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缺失文学素养论文

2022-04-26

摘要:通过对提升高校学生文学素养对于声乐课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进而分别通过高校声乐课教学模式中的“讲”、“学”、“演”探讨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期为高校声乐课教师提供可靠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学生缺失文学素养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学生缺失文学素养论文 篇1:

英美文学辅助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研究

摘要:通过赏析英美文学作品,辅助当前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既能开阔学生视野,使其领会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还能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独到的见解,对于其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职教师应该有效发挥英美文学的辅助作用,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精心挑选文学作品,满足学生审美需要的同时,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本文主要研究英美文学辅助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英美文学;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养成措施

前言

与我国文学作品中含蓄内涵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英美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大多奔放且浓烈,而且名家众多,驰名的作品类型也非常丰富;因此,以英美文学作品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有效端正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其能够用更为理性的思维对待问题和生活,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英美文学辅助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的价值研究

1.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各类课程的开设除了要培养学生专业的理论和技能之外,还包括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学素养的养成;因此,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课程至关重要,其不仅关系到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国外文化的积累,同时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培养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高职院校即便开设了相关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课程,但是却过于重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或者是常识性问题的积累,并没有从文学作品的情感价值和内涵出发培养学生的文学品位,不仅严重浪费了教学资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遮蔽了文学作品对人审美观再造和重塑的属性。因此,提升英美文学作品的辅助性地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认知和综合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除了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之外,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关键。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要逐渐多元化,不仅要求人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加重要,尤其要求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教师利用科学的引导和渗透方法,强化英美文学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中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价值属性,并用这些理论观念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具体的实践,使其遇到问题可以更加冷静地思考和对待,这对于强化学生思维意识、加强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的必经之路。

二、英美文学辅助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的阻碍

1.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的过程缺乏创新性

高职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性、人文性和创新性,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体制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在开展实际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评价或判断大多停留在成绩的提升上,所选择的英美文学作品素材、教育教学形式都是围绕学生成绩或英语能力的提升来展开的,极大地束缚了学生天性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自我感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课最终都变成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课、国外电影播放课或是英语技巧提升课,教学形式难以摆脱传统束缚,学生对这类文学作品的情感缺乏理解和把握,也不利于其文学素养的养成。

2.文学素养养成的评价缺乏科学性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已经认识到强化英美文学辅助功能对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开展实际教学环节和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依然为了追赶进度,为学生布置常规的教学任务、课下阅读和课外作业等。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基本与高职语文课同步进行,学生对作品中人文内涵的反思和总结基本都要独立自主在课下完成,缺乏教师的引导、评价和共同交流,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国外文学积累量,学生不具备较完善的文化底蕴,社会竞争能力也严重缺失。

3.英美文学的辅助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一些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常常由于教学方法不当、选取的英美文学作品不合理等,阻碍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高职院校教师的水平还有待提升,他们本身对英美文学作品的了解就甚少,平时对文化的积累也不够充分,所以难以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其次,教师在选择英美文学素材的时候,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或个性养成,不是作品内涵太深刻,学生理解不上去;就是对很多作品,学生已经滚瓜烂熟,对教师的讲解和引导难以集中精力。最后,就是教师采取的教学和渗透方式不当,作品赏析的过程没有与国外电影或历史事件融合,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生的兴趣不高。

三、英美文学辅助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的方法研究

1.调整课程设置,增设英美文学作品选修课

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學生的语言基础相对薄弱,想要以英美文学作为辅助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来讲,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调整课程结构设置的形式,增设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的选修课,让学生可以在平时接受语文教育的同时,还能有选择性地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课程内容包括文学作品重演,让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进行重塑和再造,体会特定时代背景下名家笔下众人物的心酸和悲喜。例如以小组为单位全英文排练毛姆的经典之作《月亮与六便士》,学生感受那种既要仰望星空,同时也能脚踏实地的心理历程,从而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英美原版著作,使得学生在体会原汁原味英语文学语言的同时,提升对语言文化内涵的感知力,进而为促进其文学素养的养成积累素材。

2.优化教学手段,提升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的趣味性

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不能仅靠课堂上教师对英美文学的引导,还需要第二课堂的辅助。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软件等内容,如微信群、阅读APP等,将符合学生审美观点和赏析习惯的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推送给学生,其中包括对作者的生平简介、作者代表作品、要赏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介绍和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等。同时,还可以分享改编自作品的影视剧,让学生从多角度来提升赏析水准。移动终端或APP等不仅能让学生更有效地接受英美作品的文化熏陶,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和有效地领会体会英美作品背后悲喜的文化内涵,这对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3.注重英美文学素材的积累,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赏析并不完全需要在课堂之内进行,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美文学素材,使其在课下或寝室内完成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诠释。这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来讲,教师每天都可以为学生推送文学经典美文,在课上用英文阐述自己关于文章的观点,在互动、倾听和交流的过程中总结观点,进而促进学生理性看待生活和就业中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学赏析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文学作品辩论会和话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更多的环境中接触英美文学,通过日积月累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其文学素养的养成积累素材。

4.开阔学生视野,对其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引导

大多数高职学生刚刚走出应试教育的体制,还不具备较为科学的社会分辨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学渗透和教导的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炼和总结观点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学习不同文學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使他们将这些思想因素和情感内涵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基础当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引导实践,从而完善学生自身人格的建设和发展。例如在学习《简·爱》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女主人公身上向往自由平等的思想,为了自己的自尊和爱情不断争取,用不卑不亢的态度来实现人格的爱与和平的精神气度。再比如学习冉·阿让身上的无私和奉献精神,学习梅尼特医生不惧危险、伸张正义的品质。在这些思潮的引导下,学生的精神文化内涵能够更为丰富,并将他们这些思想品质内化为行动,为就业发展和实现人生理想提供动力。

结束语

英美文学辅助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要求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为学生准备丰厚的英美文学资料,丰富学生文化内涵,使其能够有效学习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和品质,将这些精神内化为动力,不断引导其实践,使其在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进而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燕华,李银凤,何静,等.高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状况调查——基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贯通培养实验项目[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6):84-86.

[2]奉志伟.论高职学生文学素养教育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191.

[3]吴勇.高职高专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03):95-96.

作者:刘静文

高校学生缺失文学素养论文 篇2:

“讲、学、演”三位一体高校声乐课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通过对提升高校学生文学素养对于声乐课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进而分别通过高校声乐课教学模式中的“讲”、“学”、“演”探讨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期为高校声乐课教师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讲、学、演”三位一体;高校;声乐课程;声乐教学模式

伴随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我国的高校声乐教学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处于蓬勃的创新以及发展状况。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教学水准,同时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便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声乐人才,教师必须致力于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1    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对声乐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各大高校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文学素养的提升能够有效推动有关课程整体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其中,我国传统的戏曲以及西方的歌剧都属于声乐和文学全面结合的重要代表[1]。

目前,许多高校在培养学生声乐知识、技巧的过程中,注重的大部分是专业知识,很少会有教师将提升学生文学素养视为日常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在表演时很难塑造出感染力十足的艺术形象,不能充分将声乐整体的魅力发挥出来,最终导致观众无法产生共鸣。

所以,教师应当将自己树立成学生的榜样,自身应当拥有极高的文学素养,才可以实时为学生解惑、拓展知识视野,进而经由规范性较高的言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方便理解。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声乐艺术表演家而言,如果想要将一部声乐作品演绎好,最核心的基础便是能否对声乐作品本质内涵进行准确的理解,而良好的文学素养便能够帮助这些人员对作品深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内容,不可只注重唱谱,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本质内涵以及创作背景等,从而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

例如,在学习我国传统的文艺歌曲—《大江东去》时,教师应为学生全面介绍此曲作者、歌词内涵以及创作背景等。《大江东去》的创作依据为北宋文豪苏轼所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的文学地位极高,一生却屡遭贬谪。《念奴娇·赤壁怀古》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对其政治生涯打击极大,苏轼回想起三国时期赤壁大战时周瑜的光辉事迹,对比自身政治上的不得志,充满了感伤。青主是《大江东去》的曲作者,当时他身在德国,是为怀念家乡而作。《大江东去》作曲的技法以欧式风格为主,结合古风意境,风格十分独特。作者借古伤今,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上述背景、铺垫意义,方能对歌曲的内涵全面掌握,在学习、表演时,将自己的感觸融入其中[2]。

2    高校声乐课教学模式中的“讲”

在司马迁所著《史记》当中有记载,孔子在从师襄子学琴时,在十多天未学习新歌曲的时候,进行了反复的雕琢和练习,才真正领会到所练曲子中的真正意境,进而点出该曲子为文王所作,而襄子也对其拜了两拜,指出此曲正是《文王操》。除此之外,在古罗马,西尔维斯特教皇创建歌唱学校,为了追求更好的演唱效果,没有接受过单独训练的人不会被允许在当时宗教仪式、集会中咏唱圣歌。类似的古今中外典故有很多,都表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即:不管是古代演唱、演奏,还是国内外各大专业高校,都需要教师经由“口传心授”模式展开教学。因为人的言传身教,尤其是作为一名师者对学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人文情怀的传授,理论性的东西是冰冷而生硬的,但是教师的“口传心授”是带有温度的,是饱含着情感的,也是学生最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的。

在我国,表现最明显的便是传统戏曲,如今依然属于师父唱一句词,学生跟随一起唱,延续着传统的“教、唱、念”模式,一直到学生能够对戏曲的内容、意境全面掌握、完全领会。在国内外器乐、声乐的专业教学模式当中,也会采用“一对一”教学的方式,虽然方法十分传统,然而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新时期的应用依然十分广泛。虽然目前个别人员会觉得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老旧,然而一旦失去这种模式,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听光盘或者观看录像,仅仅能够学到声乐表演的表面功夫,不会掌握“推敲”的意义。

对于声乐学生而言,需要老师能够设计出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经由严格的训练才能切实地学习表演技巧,进而使声乐功底牢靠、扎实。所以,“讲、学、演”三位一体的声乐教学模式虽然传统、陈旧,但是很适合声乐教学。这就说明,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模式中的“讲”,需要沿用传统的“一对一”授课方式,在此过程中,声乐教师应当将“启迪”、“示范”以及“讲解”当作主要内容,并辅以各种影音资料展开教学,会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启迪:这是引导声乐课程开展实践的核心和前提。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充满了作者的感性自然冲动,可以将其民族性情、个性等充分映射出来。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的声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巧妙手法以及适当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便培养和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练声的时候,主要目的之一是有效练习发声器官的相互配合,属于一类“打磨自身乐器”的过程。在实践中,声乐教师需要借助精准的专业语言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创造力、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以及体验力等。声乐课效果是否良好,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其营造较为良好的表演气氛,使学生能够自主协调发声器官中的各个组织,确保最终的学习效果达到教学目标[3]。

(2)示范:属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践的重要帮手。在日常的课堂学习过程中,言语很难有力提升学生的认知力,这就需要教师经过示范展现出声乐表演的最佳效果,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每天进行练声,抓住良好的表演机会,亲自参与到各种表演活动中,为学生起到实践表率的作用。

(3)讲解:作品的大背景、情感是确保学生对作品充分理解的关键凭证。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模式当中,基本都有一定的规律、规范等。然而人是有差异性的,每个人的审美态度、心理、认知以及情感表达等都不相同,这对教学的自我评价、认知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高校声乐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充分讲解历史以及人文等,目的是将学生情感有效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品的文化历史意境、创设审美的情境,使学生感同身受,激发出情绪,最终在全面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与整部作品产生共鸣、为表演夯实情感基础。

3    高校声乐课教学模式中的“学”

所谓“学”,除了学生,教师也应当确保自己能够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对知识库进行及时更新,提升自身演唱的水准,进而在实际教学当中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对于声乐而言,难度最高的声乐形式便是歌剧,它属于一种具有极强综合性的舞台型艺术形式,具有极广的覆盖范围,包含了表演、声乐理论、舞蹈、心理学、声韵学、语言学、生理机能以及发声系统等,甚至还会包括各类演唱流派、形式、风格等,同时也涵盖了各类作品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等,都需要声乐教师、学生进行全面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以身作则,持续、自觉地对乐器演奏、声乐演唱等技巧进行练习,以便可以实时对学生展开专业指导。

除此之外,高校声乐教师为了确保所教的学生能够具备更良好的舞台声乐表演功底,还应当夯实学生的舞蹈功底。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虽然可以逐渐掌握好声乐技巧,然而在实际表演中往往难以发挥出良好的状态,在舞台上常常会出现发木、紧张等不良状态,此时身体灵活性、协调感缺失,主因便是舞蹈運动功底的缺乏。所以教师可以在早间练习舞蹈的基本功,以便确保腹部吸气的肌肉群可以获得更好的压力以及弹性,使呼气的韧性、力量全面提升。

另外,声乐教师还需要充分重视学习、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及了解话剧、影视等层面的知识,在科学制作教学课件后,使其辅助教师展开教学。在我国音乐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各民族音乐文化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甚至会创新出新的声乐形式[4]。

在通常情况下,音乐社会功能包含了3个方面:(1)听众能否对表演人员、社会现实有所认知。(2)能否在伦理道德层面对听众产生影响。(3)是否能够使听众审美的情趣、能力得以提升,能否使其陶冶情操、身心愉悦等。

为了避免学生在将来从事歌唱的时候被庸俗不堪的乱象所迷惑,教师应当致力于对其心灵进行净化,不断学习、了解经典作品的作者、表演家内心世界,升华、深化学生的思想。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带领学生共同钻研我国的声乐发展历史、文化,并对中西方声乐表演的结合进行持续研究,从而对中西方声乐文化的本质和内涵进行进一步探索,进而培养出符合国际声乐发展的表演艺术家,使我国的声乐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大。

4    高校声乐课教学模式中的“演”

在通常情况下,声乐是需要在舞台当中展现出来的,所以应当使学生在不断的舞台实践演出当中汲取经验。这些经验难以从传统的课本知识当中学习,需要学生经过多次、长时间实践进行积累。一旦高校声乐教师缺乏相应的经验,只能够为学生传授理论,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未来发展。

如今,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特征:(1)声乐基础必须扎实,技巧必须熟练,这是身为声乐教师的基础。(2)语言基础必须牢固,授课过程中不可具有严重的口音。(3)记忆需要扎实,这主要是由于很多歌剧的总谱极厚,同时还需要牢记每个剧本中人物的不同唱调。(4)表演功底应当良好,以便在表演时能够充分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淋漓地展现出来,经由动作、表情等为学生作出良好的表率。

声乐表演人员如果想在此领域中越走越远,只有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不断进行自我磨练,才能推动我国声乐事业全面、实时发展、进步。

5    结语

为了确保培养出的声乐人才能够符合新时代的需求,高校声乐教师需要持续对自身日常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及创新,这样不仅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以及积极性,进而从多方面掌握学生学习状况,针对性地为学生展开全面培养,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苏晓燕.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对声乐课程改革的思考[J].民族音乐,2018(5):80-81.

[2]江林龙,黄惠琳.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声乐课的教学改革—以百色学院声乐教学为例[J].艺术评鉴,2018(18):113-114.

[3]陈光芬.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的整体教学之我见[J].艺术评鉴,2018(10):93-94.

[4]张晓红.关于构建高校声乐专业多种风格演唱教学模式的探讨[J].北方音乐,2017,37(23):211.

作者:苏磊

高校学生缺失文学素养论文 篇3:

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构建英美文学“乐学”课堂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这也是我国现阶段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可是近年来,作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一门主要课程的英美文学教学正面临着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严峻挑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结合笔者的多年教学实践,探讨了构建英美文学“乐学”课堂,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学生主体性;“乐学”课堂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任何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学生的学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互统一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评价教学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更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作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的“英美文学”课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是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文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本文试图基于教师角度围绕英美文学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进行尝试分析。

一、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归因

(一)浮躁社会风气的影响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浮躁的社会风气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人们的价值观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受浮躁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校园里以往理想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正受到巨大冲击。许多英语专业学生受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只想学一些实用的可以立竿见影的知识,以期获得用人单位更多的青睐。因此,我们可以感觉到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那些能直接用证书衡量的课程上,而对英美文学课重要性的认识却有下降的趋势。学生们慢慢对文学产生了偏见,不能正确认识文学的作用及欣赏文学,相反对文学的学习只是停留在简单和感性的阅读基础上。

(二)短期市场需求的诱惑

受短期市场需求的影响,现在一些学校过于重视外语语言的工具性,因此像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外贸英语等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和课程就随之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旨在人文熏陶的英美文学课受到冷落。长此以往,学生出于对功利化的实际的考虑,不再关注文学素养的养成和文学知识的积累,学生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主体性自然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课程结构过于单一

我国现行的英美文学课程主要由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构成,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其中,文学史教材编写得面面俱到,而文学知识点过于琐碎和庞杂。文学选读课程往往从古典作品开始,使得大多数还不具备阅读英语古典作品语言能力的学生对文学提不起兴趣。并且文学课课时紧、任务重,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多地掌握文学知识,英美文学课往往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就基本上固定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几乎不能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长此以往,学生就表现出更多的惰性,学习经典作品成为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重建学生在英美文学学习中的主体性,是新时期新型英美文学课程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构建“乐学”课堂

(一)教学内容的转变

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当从文学史的介绍转变到文学作品的欣赏上来。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英美文学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如前所述,课程主要由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构成,并且主要偏重于对英美文学知识的系统传授。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文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既乐于阅读经典,又能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在高校学生层次各异的特定现实条件下,我们有必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文学史”这条主线下,加强对文学文本尤其是各个流派的经典作品的细读。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定位在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经典作品上。

(二)“三步走”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任何知识不能仅仅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学习应该是一个借助他人(尤其是老师)的帮助主动获取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有责任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教师应该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体系的建构。这正是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习环境中的“情境”一定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问题。针对以上教学内容的转变和侧重点的不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教学策略。

1.课前的自学要求。这主要是针对作为课程主线的文学史的讲解来说的。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对文学史的讲解可以采取自学的方式,当然这需要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课前教师可以紧扣教学内容设置疑问,从而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创设活跃的思维环境。教师所设置的疑问还要富于启发性和探索性,要避免过于简单化或者难度过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培养学生“主体学习”能力的目的。

2.课堂上的文本细读。在掌握文学史主线的前提下,文学文本的讲授可以借鉴美国学者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大力提倡的文本细读法。文本细读法要求学生对所学文本有一个深层次精读的过程,这是解决学生语言问题的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方向。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启发学生畅所欲言地就文本中的某一特定部分或某一人物形象从语言学、修辞学或文学等各个角度进行讨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某一方面的修养,又可以加强学生的多方面的理解能力。

3.课后的评论。对文本的细读是英美文学教与学的基础,但是这样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感性的阅读上,不能达到文学的启迪作用及做到真正地欣赏文学。

因此,在教授完一部文学作品后,鼓励学生对其进行评论尤为重要。通过课下的文本评论,既深化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甚至外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对作品的感悟式的欣赏提升到理性的认识阶段。这样学生们才能逐渐形成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三)多样化教学方式的使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即学生的求知欲或者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根据不同的文学题材,英美文学课程可以增加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及操作演示。教师在讲解文学作品时,除了简单介绍作家的创作历程及代表作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所教授的有关内容,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排演作品中的经典场景,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剧中人物性格特征,思考作品主题及作品风格。

课堂上,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有效工具,穿插放映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忠实于原著的电影片段,或关于背景知识的视频资料。多媒体演示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可以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引起学生与文学作品的共鸣。另外,教师可以安排配乐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体会诗歌或散文名篇中蕴涵的意境和内涵。

(四)竞争机制的引入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日常课堂教学,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策略。竞争机制的引入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环节并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

根据青年人有争强好胜和爱活动的特点,在课堂上适当组织一些竞赛,如文学知识竞赛、朗诵竞赛、作品欣赏评论竞赛、小组讨论比赛和辩论赛等。这些竞赛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文学的原动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很好地发挥出来。竞争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组员之间互相沟通,个人和集体的智慧紧密结合,更有助于个人的不断进步。

这些竞争机制下的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特点,既训练了文学阅读理解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终将唤起学生参与英美文学课的热情,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英美文学的学习中。

三、结语

英美文学课对外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国家开始在各高校建设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这都给人才培养带来了希望。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英美文学课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有计划地、扎扎实实地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张生珍.关于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6).

〔3〕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

(责任编辑 孙国军)

作者:曾秀烨

上一篇: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下一篇: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