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实践教学论文

2022-04-19

摘要: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需要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根据地方经济的人才需求特点,结合嘉兴学院自身实际,探索如何积极发挥地方性高校区位优势,依托当地产业集群及校内外各种资源,推进服装设计与工程实践教学改革。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提升了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水平。此研究可以为设计类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服装设计实践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服装设计实践教学论文 篇1:

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分别从概念的界定、构建、要素、优化等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究,对我国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和分析,最终确立了开放式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为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概念界定 构建 要素 优化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的整合。它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思路,还为培养社会有用人才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课题组试以系统工程原理为理论基础,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确定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使得实践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更为构建新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指明方向。本文拟从概念的界定、构建、要素、优化等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究,对我国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1.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

俞仲文等[1]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要素。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则是指导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

顾力平[2]认为,广义的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等要素。狭义的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专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

翟轰[3]认为,根据系统工程的理论,一个完整的体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一般研究者认为,可把实践教学体系按上述四个层面分成以下四个亚体系,即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孟欣征[4]认为,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条件支撑体系所构成的整体。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人们经常在教学计划中使用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教学系统应该具有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使整个系统有序、有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系统的目标。

吴国英[5]认为,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现途径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它们各自发挥作用,又协调配合,发挥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

易自立、卢向阳等[6]认为,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广义来说,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活动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活动的主体、客体、中介、条件和调控均属体系的范畴。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实践教学体系主要考虑的是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化组合。并且根据系统工程原理,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系统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实践教学动力体系、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的[7]研究认为,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教学系统应该具有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使整个系统有序、有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系统的目标。因此将实践教学体系按动力层面、受动层面、调控层面、保障层面划分了教学动力体系、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条件体系五个亚体系。

徐琤颖[8]指出,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据此,可把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五个子体系。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和文献,发现前人的观点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基本都是从广义、狭义去理解。其中,针对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学者们均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就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对于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其一是以俞仲文、顾力平为代表,他们认为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二从系统工程原理出发,按照驱动—受动—调控—保障四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加以论述,仅出现四个子体系观点和五个子体系观点两种。

就本课题而言,我们认为俞仲文和顾力平提出的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概念过于宽泛。相比之下,我们比较认同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提出的四个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因为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构建出的“驱动—受动—调控—保障”实践教学体系较为清晰,且四个子体系的内容足以反映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对实践教学活动实施起着指导作用。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张晋[9]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必须摒弃以“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体系,重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当然,这种重构并非意味着在原有学科体系基础上,靠单纯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量来实现,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导因素,包括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一系列内容的置换。

李树林[10]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研究架构,但并不完全按照该定义所设定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的结构来确立,它融合了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些要素,从机制、环境、方法的视角构建技术本科教育体系的内容。

沈国强[11]强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特别要强调学生主动实践的实现。制订好实践性教学计划、进行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注意借助社会力量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和造就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成胜利[12]指出,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在科技进歩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的背景下,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总体目标。

李定清[13]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考虑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对教育和教学的要求,促使实践教学体系从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转变,主动面向社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吴建设、丁继安等[14]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课程和内容结构体系;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实践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提高就业竞争力,构建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顾力平[2]指出,通过调整教学目标、调整培养计划构建目标体系;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构建教学模式,构建内容体系;以机构、教学基地和人员等的管理及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管理体系;以师资队伍、设备设施、实践教学环境三个重要方面构建保障体系。

以上文献,均从具体实施的角度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分析。在构建的过程中,前人并没有脱离理论教学对其进行讨论,而是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基础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构建。与以往不同的是,大家都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改以“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为以“实践”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参考,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本课题通过借鉴张晋、李定清等人的观点,认为在构建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应强调观念的转变,摒弃“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体系,重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并不仅仅是添加一些实践教学内容,更不能将实践教学体系仅仅作为封闭的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一个内容体系。而是要结合社会需要,构建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以社会体育专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实践教学活动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3.目前已形成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3.1“三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认为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由基础能力、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组成,每个模块下又分若干个实践项目。其特点是以实践能力训练为主线,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靠近培养目标的实践环节体系[15]。

3.2“驱动—受动—调控—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由动力层面(教学动力体系和教学目标体系)、受动层面(教学内容体系)、调控层面(教学管理体系)和保障层面(教学保障体系)组成,这是按教学系统论的原理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16]。

3.3“内外一体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认为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包括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要素包括实践指导教师、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和实践教学实施;外部要素包括实践教师来源、就业机制和社会实践教学机制[16]。

3.4“多要素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它融合了技能的层次、分类、保障及特征。将多种要素综合起来,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所包含的要素,对实践教学体系有全面的认识[17]。

3.5“三层次、六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三层次:一是基础层;二是提高层;三是综合层。六模块:一是基本实验模块;二是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三是专业实习见习模块;四是科研训练模块;五是综合实习模块;六是社会实践模块[18]。

3.6“三体系、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三体系包括: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成果示范体系、实践教学条件支撑体系。四层次包括:基本素质层次、基础能力层次、专业能力层次、综合训练层次。八模块包括:素质拓展模块、基础能力模块、专业实验教学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工程训练模块、综合实习模块、科研训练模块和科技创新模块[12]。

3.7“四个子系统、四个平台和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四个子系统即:(1)实践教学目标子系统;(2)实践教学内容子系统;(3)实践教学管理子系统;(4)实践教学条件子系统。四个平台即:(1)基本实验技能教学平台;(2)工程技术实验教学平台;(3)生产现场实训教学平台;(4)课外实践活动教学平台。四个层次即:(1)德育及素质培养层次;(2)基本技能培养层次;(3)综合技能培养层次;(4)创新能力培养层次[17]。

3.8创建“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即“三结合”、“三层次”和“三段培养”。三结合即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三层次即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三段培养即校内“基础阶段”、校内教学基地“课内外结合阶段”、校外教学基地“与生产实践结合阶段”[18]。

3.9“4+1”分层渐进实践教学体系(简称“4+1”模式)。“4+1”模式中的“4”即①基础平台;②业务平台;③体验平台;④就业平台。另外,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网上虚拟会计实习[19]。

3.10“点、线、面”实践教学体系。认为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包括:点(实验课)、线(课程设计、课程实训)、面(综合实训、实习)、体(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职业资格证书)的系统实践教学体系[15]。

3.11“能力为起点、四因素”的实践教学体系。认为实践教学体系构架,应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基地硬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及实践教学文件四大部分构成,明确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与职责[15]。

整理发现,由于分析的维度不同,因而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与此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共性,最终都是为了将实践教学体系各要素合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其中应金萍提出的“驱动—受动—调控—保障”实践教学体系是基于系统工程原理构建而成的;余有贵提出的“四个子系统、四个平台、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从系统、平台、层次三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具体的构建,展现了不同的侧面,从不同角度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指引,确保了实践教学不断线,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做了良好的铺垫;成胜利、余有贵等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根据各专业的需要构建而成的特殊的实践教学体系。

虽然学者们构建出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有所不同,但都是基于系统工程原理而构建的。应金萍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余有贵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看似有所不同,但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两位学者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之间相互联系,即以“驱动—受动—调控—保障”为主线,以“四个子系统、四个平台、四个层次”为展开,通过四个平台的建立,加强实践教学的实践环节,真正实现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因此,就本课题而言,我们希望能够将“驱动—受动—调控—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四个子系统、四个平台、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以“驱动—受动—调控—保障”+“四个子系统、四个平台、四个层次”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内容。

4.实践教学体系优化

孟欣征[4]指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遵从系统性要求,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必须在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型和现代教学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同时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构建校企共同推动、共同管理,紧密联合的实践教学管理和保障体系。

李阳[21]指出,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应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完善和落实实践教学计划,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做到实践教学的内容要与科学研究密切结合,实践教学的方法应个性化,实践教学构架要立体化。

应金萍[16],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实现了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硬件优化即实践教学设施的优化,软件优化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师资队伍的优化、实践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实践管理的优化等四个方面。

叶志攀、金佩华[22]明确表明,工程实践教学优化的研究基本上围绕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进行,根据优化方式,实践教学优化研究大致可以分为“结构优化论”、“内容优化论”和“过程优化论”三种。

徐利平、薛元等[23]认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并针对四体系对实践教学新体系进行了优化。

张耘[24]提出,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应建立“一体两翼”式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多层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真实情境”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科学、创新”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软硬件”互补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大多数学者从微观层面对体系如何优化提出了各种对策与措施。部分学者认为,应从整体优化、结构优化、内容优化和过程优化等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而在具体优化过程中仍然强调要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四方面出发,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系统优化。

就本课题而言,优化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实际情况,认清实践教学在社会体育专业的重要性,确定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以优化四个子系统为着眼点阐述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建立“一体两翼”的目标体系,“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真实情境”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科学、创新”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软硬件”互补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通过研读大量文献、书籍发现,对于实践教学体系概念的界定,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本课题而言,我们比较认同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提出的“驱动—受动—调控—保障”实践教学体系。

在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构建方面,我们认为应强调观念的转变,摒弃“理论”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重构以“实践”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也不能将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仅仅作为封闭的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一个内容体系,而是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以系统工程原理为依据构建的“驱动—受动—调控—保障”实践教学体系与余有贵提出的“四个子体系、四个平台、四个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开放式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组成要素方面,应以教师、课程、学生为根本要素。根据社会需求,形成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以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资格证书获取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素质培养、基本技能培养、综合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四层次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师资、设备、环境为主的保障体系,软硬件管理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除此之外,还应搭配基础技能教学平台、专业技术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平台、课外实践活动教学平台,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优化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需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实际情况,认清实践教学在社会体育专业的重要性,确定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以优化四个子系统为着眼点阐述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要建立“一体两翼”的目标体系,“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真实情境”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科学、创新”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软硬件”互补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5.

[2]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67-68.

[3]翟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述[M].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2002:9.

[4]孟欣征.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6.

[5]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

[6]易自力,卢向阳,莫利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实用指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239.

[7]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与外延[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4):48-51.

[8]徐琤颖.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46-49.

[9]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0]李树林.技术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1]沈国强.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个案[D].中南大学,2008.

[12]成胜利.中原工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D].河南:郑州大学,2012.

[13]李定清.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4):39-40.

[14]吴建设,丁继安,石伟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65-67.

[15]刘仁坤.远程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384.

[16]应金萍.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作用[J].职教论坛,2005(6):39-41.

[17]余有贵,赵良忠.地方院校生物与化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12-115.

[18]盖国强.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办学特色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7-8.

[19]李松青.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05):14-15.

[20]李阳.我国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21]叶志攀,金佩华.中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74-77.

[22]徐利平,薛元,吴宣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嘉兴学院学报,2008,20(6):119-122.

[23]张耘.以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33(1):100-103.

基金项目: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1JGA022)。

作者:张欢欢 黎晓萍 赵芳 曾宇 杨海晨

服装设计实践教学论文 篇2:

对接地方经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需要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根据地方经济的人才需求特点,结合嘉兴学院自身实际,探索如何积极发挥地方性高校区位优势,依托当地产业集群及校内外各种资源,推进服装设计与工程实践教学改革。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提升了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水平。此研究可以为设计类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应用型 人才培养

中国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为地方培养和输送适应地方经济需求的人才是地方性高校办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使命。嘉兴学院地处长三角腹地的浙江省嘉兴市,是一所省市共建的地方性本科高校。时尚产业是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之一,也是嘉兴市重点发展的干亿产业之一。嘉兴当地时尚產业发达,服装企业众多,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处于设计学与纺织科学与工程两大学科交叉领域,具有“艺工结合”之特色,主要为时尚产业输送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面对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时代需求,如何“积极发挥地方性高校区位优势,依托当地产业集群及校内外各种资源,推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各项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问题

地方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了对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然而目前人才培养同质化、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必须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产业需求、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

(一)服装人才同质化严重

高校在“宽口径、厚基础”教育理念下培养的服装专业人才同质化现象严重,地方行业特色不明显,毕业生能力达成与产业用人需求脱节,一般服装专业毕业后到企业以师傅带徒弟方式,还需要2年才能上手。而经济转型的压力下企业要求无须企业再培训就可直接上手的“无缝对接”大学生。面向服装产业集群,需要培养对接产业的服装专业人才。

(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

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与行业新技术需求不匹配。服装产业正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大量需要精通服装智能化生产、服装个性化定制、服装织可穿技术等前沿知识和技术的人才。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三)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薄弱

大多数高校教师尽管学历高、理论知识扎实,却从未踏出过校园在企业一线工作,对企业的运行、管理模式、行业最新技术及人才需求变化不敏感。教师本身工程实践能力弱,造成指导学生实践质量不高。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根据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特点,嘉兴学院确定了“面向需求、强化实践、突出应用、校企协同”的专业发展原则。为了解决人才同质化问题,培养适应地方经济需要的服装专业应用型人才,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广泛开展调研,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平台课+模块课+综合实践”的实践教学课程框架。平台课由设计类工科平台课和专业基础课组成;模块课由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和综合实践组成,以此来形成自身特色,对接服装产业集群。以此为基础,在实践教学模式、师资和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

(一)必须强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学科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对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引入当前的行业前沿技术,使教学内容紧贴生产实际。改革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化教学、竞赛化教学。完善实验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区位产业优势,联合企业力量共建实验室和教师工作室。

(二)必须强化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充分利用地处服装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产教融合培养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高双师型比例;建设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必须强化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依托学科反哺教学,校企协同育人,构建多元化、开放性实践教学平台。聚合社会优质资源,联合企业共建实验室、工作室、实习基地等,引导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

三、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

根据上述建设思路,嘉兴学院在校内建成了艺术与设计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校外搭建了多元融合的政产学研创新平台;课内对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资源、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建设与改革,课外搭建了多元化的第二课堂。

(一)建设校内校外两个平台,借产业资源育人

1.校内建设艺术与设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从校内艺术与设计实验中心建设入手,完善实验中心建设,创新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建成紧密对接地方产业、设施先进的艺术与设计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实验中心建设注重实验设施配套性、完整性,注重于专业特色的契合度,注重实验设施引领行业又领先于行业。近5年新建了服装智能设计与智能制造实验室、感性工学实验室、服装智能营销实验室、丝网印刷实验室、数字化设计实验室、商业摄影实验室、电脑横机实验室、三维人体扫描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等。艺术与设计实验中心从嘉兴学院最年轻的实验中心发展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除去专业实验室以外,为了与地方产业零距离对接,有意识地建设了多个校企共建实验室和校企共建工作室。校企共建针织实验室,为学生不出校园就能与企业无缝对接实践创造机会和条件。校企共建针织实验室的建成,对于学生而言,想要进入企业实习的距离—下子被拉近了,学生可以选择去企业内部实习,也可以在课余时间直接进入校内的样板间实习,使得实习效果大大提升。在校企共建工作室,学生可以参与企业真实的设计任务,从而锻炼设计应用能力。

2.校外建设实践教育基地

艺术与设计实验中心的建设不仅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设施上的保证,而且,也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依托艺术与设计实验中心的设施资源与智力资源,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与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搭建多元融合的政产学研创新平台,优势互补,借力当地产业资源育人。

这些企业为实战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企业可以提供给学生实习的机会和岗位、企业师傅带学生、企业横向课题部分转化为实战化教学的内容。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贴近社会的实验与实践平台,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有很强的推动力。学校可以反馈给企业的则是适用的人才,实战化教学成果中,企业可以得到一些可以应用到生产中去的创意和点子。例如,浙江省“红船杯”工业设计大学生学科竞赛后,我校学生的设计“夜跑服”被海涛服装设计有限公司采用。由于嘉兴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上接轨地方产业,合作单位与该校实验教学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互利双赢,具有可持续性。经过几年校企合作,有5家脱颖而出,浙江华城集团发展成为省级艺术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梦迪集团、格莱美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发展成为校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多元融合的政产学研创新平台的建成为横向课题进课堂,实战化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项目保证。学生通过项目实战化教学实践,提高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缩短了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

(二)课内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显人才培养特色

课内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课堂组织形式、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1.以能力培养需要改革课程体系

以每三年一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为契机,统筹协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从201 2版人才培养方案起,嘉兴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培养。在制订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原来散点式的课程组成若干个课程群,每个专业组建3至4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的教师集中讨论制定各门课的课程教学大纲,使得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合理衔接,先修课程达到的教学目标为后续课程做准备,到课程群最后1门课结束时,学生某方面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达到完成某个目标任务的水准。例如:羊毛衫设计与制作课程群,《羊毛衫基础工艺》课程中学生学会织小样一《羊毛衫款式设计》课程中学生学会设计羊毛衫款式一《羊毛衫生产工艺》课程中学生学会编制羊毛衫生产工艺一《羊毛衫整体设计》整个课程群的最后1门课程,学生能独立完成从织小样到设计到编工艺到织出整件羊毛衫的全过程。最终作品的成就感给学生极大的激励。

2.以教学内容需要改革课堂组织形式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的课堂组织形式与其他专业有很大不同。首先,专业课的学时组成大多数都是“理论+实践”的形式,这些“理论+实践”的课程必须在实验室上课;其次,教师如果长时间讲课,学生就容易疲劳,也不利于技能技巧的掌握。因此,設计类专业课一般是教师讲一部分,学生紧接着练习这部分以便于巩固知识,并且,大多数课程都会有设计方案或实物的课程成果。这些课程成果是分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去完成的。

另外,课堂地点的灵活多变也是课堂组织形式改革的另一个方面,上课的地点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可以是教室、实验室、商场、企业、博物馆等。例如,服装设计课就有部分课时带到企业样品间去上课或带到大型展会去上课等。现场教学能提高上课效率,使学生更快掌握知识和技能;现场教学能让校外导师适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能使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前沿。

3.以真题实做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往的教学内容是按教材来制订的,学生完成作业只是为了巩固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意识地与一些实际项目去结合,形成了实战化、竞赛化的教学方法。

竞赛化教学:将竞赛合理地融入到相关课程和短学期实习中,根据竞赛主题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设计素养和创新能力。例如,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短学期实习以“省大学生服装服饰学科竞赛”为内容,围绕学科竞赛的主题开展实习实训,实习结束后,选拔优秀的实习作品参赛。在《羊毛衫整体设计》课程中,围绕“濮院毛衫设计大赛”主题开展实践教学。

实战化教学:将企业现有产品、研发产品及教师科研项目合理地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并适度地融入到教学环节中,通过真题真做,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使课程设计成果转化,形成批量生产,真正实现第一课堂的“作品”在实验课堂上形成“产品”并最终形成“商品”,使实践教学成果具有市场价值,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例如,在《服装市场营销》课程中开展实战化教学,为浙江悦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赴迪拜、印度展销进行珍珠商品策划与配货支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一般SRT项目(大学生科研项目)“珍珠产品消费者行为模型的建立与实证研究”,公开发表了论文“珍珠饰品礼品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向企业提交了“珍珠产品消费者行为模型的建立与实证研究”的研究报告;之后又在此基础上成功申请了浙江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异形珍珠饰品设计方法创新与系列产品设计”,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成功获得了2项外观专利。

4.以产业引领需要改革教学内容

为了配合“实战化、竞赛化”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根据企业真实案例改进实验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出版实验教材,修订实验自编讲义,增加并更新实验项目,使教学内容始终处于产业领先水平。

5.以能力考核需要改革评价方式

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也随之改革。由于大多数学生的作业是实物或作品,这部分课程结束后的考核评价方式也由原来的试卷考核转变为实物或作品考核,学习的整个过程都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

(三)课外多元化第二课堂建设,师生成长共促进

把多元化的第二课堂建设,作为对课内培养的补充。除了组织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科技项目,以及行业级、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以外,还努力扩展课外空间,为学生提供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给学生展现设计成果的平台,让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策划和实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调研能力和设计能力。具體的做法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开展校企合作设计大赛、学生创意工作室等等。把学生吸引到与专业相关的学习和研发上来,用学习成果的成就感激励学生对所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1.教师创意工作室

学生通过“导师制”跟随教师进入创意工作室,从大二学生选导师开始,一直到毕业。导师所带的学生形成新老梯队,参与到教师的横向课题、承接的各种项目。如:服装设计与工程毛衫方向的学生跟着导师参与企业的毛衫产品开发项目,学生可以利用企业高价购买的流行趋势资源,根据企业命题,在导师的辅导下为企业设计羊毛衫产品。已经有部分设计被企业选中投产。

另外,在课内的实战化和竞赛化教学过程中,在课外对学生“导师制”的辅导中,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锻炼,使学术型教师快速向双师型教师转型。已经有3位教师分别创立了自己的服装或服饰品品牌。双师型教师比例和取得各种技能证书的教师比例有大幅度提高。

2.各类创意设计大赛

除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家级、省级、行业级大赛以外,学校还独立或与企业(政府)联合举办各种类型的创意设计大赛。如:由企业冠名的创意文化系列展演活动,校企合作组织的校级竞赛等。通过组织这些校级大赛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大赛中来,在参赛过程中锻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学生创意工作室

成立学生创意工作室——学生红蚂蚁工作室和学生大象工作室,让志趣相投的学生有一个一起做事的团队和场所。学生创意工作室通过一些大的设计公司承接面向社会的设计项目。红蚂蚁工作室和大象工作室的两位学生均分别在毕业前夕举办了个人摄影展和服装设计个展。毕业后,分别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底气更足,毕业后创业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毕业后创业的学生有近10名。大多数学生是白手起家,而且发展势头良好。

四、改革与创新成果

(一)探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嘉兴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激励机制和实践教学资源等方面探索出一条新的适应地方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1.培养模式创新

为了,人才培养错位竞争,在课程体系、课堂组织形式、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地方本科院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2.激励机制创新

调动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是嘉兴学院“教学科研等效评价制度”。学生获得的成果指导老师也有奖,教学研究成果与科研成果一样计分计奖。这项政策出台后,教师们更加愿意把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指导上面。

3.育人资源创新

第一,借力当地人文资源和产业资源育人。通过与政府、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将社会资源引入校园。第二,开拓多元化的育人资源。例如:利用艺术与实验中心环境育人,通过营造艺术与设计实验中心的艺术、人文、设计氛围,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与素养;利用展会、商场、企业样品间、教师科研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育人。

(二)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5年实践,成效初显。在校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项6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5项;获得行业竞赛“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比赛”优秀奖3项、真皮标志杯服装设计大赛铜奖、中国大学生设计大赛全国银奖等。公开发表论文100多篇,学生获得专利授权50余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显著提升,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认可度,毕业生深受当地企业欢迎。近5年就业率100%,为嘉兴及周边地区相关企业输送了大批优质服装专业应用型人才。

结语

嘉兴学院通过在校内和校外搭建多元融合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课内改革实践教学模式;课外建设了多元化的第二课堂,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和育人效果。.

基金项目:2019年度嘉兴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对接毛衫产业集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002CD1904-5-A71814);2019年度嘉兴学院教学建设项目“时尚产业创新设计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项目编号002CD1904-3—101);嘉兴学院应用对策研究专项(项目编号CD70119078)。

参考文献

[1]顾冰菲,徐平华等产教融合背景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纺织服装教育,2020 (4):111-114

[2]徐利平,裘玉英,鲁恒心.设计类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研究[J].设计,2017 (17):92-93

[3]吕海舟,杨培强.应用型跨界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机制设计与模型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17 (02):35-39

[4]盖玉强,李铭嫒.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设计,2020 (16):108-110

[5]丁欢.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宁波财经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J].设计,2019 (17):125-127

[6]毛才盛,田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台发展路径:共生理论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 (7):7-12

作者:徐利平 马雨清 刘鹏林

服装设计实践教学论文 篇3: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摘要:文章基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目前企业需求人才现状,探索出了适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符合实际的改革措施,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能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竞争优势,从而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向企业输送合格人才。

关键词:服装设计与工程 实践教学 体系改革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的专业[1~3],属于技术与艺术密切结合的学科,实践性、应用性强是其基本特征[4]。实践教学是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服装应用性人才不可缺少的内容[5~6]。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服装企业急需的管理人才、核心技术人才、创意人才、储备人才[7],这就要求高校要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探索适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向企业输送合格急需的毕业生,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1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

在实践教学中要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要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使实践教学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建立“课堂教学、课外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与学术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教育模式。

2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措施及保障

2.1 改革措施

(1)校内培养。

修改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基础教育,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专业教育,除专业理论课程外,开设大量专业实践环节的课程,在选修课程中增设与服装设计相关的实践课程,在专业理论课中设置部分实践学时。在学时设置方面,在专业理论课程里实行实践教学,将部分学时做为实践学时,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具备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专业实践环节的实践课程里,大量学时用来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课内学时、学分分配表如表1所示。

在课程讲授中,教师需根据上轮授课的实际情况,每年制定新的实践课程大纲,修改实践项目或增加新的实践项目,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实现实践教学的多媒体化,并充分使用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2)校外培养。

依托社会,拓展教学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8]。与企业公司签订合同,成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建立长期的联系;利用寒暑假为学生提供短期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为实际动手实践创造条件。目前已经与上海铭沣服饰设计有限公司,绍兴市耀龙纺粘科技有限公司,吉芬(北京)时装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梁子时装实业有限公司,吉林省温馨鸟集团,利郎中国男装集团,长春成诚制衣有限公司,黑龙江毛皮产业商会等8家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H&M,ONLY,VERO MODA等公司的短期假期实习岗位,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寻找实习公司、企业或工厂等。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实习基地,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并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同实习单位,不同岗位可以锻炼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

在校外培养中,实践基地提供的形式多样的实习机会,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不仅加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日后工作增加经验,使毕业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3)素质拓展。

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除学校审批的项目外,为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加入,教师可提供研究方向,自立项目,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在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申请项目时,提倡学生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与设计实践课程相结合,有一定经费的支持,可以保证设计课程作业完成的质量,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成果。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为学生提供大赛的参赛消息,为参赛学生提供实践指导,提高学生参赛能力。通过参加各类大赛,提高师生的设计水平,开阔眼界,更好的理解服装设计的内涵,设计作品更符合市场化的要求,跟随时尚化的发展。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课程结束后,利用实验中心的形体训练室,进行小型的汇报表演。从组织策划,模特的发型,妆容,出场顺序,过程的拍照,都由学生自行完成,在模特展示服装的过程,设计人员会配合说明作品名称,灵感来源,作品特点等,并选择适合设计作品风格的音乐供模特走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走秀过程涉及到化妆、音乐配合、出场顺序等,这些问题的完成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平时让学生参与服装作品展厅、橱窗内服装的摆放,可提高学生的布置展品的能力;在毕业作品集的制作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拍摄、设计、制作,可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毕业作品的大型走秀活动中,制作广告招贴,模特表演编排等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平时的专业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尽量多让学生参加,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是一种培养多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2.2 保障措施

(1)多方位支持。

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大纲的编制上要符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专业教师要广泛对外联系,为学生多找实践实习场所,建立实践基地。专业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多让学生参加,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

(2)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实行开放模式,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上课期间,实验室由教师管理;课下及节假日,实验室由学生管理。每学期开始,对全体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平时课上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管理期间,在借用实验室钥匙时签订安全协议,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验室的安全使用,爱护仪器设备,正确操作。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可以利用课下,节假日进行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研究,参加各类设计大赛等,学生也可利用实验室做自己喜欢的实验项目。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旨在确保学生有更多的实验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科研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9]

(3)提高教师水平。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特别是实践教学更是需要实践经历丰富,有参加各类大赛经历的教师进行指导。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教出具有实践经验的学生[10]。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搞好实践教学的关键[11]。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增强教师注重实践教学改革的意识,并增加教师实践经历,参与科研实践,参加各类大赛,并将自己的成果经验应用在实际实践教学中。

(4)加强对外交流。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千古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如此,教育更应如此,增加国内外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活动,举办学术报告。通过对外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兄弟院校的发展状况,取长补短,更好的实行改革教学。学生参加对外交流,可以开阔视野,更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3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及取得的效果

通过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得到了实践教学取得成绩的经验。首先要注重提高教师水平,在教学环节教师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改革提高了教师的水平,教师成功申报教改项目多项,编著实验教材,参加各类设计大赛并获得奖项。在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下,学生参加设计大赛也获得了奖项。

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心提供的条件下,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课题并顺利结题,发表了EI论文和学院年会论文并获奖。通过素质拓展的锻炼,学生在买手大赛和模特大赛中均有获奖,并完成毕业作品汇报表演三届。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实习机会。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校期间得到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这种实习经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更能适用工作岗位,毕业生就业情况很好,主要是服装的品牌企业,如海澜集团,绫致集团,韩国依恋,红豆集团,朗姿,其他时尚品牌。

改革后的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机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教学方式,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更能引导学生发挥个性,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符合培养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设计人才的教育目的。

4 结语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内容。相对理论教学,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和优势[12]。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极强的专业,服装行业也急需这方面的人才,高校在培养人才时要符合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向企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振江.应用型服装专业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J].成功:教育版,2009(9):208-209.

[2] 陆鑫,吴小兵,张志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纺织教育,2009,24(3):36-38.

[3] 宋莹,邹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纺织教育,2009,24(4):17-20

[4] 王秀芝.服装专业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132-134.

[5] 徐利平,薛元,吴宣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嘉兴学院学报,2008,20(6):119-122.

[6] 黄鼎.浅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改与实践教学的创新—— 以辽宁地区服装高校及服装产业为背景[J].青年文学家,2010(18):67-69.

[7] 四大人才缺乏—— 服装企业用人思考[EB/OL].中国时尚品牌网,http://cn.made-in-china.com/info/article-439564.html,2011-02-10.

[8] 孙东方.服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以惠州学院服装工程专业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4):163-170.

[9] 潘蕾.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31-133.

[10] 粱素贞,徐强.服装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0(6):81-82.

[11] 刘凤霞.应用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1):119-121.

[12] 邹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纺织科技进展,2009(5):95-97.

作者:韩红爽 栾加双 韩春田 张梅

上一篇:品德教育设计教学论文下一篇:中学英语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