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创新性工程,本文提出了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目标、内容和措施,认为应该立足边疆,学科先行,发挥优势,凝练特色,拓展内容,创新结构,以实现培养人才、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等多元目标。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论文 篇1:

爱国诗人边瑾及其边塞诗稿

龙沙万里戍楼空,斑点离离塞草红。

六十四屯遗迹在,何人光复大江东?

曾渡雄俄十万兵,沿江布阵势纵横。

无端一夜萧萧雨,疑是当年饮马声。

黑龙江上又秋风,漫说当年汗马功。

多少兴亡多少恨,浪花淘尽几英雄。

飒飒西风卷暮涛,大江西畔好亭桡。

至今凭吊浮尸处,犹说红羊劫未消。

这一组脍炙人口、耳熟能详、流传甚广,充满着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边塞诗篇,在40年前我刚刚涉猎黑龙江地方史的时候,便映入了我的眼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开始我并没有理会作者是谁,只是常常被诗人的爱国激情所感化和打动。

然而读书之余,特别是从事地方志工作以来,发现该诗竟然出现了三个作者的名字。一说是边瑾;二说是琢如;三说是曾任瑷珲副都统的姚福。而且诗的题目均作《龙江吟》。我想一组诗绝对不可能有三个作者,然而要考证诗的作者究竟是谁,必须了解诗的内容。只要一看组诗的内容,便可以清楚地知道《龙江吟》写的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庚子俄难”沙俄侵略者血洗海兰泡、火烧大黑河屯,将江东六十四屯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强行赶至黑龙江中残酷杀害的历史,我想它肯定与瑷珲有关。于是带着疑问,详细查阅了民国九年《瑷珲县志》卷十二《艺文志》,得知此诗确为边瑾所作。《艺文志》中全文收录了这四首诗,诗的落款清楚地写道:“右诗呈琢如仁兄一粲并希削正。弟边瑾未订稿。”于是我写了一篇《对〈龙江吟〉一诗作者的考证》的文章发表在《黑龙江档案》1997年第3期上。1998年夏我第一次来到黑河,登临瑷珲古城,参观了瑷珲历史陈列馆,发现展览中仍然把《龙江吟》误作姚福所作。当时我便向解说员说明作者不是姚福,而是边瑾,不知后来是否及时更正。

2015年我偶然间在互联网中惊奇地发现,当年4月黑河历史学者刘城、刘东龙、盖玉玲等人经过多年的不懈搜寻、追索,终于与边瑾长孙边洪涛、重孙女边薇取得了联系,获得了边瑾的孤本诗集《龙沙吟》的稿本复印件。全书为小楷书写,共收录边瑾诗作32题63首,而所说的《龙江吟》四首就赫然收录其中,只不过所说的《龙江吟》组诗在稿本诗集中标题却为《龙沙吟》。整部诗稿名称,仍以《龙沙吟》命名,足见边瑾对这部诗集的重视程度。

《龙沙吟》稿本回归到诗集创作和诞生的发源地瑷珲,回归到黑龙江,终于免去沧海失珠之憾。无论从文献价值、史料价值、学术价值来看,《龙沙吟》都是一部反映和记述瑷珲历史、黑龙江历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一部难得的爱国主义教材。可以说,黑河历史学者为瑷珲历史文化和黑龙江历史文化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龙沙”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班超传》赞曰:“坦步葱雪,咫尺龙沙。”章怀太子注曰:“谓葱岭、雪山,龙堆、沙漠也。”以后诸家皆认为“龙沙”在西不在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龙沙纪略》的命名说得非常清楚:“始误以龙沙为一地,而诗家遂沿为塞外之通称。式济记东北事,而以‘龙沙’为书名,盖沿用旧文之故。”在方式济的笔下龙沙则指东北地区,后来逐渐指黑龙江地区。作者用“龙沙”命名诗集而未用“龙江”命名,可以看出边瑾心中有着更深刻的政治含义,笔下彰显着更深远的历史视野。

据相关资料记载和边瑾长孙边洪涛介绍,边瑾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在河北任丘一个名门望族之家。边家,自明清以来科第不断,绵延数世,名人辈出,故顺天乡试有“无边不开榜”之谣,时人将边氏比之为“六朝王谢”,其声誉之隆可见一斑。在明清时代任丘历史上的边、李、刘、高、郭、舒、闵、谢八大家族中,“边”姓排名第一位,边瑾正是出生于这样的诗书礼仪之家。边瑾曾叔祖边毓仑为晚清秀才,曾任奉天盐厘。受家风陶熏,他自幼苦读诗书,青年时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尤擅诗词。另外边瑾的表叔任丘诗坛领袖李子仁也对其诗词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他的提携下,边瑾诗艺大有长进。边瑾生活的年代恰逢清末民初社会交替、事态纷繁之际,但他却勤苦好学,博闻强记,文采出众,并在北京学过满文,这为其后来在瑷珲从事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约在民国四年(1915年),边瑾与其岳父周岱龄及两个弟弟来到瑷珲从事教育工作。是年,库玛尔路鄂伦春第一小学校成立,小学设在宏户图屯(今锦河农场新华林场附近),劝学员为鄂伦春族佐领吴来忠,共有学生30人。民国五年,边瑾被黑龙江镇安右将军督理黑龙江军务兼巡按使朱庆澜聘为小学校长。边瑾任校长后,从基础的汉、满文化入手,积极组织开展鄂伦春启蒙教育,使鄂伦春人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升。民国六年(1917年),呼玛尔路协领徐希廉在查阅宏户图小学时,对办学非常满意,赞赏道:“其校长边瑾教授有功,鄂民同声赞美,而学生均渐进步,汉语亦多通晓,揆其化道鄂民之法,果宜先从教育入手。”并云:“此番到山挨名考究,颇有进益,其愚钝者固有,而聪明者实居多数,当经宣讲上峰之德意,国家之培植,再三勉励,用心向学,莫不踊跃遵聆。”后来边瑾还担任过瑷珲高等小学校校长。边瑾在瑷珲工作生活达10年之久,为发展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边瑾卒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终年51岁。

边瑾在瑷珲从教之余,不但熟悉了瑷珲的山川风物、民族风情,更熟悉了瑷珲的人文历史,同时他还与地方官吏、文人墨客,以及鄂伦春少数民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满怀着家国情怀,深深地爱上了瑷珲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山水人文都给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倾注了无限的深情。《龙沙吟》整部诗稿都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弥漫着神奇的边风塞月,展现了鲜明的民俗风情画卷,凝聚着深厚的亲情友情。

可以毫不吝啬地说,边瑾是继流人吴兆骞之后流寓黑龙江的又一位杰出的边塞诗人、爱国诗人。

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始终。边瑾的爱国主义思想,首先要体现在《龙沙吟》4首组诗上。“六十四屯遗迹在,何人光复大江东”何等的情怀?这不仅是诗人的家国情怀,更是每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爱国之情。《中俄瑷珲条约》签订之后,我们失去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我们又失去了乌苏里江以北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虽然如此,江东六十四屯却始终是我们的领土,条约清清楚楚地规定允许中国人在此永久居住。为此瑷珲副都统姚福,以及历届黑龙江守土大员,乃至北洋政府都念念不忘江东六十四屯这块中华故土,从上到下索归之声不绝于耳。然而终因国力悬殊,未能如愿,留下千古遗恨。所以诗人发出了“六十四屯遗迹在,何人光复大江东”“多少兴亡多少很,浪花涛尽几英雄”的无限感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沙俄侵略者血洗海兰泡之后,又将居住在江东六十四屯中无辜的中国居民强行赶走,逐入黑龙江中,一时“骸骨漂溢,蔽满江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与此同时,还火烧了大黑河屯,焚毁瑷珲古城。“至今凭吊浮尸处,犹说红羊劫未消”正是对沙俄侵略者残暴罪行的深刻揭露,可以说是字字血,声声泪。这4首诗在40年前就深深地打动了我,影响了我。为此我曾先后写下了《黑水吟》45首。其中直接涉及和反映瑷珲历史的诗歌就有《瑷珲怀古》等诗歌12首。

《龙沙吟》诗稿中还有一首古风,名曰《登盘山绝顶望黑龙江作》,其中“六十四屯在襟带,逶迤控引江之皋。气概雄奇有如此,浪花淘尽几英豪……谁挽狂澜作砥柱,人心已溺何滔滔。我今来吊浮尸处,腥风血雨空飘摇。”这一段,几乎与4首《龙沙吟》一脉相承,异曲同工,堪称痛悼“庚子俄难”的姊妹篇。边瑾的诗作,仿佛警钟长鸣,荡人心扉,语重情深地告诉我们绝不要忘记被人抢占而丢失的领土,不要忘记受人欺辱的历史。然而诗人也对眼前人心沉溺,无人能做中流砥柱来力挽狂澜收复失地而感到悲哀。此时,孤独的诗人只能自己走到黑龙江边,凭吊当年无辜被沙俄残害致死仍在腥风血雨中独自飘摇的亡魂。“最是伤心流泪处,几人还记旧河山?”(拙作《北极村远望》)历史如此,现时又何尝不是如此。

神奇的边风塞月凝聚全篇。瑷珲地处祖国边陲,碧水绵长,山林稠密,芳草萋萋,风光旖旎,途遥路远,云高谷低。边瑾在瑷珲期间写下了不少描绘边风塞月的秀美诗篇。“蹄碎踏残黄叶路,鞭摇直入白云围。烟迷野径人踪罕,树老岩鸟道稀。”(《和洪象臣途中即事原韵》)描写的是深秋瑷珲山路上的凄美景象。黄叶、白云、烟霭、老树、野径、岩,一起进入诗人的眼底,借景抒情,颇耐人品味。夏季雨后的栖林岗则是“山南山北乱莺啼,斑点岚蒸雨后。晴翠晕含斜照远,湿云浓压数峰低。花开万树迷空谷,柳拂千条掩画溪。揽辔停鞭遥望处,栖林岗畔草萋萋。”(《雨后过栖林岗》)雨后的青山,莺声啼乱,斑点离离,岚气蒸腾,万物呈秀;斜阳点翠,云重峰低,花开万树,绿柳轻拂,掩映画溪。此时诗人挽住马缰,遥望芳草萋萋的栖林岗,顿觉心旷神怡。此诗颇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韵味。描写鄂伦春狩猎之所的《过盘山沟》:“绕过盘山一径斜,小桥西畔有人家。层峦直接栖林地,红粉盈坡芍药花。”清新淡雅,隽永温和,犹如一幅水墨点染的风景小品映现在眼前,亦有杜牧《山行》的风韵。

描写瑷珲及黑河风光的诗篇还有一些,或轻柔细腻,或苍凉高远,或如诗如画。“冰镜辉腾万丈光,楼台倒影入池塘。波侵细柳连云绿,风皱晴苹带露香。”这首《夜月泛舟海兰泡》是对黑河一处公园夜景的描写,安谧恬静,颇有清风明月入吟怀的感觉。而《松树沟早发》则是另一番景象:“星河耿耿朔风凄,野店初闻唱晓鸡。更鼓敲残霜信冷,吟鞭缫断月光低。半山积雪留鸿爪,一路疏烟送马蹄。行过岩回首望,千林雾凇晓烟迷。”此诗化解和演绎了温庭筠的“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再看《暮秋小园即景》:“秋光点缀小园东,落落疏篱夺画工。薤叶嶙峋凌宿爽,豆花零落怯西风。秋菘冒雨千畦绿,山果经霜万棵红。好是雨余新霁后,几株老树晚烟笼。”小园秋光,色彩鲜明,丽如画,诗境明快清爽。

鲜明的民俗风情画卷一展鄂伦春风姿。由于边瑾在瑷珲期间,主要从事鄂伦春少数民族教育,多年生活在鄂伦春族聚集区,所以特别熟悉鄂伦春人的生活习惯、风土民情,写下了很多描写鄂伦春人民生产、生活,包括服饰、装束、饮食、居住、生育、祭祀、医病、狩猎、耕种等内容的诗歌,如《鄂伦春纪事诗五十韵》《鄂伦春竹枝词》8首,以及《观猎》等诗篇。《鄂伦春纪事诗五十韵》为一韵到底的五言排律,“放眼栖林界,风情异故乡。俗犹遗太古,人尚溯羲皇。遇冷茅为屋,充饥肉作粮……逐鹿荒烟外,栖身积雪旁……柳眠新翡翠,花睡野鸳鸯。老妪能驱鬼,雏姬学弄璋。室有皮千束,窗无纸半张……”音韵铿锵,生动形象,如行云流水,鄂伦春人的生活习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在《观猎》诗作中还记述了“桦岭秋高野兽肥,匆匆猎马去如飞,半山红树斜阳外,喜见双童搏虎归”的史实。叙述的是鄂伦春小学学生白连珠,年方十二,与其莫姓内弟一同出猎,共搏得一虎。十二岁的少年能和小伙伴一起猎虎,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可能是罕见的。足见鄂伦春民族少年时期就骁勇善战,强悍无敌,训练有素,狩猎本领极强。

8首《鄂伦春竹枝词》更是惟妙惟肖地描写了鄂伦春人的生活习俗,仅举其四,我们便走进了鄂伦春人的生活中间。

第一首:“春回桦岭草如茵,联袂寻芳曲水滨。载得狍干兼鹿脯,也曾席地筵嘉宾。”写出了生活在山林里的鄂伦春人,每当春回桦岭、绿草如茵之际,便满载狍干鹿脯成群结队地来到曲水之滨,席地宴请嘉宾。

第二首:“初辟荒榛学种田,绿云隐隐雨如烟。归来饱饭黄昏后,醉卧桦阴枕石眠。”写出了过着一枪一马狩猎生活的鄂伦春人,已经榛莽初辟,开始学习耕作。耕云播雨归来,沐浴着夕阳,酒足饭饱之后,便在桦树林荫底下枕石而眠。

第三首:“山南山北绿重重,家住凌霄第一峰。十五女儿能试马,柳荫深处打飞龙。”优美的诗句赞美了生活在凌霄峰上、绿树丛中的十五岁鄂伦春少女就能骑马在山林深处打猎。

第四首:“不施粉黛不梳妆,闲采山花插鬓旁。镇日无言压狍线,为谁人做革衣裳。”写出了热爱生活爱美的鄂伦春妇女,尽管不施粉黛,不梳妆打扮,但却喜欢闲采山花,斜插鬓旁。不狩猎之时,常常从早到晚手以狍皮压线,缝制皮衣。

这几首竹枝词,通俗易懂,形象鲜明,活泼生动,情景交融,语言流畅,词句优美,脍炙人口。读者如饮清泉,如品香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厚的亲情友情凝聚于字里行间。生离死别,最易动情。《龙沙吟》诗稿中共有悼亡诗作3题11首,几乎占全部诗稿的1/5还多。边瑾原配妻子叶氏,一起生活七年,虽无子嗣,但却举案齐眉,感情甚笃。叶氏亡后,边瑾忆及吟笺凝韵、画稿传情、浅吟低唱、红袖添香的日子,伤痛万分,一气写下了《悼亡妻叶氏》七律6首。“压线每怜劳燕剪,拔钗曾为赎羊裘。无端惊断鸳鸯梦,冷落韶华十二周。”“彩丝谁绣鸳鸯枕,画稿空留蛱蝶图。无那尘缘容易绝,镜花水月两模糊。”“熏香染翰忆当年,学写丹青妙手传。一纸冷金描画稿,半钩冷月擘吟笺。”“罗衾不耐五更凉,谁惜潘郎鬓欲霜。雨冷风凄真落落,人间天上两茫茫。”如泣如诉,声声含泪,字字喋血。哀婉悲凉,绮丽凄美,颇具玉溪生遗风。边瑾对于重如恩师亲如亚父的表叔的逝世,也写下了4首悼亡诗:“应有残魂归月下,顿教老泪洒风前。嗟君一去无知己,空结三生翰墨缘。”“一旦玉楼人去远,千秋华表鹤来鸣……怕对秋窗残月夜。不堪啼断鹧鸪声。”“噩梦忽惊残月冷,吟魂应怯晓风寒……最是难忘他日约,论诗谁复主骚坛。”哀痛之情,难以自抑。人去楼空,孤鹤哀鸣,鹧鸪声断,衰草萋萋,泉路漫漫,知己诀别而去,苦雨凄风袭来,月残魂断,盟主席缺,诗坛韵冷。边瑾以哀景写哀辞,痛上加痛,读之,潸然泪下。

另外,民国十四年(1925年)随边瑾一起来瑷珲支教的岳父周岱龄先生病亡,在送其棺榇回归故里的路上,他还写下了两首七绝,其一云:“苍苍松柏夕阳村,浊酒临歧奠一樽。凄绝关山家万里,粘天衰草送归魂。”(《周岱龄外舅灵榇旋里》)此时,正所谓“苍松笼夕照,翠柏掩荒村。浊酒临歧路,关山送羁魂。边陲家万里,落叶总归根。”短短28字,情深意重,愁肠百结,哀切动人。

长亭送别,易赋好诗;灞桥折柳,多有佳作。诗稿中有几首送别诗作,颇值一读。送别时往往会触景生情,留下美好的祝愿。万紫千红的秋天送行,呈现出的是“细草微风双岸雨,青山红树一江秋”(《留别金琢如》)的绚丽景象,以此祝愿其“预期白露黄花节,重洗清樽话旧游”。山花烂漫的春天送别,则是“离亭柳换旗亭色,行帐风传画角声”(《送徐协领述之升北京副都统》)的动人场面,同时衷心祝愿友人“万里扶摇看直上,迢迢捧檄向燕京”。因归乡而离别老友,更是难舍难分。“酒醉旗亭日未醺,一声短笛惜离群。早知此日难为别,悔不当初不识君。”(《留别陈悦亭》)可以看出其深受唐代诗人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影响,三四两句更富有哲理,堪称佳句。

总之,《龙沙吟》诗稿中清词丽句横生,美篇佳什多多,深受唐诗浸淫和影响。其绝句或雄浑苍劲,慷慨悲凉,如《龙沙吟》4首;或隽永晓畅,形象生动,如《鄂伦春竹枝词》8首和《观猎》1篇。律诗则深沉细腻,婉曲幽深,情真意切,对仗工稳,语言优美,如悼亡、送别诸篇。

读罢《龙沙吟》,除了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外,更领略了中华优秀诗词的无穷魅力,接受了一次唐风宋韵的艺术熏陶。目前,刘城已将《龙沙吟》诗集点校注释完毕,将公开出版。我相信《龙沙吟》的发现与出版,一定会为瑷珲地方史、黑龙江边疆史、黑龙江文学史、鄂伦春民族风俗史等方面研究提供宝贵的文献资料,书写出佳篇华章。

作者:柳成栋

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论文 篇2:

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创新性工程,本文提出了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目标、内容和措施,认为应该立足边疆,学科先行,发挥优势,凝练特色,拓展内容,创新结构,以实现培养人才、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等多元目标。

[关键词] 边疆综合性大学 体育教学 改革研究

边疆综合性大学则是边疆地区集中建设的高等学府,具有独特的人文风貌和文化背景,而且处在现代与传统的交汇点上,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突显出鲜明的个性和深厚的底蕴。边疆综合性大学的体育教学需要秉承学校的独特文化和办学思想,更需要立足本地,创新改革,探索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模式和实践途径。本文着眼于边疆地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校的独特位势,将体育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求自身的教学特色,积极参与学校建设、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

1 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1.1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

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是:立足本地、素质唯上、个性发展、传统兼顾、终身练达、服务社会。即以学校综合实力和独特位势为依托,按照素质教育和三生教育的理念,通过体育教学,启迪生命、生存、生活观念,掌握基本的健身技能,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培养创新意识,开发个性潜质,自主锻炼、自主探究,并参与服务社会体育与文化建设,引导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1.2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应为夯实学生锻炼的基础,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并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空间里提高体育学习效率,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具体改革目标如下:

完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建设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既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又提高教学效益。

建成多元教学平台:除了规范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针对教学目标,开辟丰富多彩的课外空间。

形成地域文化氛围:在课内外广泛开展区域体育文化活动,增进学生情感体验,增强互动交流,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2 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边疆综合性大学作为边疆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体育始终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目标要求,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体现在创新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等几个方面。

2.1体育课程结构体系改革

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课程结构改革就是完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使之有利于培养优质人才、对外开放交流,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图在整个体育课程结构体系中,总体上体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拓展的特点。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着眼于结构的质性、量性及类别的合理搭配。质性结构中注重课程结构与理念、目标的一致性;量性结构注重课时、强度的分布规律;而类型结构则注重各个课程系列的完善与互补。

体育课程的类型结构在横向上由“必修系列”、“校选系列”和“俱乐部系列”构成,而在纵向上“特色课程”贯穿于“必修系列”、“校选系列”、“俱乐部系列”三大课程模块,形成独立的一个课程系列。

其中,“必修系列”将在原有普通选项课的基础上,应在体育理论课教学、基础体能训练、新兴时尚选项课等方面有所突破,并且对选项课采取“逐级分流”的方法,通过“理论课”让学生在树立健身的意识,保健的常识、欣赏的方法,通过“基础体能课”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夯实身体锻炼的体能基础,通过“选项课”逐步提高运动参与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校选系列”将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重点开设体育技能提高类、体育人文类和体育保健类的课程,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技能水平。

“俱乐部系列”在内容上将有所扩展,并进一步加强管理,在专门教师指导下,免费向学生开放场馆进行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课外体育文化生活。

“特色课程系列”由以上三大系列中具有民族区域特点、现代时尚特点、方法创新特点的课程组成,并且跨越校内和校外空间,课内与课外空间的立体化课程形式,最终形成云南大学多元体育文化一体的氛围。

2.2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体育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实效性强的体育教学方法体系。

其中,在组织形式上,“必修系列”中的选项课将尽量采取“小班教学”形式,体育理论课采取“专家讲座”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校选系列”和“俱乐部系列”则由课堂教学向课外、校外拓展,增强师生互动、社会互动环节。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发挥教研室的作用,针对不同系列、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集体备课,探索创新,提高实效。特别是体育理论课教学、基础体能教学、以及其它特色课程,将给予更多的自主创新的空间,通过开展教学实验的行动研究,运用多种手段探索、整理、完善新型的教学方法。

2.3质量监控改革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要求对体育教学过程与效果进行监控。学校将加强学生身心健康的改善程度、运动技能的掌握的熟练程度,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程度,运动参与意识的改变等方面的评价与监控。在质量监控的方法上,将注重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評价相结合等方式,形成特有的评价机制。

3 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措施

3.1加快学科建设,促进科研反哺

边疆综合性大学应紧紧围绕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快体育学科建设,深入探索大学体育的教学规律,在健康、体育、文化、社会等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将特别关注大学体育理念和目标体系、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基本规律、体育健康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大学体育教材建设等基本问题的研究,科学、合理地将学科建设的成果应用于体育教学改革,以此推动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3.2完善课程结构,开发特色课程

体育课程结构的拓展和延伸,将社会需求、体育知识技能体系特点、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三者统筹考虑,体现现代化、传统化和多元化。在空间上实现由课堂教学到课外锻炼到社会服务拓展,在时间上现实由健身效应到终生体育的延伸,最终将课内学习、课外群体活动、大学竞技运动、终生体育、社会服务一并融入完整的体育课程设计之中,发挥体育课程内部联动的整体功能效应。

在内容结构调整中,突出把握特色课程的开发。特色体育课程是大学个性的体现,选择一些地域特色的体育项目,引入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多元化内容体系,挖掘项目潜在的健身功能、文化功能、娱乐功能、休闲功能,为学生学习和锻炼提供多种选择。

3.3优化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

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规划,采取以体育教研项目、特色课程开发、体育俱乐部为载体,围绕目标进行整体设计,集合体育课程教学研究专家、体质与健康研究专家、大学体育课教师,将其专业知识和专业特长整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异质性知识技能的交叉融合,实现自我发展。

建立高效优质的体育教学团队,有利于开展教学研究。体育教学团队将积极投入到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项工作,一是将“体育教学设计能力”作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自我锻炼、健康测评和监控、组织体育活动、服务社区社会体育、传播传承体育文化、示范体育生活方式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整体化的设计;二是以教研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围绕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体育教学研究工作。

3.4扶持体育社团,增强社会互动

扶持学校体育社团,规范俱乐部体制,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发掘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纳入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以“武术俱乐部”、“少数民族体育协会”为试点,成立课外俱乐部,制定俱乐部管理方案,并采取学生自由选择项目,规定时间,统一由专项教师对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组织、管理和指导。

边疆综合性大学为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社会互动,应进一步丰富阳光体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提供有文化内涵的、新颖的、多元化的健身手段,比如组织体育俱乐部活动、校外体育交流、野外生态体育体验、传统体育文化考察等,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与个性完善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3.5推广教研成果,强化监控机制

体育教学研究成果来源于体育教学实践,同时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理性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围绕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确立体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组织科研核心力量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路径和特色进行研究,形成教研与教学改革双项拉动的机制,培育系列教学成果。

巩固体育教学研究成果,有必要加强学习监控机制,更加突出和强化身体素质评价。第一学期专门开设基础体能训练课;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日常锻炼,并将其贯穿大学4年学程。另外,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监控作用,将测试结果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重要依据。

4 结语

边疆综合性大学鲜明的办学思路对体育教学改革,往往具有指导作用。边疆综合性大学的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但只要立足边疆地区,抓住体育本质,挖掘自身潜力,凝练区域特色,不断拓展和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体育的多元功能,在边疆地区素质教育和文化建设中取得硕果。

参考文献:

[1]饶远等.我国边疆体育建设的特点与任务[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

[2]吴松.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云南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作者:王帆 牟少华 杨雪芹

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论文 篇3:

从猪八戒形象透视中国传统婚姻文化

【摘 要】中国传统婚姻文化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伦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论何种形式的婚姻,已经超越了婚姻双方而打上世俗的烙印。

【关键词】伦理 秦晋之好

猪八戒,《西游记》中最世俗,最具人性化色彩的一个人物。唐僧师徒四人,他是唯一一位有婚姻经历,并且在两性问题上痴心不改,并为此吃尽苦头的一个人。他身上仙性最少,凡性最多,即便最后,也没有成佛,被封为佛前净坛使者。遇到困难挫折,他最早打退堂鼓——散伙,回高老庄去。猪八戒没有认识到,他有生之年,已经不能再回高老庄——高老庄已经彻底把他给抛弃了。

猪八戒前身为天庭天蓬元帅,因酒后乱性,非礼嫦娥,被玉帝贬下人间。投到猪窝里,长了一副丑陋的尊容。因其颇有气力,犁田打耙,无所不能,被高老庄高老太爷相重,入赘高家。后本性暴露,好吃懒做,天马行空,不服管教。高老太爷认为他这是败家行为,请僧请道“降魔”。其最终被孙悟空降伏,被唐僧收为徒弟,出家当了和尚。猪八戒保护唐僧赴西天取经,沿途历尽艰辛,终成正果。

猪八戒身出名门,只因自身行为不检点,落得如此下场,成为人皆可愚弄的对象,也成为中国传统婚姻中倒插门女婿经典“标本”:形象丑陋,性情懒惰,地位低下。在男权社会,但凡有血性或者有生存根基之男子,都会选择自立门户。男性倒插门被认为是不光彩的,是没有能力的表现。为延续本家香火,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家庭才会选择招女婿。女婿倒插门,有一个体面名词叫“入赘”。“赘”为累赘,是女家的负担。入赘岳父家,男子要承担家庭所有脏活、累活,除此之外,随时有被扫地出门之危险。

高老太爷膝下无子,仅有三千金,香火无以为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高老太爷深谙此理。嫁大女二女,留下小女翠兰“要招个女婿,指望他与我同家过活,做个养老女婿,撑门抵户,做活当差”。猪刚鬣(八戒)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愿与人家做个女婿。因其“模样儿齐整,无羁无绊”,被高老太爷相中。用高老爷话说:“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用孙悟空话说:“那怪也曾对我说,他虽是食肠大,吃了你家些茶饭,他与你干了许多好事。这几年挣了许多家资,皆是他之力量。”只因其长相丑陋,食量大,被高老太爷拿捏了个理由,“我为招了他不打紧,坏了我多少清名,疏了我多少亲眷” 。不仅要将其扫地出门,还要“剪草除根”,“但得拿住他,要甚么文书?就烦与我除了根罢”。绝情到如此程度,猪八戒结局之悲,可见一斑。倒插门被认作中国传统婚姻中最不光彩的形式之一。

中国传统幸福美满婚姻生活,几乎没有出现男性入赘女家的版本。究其原因,男权社会,倒插门男性没有主导生活的地位与尊严。再贫贱之人,即便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如果成为婚姻主导者,也能造就经典的幸福。《牛郎织女》中,牛郎并没有像董永那样卖身为奴,但被哥嫂抛弃,赶出家门,十分不幸。经牵牛星牵线,牛郎织女相识相爱,自结茅屋,共同经营爱巢。男耕女织,生儿育女,生活美满。

高家富有,猪八戒与高家小姐难拥幸福生活;牛郎与董永贫困至极,但他们婚姻生活幸福美满:这就是中国传统婚姻幸福观。

传统婚姻往往超出了婚姻本身,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下面简要谈谈。

婚姻异化成政治联盟重要形式。早在氏族社会时期,氏族之间通过婚姻,形成氏族联盟。因婚姻加入,种联盟变得微妙。进入阶级社会,联姻成为统治阶级非常重要政治手段。早在春秋时期,秦穆公娶晋献公女儿为妻,后秦穆公又将自己宗室之女分别嫁与晋国三个国君。其中,最典型秦穆公将宗室女怀赢嫁给晋公子重耳为妻,并派重兵护送重耳回晋执掌政权。秦晋利用婚姻纽带结成战略联盟,后人用“秦晋之好”形容男女双方结为婚姻。汉以降,这种婚姻被新名词“和亲”所替代。中国历朝历代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和亲:王昭君出塞与匈奴单于和亲,唐代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分别与吐蕃松赞干部、尺带珠丹等结为婚姻等,利用婚姻结成政治战略联盟,以求边疆安定,各民族友好相处。

上层统治通过联姻方式,扩大自己政治势力。曹操献生女于汉献帝为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为曹魏政权打坚实根基。孙策与周瑜,分娶江东二乔,双方主臣关系加上连襟关系,精诚合作,为建立东吴政权奠定坚实的基础。刘备入川,为结好当地贵族,娶同宗刘瑁遗孀、吴懿之妹为妻,为建蜀汉政权奠定基础。历代例子不胜枚举。

中国传统人生的三大幸事中二件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喜剧结局却不能掩盖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婚姻双方必须讲究门户观念。中国传统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这是婚姻稳定的基础。由于门阀观念,攀龙附凤,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臆想,不可能有牢固的婚姻,更难谈双方的幸福。董永与七仙女婚姻、牛郎与七仙女婚姻,最终成为悲剧,主要原因在于双方地位悬殊——一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一方生活于社会最上层,金字塔的底部与顶部可望而不可及。最终家庭解体,亲人离散,相见艰难。虽有七夕鹊桥相会的佳话流传,那也只是人们良好愿望的一种折射。

中国传统“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但现实生活中“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争战,兵败彭成,为逃脱楚军追击,仓皇间,他将妻儿全部推下兵车,独自逃命。上层社会如此,下层更是如此。中国传统婚姻十分注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男女擅自作主,就等葬送了自己一生幸福。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虽然叛逆而最终结合在一起,也相信贫贱生活不会动摇他们的爱情,结果司马相如抛弃了卓文君。与其说司马相如风流成性,卓文君年老色衰,倒不如他们的婚姻没有通过认证,司马相如不能承担世俗重压而产生变故更恰当。这种婚姻思想传承很久,可谓源远流长,直到《骆驼祥子》,这种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祥子与虎妞私定终身,虎妞父亲刘四不认账。虎妞得不到父亲资助,难产而死。

中国传统婚姻与感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英雄美人、才子佳人、知音共赏式爱情基础上缔结的婚姻,更多是人们通过文学形式反映出来的美好理想与愿望。所谓“三生石上有前姻”让婚姻主角接受现实安排的噱头而已。婚姻的主角双方少有左右自己婚姻的权利,主动权被别人操纵。婚姻主角即便通过“先结婚,后恋爱”的方式,建立了感情基础,也有可能被强大的势力硬生生破坏。像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悲剧就是如此。

中国传统婚姻是大时代背景下包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生存法则的外在体现,是各种世俗角逐的综合产物。中国传统婚姻,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大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刘绪东(1971.5-),男,湖北随州人,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师,讲师。研究方向 语文教育及教育管理。

作者:刘绪东

上一篇:邮政营销中的县域经济论文下一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