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监管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风险监管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场外商品衍生品监管的特殊性源于交易性质的特殊性。基于其标的资产为大宗商品,实物交割结算时,交易性质不同于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价差交易。就市场性质而言,场外商品衍生品交易和市场可分为两类。以实物交割为目的的交易更接近现货市场,仅以差价结算的交易更符合金融市场的属性,类似于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

第一篇:风险监管论文范文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监管研究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给我国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给人们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其相应的内在风险也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兼具互联网和金融的双重特性,其风险远比互联网和传统金融更为复杂。本文对我国主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其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风险监管策略,以期为建立良性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是近几年来金融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2013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不仅使得天弘基金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更成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眼球,引发了全民对互联网金融这种创新型金融模式的关注和讨论浪潮。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权威的定义。但是,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模式和金融业态,具有传统金融模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可以为市场提供便捷的交易支付方式,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直接的交易平台,为更多中小微企业提供现代金融服务,这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并在保证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大幅度地减少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增长。

与此同时,各大互联网企业也都纷纷效仿进军金融业,各种“宝宝”类金融理财产品不断推出,互联网销售理财产品开始接连掀起“抢钱”活动,并获得金融理财人士的青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及其成功,使得大量的金融资源流向互联网领域,高投资回报率暴露出的高风险性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对我国传统的金融行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也加剧了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度。因此,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和存在的风险及其监管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促进其安全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与传统金融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发出新兴的金融产品来实现资金的融通。近几年来,我国已出现了余额宝、易付宝、快钱、百发、人人贷等多种互联网金融产品,体现了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市场不容忽视的影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其交易成本、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势的认可度。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四种模式。

1.1第三方支付

所谓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2010年9月,央行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具体包括运用网络支付功能提供收、付款的中介服务,预付卡、银行卡收单服务,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借助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安全技术建立的电子支付系统,将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连接在一起,进行资金支付和结算业务。目前,我国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累计已有223家。

我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互联网型支付企业,这类互联网企业以在线支付为主,拥有B2C、C2C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以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腾讯的财付通最具有代表意义。例如支付宝依靠自有的门户网站---淘宝网,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了第三方担保支付模式,进而解决了网购中的信任问题。消费者在淘宝网拍下商品后,使用支付宝提供的账户向卖家支付货款,同时该笔货款暂时被冻结;然后支付宝将该支付结果通知卖家,要求卖家在规定时间内发货;当消费者收到商品并检验无误以后,就可以发送指令通知支付宝将货款转入卖家的账户内。现在支付宝与国内外180多家银行以及VISA、MasterCard国际组织等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金融机构在电子支付领域最为信任的合作伙伴。

第二类是金融型支付企业,这类企业不涉及电子商务,如银联商务、拉卡拉、快钱、易宝支付等本身就具有独立支付功能的支付平台。拉卡拉通过运用银联智能终端(移动POS机)和电子账单处理平台,为客户提供远程收单和线下支付的便民金融服务。

1.2 P2P小额信贷

P2P小额信贷是互联网金融点对点的借贷平台,又称点对点网络借贷,是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方通过第三方提供的互联网平台紧密地联系起来,将闲置的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并进行匹配,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P2P具有直接透明、分散风险的特点,借款人通过第三方搭建的网络融资平台发布借款信息,贷款人了解需求方的相关身份和信用信息后,便可直接签订借款合同,顺利完成资金的借贷,贷款人透过平台还可及时获得借款人的具体资金流向和还款进度,获得投资回报。同时借款人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将一笔资金贷给多个贷款人,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目前,国内P2P网络贷款平台数量规模迅速扩大,已达到2000余家,迄今比较活跃的就有350家左右,包括宜人贷、红岭创投、人人贷、翼龙贷、拍拍贷等。

1.3众筹融资

众筹最早源于国外的词语Crowd funding,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依靠社交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众筹融资采用“团购+预购”相结合的模式,利用互联网和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的相互传播的特性,为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搭建一个网络平台供其展示创意及项目信息,让社会公众了解项目发起人即资金需求者的创意及项目的可操作性,并注入资金,从而使项目发起人获得资金援助。这种融资模式打破了传统融资模式的局限性,众筹融资的开放性让更多有创造力的人可以实现梦想,只要创意项目能被网友认可并获得投资者的支持,人人都有可能从中获得启动项目的援助资金,使得项目的商业价值不再是其能否获得资金的唯一标准,融资的渠道扩大至社会大众,而不再局限于风险投资等机构。一般情况下,众筹搭建的融资平台会对筹资项目设定一个筹资目标,在发起人设定的时间内达到或超过筹资目标金额,筹资项目即成功,如果未达到筹资目标,则资金全部退还至支持者账户。与国外的著名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相比,我国的众筹融资平台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目前,国内的众筹融资平台有点名时间、人人投、众筹网等。随着众筹融资模式的改良及创新,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众筹这一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也会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1.4新型电子货币

新型电子货币,也就是数字货币,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如今在网络盛行。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最初是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这一概念的,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了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是依据大量特定的网络运行算法产生的、开源的匿名新型电子货币,能代表未来货币的发展趋势。不同于虚拟货币、预售电子卡等早期的电子货币形式,比特币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买卖,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

2 国内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与传统的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在渠道扩展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其高风险性也越发受到关注。

2.1技术风险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导致的技术风险是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主要表现为安全风险和技术选择风险。首先,互联网金融业务及大量的风险控制工作均是由计算机程序和软件系统完成的,所以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和管理性安全将直接影响互联网金融能否健康、有序地运行。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风险是一种系统性风险,具体表现为网络黑客利用网上的漏洞和缺陷非法入侵系统窃取客户信息而造成客户的损失,或者扩散和传染计算机病毒导致系统网络瘫痪,从而导致交易异常、客户权益受损、客户资料外泄等重大风险事故。其次,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的支撑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因此互联网金融在技术上存在着选择失误的风险和技术支持风险。由于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技术的专业性较强,目前国内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受实力和规模的限制,无法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开展相关的研发工作。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常采取技术外包的形式或从国外进口相应的互联网金融的软硬件设备,从而导致大多数企业缺乏互联网金融运行的核心技术。一旦互联网金融企业出现外部技术问题,其选择的技术解决方案又可能存在某些技术欠缺不配套等问题,将导致其不能及时有效地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将严重阻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2.2信用风险

与传统的金融业务相比,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运作和开展都依赖着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的软硬件配置。互联网金融将参与交易的主体分割开来,交易双方互不见面,单纯地依靠互联网为其搭建的中介平台进行交流与联系,这使得交易者的身份和交易的真实性难以甄别,增大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除了互联网金融服务方式的虚拟性外,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出现,进而导致交易双方的利益受损,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更为严重的是,某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匿名性和隐蔽性,其信息身份无需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就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中介平台进行资金流转完成非法洗钱,这些交易安全问题都会对金融市场造成恶劣的影响,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2.3市场风险

实现资金融通仍是互联网金融的最基本功能,因而互联网金融必然会面临着因金融产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导致未预料到的价值潜在损失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由于互联网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互联网金融往往会放大传统的金融市场风险,导致市场风险的危害增强。在金融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今天,投机分子会利用利率及汇率的波动在互联网融资平台进行大量的关联交易,影响资金的流动性,引发支付危机,从而导致金融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或者金融危机的范围逐渐扩大。

2.4操作风险

首先,金融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将会导致操作风险的产生。互联网金融账户的授权使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系统、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客户间的信息交流等方面存在的设计缺陷,都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操作风险。其次,不适当的操作程序和内部控制也会导致操作风险,进而引发不可预期的损失。典型的事件就是2013年8月的光大银行乌龙指事件,由于交易主体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操作规范与流程不熟悉,导致投资者遭受巨大的损失,并引发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声誉危机,影响社会公众对互联网金融的商业信心。

2.5法律风险

目前,我国的相关金融法规的规制对象主要是传统金融业务活动,互联网金融在我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缺乏一套相应的互联网金融的配套法律法规来规范其发展。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务,其独有特性使得现行的金融法规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管制和约束,如有关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企业准入标准、运作方式的合法性、交易者的身份认证、市场监管等方面,尚无详细明确的法律法规,这无疑会使得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面临法律缺失和法律冲突的风险,并陷入法律困境,这不但提高了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费用,而且会影响其经营运转和健康发展。

3 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策略

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多自主灵活和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然而,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步伐较快,其暴露出的金融风险令人担忧。因此,亟需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体系,加强监管,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3.1加快互联网金融的立法进程

一般来讲,互联网系统的安全问题和互联网金融立法的滞后性与模糊性是造成法律风险的原因之一。互联网金融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离不开配套法律法规的保障,应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完善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体系,如针对其组织形式、经营范围的合规性、客户信息识别与确认、交易资金的安全性、风险防范与监管等方面进行立法规定,明确和规范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的权限与交易行为。

3.2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

互联网金融可以为社会各界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但是现行的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模式与倾向于混业经营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已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范围的广泛以及监管主体不明确等都使得互联网金融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明确监管主体,界定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权限,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同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协调一致地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监管,营造一个优质的监管环境来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

3.3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准入机制

交易方式灵活、业务处理高效是互联网金融的显著特点,较低的融资成本更是吸引了众多的贷款者和小微企业参与其中。由于互联网金融的门槛低,缺乏明确的市场准入机制,使得行业内企业的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限制行业的发展,从风险源头上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例如可以从资本充足率、金融企业资质、内部风险控制能力、互联网金融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等方面确定企业是否具有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资格,并根据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制定相应的准入标准,规范互联网金融交易主体的行为,提高整个行业的素质水平。

3.4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作用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高风险性,使得政府部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金融监管机构不得不加强监管力度,但是过分的管制必然会阻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影响其创新能力。因此,应倡导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成立行业自律协会,共同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准则,形成企业合规合法的经营意识,强化金融风险控制水平,引导整个行业进行良性的竞争,合力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稳健运营。

参考文献

[1] 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4(7).

[2]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论坛,2012(12).

[3] 李淼淼,吕莲菊.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及监管策略[J].经济纵横,2014(8).

[4] 高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制监管[J].中州学刊,2014(2).

[5] 黄海龙.基于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2013(8).

作者:郭晓芳

第二篇:浅谈场外商品衍生品监管风险及监管对策

摘要:场外商品衍生品监管的特殊性源于交易性质的特殊性。基于其标的资产为大宗商品,实物交割结算时,交易性质不同于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价差交易。就市场性质而言,场外商品衍生品交易和市场可分为两类。以实物交割为目的的交易更接近现货市场,仅以差价结算的交易更符合金融市场的属性,类似于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从交易形式来看,如果场外商品衍生品交易中的远期交易未被滥用为变相期货交易,则至少有一个市场参与者应以实物交割为交易目的;期权和掉期的情况并非如此。因此,场外商品衍生品交易具有场外衍生品交易的一般性,与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类似,也有其特殊性。本文结合二十国集团倡导的场外衍生品监管改革,结合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和监管的实际情况,着重探讨场外商品衍生品交易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关键词:场外商品;衍生品;监管风险

一、我国场外商品衍生品介绍

(一)场外商品衍生品介绍

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基本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商品资产。其中,金融资产包括利率、汇率、股票等,商品资产包括重金属、原油等石油产品、化工用品、粮食作物等,交易形式包括远期、期权、掉期等,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标的资产。这种交易形式可以实现风险管理的功能,即套期保值。价格发现和投机利润不是它的主要功能。场外商品衍生品交易的商品具有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商品属性体现为生产和交换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全部价值和流通价值;金融属性反映了它可以通过交易合约实现套期保值或投机功能,而不需要借助金融工具交付实物,这一功能的實现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二)场外商品衍生品交易与场内商品衍生品交易

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交易的基本资产是商品,场外交易品种有望在到期后发展为场外交易品种;基于相同基础资产的现场和场外交易,现场交易可以为场外交易提供风险管理方法。但是,场外交易和现场交易更多地体现在不同的特点上,主要表现在交易品种的范围、交易合同的规范化、是否集中竞价交易、是否集中清算、是否集中交易、是否集中结算等方面,这些差异与一般场外衍生品交易和现场衍生品交易之间的差异相同。场外交易的品种比现场交易的品种更广泛,因为现场交易的品种需要经过批准才能建立,其基本条件是适合流通、有一定的保质期、适合标准计量等。场外衍生品交易品种主要根据双方需求设定;场内交易合同需要满足标准化要求,采用集中竞价交易,需要中央交易对手参与,实现集中清算。因此,它们具有强大的流动性、有保证的清算、较低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OTC合同是个性化的,合同很难易手,结算也不保证。当然,不同的交易模式也决定了两种交易的功能和目的不同。场内交易可以实现套期保值、价格发现和投机利润的多重功能,场外交易主要实现套期保值功能,管理商品价格面临的市场风险。

(三)场外商品衍生品交易与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

两者都是场外衍生品交易,具有场外衍生品交易的一般特征。这种差异不仅在于基础资产的差异,还在于交易主体、交易规模、交易集中度、交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差异。行业机构主要参与场外商品衍生品交易,该市场参与者的集中度和交易规模均小于后者,交易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法规也落后于后者。场外商品衍生品交易与现货市场密切相关,需要根据市场基本面进行交易。后者具有更高的虚拟化程度和更大的杠杆效应。即使它们都是风险管理工具,两种市场的作用的实现仍然需要考虑市场的性质和发展目的。

二、场外商品衍生品监管模式

场外商品衍生品市场并不完全属于金融领域。它既有商品市场属性,又有金融市场属性。以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远期交易为例,衍生品交易以商品所有权转移为目的,以风险管理为辅助工具,更能体现商品市场的属性特征:以期货子公司场外市场期权和掉期交易为例,交易目的主要是风险管理,而不是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衍生品交易理论和技术使风险易于管理和交易。从金融功能的性质和国外监管经验来看,风险管理业务的业务类型具有证券业或期货业的特征。

监管模式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首先,按照监管主体的划分,可以分为政府监管、自律监管和国际监管合作。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以政府监管为主,自律监管起辅助作用。然而,中介机构和国际合作监管尚未充分发挥作用。目前,中介机构承担的服务职能较多,国际合作监管尚未形成常规机制。其次,根据监管体系的划分,可以区分为综合监管、双峰监管、机构监管和职能监管。我国场外商品衍生品监管以机构监管为主,根据机构监管模式形成不同的交易市场平台,不同交易平台的主要市场参与者不同。我国未来的场外衍生品监管改革也应符合现行监管模式明确金融监管改革方向,在机构监管中引入协调机制,强调宏观审慎监管。

三、场外商品衍生品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立法层面:探索期阶段而无专门立法

基于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尚未成熟,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我国尚不存在专门的监管法律,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第二条授权国务院对“证券衔生品”制定管理规定。“证券” 包括货币类证券、资本类证券、商品类证券等,28场外商品衍生品应属于广义的证券衍生品。根据2019年12月新修订的《证券法》,第二条删除了授权国务院对“证券衍生品”制定管理规定的条款,其可能也是为将来针对衍生品专门立法而准备,提高立法层次。虽然目前没有立法规定,从《期货法》一稿、二稿来看,将来立法的适用范围可能考虑涵盖场外衍生品。但由于场外衍生品的非标准化、品种多样化、交易灵活性等特征,这类市场在我国处于摸索建设期,对这类市场的监管经验及研究成果还有待积累,立法进程较为缓慢。

(二)政府监管层面:多头监管且缺乏协调机制

基于我国独立监管的传统,场外衍生品业务的跨境、跨市场监管也呈现出多头监管的特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政府监管机构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场外商品衍生品业务主要由商务部和证监会监管,其中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主要由商务部监管;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和机构间报价系统主要受中国证监会监管;还有一些案件是由商务部和中国证监会联合监管的。例如,商务部和中国证监会共同参与清算联合办公室,共同打击变相期货交易,联合清算办公室的存在充分反映了我国传统的机构监管模式无法应对场外商品衍生品业务的监管。因此,在政府监管层面,一方面,统一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主管部门尚未确定,另一方面,包括场外商品衍生品业务在内的场外衍生品缺乏监管协调机制。

四、我国场外商品衍生品交易监管制度完善建议

(一)场外商品衍生品监管主体的统一

我国尚未针对场外衍生品业务设定专门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局、证监会、银保监会、商务部等政府部门管辖所属范围内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的机构。将来的监管体系改革,需要在机构监管的基础上引入功能性监管的改革理念。在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操作可行性的基础上,我国场外衍生品业务监管体系改革的重点在于确立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为混合的监管模式,确立以功能监管为原则,由机构监管相配合的监管模式,在该监管模式下确定具体的功能监管主体。我国需要确立相对统一的场外衍生品监督管理机构,借鉴国际证监会组织的场外衍生品监管体系,在国际证监会组织下设期货市场组对场外衍生品進行监管,另为预防系统性风险,由金融稳定理事会进行整体的协调管理。

(二)场外商品衍生品监管主体的分离

根据美国和欧盟监管改革的经验教训,场外衍生品业务的监管需要统一监管,而不是差异化监管。监管标准的不一致可能导致改革目标的偏离。原则上,在监管制度和监管主体的确定上,金融和商品场外衍生品交易应为一致的,期货子公司和机构间报价系统的监管主体为中国证监会。然而,基于我国场外商品衍生品交易的现实以及美国和欧盟的监管立法。可以认为,场外商品衍生品监管存在特殊情况,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监管主体仍应是商务部和地方政府。首先,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存在现货和衍生品交易,但其发展定位于为现货市场和实体经济服务,不能过度金融化。市场上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受商务部和其他商品主管部门的监管。即使此类市场存在远期交易,它们也只是为现货市场服务的风险管理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实际上,它们仍然属于商品现货市场,不能以远期交易的名义接受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但是,我们还必须建立明确的监管制度,防止利用远期交易进行非法期货交易,影响市场秩序。其次,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衍生品交易形式只是远期交易,不同于期权和掉期。远期商品交易不是纯粹的“价差交易”。虽然这三种交易都是跨期交易,但远期商品交易仍以实物交割为目的。有实际的商品交付,这不是纯粹根据约定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结算的“差价交易”。此外,这三类交易的风险水平不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掉期业务中。《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改革也将重点放在掉期业务上,并免除了大宗商品远期交易的强制清算。因此,在商务部监管下保留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远期交易不存在冲突或矛盾,但仍需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规范此类市场的交易机制。

参考文献

[1]姚远、冉鹏:《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和借鉴》,载《中国财政》2014 年第18期。

[2]黄运成、王海东:《我国多层次商品市场发展蓝图》,载《清华金融评论》2014第3期。

[3]胡健闽:《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机制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载《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第7期。

[4]孙璐璐、马卫峰:《中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状况分析》,载《中国证券期货》2019年第3期。

第一作者:熊侨 1998年1月21 男 汉族 贵州省毕节市 金融学

第二作者:侍家豪(19991023),男(汉),新疆昌吉市,金融学

作者:熊侨 侍家豪

第三篇: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研究

摘 要:金融风险是世界性,全球性质的,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世界经济的衰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美国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其金融监管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相比之下,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系尚未成熟,金融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都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突然袭击,如何通过本次金融风险中遇到的问题并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最新成果,这对我国金融的监管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通过对金融风险下我国金融监管出现的问题和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风险下对于金融的新趋势进行研究和借鉴。笔者认为,金融风险下,对于肌肉痛监管存在的问题,我国应该积极的进行借鉴。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风险;经济全球化

前言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金融机构财务账目的审计、对金融机构日常所发生的事物进行监管、对现有的金融市场进行监管、以及对整个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其次,对该企业所的外汇外债进行严格的监管;对我国黄金生产、加工以及对外出口贸易等一系列的交易行为进行监管;对我国证券市场业的监管;对我国保险行业的监管;对信托组织业的监管;对广大投资黄金、融资租赁等活动的监管。

1.我国金融监管方式存在的问题

1.1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法展,对外贸易也数量及数额也不短的增长。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与世界一体化进程日益增快。因此,高速发展的对外贸易,使得国际合作的事情越来越多,兼并、合并的事情更是层出不穷。因此这就给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及新要求。比如,银行业之间的兼并,虽然坚强了银行业的管理随着这一趋势的到来,金融业的并购浪潮对传统的监管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银行业的相互之间兼并加强了银行与银行之间的集中管理,提高了银行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也给管理不当所带来更大的危害埋下了种子。

1.2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现在看来,对于金融体系我国的法律体系还处在初级阶段,要想真正的稳定好金融市场的监管,仍然需要有很多的路要走,其主要表现在不能够有效的进行合理规范的监管。第一,相关的配套法律太少,虽然我国金融方面大发很多,但是配套的相关法律就很少了,因此这就给金融监管机构真正的去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第二,我国的很多金融监管法律都缺乏有效性,对一些案例不能够做出统一的标准,因此这就给金融监管部门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把握不准尺度,以及操作的方法不对,对金融机构的作用甚微。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理论丰富,实践性不强。第三,对于我国金融机构的管理者筛选机制落后,这就导致监管者本身的能力不高,缺乏对自身以及对金融机构的监督能力。最后就会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使得监管的效果不如人意,有的更是起不到监管的效果。

1.3我国金融监管透明度低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要根据透明度的原则向民众定期的公布金融监管机构的重大政策的办法情况,以及一些重要的相关措施,实行力度,并且要经常办法一些金融机构的相关信息。而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于透明度这一原则,做的很不到位,这就导致了金融机构的混乱,不能够在一个公平良性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发展。

2.我国加强金融监管的措施

2.1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系

监管应适应我国现阶段国情,循序渐进发展。很多现实存在问题随之而来,但又无力解决,非常着急,我国在金融监管发展中不因该盲目的照搬照抄西方的监管做法,而应结合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要全面考虑国家对金融行业的控制、金融机构的扩张冲动等因素。

2.2加强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由于现在国际化形式的复杂,导致金融体系也很混亂,影响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系统性的风险。因此很多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方案都会将系统安全放在首要的地位。并大力在金融机构中实施。一是加强宏观监管能力的调配,集中流动性监管权限,统一监管系统性风险,并扩大流动性监管范围;二是加强监管沟通,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在监管协调方面虽然建立了一定的协调制度,但是还仅仅只处于原则性框架层面,没有建立真正的监管协调机制;三是加强与国际间的监管机构合作力度,学习国外先进的监管机制和方法,堵住我国存在的监管漏洞,降低系统性风险性的危害系数。

2.3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对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而且日益强烈,建立定期有效的磋商和交流合作制度,相互学习好的监管方法,互相补足对方的不足,使本国的监管体系得到完善,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跨境监督管理。(作者单位:集美大学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明康.从美国次级房贷的教训看我国金融创新和开放.国际金融,2008(l).

[2] 中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9).

[3] 陈文君.通往金融稳定的监管新模式.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9).

[4] 金融混业趋势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J].重庆科技,2007,(9).

[5] 满海红:金融监管理论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08.

[6] 林朴.美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趋势对我国的借鉴.上海金融学院院报,2008(4).

作者:孙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