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文明建设论文

2022-04-15

摘要: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刻不容缓。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的主要措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思想政治课文明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想政治课文明建设论文 篇1:

浅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与创新

【摘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中,党中央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于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主要内容等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与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是新时代下的又一人类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发展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进而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九大在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新时代。

高校是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生态文明培育的重要基地,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中起着引领和助推作用。而深入开展生态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是走上绿色发展道路的根本前提。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和牢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和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对于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主要内容等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意义

1.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命题,党的十八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并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时代。因此,培养和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和牢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是当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生态环境问题进入高强度频发阶段。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与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决策者的生态文明理念、实践者的生态文行为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扬教育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

2.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资源环境压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迫在眉睫。而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最有效的措施。因此,这就急需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丰富和充实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同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人、塑造人的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下更好的发挥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育人功能。所以,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在的新内容、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理论政策的宣传者和实践者,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十九大不仅擘画了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而且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给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清单。因此,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思想政治保证。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

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部分学者认为其主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平等观教育、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生态法制观教育、生态消费观教育、生态审美观教育”[1,2]。但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观的主要内容是“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文明伦理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法制观教育、绿色消费观教育、生态审美观教育”[3,4]。而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教育

通过生态环境现状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国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短板,成为人民生活的痛点。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进而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严峻性、紧迫性,从而帮助大学生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2.生态文明内涵教育

生态文明内涵教育包裹生态哲学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文化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内涵教育,让大学生理解、掌握生态文明内涵。认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观点,进而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通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3.生态文明法制教育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当前,我国在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认真组织大学生学习我国的生态法律法规,提到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通过生态文明法制教育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行为。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与创新

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美丽中国新图景徐徐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论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两个阶段安排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在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中,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十九大精神完全融入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同时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1.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学科建设

学校要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学科的重视力度和投入强度。全面系统地增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必修课的教学体系中,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生态理论和生态道德水平,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此外,要拓展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的渠道。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2.以新媒体为手段,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方法

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方法,必须突破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活动形式。应当以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媒体、新技术”。将抽象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影响呈现出来,营造一个沉浸式的教学互动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新媒体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信息传送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中。并将传统课堂与新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最大程度的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3.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实现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理论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教育问题。在进行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的同时,要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内容。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校园专题活动为载体,激发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通过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认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校园生态文明氛围建设

生态文明是美丽校园建设的灵魂。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原理,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同时要以生态管理学原理为指导,创新高校管理制度,进而营造出生态文明的大学精神氛围。

参考文献

[1]李雪菲.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J].科教文汇,2016,349:17-18.

[2]蒙秋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内容—生态文明观教育[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

[3]何京玲,杨小军.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J].环境教育,2017,(1-2):76-80.

[4]汪金英,權莉.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问题[J].安顺学院学报,2016,18(5):28-30.

通讯作者:陈淼,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海口。

作者:刘宇欢

思想政治课文明建设论文 篇2:

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摘 要: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刻不容缓。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策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处的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在反思单向度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工业文明产生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之后的理性选择。胡锦涛在党的十八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如何,将直接决定着中国能否实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美丽中国的建设归根结底是寄托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否具有生态文明意识,能否选择绿色科技保护环境和处理生态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校理应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责任意识的社会人才的职责。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与环境成本。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这就要求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青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让大学生关注并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德育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内容,环境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基本上停留在生态环境知识的传授上,难以实现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生态人”的目标。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要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我国是一个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赋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与时俱进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很好的能力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必须具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优秀品质。因此,是否具备生态文明观念和行动,构成了衡量当代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他们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然而,现实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与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他们普遍存在生态文明意识比较淡薄,生态环境知识缺乏,对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缺少关注,浪费和奢侈消费现象严重,节俭意识不够,欠缺绿色消费的生态消费理念与自觉行为。许多大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生活习惯,知行背离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不高。因此,面对当前新形势、新情况,帮助大学生确立关爱自然的道德义务和关爱未来的代际意识,养成生态主义的消费观念,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二、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3年《教育部关于在各级各类院校开设环保课程普及环境教育有关情况的函》中明确指出:“为了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将生态环境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后,生态文明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然而,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机制仍有缺失,并且实效性不高。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与师资缺失

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主渠道。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生态环境素质作为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列入学校的培养目标。生态文明教育只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小部分内容出现,可以说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生态文明教育没有形成连贯、系统的教育体系,生态文明通识性教育尚为空白,这种状况对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另外,目前高校中专门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师资缺乏,大多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教师生态环境知识不系统,对生态伦理道德也没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在生态文明知识的补充上除了教材和自身学习,其他途径较少,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学校对教师培养力度不够,教师外出考察、参加进修培训缺少经费保障。这使大学生普遍缺乏形成良好生态文明素质的必要知识基础,这导致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差。据有关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虽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全面;生态文明意识虽觉醒,但是尚不健全;生态文明行为虽开始养成,但是仍存在缺位”[1]。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缺位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采用直接授予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机械单一,没有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除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外,很少有组织地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没有在校园内营造起重视生态问题、注重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抽象说教多、情感体验少,更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活动只是为了单纯配合某一纪念日或某些要求而举办,生态实践活动基本上局限在单一的考察、咨询、探险等,这些活动表面上轰轰烈烈,但教育持久力不够。生态教育不仅仅是知性教育,也是情感教育,为此,应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方法,如专题讲座、图片展览、视频观看、实地考察等。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措施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若仅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考虑环境问题是不够的,必须唤一种被尘封已久的、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态意识”[2]。高校应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必须重视生态文明的课堂教学,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的理论水平,从历史发展与现实危机等不同层面和视角,提升大学生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第一,拓展高校德育内容,在现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有关生态伦理、生态哲学和生态战略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生态危机的现状与治理的方法和路径;树立从自我做起的自律意识,实现生态知识、技能向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的转化。第二,增加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开展面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可将《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等生态类课程设置成公共基础课程,扩大生态教育课程的覆盖范围。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学习与培训,建设一支生态认知理论素养高、生态环保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推广生态文明教育专题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置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有关的课题,布置给学生单独去完成调研报告,可使大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现实,主动评价现实的生态文明现象,形成观察问题的自觉意识,导引学生向理性生态人转化。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生态伦理典型示范法、生态伦理“两难”教育法、生态环境熏陶法、生态伦理互动式教学法、生态伦理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3],通过情景模拟、现实体验、权威资料展示等方式把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

(二)丰富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强化体验式教育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第二课堂,具有形式灵活多样、主题鲜明、参与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将生态观念与道德要求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提升学生的生态认知水平和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树立全新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通过组织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生态文明知识竞赛、低碳生活宣传周等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强化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教会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另一方面,高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课外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实践,要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积极参与各类环保公益活动,建设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推广高校假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也是重要的环节和措施。开展体验式教学,增强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意识。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生态考察、生态公益活动、生态宣传等生态文明教育与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深入开展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生态调查,强化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道德素质。

(三)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

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践行能力培养中,要特别注重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网络等新媒体有利于拓宽和改进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感情,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高校应高度重视网络建设,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来建设和管理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网站,为生态文明教育搭建新的教育平台,定期发布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组织生态文明教育专家、教师利用飞信、QQ、Email与学生开展沟通与对话,适时把握网络舆情热点,及时、深入、真诚地倾听同学网上心声,对学生进行节约、环保、低碳理念引导,使网络生态文明教育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高校德育创造和谐环境,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建伟.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与分析——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黄孔融,王国聘.论董仲舒的生态哲学思想[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0.

[3]陈晓东.我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路径研究[D].長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5-23.

作者:张代宝

思想政治课文明建设论文 篇3:

“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解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单独列为一个主题,围绕生态文明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论断,指出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具体展开的内容之一,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共同组成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文化视角探析生态文明的内涵,对于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竞争力,以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文化内涵中认识“生态文明”的文化性

所谓生态文明,从狭义上理解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反对掠夺式使用资源能源,要求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经济层面上,生态文明要求经济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这一要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来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低碳生产、绿色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在政治层面,生态文明要求党和政府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将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加强环境监管,严格依法执政,积极与各国政府开展国际合作。

因此,生态文明在《经济生活》中侧重于从经济层面理解生态文明,关注不同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如理性消费、绿色生产、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生态文明与《政治生活》的整合则侧重于从政治层面理解生态文明,关注制度建设、政府作为、政绩评价、国际合作等政府作为。

从广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类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继承和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深刻反思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再次系统建构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特别强调和关注人类的自觉与自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进步和发展。具体来说,在文化价值上,要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追求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在生活方式上,以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他人利益为目标,践行可持续消费观;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体现为生态文明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由于各国人民均面临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的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环境问题。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无论是“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于“把自然仅仅看作是人类活动的功利性对象”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因此,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生态文明作为主流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体现在其相对独立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但不是简单地亦步亦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生态文明是在与经济、政治、社会的互动中,在多方面相互交融,并对经济社会其他要素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深刻的作用。

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文化性,能够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以更广的视野来思考和认识生态文明,从文化价值、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视角认识生态文明的意义和价值。

二、在文化多样中理解“生态文明”的民族性

《文化生活》第三课指出,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多样性基于不同民族、国家社会实践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好、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坚持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加强沟通,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形态,具有文化价值。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实践的差异,对于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和生态文明的外在表现必然存在差异。

例如,西方的生态文明主要通过生态运动得以呈现。自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生态的思考超出了自然环境领域,对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认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公平问题,主张用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力图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模式。而我国的生态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通过肯定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用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和他人;道家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将法道自然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佛家则通过众生皆平等、万物皆有灵表现出慈悲的生态伦理思想。

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在理解、践行、落实生态文明时,由于国家利益、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的差异,往往表现出理念、思维和行为的差异,甚至是对立和冲突。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对待自然上既要获取又要节制,既要利用又要保护,共同维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而这正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所凝聚的世界性的精神内核,它超越了具体民族文化的差异,也是不同国家、民族能够在生态问题上进行对话与合作的逻辑前提和思想基础。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文化的交流中理解和认同“生态文明”中的共通性部分,另一方面又要对差异予以尊重、理解和包容。同时,由于发达国家200年的工业化过程给现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世界各国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国际合作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三、在文化传承中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总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因此,我们要立足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文化创新。

在历史的长河中理解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生态文明并不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全盘否定,也不是简单的回归原始文明;而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对原始文明中人被自然奴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中人对自然的征服这两种关系的辩证否定。生态文明将人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放出来,追求人性和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共存。

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需要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配置,呈现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特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国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关系民主化,表现为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坚持国家平等原则、尊重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各国相互合作、沟通发展等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

因此,我们要从全球化浪潮中把握生态文明。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强化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创立国际生态建设共同准则,积极推动国际生态新秩序的建立。国际关系民主化,要求我们坚持国家平等原则,充分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处境,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平等互利、真诚合作、责权对等基础开展国际生态合作。

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还要正确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坚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应该“移风易俗”“与时俱进”。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具有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缅怀先人等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可以将生态文明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通过生态行为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文化内涵,凸显生态行为的传承力和影响力。

四、在文化强国中领会“生态文明”的价值性

《文化生活》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要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教材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作出了较大篇幅的调整,指出了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路径,提出了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明确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

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生态意识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八荣八耻”明确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每一个人的理念践行。生态文明可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躬行勤俭节约,提升道德素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我们每一个个体都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建设美丽中国是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美丽中国追求生产方式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社会人际空间和谐友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人更美。美丽中国的基本要素包括生态良好、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和高尚的心灵境界,从文化的视角来说,其美学内涵即为生态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增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引导社会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凝聚共同价值,方能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诸要素中,文化竞争力是最为持久的要素之一,也称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践行“生态文明”,形成中国话语体系,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竞争力。以“生态文明”为内核的话语体系的形成,对于有效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扩大我国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的观点、论断尚需不断地理论化、体系化,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生态保护、文化交流等领域的优势,有效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文化中国是中国梦的文化表征,从文化的视角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性和价值性,提升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对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我们尚需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作者:季成伟

上一篇: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论文下一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