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论文

2022-04-2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将于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不仅描绘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吹响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号角。那么,学校该如何顺应时代的召唤,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呢?一、更新理念,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思想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灵魂。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论文 篇1: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新模式探析

[摘 要] 文章在分析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出我国大学传统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已不适应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存在基层教学组织松散、教学资源分散、教学科研不协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等问题,进而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探索了教学研究性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新模式。

[关键词] 基层教学科研组织 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院制

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是高等学校最基础的组成单位,是高校学术组织纵向结构中承担教学、科研和咨询服务职能的最低层次的正式组织,也是高校运行体系的重要环节。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状况。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水平高,就能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有活力,学校就会焕发勃勃生机。因此,创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突破制约学术功能充分发挥的体制性障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当前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教学研究型大学更应该注重教学、科研功能协调发挥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建设新模式。

一、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建设的历史演进

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建设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大学的教师会,此后讲座组织应运而生,成为欧洲各国大学的传统形式,并经殖民地政府或民间移植成为曾遍及全世界的学术组织模式。19世纪,美国大学里产生了学系并逐步成为主要的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形式。19世纪上半叶,俄国产生了教研室,成为前苏联传统的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形式。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学基层组织普遍采用的是“校—(院)系—所(中心)”三级管理的学院制模式。

建国前,我国高校基本上沿用欧美的学院制模式,大学下设学院,学院下设若干学系,相应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形式主要是系或研究所。直到1952~1957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和高校专业设置调整,学习前苏联经验,我国大学才取消学院建制,将一门或几门性质相近课程的授课教师组织在一起,组成教学研究指导组或教学研究室,后来统一变为教学研究室,实施“校—院系(所)—专业教研室”三级学术组织结构模式。

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教研室是大学教学科研组织中最小的单位,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实体,所有教学科研人员都归属于各自的教研室。教研室这一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结构模式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按照这种模式,基层教学科研组织中的教学与科研是分离的。院系一级机构是根据二级学科专业甚至三级学科专业性质设置的教学行政组织。研究所一级科学研究机构是所、中心、实验室,以学科为单位,围绕某一学科进行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并组织研究活动等,不进行本科教学但进行研究生教学;专业教研室则进行教学管理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围绕本科生教育,开展教学及教学研究活动,如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程、组织教学、编写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等,承担单一的教学任务,不承担科研任务。

1985年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高校专业调整后,我国高校组织结构相继出现了教研室改造、创建研究所(室)、调整撤并专业、分合增建学系、恢复兴办学院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原来被废除的“学院”得以恢复,大学逐渐实行学院制改革,即“校—院—系”三级学术组织管理模式。

当前的情况是,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虽然几经变革,大部分高校在表面上恢复了学术组织的“校—院—系”三级建制,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受传统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很多高校不是通过系的合并组建学院,而是简单地把原来的系升格为学院。实际上学院是系的翻牌,系是教研室的翻牌,组织名称发生改变,形式上变了,但专业口径没变,组织文化、组织功能和运行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有的高校在学院设立后,原有的本科教学模式没有变动,教研室仍普遍存在,因而在我国目前一些规模较大的高校中,“学校—学院—学系—教研室”四层次结构模式仍占据较大的比重。

二、我国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现状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大学传统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已不适应目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形式和新特点,难以达到跨学科研究的目的,更无法促进高深学术的生产、传播与应用,主要表现如下。

1. 基层教学组织松散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之一是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但多数院校的学院下仍设系,而且有的学院是实体,有的系是实体,有的高校学院下设直属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往往一系或一所(中心)跨多个专业,或几个系、几个所(中心)同办一个专业,职能交叉多,组织功能不协调,工作效率低,造成谁都在管而谁都没有管实的现象。另外,由于基层教学组织松散,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目的、教改任务、各种新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往往只是少数人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整体实力体现不出来。

2. 教学资源分散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等往往是由多个学院、系或研究所承担。因此,谁来组织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都是不确定因素,归属不明造成谁都说了算又谁都说了不算,难以形成推进教学改革的合力。另外,学科、专业面拓宽后,教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实验用房等教学资源未能及时优化组合,或造成资源不足,或造成资源闲置。

3. 教学科研不协调

现行的高校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往往重科研轻教学,甚至只从事科研不从事教学,反之只从事教学不从事科研,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先进的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补充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陈旧,不能反映学科专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学生接受的仍是灌输教育和传授一技之长的专业化教育,不能通过教学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安排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4.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

各高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但实验教学并未与之配套调整,实验教学仍维持原有的体制和机制,教学内容陈旧、资源分散、管理不顺、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三、教学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新模式的构建

教学研究型大学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之间,以培养有研究潜力、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开发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培养的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学科门类以多科性和综合性为主,学历教育一般涵盖博士、硕士和学士完整层次。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门类较多,有一定数量的科研开发系统和机构,有学科带头人,大多数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具备一定的整体水平。

教学研究型大学偏重于教学,在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力量与水平,开展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科学研究及技术革新工作。在教学改革中,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构建与其实现教学科研功能相适应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形式。教学科研组织机构的构建需充分体现其规模适中的优势,减少组织层级较多带来的复杂性和低效性,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新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原则

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学育人活动的载体,也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两翼。高等教育对知识门类的划分与基础教育相比更加细腻,需要实施科学的教学,对所传授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探究。高等教育要创设一定的组织形式,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交互活动的环境空间,使二者能够有效运转、协调发展。

2. 教授发挥主体作用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表明,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科研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活动。因此,支撑大学发展的首要资源是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中,教授是教学经验丰富、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科学前沿的中坚力量,他们有权利、有能力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他们的积极性如何发挥、发挥多少,直接影响着大学的质量、声誉和生命。大学教授是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群体,要使教授的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就要创造条件使他们真正成为大学教学和科研的主体。

3. 资源配置科学有效的原则

大学除了需要以教授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外,还需要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信息资源等,这些资源都是为人力资源服务的。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主体作用,就要依据系统性原理科学配置其他资源。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学的管理过程也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过程。资源的配置是否科学有效,不能仅靠组织的形式,还要靠维系组织运行的内在机制。所以,大学组织形式的确定需要辅以有效配置资源的激励机制,创建一种公平的人际氛围,进而激发教学与科研组织的积极行为。

4. 全程管理便捷系统的原则

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益。大学教学科研组织的构建应当为达到这一目的提供必要的条件,即大学教学科研组织的构建需要从管理的全过程出发,整体提高管理效益。据此,教学科研组织的规模、教学科研组织的层级、教学科研组织的沟通渠道等,均需要从方便、简捷、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益的目的出发,构建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组织模式。

根据以上原则,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科研组织新模式应体现以下基本特征:(1)更注重院级教学科研组织职能的发挥;(2)彰显教授治学的精神理念,强调学科带头人的凝聚力;(3)对拥有重要决策权的教学科研组织实施监督;(4)采用扁平化的教学科研组织形式,使管理更为简捷。

在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科研组织的新模式中,应突出中层组织机构的职能,学校可以在学院一级设置由学科带头人或教授组成的决策机构,研究、决定院级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重大事项。院级行政组织机构和系、研究所作为教学科研决策的执行机构。系下还可设课程群或课程组,加强课程整合和拓展,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种组织模式由于管理层级减少,权力分解至院所,更容易调动教授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学校决策能较好地得以贯彻和执行。校长则可以集中精力组织校级教学科研组织,定期讨论或决定学校的重大事项,把握办学方向。但这种组织模式由于结构扁平,管理面较大,所以在控制上可能出现困难。为此,需要强化纵向与横向上的监督职能,以保证教学科研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责。

参考文献:

[1] 陈何芳. 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 王晓敏. 高等学校教学基层组织问题探析[D].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 姜茂发,王芳. 新型教学基层组织与教学运行机制的设想[J].中国高等教育,2003(3),(4):39-40.

[4] 邓美凤,赫冀成. 加强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建设的探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7):206-208.

[5] 杨颖秀. 现代大学教学科研组织的运行模式及特征[J].高教探索,2007(5):41-43.

[6] 李正,刘思安.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改革探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69-72.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 邓明茜

作者:张 扬 易自力 尹 红 李孟辉

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论文 篇2:

学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与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将于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不仅描绘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吹响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号角。那么,学校该如何顺应时代的召唤,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呢?

一、更新理念,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

教育思想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教育思想指引着学校办学的方向、个性与特色。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站在新的、更高的平台上,深层次地审视了推动学校向更高目标持续发展存在的思想方面的问题:一是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和创新精神与学校发展的高端定位不相适应;二是教师队伍的职业境界与学校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三是传统“功利教育”的思想还在左右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为让全校上下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我校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本质,努力建构生动而有深度的“学校表情”。

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学生表情。坚持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按照“基础扎实、人格健全,个性和谐、敢于创新”的原则,实施学生发展“六个一”工程。即让学生读懂一本好书,课外阅读量达250万字以上;留下一件值得珍藏的作品;擅长一项体育活动;掌握一项艺术特长;获得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参加一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勤奋进取、自豪幸福的教师表情。教师在奠基学生生命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做到“师德高尚、观念先进、教艺精湛、气质高雅”。具体表现为:教师能认识自己教育生涯的价值,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将人本思想融入课程,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主动探讨教育的策略和技术,并在其中获得教育的成功感;与学生建立起和谐与合作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分享生命的智慧,享受教育的快乐。

民主平等、个性张扬的学校表情。学校是生命成长的环境,学生、教师都应该在其中获得一种幸福感。我们追求“文化厚重、民主平等、质量优异、个性张扬”的学校发展目标。具体体现在: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系统建构人本教育思想;制定科学的教育实施方案,全面、持续地进行实践探索;建构开放型的学校教育环境,培育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让校园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二、整合课程,实现教育内容现代化

教育内容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而教育内容现代化主要体现于课程。在目前课程实施三级管理的体制下,地方课程落实不好,校本课程开发不科学,难以满足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学生的生活范围相对闭锁,知识视野相对狭窄,特殊才能无从施展,不利于学生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针对以上弊端,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立足于生成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学生表情,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拓宽课程领域,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是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构建生活德育课程。我们以养成教育为主体,遵循“生活德育”这一课程宗旨,在生活中引导和规范学生的修身行为。第一,精心营造校园文化熏陶学生,时时启迪学生奋发向上。《弟子规》《养成教育歌诀》《八荣八耻铭心怀》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浸润着孩子的心灵;真善美、礼义信等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无声地熏染着孩子的性情。第二,养成教育从生活小事抓起,如尊重别人从学会倾听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做起。第三,寓德育于活动中。我们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每月一主题”活动。

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构建探索实践类课程。开展富有成效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但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而且是完善新的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我们实施了教师第二课程拓展计划,加强了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研究。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岗位、自身的特长进行课程开发,组织3~6年级学生分别围绕地域、物产、风俗等开展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校的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实施“社会课堂”计划,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调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是立足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特长。我们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把富有专长且热心于教育的家长请进学校,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开设了管乐、民乐、合唱、舞蹈、书法、绘画、剪纸、手工、围棋、摄影等课程,利用每周三下午和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特长培训。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不仅形成了家长、社区人士参与教育管理的开放式办学的好局面,还有力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特长。

三、以人为本,实现师资队伍现代化

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能否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是确立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建设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形成良好校风的根本保证。我校把提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师德建设的重点内容,注重学习引导和榜样的示范引领,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将教师、学生、家长纳入评价主体,以完善的机制评价人。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课程领导力。首先,我们成立了课程资源开发领导小组、研究中心组,加强课程管理。其次,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学校班子成员定期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摸清学情,抓准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关注教师教学中的困惑,研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引导教师教学创新。最后,加强对教学研究的领导,积极为每一位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创建研究型的教师团队,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我们以自培、互助、共享为校本教研的核心理念,通过实施“三大”工程,促进教师梯队的均衡发展:“青蓝工程”,促新教师成长;“成才工程”,强化青年教师在教学特色、科研特长、课程开发、班级管理等多元能力,为其定目标、压担子,通过各级各类比赛促其成才;“名师工程”,骨干教师通过承担培训、带教任务,主动承担科研课题,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四、科学管理,实现管理机制的现代化

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但不可否认,当前我们的学校管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低效高耗的现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往往成为对立面,较多地表现为管制与监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严重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为此,我们从致力于生成民主平等、个性张扬的学校管理表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理念,对教师的管理不仅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

“一流的组织在于模式和标准”。我们在学校原有管理职能部门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了学校能级管理层次,在常规管理的运行中,实行行政值周日记制和周工作汇报制及项目负责制。这种扁平化的能级管理,增强了管理的自主性,使管理的权力下放、重心下移,保障了管理的执行力,提升了学校的领导力。在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强调人文关怀与情感管理,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丰富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者:曹文平

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论文 篇3:

以生为本 德育为首培养具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新型劳动者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主题,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改革步伐,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发展,200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0.68万人,在校生达146.53万人,比“十五”初期翻了一番还多。多年来,江苏省职业教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首,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新江苏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做法是:

1.坚持德育首位,高度重视德育工作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江苏省通过点线面的整体构筑,在实际工作中将德育为首真正落到实处。

(1)突出育人重点。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是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多年来,江苏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首,把育人作为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的起点和重点,作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省教育厅职能处室安排专人负责外,主要负责人亲自分管德育,做到一把手抓第一工作。各省辖市职社处亦明确专人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则普遍实行三级管理体制,一级管理由分管校长组织实施;二级管理由学生科、团委、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学生会组织实施;三级管理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团支部及班委会组织实施。从上至下,层层加强德育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2)贯穿工作全局。

为确立德育首位并发挥其良好的引领作用,江苏省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贯穿于职业教育所有中心工作,在学校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内涵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均有突出体现。2005年,省教育厅制定颁发了《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坚持管理与教育并重、管理与服务并重、管理与发展学生个性并重的原则,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改进德育工作为手段,切实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2006年,省教育厅启动实施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在建设标准中特别强调“坚持德育为首,加强三个文明建设,以育人为根本,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江苏省颁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并于2008年启动实施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把“学生培养”作为八项一级评估指标之一。

(3)健全网络体系。

多年来,江苏省十分重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网络的建设,现已形成一体两翼的工作模式和比较完备的网络体系。“一体”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德育工作要求,宏观指导和推进全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两翼”指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省教科院,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专门设立德育工作委员会,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和培训活动;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成立了20个教学中心组,其中德育中心组专门负责职业学校德育的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以及课程改革等。各市职教学会也相应成立了德育工作委员会分会。全省上下形成了行政指导、依靠社团、专题研究、全员凝聚的具有江苏特色的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体系。

2.突出以生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职教生源参差不齐的现象更为明显。江苏省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以“五创”为特色的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重视创意发展,挖掘学生个性潜质。

职校生大多是“考分”社会标准的低成就者,对他们更需要打破原有的统一的考评标尺,坚持以生为本,挖掘学生潜质,实现有个性的成长。江苏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充分发挥人的本性特点,让学生学有所长,各有其长;学有发展,创意发展,并将这种理念延伸到整个事业发展中去。省教育厅每年举办一届大型职业教育创意论坛,总结、交流、探索因材施教、差别育人的经验和规律。学校通过设立各种节日活动、组织兴趣小组等,培养和展示学生创意发展的才能和潜质。

(2)普遍创高技能,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职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江苏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养,着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养成。2007年以来江苏省成功举办了两届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有6人取得高级技师、110人取得技师、1260人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江苏省获得奖牌总数全国第一、金牌总数和总分列全国第二的好成绩。2009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项目进一步扩大到15个专业大类42个项目,覆盖了中等职业学校已开设专业类别的90%以上,参加省赛的师生达3200人,比去年翻了一番。

(3)推进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富能力。

21世纪迎来了创业的时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早在“九五”期间,江苏省职业教育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规定40个学时,列入教学计划,有效促进了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涌现出一批毕业生创业典型。2006年江苏省又启动实施职业教育创业行动计划,要求广大职业院校从创业知识传授转向创业实践锻炼,积极鼓励、引导在校学生和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实践。三年来,各地各校大胆创新、踊跃实践。一批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已从原来的零星小摊小店向建立在校生创业园区、创业基地转变。据初步统计,目前江苏省职业学校有9189名在校学生创办的小企业1356个。

(4)开拓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造才能。

创新是一种精神特质,它的内涵包括首创性、进取心和创造力,是企业生命力所在,也是信息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必备的素质之一。依靠职业教育的技术、设备等有利条件开展创新制作,成为职业学校创造教育的独特优势。2006年开始,江苏省教育厅联合省科协、团省委等部门每年举办“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全省百万职校师生积极参与,围绕生产的、生活的、身边的技术踊跃进行小发明小创造,仅2008年各地推荐参加省赛的作品就达725件,作品多、类型广、水平高,并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特色。靖江职业教育中心专门成立了技术创新工作室,并在教学中逐步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在2008年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该校朱照红老师带领学生制作的垂直井下智能救援机器人、旅游景点太阳能手机自动充电站等创新发明摘得了两金两银的好成绩。

(5)全面创优素质,增强学生综合实力。

江苏省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加强人文教育,强化学校管理,营造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开展文明风采大赛等,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008年全国第五届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中江苏省取得优异成绩,并在教育部颁奖大会上发言。在多年来评选表彰省“三好”学生的基础上,为突出职业教育特质,彰显时代精神和新江苏人精神,2007年江苏省决定,每年在职业学校表彰一批省级“三创”优秀学生。省“三创”优秀学生必须具有创优精神:品质优秀,成绩优良,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富有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勤学敏思,在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技能竞赛、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具有创业精神:富有开拓精神,勇于探索实践,有较强的创业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创业实践活动或有自身创业的经历,表现突出。两年来,江苏省评选表彰了966名“三创”优秀学生,对广大职业学校明确培养目标、改革评价标准、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3.创新方法途径,务求德育实际成效

为使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江苏省着重在课堂教学、活动育人、科研引领、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1)狠抓课堂主渠道。

职校生学习能力、行为养成等方面普遍不足,江苏省要求广大教师育人教书,在课堂主渠道上下功夫、见实效。2005年江苏省启动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一方面,围绕全员育人,在推进文化、专业课程改革的同时,充分挖掘各门学科中的德育资源,准确提炼和寻找学科德育的切入点,将德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另一方面,对德育课改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各校因地制宜,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改进德育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使德育课程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发挥育人功效。

(2)搭建活动大平台。

在学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紧贴职校生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活,积极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全口径、大规模的竞赛活动。2004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二届全省“职教之星”艺术节,包括文艺、技能等7大类18个项目的竞赛,从学校到县到市到省,层层选拔,历时半年。2005年,省教育厅又在全省职业院校掀起学习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江苏省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代表邓建军的活动高潮,并举办了学习邓建军先进事迹征文竞赛和邓建军事迹报告会。2009年,江苏省将举办第三届“职教之星”艺术节。通过竞赛和活动,把职校生富余的精力、分散的注意力有效地转移到高尚艺术和高技能训练的轨道,在实践中巩固了他们的专业思想,激发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增强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

(3)深化科研为引领。

自2005年以来,江苏省连续举办了四届职业教育创意论坛,省职教学会一年一度组织德育课题申报、优秀论文评比。各地各校深入进行了职业学校德育主题活动课模式研究、职校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研究、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职校生自主性德育模式研究、职业学校大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等课题研究,不断更新德育理念,总结提升实践经验,不仅促进了学校的课改,活跃了教师的思想,也增强了师生的互动,促进了共同成长。省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中心组积极促进课题研究,加强成果交流,使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成果并引领、指导和推进全省职业学校改进德育工作。同时,江苏省还积极承接全国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现场会,召开全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现场会、创业教育现场会等,搭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学习交流的平台,引领德育教学科研深入开展。2006年,省教育厅启动实施公民教育活动试点,全省40多所职业学校的500多个班级积极参与了试点。

(4)夯实队伍全覆盖。

近年来,江苏省每年组织开展职业学校德育校长、骨干教师和班主任培训。德育校长培训班上,校长们听取宏观形势报告、德育专家讲座,交流德育工作经验。骨干教师培训一般为期4个月,其中集中培训两周至1个月,培训内容包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职教课程改革;德育最新理论和动态;教学基本技能提高和教科研方法;德育教学实践;企业考察、实践等。2006年以来,江苏省组织德育骨干教师培训470人,组织班主任培训300多人,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250人。普遍提高了广大德育教师和管理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4.着眼事业大局,不断提升德育境界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江苏省不断提升江苏职教精神境界,努力提高德育功效。

(1)高举“三创”旗帜,打造成功教育。

新时期江苏提出了创业创新创优(简称“三创”)的新江苏精神。江苏职业教育做优做强做特、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培养更多具有“三创”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力争所有职校生都能成人成才成功。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创业教育。从今年开始,江苏省将实施创业教育的“十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个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筹建一个创业教育扶持基金;编写一本就业创业教材;开展一次创业项目大赛;举办一批创业辅导报告会;开展一批创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批职校生创业园;打造一个就业创业教育宣传平台;推出一批学校创业教育典型;树立一批学生创业标兵,进一步深化创业教育并使创业教育成效得到现实体现。二是建立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制度,把大赛作品产业化作为创新大赛的新突破,作为校企合作的新内容。三是继续大力推进技能创高创优。2009年初,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在全省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技能大赛制度的意见》,根据《意见》精神,技能大赛将覆盖所有职业学校、所有专业、所有专业教师和所有学生,并与取得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推荐就业和对口升学结合起来,实现层层比赛,人人参与,使技能大赛成为学生成才成功的重要经历和重要平台。通过“三创”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力争使全省所有职业学校学生都有机会在实践中感受成功,展现创业创新创优的新江苏精神风貌。

(2)树立“三不”目标,落实全纳理念。

针对职校生的特点,江苏省以“三不”在全省职业学校倡导全纳教育的理念。一是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让学生懂得感恩。在2004年江苏省就设立了职教助学金的工作基础上,认真落实2007年江苏省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学生得到资助的政策,将这一民心工程做好,让广大职校生感受国家和人民的关爱,以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报答社会。二是不让一个学生因学力困难而失学,让学生懂得成功。继续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建立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制度,改进评价标准,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教育。三是不让一个学生因自律困难而失学,让学生懂得珍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家庭特点,利用反面典型,突出警示教育、网络教育,抓好学生容易犯错、犯规、犯法的关键环节和时空,让学生明辨是非、对错和取舍,不断增强学生自律、自省、自警的能力。

(3)坚持“三援”大道,提升精神境界。

作为职教大省,如何通过提升江苏职教的精神境界,增强育人功效,进一步做好德育工作?江苏省探索总结出一条以援助边疆、援助西部、援助灾区为主要形式的共同发展路径。2001年以来,江苏省与十几个省的东西部合作年均招生2万人;2007、2008两年,全省职业学校接收西藏学生300多人、新疆学生1450人;汶川大地震后2008年江苏省接收四川、甘肃灾区学生1000多人。江苏省教育厅长沈健多次指出,边疆的、灾区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要让他们在江苏最好的地区、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以最好的师资接受职业教育,让学生满意,让他们的亲人放心。逢年过节,教育厅及有关市县领导都主动慰问边区、灾区的学生,通过“三援助”,以实际行动编写具体生动的人生教材,让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扶贫助弱、共同发展、共创和谐的精神得到现实体现,在学生心中植根。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反映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江苏省将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教育部德育课程改革和德育教学大纲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马 斌

上一篇:英语翻译人才培养论文下一篇:企业管理模式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