抽象世界的一把钥匙,是语言将思维变成现实,使思维得以让人探知和理解;再者,语言作为认知的工具,最为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对人的意识的改造。当我们用语言对感性认识进行加L,将感知进行抽象概括,并用语言进行表达时,我们的认知能力就得到不断地提高,意识得到改造,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言的学习者往往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认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和行为模式,潜移默化地进行认知情感及行为方面的调整。对英语作为一种“工具”的认识先于对其本质的认识,这既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也有益于解决英语语言学习的困难,既然语言智力领域是学生的弱势领域,那么就需要发掘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实现两个领域的成功迁移,让学生更关注知识本身,真正学有所获,最终学以致用。

(二)交际的工具

交流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相互沟通思想,协调行动,进行社会生产和生活,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交际方式,语言始终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正如列宁所言,语言就是用来交际的。因为较其他交际工具,语言具有诸多优势,如其功能的开放性,承载信息的无限性,适用领域的广阔性、普遍性,传递信息的便捷度、及时性、丰富性等,都是其他交际工具所无法企及的。英语是一门语言,作为全球通用语,英语更是承担着交流四面、沟通八方的重要任务。既然使用英语是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我们就该将注意力放在交际上,努力被人理解或者理解他人。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我们的交际中,超过60%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交际行为传递的,此类“无声的语言”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常见。因此,充分认识到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将学生注意力从英语语言习得迁移到信息传递和思想表达的交际目的上,结合非语言交际的认知和运用,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

(三)思維的工具

莫里哀说过:“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通过形式和意义实现其交际功能,意义是本质的东西,没有意义的形式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语言本质上是一种表象,背后是深层的思想,交际沟通的终极目的不是掌握语言,而是通过语言把握背后的思想和认知。既然语言揭示了人脑的行为过程,与文化和人的心理密不可分,是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反映,那么通过研究语言这个工具,我们就可以探究其所承载和反映的内容,让不同的文化语境可以最大限度地靠拢,最大限度消弭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利用英语这个工具探寻其背后隐秘的广阔世界,将大大延伸英语语言学习的空间,也是实现有效跨文化沟通的必经之路。

(四)本国文化传播的工具

最初,人类创造出语言,并一直是语言的主人,控制着语言。但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积累、发展成熟、强大,已经越来越脱离人类的控制而具有自主性,反而是人类越来越依赖由语言而沉淀下来的文明。或许有一天,语言会反过来控制人,引导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变成独立的“自我”。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英语全球化也给大家带来了焦虑,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本民族语言的保护问题。英语对我国汉语和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部分年轻的英语学习者模仿英美,母语能力弱化,民族认同感降低,故而在对外交流中形成了单向交流模式,“文化逆差”严重。在尊重英语语言独立性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在跨文化交际中,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强调习人之长,为己之用的重要性,在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这样既是保护本民族语言与文化的最有效途径,也能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避免出现上述“本国文化失语”现象。

二、学生英语工具意识培养途径

(一)加强跨文化语用知识的显性教学

语用能力是指一个人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国家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正确、恰当地使用所学语言,并与人交际的能力。诚然,语言能力是语用能力的基础,但很明显,一个人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但不一定能准确使用这种知识,语用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升华,是决定跨文化交际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所以在传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加强语用知识的显性教学,而语用意识培养的目的就在于“掌握工具,使用工具”。

首先,需要让学生明晰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和区别,教会学生使用语言,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其次,培养学生语用原则的认知,Grice指出交际信息的适量性、相关性.真实性和清晰性是交际双方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而需遵循的。Leech则认为大家对礼貌原则的遵循有利于减少冲突,达成共识,促使交际得体和顺利;最后,重视语言作为文化代码的交际规则,培养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中加强文化导入,将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区别,一方面要强化母语文化功底,避免“文化失语”或“文化休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理解并尊重他文化,克服母语的目标语负迁移和其他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语用失误,才能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

(二)强化英语的交际性,构建口语化氛围

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我们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也是时候向英语学习者强调把所学的英语语言和知识输出了,这既是英语语言本质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当下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注重对英语口语的训练,运用“任务型”或“项目化”教学,创设语境,鼓励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构建适宜口语训练的学习氛围。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充分利用师生、生生面对面交流的时效性,及时予以引导和支持;认真区分学生所犯错误,对学生的“Iocal mistakes” 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将达意放在首位,不必刻意纠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通过练习是可以掌握客观存在的“工具”,有利于消除“我学不好,我学不了”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对“global mistakes”,教师就不能听之任之,必须立即纠正,但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应该设法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提高学生自查自纠的意识和能力;此外,我们还发现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方面,教师的个人魅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饱满的教学热情,秉持友好、宽容、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多过苛责,幽默的话语和偶尔的玩笑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个热烈、踊跃.勇敢、宽容的英语交际环境有助于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的提升。

(三)关注思想培养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认识到语言在意义表达上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语篇理解能力,从宏观上欣赏语言、分析语境、理解语篇把握语言表达者的意图,认识到具体的语言是如何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的;进而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经验储备,主动建构意义。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思维的不同,加强中西方思维转换的训练,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有助于跨越中西文化差别的障碍,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实践证明,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英语表达前,常习惯性地在大脑中用母语先行表达,然后用英语翻译后说出,这样做既延长了表达时间,又不可避免地受母语干扰,造成语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性,教师要帮助学生创建英语语境,引导学生努力置身英语文化语境,将自己放在他者的位置中理解、判断所接收到的信息,并按照英语语言代码及文化规则表达、输出信息,尽可能排除本民族语造成的干扰。虽然要改变一个人的定性思维很难,也非一蹴而就的事,但是要有意识地做、尝试,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和适应,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三、结语

正确认识英语语言的工具性质是实现有效跨文化沟通的前提。回归语言的本质认识其工具性质,既区别于Gardner和L ambert的稍带功利性的工具型动机,又着眼于保护本族语,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态,英语语言是我们认知、交际思维和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工具。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本着平等、尊重、宽容的心态,正视英语的“世界语”地位,同时警惕其对本国语言文化的渗透。正如徐光启先生所言,“欲求超胜必先会通”,我們应该学好英语,摒弃片面的语言工具论,去弊存利,充分发挥英语语言的工具功能,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双向交流,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刘春燕.基于语言生态学重新诠释英语“语言工具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6):47-50.

[2]汤闻励.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2005(2):65-68.

[3]黄子金.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上旬),2011(12):91-92.

[4]吕文静.跨文化语用学浅议[J].读者文摘,2016(1):53-55.

[5]戈玉和,江昀.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教学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1):68-72.

[6]洪娟.从跨文化语用的视角论成功跨文化交际的三原则:多元文化背景下遵循互知、互利、互让原则[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50-152.

[7]刘丹.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念与培养研究:跨文化、跨文本、跨主体视角[J].外语学刊,2015(6):127-131.

[8]李晓萌.浅析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95-96.

[9]Kramsch,C.The Mutilingual subject 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9.

作者:李蓉

英语语言与西方文化论文 篇3:

浅谈英语语言错误分析与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语言的学习也逐渐普遍。英语语言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错误。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为了更好地进行沟通,提高英语的学习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英语;语言错误;策略

随着英语的应用逐渐广泛,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逐渐高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出现英语语言上的错误,影响英语的学习水平。英语在生活中的运用已经十分普及,人们也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英语的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语言错误需要通过人们的努力分析出英语语言错误的原因,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提高英语的学习水平。

1英语语言错误分析

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英语口语还需要掌握英语书面语,掌握基本的英语表达,提高英语的学习水平。掌握一门语言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更加熟练。英语语言的学习也是如此,由于英语语言习惯与汉语有所差别,因此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困难,导致英语语言中的错误。

1.1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口语错误: 英语的学习需要人们掌握英语口语,方便以后的英语交际。但是由于人们学习英语的时间比较短或者由于一些文化上的差异导致英语语言的口语学习中会出现一些错误。一方面,英语语言学习中发音错误。英语的发音对于学好英语的口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大多数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发音不标准或者发音错误的现象。另一方面是英语口语中的习惯表达的错误。英语语言有自己的独立的语言系统,与汉语是不同的。英语语言有自己的习惯表达,与汉语也存在着差异。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把汉语的表达习惯带入到英语语言的口语表达中,导致人们在讲述英语时出现错误,不能顺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1.2英语学习中出现的书面语错误: 英语语言的学习不仅要掌握英语口语还需要掌握英语的书面表达。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英语单词和英语语法。但是由于人们接触英语的时间比较短,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一方面是英语语言学习中单词错误。由于英语单词量比较多,人们在记忆单词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误,记错或者记混单词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导致英语语言表达出现错误。另一方面是英语语法的错误。英语语法与汉语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英语语法的学习是比较困难的,由于用错语法而导致的英语错误十分常见。

2英语语言错误的原因

英语语言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才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英语语言与汉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分析导致英语语言错误的主要原因,可以更好地进行英语语言学习,提高英语水平。

2.1汉语的影响: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人们难免会受到汉语的影响。汉语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用汉语进行交流,汉语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人们会受到汉语的影响,将汉语的习惯和文化带到英语的学习中,打乱英语的原有的规范,给人们的英语学习造成障碍。

2.2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这对于英语和汉语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如英语中人名表达和汉语中的人名表达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语习惯中的名字是“姓氏+名字”而英语中习惯这样的表达“名字+姓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英语和汉语表达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为英语语言的学习制造了一些障碍。

3如何更好地学习英语语言

英语语言的学习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好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对于英语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加强口语的练习,还需要注意英语单词的记忆和英语语法的学习。

3.1加强英语口语表达的训练: 英语口语的学习需要人们自己多加练习,如果只是学习英语单词不进行口语的训练,最终学习的也只是“哑巴英语”。英语口语的练习首先需要纠正英语发音,在英语口语的练习中可以多听听英语广播或者看英语电影来纠正英语的发音,教师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发音进行纠正。其次,英语口语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英语的口语水平。要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英语对话或者通过朗读英语短文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3.2注重英语单词和语法的学习: 英语单词和英语语法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做基本方面,只有掌握英语单词和英语语法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的水平。英语单词是英语的最基本单位,英语语言的学习也需要从英语单词开始学习。对于英语单词的学习需要加强记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准确记忆单词,比如可以通过记忆卡片或者但此游戏来记忆单词,使英语的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另外英语语法的学习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多加练习,可以通过写英语短文或者英汉互译练习来加强语法的学习。

3.3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英语教学: 对于英语的教学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效果会更好。教师在课堂上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之外,还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应该组成英语学习小组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可以帮助同学之间互相进步。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单纯地讲授英语知识,同时也需要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教学,了解英语文化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英语习惯表达。除了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之外,学生还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英语语言的学习,比如看英语报纸,或者英语电影,听英文歌,英语广播等等,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到英语语言知识。

4结语

英语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人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活。由于受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汉语的影响,英语语言的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英语语言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英语学习的氛围,尤其是英语口语的练习需要不断地坚持,要摆脱“哑巴英语”的现象,提高英语的口语的水平。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不仅要重视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还需要注重英语文化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何廣铿.英语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 胡敏芬. 对英语情景教学的几点思考[ J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 39291.

[2]黎秀英.以就业为导向,开发会展英语教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3]王丽萍·外语教学如何进入交际互动课堂[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4]张晓娟.会展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

[5]钟丽.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中职教材建设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6]郑丽娟.以就业为导向,改革“烹饪专业英语”教学内容[J].广州教学教研,2005(9).

[7]于淼,于莉莉。浅析如何巧妙运用英语情景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2008(4) : 98299.

[8]吕凤华. 运用4L 法教学模式实践英语对话[J].职业教育研究,2007(2) : 1582159.

[9]汤朝菊,邹霞.经贸英语在中国加WTO后的新趋势[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6).

作者:袁义

上一篇:渗利湿法治泄泻研究论文下一篇:混凝土裂缝成因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