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论文

2022-04-28

[摘要]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学校比较忽视礼仪教育,造成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严重滑坡。所以,必须正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不断革新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包括继承和发展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核心的儒家思想,学校、社会和家庭在礼仪教育中应该在各自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相互配合,使青少年德育提升一个新的水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论文 篇1:

浅谈家长“三观”问题对中职生德育教育教学的影响

【摘要】当前中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教育问题,其中家长的“三观”问题对中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文章主要从家长错误的“三观”问题入手,通过调查分析当今社会问题和学生的自身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看法和措施。

【关键词】家长;“三观”问题 ;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教学;措施

所谓的“三观”,是指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三观”的正确与否,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家长对“三观”理念的认识问题对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中职学生的家庭来说,一些家长正确的“三观”对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起着激励和正能量的引导作用。相反,一些家长存在错误的“三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关心甚少或漠不关心,在“三观”问题上甚至误导自己的孩子,会对中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会给中职德育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惑。我们对在校的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分别做了调查,发现部分家长的思想行为、“三观”问题确实对中职学生的影响很大。

一、家长“三观”问题对中职学生的影响

(一)家长以工作和应酬为借口,疏于亲子沟通

一部分中职学生家长以工作忙和应酬为借口,疏于亲子沟通。他们认为自己在外拼命工作和应酬都是为了家庭和孩子。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会理解他们。我们针对1179名中职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与孩子交流时,常不懂孩子要说什么”竟然高达44.3%,对950名中职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有36.3%的学生在与父母交谈时会隐藏自己的感受。这就暴露出部分家長和学生之间疏于亲子沟通。亲子沟通方式不畅,很容易使学生对家长产生一定的看法和误解,严重的会产生隔阂,进而在亲情上产生嫌隙。在德育课的教学中,教师上到“感受道德之美”这一课时,其中讲到家庭美德时,有些中职学生就会感到迷茫,他们对浓浓的亲情没办法感同身受,原因可能与此有关。

(二)学生缺乏有效的监管,甚至被家长误导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发育水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没有真正在人格上独立。因此,他们在学习阶段,不仅需要接受系统性的德育教育教学,而且需要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家长在“三观”问题上的正确指导和帮助[1]。在调查中,有55.1%的家长放任自己的孩子不管,认为放手让孩子去做事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是家长缺乏对自己孩子自觉性的引导,缺乏对孩子行为习惯的有效监管。有些家长甚至为自己的孩子灌输一些不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金钱至上”“宿命论”“权势观”和“财富观”等。教师在上“商品的交换和消费”这一课时,讲到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时,一些学生的观点明显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不良影响。这对学生“三观”的正确养成和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也造成了一些困扰。

(三)家长的负面情绪教育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带着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对自己的工作和社会现实状况不满意,便经常把抱怨、愤懑等不良情绪发泄或转移到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中,进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学时也发现个别学生有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学生的心理负面情绪较严重。在对950名中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父母经常说类似这样的话“你这样做对得起我们吗?”占29.7%;一些家长经常当着别人的面批评自己子女的占48.7%;经常看自己子女不顺眼的占26.9%;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占18.4%;粗俗无理、粗话批评的占13.5%。家长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一些否定性语言,把不良情绪转移或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样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其结果不仅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而且会造成家长与孩子在感情上的对立和隔阂,也不利于学校德育教育教学的开展。

(四)家长对教育学生的看法简单片面,教育观念不科学

我们对1179名中职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调查数据显示,74.4%的家长对子女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严格的限制。对950名中职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占72.3%,两方面的数据是相符的。既然家长这么严格,为什么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仍没起到良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呢?显然是受家长“三观”的影响。在家长的教育观念中,有些是合理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些则是片面和错误的。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简单粗暴,他们认为用粗暴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让孩子学会服从和听话,也可以树立家长的权威。有些家长则只注重自己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交友问题、玩游戏问题,认为只要在这几个方面严格监管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心里想什么,心理有没有出现困惑和问题则一概不知。家长只是注重孩子表面上的行为问题,但是对真正触及孩子内心的问题以及如何教育学生的理念问题就不清楚、不了解了,往往忽略了孩子身心成长过程的变化和应该解决的问题。

(五)一些家长忽视自身素养,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欠佳

中职生家长从事各行各业,一些家长忽视自身素养的提高,身教不当,在孩子面前不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有的家长甚至在道德品行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中职生身处这样的环境,很容易效仿家长的言行,给学校德育教育教学带来困难。一些家长沉迷于打麻将、泡酒楼,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行了,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他们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忽视了家长自身的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在学校,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与家长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关系。在教师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时,学生往往说自己的家长也是这样的,认为自己没有错。这给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解决家长“三观”问题的措施

针对一些家长在“三观”问题上的种种表现,笔者认为中职德育教育教学必须具有针对性,为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措施。

(一)加强亲子沟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对家长来说,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特别是中职阶段学生处在青春期,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都处于变化中。家长这时候更要关注自己孩子的身心变化,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孩子,积极为孩子疏导心理困惑,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孩子的成长中输入正能量。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帮助孩子对生活充满信心,有助于孩子拥有自信、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家长要改变教育方式,更新教育理念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又不一样,家长不能老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跟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特别是中职学生,有些学生由于家长长期抱怨、攀比,结果形成了消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看问题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对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也产生抵触情绪。家长要改变教育方式,更新教育理念。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是光明的,都是有希望的。家長要树立起对自己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换一种方式教育孩子。笔者了解到在学校的中职学生,他们都希望能得到家长的关注、尊重和理解,得到家长的肯定。家长要换位思考,不要用抱怨、谩骂、侮辱等方式教育孩子,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孩子的自信。虽然孩子读中职学校,但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家长要尊重与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实施肯定性教育和成功教育,帮助孩子树立对生活、对事业的信心,激励孩子积极面对人生,鼓励孩子主动配合学校教师做好德育教育教学工作。

(三)家长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为孩子树立典范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把工作上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带回家里,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工作和社会。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孩子树立典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不要把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言谈举止展现在孩子面前。要注重个人修养,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素养去激励、影响和引导自己的孩子。

(四)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中职学校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学校和教师要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多宣传、引导和教育,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家长多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经常跟教师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教育座谈会,开设网络平台探讨教育问题等方式,让家长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探讨教育学生的正确方式方法。对一些问题学生,按照“以人为本”原则探究引发问题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帮助学生克服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身心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家庭教育对中职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中职生的人格塑造的影响是深刻的。家长的“三观”对孩子的思想和人格的塑造作用极大,所以家长的“三观”正确与否既影响着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教学的成效,也将深刻影响着自己孩子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凯丽比努尔·阿不都外力,张泽红.论中职生家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以克拉玛依市为例[J].克拉玛依学刊,2014(05):17-19.

[2]曾仕强,刘君政.教养:曾仕强给中国父母的教子忠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

作者:叶章生

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论文 篇2:

当代社会青少年礼仪教育的缺失及重构

[摘要]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学校比较忽视礼仪教育,造成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严重滑坡。所以,必须正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不断革新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包括继承和发展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核心的儒家思想,学校、社会和家庭在礼仪教育中应该在各自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相互配合,使青少年德育提升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 礼仪教育 德育 传统美德

[作者简介]刘汉生(1965- ),河南平舆人,华中科技大学在职博士,黄淮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传统文化。(湖北 武汉 430074)

注重礼仪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程度的表征之一。礼仪教育必须从德育抓起,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今天,教育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科技教育等在学校教育课程中的比重正在膨胀。从全球视野看,随着道德危机的加深、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以及学校对于道德教育的深入反思,强调道德教育在全部教育中的基础性与重要性,采取不同措施来强化道德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取向。

一、缺失礼仪教育的道德教育带有严重缺陷

不能否认,目前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一般说来,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1.德育目标内容脱离青少年的实际。主要表现在:标准的高要求脱离青少年的实际生活,内容的抽象影响青少年的理解。我们习惯于把道德当成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和行为之间会有一定的距离。而道德教育内容的抽象直接影响了学生道德习惯的形成,单一的标准影响了青少年的多样化发展。道德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个体、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和谐关系的问题,不可能离开人的情绪、人格等心理品质。把道德教育简化成为一种规范和理念,违背了现代道德的根本特征。

2.德育形式、过程脱离青少年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传统德育以青少年为被塑造的客体,其方向、内容、目标的确定不是主要从青少年实际情况出发,德育计划大都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特别是他们的需求),而是根据上级的精神,依据自上而下的要求来制订的。

3.道德认识与行为严重脱离。主要表现在:道德价值的虚化,道德行为的社会化以及道德能力上的多重挑战。社会不断变迁,新的道德领域不断出现,传统的道德信条越来越多地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而课堂上传递的道德理念越来越多地遭受到现实生活的非难,道德认识与现实行为严重脱离。

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在于礼仪教育的缺失。“礼者,所以正身也。”①礼仪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不仅如此,礼仪的不断实践更会使青少年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文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逐渐形成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的价值观。

二、中华传统美德是构建现代礼仪规范的基石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经典古籍构成了其核心。经典古籍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被称为伦理型文化,它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对于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有着丰富的、系统的内容。包含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如“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个人自身修养的问题,如“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种伦理价值体系,在别的国家是很少见的。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原因在于:

第一,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提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把中国传统价值思想体系中的优秀精华发扬光大,把它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文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两个涵义:一是社会主义属性,二是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只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才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更有特色。

第二,频繁的国际交往,使许多外来的特别是西方的价值观念进入我国,我们不能一概排斥,而要加以选择和改造。要选择先进的优秀文化的精华,如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开放意识、进取精神等。但是,同时也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抵制一切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侵蚀,树立健康的社会主义新美德。

第三,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因此,特别需要教给他们中华美德的精髓,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要建设祖国,振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公民道德。

学习和继承传统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必须重视作为传统文化主要载体的儒家经典著作。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②这些书籍虽然有过时的东西,但是其主要精神并没有过时,我们完全可以以继承学习为主,去掉一些过时的东西,否则,继承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就成了一句空话。在这方面,韩国就处理得比较好。在韩国,目前社会的共同道德,仍然是中国宋代提出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和谐人际关系中,仍然坚持、发扬和转化“五伦”的思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三、进行礼仪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1.家庭礼仪:风化之源。家庭文明礼貌是社会文明礼貌的基础。注重礼仪是家庭生活祥和、幸福美满的前提,对教育青少年做有教养的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子女的要求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

每个家庭都应该讲究家庭礼仪。所谓家庭礼仪,指的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用以沟通思想、交流信息、联络感情而逐渐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里所说的幸福是建立在礼仪的基础上的;“相敬如宾、白头偕老”阐明的是夫妻间也要有礼节,才能幸福一辈子的道理。家庭礼仪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单地说,家庭礼仪是维持家庭生存和实现幸福的基础,家庭礼仪能调节家庭成员之间达成和谐的关系,家庭礼仪也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发展。

对青少年进行礼仪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孩子做到与人交往时相互尊敬、相互谦让。在现实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互谅互让、互相尊重。例如,晚辈要尊敬长辈,要听从长辈的正确教导和意见;晚辈上学、放学、外出及回家都应该向长辈打招呼、问好;亲友来访时要热情接待,亲友带来礼物时应该表示真诚的感谢等。每个家庭都应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礼节、规范,只有每个成员都遵守这些规范,才能造就和睦、温馨的幸福家庭,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

家庭应重视礼仪的养成教育。在对孩子进行礼仪的养成教育时,家长应该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要注意因势利导、以理服人,要循循善诱、持之以恒。

2.社会教育:习俗之寓。进行道德礼仪建设,政府要做出表率。历史经验表明,一切存在着社会秩序危机的时代都会有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并且首先是由于掌握公共权力的人们破坏了社会共同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败坏了社会风气,进而引发了整个社会道德价值的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政府道德的率先垂范就有了对症下药的积极意义。

目前,在我国政府中特别是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着一些道德缺失现象,表现在:个别政府部门或公务员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个别公务员套话、假话连篇;个别公务员不时违反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因此,政府部门以及公务员队伍在道德建设中要率先垂范,做道德建设的表率。首先,政府部门必须带头讲信用。讲信用的关键在于,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保持政策的权威性和连贯性。其次,公务员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理想与信念,不贪污受贿、违法乱纪,损害党的形象。再次,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机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所谓“廉者,政之本也”。如果不把反腐败工作抓好,取信于民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党在老百姓心中的威信就会受到损害。

总之,政府机关的道德建设要体现出先进性的要求,要体现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我国古代很早就对为政者提出了高于一般民众的道德要求,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权力的运用者,同时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织者。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国家机关公务员的主导道德观,执政者要做礼仪道德建设的领头羊。

3.学校教育:隆礼之本。学校要重视对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礼仪启蒙培训,并以此作为进行学校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家庭和学校要积极配合,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但在礼仪教育中,一开始不必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坚持做下去,他们就会感悟到其中的道理,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大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理应承担起礼仪教育的主要责任,但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教育内容要统筹安排。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小抓起,贯穿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的系统。否则,就难免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导致出现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当前,礼仪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门,应该说,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教育方式要多元选择。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谓礼仪教育的操作性,是指礼仪教育与实际操作的密切相关;所谓礼仪教育的实践性,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应只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该把课堂讲授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那么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的珠联璧合。

第三,教育重点要分段把握。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特点,但这绝不意味着礼仪教育只需要学习具体的礼仪规范。礼仪教育的理论层面,包括礼仪的性质,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礼仪的规律及礼仪的真、善、美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小学礼仪教育中,由于学生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理论把握能力不是太强,因此,应重在操作方面,以礼仪规范的讲授和训练为主;在大学礼仪教育中,由于学生已达到较高文化水平,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把握水准,因此,应重在理论层面,以探讨和把握礼仪文化的底蕴为主。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必将引起重视和关注,并会尽快得到解决,因为学校礼仪教育是大势所趋,“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③顺应并推进这种趋势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注释]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修身篇)[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20.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劝学篇)[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7.

③屈进.曲礼·礼运[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4.

作者:刘汉生

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论文 篇3:

我国高校德育内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 要: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德育工作面临巨大困境和严峻挑战,德育理论研究者及一线工作者必须改进和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和机制,而改进与创新的基本路径之一就是更加重视大学生对德育的内化。本文在分析高校德育现状,以及德育内化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德育内化状态的具体症结,以深入剖析该问题的内部原由,从而为该问题的实际解决提供理论基础与研究支持。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德育内化 问题 成因

一、高校德育的环境及现状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进步,目前也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①然而,就我国高校的德育现状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与回避的问题。

首先,表现在德育内容体系中各元素的孤立性,德育内容的系统性往往被有意或无意地破坏。目前,学校德育与学生实际、社会环境、时代要求部分脱节。其次,德育观存在一定保守性与狭隘性。部分德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课教师从一开始就使自己处于绝对主体的状态:缺乏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部分德育主体的施教自省意识严重缺失。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中的德育意蕴,在现实教育中心口不一、表里不一,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德育对象的主体性被忽视。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接受性心理,压抑了学生的道德再创造,剥夺了学生的道德体验权利,从而使其产生逆反心理,结果造成德育教育越来越空、越教越难的现状。

二、德育内化概念的提出与应用

内化是指人将外部事物通过认知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最先提出的。德育内化就是把外部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成为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观念,并且要使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思想规范成为受教育者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追求道德。

(一)德育内化实现的途径、方法与要求。

德育内化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以一定社会道德要求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原有思想品德之间的矛盾。德育内化过程也就是这对矛盾不断演化和不断解决,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其实,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是在外界教育和影响下,通过自身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诸要素辩证发展和矛盾运动的复杂过程而实现的。因为大学生原有的品质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怎样“内化”有其特殊性。但就“内化”阶段而言,却是相同的,这也可以看作是内化过程的规律。高校德育内化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认识与理解

大学生通过高校的培养与学习,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已经初步具备了认知自我、认知环境、认知社会与分辨各种是非的能力,从而为认识和理解教育内容和教育者的意图提供了认识基础。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越高、越具有科学性,就越容易深刻理解教育内容。这是德育内容“内化”的基础。

2.认同与接受

认识和理解是“内化”的基础,而认同和接受是“内化”的前提。大学生原有的政治思想道德的综合水平如何,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的教育要求与原有的综合水平之间,如果只是程度上有一些距离,这种要求往往容易为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如果在层次上距离较大,就需要教育者通过工作,帮助大学生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使他们在认识上登上一个新台阶,达到对教育要求的认同与接受,没有认同,就不会接受,更不会“内化”。

3.升华与形成信念

在一定条件下,认同与接受还会有不稳定性。要想使教育内容真正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一部分,我们就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和认识升华,形成某种信念。“内化”的标志,就是正确的信念的形成,并且使它成为品德结构的一部分。由此,大学生就会主动地吸收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营养”,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

(二)高校德育内化存在的问题。

相关资料显示,高校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师生关系、诚信意识与文明习惯等问题的内化程度上,绝大多数能准确判断出行为的对错,选择符合德育准则的正确行为。但在践行过程中,58%的学生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在学校能自觉按学校要求去做,是“好”学生,出了学校则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是“差”学生,形成“双面”人格。②这部分学生对道德准则的接受是外在的,是在口号、纪律、舆论等外在力量的重压下勉强接受的,一旦其内心深处违背道德的一面被强有力地激发出来,就会加强他们不正确的潜意识,从而使行为挣脱规范的束缚,做出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行为。这说明我们的德育工作仍浮于表面,研究的重点仍停留在老式的“教育”,而未转向学生的“接受”;在教育效果上,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较差,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并未将德育真正做到学生的心里去。总而言之,德育工作的内化现状不容乐观,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三、高校德育内化存在的成因分析

(一)德育目标要求缺乏层次性。

现代高校德育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终身发展。德育的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人、健全的人,这是我们的道德底线。然而,当前德育目标的制定与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实际存在很大差距,目标过于远大、单一而又不分接受者的年龄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德育缺乏衔接。有调查显示,高校学生中认为当前人生价值观教育“道理多,没有联系思想实际”的占52.3%;认为“死板”、“过于单一”的分别占30.2%和61.8%;54.3%的学生认为学校所开展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收获小”或“没有收获”。可见,与青少年道德需要相距遥远的信息,他们难以接受,缺乏层次的道德教育目标导致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而无法落实。

(二)德育方式有不合理之处。

1.德育方式不当导致学生盲从或表面服从

自尊心是否得到尊重,直接影响青少年能否真正接受德育信息。在高校,部分德育工作者如学生辅导员为了使学生早日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急于求成,批评教育不注意场合、方式,动辄进行“批评”和“处分”,忽视了德育工作的人文内涵。在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下,有的学生为了避免与老师发生冲突,只能表面屈从或盲从。

2.德育过程的不公正性影响了学生为人处事方式

在处理德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时,有的德育工作者不从实际出发,不坚持统一标准,对同一类事情采用几种处理方法,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态度,如在学生入党或奖助学金评定时,表面宣扬坚持统一标准,实则暗箱操作,“举人为亲”,给学生的道德认知造成混乱,对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影响其为人处事的方式。

3.德育工作者自身言行不一产生了相反的行为效应

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教给学生,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言传,二是身教。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老师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言与行相互背离、冲突,学生就会茫然无所适从,搞不清老师到底说的是对的还是做的是对的。这种矛盾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使正确的要求失去应有的说服力。

4.忽视了学生作为德育活动主体的能动性

如前所述,德育过程忽视了青年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道德的内化过程,没有使青少年以探索者、创造者的主体身份投入到追求道德需要的实践活动中去。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探究和评价的实践机会,不能随时随地对自己的思想、言行进行反思,体会不到德育的愉快、德性发挥所得到的精神满足和道德能力的发展,结果口是心非、言行不一,降低了德育的质量。

(三)德育过程普遍存在“虚假接受”现象。

按照受教育者对德育信息的认知、认同和实践反映,我们可将德育接受分为虚假接受和真正接受。德育的最终目的并非“受”而是“化”,只有把在德育活动中接受的认知内化为情感、意志,外化为行为,才是真接受。受而不化不是真接受,而是虚假接受。产生这一现象,从受教育者角度分析,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来自受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

高校学生以青年为主体,这一群体的主要特点是:日趋独立,自童年至少年对父母和师长的依赖慢慢减弱,对事物有了自身的见解和看法,并以能够质疑权威、挑战权威而自豪,这是心理发展中正常的阶段性表现。因此在德育教育的接受过程中,面对灌输的各种理论,高校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在心里问一个“为什么”,而这一心理如果不能被准确把握与洞察,则很有可能演变为逆反心理。

2.来自受教育者的自身认知过滤

对于传授的德育信息,受教育者总是通过自身的认知结构过滤才能转换为自身的道德规范。如果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与来自于外部的德育信息一致,则与教易于统一契合,也即内化,否则就会产生异化效应,即受教育者不愿或不能把与自己认知结构存在冲突的外部信息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之中,也就不会真正接受。

3.来自受教育者利益倾向的抗拒

在接受过程中,与自身利益毫无关系的问题,受教育者往往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相应的,与自身利益相冲突或被认为是与自身利益相冲突的信息,受教育者则会持明显的反对态度。更需要引起德育工作者重视的是,与受教育者利益不一致的德育信息,受教育者往往会表现为表面认同或接受,但实际上却是持反对或漠然的态度。

4.来自受教育者自尊心的抵抗

罗宾森在《创造中的大脑》中说:“我们有时候会发现自己心甘情愿而又轻松愉快地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但是假如有人说我们错了,我们就会厌恶这种非难而横下一条心固执己见。……我们所珍视的显然不是那些思想本身,而是我们受到了威胁的自尊心。”可见,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是否关注受教育者的自尊心,同样将会影响到受教育者能否真正认同来自于教育者的德育信息。

注释: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②王艳红.大学生品德心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育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5.

参考文献:

[1]郑畅,马若龙.论德育过程的内外化关系[J].兰州大学学报,2003,(02).

[2]王福霞.我国高校德育系统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6,(02).

[3]李虹.关于德育内化几个问题的论析[J].教育探索,2008,(04).

[4]雷娟.论德育内化的途径[J].时代人物,2008,(04).

[5]李虹.关于德育内化几个问题的论析[J].教育探索,2008,(04).

[6]郭仙草.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社会事实[J].理论观察,2007,(03).

[7]翟双萍.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发生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05).

作者:吴 瑶

上一篇:市场营销战略与战术运用论文下一篇:工程技术人员的举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