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范畴银行风险论文

2022-04-19

【摘要】我国越来越注重金融深化、市场化改革、金融开放,由此金融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也推动着以往依靠传统业务的银行开始积极探索表外业务的发展,银行不断开发新的表外业务和金融工具,试图改变银行表外业务收入结构较单一和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促使银行的表外业务规模与表外业务的占比均呈现上涨趋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监管范畴银行风险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监管范畴银行风险论文 篇1:

谈谈银行内部审计在操作风险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

一、问题背景

随着金融技术的日趋复杂化以及金融创新的日益频繁,银行活动及其操作风险特征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国外的巴林银行倒闭、日本大和银行国债事件、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以及国内的中国银行“森豪公寓按揭贷款”、农业银行管库员盗窃巨额库款案等,都与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密切相关,操作风险管理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范畴。2005年2月,针对国内部分银行机构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违规查处不力、内部控制薄弱并导致大案、要案屡有发生的实际,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简称十三条)。2007年5月14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至此,结合国内实际,银监会通过推进五级分类制度强化银行信用风险监管,并在先后发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后,对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风险监管已经形成一套完整法规。本次《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发布,对进一步加强银行风险监管,提高识别、控制操作风险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建立操作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提升银行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防范银行业大、要案的发生和促进银行业稳健运行,必将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二、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一般意义上讲,操作风险,指因操作流程不完善、人为过失、系统故障或外来因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广泛存在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是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基础风险之一。商业银行日常工作中,典型的操作风险事件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佣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带来的风险事件,有形资产的损失,经营中断或系统出错,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

操作风险事件难以在事前充分预期,并往往来源于制度、系统缺陷和人员舞弊行为,具有较强的内生性,即使建立相对完善的内控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也难以充分预计未来持续期内的所有变动因素并彻底杜绝内部舞弊所造成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操作风险管理滞后于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与经济环境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全球化和综合化经营的趋势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产品、服务的复杂性提高, 各项业务超常规发展,操作风险的类型不断演变。在认识不到位、风险管理手段不足的情况下,发生操作风险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增加。

(三)操作风险管理尚处于起始阶段。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偏重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 未设立独立的专业部门承担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责,而是由非独立专业部门牵头负责或由各专业条线内部控制,没有形成针对操作风险的统一的政策标准,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操作风险管理主要采取定性管理、质量控制,尚未建立起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在建立按新巴塞尔协议计量监管资本操作风险的损失事件数据库、开发和运用操作风险的资本分配模型、定量计算操作风险等方面,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操作风险管理存在差距。

三、内审部门对防范操作风险所担负的责任

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第十一条规定:商业银行的内审部门不直接负责或参与其他部门的操作风险管理,但应定期检查评估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运作情况,监督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情况,对新出台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具体的操作规程进行独立评估,并向董事会报告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评估情况。笔者认为上述规定应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一)内部审计部门作为风险防范的第三道防线,对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以及框架在银行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

(二)内部审计部门对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三)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对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频率根据操作风险大小和重要性等因素来确定。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对重大策略改变、管理架构变动等影响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的事件给予关注。

(四)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将审计结果及时上报高管层,同时提供给风险管理部门。操作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应根据审计管理建议,按照成本收益匹配原则,对操作风险管理采取相应的改进优化措施,以保证操作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和不断完善。

四、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在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

操作风险管理是当前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问题,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国内银行在管理思想、技术、方式、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同时,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比,操作风险又具有明显的特点:即操作风险大多是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生风险,并往往属于人的风险。如何结合操作风险的特点和银监会、国内银行的职责定位,进行系统化的操作风险管理,不仅对银行各级机构和部门是个严峻挑战,对内审部门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内部审计承担着健全与完善内控的职责,在开展操作风险管理时如何发挥作用,笔者认为目前应着重关注以下方面。

(一)关注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及部门职责划分。组织架构及职责划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制定、完善、传导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或方法的途径,是建立与各商业银行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前提。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应按银监会相关文件规定,关注各级机构和部门有无指定牵头部门负责全行操作风险管理?各机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如何构建?职责是否清晰?分工是否重叠或适当?实施情况如何等等,为评价被审计对象的操作风险管理状况作好准备。

(二)关注被审对象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各经营机构应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的清晰流程,包括对操作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缓释、监测、报告等环节,这是操作风险管理的制度基础。在开展审计评价时,审计人员应关注各级机构如何开展操作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工作,确立了哪些关键控制环节点?日常操作风险的检查监测怎样开展?发现隐患如何报告?对于影响程度较大的操作风险事件损失或损失发生频率较多的产品,是否及时进行操作风险重检?损失是否得到及时报告等等,从而对被审计对象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状况作出合理评价。

(三)从内控检查与评价入手开展操作风险管理。落实规章制度是开展操作风险管理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在开展工作时,内部审计应加强对关键业务环节执行情况的检查入手,从关键岗位员工的定期轮岗制度、强制休假制度、不相容岗位和职能分离情况、授权制度及对操作风险管理奖惩机制等方面展开监督检查,这些基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对防范操作风险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加大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评价力度,为防范操作风险管理发挥基础作用。

(四)提出完善内控及业务系统的方法与建议。按照多米诺骨牌理论,人员道德并不直接导致操作风险,规则及流程缺陷与人的缺陷结合才导致操作风险。完善流程和规则,纠正人的错误行为是防范风险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内部审计应当经常检修工作流程和规则,提出消除业务系统缺陷的建议和措施,将改进与完善内部控制作为参与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并纳入日常工作目标管理,如此才能较好担负起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责。

(五)关注从业人员行为的监督及管理过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第十七条指出:“对重要岗位或敏感环节员工八小时内外行为要进行规范;建立基层员工署名揭发违法违规问题的激励和保护制度是防范操作风险的重要措施。” 血的教训表明:情节重大且性质恶劣的操作风险(尤其内部员工欺诈与道德风险)往往与银行疏于关注员工行为相关。内审部门应当充分重视这项规定要求,要结合审计活动的开展,收集适当证据判断管理层是否采取措施认真执行了这一规定,督促管理层加强员工行为监管,为防范操作风险打下基础。

(六)加强对新流程、新产品的操作风险识别及评估。新流程与新产品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各级机构和部门在实施推广前,应当确保对新产品、新流程及新系统的操作风险的充分识别和评估。内部审计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在新流程和新产品推出后,内部审计要继续跟踪了解对经营管理目标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关键风险点,对缺乏控制或控制不足的业务流程提出完善建议,对控制过度并导致服务效率低下的情况提出优化方案,促进业务健康发展。

(七)严格追究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在审计活动中,应按照权责对等原则,从决策、监督、管理和经办四个层面,清晰界定各层级、各业务条线(部门)和岗位的操作风险责任。对因制度缺陷、监测检查不到位、管理不善、执行不力等操作风险引发的损失事件或给建设银行声誉带来不良影响的行为,审计部门应按照分工负责的要求,提出追究责任人责任的意见或建议,督促各个方面增强责任感,更加有效地履行职责。

(八)结合日常监督活动研究操作风险预警指标。审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结合日常开展的审计活动,针对某一风险领域审计缺陷统计或业务变化情况,分析损失概率数据,监测操作风险事件因素,积累或提供反映风险变化情况的数据或预警指标,通报并提供管理层决策时参考。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河北总审计室)

作者:王东升

监管范畴银行风险论文 篇2:

表外业务对中小上市银行风险输入研究

【摘 要】我国越来越注重金融深化、市场化改革、金融开放,由此金融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也推动着以往依靠传统业务的银行开始积极探索表外业务的发展,银行不断开发新的表外业务和金融工具,试图改变银行表外业务收入结构较单一和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促使银行的表外业务规模与表外业务的占比均呈现上涨趋势。文章聚焦表外业务对中小上市银行风险输入的影响,以12家中小上市银行2015—2019年面板数据为依据,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展开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表外业务对中小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意味着表外业务发展带来的部分风险向中小上市银行表内业务转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供完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及外部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表外业务;中小上市银行;风险输入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阶段,金融的发展也势必跟随经济结构变化而演变。由于金融自由化与市场化的不断升入,中小上市银行传统的业务已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金融脱媒趋势已经显现,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比重快速攀升,间接融资日渐式微。这一情况导致银行过去严重依赖的存贷差收益空间被挤压,不得不谋求表外业务的发展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表外业务的规模和种类不断扩大,表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不断提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余额已达338.42万亿元(含托管资产表外部分),同比增长12.02%,增速虽然比2017年下降7.15个百分点,但是表外资产规模却已相当于表内总资产规模的126.16%。

随着表外业务不断壮大,伴随而来的是表外业务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这些风险有着隐蔽性强、不确定性高、自由度大等特点。《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中指出部分银行将表外业务用作规避监管的手段,借表外业务之形行表内业务之实,表外业务将成为银行业风险预防的重点领域。虽然在表外业务中嵌入了银行的信用,但是并没有真正纳入银行资本的计量和束缚,因此信用的扩张快速增长,这是表外业务务实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风险。在应对表外风险方面,政策监管与商业银行内控却相对滞后,出现表外业务风险向表内渗透的现象,导致银行出现输入型风险。本文从银行风险输入角度,考量表外业务风险对中小上市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

1 文献综述

表外业务是非传统信贷业务,拓展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主要形式之一。美国的次贷危机加深了人们对银行风险尤其是表外风险的重新审视,表外业务的监管缺失促成了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风险防范要求,对表外业务风险监管也是其关注的重点。

在此前后,也有不少学者对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输入进行了研究。有部分学者认为,表外业务的发展能够降低银行的风险。Diamond(1984)[1]认为多元化经营策略显著提高了银行的市场信誉,通过筛选贷款人资质及强化监督放贷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Templeton和Severiens(1992)[2]在资产组合的理论基础上经过分析认为,多元化经营能够降低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从而间接地提升银行的经营绩效。Torna和Deyoung(2013)[3]的研究表明,从降低商业银行的破产风险角度出发,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对其影响是显著的。因此,表外业务的发展对于降低银行风险是有利的。殷书炉和闰真宇(2014)[4]应用广义矩估计的方法,研究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与其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认为银行增加非利息收入,可以降低经营风险,但非利息收入呈现较高的波动性,分散化带来的效益只能对非利息收入占比较高的银行产生明显效果。因此,商业银行应因地制宜,在适合自身特点且风险稳定的基础上想办法增加收益。陈一洪(2015)[5]认为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能够分散银行风险,并能提高规模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

对此,也有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陈德胜等人(2016)[6]研究揭示中国银行业相对滞后的风险管理体系束缚了表外业务发展,通过实证表明表外业务和银行风险敞口具有正相关关系。Christian和Raymond C(2010)[7]通过对加拿大银行业进行研究认为,表外业务虽能拓宽银行的收入渠道实现多元化的经营,但表外业务容易引起银行持有资金的降低而带来更高的风险,因此有必要采取更详细的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制度。

2 实证研究

本文侧重于最近几年表外业务的发展对中小上市银行风险输入的影响,所以选取了12家中小上市银行2015—2019年作为样本数据,包括5家股份制银行、5家城市商业银行、2家农村商业银行。

2.1 研究变量的选取及模型构建

(1)被解释变量。不良贷款率[8](NPL),它是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不良贷款率高则部分贷款回收的难度大、风险大,反之,则有利于银行的健康发展,减少银行风险。因为表外项目的开展其实是有些银行拿表外业务行表内业务之实,有的表外业务的开展(如担保类业务)失败必然会导致坏账的出现,该表外业务将转化成表内不良贷款率,所以选择不良贷款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为了让实证模型更好地运行,该指标取值已被放大100倍。

(2)解释变量。表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OBS),它很好地衡量表外业务开展的深度,體现出银行对表外业务的依赖程度,本文用它验证表外业务与中小上市银行输入风险的相关关系。该指标取值已被放大100倍。

(3)控制变量。①资产规模(INTA),用以研究不同规模的银行资产对表外业务的影响,取总资产的对数作变量进行分析。②净利差(NIS),它是权衡净利息收入水平的最常见的公式。净利差越大代表银行更倚重传统银行业务而削弱开发表外业务动力。③拨备覆盖率(PC),它是衡量银行应对贷款损失能力的重要指标,充足的贷款损失准备能更好地抵御不良贷款带来的风险,从宏观层面反映中小上市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④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FAT)[9],其值越高,说明银行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更完备。⑤成本收入比(CIR),它是衡量银行经营效率的指标之一,其值余越低,代表银行更好的控制成本能力,使每单位收入中耗费的成本更少。除资产规模变量(INTA)采用原值计算,其他变量取值均已被放大100倍。

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2.2 描述性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小上市銀行不良贷款率(NPL)均值为1.417%,总体上低于不良贷款率警戒线2%,但不同银行间的差异较大。表外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率(OBS)在最小值5.823%至最大值61.864%之间,标准差较大,说明中小上市银行中表外业务创收能力不一,对表外业务开发程度差异较大。此外,资产拨备率(PC)和净利差(NIS)差异也较大,体现中小上市银行提取风险准备的差异性、应对风险及传统信贷业务的效率不同。

2.3 回归分析

对短面板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确定采用固体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2。

根据上述回归分析,如选择5%的伴随回归概率置信区间,有4个变量对不良贷款率影响作用显著,它们是拨备覆盖率(PC)、表外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OBS)、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FAT)、资产规模(INTA)。其中,表外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与不良贷款率系数估计量为0.025。这表明表外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变化1%则引起不良贷款率提升0.025%。说明表外业务的开展会导致中小上市银行风险输入,提升中小上市银行风险水平。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与不良贷款率系数估计量为0.624、资产规模与不良贷款率系数估计量为0.268,体现二者对不良贷款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拨备覆盖率与不良贷款率系数估计值为-0.002,拨备覆盖率提升1%则不良贷款率相应下降0.002%。拨备覆盖率的提升对不良贷款率有抑制作用,可以降低中小上市银行的风险水平。

3 表外业务开展的建议

根据上述表外业务的开展对中小上市银行风险输入有显著影响等实证结果,从中小上市银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表外业务开展建议。

3.1 增强银行自身风险防范

(1)清晰的表外业务战略定位。随着银行传统信贷利差的缩小,各银行积极探索表外业务新发展模式已是大势所趋。银行如何在表外业务迅速发展的浪潮中控制好自身风险已是重中之重。银行需熟知表外业务的每个项目、每个环节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与国有大型银行的差异性战略,因为国有大银行和大客户、大企业已经有较深的联系,中小上市银行的重要服务目标应是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因地制宜、灵活地开展表外业务,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这样的战略可以避免和国有大型银行直接竞争,避免银行业陷入恶性竞争的风险。

(2)加强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首先,把握好表外业务风险向表内业务转化的方式、路径的脉搏,掌握好风险关键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风险管理、风险处理具体措施,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工作,建立一套完整覆盖表外业务输入型风险的风险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和化解风险。伴随经济形势变幻,及时调整管理理念和革新机构设置。除了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执行制度保障体系真正运用到位,而不是停留在纸上,成为一纸空谈。其次,对表外业务实施专业化管理,对部分表外项目设立专门的机构,扁平化、专业化管理模式有利于表外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吸纳优秀的人才,提升表外业务专业化管理能力,提高管理人员风险识别与化解能力和银行工作人员对表外业务的敏感度,也可减少操作风险[10]。此外,还可以利用实证表明拨备覆盖率与不良贷款率负相关性,银行可以根据自身实力适当提升拨备覆盖率来降低表外业务带来的风险。

3.2 强化表外业务风险的外部监管

当前,我国表外业务成熟度相对滞后,相对应的外部环境和外部监管还不完善,存在改善空间。例如,2020年发生的“原油宝事件”就暴露出监管方面的漏洞,“原油宝”名义上为理财产品,实则风险很高的类期货产品,游走于灰色监管地带。因此,逐步推进表外业务风险外部监管势在必行。

(1)建立并不断完善表外监管法律法规。现阶段,还存在表外业务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与表外业务的发展问题。监管部门要厘清表外业务的范畴,与非表外业务监管无缝衔接,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对表外业务违法违规的开展,建立严厉的惩罚机制。总体上,避免过于笼统的监管规则,出台更具体且更具可操作性的相关细则。借鉴欧美国家表外业务发展历程中法律法规的完善轨迹,在此基础上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上市银行表外监管体系不断演进。将表外业务开展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完善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制度。针对表外业务的隐蔽性,披露制度是解开隐蔽面纱的有效手段。我国的监管要求还没达到新资本协议的目标,规范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应该在厘清非监管性信息和监管性信息界限的基础上,为保障银行安全性经营而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同时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具体的披露会计层面,应在真实、完整、准确的原则上,对表外业务的项目披露更加细化,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参 考 文 献

[1]Douglas W Diamond.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er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4(7):393-414.

[2]Templeton William K,Severiens Jacobus T.The Effect of Nonbank Diversification on Bank Holding Company Risk[J].Quarterly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1992,31(4):3-17.

[3]Robert De Young,G khan Torna.Nontraditional ban-king activities and bank failures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13,22(3):485-497.

[4]闫真宇,殷书炉.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J].浙江金融,2014(12):33-38.

[5]陈一洪.非利息收入对城商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3家大型城商行2008—2013年面板数据分析[J].江汉学术,2015,34(3):77-84.

[6]陈德胜,雷家驌,冯宗宪.资本管理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对策建议[J].管理现代化,2006(1):53-56.

[7]Jason Allenand,Walter Engert.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on in Canadian Banking. Bank of Canada Review,2007(2):33-45.

[8]黄洁莉,汤佩.银行表外业务、风险输入与经营绩效[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3(11):44-54.

[9]熊韬.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盈利风险影响[J].企业经济,2019(5):102-109.

[10]佟心鑫.表外业务对银行收益的影响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6):87-88.

作者:杨凡

监管范畴银行风险论文 篇3:

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路径与机制分析

内容提要:资产证券化创新势必影响银行个体行为,进而对宏观金融产生“溢出效应”。随着资产证券化创新不断提速,其对个体银行风险承担及宏观金融稳定影响的机制与路径需要进一步厘清,以利于对其合理监管。从动态视角看,资产证券化创新是通过影响银行个体行为作用于其风险承担水平,并通过一定的“溢出效应”影响至金融稳定,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出一个“由微观向宏观过渡”的三阶段动态路径。因此,须以“审慎+鼓励”的态度推进资产支持证券创新,促使银行合理利用资产证券化创新之基本功能,从宏观层面考虑针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真正发挥资产证券化创新的本质作用。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创新;银行风险承担;机制;路径构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下行期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6CJY070。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对商业银行践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经济步入以“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逐步明显的经济下行趋势将推动以“盘活金融资源存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见长的资产证券化创新不断提速。但作为一项以“信用风险转移”(Credit Risk Transfer)为主要功能的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承担与金融稳定的影响不容低估。资产证券化创新能否不负人们对其原本市场角色的期待,关键在于其能否有效缓解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并不产生负的外部性。因此,在资产证券化创新不断提速的背景下,有必要深入研究这种新型创新模式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从而提出策略,以提升银行及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对以资产证券化为主的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学者们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统一观点。当然,本文无意争论资产证券化创新是提升,抑或降低银行风险承担,而是力求构建一条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路径,以深入研究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该路径遵循“由微观向宏观过渡”的三阶段趋势:第一阶段,借助功能效应,资产证券化创新通过风险转移、流动性效应及监管资本套利等功能影响银行个体行为,这是微观阶段的影响。第二阶段,上述功能效应对银行个体行为的影响,将通过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流动性结构、期限结构及风险偏好等变化来体现,并反映在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化上,这是中观阶段的影响。第三阶段,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承担的影响将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最终将体现在金融稳定的变化上,这是宏观阶段的影响。本文以该三阶段路径(见图1)为基础,深入分析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

一、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个体行为的影响

与普通金融创新无异,银行推动资产证券创新的动机是基于对其相关功能的需求,而这种针对功能需求的创新又反过来影响银行个体行为。目前,学术界关于资产证券化创新功能的研究不胜枚举,我们在此也不必过多赘述,同时根据“三性”要求,银行个体行为的变化无非就是体现在其对待流动性、风险及监管的态度上。因此,本部分基于王晓和李佳(2010)[1]将增加流动性和风险转移界定为资产证券化创新基本功能的研究思路,并借助于Acharya et al.(2013)[2]关于资产证券化创新“监管资本套利”功能的阐述,从流动性效应、风险转移和监管资本套利等三项功能出发,探讨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个体行为的影响路径。

图1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路径

(一)流动性效应功能下银行个体行为的变化:流动性来源的多元化

从发展历程来看,资产证券化首次创新于美国“金融脱媒”的经济背景[3],因此最初关于资产证券化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动性效应”[4],这也是银行最初创新资产支持证券的主要功能性需求,旨在解决所面临的流动性困境。从“流动性效应”功能的发挥机制来看,该功能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多元化的流动性来源,由此影响到银行个体行为,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创新资产支持证券,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非流动性信贷资产“真实出售”至特设目的机构(SPV),从而实现非流动性资产向流动性资产的转化。这一过程就如同银行的“融资”行为[5],但不同的是,银行通过创新资产支持证券获得的流动性资源并不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而是“资产”,即银行在这一过程中本质上实现了流动性较弱的信贷资产向流动性较强的现金资产转化。由此,在资产证券化创新流程中,基础资产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使商业银行(或传统信用中介)有了更多渠道控制流动性,商业银行同时可以从“负债项”和“资产项”获取流动性资源,这体现了流动性来源的多元化。

另一方面,在资产证券化创新流程中,非流动性资产通过SPV转换成可在市场交易的、流动性较强的证券资产,银行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资产结构中流动性资产的均衡配置,以有效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三性”要求。这样伴随资产证券化创新规模的扩大,银行可以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灵活调控风险资产结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也是主动控制市场中可得的流动性资源而實现。

总之,资产证券化“流动性效应”功能对银行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流动性来源而实现,并且银行不仅可以通过“负债项”的被动变化来调控流动性资源,也可以通过“资产项”的主动变化来达到目的,同时在“资产项”平台中获取的流动性资源并不受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监管约束,因此在这种业务和制度变化下,银行的信贷扩张偏好及其所引导的机构流动性与市场流动性互动等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不可避免会影响到自身风险承担水平。

(二)风险转移功能下银行个体行为的变化: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

1.银行“发起-持有”模式向“发起-分销”模式的变化:基于风险转移功能的讨论

对于风险转移,虽然有学者将其视为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基本功能[1],但从具体创新流程或影响而言,该功能不仅丰富了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并推动银行经营模式由传统的“发起-持有”模式向“发起-分销”模式转变。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功能的运作流程:商业银行将自身持有的、能够在未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信贷资产,通过一定的风险和破产隔离措施,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隔离,并“真实出售”至特设目的机构(SPV)。由于SPV仅是一个风险中介,本身并不具备承担风险的意愿或能力,因此会将其“真实购买”的信贷资产进行划分(一般按照基础资产的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比如划分为优先级、中间级、次级和权益级等),并在投资银行的协助下,向市场中的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这样这部分信贷资产所蕴含的风险就由商业银行转移至市场中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者,这即是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功能运作流程的全貌(见图2)。

由此可知,风险转移功能的核心环节在于“真实出售”,通过将资产隔离出银行资产负债表并转移至SPV,这样蕴含信用风险的信贷资产就被剥离出银行体系,以实现风险转移。那么对于银行经营模式而言,银行是信贷资产的发起人,在资产支持证券创新尚未介入时,整个债权债务关系极其稳定,即持续保持在“银行-借款人”的范畴之间,在信贷资产的存续期内,银行无法实现大规模的资金回流,更无法实现资产转让与风险转移,只能持有风险资产至到期,这就是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发起-持有”模式(见图2的左半部分)。

图2风险转移功能流程及银行经营模式变化图3银行经营模式变化带来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变化示意图

而在资产证券化介入之后,银行可以借助破产隔离流程实现信贷资产转让。而资产转让流程实际上提供了银行信贷资产的二级市场,即为银行的非流动性资产提供了交易空间,这样银行在“发起”环节所创造的大量信贷资产可视为该二级市场的“基础资源”,银行可以在这个平台中不断转让或盘活自身所持有的非流动性资产(主要为信贷资产),该过程即“资产分销”。可见,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逐步使银行由传统的“发起-持有”经营模式向“发起-分销”模式转变(见图2从左至右的流程)。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模式的变化,使银行逐渐成为信贷资产的“中转站”,银行可以不断发起或“制造”贷款,为信贷资产二级市场创造大量“基础资源”,因此银行将逐渐摒弃自身传统业务,从而向市场型业务拓展。可见银行经营模式的变化,也会带来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变化:一方面,从业务模式来看,银行可以借助经营模式的变化拓展市场型业务,这不仅可以实现非流动资产和流动性资产的最优配置,同时对于资产定价也更依赖于市场化手段;另一方面,从盈利模式来看,在“发起-分销”模式推动下,银行不必过分依赖传统的净息差盈利模式,而是可以通过“低买高卖”的价差盈利方式,构建多元化的盈利渠道(见图3)。可见,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将会带来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变化,这种个体行为的改变必将影响至风险承担水平。

2.监管资本套利:基于“风险转移”衍生功能的再讨论

从本质来看,监管资本对银行而言是一种成本或负担,所以银行具有监管资本套利的需求或动机。

Acharya et al.(2013)[2]对资产证券化创新“监管资本套利”功能进行了阐述。对于资产证券化创新流程而言,风险转移功能的发挥,将风险权重较高、流动性较差的信贷资产剥离出银行资产负债表,同时实现流动性较强资产的回收,该过程其实是在保持监管资本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整个资产风险权重的降低,也即是典型的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分母策略”,该流程也属于银行实现监管资本“套利”的范畴。因此,我们认为资产证券化监管资本套利功能是以风险转移功能为基础的,所以将其视为风险转移功能之衍生功能。总体来看,对监管资本进行“套利”,本质上讲毕竟属于规避监管的行为,这也属于金融创新动力的范畴之一,那么通过资产证券化创新来降低风险资产权重,实现资本监管规定的满足,这种没有改变资本规模而降低风险资产权重的规避监管方式,很有可能改变银行的风险偏好、业务偏好和经营偏好,由此带来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化。

总之,借助功能效应,资产证券化创新将通过风险转移、流动性效应及监管资本套利等方面对银行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由此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影响。

二、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银行个体行为的变化将会使其自身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流动性结构、期限结构及风险偏好等环节,并最终促使风险承担水平出现变化。进一步以银行个体行为调整为基点,深入剖析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路径。

(一)银行多样化的流动性来源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流动性效应功能的分析

资产证券化流动性效应功能对银行个体行为的直接影响即带来了多样化的流动性来源,这也必将引致以银行为核心的流动性扩张出现,并且这种扩张很有可能是“虚拟化”的,属于内生流动性扩张[6],这就是流动性效应功能下银行风险承担变化的主要形式,主要体现在如下环节:

环节1:多样化的流动性来源强化了商业银行流动性扩张的能力。流动性效应功能通过对商业银行非流动性资产的“盘活”,缩短了相关资产池的久期,实现了现金流的快速回笼。银行通过“资产项”获得的流动性与通过“负债项”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可以不受央行存款准备金的监管约束,也就是说,如果银行以“资产项”获取的流动性用于信贷资源,将会比“负债项”层面所引导的传统货币乘数效应带来倍数更大“乘数效应”。可见银行将拥有更强的流动性扩张能力,而这种扩张能力也蕴含着银行更高的风险承担水准。

环节2:银行流动性扩张的增强将伴随市场流动性扩张的出现。以银行为核心的流动性扩张,必须辅助循环式的资产“盘活”,这将从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推动市场型的“内生流动性扩张”出现。一方面,從供给角度来看,资产的循环“盘活”伴随的是源源不断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支持证券;另一方面,以银行为核心的流动性扩张增加了市场资金规模,这不可避免将提升投资者针对资产支持证券的需求。与此同时,市场流动性扩张将增加市场容量及提升资产支持证券的流动性,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时也会更多考虑资产支持证券(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资产支持证券确实被大量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视为流动性仅次于国债的投资标的),这又会要求银行扩大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进一步引起以银行为核心的流动性扩张。可见,市场流动性扩张与以银行为核心的流动性扩张将出现一种“循环反复”的态势,同时,随着以银行为核心的流动性扩张与市场流动性扩张的融合,银行也将可能步入更为复杂的风险范畴,相应的风险承担水平也会进一步提升。

总之,资产证券化流动性效应功能首先强化了以银行为核心的流动性扩张能力,这是在该功能背景下银行风险承担提升的“初步环节”;银行流动性扩张能力的提升又会带来“市场型”的内生流动性扩张,这是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提升的“第二环节”;随后,市場流动性扩张反过来又会带动以银行为核心的流动性扩张,两者的“循环叠加”又会使银行步入更为复杂的风险范畴,这是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提升的“第三环节”。可见,在流动性效应功能的诱使下,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化呈现一种层层递进的态势(见图4)。

(二)银行经营模式的变化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风险转移功能的讨论

银行经营模式由“发起-持有”向“发起-分销”的转变,及其所伴随的业务模式与盈利模式的变化,是风险转移功能对银行个体行为影响的直接体现,而这一过程将引起银行风险偏好、期限结构、流动性结构及资产负债结构等环节的调整,这些调整最终将体现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化。从具体逻辑来看,风险转移功能所引导的银行经营模式的变化,首先影响到银行的风险偏好行为,随后再作用于具体的风险承担环节。

第一,在风险承担的变化路径中,银行经营模式的改变,首先影响到自身的风险偏好,而“风险偏好”的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方面,“发起-分销”经营模式所伴随的信贷资产二级市场,为银行不断“真实出售”信贷资产提供了空间,即使信用质量较低的资产,银行也可以进行剥离,因此这将降低银行持续监督借款人行为的动机,并弱化自身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的发放力度(比如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掠夺性贷款”)。另一方面,信贷资产二级市场使银行可以随意剥离所持有的、任何信用等级的信贷资产,为此银行可能将主动追求信用质量低、收益高的信贷资产,也就是说向信用评级较低的借款人发放贷款(比如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次贷抵押贷款)。总之,不管是“掠夺性贷款”,还是次级抵押贷款,无不反应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扭曲与道德风险的出现,这体现了较高的风险偏好。此外,随着市场型金融机构(比如投资银行)介入银行资产证券化创新流程,并成为潜在风险的分担者或接受者,这又会进一步推动银行扭曲的激励机制及道德风险。可见,风险转移功能所引导“发起-分销”经营模式,扭曲了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与道德风险,使银行具有较高的风险偏好,这为后续反应风险承担水平的期限结构、流动性结构及资产负债结构等环节的调整创造了条件。

图4“流动性效应”功能引致银行风险承担变化的“递进”态势

第二,银行经营模式的调整,弱化了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了风险偏好。上述所提到“掠夺性贷款”与次级抵押贷款规模的上升,其实就是银行风险承担提升的重要证据,同时低质量信贷资产占比的上升,也将弱化银行资本金吸收损失的能力,这不利于银行风险控制。因此,“发起-分销”经营模式将激励银行进入信贷资产“风险转移”的恶性循环,即“信贷资产发放-风险转移-信贷资产再发放-风险再转移……”的循环,从表面上看,“循环转移”使银行发放的每一笔风险资产均实现了隔离,并释放了资本金吸收损失的压力,但银行信贷资产规模的扩张,必将辅助负债规模的扩大来实现资源补充,这将导致银行资产负债率和杠杆倍数均实现提升,资产负债结构也将恶化。

第三,与“流动性效应”功能相类似,由风险转移功能所引导的银行经营模式调整,也能够通过资产剥离实现流动性资产的回笼。但前面已经讨论,银行“发起-分销”经营模式提升了风险偏好,在流动性资产回笼的同时,银行又增加了信贷扩张的倾向,并且多数资产是以质量较低的长期资产的形式出现,理论上讲,经营模式调整的初衷虽然是增加银行高流动性资产占比,实现期限结构与流动性结构的改善,但由于银行风险偏好的提升,这种针对期限结构与流动性结构的改善是有限的,反而可能导致流动性错配和期限错配再次出现,这无疑提升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

第四,前面已经提到,作为风险转移功能的衍生功能,监管资本套利也将影响银行个体行为。作为银行规避资本监管的一种方式,监管资本套利在没有改变资本规模的情况下,降低了银行资产结构的整体风险权重,这种在银行未补充任何资源即满足监管要求的方式,必将提升银行之风险偏好,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监管资本套利功能作为降低银行风险权重的重要方式,将与“风险转移”功能一起,进一步强化银行针对“信贷资产发放-风险转移……”的恶性循环,因为只有剥离高风险资产,才能实现风险权重的降低,但前面已经讨论,这种方式对于是否能够真正降低银行风险,是值得商榷的;另一方面,监管资本套利功能帮助银行节省了更多资源,降低了监管成本,那么银行必将采取更具冲动型的业务行为,在战略安排上也更加激进。

相比“多样化的流动性资源”,银行经营模式的变化首先使银行调整风险偏好,随后影响至资产负债结构、期限结构和流动性结构等环节,可见,由银行经营模式调整所带来的个体行为变化,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将呈现出比流动性效应功能更为复杂的结构模式。同时,作为风险转移功能的衍生功能,监管资本套利功能将进一步强化银行经营模式调整对风险承担的影响路径(见图5)。总体来讲,从路径来看,资产证券化创新之功能,首选影响至银行个体行为,当然这是偏微观的讨论,那么由于银行个体行为调整再到风险承担的变化,属于中观层面的分析环节。理论上讲,作为市场化的机构主体,一定程度的风险承担有利于银行获得更广阔的盈利空间,以有效平衡“三性”原则,但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的发挥很有可能超出应有边界,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也有可能产生溢出效应。因此,为了还原资产证券化创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全貌,我们还必须基于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分析,剖析银行风险承担超出相应边界后的溢出效应,而这种溢出效应将最终体现在金融稳定的变化上,我们将此称为银行风险承担变化的宏观效应。

图5 “风险转移”功能引致银行风险承担变化的具体态势

三、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银行参与资产支持证券创新的初衷,即是为了利用相关功能,有效践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资产证券化功能的发挥所带来的银行个体行为变化,也凸显了银行推动自身经营转型与丰富风险管理手段的需要,即便是中观层面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也为银行创造了更为多元化的盈利空间。但从具体实践来看,在监管体系并不完备的情况下,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发挥超出边界属于常态,银行风险承担也时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也就是说以功能为基点的资产证券化创新将会通过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即风险承担的变化将会产生“溢出效应”,最终将体现在金融稳定的变化上。从本质上讲,银行风险承担变化对金融稳定的“溢出效应”是以资产证券化创新之功能为基点,并属于宏观层面的影响。

(一)流动性效应功能视角下银行风险承担对金融稳定的“溢出效应”

流动性效应功能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一种层层递进的态势,由于这种“递进”暗藏在金融体系内部(比如内生性流动性扩张),在此之中必定存在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如果无法对该“递进”态势进行有效约束,必将导致系统性风险与金融不稳定出现。流动性效应功能视角下银行风险承担对金融稳定的宏观“溢出效应”可以解释如下:

一方面,流动性效益视角下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趋势,体现在“递进”式的流动性扩张态势上,即“以银行为核心的机构流动性扩张——虚拟化的市场内生流动性扩张——机构流动性扩张与市场流动性扩张的循环叠加……”。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机构流动性扩张,还是市场型流动性扩张,甚至两者的循环叠加,都离不开一个重要基点,即银行具有持续供给或创新资产支持证券的能力。而从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基础资产池主要以信贷资产作为主,并且信贷资产又主要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占主要比重,这就体现了一个清晰的逻辑:机构流动性扩张和市场流动性扩张所实现的资金扩张,主要是为了补充以房地产行业为核心的信贷资金,也就是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导致了脱离实体经济的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超额需求”,这种“超额需求”必将引起房地产市场的资产价格泡沫,并且该价格泡沫属于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同质性”资产价格泡沫。

另一方面,“递进”式流动性扩张所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属于一种“合成谬误”①式的资产价格泡沫[7]。当机构流动性扩张和市场流动性扩张出现“循环叠加”时,将导致“同质性”的资产价格上涨,但投资者也会形成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从而增加针对资产支持证券的需求,并致使银行进一步供给资产支持证券;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和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及杠杆倍数都会扩张,由此引起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为此金融市场将出现“资产价格上涨-资产支持证券供需扩张-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恶性循环;这种“循环”颠覆了传统资产价格需求曲线的表达方式,即资产价格与资产需求之间将呈现一种“正向”变动趋势,而资产价格“正向”变动需求曲线的出现,说明整个经济的风险将集中于金融领域,金融脆弱性因素也不断膨胀,金融不稳定发生的概率也将提高。

可见,流动性效应视角下银行风险承担对金融稳定影响的“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资产价格泡沫导致系统性风险积累,在此之中,流动性扩张与资产价格上涨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循环,由此提升金融不稳定的发生概率。

(二)风险转移功能视角下银行风险承担对金融稳定的“溢出效应”

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功能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是以银行经营模式由“发起-持有”模式向“发起-分销”模式的转变路径为基础,但该路径也存在不稳定因素。该功能视角下银行风险承担对金融稳定的宏观“溢出效应”解释如下:

第一,风险转移功能所引导的银行经营模式变化,从宏观层面来看,将引起整个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8]。金融结构的变迁促使了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这从表面上来看是有利于金融稳定的,但银行在“风险转移或分担”与经营模式转变过程中却摒弃了所擅长的信用风险管理环节,反而承担自身并不擅长的市场风险管理。同时,银行与市场型业务的融合将带来新的投机机会,并放大市场波动,因此这种金融结构体系必将蕴含大量“脆弱性”因素,金融稳定的状态也难以持续。甚至可以说,资产证券化创新通过基本功能所引导的金融结构变迁,虽然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但并没有对金融结构形成良好优化,所以这种变迁是否是一种稳定的结构变迁是值得商榷的。

第二,风险转移功能所引导的银行经营模式变化,将使银行不断融入市场体系开展业务,并且随着基础资产信用风险的不断转移及银行风险承担模式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微观主体将进入这种市场型的横向风险分担模式,而市场主体的增多将伴随着信用风险转移链条的扩张。从理论上讲,市场型的横向风险分担机制对每一位风险承担主体所承担的风险进行了压缩,风险呈现一种被分散的态势,但正如前面所讨论的,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源头——基础资产具有一定程度的“同质性”,因此从资产配置的基本理论来看,这其实弱化了风险承担或分担过程中的风险分散功效,或者说是不利于风险分散的。那么,随着信用风险转移的链条不断扩张,若基础资产出现信用或流动性问题,整个信用风险转移链条将出现断裂,系统新风险将真正出现,金融不稳定也将不可避免。

第三,鉴于风险转移功能的衍生功能——监管资本套利功能,对于能否真正降低銀行风险存在争议,并且监管资本套利功能也有可能通过降低银行风险资产的权重,来诱使银行采取更为激进的战略安排。我们已经讨论了监管资本套利功能主要是强化风险转移功能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路径,那么若上升至对金融稳定影响的宏观高度,该功能也会伴随风险转移功能,推动不稳定的金融结构变迁及信用风险转移转移链条扩张,促进系统性风险的积累,由此导致金融不稳定。

总之,风险转移功能及其衍生功能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也会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由此不利于金融稳定。从形式上来看,风险转移功能将与流动性效应功能叠加在一起,促进内生流动性扩张、资产价格泡沫、“同质性”系统性风险积累及信用风险转移链条扩大等问题,同时由风险转移功能所带来银行经营模式变化,及其所引导的金融结构变迁,也没有体现出必要的稳定态势,可见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将会超出应有的创新边界,并导致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更加宏观的层面来凸显,而金融不稳定的出现也意味着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等宏观层面风险的承担。

四、结束语

本文论述了资产证券化创新通过银行个体行为影响至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乃至金融稳定的基本路径,这是一个由“微观向宏观过渡”的三阶段动态路径。我国正大力推进的这种新型金融创新模式,必须基于理性角度看待资产支持证券创新,以“审慎+鼓励”的态度推进这种创新模式,合理利用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基本功能,实现基本功能的明确定位,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银行体系的金融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动态化”视角监测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稳定的传导路径,尤其是有效控制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的创新边界,以合理判断银行风险承担这一重要枢纽变量的变化态势,防止其向金融脆弱性因素的蔓延,同时也要考虑从宏观层面强化针对资产支持证券的监管,重构纳入资产证券化创新后的银行监管系统,强化宏观审慎监管,有效约束银行体系关于资产证券化创新之基本功能的利用,尤其是防止针对基本功能的滥用,以实现资产证券化创新对存量资源的有效“盘活”,并力求构建以资产证券化创新推动银行或金融体系稳定的可行操作路径。

注释:

①所谓“合成谬误”,即是指若某个外部冲击导致市场环境变化,所有参与主体将呈现出一致性的、对自己有利的调整,并使市场带来更大幅度的变动。这种情况对单一投资者而言是正确的,但对整个市场而言未必是最优的。

参考文献:

[1]王晓,李佳.从美国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J\].金融论坛,2010(1):67-71.

[2]Acharya, V.,Schnabl, P. and Suarez, G., Securiztization without Risk Transfer[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3, 107(15730): 515-536.

[3]邹晓梅,张明,高蓓.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起因、类型、问题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4(12):15-24.

[4]Thomas, Hugh, Effects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on Seller Claimants[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2001,10 (3-4): 306-330.

[5]Christian Farruggio, Andre Uhde. Determinants of Loan Securitization in European Banking[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15, 56(7): 12-27.

[6]Bervas A.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he Liquidity Frontier[R].Banque de France, 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Special issue on liquidity, 2008, No. 11, February.

[7]萬志宏.流动性之谜:困扰与治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8]李佳.资产证券化创新视角下的金融结构变迁[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5):72-82.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Mechanism and Path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Innovation on Bank Risk TakingLI Jia,HUANG Xue-ning

(School of Economic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China)

Key words:asset securitization innovation; bank risk taking; mechanism; path construction

作者:李佳 黄雪宁

上一篇:电商网络营销战略论文下一篇:汇率波动影响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