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

2024-04-15

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共6篇)

篇1: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

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发展

文化与国家关系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国家之间的经贸发展、政治互信、文明进步以及两国人民的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中俄两国是彼此相邻的两个大国。中俄两国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对于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其中作为纽带作用的文化交流自然也应该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从中俄文化交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笔者认为中俄两国文化交流面临很多困境需要破除,否则会直接影响中俄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使两国良好关系缺乏文化根基。

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两国大规模文化交流始于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它是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产生的,而其后来的发展也一直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以中国的角度为例,从中苏蜜月期苏联文化作品大量引进,到中苏交恶后对苏联修正主义文学的批判,到后来中苏关系正常化之后文化交流的恢复,以及现在中俄基于巩固和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需要而有官方推动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无不渗透着政治的影子。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两国关系的升温,中俄文化交流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之下发展较快。政府主导、顶层推动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特征。1992年,两国签订《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95年,中俄达成《中俄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定》,近年来,中俄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等文化交流平台。这些都是两国政府努力推动两国文化交流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然而,历史经验向我们证明,政府主导下的两国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所发挥的维系作用有限,在中苏交恶时期,两国相互妖魔化的背景下,之前由政府主导的两国文化交流对维系两国关系起的作用有限。

下面,我将从两国文化传统、科技、文艺、地域等方面进行分析。

俄罗斯地跨欧亚,其历史文化具有两面性,即兼有东西方文化特征,形成了独特的东正教文化,而中国则是典型的东方文化。民族主义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以第三罗马自居的俄罗斯,具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济世情怀。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在苏联时代的典型表现是大国沙文主义。而在苏联解体之后,面对国际地位的巨大落差,则催生了排外情绪。同时,俄罗斯文化产生于无地理屏障的平原地区,历史上战乱不断,形成了尚武精神,喜欢走极端路线,缺乏妥协精神。而中国则传统文化则主张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强调中庸之道。两国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两国文化交流面临挑战。

科学技术是中俄两国文化合作的重点,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两国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迫切需要进行科技合作,提升两国的国际竞争力。且在能源、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领域成果丰硕。但是,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以其中典型的军事科技合作为例,其合作形式多为中国提供资金,俄罗斯向中国输出军事科技的形式。而中国科技实力逐渐上升,俄罗斯则继续吃苏联遗产,进步缓慢,俄罗斯军事技术对中国吸引力逐渐下降,中国逐渐摆脱了对俄罗斯的军事技术依赖,甚至对俄罗斯的军火

贸易构成威胁,而俄罗斯对中国的猜疑也日益加重,不愿与中国分享最高端的军事科技。两国科技合作在未来面临挑战。

苏联时代,俄罗斯文艺对中国影响巨大,苏联电影、小说、音乐、舞蹈、美术等给一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记忆,并影响了中国文艺的发展。然而苏联解体之后,伴随着国力的下降与经济的衰退,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也逐渐式微。近年来,虽然有中俄文化年、语言年等活动,增进了两国文化交流,但也面临着文化交流的简单化、片面化的问题。两国文化活动没有相应的文化产品的支撑,也没有实现对对方优秀文化的吸收。,从整个社会层面,民众对两国文化的了解仍然有限。这显示出自上而下推动的文化交流活动面临的困境。

从地域上看,中俄文化交流有很强的地域性,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文化交流程度较高,而其他地区则交流程度有限。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基于地缘有关,也与历史文化因素有关,这些要素在其他地区都具有不可复制性,很难在其他地区推广。

中俄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由此可见,当前,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很大程度上是在两国政府推动下进行的,两国文化交流缺乏文化源动力,这就意味着,中俄两国当前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两国政治关系的表现,是政府推动的结果,而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两国文化交流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深度和广度相对不深,两国人民还存在着对彼此的偏见和不友好、不信任的问题。两国文化方面的摩擦在将来也会不可避免。文化交流成为两国政治关系的附庸,政治对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文化交流对增进政治互信的作用却极其微弱,甚至因为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缺乏而导致政治上的不信任。所以,在政府主导下的文化交流活动难以担负起增进两国互信,增进人民之间的感情,最终为两国关系发展打下坚实文化基础,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艰巨使命。必须实现中俄文化交流形式转型,由至上而下政府推动变为自下而上民间主导。这样才能发挥文化在维系两国之间关系正常发展的纽带作用。

篇2: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

我本人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我单位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有的职员一方面自信有能力达到自己的理想,不能达到时不服输;另一方面,又觉得现实冷酷,太不公平,付出的努力得不到相对的报酬,而产生内心的矛盾究竟是安于现状?还是继续努力?向理想迈进?还是自暴自弃?因此,如何利用员工的期望来达成人力资源的管理一直是我和同事们考虑的问题。

一、员工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员工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很多种:就绩效考核来说,一般的员工认为:考核是领导的事,只要埋头做事,不怕评估成绩比别人差。这种消极想法的结果往往是:领导的评估成绩总比希望的结果差。就考核的原则和目标而言,考核应该是公平的,应该重德识才;应该客观周密,应该平时重于定期。

事实上,即使有规模的公司,在这方面仍不免难达理想的标准,正因为如此,员工流动率高以及工作效率低的企业,常常是因为考核有欠公平,不够精确,只偏重于个人好恶所造成,当然,人对人的考核,总有其主观性,然而越接近客观公平,越能发挥它的功能。又如劳资双方的理念差距:根据劳资关系发展的历史,员工与聘方之间,经常为观念上的差距发生不和,站在对立面互不相让,聘方认为员工效率不佳;从古代,经工业革命,而至近现代的商场,无一不是站在各自单一的立场互争长短,以协议、谈判使对方让步。只要这种关系存在一天,理念上的差距便存在一天,直到双方都静静地坐下来,雇方开明,劳方合理,两相容忍,才能使双方的差距缩短。我用的是缩短二字,而不用消除,因为但凡理念上的范畴必定是各抒已见,各抒所长,以自己认为客观而具体的方法,说服对方,只要对方能够了解、尊重他方的见解,就已接近成功了。在实际经验中,凡是劳动条件、薪资、工时、休假、福利等等,每一项几乎都随理念差距而发生或大或小的争议,造成企业中的误解或困难,进而增加了人力资源部门的负担。

所以我认为,采取人为的方法,在企业内妥善运用并制造各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期望,并竭力填补期望与现实之间的间隙,一方面使差距日益缩短、减少,另一方面以更高层次的期望值发挥人的潜能。

二、制造个人期望以缩小差距

如何缩短个人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呢?首推工作成就动机,就是利用马斯洛的需要论使企业中的员工同时产生多种层次的多项需要,并且在正常情形之下,使当事人无法在短期内达成这些需要。也就是说,用心理学上的期望模型为起点,激励员工产生奋发向上的内驱力,然后逐步增强这种力,当这种特定激励引发的行为反应得到了报酬时,则员工继续发奋的可能性较大,用这种方式使工作人员逐渐增加其成就感,隔一段时日后,可长可短,可以是计划性的,也可以是偶发性的,重复行之,但深度可以不同,使新鲜与刺激的感受制造各种差距,但是随时又在为弥补差距的缝隙而努力。生涯规划,表面看来,是注重个人的发展与事业的安排,其实,任何人的工作前途,都与他所从事的行业共进退,企业没有个人,不能存在,个人没有企业来发挥所长,便无法生存。同样的,个人的需要、期望与发展,不能是单方面的,必须配合并符合企业的发展与需要。企业与员工,两者的需要与发展的相互依存与否,便是差距存在的原因。在处理方式上,企业应建立合理而公开的生涯规划制度,并在制度中详细制定生涯规划的原则、执行方式,并列为公司目标与政策,以便由最高阶层的主管予以支持,管理者应恳切检讨自己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是否确实配合企业发展需要。

当然这是理想化的配合,但也未尝不是可能的事,因为,即使人的价值观各异,都很自利,却仍然潜伏着浓厚的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使这个社会更美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利益增加了员工自利间的差距,然而有效地运用利他行为,则又削减了两者间的差距。交互作用的结果应是双赢的。

三、管理趋势对期望与现实的互动

基于商场的多变、市场的多元化,管理的发展已走向科技化。这种趋势加速了期望与现实差距的交互作用,也可以说两者间的关系日趋复杂,互动对员工与企业的影响也日渐深远。就以两者的互动对产品而言,越是高科技的产品,越会使员工的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科技需要智慧与创新,所需要的是活力充沛,知识专、精的人才,如果没有卓越的人才,便无法使产品推陈出新。因此外界环境影响了产品结构,以及制造产品的人。对这种情况,企业人应随时把自己的期望值提高,也就是说,要具有向标准挑战的特性,以便从获致成功中得到满足的成就动机,以便预防现实的差距把自己拉远,所以企业要用例外管理,加强培训专业科技人员。

再看看市场的多元化对两者互动的影响。市场的需求决定了产品的类别。当然这是以顾客为导向的产品政策。在这种政策之下,厂商或企业努力的目标,是在品质上、服务上、价格上满足顾客。顾客至上的结果造成了企业员工对现实的不满,有时甚至顾客水准与自己的理想大相迳庭,因而在观念上产生差距。由于时代与环境的趋势使然,在这种交互作用之下,一方面员工要自我调整,改变观念,接受这个必然的事实,使自己活得更加快乐,另一方面,要修正顾客这一名词的定义: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满足顾客,任何人一举一动的对象都是顾客。当自己也是别人的顾客时,便不会感到自己是吃亏的,更不致因为别人的“动”,使自己变得 “被动”,而感到“委曲”。

上面两例,充分说明了期望与动机是多么接近,而距离现实是多么遥远,这种差距的存在是自然的,好在每一位有良知理性的人,都会感悟到这种事实。适当地加以调整,适应能力强的人,便能无往不利,如鱼得水;调整并适应能力较差的人,免不了要怨尤现实的残酷无情,自己又是多么怀才不遇。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成功,就在于把两者的距离拉近。这种自发性的交互作用,有时可以弥补某些人的缺失,然而只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及卓越的领导者,才能制造运用这种交互作用间的互动关系。

一个健全、有活力的企业,极需要上述两种人员来发生主导作用,在追随者或部属的期望与现实互动中,更具有高度的正面效果,与超乎寻常的效能与效率。而专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正是缩小期望与现实差距互动的媒介。

篇3: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

1 文化反哺的实质及成因

1.1 文化反哺的实质

所谓文化反哺就是指“一种发生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 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现象, 其实质就是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积极主动的文化影响的过程。” (1) (P16)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 文化反哺就是指传统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反过来施加影响, 向他们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化过程。它也是人类文化传递在代际之间所呈现的关系与方式之一:反向传递模式。以往人们只注重前代人对后代人的教育作用, 而对于人类后代对前代的影响作用认识不足, 原因在于以前的文化传递一直是以顺向模式为主的, 即文化传递的方向总是从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在现代社会这种情况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

1.2 文化反哺的成因

关于文化反哺的形成原因, 目前国内学者周晓虹、弓丽娜、王宁等已经做出了许多探索, 成果也颇丰, 但笔者认为还是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 为什么会出现文化反哺这种现象, 究其原因而言, 笔者认为主要是由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局限性而导致的。我们都知道, 无论是客观世界, 还是个人的主观世界都是非常复杂的, 它们就像一个“大杂烩”, 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杂乱无章或者浑浑沌沌,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所认识的客观世界都是以一种表象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就导致我们很难一眼望穿、看透。许多时候, 我们可能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或者是“窥一斑”而未必能“见全豹”, 这就会出现以点代面, 以偏概全的结局。由于我们所认识的对象自身并不能把它的实质和内容暴露无遗, 并且常常会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复杂局面, 这也就会导致人的主观认识上的“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纷争, 所以出现文化反哺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 文化反哺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

2.1 关于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它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它不仅是一种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人际关系, 更是促进师生不断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复杂的人际关系, 它的性质和水平对现代教育活动及其效果都具有重要作用,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 师生关系既具有人际关系的一般特点, 又具有自身的特征。

2.2 关于传统师生关系

在中国, 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几千年来师生关系一直维系着“唯师独尊”、“师道尊严”的“我—它”型师生关系。在这种“二元对立”的传统师生关系中, 教师始终是知识的拥有者, 学生只能是知识的接受者, 教师以完全社会化或无所不知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 对学生尽的只有“教化”与“施与”的责任;教师是权威, 学生只能服从且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对教师的言论只有“言听计从”和“服服帖帖”, 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那就更不用说教师向学生学习了。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异议, 就会被人们认为这个学生没有道德、不正常, 这样的学生自然也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成为了“枪打出头的那只鸟”。事实教育了这样的学生, 在学习生活中, 在公开场合, 千万不要讲“冒犯”在上者的话, 千万不能认真。纵观几千年来中国的教育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 在这样的伦理约束下, 我们培养了许多懂得“顺从”、“迎合”、“依赖”的“正常”人。这种“我—它”型的师生关系, “我”始终将“它”作为认识对象, “它”根本没有和“我”进行对话交流的资格, “我”并不需要关注“它”的发展, “我”在乎的只有“目的”和“手段”。

2.3 文化反哺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

(1) 削弱教师的知识权威知识权威是指教师作为知识代言人, 比起经历和知识比较少的学生而具有的知识经验方面的优越感, 但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局限性的客观存在, 加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 使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全国乃至全球的信息, 这使学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由此而导致“教师知识权威的不可替代性大为动摇, 逊色不少”。教师知识权威的削弱意味着教师不再作为知识库供学生提取, 也意味着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教师的传统知识开始从教师知识权威中心向边缘失落, 宣告了教师知识权威形象在历史舞台上的淡出”。 (2) (P44)

(2) 转变教师的角色权威在传统师生关系中, 教师是育人的角色:教师既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 又是言传身教的教育者;教师是行政管理的角色: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 也是课堂纪律的监督者和集体气氛和舆论的营造者;但是文化反哺现象出现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改变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知识的拥有者变成知识的组织者, 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权威报告《学会生存》中说:“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 他将越来越多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 而不是拿出现在真理的人, 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3) (P229) 同时, 在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 角色权威也不会完全消失, 它只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作用方式, 使之趋于均衡合理。

(3) 弱化教师的心理权威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始终处于心理的上位, 由此逐渐形成了对教师和学生截然不同的形象设定:“训话者与听话者”, 文化反哺现象的大量存在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学生不只从教师那里学习, 接受既存的传统文化, 他们还应有自己的认识、见解、思考和创造, 并且学生的认识、思考和创造还能够影响到教师, 使其向自己学习, “教学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尊重其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这使学生能忘我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这些变化无疑使教师社会代言人地位开始动摇, 使教师的训话者形象遭到破坏, “已经习惯于在学生面前发号施令的教师, 在崇拜时尚、追随流行、极力挣脱束缚、张扬自己个性的学生面前, 心理必然会产生极大落差, 这削弱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 对此, 教师不得不黯然面对。” (4) (P12)

3 文化反哺对传统师生关系的重构

3.1 文化反哺视野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

文化反哺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是在反思传统师生关系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型师生关系, 是从文化反哺这个视角去研究师生关系的, 它对传统的师生关系采取的是积极的扬弃的方式。文化反哺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将突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 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 重视他们的感情和意见, 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等。” (4) (P12) 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鼓励师生之间相互学习, 它将会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师生观, 充分认识师生之间的互惠共生在他们未来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有向学生学习的思想意识, 要克服“知识权威主义”, 努力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 在日常交往中, 师生应以诚相待, 将心比心, 尤其是老师要努力克服“一言堂”、盛气凌人的官僚作风, 师生之间应该多加强联系和对话, 并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氛围。

3.2 文化反哺视野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1) 民主与平等性理论和实践都表明, 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是指在交往活动过程中, 师生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 享有同等的地位、相同的权利, 且以主体性人格自居, 平等地、自觉自愿地参与、开展各项活动。凸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反思与挑战,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其核心是要求人们把师生看成是完整意义上的“人”, 而不是“物”。它要求人们清醒地意识到: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 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有人肯定会担心,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会削弱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这种担心实际上是多余的。因为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中, “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 而是得以重新建构, 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情景共存。教师是内在情景的领导者, 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在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将作为独立主体的人, 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 主动自由地表达他们的天性和聪慧, 且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 获得成就感和生命的价值, 并时刻感受到人格的自主性和尊严。与此同时, 赋予师生关系广泛的民主平等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建构文化反哺视野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客观需要, 也是我们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现实要求。

研究表明:传统师生关系根本没有民主平等性可言。在这种专制的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中, 师生被明显地分为两大阵营。一方面, 在教育教学以及日常生活中, 教师常常以“高不可攀”、“无所不知”的角色自居, 他们“总是带着社会赋予他们的与职业俱来的特权, 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 以种种‘神圣’的借口, 心安理得地强制学生学习, 而对学生在性格、兴趣等方面表现出自我发展的趋势总是用种种方法去防范”;另一方面, 这种师生关系排斥了师生交往的民主平等性, 它把师生之间的“人—人”关系异化为“物—物”关系。面对教师, 学生充当的更多的是物的角色, 缺少的是人的尊严和权力, 丧失了人格的主体性。因而, 长期以来, 学生这个群体一直把教师的言谈举止视为自己效法的榜样, 很少有人敢于质疑于老师, 即使是错误的, 学生唯有盲从, 才能获得“发展”。在这种师生关系氛围中, 学生的思考都被教师包办了, 随之而培育起来的只能是与日俱增的顺奴。可见, 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极大地妨碍了师生的自由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客观上必须构建一种具有民主平等性的新型师生关系。

(2) 对话与合作性依据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理解, 所谓对话与合作性的师生关系, 就是指“使儿童成为教师、教育者、家长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教养和形成他们的个性的自愿的、有利害关系的战友、志同道合者, 成为教育过程的平等的参加者, 成为对这一过程抱关心和负责态度的人”。在合作的师生关系中, 师生的交往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师生都将成为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主人。教师既不再是教育活动的唯一主宰者, 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在上者。取而代之的将是教育活动中的合作者与对话者。师生关系的合作与对话性体现了师生相互关心, 互相帮助, 共同发展的集体精神, 同时也是文化反哺视野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新特质。对话与合作性的师生关系肯定了在师生交往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双向影响、交互作用, 体现了崭新的现代师生观, 它为师生的不断社会化营造一个更加自由健康的人文环境。

实践证明, 文化反哺视野中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对话与合作性的。美国学者厄内斯特·博耶郑重指出:“如果教师和学生不认识到他们需要合作, 一起来完成重要的工作, 那么, 学习有成绩的希望就会减弱。如果学生认为教师与自己疏远、……那么原来令人激动的探讨学问就会变为一系列无独创性的例行常规。” (5) (P46) 由此看来, 笔者认为, 凸现师生关系的对话与合作性, 既体现了师生对教育实践活动价值的尊重, 突出师生共同参与教育实践活动, 又体现了我们对教育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的重构。

(3) 未来与创新性所谓具有未来与创新性的师生关系就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 师生之间所结成的人际关系, 不仅指向当前, 而且着眼长远, 指向未来, 更主要的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文化反哺体现的文化价值取向乃是面向未来的文化, 它要求年长一代“必须与年青一代共同学习, 了解如何走向未来之路”。基于此, 文化反哺视野中建立起来的新型师生关系, 必须具有未来性, 使之能够面向未来, 真正着眼于师生的长远发展。可以预见, 文化反哺视野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之后, 即使学校教育活动暂时结束了, 它对师生所产生的影响却是长远的。因为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已经对师生产生了从认知到情感再到行为乃至人格的一系列刻骨铭心的影响, 它必将对师生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事实上, 教育的过程乃是师生共同发展以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自身也同时受教育, 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也使教师受教育, 师生相互影响, 走向未来,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 作为教育活动中最活跃、最革命的两个因素—教师和学生, 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以及他们之间所结成的人际关系等, 其价值取向必然是创新的。从这个意义上看, 反应文化反哺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也必然是创新的, 创新将是文化反哺视野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不断获得发展的生长点。

3.3 文化反哺视野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1) 正视文化反哺现象, 保持开放心态未来是弱化或没有权威的时代, 教师必须要正视并对此作好准备, 学会在没有权威的境遇中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重新审视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传统师生关系, 克服优势心理。教师应避免因循守旧等消极心理的产生, 要有勇于接受客观事实和接受社会挑战的开放心态。不断地完善自己丰富自己, 不断调整认知偏差, 更新原有的认知结构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 与时代同步合拍。

(2) 作好角色转换文化反哺时代, 教师需要转换角色, 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为教育“平等中的首席”;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化为主动的研究者。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做知识和文化的创建者, 师生不再是文化代表与文化受众, 教师也不再是传授现成的文化, 而是要和学生一起在社会化过程中去建立新的文化, 实现自我超越和更新。变专制型为民主型, 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相互磋商、相互合作的民主平等关系,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等环节更多地听取和吸纳学生的意见与看法, 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

(3) 向学生学习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乃至教师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在信息时代, 不向孩子学习就无法教育孩子, 也无从适应时代的巨变。” (6) (P9) 文化反哺的社会是两代人同成长的社会, 成人由于年龄、知识、经验、习惯、观念、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往往在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信息时不如孩子快, 不如孩子多。这些已经成为客观事实。一方面, 如果不向学生学习, 我们就不了解他们的心理和存在的问题, 有什么爱好、愿望、性格、我们就无法教他们;另一方面, 如果我们不向孩子学习, 仍高高在上地摆着那付师道尊严的空架子, 久而久之, 你那架子在学生心目中就会轰然倒塌。当前教师再也不能抱着固有的意识和经验不放, 不思进取。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我, 始终以学习者面貌出现, 终身学习, 尊重学生, 并且敢于和善于向学生学习, 敢于当学生, 这样, 不仅学到更多的知识, 了解学生, 而且使学生看到教师也不是万能的, 也不是圣人, 我们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也就是因为有局限性, 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 甚至向学生学习。

4 结束语

笔者将知识经济时代典型的文化传承方式——文化反哺, 作为研究师生关系的新视点, 通过对传统师生关系进行反思, 力图从文化反哺的角度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当然, 文化反哺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提出, 仅仅只是研究师生关系的一种思路, 且文中所涉及到的许多概念观点还很不完善, 甚至是幼稚的。但是, 是否能够坦然地面对孩子们对我们带来的影响, 如何接受孩子们的影响, 实现师生或两代人共同成长, 这在文化积淀深厚而历史悠久的中国己经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 它需要对多方面的探索。

摘要: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 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冲击, 从文化反哺视野来重新审视传统师生关系, 并试图从文化反哺角度对传统师生关系进行解构与重构, 努力建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文化反哺,传统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①周晓红.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青年界, 1998, (创刊号) .16

②张雁华.论文化反哺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11, 44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229;239.

④张雁华.“文化反哺”启迪下的新型师生关系[J].教育导刊1999.2.3.12

⑤张雁华.论文化反哺视野中师生关系的特征[J].教育导刊, 2002.2.3.46

篇4: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师生关系

如果说教育是一座大厦的话,师生关系就是它得以建立的基石,而其中理想的师生关系则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全部意蕴包含在师生关系中,教育过程可以看作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建立的动态过程。因为师生关系的展开和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学生获得人际体验技能和终生交往品质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价值系统的现实基础。从文化生态的观点来看,师生关系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私人关系,它具有公共领域中人际关系的特征。“文化生态”这一术语力图标志的是群体成员之间在精神、心理、情感、价值观及行为等方面的互动关系,包含着对多样性、差异性、独特性、个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班级是由教师和若干有着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所生活的社区文化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气质的学生结合而成的文化生态组织。教室是班级授课和学生自学的场所,就构成了一个“文化生态圈”,而且这个圈中的“文化生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效果。在教室这一文化生态圈中,自主表达与自主探索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当前教育体制中的师生关系

在教室中,我们可以发现师生关系中常见的行为模式和文化一心理效应:权威关系、顺从行为、从众行为、暗示、模仿、感染、利他行为、侵犯行为。而这些行为由不同个性、气质、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的教师和学生表现出来,其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不难想象的。然而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体制影响下,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十分明显。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已经严重扭曲了正常的师生关系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变得非常苛刻,使本来应以民主、平等为基础的师生关系,变得相互对立、缺乏真情,这样只会压制学生的自主性,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在教室这一文化生态圈中,充分体现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

西方有学者强调,在学校、教室这个“文化生态圈”中,教师角色应该被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室是一个观念的生态圈,教师是看守这个生态圈的管理员。教师应该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中。正如当代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所认为的那样,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关系、态度和素养上的。所以在教室这一文化生态圈中,要让每个学生根据个人的意愿和节奏,选择适合个人兴趣和能力的活动,自由自在地学习和探索。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角色及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必须进行必要的转变和调整,用交往和对话的精神来重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的顺利进行。

1作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所以,教师必须调整过去教育教学中的角色,转变为对学生进行指导,“师道尊严”转向师生民主平等。传授知识的教育观转变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观。在各个环节上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从而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并在自主学习中真正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理解、尊重、关爱,受到激励、指导和鞭策。

2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向综合型教师转变。要成为一名综合型的教师,除了自己学习外,经常参加教师培训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在英语文献中,师资培训这个概念已变化了三次,由最开始的teacher training变为teacher education,最近常使用的概念叫teacher development。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们对师资培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认识。因为training一词更多用来指技术、手艺上的培训,对教师的通才教育和智力开发不加过问。是培训教书匠的。因而后来改为“师资教育”,把教师的培养从“培训”提到“教育”的高度,不仅给他们具体可行的教学技能,还为他们提供理论基础等综合知识,从总体上提高教师的素质。但只是把理论和发现告诉老师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了“师资发展”这一说法。这种叫法更加强调在“教育”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从而评估教学效果并开展教学中的科研。所以,参加培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素养,开拓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还能提高职业成熟度。

3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发展。在班级授课时。教师面对的是众多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人格特性和智力水平的群体。因此,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和个体的发展;既要为特长生的全面发展考虑,也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和策略,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与学生真正沟通,融洽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我们应将个别化教学与整体性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解学生的思想、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真正沟通。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爱其课”。也就是说,学生跟教师关系融洽,他就会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学习中,喜欢该教师所教的学科,愿意遵守这个教师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带着良好的情感来正面理解教师的语言并主动接受这个教师所给予的教育影响,也就容易实现情感上的合作。反之,如果师生沟通不理想,教师无论怎样用心良苦,出发点是多好,学生也不愿意接受,并且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使得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无法顺利进行。

(1)师生沟通中,教师是主导。在课堂上,教师合理地使用眼神,对融洽师生关系很重要。授课时,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不断地在课堂间来回走动,它既能缩短师生的距离,又能及时发现其共同性的错误,便于及时解决。

(2)作业评语也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有效方式。笔者认为,作业评语的重要性应等同于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因为课堂用语转眼即逝,而作业评语却能长久保存。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所面对的是每一位学生的作业,便于个别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语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师生对话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学生阅读作业评语也是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因为教师在评语中所使用的语言是有实际内容的,即对某个学生及其作业的具体情况所进行的分析或评价,所以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并接受且印象深刻。

(3)主动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实际上,平时与学生的交流,除了学习问题,还可以谈国内外时事聚焦、体育比赛、小说、电影等。教师及时捕捉到大量的教育信息:学生们在想什么?喜欢做什么?希望了解什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后,在做教学工作时就具有了针对性和时效性。

(4)愉快教学。同样是学习,师生心情不同,教学效果自然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将与课本知识内容有关的故事、背景知识、人物传记、小幽默等等穿插在课堂所授的内容中,把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变单纯性的讲解为灵活多变的传授,根据不同的课题,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愉快教学的实施,可以把教师的注意力由应付各种考试引导到钻研业务,探索改革,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轨道上来.还能使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在温馨和谐的语言教学气氛中学得轻松、愉快,还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篇5: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看

以人为本的文明城市建设,要求有一个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和美的城市社区环境。其中,绿地、安全、平静、整洁等环境质量指标是文明城市的重要尺度。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并不是单纯追求物质文明成果,更重要的是追求城市人的文明。它要求市民的文明要与城市的文明设施相对应,要求城市生活主体市民对文明成果的自觉创造和保护。因此,城市环境与设施虽重要,但城市人对设施的态度更为重要。只有以高水平文化教养的市民与高质量的文化环境相配,才能真正体现文明的内在品质。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内涵,要求环境符合人性,更要求人在环境中展现人的尊严与美,要求人与城市环境协调统一。因此,建设文明城市,根本在于市民的精神面貌、道德水准、人际关系、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教养,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生活的文化质量。

基于城市文化的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思考,不能不使人感到,城市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满足城市文化内涵的要求。

第一,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统一的城市教育体系,提高市民的整体文化意识。市民的文化意识是城市建设的根本任务。目前,城市社区教育存在着空白。这样,导致中国城市文化建设中,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市民教育体系,使广大市民缺乏市民意识和社区成员意识,因而缺乏对城市和所在社区的关怀意识,参与意识、维护意识、建设意识,表现出在公共生活中公德意识的欠缺和行为方式不文明。遵循城市文化的内涵,必须考虑如何建立有效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加强社会理想和责任感教育、开放意识与变革精神教育、社会公德与市民人格教育,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通过教育,促进市民的文明意识的成长,培养其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参与意识,确立爱护城市形象的市民意识。第二,建立城市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相统一的城市特色文化体系,塑造有个性的城市文化形象。城市的文化特色,既是城市的外在环境,也是指城市的精神生活,不仅包括现代文化,也包括传统文化。城市的特色文化可以是某种资源、某种工艺、某种优势。塑造城市特色文化,从外在方面讲,它可以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鲜明的特色产生出独特的美感,增加城市的魅力,展示城市的生机和活力。从内在方面讲,塑造城市特色文化,是文明城市的文化内涵的要求。独特的城市文化,将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培养出特定城市文化人。这有助于市民形成热爱自己所居住城市的情感和自豪感。建设城市特色文化,首先是创造本城市新的文化特色。在创造城市特色文化中,应注入人文精神,融入优秀的文化传统,时刻把握城市文化的内涵,即塑造城市特色文化的目的在于促进市民形成共同的审美观念和强大的内聚力,促进市民人格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培养民族自豪感、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第三,建立主流主义、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相统一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不同文化素质的市民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单一化的城市文化不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因此,城市文化应该保持多层次和多样化发展状态。目前,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受到大众文化的严重冲击,而大众文化感性化、平庸化、低俗化的倾向,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市民,使他们缺乏对文化意义的思考,缺乏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使其文化欣赏品位不是在提高,而是在逐渐下降。不仅如此,某些大众文化产品完全放弃道德理论,诱导一部分大众文化欣赏者堕落。为此,在文明城市的追寻和建设中,必须提倡主流文化,让主流文化占领城市文化阵地。同时也要引导市民的文化欣赏品位,增强对各类文化的评价能力。

篇6: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

海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张瑞敏把海尔管理模式总结为12个字:“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

(一)海尔文化的构成根据“同心说”将海尔文化的构成分为三个层面:

1.精神文化层

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与核心地位。在海尔文化里这一层也叫观念层。它处在同心圆最里面那层,它的核心的东西是价值观。海尔的精神文化层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海尔理念;第二,海尔精神;

[4]第三,海尔目标。

2.制度文化层

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同心圆里一个半径稍微大一点的同心圆就是海尔文化的制度层,海尔制度层主要包括企业的一些制度、规范、工作标准等。[4]

3.物质文化层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半径最大的同心圆,就是海尔文化的物质层,物质层主要包括企业的厂容厂貌、工作服饰、文体活动、产品、服务等。[4]

(二)海尔文化构成因素间的关系

海尔文化的三个构成因素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为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企业的精神层为企业的物质层和制度层提供思想基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制度层约束和规范精神层和物质层的建设;而企业的物质层为制度层和精神层提供物质基础,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如果大家到海尔去参观,看到海尔的厂容厂貌,管理得井然有序,如果你是海尔产品的用户,觉得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还不错,那么,你看到的和体会的应该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层方面的东西。有的人要问,他为什么管理的这样井然有序,它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什么如此优良,这就是到了这个文化的制度层了,因为它是由一套制度、规范、标准等来做保证的;有的领导要深究一下了,你的制度、规范、标准是根据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制定出来的呢?这就到了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了,到了最核心的部分了,即以一种什么样的观念在制度层才能产生什么样的制度,在物质层里面才能得到一种什么样的体现,这就是说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精神层的内容。

二、海尔文化中的“以仁为本”

儒家主张,人之初,性本善。“孔子贵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孟子曰:“人皆有不忍子心。”这已经成为历来学者和思想家的共识,仁的本质与基本内涵是“爱人”,“爱人”是仁学的本质内涵。仁在中国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把社会清明的希望放在圣人身上,造成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人治”的现象与特征,虽然这与现代社会追求法治的方向不符,但是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已经深入民族心理层面,这种价值观在社会事件与民意中反复体现。海尔也在其企业文化中融汇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6]

(一)“三心换一心”与《排忧解难本》

海尔总裁张瑞敏喜欢引用一句古语:“上下同欲者胜。”企业领导必须在琢磨人、1

关心人上下功夫。海尔的“三心换一心”与《排忧解难本》就是体现了这一点,这种理念与做法具有中国儒家仁学价值观的特征。“三心换一心”的内容:

1.解决疾苦要热心

海尔有一个运转体系,专门帮助职工及时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公司组织了一个 自救形式的救援队,员工人手一本《排忧解难本》,如有困难,只要一个电话,排忧解难小组就会派人解决。

2.批评错误要诚心

海尔的中层以上干部实行红,黄牌制度。在每个月的中层干部考评会上,都要评出绩效最好与最差干部。最好挂红牌(表扬),最差挂黄牌(批评),并具体的剖析情况,使受批评的干部清楚错在何处,明确努力方向。在海尔,人际关系是透明的,考核制度也是公开的。

3.做思想工作要知心

海尔的知心主要体现在建立多种制度,了解员工心里想什么,希望企业做什么。在海尔,每半年一次职工代表大会,让员工了解企业,充分发表意见,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监督;各种形式的恳谈会,集团规定各事业部每月举办两次恳谈会,各公司、分厂和车间的恳谈会随时召开。员工和领导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海尔的“心桥工程”是利用《海尔人》开辟“心桥工程”栏目,通过该栏目反映不愿公开场合说的话。

孔子在政治经济上主张既竭力维护上下尊备,有坚决反对过分的压迫与剥削。在海尔文化中正是做到了“仁”,对员工“礼”与“仪”的外在约束及激励。

(二)“范萍事件”与80/20法则

1995年7月12日,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公布一则处理决定:质检人员范萍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选择开关插头插错和漏检,被罚50元。海尔高层敏锐的意识到范萍漏检所揭示出的哲理:偶然中蕴涵着必然。偶然是:范萍漏检,但是如果产品质量过硬,这中种偶然就不会发生,所以必然是:管理漏洞!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的关键在于干部的水平与作风。什么是领导?领导就必须承担领导责任,承担领导责任不是口头说说、不关痛痒的自我批评一下了事,而是要动真格的。此事件最后,分管质量的负责人自罚300元,并做了深刻的书面检查。由此奠定了海尔的80/20原则(即企业发生的任何一件过错,管理者承担80%的责任)。

关键的少数制约次要的多数。管理人员占20%,是少数,也是关键的少数。管理要抓住关键的少数,也就抓住了系统,这样就能整个企业有效地运转。如何真正做到通过20%来管理80%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员工出现责任时,管理人员也要承担80%的责任。通过“株连”,使管理人员始终保持对下属的严密监控。

在传统文化中“仁”这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与要求,它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1]海尔的这个原则与仁学是一致的。

三、海尔文化中的“以人为本”

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认为,中国儒家学说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就是一种人道主义。它宣扬群体本位,要求等级制结构中各负其责,尊卑有序。它是海尔精神与制度文化的核心。海尔就是处处“以人为本”[5]

(一)“赛马不相马”的人才理念

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事业,谁拥有最多的高素质人才,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取胜。海尔的人力资源开

发自一开始就是“人人是人才”,“先造人才再造名牌”,率先转变大多数企业干部处的职能,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不是去研究培养谁、提拔谁,而是去研究如何去发挥人员潜能的政策和机制。海尔给员工搞了三种职业生涯设计:一种是专门对着管理人员的,一种

四、海尔文化中的“诚信”

崇尚信义,重视诚信,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强调守信,他

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几千年来,“人无信不立”。“言必行,信必果”已成为普遍流传的口头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新的一轮市场竞争中,加强信誉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要素是资信文化,诚信既是一个企业与经营者的经济生命,也是不断提高其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应当看到,中国是在未经历过工业革命和发达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从计划经济体制直接进入市场经济之路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一个较长的“双重体制并存”时期,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市场繁荣与市场混乱的并存就成为“双重体制并存”时期中国市场运行的一种阶段性特征,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信用缺失危害严重。信誉与市场资信短缺,还危及到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诚信精神,提升企业的信用含量,摈弃经营中的虚伪、假冒、欺诈和失信就成为我国企业新一轮发展中的战略问题。

上一篇:歌声里的岁月高中作文750字下一篇:只字加一笔是什么字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