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监管论文

2022-04-15

网上银行的快速崛起,是现代化银行业繁荣发展的标志,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不足,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本文分析了网上银行面临的风险,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旨在推动网上银行的健康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风险监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行风险监管论文 篇1:

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现状浅谈

摘 要:网上银行作为近些年迅速发展的一项金融业务,对我国促进和发展经济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网上银行作用一种高技术风险的金融业务,防范和控制网上银行的风险,成为保证金融业务安全的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此种情况,首先对风险的必要性及发达国家网上银行风险控制进行论述,然后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对目前我国网上银行风险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得出对我国网上银行监管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网上银行;风险;监管

一、对网上银行进行监管的必要性

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和非对称信息都会导致市场失灵。另外,网上银行不是单纯的照搬传统银行业务,它作为高科技技术的产物还是有别于传统银行业务,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质,本文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对网上银行业务监管的必要性。

(一)不完全性竞争更加突出

客户在选择办理网上银行时,更多是选择方便安全、功能强大、知名度大的网上银行,由于办理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所以会导致客户在做选择时倾向于少量的优质银行,导致网上银行不完全竞争更加突出。

(二)负外部性风险放大效应

网上银行的负外部效应主要表现在:第一,银行风险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一旦风险爆发,则会在网络上迅速的扩散;第二,在缺乏金融监管的体制下,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加大,容易使大量资金在短时间内随意流动。

(三)非对称信息的加剧

客户在选择网上银行时,首先会在网络上查询到相关的信息,同时,由于信用制度和非现场监管的不完备,银行在获得客户信息方面处理被动,通常无法核实获得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效,最终导致了非对称信息的加剧。

二、国外网上银行监管的实践

目前国际上的网上银行监管体系主要以美国和欧洲模式为主,其他一些金融发达国家并存的局面

(一)美国网上银行监管状况

美国网上监管主要分成如下两个部分,其一是网络银行基于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业务活动与电子货币行为风险控制;其二是金融当局对网上银行的监管。内容包括:对新创新的技术风险管理、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供应商方面的风险控制等。监管形式包括劝告、警示、公告、信函等方式。

(二)英国网上银行监管状况

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SA)从维护公众利益、维持市场稳定、降低金融犯罪、促进消费者权益等几个方面实施。

(三)香港网上银行监管情况

香港金融管理局下设有网上银行工作组,主要用来研究网上银行的风险监管问题,目前建立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监管框架,其中有《交易性电子银行业务独立安全评估》、《电子银行服务的安全风险管理指引》、《虚拟银行发牌规则》等。

三、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所取得的成效

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已考虑到网上银行是一个新事物,在未完全掌握网上银行发展的规律性之前,重要的是先发展起来,依据审慎性原则,以安全为准则,在发展中不断的总结问题和解决问题。目前我国银行监管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成效:

1、对网上银行实施市场准入的积极审慎监管原则

2、加强网上银行发展与监管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

3、强化对银行监管人员和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培训

四、目前我国网上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银行宏观监管环境

良好的宏观监管环境是保障网上银行业务平稳运行的重要部分,但是从我国的网上银行监管体制、法律建设、行业人员的管理素质到与国际间的合作等很多方面都缺少必要的监管。

(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我国目前开展网上银行的商业银行都设有审计部门,但是由于网上银行业务的专业性,还有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审计人员很难适应相关的审计工作,很多商业银行对网上银行的审计工作都是流于形式,从而导致网上银行业务中授权机制薄弱、密码控制不力还有软件控制不严等诸多问题。

(三)监管法制的诸多不健全

第一,缺乏对合适的立法模式选择。第二,缺少高层次的立法概念,有些地区虽然建立了地区性的立法,但是由于区域限制,未能充分发挥立法的作用。第三、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后未能及时给予足够的重视。

五、加强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政策的若干建议

(一)引进现代管理方法,强化技术监管

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备的技术监管平台,随时对数据信息传送进行监控,其次要构筑一套完整的评价、评估指标体系,对网上银行风险进行技术风险评估监管测评、考核。三要推进监管手段的现代化、网络化。

(二)规范金融机构与客户的责任

安全技术必须以人为主,要发挥内控预警作用、进行实时监控必须拥有先进的辅助手段,开发高级的业务处理和管理软件,使银行职员能按照设定的标准化格式进行操作,管理部门及时获取所需业务数据和信息,将潜在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二)加大市场准入监管力度

网上银行要接受各监管机构的日常检查,包括资本充足率、流动性,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客户资料的保密与隐私权的保护、电子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检查。网上银行要普遍建立相关信息资料、独立评估报告的报告备案制度。

(三)强化信用监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推动银行信用建设,重点是要从制度上治理银行,从源头上堵住不良信用产生的可能,从而促进社会信用的不断完善。督促网上银行进一步建立完善还款记录制度,切忌因片面追求业务量的扩大,而忽略信用风险的防范。

(四)强化法律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网上银行的发展要有一个规范、明确的法律环境,立法机关要密切关注网络银行的最新发展和科技创新,及其对金融业和监管造成的影响,集中力量研究、制定与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快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促进网上银行发展的有关法规,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体系。(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当代经济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天翔,邵燕华,薛誉华.网络金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 骆鹏.我国网络银行现状及发展对策[J].新疆金融,2007,(9).

[3] 王远均.网络银行管理体制及监督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4).

[4] 李伏安,李良.电子银行风险评价与管理[J].银行家,2009,(4).

作者:刘威

银行风险监管论文 篇2:

网络银行风险监管问题及对策

网上银行的快速崛起,是现代化银行业繁荣发展的标志,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不足,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本文分析了网上银行面临的风险,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旨在推动网上银行的健康发展。

当前社会,是一个网络快速发展,人人都在使用网络的社会,网络革命为经济和金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入网络银行的大潮,将众多的金融服务转移到网络银行中来,网络银行具有的虚拟性、智能性、便捷性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越来越多样化和详细化的金融服务。当然,网络银行不是传统银行的简单延伸,而是现代化科技和金融行业的有机结合,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会存在诸多漏洞,网络银行近几年暴露出的问题已经让人们产生了畏惧心理,经营风险的扩大不断显现和激化,风险监管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网络银行发展的绊脚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网络银行如何有效监管还没有明确的论述,为了防止风险,有必要对监管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网上银行目前存在的风险

根据网上银行不同于实体银行的运作方式和体制构成,将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虚拟金融服务的业务风险,一类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风险。

业务风险主要有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

操作风险:银行的员工在网络上办理业务时,由于粗心大意,进行了不规范的操作,造成客户资金损失;客户在网上转移资金时,不慎进入钓鱼网站,或者被不法分子欺骗,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防范意识较差,泄露个人信息和密码;银行工作人员为了谋取利益,利用工作之便得到客户重要资料,或者盗窃客户资金或者将信息出售,作出不利于储户和投资者的行为;

信用风险:网络银行兴起很容易,但是消失更容易,在金融产品和在线服务等各个环节,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会被用户投诉,造成负面影响,舆论的造势和媒体的报道会让网络银行迅速失去大量资金,有时候还可能背上巨额债务;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是否遵守法律和由于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于网络银行监管方面的不足,对于电子用户协议的有效性和期限性有待争议。

技术风险主要有人员管理风险、计算机系统风险和数字攻击风险

网上银行的创新程度和速度远远高于实体银行,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人员对于风险的评估能力和控制,而不是像实体银行一样,取决于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在美国,很多的网上银行将技术外包,产生了不确定性风险,技术的选择也是一个难题,如何选择承载能力强的系统来规避系统风险,成了网上银行不断探究的课题。

计算机系统风险:作为网络的运作设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和可靠程度一直是银行业关心的问题,很多开发商不小心推出具有安全隐患的产品,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INTEL公司就曾经回收CPU芯片,,就是因为发现它在计算小数点后几位时发生误差,这对于平民百姓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几十亿、几百亿的金融公司来说,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

数字攻击风险,银行业的人都知道,电脑有时会被黑客攻击,或者感染病毒,病毒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从一开始的钓鱼网站传播,到后来的电子邮件和附件扩散,到现在的虚假官方信息链接,骗子的手段层出不穷。

网上银行的风险防范措施

从技术角度来说,网上银行业务的拓展需要复杂安全的技术支撑,完善相关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要重视银行自身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对于银行的网络系统,肯定从前台的运营需要,到中间的数据提交与整理,再到后台的监管回馈,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并且有强大的防火墙保护,每一项环节都需要重要岗位人员的授权。对于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并做好监督工作;要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开发先进的软件系统和应用,并不断进行升级,对于鉴定识别系统,可以采用指纹、视网膜等难以复制的技术,网上银行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要注意在创新的过程中选择靠谱的开发商和担保机构。系统运作过程中,需要定时检修漏洞,做好数据的保护工作;

从制度角度来说,首先,要建立有效地风险评估和检测体系,这就需要电子银行和人工相结合,电子银行的数据库是风险分析的重要工具,银行的安全证书是检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后台的数据整理和汇总,又是一把安全钥,其次,要增强客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如今科技的发展也催生了偷窃手段的进步,老百姓对于支付工具,网上银行的登录密码,安全认证等方面专业知识缺乏,特别是手机动态口令和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保护不足,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银行可以定期举办安全公益讲座,通过官方的微信和微博等传播安全教育视频,让客户掌握鉴别诈骗的手段等。

对网上银行风险的监管及策略

要完善现有的网上银行法规体系。网上银行和传统银行的业务差不多,因此,对于传统银行的监督和管制对于网上银行同样适用,针对网上银行特殊性,需要完善现有的电子银行法,对于每一项业务都应该有具体明确的电子协议,就像到柜台办理业务一样,有相应的票据,这些都是问题出现时的重要凭证。

鼓励银行内部和社会力量加强对银行的监管。网上银行因为涉及电子通信、金融保险、投资理财、交通购物、建筑商场、水电生活等各个行业,因此监管的难度可想而知,这就需要银行内部强化监控制度,运用高科技手段在网络架构起电子监管体系,同时对于网络运营人员和合规检查要更加严格,社会方面需要各行业谨慎交易,网络银行依托于网站运营,而网站名称又极为相近,容易进入钓鱼网站,相关的安全证书应该要及时更新,防止诈骗分子攻击防火墙。

希望通过各方面的改进,能够对现有网上银行优良环境的构建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从而促进网上银行全面有序地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作者:程方圆 冯宇姝

银行风险监管论文 篇3: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指标研究

【摘 要】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在政府的庇护下能够全身而退,但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我国一直在对商业银行进行体制改革。文章在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基于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的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工商银行作了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工商银行2007—2011年的综合风险水平一直处于风险的安全地带,但其利率风险相对较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财务预警; 风险监管; 工商银行

一、背景及研究述评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美国商业银行又一次受到了倒闭浪潮的冲击,截止到2010年10月,已经有200多家银行倒闭或经营困难,震惊全世界。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既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传递者,又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转的枢纽之一,它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转,对其风险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骨干的庞大的商业银行体系,在支持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国有性质以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原因,导致其对风险的敏锐度弱,因此对其风险预警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国有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问题开始得到关注,主要从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两个方面进行。在内部控制方面,瞿旭等(2009)指出内部控制是确保银行稳健经营的最有力手段,他建议明确内部控制的权责以改善商业银行实质性漏洞披露的质量。周莉莉、陈杰(2010)分析了国内成功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得出了建立一套完整、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银行实现经营目标、保持稳健运行的关键。张凤环(2011)鉴于商业银行面对金融风险不断积聚的现状,建议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审计队伍的建设以及人员素质的提高,引进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在财务预警方面,针对目前银行普遍存在不良资产率过高、银行资本金太少、表面盈利,实际亏损等问题,陈晓坤(2005)指出要通过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来防范和规避银行的信贷风险。方庆煌(2009)指出,银行必须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以应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以正确判断运行状况。张其广等(2011)指出财务作为银行风险的高发部位,应该加强银行的财务风险防范。潘学模、蒋圣丹(2011)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主张在银行风险控制中,应该将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结合运用,同时对其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理论探讨。赵蘋蘋(2011)讨论了将银行内部控制与财务预警结合起来的策略。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目前对于银行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方面都有了一定量的研究,但对于二者结合起未对银行风险进行防范的问题还未充分研究。内部控制侧重内部风险和当前风险的控制,财务预警侧重外部风险与远期风险的控制;内部控制现在能够做到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但是很难做到事前控制,而财务预警则能做到事前发出警告,二者结合运用到银行风险防范中,理论上能起到协同效应。因此本文将基于这一个思想,寻求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科学的、客观的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在全球经济化的背景下,参考《新巴塞尔协议》以及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控核心指标(试行)《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一览表》,笔者建立了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它主要考虑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和资本风险四个方面。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其中,过程评价偏向于定性指标,结果评价主要为定量指标。本文主要探讨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银行的风险预警,因此在内部评价指标方面主要选择了定量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有:(1)按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即营业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入建立了盈利能力指标,同时按照成本与收入配比的原则,在盈利能力指标中加入了成本收入比。(2)商业银行通过计提准备金的方式来防范对其有限的资本产生侵蚀,为正常经营提供前提条件。因此本文用安全性指标来监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3)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金融业务融资来解决自身流动性问题,而由于政策环境等一些客观因素,其负债途径有限。(4)其他指标主要与非财务因素相关,在银行风险评价体系中加入非财务指标,可以克制财务指标的静态性和滞后性,使得预警结果更客观。另外,已有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显著地被第一大股持股比影响,因而将其加入了其他指标体系中。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现有银行风险预警中的非财务指标主要来自于财务报告中除财务报表以外的披露信息,包含市场交易信息,银行其他公告等。具体指标如表1。

在以上指标中,银行的资产安全性是其正常发展、经营的前提,因此它在指标建立方面相对较多,以期权重较大。正向逆向指标主要是针对财务指标,指其数值大小跟风险的关系。风险预警指标阀值的确定主要采用系统分析法,我国商业银行中一些重要指标的阀值已经确定。

三、数据处理

(一)无量纲化处理

指标建立后,为了消除指标单位量纲的差异,需要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也即无量纲化处理。本文对所建立的指标采用极差法无量纲化处理,因为极差法不要求原始数据的分布及数量。上述指标体系中的正向指标——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净利差率、银行利差率及利息回收率需要指标值越大越好,采用公式予以无量纲化;对于逆向指标——成本费用率、不良贷款率、单一最大客户贷款率、中长期贷款比例等,要求指标值越小越好,采用公式予以无量纲化;对于适度指标——流动比率,要求指标值为一固定值,最好采用公式,其中q为该指标的最佳值;审计意见可以不进行无量纲化。

(二)指标权重确定

对于无量纲化后的指标,数值都是分布在0~1之间,运用SPSS20.0软件剔除相关度高的变量。为了便于进一步处理,需要确定各个指标权重。众多权重确定方法中,综合来说,变异系数法是一种客观又科学的方法,并且对于样本没有特别的要求。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

(三)模糊聚类分析风险预警方法

本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含有内部控制指标和财务预警指标的预警体系进行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算法分类简单且精度较高。简单的比例分析法是通过对比指标取值与标准值得出综合评估值,与之不同的模糊聚类分析算法则提出不同指标的分布特征,运用综合判断向量生成银行风险综合指数。

1.进行相关性分析之后,最后指标为N个,因此需建立评判指标域X,即。

2.根据银行风险预警的需要,将银行风险划分四个评价等级,分别为:“绿灯”(资产状况良好,风险小,处于安全状态);“蓝灯”(资产状况较好,风险较小,处于较安全);“黄灯”(资产状况较差、风险较高、危险);“红灯”(资产状况很差,风险很高、很危险)。因而建立评判等级域。

3.计算各个等级评判的标准值及相对隶属度。对于不同等级的标准值建立了N*4阶对应N个指标、四个等级的标准值矩阵,计算各个指标的实际值对于不同等级的相对隶属度: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风险等级,并以综合判断向量为权重,以此计算不同时点、同一银行的风险指数。

四、案例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的商业银行。我国工商银行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经过27年的改革发展,已经步入质量、效益和规模协调发展的轨道。本文选取工商银行作为案例分析,数据来源于工商银行各年年报,运用SPSS20.0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了指标X14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因其与X8和X22高度相关);剔除了X1、X7、X23,因与X2资本利润率高度相关;剔除了X3、X21,因与X4高度相关;剔除了X5,因与X13高度相关;剔除了X18,因与资本充足率高度相关;剔除X16,因与X20——存贷比高度相关。在剔除的这些指标中要充分满足安全性权重偏大的要求。根据筛选出来的15个指标建立指标域X={X1,X2,…,X15}。运用变异系数法得出权重如表2。

运用系统分析法确定预警指标阀值如表3所示。

根据公式(1)(2)算出各个等级的隶属度,使用 matlab做矩阵运算,得出工商银行2007—2011年的综合风险。

以2011年为例,工商银行2011年各指标的实际值和隶属矩阵如表4所示,得出综合判断向量为:B5={0.85,0.11,0.03,0.01},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工商银行目前为安全等级。

用0、40、80、100作为四个等级的综合风险指标,表5以综合判断向量B为权重,加权平均得出良好的银行风险综合指数。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看到2011年工商银行处于安全地带,且其综合风险指数为7.51。同理可得工商银行2007—2011年的综合风险指数如表6。

从图1可以看出,2007—2011年工商银行的总体风险呈下降趋势,且一直处于安全地带。在这几年中,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其风险最大。从2008年到2009年,由于我国宏观形势不断好转,银行业整体经营稳定,工商银行的风险明显下降。从隶属度分析看出,工商银行的利率风险较大,同时,应提高流动性比率,降低不良贷款净生成率。

五、结论

本文建立了基于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相结合的银行风险指标体系。从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进行风险分析时,首先安全性指标所占权重比较大,尤其是其中的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所以各个银行一定要保持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在一个健康的区域内。其次,流动性风险、获利能力和其他相对权重较小。从隶属度分析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规避能力较差,所以各个银行要采取适宜的对策应对利率风险。另外各个银行在进行风险分析时,可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丰富结果。

【参考文献】

[1] 曹昀.金融危机对美国银行体系的影响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J].知识经济,2011(1).

[2] 申富平,马世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相关性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2).

[3] 张凤环.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启示[J].财会研究,2011(22).

[4] 周莉莉,陈杰.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5).

[5] 瞿旭,李明,等.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研究——基于民生银行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9(4).

[6] Thomas O. Stanley, John K. Ford. The Application of a Risk Index Model to Strategic Marketing Programmes for Commercial Banks Type: General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1986(4).

[7] 张其广,汪红缨,等.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创新[J].绿色财会,2011(8).

[8] Roberto Ruozi, Pierpaolo Ferrari.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 in banks: economic and regulatory issues[M].Springer Briefs in Finance,2013:1-54.

[9] 潘学模,蒋圣丹.银行内部控制与财务预警结合运用之理论探讨[J].会计之友,2011(7).

[10] 赵蘋蘋.银行内部控制与财务预警结合策略[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2(10).

[11] 常红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2] 杨轶.财务预警研究中非财务指标选择综述与评价[J].财会通讯,2008(6).

[13] 胡乐群.风险预警中指标阈值确定方法[J].金融电子化,2011(9).

[14] 牛菲.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作者:刘跃 彭晓娅

上一篇:幼儿音乐教学论文下一篇:资金管理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