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2024-04-18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精选6篇)

篇1: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秋秋:一七五 五六七 一二四八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重新诠释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根源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看句式转换在《青铜女像》译本中的应用 对《愤怒的葡萄》中圣经原型的分析 《麦田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苔丝人生悲剧的研究 从弗洛姆的社会过滤理论看中国诗词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中英数字习语的翻译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抽彩》女主角的命运 浅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 网络语言特色分析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从浪漫主义角度剖析《海上钢琴师》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达洛卫夫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 愤怒的尊严——浅析《愤怒的葡萄》中失土农民的抗争历程 从美国核心价值观分析美国家庭学校产生的必然性 Posi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Reading Strategies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论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On the Differ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从目的论看林语堂《浮生六记》翻译中增译法的运用 《呼啸山庄》中哥特式风格的表现 英语谚语的民族性及其艺术特色 外交辞令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从文化差异比较研究中美家庭教育 《宠儿》的非线性叙事模式 多媒体技术在早期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看美国梦 《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 教师身势语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An Anal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 《威尼斯商人》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论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基督教对美国黑奴的精神救赎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 不可避免的命运—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后现代分析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It be Adj of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语义的构式语法研究 守望何物--《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困惑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反思《夜访吸血鬼》中的同性恋现象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 广播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 从清教理想主义角度解读《红字》中的和谐思想 从《劝导》主人公形象看奥斯丁创作思想新特点 《珍妮姑娘》主人公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动机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 On the Anti-traditional Factor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调查 从模糊语分析广告语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s Shown in Forrest Gump 论东西方死亡观之差异 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 on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化妆品说明书特征及其汉译技巧(日语系毕业论文)关于中日赞赏语的比较研究 The Hero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 礼貌用语中的语用失误 以迪士尼为例分析美国文化在全球扩展这一趋势对其本身影响近年来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简析 从生态视野解读狼图腾 灰姑娘文学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研究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 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主宰还是学生为中心 高中英语听前活动设计探究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中英文数字文化对比及其翻译 汉语被动句的英译 存在主义视角下浅析《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和布莱特的爱情 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 语境适应论下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 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 南北战争新思想在女性中的体现——浅析《小妇人》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 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死亡意象 自然观的演变——《自然》与《走出去思考》之对比分析 论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美国梦的文化观察 中美篮球背后的青年文化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 《喧嚣与骚动》的创作技巧研究 《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人物分析

《老人与海》的家园意识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谈归化与异化翻译的融合--以谚语翻译为例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从合作性原则看品牌代言中广告语的使用

王熙凤和斯嘉丽的比较

《一位女士的画像》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原因分析

矛盾的女性意识: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汀的婚恋观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

Hip-Hop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中美时间观文化对比研究

企业文化构建的话语分析路径

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

《嘉莉妹妹》之女主人公新女性形象分析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分析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

Analyses of the Morels’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美国黑人英语的句法特征

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之体裁分析

试论电子商务英语的特点和翻译

《名利场》中女性命运对比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

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象征手法的解析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

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

《麦田守望者》成长主题解析

英汉心理使役动词的对比研究

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汽车商标词的汉译

英语听力理解障碍及应对策略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透过好莱坞校园电影解析美国青少年的特点

浅析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bout Vacant Word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劳伦斯与安妮宝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从《到灯塔去》解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

《名利场》中男性与女性形象解析

“适者生存”——浅析飘的主题

131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Unreliable Narration – The Approach to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的特点及解读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olor Term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理智与情感》的现实主义特征

论弗罗斯特诗歌中自然意象对意境的构建

语法翻译法视角下的中学生英语家教辅导

汉英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浅析《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特色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从《老人与海》中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

女孩与玫瑰—《秘密花园》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从冲突到融合——从文化的角度看《喜福会》

汉英习语翻译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

浅谈互动模式下的英语文化教学

151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152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153 隐喻视角下的方位词研究--以方位词in和up为例

154 当女人成为男人--试析《紫色》中西莉的性向转变

155 维多利亚时代的乡村图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展现的威塞克斯农业社会 156 英文电影中俚语的翻译策略

157 女权主义评论视角下的《金色笔记本》

158 A Brief Study of Schema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lish Reading

159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

160 模糊限制语在求职中的应用研究

161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分析习语的翻译

162 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

163 经典英语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态度

164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

165 中英评论性文章的写作风格的对比分析

166 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时间观对比研究

167 庞德对李白诗的误读——《华夏集》诗学探微

168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169 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

170 “黑人会飞”——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神话研究

17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叛和自我救赎

172 The Tragic Life of Blanch and its Cause in 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

173 英语商业广告以及公益广告的语言特点比较

174 从翻译目的论看归化异化的互补性

175 Analysis on Paul Mo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 176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Satan in Paradise Lost

177 由中国的圣诞节“热”来看中美文化的冲突及融合178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179 《白鲸》主人公埃哈伯人物形象分析

180 浅谈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差异

181 英汉“批评”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及词化模式分析

182 从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83 《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184 思维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85 浅析哈利波特中的女巫形象

186 从唯美主义的角度论《道林.格蕾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

187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188 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189 中英称谓语的差异

190 从日常交际礼貌用语失误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91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92 关于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调查报告

193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194 论《等待戈多》中的等待

195 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196 苔丝形象浅析

197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198 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

199 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nd Alexandra Ripley’s Scarlett

200 中式英语特点及发展趋势

篇2: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摘要】好电影离不开好片名。作为叩响观众心灵之门的声音,电影片名直接反映了其美学欣赏和商业宣传的双重价值。不仅简洁明了地介绍故事情节,引起观众兴趣,还为中西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媒介。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发展,电影片名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因此,本着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目标,译者应忠于原意,发挥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关键词】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文化因素;翻译方法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欧美电影片名的中译现状以及在文化信息传递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分析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下,集中探讨文化因素发挥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也在日益加深。作为民族文化产物的影视作品不断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15年,中国电影在海外的票房再创新高。因此,在国外大片纷至沓来,国产影片走向国际的今天,中国也越来越关注电影翻译业的发展。外国大片的翻译质量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中国上映的国外大片的翻译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原著的语言艺术,正确地传达影片所希望表达的信息外,还关系到它的票房和人气。然而想要译好片名绝非易事,它不仅需要我们深刻了解影片的主题,还要求我们熟知影片所在地的文化含蕴,因此,从跨文化的视角去挖掘影片的内容与思想,从而才能正确地形象地翻译片名,这对于电影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影响电影片名翻译的几个主要因素

首先就是文化差异。电影名称或多或少地反映其所属文化的特征。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各具其特色,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民族代表不同的含义。在中国,我们一直宣称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我们将龙信奉为圣物。在古代中国帝王也以真龙天子自居。而在西方国家,他们将龙视为凶残的怪物,它让人联想到残暴和邪恶,将它视为不吉之物。至今为止,西方国家人们谈“Dragon”色变。文化的不同,因此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也大相径庭。中国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部经典爱情电影莫过于《GONE WITH THE WIND》,中国的翻译有两个版本《乱世佳人》和《飘》。前者符合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它把片名翻译的很美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而后者更符合原著所要表达的思想,正如电影开始时打出了一行字幕: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wind.一个文明是随风而飘的,最终是要飘散的;一个人的命运是随风而飘的,最终也会飘散。因此文化的差异将会导致对电影片名翻译有误,无法正确传达原作品的文化内涵,甚至还可能引起误解。其次就是审美概念的不同。中国讲究意境美,从唐诗到宋词几乎都可以找出辞藻朴实但是意境优美的诗词,中国人与生俱来就有追求美,表达美的本性。然而西方美学的最

高境界则是追求写实,许多外来影片的汉语译名也多是采用四字结构,这充分表达了中国韵味。众所周知的就有《The End of the Affair》翻译过来为曲终人散,《My Fair Lady》窈窕淑女。和《Ghost》翻译成人鬼情未了,这个翻译堪称经典,不仅准确地表达了跨越生死爱恋这一影片主题,还用这一凄美的片名引发人们的好奇心,从而带动票房。达到了艺术与利益的双赢局面。

二、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与技巧

电影片名与新闻标题一样,大多数都是言简意赅但是所包含的信息量却很大,它能够直接告诉观众它所要讲述的事情,使观众能够充分建立起客观事物与其相关联文化内涵之间的联系。而电影片名多以短语、名词、简单的句子出现,所有它要求颇高,也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在里面,常见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音译法、意译法三种。直译法是最常见的译法。它在不违背电影情节和内容的基础下以较为直接的方式表达它的思想。比如:Scarlet Letter(红字),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KongFu Panda(功夫熊猫),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Brave Heart(勇敢的心)、The Age of Innocence(纯真年代)、Pearl Harbor(珍珠港)、Rome Holiday(罗马假日)等等。但是这种形式的作品比较少,而它在意境方面都可以与内容达到对等,简单明了,观众一看就可以对影片有个大致的了解,一般这类作品采用直译是最佳方法。音译法就是利用目的的文字符号再现源语词语的发音。当源语言和目的语言之间差异很大、存在语义空白的情况下,翻译不可能从形式或者语义入手,这时候音译是主要翻译手段。如:Titanic译为《泰坦尼克号》、Candhi《甘地》、Harry Potter译为《哈利波特》、Romeo and Juliet译为《罗密欧和朱丽叶》、Jane Eyre译为《简爱》等等。但有的电影片名仅仅通过音译不能完整地表达故事主题以吸引观众,因此有时候我们需要增译,从而弥补文化的缺失,其中最经典则数影片《刮痧》,如果直接翻译为刮痧的话,外国观众将完全无法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将它翻译为The Gua Sha Treatment,这样更能让外国观众明白,也可以直接表达出它所想要表达的意思。意译法,很多片名本身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译难以体现它的精髓,有些电影片名直译可能还会导致译名晦涩难懂,不能准确地表达电影中的信息和文化内涵,甚至还可能引起曲解。比如影片“The Third Man” 如果直译为《第三者》的话人们很可能以为是一部家庭伦理剧,但实际上本片是一部堪称经典的黑色影片,最终被译为《黑狱亡魂》不仅契合影片内容也符合惊悚片的特点。还有One Flew Over Cuckoo’s Nest中,它其实与鸟窝无关,只是个习语,有疯人院的含义在里面,后来被人纠正为“飞越疯人院”,生动地体现了该片的内容和情节。此外,如果能音译的同时又能体现电影片名的内涵那是最佳的,不然的话,宁愿选择意译。

我们给电影贴上了太多标签,它是一门艺术,它是我们人类传达信息的精神产品,它是导演与观众交流的有声平台,它是心与心的交汇,同时它也是艺术作品和信息媒体发展的产物。它所给我们传达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价值观,而一个好的电影片名好比一个做工精良的名片,做的好可以吸引他人目光,但是如果过于夸大其词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一个好的电影片名既要忠于原片内容,又要符合语言文化特征,正确地传达它的主题,这样既能使观众在选择电影、观看电影时产生共鸣,也能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播和促进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3.[2]Susan Bassnett,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London: Pinter Publisher, 1990.[3]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4]周新武.从顺应论角度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57-59.(注:[J]指期刊,[M]指专著)

English Titl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movie tit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 culture

Abstract: A good movie is a good title.As the audience at the sound of the gate, the movie title directly reflects the dual value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commercial publicity.Not only ha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tory, but also the interest of the audience, it also provides a favorable medium for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the film titl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refore, in the spiri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of the target, the translator should be loyal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play a great role i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Key words: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

Cultural factors

篇3: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由于文化涵盖了太多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 现采纳《文化语言学》中的文化分类法, 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 (刑福义, 2000:8) 的角度来探讨英汉翻译中的词义空缺现象。

一、中英物质文化差异产生的词义空缺

物质文化 (material culture) 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 是一切可见可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它包括了饮食、服饰、建筑、戏曲艺术等诸多方面。语言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出的文化, 自然也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如果某事物在该社会中不存在, 那么往往会产生词义空缺。例如silk (丝绸) , 西方人最初还没有使用过, 属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发明之一。我国正史中记载着饲养家蚕的发明人是黄帝的元妃嫘祖 (《通鉴纲目前编·外纪》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 始教民育蚕, 治丝茧以供衣服。”) 。直到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才打开了中西方的大门, 并联结地中海各国, 将丝绸传播至全世界。于是, 英文中借用汉语发音来翻译这个词。又如中国人钟爱的京剧 (Peking opera) , 集唱、念、做、打为一体, 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而欧美人喜欢的歌剧、舞剧、话剧都是单一形式, 歌剧里没有舞蹈, 舞剧中不唱歌, 话剧主要是对白。鉴于此, 译者就需要让英文读者尽可能充分正确地了解中国国粹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再比如在中国, 原先没有咖啡 (coffee) 、冰淇淋 (ice cream) 、夹克 (jacket) 、沙发 (sofa) 、交响乐 (symphony) 等事物, 只有从英语中完全移植过来。随着时代变迁与文化交流, 我国物质文化的发展已经与西方同步, 甚至有所超越, 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如可乐 (cola) 、布丁 (pudding) 、自助餐 (buffet) 、T恤衫 (T-shirt) 、比基尼 (bikini) 、牛仔服 (cowboy suit) 、电脑 (computer) 、鼠标 (mouse) 、因特网 (Internet) 、出租车 (taxi) 、立交桥 (overpass) 、超市 (supermarket) 等这些先前在中国社会缺乏文化认知的词汇, 如今已被广大群众欣然接受。

二、中英制度文化差异产生的词义空缺

所谓制度文化 (institutional culture) 包含了人类的社会政治制度、宗教、生产、教育、劳动管理分配、家庭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及相关的各种理论。中英两民族文化在这些范围内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国, 龙被视为“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 (《现汉》) , 最大的吉祥物, 是中华民族永久的图腾。事实上,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 身体长, 有鳞, 有角, 能走, 能飞, 能游泳, 能兴云降雨” (同上) , 而英语中dragon也是想象中的动物, 但它是个“有翅膀和爪子, 能喷火”的怪兽 (imaginary animal with wings and claws, able to breathe out fire OALED) 。《圣经》里将dragon与罪恶、恐怖相联系。所以, 倘若只看到其指称意义来翻译“龙的传人”、“望子成龙”, 势必会造成西方人的误解。英语中lion是百兽之王, 代表“勇敢、凶猛、威严”, 与一般中国人的看法有偏差。英国国王King Richard I由于勇敢过人, 被称为the LionHeart。英国人以lion为自己国家的象征。The British Lion就是指英国。欧美人多数信仰基督教, 而佛教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比如西方人认为God (上帝) 创造了人类并主宰世界, 而中国人传统上都接受神话故事描述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说法, 相信“如来佛祖”、“观音菩萨”拥有超越神力、能“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又如“三个和尚”的典故: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英语中却没有对应的“和尚”概念。同样, 英文中的“Puritans” (清教徒) , “Protestants” (新教徒) 被赋予的宗教运动色彩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因此, 翻译时要做到形神兼备并不容易。中国人注重伦理, 长幼有序, 尊卑分明。在汉语的亲属称谓中, 宗族关系表现的复杂到位。相比之下, 英语的亲属称谓就显得比较含糊笼统。比如英文uncle, aunt, cousin只是说明性别和简单的亲属连带。“叔叔”、“伯伯”、“舅舅”都是用“uncle”一词, 若要区分, 可能只能加上名字来辨别了。除此之外, 如具有中国制度文化特色的农历节气、天干地支、传统节日, 以及政治、经济活动方面的词语在英文中词义完全空缺的现象不胜枚举, 反之亦然。如汉语的“清明”、“端午”、“春节”、“拜年”、“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精神文明”、“希望工程”、“三好学生”、“三八红旗手”;英语中“Christmas” (圣诞) , “Easter” (复活节) , “the 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 “capitalism” (资本主义) , “Parliament” (议会) , “monopoly” (垄断) , “teetotaler” (绝对戒酒者) , “yuppie” (雅皮士) , “cowboy” (牛仔) 。

三、中英心理文化差异产生的词义空缺

心理文化 (也称观念文化) (mental culture) 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由于中英两民族受不同的地理生活环境、历史哲学及政治经济发展诸多因素影响, 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相同更有相异之处。例如英语beaver (河狸) 一词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河狸主要产于北美洲, 活动积极, 在啮树筑巢方面有很高的技艺和独创性, 因此有eager beaver (卖力的河狸) 之称, 常用来喻指“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 略带贬义。中文里也存在许多词语以花鸟鱼虫的特性来表现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如“杏眼”、“柳叶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岁寒三友” (松、竹、梅) 来比喻人的高尚气节与道德情操。实际上, “中国的小农经济使先民们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 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 进而从男女关系、天地交合和日月交替等现象悟出阴阳交感、‘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识” (连淑能, 2002:42) 。如“阴阳”、“八卦”、“顺其自然”、“听天由命”等词汇, 其中丰富的中国本土韵味是欧美人难以感悟的。相比而言, 反映西方社会价值观念的一些词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也不能完全对等。如peasant和“农民”, cadre和“干部”, 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 intellectual和“知识分子”, politics和“政治”, propaganda和“宣传”, community和“社团”, idealist和“唯心主义者”, liberalism和“自由主义者”, boyfriend和“男朋友”, girlfriend和“女朋友”。总之, 体现心理文化方面的词义空缺在英汉翻译中极其普遍。研究表明, 中国人强调形象、直觉与感性思维, 英美人注重逻辑、实证与理性思维;中国人从整体出发、考虑综合性, 英美人偏重个体与分析性 (陈宏薇, 2003:25) 。

可以发现, 中英两民族的文化个性带来了翻译实践中的词义空缺问题, 这是语言与文化关系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的策略, 准确有效地传达词语丰富的文化意义。在英汉翻译中, 常用的方法有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加注法等。

音译法是将一些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完全移植到另一种文化中去, 成为该语言中的外来词汇。例如:英语中的tea (茶) , silk (丝) , cheongsam (旗袍、长衫) , jiaozi (饺子) , ginseng (人参) , litchi (荔枝) , wonton (馄饨) , chop-suey (中国菜的炒杂碎) , qigong (气功) , kungfu (功夫) , makjong (麻将) , kowtow (磕头) , tai chi (太极) , feng shui (风水) , yin yang (阴阳) 等;汉语中的“三明治” (sandwich) 、“比萨饼” (pizza) 、“啤酒” (beer) 、“扑克” (poker) 、“吉他” (guitar) 、“迪斯科” (disco) 、“芭蕾” (ballet) 、“模特” (model) 、“康乃馨” (carnation) 、“安琪儿” (angel) 、“香波” (shampoo) 、“尼龙” (nylon) 、“席梦思” (simmens) 、“坦克” (tank) 、“吉普车” (jeep) 、“基因” (gene) 、“艾滋” (AIDS) 、“克隆” (clone) 等。

直译法较完整地保持了原文的形式与内容, 是英汉翻译中常采用的策略之一。比如:英译汉时, white collar (白领) , blue collar (蓝领) , software (软件) , hardware (硬件) , cold war (冷战) , hotline (热线) , superman (超人) , supermarket (超市) ;汉译英里, “龙舟” (dragon boat) 、“春节” (spring festival) 、“春卷” (spring roll) 、“中秋” (mid-autumn day) 、“月饼” (moon cake) 、“文化大革命” (Cultural Revolution) 、“改革开放” (reform and opening-up) 、“一国两制”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不难看出, 直译虽然保持了原文的风格, 却没有深入挖掘词汇隐含的文化内涵, 有很大的局限性, 往往会引起译文读者的误解。如果允许的话, 还应采用加注法来完善。

意译法。与直译区别在于, 意译法舍弃了原文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 以达到译文和原文的内容相符, 以及主要语言功能相似, 更贴切地传达文化信息。例如:“二胡” (two-stringed fiddle) 、砚台 (ink stone) 、“元宵” (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粽子” (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 、“锅贴” (pan-fried dumpling) 、“花卷” (steamed twisted roll) 、“八股文” (stereotyped writing) 、“拜堂” (perform the marriage ceremony) 、“桃符” (peach wood charms against evil, hung on the gate on the New Year’s Eve in ancient times) 、“三八红旗手” (a woman pace-setter) 、“特困生” (the most needy students) 。

加注法就是通过注释的形式对译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以补充说明, 从而明确英汉文化的差异, 使读者更充分准确地理解语言的特殊文化色彩。就以上文所举的“八股文”一词为例。无论是直译为“eight-part essay”还是意译成“stereotyped writing”, 英文读者似乎都不太明白。如果采用直译加注结合的方法翻译为“eight-part essay (a literary composition prescribed for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known for its rigidity of form and poverty of ideas) ”, 就可以使这一传统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表达得一清二楚。类似的还有“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 (the15th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满月酒”One-Month-Old Birthday Feast (a special ceremony held after a baby has been one month old) 、“文房四宝”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writing brush, ink-stick, ink stone and paper) 、“牛郎织女”the Cowherd and the Girl Weaver———two figures in an ancient Chinese fairy tale (Later it also refers to husband and wife who live far apart) 等。

四、结语

语言深深地根植于文化的土壤, 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 在各自的文化发展中形成且承载不同的文化传统, 它们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著名翻译家奈达的翻译理论指明, 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 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 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 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因此, 译者不仅应关注语言符号的转换, 更应重视语言的文化内涵。好的翻译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译者勤奋的学习、长期的积累和大量的实践。

参考文献

[1]Lado, Robert.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Ann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2]Nida, Eugene.Language Structure and Translation[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3]刑福义.文化语言学 (修订本)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4]陈宏薇.新实用汉英翻译教程[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5]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6]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Z].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篇4: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关键词:龙井茶 空缺现象 名从主人 音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霍凯(C.Hockett)首先提出了文化空缺现象,他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提出了偶然的缺口的概念。美国人类行为心理学家赫尔(Clark L.Hull)在研究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语言中的颜色词语时,发现在该民族语言中缺少其他民族所具有的基本颜色方面的词汇,并据此提出了vacancy(空白、空缺、间隙)的术语。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在对比不同语言词汇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并把这一语言现象称为“无等值词汇”。80年代末,俄国学者索罗金等人在研究话语及其民族文化特点时,提出了vacancy(空缺)理论。语言的文化内涵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以本民族文化为比照所呈现出来的本族文化映射,不同语际间词语文化内涵的不对应便形成了不同语言间的文化空缺,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文化空缺词。

二 文化空缺词产生的原因

所谓文化空缺词是指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入语中没有“对等语”或“对应语”,这些词汇只为某一民族所特有,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语言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活动中形成的,是本民族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时也承载了本民族的各种文化信息,是不同民族间交流的工具。某一民族的语言是本民族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历史传统等方面的真实反映。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由于东西方在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不可能总是会构成完全对应关系的,这种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对应关系便形成了英汉语言间的文化空缺现象,从而会出现大量的文化空缺词。比如,“阴阳”、“太极”、“道”等词语就是在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这些词汇在英语语言中就没有对应词;而英语中的coffee,chocolate,sofa,guitar等词语相对于汉语文化来说也都是文化空缺词。

一个民族的特定词汇在另一民族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语来表达,是译者经常会遇到的事情。这是由于各民族的语言在自身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特点和语用意义,从而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跨文化翻译活动中,持不同语言的交流者之间有时会由于文化差异而不能相互理解,甚至有时还可能会产生误会、矛盾或冲突。

三 文化空缺词的翻译策略

本文所谈及的文化空缺词是指那些在译入语文化中完全没有,或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能够获得相同表达效果的词语,如汉语中的胡同、秀才、功夫、风水、二胡、太极、饺子等。而诸如“力大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挥金如土”(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等词句,尽管英汉所指的意象各异,但表达效果相同,都能在双方语言中找到对应词语,从而不是文化空缺词。

1 文化空缺词的翻译目的

文化空缺词翻译的困难在于目的语中根本没有这种文化,或根本没有对应词,这就给跨文化翻译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因为译出语所省略或预设的文化现象通常不会出现在译出语语篇内或语篇外的直接语境内,因为这对本国读者是不言自明的内容,但该文化的译语读者则会出现意义真空,会给译语读者的理解带来障碍。(杜建育,2010:125)既然文化空缺词是跨文化交流和翻译中不可回避的事实,那么,如何翻译这些文化空缺词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呢?自从20世纪70年代翻译的“文化转向”提出之后,文本目的越来越受到众多译者的重视,笔者认为,这也是译者处理文化空缺词时应该坚持的翻译原则。也就是说,翻译首先是文化传播,如果把外来文化全部归化为本国文化,那么就不能实现世界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本国的文化也不能实现多样化,因此译者在翻译文化空缺词的时候要坚持文化传播为根本目的。

推广本国文化产业是新世纪的大趋势,文化与经济结合、文化市场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众所周知,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美国的大众文化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并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价值。2010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世界各国均以此为契机向他国展示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内涵,让他国更多地了解自己,这样才能使己国文化走向世界,己国文化才会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借机通过文化影响力来促进旅游、商业等领域的共用发展。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会促进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会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普遍的共识。可见,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既承担文化传播的任务,又肩负着繁荣本国经济的重任。己国文化要想为他国所接受,就必须借助于译者的翻译来实现,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敏锐的文化传播意识。

2 音译在“龙井茶”翻译中的应用

以中国“茶”文化相关词语的翻译为例,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叶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饮用茶叶的国家,别国的饮茶技艺和生产技术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由于“茶”起源于中国,“茶”这一词语在最初譯入英语语言中时肯定也是文化空缺词,“tea”这一英语单词就是根据广东、福建一些地区“茶”的方言音译而来。中国自古就有浓厚的茶文化,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从这些词语就可以看出,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那么,这些与茶相关的文化空缺词应该怎样翻译才能达到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呢?以“龙井茶”的翻译为例,“龙井茶”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浙江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现在的龙井村。龙井茶在清朝乾隆年间贵为贡茶,宫廷上下、达官显贵均以饮龙井茶为最尊贵之享受。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贾府为显贵之家,府中自然少不了龙井茶,以第八十二回中黛玉叫紫鹃沏龙井茶给宝玉为例:

原文: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

杨译:Brew a cup of my Longjing tea for the Second Master.

Hawkes译:Would you make Master Bao a cup of Dragon Well tea?

翻译家杨宪益夫妇把“龙井”音译为“Longjing”,作為外来语专有名词来使用;而美国翻译家David Hawkes则按照释译的方法,将“龙”译为“Dragon”,将“井”译为“Well”。众所周知,龙井茶得名于龙井,是因产地而得其名。那么是不是“龙井”译为“Dragon Well”,英语读者就会明白其中的由来和所指呢?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邪恶的怪物,并且有“凶暴的人、悍妇”等涵义;在英语图画中,dragon的身躯庞大而笨拙,全身是黑灰色的,有两只巨大的翅膀,口中吐火,吞噬人和动物,形象非常丑陋,令人恐怖,这与中国“龙”的形象相去甚远。“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帝王的象征,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如果把“龙的传人”翻译成“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西方人肯定就会把中国人看成是恶魔、坏人了。所以译者不能把“龙”翻译成“dragon”,因为“龙”和“dragon”两个词语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意义并非完全对应。

有译者认为,如果把中文“龙”音译为Long,那么英文中long(“长的”)的发音和汉语中“龙”的发音有明显的差别;并且long在英文中是一个常用词,涵义很多,把“龙”翻译成Long也会造成意义上的混淆。笔者却认为:其一,关于发音的问题。翻译的目的是要把中国的独特文化传播到他国,外国读者可能不会按照中国的汉语拼音来读,因为由于语言体系的不同,汉语拼音中很多音在英语中是没有对应的,比如qi,xi,ri等,对此,英语读者只能按照英语的发音来处理,这也无可厚非,因为我们的翻译目的是把中国的文化传播给西方读者,只要他们明白了、看懂了、接受了,发音与汉语有无差别也就无足轻重了;其二,关于意义混淆的问题。英语中也会有很多一词多义字,比如cousin是指“堂兄弟”?“堂姊妹”?还是“表兄弟”?“表姊妹”?doctor是指“医生”还是“博士”?只要有上下文的语篇和语境,读者自然会领悟的。另外,请注意:“龙井茶”的译文“Longjing”是首字母大写的,是作为专有名词来使用,并且Longjing是写在一起的,和普通意义上的long有本质的区别。即使单独把“龙”翻译为Long也不会出现意义的混乱,因为Long是首字母大写的,这与long作为普通词使用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译者认为有必要,还可以加斜体“Long”,以示为外来词,根本不会产生意义上的混淆。

还有译者建议把“龙”翻译为loong,他们认为:loong读音和汉语的“龙”比较接近;另外,loong带有两个“o”字母,就像龙的两只大眼睛,而long则有“独眼龙”之嫌;并且loong在文字上又和long相近,给人以“长”的感觉。笔者认为这完全没有必要,翻译为loong不管是从发音上,还是意义上,完全就是为了迎合西方读者,从而遗失了中国本土文化,这种翻译思路就是建立在文化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外国读者不知中国的“龙”为何物,对于他们来说,“两个‘o’字母,就像‘龙’的两只大眼睛”根本没有任何联想意义,带两个大眼睛的动物有很多;再者说,西方人看到long这个单词的时候也不会联想到“独眼龙”吧?其实,在翻译此类文化空缺词的时候,译者根本没有必要刻意去迎合西方读者,源语文化中是什么就翻译成什么,变了味的东西可能他国读者更不喜欢。

可见,在翻译文化空缺词语的时候,译者要坚持“名从主人”的翻译原则,也就是采用音译的方法,必要时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解释,如果译者认为“龙井茶”音译为Longjing tea还不能更完全、更准确地传达“龙井茶”的文化信息,译者可以用括号或用注释的方法加以进一步解释说明。这里或许有人会问:音译的词语外国人看不懂怎么办?其实译者不必担心。因为译者要信任读者,要相信读者的认知能力,因为随着当前各国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读者接触到的外来文化逐渐增多,已经有能力去接受那些带有外来文化印记的各种文化意象。不仅如此,相当多的读者对外来文化表现出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四 结语

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本国的文化通过翻译为中介,会不断交流和渗透到其他国家。对于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文化空缺词,译者在动笔翻译之前首先应该考虑如何翻译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要想为他国所知晓,就必须采用能够最大限度地传播中国特有文化信息的翻译策略。译者在处理这些带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空缺词的时候,要坚持“名从主人”的原则,并适当采用音译的翻译方法,必要时还可以加上一定的说明或注释。因为音译是能够承载原文几乎全部信息的翻译方法,我国唐代佛经翻译家玄奘提出的“五不翻”的翻译原则中就有“此无故”而不翻的翻译原则,也就是说,茶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中国还有很多像“龙井茶”一样带有中国浓厚文化信息的词汇,而在其他国家则没有合适的词语与之完全相对应,因此,在处理这些文化空缺词时,译者要坚持“不翻”的原则,也就是尽量采用音译的方法,以使译文能够更多、更好地传播中国特有的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 Yang Xianyi,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4.

[2]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

[3] 杜建育、王宏军:《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空缺”》,《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4] 徐珺:《文化内涵词——翻译中信息传递的障碍及其对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作者简介:

王伦,男,1977—,河北顺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工作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篇5:从文化史角度看《诗经》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

随着古今对于《诗经》认识的变化,《诗经》学术史的建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战国时代直到清末的两千多年,《诗经》一直被奉为神圣的经典,关于它的学术史也被纳入经学史,成为经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五四”以后,对于以《序》、《传》为代表的传统《诗经》学展开了猛烈批判,并认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一定位的根本要点是彻底否定其经学身份而突出强调其文学特质,受这一观点的支配和影响,20世纪出版的几部《诗经》学术史的构成框架基本上是以《诗经》的文学研究为中心而辅以其他有关学科的研究的模式。

最近出版的刘毓庆、郭万金的《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以下简称“史论”)在《诗经》学术史研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创新精神,并取得了突出成绩。

“史论”的创新起于对研究对象的界定。“《诗经》既是“诗”,也是“经”:“诗”是她的基质,属于传递先民心灵信息的文学;“经”是她的文化角色,是体现封建文化正统的精神武器。“一部《诗经》学史,其价值并不在于对古老的‘抒怀诗集’的诠释,而在于她是中国主流文化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史……”结合全书的论述可以知道,这里的“主流文化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除了作为历代统治思想的封建意识形态之外,更有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精神,亦即全民族的最基本的精神品质。《诗经》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元典,其意义和价值,除了“要为社会的永恒稳定构建和完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之外,还表现在建构民族文化精神,也就是塑造中华民族的灵魂和人格上。从这样的思想高度出发建构《诗经》学术史,不但超越了宣扬先王教化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古代经学史,而且也不同于以文学研究为中心辅以其他有关学科研究的《诗经》学术史,而呈现出一副全新的面貌。

作者从新的视角和思想高度出发,对学术史上的很多问题都做了新的阐释。例如,从华夏文化承传的意义上审视孔子编《诗》,认为《诗》的编定是奠基这个“经典体系”与“文化学统”最重要的一步工程,标志着它们的正式确立。又如,对于《诗序》的以“美刺”为核心的诗歌评价体系,以前的学术史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对于将诗歌作品政治化和穿凿附会,主观臆断的解释予以彻底的否定,但“史论”从文化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这是倡导文艺对政治的干预,是“诗人自觉地以诗为武器,对不良行为和风气进行批评、对美好事物进行颂扬”,并把它作为儒家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予以肯定。

解诗视角由文学转向文化,极大地开拓了学术史研究的视野,作者注意到学术史发展与时代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特别是诗学观念和解诗重点变化的时代政治思想原因。例如,为了适应汉武帝“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的政治需要,汉儒对《诗经》的解释,特别注意“与当代政治及社会人生之间的意义联系”,由单纯的“经义”疏解和阐释发展到把诗义作为行为准则落实于现实生活中,正是这种“明经致用”直接导致了从“经学”到“经术”的演变。《诗经》学术史上的这一重要变化,从社会政治思想发展的角度看,“使经典研究与政治方略的.炮制融为一体,为两千多年儒学思想的与时推移起到了典范性作用”;而从道德精神发展的角度看,则是缩短了经典与当代人生的距离,发挥着精神导向的积极作用。

作者认为,“为了引导现实政治与人生”,解决迫切的现实问题,古代的经学家对《诗经》作的是“适合时代需要的阐述和理解”,是《诗》的“现代性”诠释。由于这种“现代性”诠释是文献精神与现实的结合,具有鲜明的现实性,所以才能够承载政治思想的与时推移和道德精神的塑造承传的历史重任。

拓展:

《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305篇。《诗经》本名《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故称《诗经》。

2.《诗经》按音乐性质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谣、土乐,有十五国风,106篇,大多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根据音节、律吕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

“颂”多采用庙堂祭祀舞曲,有商颂、周颂、鲁颂,共40篇。

3.《诗经》的艺术手法,前人曾概括为赋、比、兴。据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一书中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说,赋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比就是比喻;兴是先借用别的事物或所见的眼前之景起头,然后引出要歌咏的人或事。赋、比、兴是前人对《诗经》艺术手法的总结,其实《诗经》的艺术手法远不止这三方面。

4.《诗经》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写景抒情极富艺术感染力。语言质朴优美,韵律和谐悦耳。

篇6: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海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张瑞敏把海尔管理模式总结为12个字:“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

(一)海尔文化的构成根据“同心说”将海尔文化的构成分为三个层面:

1.精神文化层

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与核心地位。在海尔文化里这一层也叫观念层。它处在同心圆最里面那层,它的核心的东西是价值观。海尔的精神文化层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海尔理念;第二,海尔精神;

[4]第三,海尔目标。

2.制度文化层

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同心圆里一个半径稍微大一点的同心圆就是海尔文化的制度层,海尔制度层主要包括企业的一些制度、规范、工作标准等。[4]

3.物质文化层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半径最大的同心圆,就是海尔文化的物质层,物质层主要包括企业的厂容厂貌、工作服饰、文体活动、产品、服务等。[4]

(二)海尔文化构成因素间的关系

海尔文化的三个构成因素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为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企业的精神层为企业的物质层和制度层提供思想基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制度层约束和规范精神层和物质层的建设;而企业的物质层为制度层和精神层提供物质基础,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如果大家到海尔去参观,看到海尔的厂容厂貌,管理得井然有序,如果你是海尔产品的用户,觉得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还不错,那么,你看到的和体会的应该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层方面的东西。有的人要问,他为什么管理的这样井然有序,它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什么如此优良,这就是到了这个文化的制度层了,因为它是由一套制度、规范、标准等来做保证的;有的领导要深究一下了,你的制度、规范、标准是根据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制定出来的呢?这就到了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了,到了最核心的部分了,即以一种什么样的观念在制度层才能产生什么样的制度,在物质层里面才能得到一种什么样的体现,这就是说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精神层的内容。

二、海尔文化中的“以仁为本”

儒家主张,人之初,性本善。“孔子贵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孟子曰:“人皆有不忍子心。”这已经成为历来学者和思想家的共识,仁的本质与基本内涵是“爱人”,“爱人”是仁学的本质内涵。仁在中国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把社会清明的希望放在圣人身上,造成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人治”的现象与特征,虽然这与现代社会追求法治的方向不符,但是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已经深入民族心理层面,这种价值观在社会事件与民意中反复体现。海尔也在其企业文化中融汇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6]

(一)“三心换一心”与《排忧解难本》

海尔总裁张瑞敏喜欢引用一句古语:“上下同欲者胜。”企业领导必须在琢磨人、1

关心人上下功夫。海尔的“三心换一心”与《排忧解难本》就是体现了这一点,这种理念与做法具有中国儒家仁学价值观的特征。“三心换一心”的内容:

1.解决疾苦要热心

海尔有一个运转体系,专门帮助职工及时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公司组织了一个 自救形式的救援队,员工人手一本《排忧解难本》,如有困难,只要一个电话,排忧解难小组就会派人解决。

2.批评错误要诚心

海尔的中层以上干部实行红,黄牌制度。在每个月的中层干部考评会上,都要评出绩效最好与最差干部。最好挂红牌(表扬),最差挂黄牌(批评),并具体的剖析情况,使受批评的干部清楚错在何处,明确努力方向。在海尔,人际关系是透明的,考核制度也是公开的。

3.做思想工作要知心

海尔的知心主要体现在建立多种制度,了解员工心里想什么,希望企业做什么。在海尔,每半年一次职工代表大会,让员工了解企业,充分发表意见,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监督;各种形式的恳谈会,集团规定各事业部每月举办两次恳谈会,各公司、分厂和车间的恳谈会随时召开。员工和领导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海尔的“心桥工程”是利用《海尔人》开辟“心桥工程”栏目,通过该栏目反映不愿公开场合说的话。

孔子在政治经济上主张既竭力维护上下尊备,有坚决反对过分的压迫与剥削。在海尔文化中正是做到了“仁”,对员工“礼”与“仪”的外在约束及激励。

(二)“范萍事件”与80/20法则

1995年7月12日,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公布一则处理决定:质检人员范萍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选择开关插头插错和漏检,被罚50元。海尔高层敏锐的意识到范萍漏检所揭示出的哲理:偶然中蕴涵着必然。偶然是:范萍漏检,但是如果产品质量过硬,这中种偶然就不会发生,所以必然是:管理漏洞!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的关键在于干部的水平与作风。什么是领导?领导就必须承担领导责任,承担领导责任不是口头说说、不关痛痒的自我批评一下了事,而是要动真格的。此事件最后,分管质量的负责人自罚300元,并做了深刻的书面检查。由此奠定了海尔的80/20原则(即企业发生的任何一件过错,管理者承担80%的责任)。

关键的少数制约次要的多数。管理人员占20%,是少数,也是关键的少数。管理要抓住关键的少数,也就抓住了系统,这样就能整个企业有效地运转。如何真正做到通过20%来管理80%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员工出现责任时,管理人员也要承担80%的责任。通过“株连”,使管理人员始终保持对下属的严密监控。

在传统文化中“仁”这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与要求,它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1]海尔的这个原则与仁学是一致的。

三、海尔文化中的“以人为本”

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认为,中国儒家学说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就是一种人道主义。它宣扬群体本位,要求等级制结构中各负其责,尊卑有序。它是海尔精神与制度文化的核心。海尔就是处处“以人为本”[5]

(一)“赛马不相马”的人才理念

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事业,谁拥有最多的高素质人才,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取胜。海尔的人力资源开

发自一开始就是“人人是人才”,“先造人才再造名牌”,率先转变大多数企业干部处的职能,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不是去研究培养谁、提拔谁,而是去研究如何去发挥人员潜能的政策和机制。海尔给员工搞了三种职业生涯设计:一种是专门对着管理人员的,一种

四、海尔文化中的“诚信”

崇尚信义,重视诚信,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强调守信,他

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几千年来,“人无信不立”。“言必行,信必果”已成为普遍流传的口头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新的一轮市场竞争中,加强信誉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要素是资信文化,诚信既是一个企业与经营者的经济生命,也是不断提高其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应当看到,中国是在未经历过工业革命和发达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从计划经济体制直接进入市场经济之路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一个较长的“双重体制并存”时期,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市场繁荣与市场混乱的并存就成为“双重体制并存”时期中国市场运行的一种阶段性特征,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信用缺失危害严重。信誉与市场资信短缺,还危及到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诚信精神,提升企业的信用含量,摈弃经营中的虚伪、假冒、欺诈和失信就成为我国企业新一轮发展中的战略问题。

上一篇:小学教师晋级职称述职报告下一篇:鲸说明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