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论文

2022-04-26

摘要:创新创业课程案例教学设计应紧密围绕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充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等四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创新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创新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论文 篇1: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拖拉机构造教学设计

[摘 要]拖拉机构造是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专业主干课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引入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等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和引导学生积极创新,突破思维障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拖拉机构造 教学内容 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

一、引言

拖拉机构造课程内容较多,涉及内燃机构造、拖拉机底盘、动力输出与控制等三大部分。在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课程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如何在拖拉机构造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创新思维,需要教师认真分析、设计每次的实验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督促学生积极创新。传统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式,给学生的思维方式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认为拖拉机的零部件本应该是这样的,而不加以思考。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导致了学生思维的惯性和惰性。本教学设计利用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基于创新理论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

(1)知识与技能

本部分内容主要要求学生了解拖拉机动力输出的功能与要求,掌握拖拉机动力输出方式与特点、农具连接装置类型与特点、牵引装置构成与调节方法、旋转动力输出装置构成与方式、拖拉机牵引力调节方法、牵引力控制系统构成与类型、半分置式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工程教育理念,采用项目教学法、实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安排的空间,对于学习主动性不强、自控力欠佳的学生,辅以提出引导性问题或任务、知识列表、学习流程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取知识,让学生有路可循、有板可参,在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协助教师提高课堂监控和管理的有效性。

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特征,学生在学习时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及探究学习法,辅以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对拖拉机动力输出的功能与特点产生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协作学习的好习惯。通过小组操作小结评比,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拓展延伸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自主阅读《拖拉机构造》教材相关内容或者查找网络资源,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学生们相互合作,对动力输出系统零部件进行拆装,形成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学生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形成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有用武之地。

(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本章的教学重点为拖拉机动力输出方式与特点,农具连接装置类型与特点,旋转动力输出装置构成与方式,拖拉机牵引力调节方法,半分置式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各种农机具的连接装置的种类、优点和缺点。针对拖拉机与农机具挂接存在的问题,如耕深调节问题,利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天马行空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不用考虑种种限制及现实中是否可行的问题,由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由每组组长负责将本组同学的设想进行记录整理并组织大家进一步讨论,选出3-5种最好的解决问题的设想。

本章的教学难点为旋转动力输出装置构成与方式,半分置式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比如动力输出轴分为同步式动力输出轴和标准转速式动力输出轴。其中标准转速式动力输出轴根据操纵方式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独立式动力输出轴、半独立式动力输出轴和非独立式动力输出轴,对于这部分内容,先讲解其特点,让学生们自己分析这几种动力输出轴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们可以课后查资料,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设想。在学习液压控制系统这部分内容时,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前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与知识的应用等。在下一次上课前,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6-8人,每组选一名组长,确定5道题目,每组抓阄选择一道题目。每组学生需同心协力地完成的内容包括:(1)解析该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找出该装置在作业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寻找其缺点);(3)查资料了解该装置有没有最新的改进产品,有哪些优点;(4)组织本组同学讨论,利用创新思维和各种创新技法,提出改进该装置的设想及思路。下次上课,每组组长及班干部组成评审团,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利用PPT给全班同学讲解,接受同学、评委及教师的提问,最后由评审团给出成绩,此成绩将作为该组学生的平时成绩。

(三)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拖拉机技术的发展,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注重前后课程的衔接及融合,积极利用图片、动画及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讲授。尽可能多地安排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参与拖拉机构造实验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重点实施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

拖拉机构造——动力输出与控制一节的内容较多,采用课堂授课、实践环节及作业完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共需要5个学时,具体教学过程见表1。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行组成项目小组,6人或4人不等,教师给出项目的题目和任务要求,这些题目都是和实践结合得较为紧密的项目,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要完成这些项目,必须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及实际的工程需求,通过项目的完成,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表2列出了部分工程能力训练项目。

四、结语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课堂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将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部分课堂教学内容中,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对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刘训涛,赵存友,徐鹏.TRIZ理论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1(3):29-31.

[2] 赵静,杨自栋.拖拉机构造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大学教育,2014(4):53-55.

[3] 高志,刘莹编著.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覃侣冰]

作者:赵静 柏雪源 宋景玲

创新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论文 篇2: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课程案例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创新创业课程案例教学设计应紧密围绕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充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等四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案例教学;教学设计;实践能力

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大,不少高校的办学目标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受毕业生升学率、就业率等硬性指标考核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加强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创新创业类课程作为其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承担着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培训创业技能,培养学生具有战略眼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营销能力和决策能力等目标,在培养专业型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创新创业课程案例教学设计的现实要求

作为应用性强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其鲜明特点就是密切联系社会生活,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发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这就要求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必须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向现代的“互动型”教学转变。但对于相关知识基础较弱且社会阅历较浅的大学生而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设想实非易事。对授课教师而言,想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在课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安排学生预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思考。同时,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加强其教学的直观性。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具有真实性、具体性和可感性的案例教学更受学生青睐。以学生为主体的案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散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创新创业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是以教师整理和筛选的案例为载体,以案例中呈现出的真实问题为内容,通过不同方式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辩驳等,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创新创业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坚持以行为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主导,以学生为整个教学的中心,通过一系列行为刺激来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制定具体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目标与结果,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措施等。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案例教学被用来辅助学生学习理解理论知识。这样的案例教学目标是缺乏高度的。创新创业课程案例教学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转变思考方式,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除了这个主要目标外,还有关于案例教学模式的目标:一方面,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案例教学强调实践性和互动性;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导作用的师生互动模式。

2.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案例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也是案例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首先是课前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取典型的案例,同时确定相应的学习要求和讨论主题。在挑选案例时,不仅要考虑案例与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和目标的契合度,还要考虑案例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匹配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代表性。最好挑选与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相匹配的信息适中、篇幅适中、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突出教学目标的最新国内典型案例。同時老师在给学生预留准备时间的前提下将案例与相关主题和要求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前需要自主研读案例,小组合作探讨,熟悉案例内容,做好充分准备。然后是课中教学阶段,在这个阶段又可以细分为三步:教师导入案例、学生讨论汇报和教师总结。在上课时先由老师介绍案例的相关背景以及与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引出案例。然后让学生针对案例组成小组讨论,再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堂参与的调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巩固和提升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素养,积累实践性知识。创新创业课程案例教学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求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达到思维方式的创新。这仅仅依靠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一个主动接受的态度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学生展示后,老师要针对学生的看法做一个点评与总结。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评价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对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创新见解的学生给予鼓励,对探究中暴露出的错误观点要彻底纠正,同时还要对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进行点评,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方法上的启迪。最后是课后总结阶段,案例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不断修正提升的过程。学生在课后撰写学习报告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还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反思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虽然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但这个角色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走向,所以教师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课程结束后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的设计,并对优劣做出总结,最终改善教学设计中的一些不足的地方。

3.教学策略。在创新创业案例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需要教师和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案例教学也算是创新创业课程教师采取的一种教学策略,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后,还需要利用更多的教学策略来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让学生更集中注意力到课堂中来,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案例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呈现图片、声音、视频等,相较于传统的板书、纸质材料更形象生动,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引入案例的思考中来。在创新创业课程案例教学中导入案例、案例呈现、学生发表对案例的见解都可以采用多媒体形式。不仅增强理解,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分析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让单个学生独立完成案例的课前准备、课中分析是有一定困难的,而且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将学生分成小组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的案例准备、案例分析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通过分工合作、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之间的想法产生碰撞从而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

為了更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行为,也是为了激励学生,教师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目标、要求、评分标准等措施。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可以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评分标准可以让学生不偏离主题,也能提高学生的自我要求,增强对课程目标完成的控制能力。

4.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既是对教学成果的评价,也是后续改进的基础。教师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案例教学来说,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了最终对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效果。因此,创新创业课程案例教学需要通过强化平时成绩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可按照平时“成绩20%+案例分析40%+期末考试40%”的比例来进行。案例分析的评价一方面由老师根据案例分析的表现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需要学生采用组间、组内互评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这样可以避免评价的片面性,增强评价的真实性。

三、结语

创新创业课程案例教学是将案例教学应用于创新创业课程的新型教学方式。创新创业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方式很好地满足了创新创业课程的需要。选择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后,还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案例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还需要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不断修正完善教学设计,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为案例教学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应用提供更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1-5.

[2]罗纯,吴先勇.案例教学的学习理论解析[J].教学与管理,2018,(9).

Key words: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course;case teaching;teaching design;practical ability

作者:熊立 伍婷婷 凌玉婷

创新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论文 篇3:

“二四二一一”高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师生职前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职后的教学水平,间接地影响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现阶段我国的高师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实践能力水平不理想,所以为了提高高师生的实践能力,未来能够承担起教育教学的重任,应该加强对高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师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目前大多高师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和实践存在脱节现象,中学新课程标准和高师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也存在脱节现象,高师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课时不足,训练程序不够科学.高师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教学实践训练的大纲、计划、目标、内容、评价标准和方式、实施步骤、教学方法等方面还不够科学和完善.而恰恰实践能力影响的是学生职业能力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高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高师教学的重中之重.研究高师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制订科学的实践能力训练方案,编写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做到有训练科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训练内容、实施步骤、训练方法、训练模式、评价方式等.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養来看,全力打造“学会学习,学会讲课”的当代数学精品师范生,通过实践能力训练,实现师范生“说明白、写清楚、字规范、会讲课”的教师基本实践能力训练目标.

一、我国高师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一)高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重视显性目标培养,忽视隐性目标培养.当前在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实践体验、实践意识、专业兴趣、角色意识等重视不够,缺乏对高师生实践反思、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重视理论知识培养,忽视实践能力培养.高师更多的还是注重学术形态研究和教育,不太重视师范性;学生潜在的理论意识很强,教师的学术意识很浓,因此,产生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重视校内封闭培养,忽视校内外联合培养.虽然很多学校都重视实践环节,增加了实践能力培养的时间和力度,但还是以高校培养为主体,教师讲为主,学生练为辅.忽视与有关部门或学校的联合培养.

重视高等教育培养,忽视基础教育培养.目前大多数高师院校把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中学的新课程标准割裂开,造成人才培养方向的偏离.

(二)高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教师标准和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研究,教学团队到中小学进行调研,认真研究中学新课程理念和课程变革,调查显示新课程理念,教学基本功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另外掌握中小学到底需要什么素质的教师,我们需要培养哪些实践能力.然后建立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确定实施步骤、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评价方式等.探索的目标重点是高师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制订科学的实践能力训练方案,编写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教材,并加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力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实践意识,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采取把学生送出去,把校外教师请进来.从而解决了重视显性目标培养,忽视隐性目标培养;重视理论知识培养,忽视实践能力培养;重视校内封闭培养,忽视校内外联合培养;重视高等教育培养,忽视基础教育培养等问题.

二、高师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培养模式的探索

1.确定目标、科学培养

在教师标准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培养,进行高师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角色意识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理论和实践结合,寓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于教学之中,提高就业竞争力;努力实现素质教育,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创新人才.

2.收集资料、调研分析

我们在大学生中发放了324份问卷,在中小学发放了181份问卷,了解到当前中小学教师实践能力的需求,高师生应该具备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组成、现状和实践能力的分解表等.以及高师学生对教育学和心理学掌握的情况和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认识、内容、现状、实践经验和需求等.

从表1和图1可知,中小学教师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表现在实习生和青年教师大多实践能力水平一般,教学实践经验不足,中学教师希望高师院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并在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标准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了解中小学教学原则和目标,把实践能力进行分解、分项训练、形成完善的训练方案,全面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从表2和图2可知,高师学生对教学实践能力都不是很熟悉,比如,实践能力的内容、训练方式和评价标准等.这就导致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和中小学对教师实践能力的需求严重脱节,所以需要根据调查问卷情况,制订科学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3.制订方案、编写教材

制订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训练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评价标准,完善教学内容,确定实施步骤,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评价方式等.

4.制订计划、形成规范

通过调研,制订方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研究,制订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编写了《数学微格教学训练规范》《学生听课笔记和技能训练规范》和《学生听课笔记、讲课与说课微格训练规范》.把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5.改进模式、提高效果

不断改进高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教学主要采取“分项递进训练”的训练模式.形成完善的理论、训练和评价体系.理论学习,微格训练,师生评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通过训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提高.

基于高师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调研、四结合、两训练、一综合、一比赛”的培养模式.

(二)“两调研、四结合、两训练、一综合、一比赛”的培养模式的实施

1.两调研

高校在高师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还是出现大学教育往往和中小学教育脱节,高师院校对需要培养学生哪些教学实践能力?具体应用何种实践方法和评价方法等,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另外高师院校教师对学生关于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和认识等方面也不是很清楚.因此,团队决定首先进行“两调研”,调研主要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到大学生中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对教育学和心理学掌握的情况,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认识、内容、现状、实践经验和需求等.同时到中学进行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当前中小学教师实践能力的现状、需求,高师生应该具备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组成、现状和实践能力的分解表等.被调查对象主要是青年教师和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以此来确定高师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实践能力的构成,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材的选择.

2.四结合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显性和隐性培养相结合,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相结合,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结合,这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部分.

根据调研情况,结合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高师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制订科学的实践能力训练方案,编写符合《高师数学教育课程标准》的教材.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训练中除了注重显性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隐性培养,把隐性培养镶嵌在显性培养之中,激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热情,培养专业精神,教书育人.

高校封闭培养与校内外联合培养相结合,把校外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引进大学课堂,讲解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和形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解读情况、义务教育出现的困惑和瓶颈等等.彻底改变了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

高校教师要更多把基础教育的实践性引入课堂教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关心实践能力训练,做到有训练科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训练内容、实施步骤、训练方法、训练模式、评价方式等.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来看,全力打造“实践能力强,学会讲课”的当代数学师范生,通过实践能力训练,实现师范生“说明白、写清楚、字规范、会讲课”的教师基本实践能力训练目标.

3.两训练

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采取了“分项递进式”和“微格教学”的训练模式.根据调研和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把课堂实践教学分为:板书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导课技能、提问技能、多媒体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结课技能、说课技能和评课技能等.每项技能都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实践部分结合中小学课堂实际进行训练,学生有听课笔记、关注点和评价表等.注重训练质量,由教师指导和点评.并及时反思和调整实践能力训练方案,形成基本完善的实践能力训练的新模式.

4.一综合

两训练结束以后,学生进行综合汇报,把讲课和说课融为一体,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现实性.

5.一比赛

综合训练后,举办课堂教学和说课比赛,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平台和机会.为参加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做准备.同时也为就业、学校和国家举办教学技能竞赛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发表的今天,时代呼唤符合时代发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学模式的创新,因此,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的.改革教学模式不是目的,而是探索某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未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师生构建了“两调研、四结合、两训练、一综合、一比赛”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提高,学生领会并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实践,实践意识增强.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未来从事基础教育中“高效课堂”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增强.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就业竞争力得到增强,探索的成果不仅应用于数学,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改变,教学效果好,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当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就业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作者:李唐海

上一篇:水电工程应用探讨管理论文下一篇:本科院校学分管理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