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德育教育范式探讨论文

2022-04-23

摘要:采用思辨研究的范式,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教育的文化性进行研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体育德育教育范式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德育教育范式探讨论文 篇1:

树型德育模式实践研究报告

摘要:当前,德育教育低效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德育难以真正肩负起“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使命。生态世界观作为科学研究的新范式,提供给我们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用此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来审视研究生态德育时,便赋予德育以生态意义。树型德育模式实践研究就是以生态德育为指引开展的创新研究,意义重大。树型德育模式实践研究着重以生态德育整体的相互联系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对网络型德育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树型德育模式;真善美质;整体设计

广东省中山市西区既是行政划分上的城区,又根植于农村大沙田,区域的城乡二元特征明显。在人口组成结构方面,原住民、移民、流动人口杂然并存,成分复杂。西区小学学生大部分来自在小商品市场做小生意的“草根家庭”和外来务工者的“流动家庭”,生源起点低,整体素质不高,文明素养欠缺;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低,家境不宽裕,家庭教育不如人意;由于历史原因,宗族、社群间利益冲突、矛盾纠葛突出,社会环境复杂;校舍逼仄,设施短缺,教育资源先天不足,教师间认同度不高,难以形成教育合力。面对这样的生情、家情、校情,我们旗帜鲜明地确立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立校、兴校战略。我们深知,德育不立不强,学校就没有希望。学校之前已对树型德育模式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所以把其申请为课题进行研究是很有价值的。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认知、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本课题“树型德育模式实践研究”正是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使其提高德育素养,成为新型人才。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探讨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教师等各层面(整体着眼于德育)对树型德育模式的作用。

2.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丰富树型德育模式的内涵。从树木生长的生态引申研究生态德育的规律,促进网络型德育、阳光德育的发展。

3.深化主题教育,启“知”导“行”。注重借智引智,积极牵手德育专家,为德育工作把脉指路,为学校培养德育骨干。

三、课题研究的歩骤

本课题采取校级领导—整体设计—分段实施—分班进行—各科整合—集体总结的方式进行。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低、中、高年级各为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课题的启动与实验阶段。时间安排在2015年3月~2015年12月,主要工作包括课题方案的设计、课题组的成立、有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课题的申报等。

第二阶段为课题的实验与交流阶段。时间安排在2016年1月~2017年3月,主要工作是全面开展课题研究、进行具体实验、各子课题间进行交流研讨、推广成功经验等。

第三阶段为课题的总结与验收阶段。时间安排在2017年4月~2017年5月,主要工作是整理资料、总结实验、推广实验成果等。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自项目开题两年来,西区小学课题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項研究工作。

(一)培训学习

对于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古人已有认识。“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是汉朝哲人王充的论断。西区小学在树型德育模式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同样也要求教师们积极主动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教师们学习的书籍(刊物)有:《系统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语》《广东中小学德育》《教育信息化论坛》《德育报》《德育原理》《中小学德育主任工作指导手册》等。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唯有不断学习,提升教师的自身修养,才能夯实课题研究的底气。

(二)研究内容逐项落实

除了校园环境的熏陶,学校还仔细落实了课题研究任务分工,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其中,把德育教育的渗透和影响做到最大化。

(三)培育真善美质

两年来,学校每年均举行以美德格言、美德故事、美德人物为主题的诵读、演讲、书画、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我们组织学生学格言、背格言、演格言、用格言,使中华美德格言成为学生感知美德最直接有效的载体。实践表明,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每年的品德考核优良率均保持在99%以上,违法犯罪率记录为0,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树型德育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注重课题过程管理,注重借脑引智

本课题由德育专干欧倩霞老师专人管理跟进,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聘请了专家定期进行指导。中山市教体局的副书记廖诚、徐学俊教授、叶显发教授都是我们学校聘请的定期课题指导专家。同时,学校还邀请了诸多德育名师为课题的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们虚心地听取意见,认真地记录宝贵的建议,再详细地讨论和分析下一步的工作实施和改进方案。在各研究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树型德育模式实践”课题得以顺利地开展。

五、课题研究成果

西区小学树型德育这一德育教育特色受到了全国各地教育界同行的关注,课题研究初步取得较好的成果。

(一)学术研究成果

西区小学有多篇论文发表在《新教育》和《广东中小学德育》杂志上。发表在《新教育》杂志上的有苏文森校长的《求真 向善 尚美》《有一种美好叫豁然开朗》,杜坚南老师的《信息技术展现数学魅力课堂》,欧倩霞老师的《兴趣入手·注重方法·全员参与》。发表在《广东中小学德育》杂志上的有苏文森校长的《求真 向善 尚美》。苏文森校长还编辑出版了《课题论文集》《学生心理漫画集》。论文能够在《新教育》和《广东中小学德育》杂志上发表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激励,激励着教师们不断努力!同时也意味着西区小学德育课题的研究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定的学术成效。这也证明了本课题的学术研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二)课题创新成果

1.借家委之力,促管理提升。学校三级家委会的进一步完善,也让学校的德育得到了提升。老师、家长都积极地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搭建优质的平台。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给予的德育合力,让学生浸染着德育的芬芳而健康地成长。从西区小学家委会的积极工作中可以看出,家长都非常支持学校的教育,放心让孩子们在优质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培养良好的德育行为习惯。

2.借课题之力,促团队发展。我们通过树型德育模式实践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自觉地把科研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以科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开展跨学科交流活动,树立“大学科”观念,培养一部分教师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此外,继续加强新一轮课题研究,努力打造一支课题研究队伍,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我们还加大市、区名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加速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实现“三化”,即:年轻教师走向成熟化,中老年教师走向风格化,骨干教师走向专业化。

3.借教师之力,促发展树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研讨活动,我校诞生了广东省刘建卿教师工作室,培育了黄可慧、陈村村、罗婷婷、欧倩霞、欧阳巍、黄海韵等一批校本教研骨干新力军,罗婷婷、叶小青、黄可慧等被评为市优秀教师。苏文森校长成为中山市德育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广东省名校长刘道康工作室学员(班长)、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理事,获聘广西梧州学院国培计划讲座专家、广东肇庆学院师范生培训入库导师。具体成果如下:(1)罗婷婷老师参加“中山市性别平等教育课例比赛”获市一等奖(录像课也获市一等奖);(2)陈村村老师的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获得中山市二等奖;(3)黄可慧老师参加区语文素养大奖赛荣获全区第一名(一等奖),并代表西区参加市比赛。(4)陈村村老师获区班主任能力大赛第一名,现在正准备代表西区参加中山市班主任能力大赛;(5)欧倩霞老师在2016年4月执教的“如何制作资料卡”被评为2016年精品微课,主题活动案例“小小陀螺,快乐无限”“水葫芦大变身”在2016年全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中荣获优秀奖;(6)钟国鸿老师指导的“会伸缩的羽毛球拍”获区科学小发明一等奖;(7)陈玉云老师代表语文科组参加西区教职工经典诵读获三等奖;(8)张瑛副校长的语文教学论文《与孩子们一起在实践中成长》发表在广东省刊《师道》上,饶清的教学论文《小学体育器材一物多用的方式探究》发表在国家级刊物《新课程》上,陈玉云、钟华、柯剑文、欧倩霞、欧阳巍等老师的论文先后发表在国家级刊物《新教育》杂志上;(9)李密解、陳村村科组长、欧阳巍科组长均获全国教学邀请赛一等奖;(10)新秀廖火萍老师获“新教育”全国教学大赛二等奖,曾静老师受铁城小学的邀请为新教师上示范课。

西区小学树型德育模式获各地教育界同行好评。2017年又一个省级重点课题“培育核心素养,发展优质学生团队——以西区小学为例”成功立项,并顺利开题。学校注重德育创新,2017年荣获市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学校家委会被评为市优秀学校家委会,五(2)班也获评市优秀班级家委会。德育工作成为学校一大特色品牌,在全市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4.借学生之力,促全面提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养成,规则已经在学生心灵中生根发芽。关于学生的进步情况,此处不再赘述。谨以我校学生在区级以上各学科竞赛的获奖人数对比图说明。

学生课题研究前测与后测对比图(以区级以上获奖为例)

六、后续研究问题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研究小组成员的培训

基于课题研究的精确性和科学性,要做到十全十美的课题研究,就要有一支干练的研究队伍。加强组员的培训是有利于课题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提高研究成员的综合素质是解决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和困难的有效途径。

(二)定期研讨

鉴于课题研究中存在资料不能及时上交和成员之间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地沟通交流等缺憾,我们制定了定期研讨的工作时间规划。定期的资料整合和组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统筹整个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三)加大经费的投入

一个课题的研究必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使课题的研究取得最有效的价值,学校应该加大课题研究经费的投入。有了充足的经费用于调查研究,课题组的成员才能更深入地进行社会调查和走访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且多听取专家意见。

目前,本课题已进行结项,我们将会把结题作为新的研究起点,精心规划,不断深化课题研究,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总结整个课题开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同时把研究成果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学校学习树型德育的实践模式,为省市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苏文森

体育德育教育范式探讨论文 篇2:

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

摘要:采用思辨研究的范式,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教育的文化性进行研究。认为:武术教育的本身就是文化的传递与延承,武术教育是一种文化精神与价值的传承过程;武术教育的演进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不同时期的武术教育主题各异;中国武术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其文化层次主要涵盖器物、思想和方式三个层面;武术教育的文化性丧失可以导致武术传承和武术本身的异化;实现由单纯的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的转变,彰显武术的文化性特征是消弭武术异化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武术教育;文化性;文化传承;文化精神;层次结构;多元特征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西方体育文化正在对我国本土体育文化形成强烈的冲击,西方的一些体育项目也成为我国青少年群体竞相追逐的时尚运动。这使我国本土体育项目逐渐呈现边缘化倾向,进而导致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教育中失去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理性诉求,武术是在中国这块特有的土地和文化的酝酿下形成发展起来的,武术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从远古走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中蕴含着华夏文明所特有的文化体系和思维方式。武术教育的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因此我们今天要推广和发展武术教育,就需要探讨和研究武术教育的文化性问题。

1.武术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历史演进

1.1武术教育是中华文化精神与价值的传承

武术的教育性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不同的时代背景赋予了武术教育不同的文化内涵。比如在西周时期武术教育就与“礼”的教育相互融合,“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礼记·射义》)。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种倡导礼仪与射艺结合的方式就是较早关于武术传习教育性的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涌现的儒家、道家、兵家等思想与武术文化相互渗透进而交汇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武术文化的内涵和教育内容。此后的南北朝时期武术与宗教文化的结合也推动了武术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唐代以后的武举制度更是将传统的文化内容贯穿其中,使中华文化的内容与思维方式贯穿于武术的技艺与文化之中。历史上武术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与教育和文化的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表象和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属性,同时教育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文化也需要借助教育的方式进行传递和深化,因此武术教育传承本身也必须是一种武术教育和武术文化的并行体。武术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武术教育进行传递,通过武术教育可以加深对武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没有武术文化武术教育将停留在简单的体育项目层面,而武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单单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传播。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发展,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它动作背后所体现出的文化魅力。武术是要让习武者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领悟到武术文化的价值。武术的文化价值主要可以体现为“仁爱、礼义、信勇、和谐”四个方面(见表1)。

从武术的文化价值内容可以看出武术文化传承的主体和精髓,武术教育是武术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途径,通过武术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武术文化,人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收、热爱并传承、推广。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对武术文化的认同度越高,人们对武术的认识、了解和支持度越高,越乐于参与武术学习、信仰武德,传承武术文化,能够形成正面积极的正能量传递,循环往复,从而推动武术运动的开展。从武术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武术文化价值的传承让武术教育传承更加具有魅力和生命力,更加体现出了武术教育传承中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1.2近代以来武术教育的历史演进

自从1909年霍元甲打败西洋和东洋的武术高手之后开始在上海传授武艺,并建立了精武体操学校,提出“爱国、修身、助人、正义”的口号,并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要宗旨。当时武术主要是为了强国健身,振兴中华,并得到很多爱国人士的支持,他注重武德的培养,提倡德艺兼备促进了当时精武会的武术传播。191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提出“学校要教授中国武技”,并逐渐推广规定中小学、大学体育课程中武术教育的授课内容,提倡代表民族精神的武术国技普及。学校武术走进学校体育将有利于武术传统技艺的整理和武术教学的正规化。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和保护,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和规定,1956年教育部将武术列入中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之一,代表着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中小学武术发展的基础上,大学武术也逐步得到了发展。1958年全国体育学院院长会议决定设立武术专业以后,北京体育大学(原名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纷纷成立武术专业。80年代后期武术专业大学生毕业分配到学校任教,为全国的武术教育注入了新鲜的师资力量,武术教育开始获得突破性的发展(见图1)。

从武术进入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武术教育中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武术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也是促进武术教育传播和发展的命脉。历史实践不断地向我们诠释着只有具备强大的文化底蕴才能够使中国武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武术教育的成长和发展流淌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血液,因此它可以深入人内心激发国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为武术教育烙上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很多的习武之人都以保卫国家、除暴安良、匡扶正义作为理想追求。在国家和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许多习武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和国家的尊严。今天的武术仍然可以映射出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那种自强、自尊、自豪的文化意识可以唤醒现代人心中的冷漠,充分发挥武术爱国主义传统,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国民的文化自信。

2.武术文化的多元特征与层次结构

2.1武术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

武术文化像其他文化一样是产生于中国的大文化背景之中的,它必将戴上中华文化的烙印并与中华文化相一致。武术最早产生于一种专为战争搏杀而习练的攻防对抗性技艺,但是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终结,武术的作战对抗功能不断减弱,逐渐演变成一种修炼身心,修身养性的手段,在这个历史演变过程中武术文化自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美学等文化思想的滋养,逐渐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在武术发展过程中受到儒学、兵家等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影响较深,武术作为一种军事攻防技术自然和兵家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武术文化中所讲的仁爱、和谐等优秀的道德情操则是和儒家思想密不可分。因此可以说武术文化在演变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形态,但是受到中华文化大环境的影响,必将和中华文化的一体多元相一致,带有时代的特点和烙印。但是一种经历了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武术自产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归人中国伦理道德的行列,在中国古老文化伦理思想熏陶下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华武术文化。儒家思想对中国武术文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讲求“仁、义、礼、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武术的文化思想,武术文化中的武德,重礼节、尽忠、尽孝与孔子所说的“德”不谋而合,孔子讲求“信”和“义”,追求“忠”和“孝”。武术文化讲求仗义行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君子作风,儒家思想也主张要重义轻利,踏踏实实,正己修身。武术文化提倡刚健有为,宁死不屈、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儒家思想也提倡要以天下为己任,时刻将天下事放在心中,推崇积极有作为的社会参与效应(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影响也自然不能例外,儒家推崇“武备”,即“有文事者,必须武备”,由于战争和权力争夺的存在,加之受到“武备”思想的影响,各朝各代都将武术技击技术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术教育的传承和发展。武术和军事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相互结合之处是在技击技术的实战应用中。如军事兵家文化中的“知己知彼、避其锋芒、融通兼备”等兵法思想、理论既可以用在军事战争中也可以用在武术竞技比赛的过程。传统武术与兵家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冷兵器时代兵家文化与民间武技基本上是一种水乳相融的关系,在战争普遍存在的时代,武技和兵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缺一不可。许多历史上有名的武术家不仅熟读兵法而且武艺高超,他们对武术的传播、影响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也对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武术文化像其他文化一样是产生于中国的大文化背景之中的,它必将戴上中华文化的烙印并与中华文化相一致。在武术发展过程中受到儒学、兵家等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影响较深,武术作为一种军事攻防技术自然和兵家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武术文化中讲的仁爱、和谐等优秀的武德则是和儒家思想密不可分,因此可以说武术文化在演变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形态,但是受到中华文化大环境的影响同样呈现一体多元的态势。

2.2武术文化的层次结构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一个涉猎较广的概念,不同的学科对于文化的认识和定义有所不同,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国际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超过300种”。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划分为观念、制度和器物三个层次。此后的研究大多参考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我国学者在参考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将体育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次。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的物质文化层面包含各种体育文化演进过程中所创造的实体物质,比如器械、运动形式等。体育文化的精神文化层面则包含了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以及精神追求等。而体育的制度文化层面则包括了体育的科层制,规则等等。国内学者在整合了上述关于体育文化的层次划分的基础之上将武术文化划分为器物、思想和方式三个层面。武术的器物层面是武术文化的外显层面包含器械、拳种、理论、礼仪等;武术的方式层则属于中间层面,包括武术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武术的思想层面则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也是武术文化的内核,具体反映了武术文化的精神追求。

3.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是对武术异化的有效修正

3.1武术教育的文化性丧失对武术的异化

3.1.1武术教育的文化性丧失对武术传承的异化

武术的教育性是武术传承的基本保障,教育的本身也是文化的传承过程。在武术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正确的教育定位是实现武术文化有序传承的必要条件。武术文化之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伦理道德思想,传统武术教育的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中华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尊师重道、见义勇为等优秀文化基因在传统的武术文化教育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彰显。传统武术教育一般采用师徒教授的方式进行传承,由于派别和崇拜的不同容易使武术传承出现一些偏差,失去武术文化的教育性就会导致武术传承的异化,主要会出现德育教育缺失,传授技艺的功利色彩增强,习武动机不纯等具体表征(见图2)。

武术文化具有的影响力使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充满生命力并不断地增值,武术文化在武术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出传承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实现武术文化和武术教育传承的有效性增值。只有重视武术文化传承才能避免武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偏失,维护传承认可的信念和价值体系;只有重视武术文化传承才能减少武术教授过程中的功利色彩,增强授业者对武术传承的价值认同和精神信仰;只有重视武术文化传承才能杜绝学武过程中的动机不纯。因此,术德并修、术德并重才是一个习武之人正确的观念意识。

3.1.2武术教育的文化性丧失对武术本身的异化

武术区别于一般体育项目的本质在于其内在的文化性,因此“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一般体育”(伍绍祖)。武术长期侵润在中华文化之中,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武术与中华文化中的儒、释、道等核心文化哲学相互融合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武术不仅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是蕴含传统哲学、宗教、礼仪、医学、养生、伦理、军事思想等多元文化元素的东方文化集合体。武术源流渊远、文化底蕴厚重,博大精深成为对中华武术的总体概括。近代以来随着体育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现代体育项目在我国迅速普及并成为青少年群体热衷的时尚运动。在西方体育项目的挤压之下我国传统体育项目被迫边缘化,失去了原有的受众群体,为此我们参照西方竞技体育的标准整合出了包含套路与搏击两种运动形式的竞技武术项目。现代武术中的套路运动是参照西方体操等项目进行改良的,运动形式与演练过程主要倾向“高、新、难、美”的特点,所谓高是指演练水平高,新则是指套路创编新颖,难则是指动作难度大,美则是整体的创编要有美感。搏击运动则借鉴了西方拳击等项目中“积分打点”的评判方法进行量化积分而产生比赛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原本整体的武术形成了打和练的分途,套路运动则在与体操和技巧等项目的比肩中丧失了武术的文化本质,进而沦为“操化表演”和“单纯的肢体竞技”。随之而来的是武术沦落为单纯的技能传习,最终导致武术失去受众和生存空间。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不仅仅是因为武术的拳种繁多(据统计我国现存的拳种有129种),而是因为这些拳种背后所依附的中华传统文化。失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撑武术必然沦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进而导致武术本身的异化,最终沦为“薄小俗浅”的尴尬境遇。

3.2武术教育的文化性对武术异化具有修正作用

武术教育正处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自身文化的流失、以及异种文化的争夺,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武术教育中的文化性,从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定位武术教育,将中国文化中的深厚文化底蕴融入进武术教育,让武术教育找到传承的命脉和火把,将武术教育与传承弘扬民族精神相结合,找到武术教育的方向和出路。武术发展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盲目的物化追求最终的结果会导致武术的文化性丧失和武术异化。单纯的技能传习致使武术沦落为一般的体育项目,失去内在文化意蕴的武术最终将走向“薄小俗浅”的境遇。武术不仅仅代表着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更是中华民族的符号象征,武术的习练过程更是民族精神和族群认同的重塑过程。传统武术自始至终一直将外部修炼、自我修炼与“真、善、美”相结合,主张以德为先,德术兼修为贵,注重武德在武术中的教化作用。通过术德并修、术德并重的文化教育方式实现对武术价值认同和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在武术教育的过程中单纯的技术教学往往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和枯燥心理的产生,文化的历史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是对这一现象的有效补充。因此,实现武术教育由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的转变是消弥武术异化的基本途径。

4.结语

“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武术文化的传承关键取决于武术的教育问题,武术教育的文化性特征是本土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对武术教育的文化性进行分析,认为:武术教育的本身就是文化的传递与延承,武术教育是一种文化精神与价值的传承过程;武术教育的演进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不同时期的武术教育主题各异;中国武术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其文化层次主要涵盖器物、思想和方式三个层面;武术教育的文化性丧失可以导致武术传承和武术本身的异化;实现由单纯的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的转变,彰显武术的文化性特征是消弭武术异化的基本途径。

作者:关博 杨兆山

体育德育教育范式探讨论文 篇3:

实效性指向下的德育科学化方法研究

德育在狭义上又称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们的德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

基于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艰巨任务和现实情势,实效性指向意义成为了引起广泛关注的因由。但不容否认,现有的研究尚未抵达德育隐藏最深的合理内核,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化与实效性因此存在实际上的若即若离。我们想要完成的努力,就在于通过对德育科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公开一种基于德育实践的理性沉思,将实践方法系统化、科学化并使之成为具有科学证伪和可重复的体系,为现实德育提供一种参照性较强的范式。

一、德育实效的意义指向

一般意义上,实效与虚效、假效相对立,与形式主义天然不容。顾名思义,是实际效果或实在成效或实践功效或实有的效应的缩略语。它的衡量,是用实践证明行为,用行为显示成绩,用成绩彰显努力过程的一种逆推式标准。同时,它又与纯功利主义的“只重结果论”不合。它的指向,是用实践来检验行为方式的正确与否,努力的方向错误与否,努力程度足够与否。

就德育而论,其实效性的指向,就在于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成功与否,而学生的德育,实效性往往指向其思想的纯正与否、政治的正确与否、品德的正直与否、心理的正常与否,从而最终导向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

探讨德育的实效性必然要解决其价值存在的问题。没有价值的存在是不必探讨其行为的实效的。但实效性标准的确立是艰难的。作为一个不可量化的标准,德育的实效性,往往易于陷入一种若有若无的游离状态,这种状态,使其陷德育于两难之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首位、总是缺位”,一系列怪诞现象因之而生。

德育存在的难境,固然有今日主流的评判受制于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原因,但不可否认,人的实践活动赋予被改造、被创造的客观存在以价值。德育实效性的表征也并非虚无,正如袁桂林、王景英在《在二律交叉带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思考》中指出的,德育的实效性是通过具体的效果、效率和效益体现出来的。

二、德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学界开始注重对德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概念、范畴、规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从哲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相关学科的角度透视德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若能从超越的愿望出发,把德育科学的内涵在这里作多个角度的阐明,我们便可知道德育科学是用一系列总体概念、范畴揭示德育内在规律并为德育实践提供基本观点和一般方法论指导的完整开放的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生长的,具有证伪和可重复的特征。德育科学的具体规定如下:

其一,在将德育纳入科学研究的理论视野时,首先必须从德育本身出发,探索德育的内在规律,确立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其基本矛盾、地位和作用,完成德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为一门科学的德育,必然有其内在规律,其内涵与外延的科学界定,其系统构建的方向性选择,其历时与共时、纵向与横向、边缘与交叉等角度的研究,具体到德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及实施方式方法的先在性研究,都应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其构成体系、序列要素的组合,优化及外化的可操作系统应是有序而合理的统一体。

研究德育规律,研究德育本质、特征,规定德育的原则、内容,探索德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并很好地进行德育施者与受者的对象性研究,是德育科学化的应有之义,是遵循德育的内在规律实施科学德育的必然。

其二,德育科学不仅研究德育本身,还要研究施者与受者、主导与主体各自特点及相互关系。

研究师生作为德育施者与受者的关系,要着眼于其关系媒介、心理基础,掌握其教育性、丰富性等特点。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用科学德育的方法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育主动性,以德育科学的成果融入教育教学,激活学生的内驱力,使之能动地完成品德内化,在行为方式上实现德育成果的长效性外化,最终完成德育目标。德育的科学研究因此要在环节问题上进行微观甚至超微观观察和多向度思考并最终得到显微式的表达与揭示。实践中,我们还应深入研究教师特点、学生特点与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的创造性、灵活性、对象能动性、手段主体性、教育示范性、长期性、个体性及成果集体性等特点的相容问题。这些研究对于德育科学化来说也是应有之义。此外,研究者普遍认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其中,以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素质,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就需要在进行德育施者与受者、主导与主体研究时,进一步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的相关研究。

其三,对德育进行学科研究是德育科学的必然内容。德育科学化与实效性的契合点在于对德育进行学科研究。在学科研究中,实践操作体系的内省和发展不断注入理性的沉思,德育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得到伴随现实前进的坚实依托,德育科学得以转化为科学德育中的应用。教学方法研究、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探索、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建构学科交叉与渗透的视角等,从实效的感性出发,上升到科学理性的高度抽象,构成学科研究自由的历史思考,其思考的结论又成为了在相对的有规定性中不断丰富的德育科学体系的一基点或一部分。

其四,开展德育比较研究也是德育科学作为开放体系的必然要求。已有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是在承认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基础上,对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基本分析,揭示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从比较中汲取有益营养。从目前来说,更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和时代特征作深入思考。

三、在实效性指向下的科学德育方法走向

“德育科学化”并非从天而降,科学德育的方法同样有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同样需要辩证地扬弃。目前,我们已知学界在“思想教育的双方互动平等原则,防止说教和简单训导;教育与执行纪律和惩戒相结合,防止思想教育‘万能论’;思想教育与物质利益的公平原则相结合,防止脱离实际的倾向;思想教育的渗透性和潜移默化的原则”等方法论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这里,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在总结借鉴历史上思想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方法进行探索。

1.科学德育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育人”与“德育首位”相结合

作为一种方法论,科学德育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德育首位”是指学校教育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上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品德素质的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教育部长周济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定要坚持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这就明确指出了“德育首位”实质是方向性和原则性问题。实现“德育首位”,才能使学校教育有蓬勃发展的正确方向,否则,将误入歧途,背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德育首位,要将“德育首位”体现在全面育人的办学指导思想上,要从领导、组织机构、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经费物资等方面具体落实,要将“德育首位”深入到学术科技活动、学生文体活动、行政管理与后勤服务等环节,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基于此,德育科学化和实效性的互动前提必是在“德育首位”的指引下,推动全面育人的进程。

2.科学德育的形式要件:建立健全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人力、财力、物资的供给

建立健全由德育职能部门架构的领导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以各基层党团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为依托的德育教育工作互动机制。同时建立思想教育工作测评体系,加强德育教师和政工干部的管理和考核,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建设。

在队伍体系建设上,要切实做到领导责任落实、制度建设落实、经费投入落实。坚持培养、培训、考评、奖惩相结合,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具体说来,要加强对德育队伍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德育学科老师的系统培训;组织德育队伍开展德育工作科学化的研究、学术交流;采取有实效的举措密切德育职能部门与辅导员、班主任、各专业学科老师的联系,充分调动全体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状态,关心学生,教育学生。

3.科学德育的实现方式:要转变以往的德育观念,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

要建立坚持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的学生思想状况评价体系,以客观考评作为奖惩的依据;实现考评结果与学生评优、评奖等互动。尽量减少单一的纸上谈兵的形式,尽量减少“以处分代替教育”的形式,应采用实际的材料、事例来让学生理解接受并内化德育内容,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

4.科学德育的途径与载体:思想政治课教学、专业学科德育、校园文化建设、党建工作、教学研究

(1)加强德育主渠道建设。德育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要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互动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要加强针对性,要突出创新性;在方式、方法上,要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双向交流,平等讨论;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2)注重专业学科德育。专业学科中蕴涵了大量的德育资源,需要注意发掘和充分利用。如在文史类课程中,可以强化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教育学生做到“牢记历史、振兴中华”,也可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等;在数理化课程中,可以通过科学史特别是科学家的故事教育学生“认真学习、报效祖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品格等。

(3)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可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报刊、墙报等媒介开展德育,可以利用校园网开辟德育教育网站,可以通过校园媒体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政策法规宣传、师生在线交流等工作;可通过文化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发挥文化的自由,营造活泼轻松的弱目的性的德育氛围,激活校园文化固有的潜德育功能,达到“润物于无声处”的目的。

(4)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和扩大发挥德育基地的作用。利用纪念性节日、寒暑假等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墓、名人故居、工厂农村等德育基地,养成积极向上的“三观”。

(5)以党建工作为核心,通过党团工作开展德育。如通过党课、党员发展、组织生活、团建、学生支部活动、团校、素质拓展计划等把德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在多种多样的针对性活动中营造自觉育德的气氛,开展强势德育。

(6)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使教学和科研两条腿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探索德育渠道、途径、方式、方法。这是德育作为学科的两手,两手抓才能两手硬。科学德育和德育学科的教学研究密不可分。

5.科学德育的价值生长点与重点对象

为了取得德育的实效与长效,科学德育要与解决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困难相结合,注重对贫困生、民族学生、残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差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等有一定特殊性的群体开展针对性德育。

6.科学德育的具体方法:灌输的方法、心理咨询方法

“灌输”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科学理论转化为个体人思想的科学化过程,实施科学有效的“灌输”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必然要求。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法则、理念和技巧开展德育,多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变“评价性”德育为“共情性”德育,变“强制接受”的德育为“自觉反省”的德育。

此外,科学德育还需注意运用评议术、协调术、批评术、说理术、激励术等超出一般方法的手段,这有赖于德育实际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这里不必赘述。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2〕 袁桂林,王景英.在二律交叉带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思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责任编辑 付一静)

作者:鄢万春

上一篇: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论文下一篇:清代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