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银行监管体制论文

2022-04-19

经过20年的金融开放与改革,中国的跨国银行业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央行的监管措施多是一种针对单一机构的因应性的临时检查,并表监管制度和规范在我国尚未得到确立,这突出体现在以下两大层面:首先,从立法层面上看,我国金融立法并表监管原则不深入,也没有提出类似于并表监管的具体制度安排。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跨国银行监管体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跨国银行监管体制论文 篇1: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浅析及启示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迅速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从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等基本概念出发,详细阐述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理论基础、跨国经营的决策因素、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可选择模式,通过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总结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 跨国经营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世界经济集团化进一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想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并在其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克服国际竞争的种种壁垒和难题,加入到国际经营的大环境中去。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实现全球金融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势在必行。

一、基本概念的确定

(一)商业银行的定义

根据我国《商业法》规定可知,商业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企业法人。商业银行具有企业的普遍属性,以营利为目的,追逐利潤的最大化。但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因为商业银行经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通过货币资金的运营获取利润。

(二)跨国经营的定义

跨国经营不同于国内经营,指企业为了扩展发展空间,以国际市场为发展平台,跨越本国的经营界线,以全球化战略为出发点,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际分工或经济活动,并利用国际资源进行境外投资、生产等一系列的企业经营活动。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全球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来获得经营利益,并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二、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理论综述

(一)内部化理论

Buckley(1976)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首次系统的提出了内部化理论,详细解释了企业为什么选择直接投资而不是其他方式来获取利润。内部化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最根本因素。中间产品市场包括了专利、商标、管理技术等无形的知识产品,由于知识产品在进行交易时存在泄密和难以定价的困境,企业想要摆脱这种困境就需要付出相应高昂的费用。这种高价又低效的交易使得企业采取内部交换机制进行控制,即把知识产品直接在对外投资中使用,达到减少交易时间,降低交易费用和避免交易不确定性等作用,从而保证企业获得充分的利润。A.M Rumgman(1987)在此基础上真正将内部化理论引入跨国银行经营理论分析。

(二)比较优势理论

R.Z.A liber(1987)认为,推动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国家存在持续的存贷利差,并通过“Q比率”分析不同国家银行的比较优势,验证了银行产品间不同的比较利益最终导致了存贷利差的持续出现;Herbert G.Grubel(1977)通过引入产业组织理论进一步考量跨国银行的比较优势,提出了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三分类理论”,主张将跨国银行的主要银行业务分为跨国服务、跨国零售和跨国批发三大类。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John. H. Dunning(1977)发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一文,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并于1981年对折衷理论进行了进一步阐述。Dunning指出,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共同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最终促成了企业的跨国经营。Dunning还强调,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仅仅是企业对外投资的必要条件,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了以上三种优势,即在明确认识了某国家或地区的区位优势的同时具备企业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才能获得跨国经营的充要条件,使得跨国经营得到有效的发展。

(四)垄断优势理论

S.Hymer(1960)在《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Hymer指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出现是市场不完全发展的综合产物。在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由于政府对竞争的干预,使得跨国企业获得了一些垄断性质的竞争优势。只有拥有了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模经济效益、对于关键技术的掌握和对主要原材料的控制能力等垄断优势,才能有效的扫除跨国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难题,从而真正的实施跨国经营并获得利润。

三、影响银行跨国经营决策的因素综述

在国际银行市场上,促使商业银行作出跨国经营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从总体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追随客户动力因素、资本成本因素、追随领导动力因素、银行特有优势因素和政策因素五大方面。

(一)“追随客户”动力因素

随着跨国企业海外业务的不断增加,这些企业与海外机构的接触和交易将日渐增多,从而要求银行提供全球有效的优质金融服务。而商业银行为了保障客户的权益和使用满意度,就需要跟随客户的脚步建立相应的跨国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

(二)资本成本因素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机之一是寻求资金来源,国外市场中例如欧洲货币市场就能以较低的成本吸收相应的条件。而银行是规模经济优势突出的部门,通过模型优势的扩张,可以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和现金流,进而降低成本,提高资产回报率。

(三)“追随领导“动力因素

在目前的全球市场中,许多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机构并从事海外业务是因为紧跟行业领头银行所产生的“引拉效应”。在银行这一类投资集中度高的产业部门,如果企业实力旗鼓相当,一旦有一家企业到其他国家建立子公司,进入一个新的细分市场,那么另外几家企业便会迅速反应跟进,从而阻止其他银行通过跨国经营抢走自身的客户,避免竞争地位的削弱。

(四)银行特有优势因素

首先,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充分发挥内部交易的可控制性,利用一体化的形式提供金融产品服务,有效的降低与其他企业间的交易,保证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一些当地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本实力和专有知识进行跨国经营,并与当地银行争夺新客户。

(五)政策因素

影响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政策因素主要包括在两个方面:一为政策限制,有时银行为了逃避法律政策的管理而实行跨国经营;二为政策鼓励,在丰厚的政府优惠政策下放后,银行会实施旨在增强自身竞争实力的跨国经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里的政策因素还特指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因为如果东道国在税收政策、监管体制、存贷款利差等方面优于母国,就会形成比较利益,从而推动银行的国际化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战略选择模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浪潮中,全球各国商业银行纷纷走上国际舞台。商业银行常见的跨国经营有三种模式,以下将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对三种模式进行阐述。

(一)跨国银行制

跨国银行指世界性银行在全球五个或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或附属机构,开展广泛的国际金融活动的金融组织。跨国银行由母国总行和海外附属机构组成,总行经营国际业务的同时,通过设立在海外的附属机构对国际业务进行管理。

跨国银行制可以使得商业银行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相适應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随着银行和企业之间合作方式的进一步亲密,银企之间相互参股和控股都可以使跨国银行获得协同的发展。总的来说,跨国银行是世界各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主要模式,跨国银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并承担风险,是一个独立的银行法人。

(二)国际联合银行制

国际联合银行制又称银团银行,是由不同国家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共同出资组建的国际性银行,其中的银行股东不能直接拥有50%以上的股权。国际联合银行主要提供中长期巨额贷款业务,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国际联合银行制拥有联合控股、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等特点,对于像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相类似的银行来说,虽然目前其在国内市场的规模较大,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势单力薄,参加国际联合银行制便是可以很好的填补这一不足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国际联合制银行由于其股东的身份和地位,可以迅速快捷的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融资,可以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

(三)国际银行俱乐部制

国际银行俱乐部制不同于以上两种模式,是一种由多家跨国银行为进行业务合作组成的松散的国际银行集团体制。在俱乐部内部,银行成员间的关系即相互独立又存在合作关系,通过资金融通和汇兑结算等业务进行合作,也在必要时联合对抗其他跨国金融机构的竞争。

可以说,国际银行俱乐部制是一种最为高级、成员之间联系最为紧密、而且共存模式充满生机的跨国经营模式,因为加入这一组织的成员大多都为各国大型的商业银行,自身丰厚的资源和经验,可以为成员彼此带去最积极有效的经济金融信息;成员之间相互独立的经营体系也不会受到组织内部发展的束缚和阻碍,是我国商业银行股跨国经营的未来发展方向。

五、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现状及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境外分支机构数目增长迅速。截止2012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在全区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000多家境外分支机构,在外总资产突破1900亿美元。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已经从初期的引进外资、吸收外汇存款等基础业务向着重建立全球分销网络和机构的方向发展,但是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还是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发展规模小,网点分布不合理

我国跨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香港、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规模小,市场占有份额,相对的业务范围窄。对比世界各大银行在伦敦、纽约、巴林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分布可以看到,这种布局反映出我国跨国经营意识的薄弱,缺乏战略的眼光。

(二)缺乏长期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

由于我国跨国经营起步较晚,技术发展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资产质量不高、资本充足率偏低等现状。在风险管控机制缺失的情况下还存在权责不明晰、经营限制较多等问题,大大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竞争实力。

(三)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手段落后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还是以传统的国际结算、国际保理业务为主,电子化程度较低、结算收汇环节多节奏慢、投资咨询等创新业务尚未开展、金融工具单一、缺乏新型服务手段等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业务的发展。

(四)经营管理能力和总体实力薄弱

与西方跨国银行相比,我国跨国银行的资本规模、业务规模和营业利润都与之相距较远。由于目前我国行业银行跨国经营的主体依然是各银行总行,看似产权十分明晰的表面背后却仍然存在着所有者虚化、产权主体缺失等多种问题。可以说,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有效管理机制并未形成,这种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利润结果。

(五)缺乏对国际市场规则的认知

由于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时间较短,对于跨国经营经验的缺乏,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之路相对坎坷。例如2002年中国银行由于违规经营被罚款2000万美元事件,就是由于中国银行对国际惯例的了解不充分导致的。

六、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未来发展启示

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呈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制定和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为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相应的努力。

(一)为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1)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产权主体缺位的问题,加快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是交易发生的前提,产权的有效界定有助于提高交易的效率。只有对银行实施产权改革之后银行才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这样,银行才能按照《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约束,激发对外发展的内在动力。

(2)剥离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改善银行资产结构

如果我国商业银行一直背着不良贷款的包袱,自身动力不足,就难以“走出去”,难以与国外银行相互竞争。因此,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是其向外发展的重要前提。

2、推动金融业务电子化发展进程

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银行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性与现代科技越来越息息相关,而目前银行业依靠电子技术开发的服务手段的竞争愈加激烈。我国商业银行想要在跨国经营业务中突出重围,就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推动金融业务电子化进程。例如加大对金融科技的开发研究和投入,建立健全统一的实操标准,提高银行职员的操作水平,最终达到提高银行业务的运作效率。

(二)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素质,增强经营竞争力

1、注重金融创新和金融人才的培养

要想提高银行竞争力,金融创新是关键,而人才又是金融创新的基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遇到了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等瓶颈。虽然我国银行业使用了超过一半的金融工具,但大多数工具都是由国外引进,符合我国国情的工具创新很少。金融创新的关键在于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因此必须建立公司化的运作机制,通过银行内部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员工更快更好的掌握相应的金融知识。

2、注重风险管理,实现全面化经营

如前所述,我国对于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风险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全面重视对于发展风险的掌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完善:

(1)建立多层次的风险监督体系。首先,通过建立监控指标健全风险与精致度,加大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内部风险监督;其次,加强与主管部门的监管合作;最后,以国际认可的监管条例为发展原则,强调风险监督的可行性。

(2)通过适当的业务结构调整降低经营风险,避免对于部分高回报但高风险的表外业务的追求带来的利润损失,以恰当的业务组合完成对经营风险的掌控。

(3)随着经营业务的不断发展完善风险管理监管手段,实现全面监管。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1、建立健全《跨国银行法》

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缺少相关法律法规支持的现状,应该根据海外跨国银行的相关立法,结合我国现实的金融发展现状,尽早建立健全与国际法、国际管理接轨的《跨国银行法》,只有《跨国银行法》真正建立起来,才能让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有依可循,逐步邁向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2、遵守国际公约和东道国的法律法规

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设立的分支机构还应该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对国际发展公约进行深入学习和贯彻,共同促进商业银行跨国经济业务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促进行业间协同发展,实现产业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融合

通过对国外跨国银行和跨国公司的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和母国跨国银行的发展息息相关,跨国公司往往需要母国跨国银行作为其发展后盾,提供产业和金融资本相配合发展。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进行跨国经营时也可借鉴这一经验,通过支持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实现产业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融合,实现公司和银行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之明. 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策略[J]. 商场现代化,2006,33:17-18.

[2]李伟杰,胡剑.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动机:理论研究与实践回顾[J]. 当代经济管理,2008,08:70-77.

[3]张云云.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趋势、问题及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0,15:180.

[4]罗岚.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因研究[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80-86.

作者:周洪敏

跨国银行监管体制论文 篇2:

中国对跨国银行监管的现状和完善

经过20年的金融开放与改革,中国的跨国银行业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央行的监管措施多是一种针对单一机构的因应性的临时检查,并表监管制度和规范在我国尚未得到确立,这突出体现在以下两大层面:

首先,从立法层面上看,我国金融立法并表监管原则不深入,也没有提出类似于并表监管的具体制度安排。无论是《商业银行法》等基本法,还是央行《境外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等行政规章,都没有明确规定对境内外银行机构的并表监管问题,甚至也没有类似的制度安排。

其次,从实践层面上看,我国落后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也制约了并表监管的有效实施:

1.我国央行长期强调和重视以属地监管为基础的“单一机构监管”,即由人民银行各辖区分支机构各自承担所辖商业银行的监管责任。这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监管方式固然有助于集中监管力量对银行日常业务操作的合规性监管,但却将银行及其分支、附属机构所倡导的全局性和整合性完全背到而驰。

2.境内外银行机构监管主体的不匹配,是并表监管难以实施的又一重要原因。在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体制下,境内银行机构实行属地监管,央行总行基本不插手;而境外金融机构,无论是何地投资主体设立的,均归银行总行统一监管,如此就可能导致境内外银行机构监管主体的不匹配,制约并表监管的实施。

3.监管理念和监管手段的落后,制约了并表监管的开展。我国虽已确立了将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作为我国银行监管的主要手段,但并未形成制度的有序安排,被检查对象的选择相当随意,也未与合并账表联系起来加以实施。在监管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事后稽核多,事前预警少;业务检查多,内控评价少;常规专项审查多,全局宏观评估少”的错误倾向,这与并表监管的本质要求完全相悖。

由此可见,无论从立法还是实践上看,我国均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并表监管,这对于一个正在崛起金融大国而言,会造成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一,母国并表监管原则已为国际社会所广泛采纳,我国若长期对此置之不理或不作出积极反应,会给其他国家造成“放弃监管,放任自流”的散漫印象,有损于我国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苦心营建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第二,许多国家将有效母国监管作为准许外资银行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重要条件,如若我国不确立其母国并表监管原则及制度,中资银行将会在准入海外市场的环节遭致严重障碍,从而影响了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步伐;第三,由于各国逐渐趋认同母国并表监管为主的原则,跨国银行监管的重心正由东道国向母国转移,东道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相当程度上依靠和附属与母国的有效并表监管。在这种趋势下,我国若不建立起有效的并表监管制度,将可能在母国和东道国监管之间出现明显的监管疏漏,为境外机构逃避监管、舞弊牟利提供可乘之机,进而危及我国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目前我国作为东道国对外资银行的并表监管已经有了法律依据和可行的操作性规则,而作为母国的全球并表监管制度与实践尚未确立,鉴于种种弊端,参照并表监管国际标准,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并表监管法制已势成必然。目前,尤其应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制定具体的母国确定标准,以明确我国并表监管的对象范围。

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及央行1995、1996年下发的两份通知,交叉使用“境内投资单位”和“总管理机构”来指代母行,这说明我国对母行确定标准尚未明晰,还在资本控制主义和管理中心地标之间徘徊。从我国现行立法及文件常用“境外中资银行”称谓的角度考虑,同时也参照巴塞尔委员会的“控制利益”标准,以资本控制主义作为我国对境外中资银行机构行使并表监管权的依据,既符合我国的监管习性,也有成熟的标准可兹借鉴,同时也有助于对我国资产的重点保护,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第二,将并表监管作为我国银行监管的法定原则,并参照国际惯例和先进国家立法,明确其具体含义。母国并表监管原则已成为跨国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欧美国家及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已在其立法中明确了该原则,我国迄今未在立法中明确母国并表监管原则,与国际惯例相脱节,不能不说是我国立法的一大疏漏,也严重制约了我国银行业的对外交流。因此,笔者建议我国应通过专项立法(以国务院或央行行政法规规章的形式为宜)明文确立并表监管原则,并参照国际惯例明确其基本含义。一般认为,并表监管的国际通义是母国监管当局义母行及其国内外分支机构的合并账表为基础,对银行整体资本充足性和风险状况进行全面综合监管。

第三,丰富并表监管的手段,形成“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并重,以外部审计为补充”的有机体系。我国目前对境内外中资银行机构的监管以报表递送的非现场检查为主,监管手段单一,监管效果不佳。有效的并表监管应讲求多种手段的协调运用,配合分工。具体到我国,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应互为补充,通过非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提供线索,通过现场检查深入取证,探求根源,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其具体操作可仿效美国的做法,通过非现场检查的早期预警功能,将信息及早反馈给监管当局,如发现被监管对象的问题性质严重,则可增加对其进行现场检查的频次和力度

第四,加强与东道国监管当局的合作,达到制度化的双边安排。母国并表监管的实施难以撇开东道国独立进行,因此无论是现场检查还是非现场检查,都要受制于东道国的属地管辖及其国内法规定。因此,加强与东道国的监管合作,换取东道国对母国并表监管的谅解与支持是实现有效并表监管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蔡奕.跨国银行监管的主要法律问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2]李仁真.论对国际银行的并表监管原则[D].北京:2000.第1页.

[3]胡军.跨国金融监管的法律问题初探[D].上海:2008.

[4]项翔.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D]华商,2008年第6期.

[5]陈璐.银行并表监管的并表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財经科学,2008,(1): 115 117.

[6]刘雯.银行集团的并表监管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N].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9(22).

[7]刘考场.舒扬银行业并表监管问题研究[N].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8(5).

作者:樊飞玲

跨国银行监管体制论文 篇3:

金融业全能化经营及背景探讨

摘要:世界金融业大体上经历了融合、分立、再融合的发展历程,是银行业从最初的简单混合经营到高级的行业细分经营的螺旋上升过程。这个过程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为标志,达到高潮。国际金融业的规模经营、集团化、综合化、多元化趋势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这个潮流也裹挟着逐渐融入世界金融大环境的中国。中国金融业向全能制经营渐进的过程,也许就是中国金融完全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的过程。

关键词:全能化经营;制度变革;金融一体化

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其业务活动的变化构成了金融机构竞争与整合、金融手段不断创新、金融服务理念变革等一系列内容。金融企业全能化的经营范围跨越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业务、短期信贷与长期信贷业务、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之间的界限,进而能够提供全面综合的金融产品。出于追求利润和规避风险的需要,各金融部门不可能在各自的领域内封闭发展,而是跨越部门界限以全面的金融服务参与竞争。证券化金融产品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促进了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的业务融通,全能银行和银行保险公司目前在发达国家正迅速发展起来。

一、全能化经营的各种表现

1.银行、证券的业务融合

证券化与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与运用,促进了银行、证券等多方面金融服务的融合。

证券化(Securitization)是“资产的证券化”,即将贷款债权、赊款债权等流动性差的资产转让给特别设立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由SPV发行证券,使资产以证券形式发生流动,指的是将无流动性资产转化为有流动性证券的金融技术。

不良债权问题深化促使资本证券化成为不良债权的处理手段;同时,企业的融资渠道开始多样化,多数企业选择比发行债券成本更低的证券化商品;技术的发达,在数据处理、统计处理等方面以较高技术支持证券化发展。资产证券化为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商机进而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大力推动,一方面,投资银行积极为企业设计与需求相适应的证券化商品,参与商品的发行承销;另一方面,银行利用对企业贷款债权的证券化,既保证了自有资产比率,又可通过债权转化获取手续费收益。

金融衍生工具也是发源于美国传播于全世界的金融技术之一。金融衍生工具是从股票、利率、货币等原资产派生出来的金融商品,其价格的形成取决于原资产价格,代表性商品有可转债、期权、期货等。在投资银行业务中,与金融衍生工具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二级市场的自营与经纪业务。

融资、投资和金融机构出于控制风险的需要,开发出以套利交易为主要内容的衍生工具。同时,电脑技术、定价理论和信用评价技术的发展为衍生工具的运用和普及提供了条件,使衍生工具得以迅速发展。

2.保险业的证券化

保险企业对于收入及利润的追求以及市场经济对于金融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都促进着保险业金融功能的增强。

保险投资是保险产品创新的重要方面,面向保险投资业务开发的现代非保障型新险种如分红保险、变额保险、万能保险不仅具有保障功能,而且具有投资功能,是一种介于保险与证券投资的金融工具。

保险基金投资入市业务,即保险基金要在适当时机,积极进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以有效地盘活保险基金。保险基金在进行债券交易安全基础上的赢利性,会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领域,为保险公司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了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全球养老保险基金规模的日趋庞大,其在金融市场投资的规模和影响力都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进一步在广度和深度上强化着保险与银行及证券业的融合趋势。

3.银行业与保险业的业务融通

随着市场金融结构的迅速变化,银行业与保险业之间出现了一种新型关系:即由原先的各自平行发展转变为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各自在金融市场中的角色和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Bankassurance(银行保险公司)已经在观念领域为人们所接受,银保融通的趋势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保险市场中的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

4.全能银行

全能银行可以提供几乎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服务,如贷款、存款、证券、支付清算、外汇、代理保险、租赁与咨询等业务。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金融机构努力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和提供便捷的服务手段,各金融机构有实现相互融合的强烈动机,现代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这一融合以及通过融合降低成本提供了技术保障;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市场融资的“脱媒”现象,使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已无法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新需求,同时,金融创新的发展为突破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提供了可能,商业银行在负债结构和资产配置方面越来越多地依靠资本市场工具,而投资银行也日益向商业银行业务渗透,金融创新使两者的业务界限逐渐消失。

能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与客户之间关系较为巩固,就有内在稳定机制的全能银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起来。

二、全能化经营发生的背景

金融制度的变革,往往伴随着金融服务手段创新和金融服务理念革命。而这一切都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人类社会科技水平进步的背景下发生的。

1.社会经济信息化的背景

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络的发展,一方面,技术引进市场进而产生了提供极为廉价服务的“网上经纪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使大小券商、其他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如资讯公司、网络公司等)都有机会发挥各自的特长参与证券市场的网上交易。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软件化和无形化使得原来的银证分离地带变得模糊,网上交易无疑为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参与证券业务提供了保护屏障,金融业务活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日益融合。

银行的虚拟化和智能化将使银行的收入来源结构及业务内容面临调整,以组织项目资金筹集、资本重组以及基金管理和财务顾问为主要业务的商业银行将有极大的发展。这样,银行全能化服务趋势得到增强。

2.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

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金融国际化,全球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必将要求大一统的全球金融市场的产生。流动货币政策的协调统一以及货币的一体化趋势,也将逐步减少贸易和投资的交易成本从而使全球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金融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结果是跨国金融机构的大量涌现。国际金融领域风险的传染性和传导性,使得国际银行业的经营风险问题十分突出。面对加大的金融风险,高度一体化市场的金融风险将不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所能解决的,需要全球性的金融机构来承担;促进全球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对外开放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原则,这也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对于金融国际化制度创新的客观要求;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一体化金融市场范围扩大,金融领域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金融市场电脑化、网络化把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连成一片,使全球各地市场融为一体,打破了不同地区市场时差的限制;全球不同类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及银行信贷、债券、股票、外汇市场等也相互贯通。金融证券化贯通了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联结了各类金融市场,使储蓄存款机构、信贷银行、金融公司、投资银行、各类基金甚至各种保险公司等业务的关系日益密切。从而使资金不但在某一类市场实现跨国界的流动,而且能在不同类市场之间迅速转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能化经营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经济金融全球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竞争激烈。为适应经济全球化,银行业加强调整、兼并、合并和金融创新已使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名存实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营模式被打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逐渐模糊,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并走向多元化、综合化。银行已经开始从传统的放款业务向证券投资领域进军,有些银行还将业务范围拓展到信托、抵押、保险等一些非传统银行业务领域,而证券、租赁、保险等金融公司也已开始向特定顾客发放贷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业由分业向全能化经营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

3.金融创新的推动

当代以新型化、多样化、电子化为特征的金融创新,改变了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愈来愈模糊不清,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呈现自由化、综合化、国际化的新趋势。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分业经营的管制失去了效力,各国金融当局不得不放松管制,使得跨国银行的经营业务扩展到非银行业务领域,跨国银行开始经营过去主要由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经营的债务发行、信托、咨询、保险等收费业务,并且还开始经营一些与普通银行无关的经营业务,如国际租赁、国际现金管理、国际投资管理,有的跨国银行甚至从事出口信贷。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为跨国银行向“全能银行”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跨国银行业务综合化的发展。而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业购并浪潮呈现出新的特点,金融购并不再是简单的同业合并,而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跨行业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购并,更加快了国际银行向全能化经营迈进的步伐。

金融创新被看做是21世纪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交易网络化、交易集约化、业务综合化、监管国际化,将成为金融创新未来发展特征。

4.金融监管变革的作用

金融市场一体化尤其是通讯和计算机的运用,使得金融风险在现行监管体系下难以集中控制和监管,这就要求更集中或者至少很协调的监管体系应随着全能化经营而发展。因此,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统一由一个机构来监管的单一监管体制也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金融当局从提高本国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发,也开始着手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把多个各自为政监管机构改革为合并组成一个监管机构;关于银行市场准入条件、经营范围等规定也得到一致放松。为适应经济全球化,银行业加强调整、兼并、合并和金融创新已使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发生根本改变。这样,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与金融业由分业向全能化经营的趋势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金融国际化、金融信息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是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伴随着这些客观结果连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机制的改革,金融全能化经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趋势。全能化经营的发展背景本身就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尤其是信息化和自由化是其中关键——信息技术对于金融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为全能化经营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自由化则为全能化经营在制度领域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同时,全能化经营作为金融企业的组织经营方式,不仅涉及到宏观背景环境与制度,而且也关系到微观金融主体的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微观经营环境。因此,宏观与微观的共同影响是全能化经营的第二个特征,从这个角度讲,任何金融组织的全能化经营决策都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

参考文献:

[1] 戴淑庚.我国高科技企业融资与金融创新[J].科技与经济,2004(3).

[2] 徐岚.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与金融资源的配置[J].世界经济,2000(6).

[3] 沈菀.美国金融业:混业,分业,再混业[J].上市公司,2000(1).

[4] 夏斌.金融控股公司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 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6] 石建勋,历咏.试析加入WTO对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1(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吴 楠

上一篇:制度变迁金融市场论文下一篇:企业财会货币资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