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评价缺失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基于德育评价目标异化、德育评价信效度不高、德育评价连续性缺失等问题,建议构建“一个核心,两个原则,三种形式”的三维德育评价体系,即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评价目标,确立以“长效化、本土化”为原则的评价指标,采取“画像式、述评式、立体式”的评价方式,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效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德育评价缺失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德育评价缺失分析论文 篇1:

对教育转型阶段小学生德育评价的思考

摘要: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仍存在令人尴尬的局面:学校、教师开展的多姿多彩的德育工作,不仅没有激发学生政治思想学习的热情,有时反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厌烦与反感。笔者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育评价机制的缺失与错位。本文从传统德育评价的弊端入手,提出了现阶段小学生德育评价的若干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德育评价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并不尽如人意,或者可以说,学校德育工作仍存在令人尴尬的局面:学校、教师开展的多姿多彩的德育工作,不仅没有激发学生政治思想学习的热情,有时反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厌烦与反感。笔者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育评价机制的缺失与错位。德育评价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实现学校德育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现代意义的德育评价借鉴了现代教育评价的一般理论和技术,结合德育原理、德育过程原理、德育管理的理论与技术,以德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德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给出一定意义的价值判断。

一、传统德育评价的弊端

(一)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单一

目前的德育评价,无非表现为政治思想课的考试或考查,以简单的分数代替学生的德育评价;或者表现为班主任、辅导员篇幅短小的操行评语。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都缺少学生,造成了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的单一。班主任或辅导员凭着对学生或深或浅或细或粗的印象进行德育评价,被评价者学生本人没有发言权。“任人评说”,即使出现不公正、不客观的评价,学生也只能忍气吞声,连申辩的权力、机会也没有。

(二)学生德育评价方法:简单

第一,评价程序的公式化。总是以先德育后智育,再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顺序依次排列,仿佛放在最前面的就得到重视一样。实际上真正引起评价者高度关注、重视的是学生的智育。而德育之所以放在最前面。只不过是人们的习惯、一种固定的格式而已。第二,评价表达方式的单一化。此前,评价只是干巴巴的几点条条框框。一概都是“描述式”的评价,表现为一种简单化的趋势。第三,评价方法的简单化。班主任或辅导员掌握着评价的绝对话语权,基本上没有学生的“发言权”。

(三)学生德育评价内容:模糊

虽然我们将“德育”理解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良知、情操、理想、信念……教育”,但是,具体到每一名学生身上,真正能说出其个性的,恐怕并不多。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高度概括的操行评语,自然导致了内容的抽象、模糊。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积极参加活动、积极锻炼身体”等这类评价,虽然表面有点“实”,却又实实在在“虚”,全是空话、套话。

(四)学生德育评价方向:捧杀

综观近几年的评语写作,我们不难发现。操行评语的捧杀现象十分严重。正逐渐侵蚀着教师、学生心灵。·令人担忧。人们听到的是令人美滋滋的“恭维话”。这类“恭维式”的评语,对师生来说,皆大欢喜,但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这种无节制的扬优,虽然其中有鼓励、激励的成分和作用,但会使一些学生滋生出一种骄傲自满的心理。这实际上是一种可怕的误导;另一方面,廉价的表扬,只会增强学生的心理脆弱感, “恭维式”的评语,也许会使学生及其家长高兴,但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机会。

(五)学生德育评价理智:失衡

现行的德育评价,理性急剧退位,情感往往操控着写作的整个过程:情感化的写作理念,情感化的写作思维,情感化的写作内容,情感化的语言等。故此,评语写作自然难以实事求是,难以客观、公正。在理性缺乏的德育评价里,充斥的是情感、是私心、是名利、是狭隘、是偏袒。在德育评价的时候,或出于学校利益考虑,或出于自身功利着想。或从学生前途命运出发。情感起着主导作用,在德育评价的天平上。理性、客观、良心、职责等失去了其应有的分量,出现严重失衡。

二、德育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解决学生德育评价方法简单的问题

要准确、中肯地评价一个人,是件很难的事。要对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进行准确、中肯的评价,则更是难上加难。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具有不同的爱好、特长,具有不同的文化知识,具有不同的家庭、社会背景等。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景,其个性心理、思想品德也有所变化、有所不同。对这些千差万别的各个方面,不能用一种评价方法,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阶段。以不同方式、方法等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评价。只有这样的评价,才是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否则,就会一叶障目,有失公允。德育评价方法不要公式化、定期化。不一定非得等到“一定时期”才加以总评,可采用单独交谈、网络交谈的形式进行评价,还可以以班会、讨论会、团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评价也不一定局限于“书面评价”,可将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结合起来。就德育评价的方法而言,鼓励为主,少用或慎用批评,但不能忽视或抛弃批评;就表达方式而言,避免正襟危坐式的“冷面孔”。应以温和的态度、平和的口气,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写出“温馨式”的评语,以吸引和感化学生;就文体的运用而言,评语自然是应用文,但在写作中可写成为一篇小散文,一篇小议论文,或一首小诗等,使评语丰富多彩。

(二)解决德育评价内容模糊的问题

德育的内容很广,是一种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工程,而德育评价也非一两场思想品德考试所能完成,更非一两百字的操行评语所能概括的。操行评语虽然不能全部准确地涵盖学生的思想品德。但我们可从某一角度或某一方面具体地再现学生的思想品德。如一次大额的捐款,或一次救人,或一次拾金不昧等。也可具体细化到:刮风下雨时的关上窗户玻璃,熄掉长明灯,关上长流水,打扫卫生等。这些事情虽小。却能小中见大,折射出学生心灵的美好、思想的纯朴、品德的高尚。学生这些鲜活的生活细节,是解决德育评价内容模糊的良策、良方。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平时和学生多接触,注意观察、收集材料。

(三)解决德育评价方向失误的问题

学校德育评价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因此,评价的出发点、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应是“以人为本”。评价者首先要正确认识人,认识人的本质,认识人应该有做普通人的权利,评价者应以平常的心态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平庸与缺点是人之常态。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要允许犯错误,允许改正错误。人往往是在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正缺点错误的过程中成长的,德育评价的前提就是要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十全十

美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再好的学生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足,尤其是当学生应该达到某种目标而尚未达到时。更应冷静、理智地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激励其继续努力:教师应该克服恨铁不成钢式的急躁,避免暴风骤雨般的训斥。须知德育是无声的滋润,是慢慢的渗透,是循循的感化。德育评价应不急不躁、不温不火。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向教育终极目标发展。

(四)评价内容要多元化

社会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使德育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些变化,学校德育评价必须承认也必面对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其评价内容也必须努力实现多元化。即既要容纳不同的价值取向,又要寻找共享的价值取向。寻求对抗向对话转变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对话意识。如可通过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注意群体的长远利益。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相互合作,社会关怀。同情弱者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而求得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坚持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关键是在实践过程中坚持非对称性。学生的独立的愿望与责任感两者是不相对称的,他们追求独立,尝试新经验和摈弃一切清规戒律,然而,人们在忧虑之余,总能发现学生可贵的坦率、诚实、正义感和创新要求,这是多元化背景下学生道德的共性。德育评价多元化要求教育者要学会宽容,宽容每一个学生。因为“社会中最危险的是学校中的孤独”,它是教育工作者热爱每个学生的情感基础。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下重要的是如何合作的问题。要从小培养学生宽容和共赢的道德理念,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道德要求。

(五)重视对道德行为动机的评价

传统的道德评价只着重对行为本身及其效果进行鉴定,集体表现为:评价着眼点往往集中于行为的客观效果上,不论道德主体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不论其自觉与否以及自觉程度如何,也不论动机是好是坏,只要在客观上有利于保证社会生活协调有序,就都是道德底线所容纳的行为。但是,道德评价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因为在这个层面,行为主体只是道德要求的接受者,甚至可能是盲目地模仿给定的榜样,不加思考地遵从既定的规范。道德的他律性评价如若被夸大,便容易得出仅仅根据行为的客观效果进行道德评价的结果。出于道德要求,这意味着道德主体的行为必须是经过思考后自觉自愿自主选择的行为,而且这种选择必须同道德要求相一致。任何一个正常人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行为动因。但并非任何行为都具有出于道德要求的动因。如果一个人的选择不是内心中出于道德的要求,而是出于其他目的,那么其行为结果即使客观上符合道德要求,也不能算做完善的道德行为。

三、如何实施小学生德育评价

(一)制定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主要包括五点:(1)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例和规范。(2)《小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要求。(3)相关的学科知识及学术界关于德育方面的研究成果等。(4)实践的经验,学校的实际情况。(5)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试评等形式进行实证考察的结果。

(二)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

评价标准的制定经历四个阶段:(1)访谈。了解小学实施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及与评价有关人的意图、需要与愿望。(2)初拟指标,归类合并。在访谈的基础上。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初拟了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征求了意见,收集了数据。(3)理论论证、专家评判。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筛选出评价指标,制定评定标准。并在严格的理论论证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判,确定评价标准的试用稿。(4)预试修订。通过在两个班级试用评价标准,发现不足。进行调整和修改,最后制定了正式的评价标准。

(三)评价实施主体

小学生德育评价实施主体有四个,分别是教师、家长、学生和学生身边的同学,根据实施主体不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会有所区别。

(四)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德育评价在学校工作和学生成长中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在观念上实现“四个”转变:即由简单的纪律约束性德育转变为引导发展性德育;由教师单项灌输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由单一模式向多样化、个性化德育转变;由学校封闭式向社会开放式转变。立足于目标小一点,内容实一点,距离近一点,切入深一点。方法新一点,手段活一点,开展好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评价工作。

(五)评价目标——“新三好生”

“新三好生”指的是“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即在学校做个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勤俭自强、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个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好公民。

首先,在学校是一名好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尊师爱生、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心理健康、勤俭节约、全面发展、学有特长、能够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操行评定优秀、学习成绩优秀、体育成绩合格;其次,在家里是一名好孩子:孝敬父母、生活自理、和睦邻里、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热心公益、遵守秩序、做文明社区的小主人、父母省心、邻里称赞;最后,在社会上是一名好少年: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道德品质优良、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爱护公物、讲究公德、保护环境、助人为乐、伸张正义、积极参加有益活动。

“新三好生”评选体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评价的发展和诊断功能,淡化选拔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自身的纵向对比,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特点。同时。 “新三好生”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旨在建立一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的学校与家庭及社区的协作关系。“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需要学生在参与、体验、争创过程中主动与父母交流。同时,学校教育(评价)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孩子的关注和培养不再是学校单方面教育与培养,而是一个多层面的群体,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构建的一个高效,具有亲合力的教育评价平台,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曙 光

作者:王广胜

德育评价缺失分析论文 篇2:

构建“三维”德育评价体系提高德育效度

【摘要】本文基于德育评价目标异化、德育评价信效度不高、德育评价连续性缺失等问题,建议构建“一个核心,两个原则,三种形式”的三维德育评价体系,即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评价目标,确立以“长效化、本土化”为原则的评价指标,采取“画像式、述评式、立体式”的评价方式,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效度。

【关键词】义务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德育评价 德育效度

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各项社会事业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作为掣肘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青少年“道德滑坡论”“道德冷漠”“德育失效”等言论一直存在,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华民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屡受诟病。笔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德育信效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德育评价体系的“失灵”为其首因。德育评价是义务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定盘星”,因其“牵一发而动全身”历来备受关注。因而,及时扭转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目标异化、德育评价信效度不高、德育评价连续性缺失等关键问题,构建遵循“一个核心,两个原则,三种形式”的三维德育评价体系,对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效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评价现状

(一)德育评价目标异化

德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运用可行的方法和技术,对德育的过程与效果做出价值上的考查、判断。德育目标是德育评价全过程的根本遵循,也是德育评价稳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国家通过教育方针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实现德育目标在各级各类教育系统中的统摄性。而德育评价主客体具有复杂性、特殊性,某些德育评价主体对德育目标进行不当解构,造成德育的各式异型形态,进而影响德育实施、评价、反馈的全过程。“主智主义”派奉知识授受若德育评价的圭臬,将德育目标草率地异化为“德育知识”,价值选择倾向于道德概念、理论的掌握和认读,造成德育组织形式仅限于“灌输式”与“填鸭式”,评价方式“唯分数”“唯考试”,漠视道德的自主内化和建构,剥夺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

(二)德育评价信效度不高

德育目标的异化导致德育评价丧失了应有的信效度。将道德评价的价值选择标准定位于道德知识掌握程度的现状,不可避免地造成来自学生、教师、社会其他主体的怀疑:“德育考试分数高等于道德高尚吗?”“道德分数的高低与德性水平成正比吗?”显然,这些声音的背后是对德育评价信效度的质疑。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普遍采用的“一言堂”教学和“单一式”的终结性评价方法仅能勾勒出在知识层面“有道德”的假象,而不能描绘青少年丰富多样的道德精神世界。

(三)德育评价连续性缺失

德育评价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德育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反馈、教育活动的调整,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德育评价的连续性必然涵盖空间与时间二重性质。德育评价在义务教育阶段横跨小学与初中两个学段,缺乏学段间的衔接与整合意识。教学主体各自为政,仅着眼于本学段教学目标的达成,德育评价存在德育目标脱节、断层,方式简单划一,忽略学段特色,前后学段彼此孤立、难以串联的现象,难以发挥在德育中的引线作用。

二、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评价缺失的成因

(一)部分教师对教育方针的理解不够精准

2018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全国教育大會上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诚然,国家在顶层设计中已然形成对德育目标的清晰概述,然而,受制于义务教育阶段发展的不均衡性,将“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细化落实到德育活动中,仍然是德育评价实践中难啃的“硬骨头”。一部分一线教师对文件的解读缺乏前瞻性、大局观,教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对教育方针关键指标缺乏清晰的认知。

(二)德育评价方法长期固化

如果把德育评价视为将“德”与“人”有机结合的媒介,那么德育评价方法则是该媒介的核心触角。德育评价主体的单一必然造成权威性,而权威性又将导致德育评价陷入“身心二元论”。杜威在论述“身心二元论”的不良后果时指出“身体活动被认为和精神活动毫无关系,它使人分心,是应该和它斗争的坏事”,所以最终导致“由于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以为文字就是观念,我们用文字来处理问题,这种处理方法实际上只是使我们知觉模糊,不再能认识困难”。这种观点使德育评价重“心”而不顾“身”,认为道德知识的熟记等同于道德品性的塑造。

(三)德育评价缺乏体系建构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较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德育评价自改革开放后逐渐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体系建构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真空地带。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要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引导广大师生深入系统学、及时跟进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虽然“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如火如荼,各式“备课联盟”、研修班相继出现,但这种一体化的成体系建设思维在德育评价中的应用仍然匮乏,各学段间的评价方法无法契合学段特点,评价结果孤立,无法形成呼应。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大学、中学、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既要求每一学段的德育都能够实现课程覆盖,又要求各个阶段的德育课程能够实现“无缝”衔接。

(四)中小学德育评价衔接不足

义务教育阶段涵盖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依法理而言,该阶段为一单独的且涵盖两个相邻学段的整体。但基于当前我国小学与初中普遍分开授课的状况,义务教育阶段在地缘上分隔为小学及初中两个场域。我国现行中小学学制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组成。中等教育又划分为初中和高中/中职两个阶段。由此,初中阶段陷入了身份认知上的窘境。它依法理应与小学共同构成义务教育阶段而紧密联结,按学制则作为小学与高中的缓冲学段,起承上启下之作用。故而因学制三段式的划分,人为造成了在高等教育之前存在两个关键衔接窗口,即“小升初”与中考。“小升初”这一衔接窗口导致小学、初中德育评价缺乏延续性,在小学阶段使用的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式往往不能在学生升入初中学校后继续使用。

三、构建“三维”德育评价体系

德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铸魂工程,德育评价体系建构成效如何关乎青年一代能否健康成长。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德育评价在德育这一灵魂工程中的引线作用。时代呼吁科学合理、可行可用的评价系统,因而构建“一个核心,两个原则,三种形式”的三维德育评价体系(即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评价目标,确立以“长效化、本土化”为原则的评价指标,采取“画像式、述评式、立体式”的评价方式)对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效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较强的实践意义。

(一)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评价目标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学校要围绕这个根本任务、坚持这一根本标准,建立健全促进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德育评价作为一种对实施过程与效果的价值上的评价,其实施的大前提是设定一个明确的价值标准,以此作为德育评价过程中涉及的各项选择的参考,价值评价实际就是一种预设的价值选择。既然如此,离不开一个老生常谈的议题:选择什么知识?什么知识是有价值的?中国的道德教育既有教育性,又有“政治性”。这种“政治性”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遵循。德育评价体系的建构要始终把稳航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选择的范式,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德领才、以德蕴才、以德润才。唯有如此,才能形成科学的德育评价目标,避免目标异化,为德育评价的实施开好头、谋好局。

(二)以“长效化、本土化”为指导的评价原则

1.长效化

实现德育评价的长效化需要建立起兼顾时间与空间的评价指标。在时间方面,打破学段人为孤岛,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与晋升体系。提炼义务教育各阶段德育培养的关键词作为培养的方向性指引,设计区域德育课程,并选择教学方法、活动内容,以德育评价指标调控德育效果,实现“专项培养”与“定向培养”相结合,增强人才培养的靶向性。在空间方面,一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同向同行、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二要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思维嵌入德育评价之中,在遵循“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下,明晰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的各学段分目标,实现德育评价目标层层贯通与延续。

2.本土化

德育评价的较为科学的方法为20世纪90年代初由李伯黍、顾海根等编制的上海市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该方法是改编自德国道德心理学家林德在“道德行为与发展的双面理论”指导下设计的“道德判断测验”,其核心就是通过提供一些“道德两难式”的情节,分别反映自由与自律、公与私、义与利、平等与公正4对道德冲突,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入预设情境做出行为选择,并对相应的行为做出动机选择,从而判定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笔者发现,该方法基于皮亚杰、科尔伯格、莱斯特等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较强的现实性。但其操作难度在于通过“两难”情节的设置让儿童达到对矛盾情境的体认。因此,测验情境设置的本土化显得尤为关键。测验问题要立足于本土素材,结合区域内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进行改编,凸显两难式问题的冲突性,让青少年在充分理解和体认情境的前提下做出选择,这样才能反映青少年真实的道德判断水平。

(三)采取“画像式、述评式、立体式”的评价方式

5G时代“万物互联”的新生态为德育评价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科技的支撑,让新兴德育评价模式、方法得以实现。本文所设想的“画像式、述评式、立体式”的评价方式是建立在5G互联时代,搭载智能设备,集教学、娱乐为一体,随时存储和调取,并可长效保存的综合型德育评价App。

1.画像式

画像式评价是通过共享、记录学生的行为习惯数据,基于数据进行行为分析与大数据模拟,以一定的算法绘制专属于该生的“德育画像”。利用智能算法绘制“德育画像”能有效规避传统德育评价模式主观性强的弊端,防止使用者有目的地打造“标准”的“道德画像”迎合社会普遍的道德价值要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述评式

述评式功能的创新在于使青少年德育评价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述评式功能主要有两项,一为记录,一为展示。记录分为“自记”与“他记”,“自记”由使用者自行上传日常所见、所闻、所想,可以是对学业成绩的记录、自身发展历程的分享,也可以是能代表自身感想的作品,形式不限,体裁自由。青少年在充分知悉述评成果的应用范围后,依据个人意愿选择公开程度,拥有对外展示的自主性。“他记”以二维码扫码形式开展,便于进一步扩展记录内容。使用者可以通过二维码邀请同学、教师、家长、受助人等人对其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充实述评资料。

3.立体式

立体式功能的突破在于使德育评价突破场域、主体、时间的限制。笔者建议以App形式打通德育评价主体的区隔,以线上评价实现立体式多维度的整体评价,充分发挥涵盖生生、师生、家校、社会之间的多维空间循环互评,有效提高德育實施的信度与效度。立体式的德育评价方式改变以卷面分数衡量学生思想道德水准的考核方法,代之以在动态中教育和考核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笔试、口试、课堂问答、讨论、社会实践等形式的评估和考核,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和评价。

义务教育阶段作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关键期,是青少年三观建构历程中的奠基时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重视提高德育评价的实效性,解决德育目标异化、德育评价信效度不高、德育评价连续性缺失等问题,构建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张冲.中小学德育评价与创新研究:现状·问题·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9(11).

[4]邵志豪.新时期青少年德育本质意涵论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6(10).

[5]尹伟.僭越与复归:基于“道德”的道德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2).

【作者简介】屈睿直(1993—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评价。

(责编 秦越霞)

作者:屈睿直

德育评价缺失分析论文 篇3:

哪些因素阻碍青少年道德社会化

【摘要】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良好的外部环境能推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不良的外部环境则会制约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当前青少年道德社会化面临着家庭教育环境退化、学校德育环境缺失、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等问题,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成长。所以,应优化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外部环境,培育外部合力,以更好地推进青少年道德社会化。

【关键词】青少年 道德社会化 外部环境

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是将外部环境所蕴含的道德思想、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等内化为青少年的自我道德价值的过程。外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外部世界,也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社会关系、精神文化的综合体。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和外部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推动青少年的道德社会化,不良的外部环境会影响和制约青少年的道德社会化。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文化思潮给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为此,应通过优化外部环境的方式,推进青少年道德社会化。

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外部环境制约

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主要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完成,因而,可以从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分析青少年道德社会化问题,探究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外部环境制约因素。

家庭教育环境退化。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等,影响青少年的道德社会化进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期,家庭结构、家庭形式等发生了深刻变革,家庭稳定性也遭到较大考验,这些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给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许多家长教育理念存在缺陷,教育方法不合理,或片面重视子女学习成绩,忽视子女道德教育;或过分溺爱子女,对子女百依百顺等;或对子女管教过于严厉,以简单粗暴教育子女等,这些都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个性成长,影响了青少年道德社会化。”①

学校德育环境缺失。学校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活动的社会机构,它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责任,还承担着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就思想道德教育而言,学校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以公民道德规范为基本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但是许多学校以考试成绩、升学率等为价值导向,“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无视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此外,在应试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的管理体制、课程设置、评价制度、教育理念、人际环境、舆论环境、教育内容等都有着明显的功利性倾向,这些给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带来了消极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较差。人是社会性存在物,社会文化会影响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信仰。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能够激励青少年追求真、善、美,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信仰;消极落后的文化环境会传播假、恶、丑,甚至将青少年引入歧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泛滥,诚信缺失、信仰虚无、道德失范等问题屡见不鲜,迷信、凶杀、暴力、色情等低俗文化泛滥,这些给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消极影响,也阻碍了青少年道德社會化的顺利进行。”②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家庭美德是调整家庭成员关系、处理家庭问题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开展家庭美德教育有助于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稳定。因而,应以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为基本准则,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美德教育,为青少年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以更好地推进青少年道德社会化。

其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长是青少年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因而,应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活动,向家长介绍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等,以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应通过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司法机构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普及各种家庭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以便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营造良好环境。

优化学校德育环境

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进行技能训练,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如陶行知所说,“若拘束太过,则儿童形容枯槁……身体如此,道德上的经验又何尝不然”。因而,在学校德育建设中,应摒弃以考试成绩、升学率等为导向的功利性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德育内容、德育形式、德育实践活动等。

其次,创造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影响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进程。为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图书馆、校园网等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要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守则、道德规范等制度规范,以更好地优化学校的制度环境,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创造有利条件。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在当代社会中,新媒体快速崛起,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微信、微博、QQ、BBS等新型社交平台迅速发展,成为影响青少年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重要形式。这些大众传媒和社交平台不仅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掺杂着许多消极、落后、庸俗、堕落的腐朽文化,这给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为此,应加大对大众传媒和社交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传播色情、暴力、迷信等不良文化的行为;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低俗、庸俗、媚俗文化的泛滥。同时,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用优秀文艺作品占领社会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努力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从整体上优化外部环境

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发挥学校在德育环境优化上的主动性。随着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深入,传统家庭结构逐渐解体,社会教育功能日渐凸显,并深刻影响着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因而,学校应将道德教育延伸至校园之外,努力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比如,学校要积极参与社会文明创建活动、道德实践教育、普法宣传等,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其次,要建立多元化、互动式的德育机制。比如,可以整合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社区委员会等德育资源,形成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合力;可以成立家长教育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等,建立青少年道德教育长效机制,努力营造“互参互管,互帮互促”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环境。

社会环境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信仰等,改变着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不仅与青少年的道德主体性、能动性等密切相关,还与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因而,我们要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努力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道德社会化环境,以更好地推进青少年道德社会化。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思政部)

【注释】

①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②白志贤、周峰、谭园:《青少年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环境影响因素与优化》,《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11期。

责编/温祖俊 美编/杨玲玲

作者:张心亮

上一篇:电子商务安全分析论文下一篇:民营企业资本运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