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角度下高中英语论文

2022-04-23

[摘要]跨文化是通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从跨文化的角度入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理解母语与英语两种文化,并实现两种文化的融会贯通。通过跨文化思路实现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跨文化的意识;二是立足于跨文化交际,丰富高中英语的听说读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跨文化角度下高中英语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跨文化角度下高中英语论文 篇1:

融合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教学

[摘 要] 跨文化能力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新课程改革视域下,跨文化能力培养更具有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构建了融合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发现,融合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是由知识、动机、技能构成的有机结合体,融合了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要义。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得到了提高,体现在知识、动机和技能上的递进优化;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同时也提高了语言综合知识能力、跨文化批判意识和思辨技能。

[关键词] 跨文化能力;高中英语;教学模式;行动研究

跨文化能力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外语教育专家认为,语言教学应让学习者具备跨文化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高中英语教学依然主要聚焦于语言-语法教学,跨文化能力培养较为薄弱。显然,仅仅习得语法规则和语言知识不足以形成真正的跨文化能力,因为它缺乏真实语境中的语用要素。应该说,高中英语教师都充分意识到,教学中不仅需要开展语言交际,而且需要跨越文化差异,理解文化融合点,但是在具体实践上,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缺乏可实证的操作与理解。其原因有三:一是受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影响,认为高中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掌握语言-语法知识;二是在教材的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我们的教材传递给学生的都是一些固定模式的语言素材,缺乏能够开展跨文化交际的“真实”语料;三是在教学上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忽视了交际、探究、意义协商等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开展行动研究,从实证角度构建融合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教学。

一、高中生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实践意义

新课程改革视域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更具有实践意义。一是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进入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都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增大,拘泥于语言-语法教学势必会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的枯燥与乏味。在实际教学中,融入跨文化因素,比如英语国家文化的介入,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趣味性。二是强化对文化的透彻认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新课程视域下,教材内容以我国经典文化和习俗为主要背景,同时融合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跨文化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对不同文化、习俗、语言表达方式等有更加透彻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三是强化语言学习的层次。掌握一门语言,不仅需要懂得语言-语法,而且必须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实现从浅层的语言学习到深层的语言与文化学习。 四是契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应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特点,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和吸收西方的积极文化要素。融合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教学,适应了新课程标准要求,既满足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能力。

二、跨文化能力相关研究

从术语上来看,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杨盈、庄恩平认为,“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能力对等有利于将我们的观念从语言交际的狭隘视野中解放出来,从而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看到跨文化意识、思维能力、非语言交际及交际策略等方面的重要性”[1]。本文对这两个概念不作具体区分,将其对等为跨文化能力。从语言与文化关系角度来看,跨文化能力包含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的习得。由于信仰、思想和群体认同等是通过使用语言来建构和交往的,因此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Borghetti认为,跨文化能力培养与语言教学完全可以结合起来,并提出了两者融合的整体思路和宏观途径[2]。这也正是跨文化能力应该被诠释为一种能够通过实际语言使用过程来辨别文化问题的能力。

對于跨文化能力的定义,学界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界定。Dinges 和Lieberman认为,跨文化能力包括认知技巧、情感品质和行为能力,简言之,就是情感、认知、行为三个层面[3]。与之相对应,张红玲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一书中指出,“任何全面的人际交流能力至少要包括动机、知识、技能、语境和效果五个方面”[4]。通过将文化融入语言研究,Byram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将文化推向语言教育的前台,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能够确保不同社会身份的人有共同的理解能力,并能与具有多重身份和个性的复杂人群互动”,并且认为,“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学习者表现出一系列的情感、行为和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态度/知识、解释与关联技能、发现与互动技能、批判性文化意识”[5]。

从相关文献来看,国内对于跨文化能力研究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类:一是从宏观的、理论的视角,为我们界定了跨文化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定位,构建了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框架和模式[6]。二是结合外语教学实际,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7]。三是采用质的研究和行动研究方法,开展外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8]。此外,对跨文化能力培养与思辨性、批判性思维能力结合方面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9]。

虽然国内对于跨文化能力研究颇为丰富,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实证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尤其是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依据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递进模型,结合具体教学实际,采用行动研究方法来探究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整个过程,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正是本研究试图去尝试的新方向。

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能力

(一)研究方法

笔者选择某中学高一某班及其英语任课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一学期的行动研究。该班级共有51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30人。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在开展研究之前,笔者首先通过课堂听课、师生访谈等形式,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实地观察,对高中英语课堂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其次,通过设计《高中英语课堂跨文化教学状况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对跨文化对比、跨文化批判等了解不多;学生希望课堂教学能够从方法上引领他们开展跨文化学习、开展更多的交互式探究学习以及创造更多的语言输出与表达的机会来提高跨文化交际技能。

(二)研究实施

在研究实施的一个学期里,任课教师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依据Byram[10]提出的跨文化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态度/知识、解释与关联技能、发现与互动技能、批判性文化意识,构建起融合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见表1)。现以外研社Book IV Module 6 The Universal Dragon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该模块讲述了东西方文化中有关“龙”的文化内涵的差异。在中国文化里,龙是吉祥尊贵的象征,而在英美文化中龙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邪恶的象征。基于这样的内容和主题,我们期待通过融合跨文化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具备跨文化批判能力,从跨文化的视角来深入分析和洞察有关“龙”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以上表1可以发现,该教学设计分为10个教学主题,每个教学主题均由具体的教学内容组成。具体而言,一是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作为教学设计的主体,依据教学目标,在分析学生和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任务布置,并促进、协调、参与学生的知识建构,其中主要是要求学生熟悉有关“龙”的背景知识,并独立思考。二是课堂教学中对知识习得的要求不能弱化。语法词汇、阅读理解等方面的学习是为了夯实语言基础,虽然不涉及跨文化主题,但是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句子分析和文本解读时,需要从语言形式和深层跨文化含义方面进行阐释,突出跨文化关联、对比能力。三是在拓展评价、对比反思、主旨分析等环节,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集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文化意识和解释与关联技能,学生通过小组课外探究,以PPT匯报的形式在课堂呈现他们的学习成果。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对需要完成探究任务的步骤、时间、空间作出规划,并优化选择学习资源,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探究。为了激发这些知识创生活动,小组协作探究的目标是以促进交互的方式达成更富有成效的协作成果。这可以通过“问题解决”的形式设置那些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主题,并通过合作学习活动来实现,比如,以上所设置的具有深层次探究意义的主题任务:“分析中西方对‘龙’的不同态度、价值观”“对比‘龙’体现出的隐性与显性价值观,反思文化差异”“运用本民族和异族视角和标准进行评价”。四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交互式的教学方法,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学生的个体体验与知识内化。

四、结果分析与反思

(一)教学效果与观察

首先,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析取和洞察蕴含在“真实”语料中的跨文化理念、传统和价值观;能够辨析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能够基于文本内容开展讨论,并且反思文化特殊性与负面效应。比如,通过本模块学习,学生能够对不同国家有关“龙”的文化差异进行讨论。这些都表明,学生已经具有跨文化反省、共情、移情的能力。学生能够掌握信息,表达个人观点,查证历史事件,不仅获取了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且构建了跨文化批判能力。

其次,探究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它能够促进学生开展批判性探究,在意义协商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不再局限于记忆词汇、句型、语法等枯燥的学习行为,转而开展对比反思、拓展评价、深层文本解读等学习活动。例如,The teacher encouraged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other animals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再次,交互式教学方法将阅读看作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将个人经验、知识、理念、假说与文本进行联接,通过意义建构实现跨文化交互。因此,文本意义不是固有的、预设的,而是个人与文本的对话中形成的。不可否认,在阅读过程中,文本帮助我们建构对现实的理解,并洞察周围的世界。另一方面,交互式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发现,学生乐于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口头交际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二)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变化

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笔者发现学生可喜的变化。一是课堂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与以往课堂相比,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开展小组讨论,不论是小组长还是小组成员都能够针对特定的话题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学生对课堂小组汇报、课堂辩论等活动显得积极主动。学生在反思日记中写道:“老师布置的课前任务型探究活动让我们在课外有了学习的动力,就像去完成一个项目一样,总能主动去寻找一些资料。”“小组合作任务能够使我们独立学习、搜集资料、进行团队合作。” 二是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积极变化。学期初,学生对“跨文化能力”这一概念不清楚,认为高中英语学习就是掌握课文里的语法、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以及应用相关知识开展语言交际。而在学期末,学生已经开始应用本民族和异族的背景知识来解释文化现象、辨别跨文化交往中存在的误解,采用正确的态度进行调和。例如,对于“龙”这一主题,学生都能采用理性的思维进行分析判断。“跨文化能力中‘态度’所要求的对异域文化所秉持的好奇心、开放性、包容度、悬置种族中心主义判断意愿等正是思维能力中情感特质的要求。”[11]学生不再用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去理解与判断“龙”的文化差异,而是能够超越自我文化边界,建构包容世界多元文化的“跨文化人格”,从而采用理性的接受态度。

(三)研究反思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融入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是知识、动机、技能的有机结合体,每部分都融合了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要义。

在知识获取上,主要体现为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力。在这里,我们没有摈弃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所侧重的语言知识,因为外语教学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强调语言知识的习得不是一种灌输,而是一种发现、理解、建构与内化。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批判性地选择和优化文本资源,并且借助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将文本中所呈现的文化话语和生活世界的知识作为师生对话与交流的平台,创设对话机制,将学生的语言学习通过话语文本的形式实现与生活世界的意义联接。

在学习动机上,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人本主义、互动、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及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支持下,构建“以学生协作学习、自主学习为主导,教师指导为辅助,多媒体技术为平台”的多元互动教学,转变传统高中英语教学空间,充分发挥课堂组成各要素的作用,以学生的自主为核心,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创造和谐、自由发展的教学环境和活动。

在技能训练上,“技能训练阶段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实践阶段,注重培养学习者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和策略能力”[12]。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技能训练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需要结合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二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料来源,创设语言环境,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开展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

五、结语

本文构建了融合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语言学習的浸入式感知与自主思考。在构建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着重采用了三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即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和交互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为促进高中学生个性化、有意义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得到了提高,体现在知识、动机和技能上的逐层递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不仅提高语言综合知识能力,而且提高了学习动机和跨文化批判与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盈,庄恩平. 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 外语界,2007,(4):13-21.

[2] Borghetti,C. Interacting intercultural and communicative objectives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A proposal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wo models [J]. The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2013(3):254-267.

[3] Dinges,N. G.& Lieberman,D. A.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coping with stressful work situation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9 (3):371-385.

[4] 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0.

[5] [10] Byram,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 New York:Multilingual Matters,1997:47-54.

[6]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 外语界,2013,(6):2-8.

[7] 金虹.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5,(11):80-85.

[8] 郑萱,李孟颖. 探索反思性跨文化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J]. 中国外语,2016,(3):4-11.

[9] 沈鞠明,高永晨. 思与行的互动: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49-154.

[11] 伊蕊. 在跨文化比较中培养思辨能力:“中西文明比较”课堂教学案例分析[J]. 中国外语,2014,(3):91-98.

[12] 许力生,孙淑女. 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建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13-119.

责任编辑 陈 清

作者:潘孝泉

跨文化角度下高中英语论文 篇2:

跨文化培育高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跨文化是通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从跨文化的角度入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理解母语与英语两种文化,并实现两种文化的融会贯通。通过跨文化思路实现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跨文化的意识;二是立足于跨文化交际,丰富高中英语的听说读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设跨文化特色课程,是一条有效的跨文化学习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跨文化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要素。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这四大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服务于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在这样的表述当中,笔者注意到跨文化是通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这也就意味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一定的应试能力与技巧之外,还可以从跨文化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理解母语与英语两种文化,并实现两种文化的融会贯通,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有效地面对当下的评价与选拔,同时也能够真正走上通往核心素养的道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就从跨文化的角度论述培养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实践与思考。

一、跨文化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逻辑

英语学习常常被理解为语言学习,这是一种基础性的理解,但并不能完全概括英语学习的目的。尤其是对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而言,学生所积累的词汇与语法已经能够初步应对日常交流的需要,也就是说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已经体现出来,在这个基础之上,英语学习就应当有层次更高的目标指向。沿着这个思路思考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会发现,除了语言能力之外,文化品格与思维品质,以及在此过程中生成的学习能力,就应当成为英语学习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跨文化的思路不可回避。

跨文化显然发生在两种文化之间,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面对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经济社会巨变,高中英语教学更应强化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语言学习之外,更好地比较、理解和应用不同的语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开阔国际视野,以满足学生多元需要。[1]从核心素养落地的角度来看,通过跨文化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让学生在文化比较的过程中认识文化品格;而文化比较与文化融合的过程本身就是思维的产物,因此对思维品质的培养作用不言而喻;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理解跨文化,会发现这一思路对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

比如,曾经有这样的一个高考话题作文:“Good health is the foundation of a fulfilling life.”said Chairman Mao.“Health is wealth!”goes an old saying. And it is of? ten heard that money can’t bring everything, but without it, one can do nothing.

这是一个题材看似普通却充满哲理的作文话题,笔者在教学中会选择恰当的时机,跟学生一同探讨这个话题。而探讨的时候总是先让学生自主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跨文化的角度切入,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让学生看到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金钱与健康的观点有所不同。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表现出高度的学习与探究兴趣,他们迫切想知道东、西方两种文化中,人们对金钱与健康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不同的观点……也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他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区别,而在运用语言进行写作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尝试进行两种文化的融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都能够不同程度地蕴含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也说明,从跨文化的角度切入,确实可以很好地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基于跨文化思路的核心素养落地途径

具体到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思考的是:跨文化只是一种通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路,如何将这个思路变成具体的落地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思考。笔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观点:文化品格的实质就是学生通过学校的系统教育,将中外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一种自觉和一种自信。学生文化品格培育的三个主要途径是:在课堂中进行文化渗透,促进学生文化品格的提升;利用课外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进行跨学科融合和深度文化学习,提升学生文化品格。[2]这是一个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被提出之前形成的关于培育文化品格的思考,将其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照起来,我们也能得到有益的启发,进而笔者认为,通过跨文化思路实现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可以包括以下两个。

一是通过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跨文化的意识。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有了跨文化的意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才能自发地从两种文化的角度思考同一内容。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金钱与健康”是所有不同文化的人都关注的重点,但是在关注的过程中,却又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体现出结果的不同。所以让学生站在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两种不同角度去思考同样的话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等到跨文化意识形成之后,学生在面对新的素材或者进入新的情境时,这种意识就能驱动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进行思考,从而让跨文化成为一种自觉意识。

二是立足于跨文化交际丰富高中英语的听说读写。在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觉醒之后,就可以在具体的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用跨文化意识、跨文化融合来生成跨文化观点。其中,写是综合性最强的学习环节。因此,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可以蕴含于这个过程当中。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有学生最后写下这样一段话:More often, westerners prefer to get health and money at the same time. In China, which is in the stage of develop? ment, we can see that many people around us sacrifice their health for money. It seems very unwise, but I know that this is the choice that we may have to face in the pro? cess of development...这样的观点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正是跨文化教学的思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比较在两种不同文化的视角之下,尤其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对金钱与健康的态度及其选择。当学生最终用英语把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时,我们看到的就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的同时落地。

三、跨文化教学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思考

多次类似于上面案例中的教学探究,让笔者意识到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就必须寻找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很显然,跨文化的教学思路立意较高,同时又能够统筹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从而保证学生在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形成语言能力,能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思考,从而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而跨文化本身,就能夠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当学生在跨文化的过程中有效地完成语言能力的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时,学习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开设跨文化特色课程,让学生通过对比中外礼仪与沟通的差异,认同与接纳外国优秀文化,找到中外文化的共同点,达到相互吸引、取长补短的目的。[3]这也被证明是一条有效的跨文化学习途径。由于这种课程更多地带有校本的特征,因而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大,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跨文化特色课程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这种个体特征更加符合核心素养所强调的能力迁移与运用,因而对于这种现象,英语教师应当接纳并且应当大力鼓励。

参考文献

[1]黄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评《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8(8).

[2]陈彩虹.英语学科素养之文化品格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8).

[3]闵家顺.以“跨文化融合”教育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J].师道:教研,2015(5).

作者:王智慧

跨文化角度下高中英语论文 篇3: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面对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普遍不受重视这一事实,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英、汉本身的差异,教师本身的局限性,学生文化知识的匮乏,英语教材的局限性等几个原因。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应该通过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教学同行;地道语言结构与文化知识同行;语言形式与交际功能同行这三个方面解决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 跨文化教学

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交流,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给学生教授英语基础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但是,以高考为导向的高中英语教学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个问题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为了适应提高学生交际能力这一需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应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高中阶段的培养就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领域。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现状

(一)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普遍不受重视

大多数师生都能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也对了解异国文化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方面都是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但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是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考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考察甚少,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察在高考中也很难体现。另外,文化测试及口语测试在实践中几乎是缺项。

(二)教师对“新课标”认识不足,导致跨文化教学效果不理想

大部分教师对《新课标》认识不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主要停留在文化导入的层面,跨文化交际的学习方式简单。主要表现在对有些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和背景知识的讲解,对现有的英文报、英文电影欣赏等。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学生对涉及跨文化交际的深层次话题无以应对。很多情况下,学会语言本身,只能说明该学习者能够运用语法上正确的英语,但并不能说明该学习者已经足以与外国人打交道、进行交流。笔者认为,学生的英语成绩的提高与对语言文化知识的了解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所以,高中英语教学应转变传统口语教学观念、导入文化教学的内容,大胆尝试文化测试及口语测试的实践,激发学生跨文化交际兴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造成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英、汉本身的差异

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有多种,而文化差异是其根本原因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跨文化交际中,尽管交际双方都有良好的交际愿望,但交际效果却经常不能令人满意,这种交际的障碍都不是人为造成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同文化所孕育出的不同价值观相碰撞时,在所难免,会产生跨文化交际中的不顺畅。因此,价值观的不同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

(二)教师本身的局限性

教师本身对文化教学中的跨文化因素和跨文化交际的理解不到位,客观协调文化差异的能力弱。因此,教师文化教学较空泛和简单化。另外,英语教学处于汉语语境中,加之我们的英语教师也不是目的语文化成员,他们很难准确而全面地对文化进行描述,文化本身的不断发展变化也使得准确而全面的描述特定文化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能。

(三)学生文化知识的匮乏

动机和态度是决定不同学习者取得不同程度成功的主要原因。学生普遍缺乏交际的动机和本土文化表达能力。一方面,现在的高中学生整体语言文化知识缺乏,另一方面,学生也同样缺乏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

(四)英语教材的局限性

一方面,教材的文化的内容含量不能满足高中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入编教材的材料相对较死板,在短时间内是都是固定的。这种教学情况下,容易给学生留下“文化特征”便是事实本身的印象,从而导致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忽略具体交际情境而生搬硬套。这就导致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英语教学不但没有起到沟通文化的作用,反而阻碍了跨文化交际。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的力量相对有限,我们一方面可以对教材中只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有关单元进行合理的改编,适当的融入一些跨文化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英文录像、原版电影、英文报纸、原版英文课外读物、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图片、幻灯、工具书等辅助手段创设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三、跨文化英语教学策略

(一)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教学同行

早在 1957 年,美国学者 Lado 提出,“外语教学中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即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To be bilingual, one must be bicultural)”。足见,语言中的文化(culture in language)及文化中的语言(language in culture),对英语语言学习者的重要性。对英语教师的启示在于: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文化教学意识,改变一贯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做法;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有选择的教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认识到学习英语就要学习西方文化,避免用汉语生搬硬套。教师要善于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地道语言结构与文化知识同行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课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使用的教科书必修六)为例,该套教科书包括了五个单元,包括“Art”“Poems”“Ahealthy life”“Global warming ”和“The power of nature”四个主题。这些单元所涉及的主题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渗透有西的社会文化知识。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此加以利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教授,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特别喜欢“A healthy life”之类的话题,教师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的這种积极的情感进行文化教学。

(三)语言形式与交际功能同行

在交际实践中,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并不意味着能讲合乎规范的、得体的语言。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是交际能力培养的基础,但语言学习的最佳目标的实现和交际能力的具备绝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在日常教学中,有的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语法也能说的头头是道,考试也能每考必“捷”。但是,一旦要他们交际,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形式基础,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应注重其文化交际功能的教授,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做到使两者并行不悖。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同时成为语言文化知识的掌握者和运用者。

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我们而言还任重而道远,拙文旨在讲明跨文化英语教学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的特点,以待对此有兴趣者深入研究。

作者:曾峥

上一篇:我国地方传媒教育研究论文下一篇:建筑企业施工工程预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