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生态教育

2022-12-04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社会现实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对自然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1 9 7 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就着手制定和实施国际环境教育计划。许多国家在各级学府开设了生态教育课程, 在大学里设置了生态学及相关专业。各国家纷纷颁布环境教育法, 使生态教育成为法定的教育。国际组织制定的生态教育计划也日渐推行。生态危机正在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和背景。正是基于生态危机的出现和加剧, 生态教育运动在我国应运而生。一时间, 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 我们对问题的复杂性还缺乏深切地理解, 所采取的措施还缺乏一定效力。为此, 有针对性地结合相关专业开展生态教育, 对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有很强现实意义。

1.2 专业发展背景

自1 9 8 8年我国首个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立以来, 为了及时满足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对室外环境设计的需求, 全国各院校纷纷开办此专业。然而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提出相对于我们发展中的国情, 其理论研究尚缺社会实践的支撑, 目前仍处于基本理论层面。在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各国发展决策的理论基础的大趋势下, 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与方法、遵循生态规律的生态设计正符合了这一发展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有必要在生态化方面有重大的发展。然而由于有限的学制和日益增多的课程设置之间的矛盾加剧, 生态教育得不到应有的课时保障。因此, 有必要对现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进行重新整合, 在发挥原美术、园林、规划、建筑等基础专业优势的前提下, 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将生态意识教育渗透到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

2 环境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中的生态教育

2.1 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史部分应突出生态危机意识教育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领域内生态环境意识觉醒的产物, 是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环境艺术设计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绿色设计, 其核心概念就是创造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当前, 生态环境形势极为严峻, 不容乐观, 环境艺术设计师只有对生态危机的严峻局势应得到充分的认识, 才能改变自己的设计方式, 才会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子孙后代意味着什么、是否已将社会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才能对谋求经济与环境协同持续发展承担共同的责任。

2.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部分应渗透生态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论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本质是人应该适应自然, 而且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认识自然规律, 人类发展必须要利用自然资源, 但必须合理利用, 必须遵循生态规律, 利用自然规律创造适于人居的环境。以自然生态观为基础建立的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 与自然有机结合, 保持地方和区域的生态环境, 是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2.1 城市绿化设计的系统观

绿化设计是城市环境设计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的绿化设计只能处在交通与建筑优先用地后见缝插绿的消极位置, 城市绿化只是人们视觉意义上的城市色彩的点缀, 而不能在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的生态意义上起到积极作用。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应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 使城市的绿地与城市水系、城市生物群体、城市微观气侯、城市为地形等诸多生态因子相结合, 真正做到绿地景观因地而异、因时而化。城市绿化应该是从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2.2.2 城市景观要素设计的整体观

现实中, 一些堪称设计精品的局部地域的生态景观或生态建筑常会孤立与恶劣的环境中。它们的生态效应也被如此环境所消蚀。因此, 生态环境设计就是要把构成城市环境景观的各要素结合起来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去规划设计, 以缓解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在整体实现与局部操作间存在巨大的矛盾。我们要从区域的人居环境着手, 尊从整体优先原则, 结合城市重大工程体系、不同建筑体系与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体系, 最终走向人与自然的融合、城乡融合、地区园林城市建筑的融合, 在混沌中创造整体的协调美, 这是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2.2.3 城市环境设计的生态进化观

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中, 由于各种利益的驱使及土地利用的无序化, 不少传承了数千年的生态景观体系被毁, 致使景观多样性丧失的同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即使是80、9 0年代的一些城市景观与建筑因永续利用性差而不得不匆匆退出历史舞台, 而这与当时设计师缺乏发展进化的观念是分不开的。生态环境艺术设计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环境而言的。因此, 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在充分了解当地生态景观的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需求的基础上, 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环境利益, 现行的利益必须服从持续性的利益, 以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4 城市建设的资源集约观

生态环境艺术设计还包含着资源节约的经济原则。一是空间集约化。人口规模日益扩大, 而土地资源又极为有限,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决定了城市空间的立体化。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充分开展城市地上与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 合理安排各种空间的关系, 实现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二是材料与能源集约化。

3 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生态教育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其成立之始, 便由于市场的需求, 而在教学过程中渗入了实践的内容。因此, 作为高等环境艺术设计教育, 应具备适应设计实践需求的扎实的基本技能。为了避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 在教授生态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实地的调查的实践中总结生态环境设计的意义。如中外建筑史课程可安排传统民间建筑调研环节, 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与总结传统民居生态学意义;城市环境设计原理课程可安排学生所在城市生态环境调查环节,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生态设计方案。

4 结语

生态优先是生态设计最基本的内涵。实现人居环境的生态化在于树立生态设计观, 并建立相应的设计理论, 采用相应的生态技术来指导环境设计。具有生态意识的设计, 并不是将某局部区域的城市景观或某一单体建筑设计成完全的生态式, 而是使生态思想贯穿于设计的始终。在环境艺术专业开展生态教育, 使学生以生态价值观念取代传统的人类价值观念, 在今后生活与设计工作中做到以生态发展为基础, 加强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整体协调, 以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摘要:环境生态设计是以生态意识为基本法则, 用生态学的方法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 使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环境艺术设计者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 认识设计要素与人、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关系, 树立一种全新的环境设计理念。作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者的摇篮,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展生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了生态教育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生态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设计,生态教育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62~63.

[2] 吕品晶.继承整合发展——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浅议[J].首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 2004.

上一篇:会展行业的兴起对展馆设计的影响下一篇:案例教学法在VFP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