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广西“两区一带”第三方物流模式是该地域发展物流的必然选择。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第三方物流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三方物流研究论文 篇1:

电子商务背景下中国第三方物流研究

摘 要:21世纪的市场环境下,电子商务和物流成为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并且二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物流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世界经济的国际化运行加大了“马力”,但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传统的物流模式和技术已经显现弊端,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现代的电子商务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亟需一套成熟的物流模式与之配套以适应网络交易环境。因此,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第三方物流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电子商务背景下第三方物流的基本运行情况、遇到的问题和需要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对策

一、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基本运行情况

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正在迅猛发展。虽然目前还不完善,但潜力巨大。加快发展中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对中国经济的整体运行意义重大。促进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有几个关键因素,一是跨国企业正在加大在中国布局的力度,因此他们需要把自身的物流功能外包出去以求减成本,增效益。二是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冲击,如果不将自身的物流部门交付第三方运行,公司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中国第三方物流面临的发展瓶颈

在中国,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虽不是新生事物,但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上还不完善。当前情况下,两者在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方面已经显现一些问题。

1.物流公司信息支持系统落后

方便快捷是现代电子商务的重要属性。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的不只是品目繁多的商品,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消费者快速完成从购买到收到货品的一整套流程。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物流模式显得捉襟见肘。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要想为客户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拥有一套完备物流信息支持系统是必须的。但实际情况是,由于中国软件产业和欧美国家相比起步晚,更新慢,目前大部分公司的物流信息支持系统过于落后,难以有效应对日益增多的物流数据。

2.电子商务公司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融合性不强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衍生而来的中国物流公司服务内容过于单一化,服务目标过于笼统化,难以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比如,中国邮政,民航,铁路和公路部门系统在物流配送方面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合作化服务,以至于电子商务公司“多头”繁忙,浪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成本。

3.中国物流公司趋利性太强,难以兼顾共同利益

市场经济环境下,追逐利益,规避风险本是合理的事情。但中国大多数物流企业只看到短时的丰厚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合理发展。各企业为了拓展业务而大肆“圈地圈人”,建立自己的一套行业标准,难以与其他企业有效共享信息,提供解决长远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此外,在风险规避和风险分担方面,中国第三方物流公司有时刻意转嫁风险给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利益相关者增加风险成本。这种不合理的打压方式不仅造成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恶性竞争,难以兼顾共同利益,而且也严重损害了中国整个物流行业的形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了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

在信息社会下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继承了传统商业模式下的某些特点,比如获知物品信息,物品买卖等,但是当传统商业模式和电子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而发展形成电子商务以后,出现了新的特点,如对信息和资金的处理都是在网络上进行,买家和卖家没有任何直接接触等等。尽管如此,物流仍然是实体的流通,不能仅仅依靠互联网。因此,提高实体物流水平对发展中国电子商务至关重要。

1.提升物流智能系统

物流智能系统能够将储存的历史数据进行再处理,模拟人的大脑,把数据整合成有用的信息并对未来的物流动态趋势做出预测。要做出这种强有力的物流智能系统,需要以技术为支撑。因此,所需要的基础技术主要有:①仓库智能技术。通过对仓库数据的深化处理,对仓库的布局,仓库物品的存放信息等快速地展现出来,提高仓库存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风险。②信息交叉共享技术。通过对市场、消费者、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制定出可行的方案和政策,帮助公司的运行和未来扩张做好数据基础。

2.引入先进的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实践都已成熟,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引入物流实践不仅是现实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将公司的信息系统和与公司利益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新的“合作化”商业模式。在此模式下,每一个企业都能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访问和预测,然后根据自身的物流运行情况调整物流运作,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3.培养先进的第三方物流分析人才

物流行业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是物流人才的匮乏造成的。因此,中国要想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取得第三方物流的长足发展,必须形成先进的第三方物流理论和实践,而这些理论和实践的获得是通过人才的培养获得的。为此,政府和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应该加大在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方面的资金和知识投入,更加注重物流人才质量的提高。同时,各物流企业应该发挥其作为市场主体的影响力,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提升自身的物流智能信息系统,使其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自身和整个第三方物流行业有重大作用的人才培养。

四、结语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全面深入,跨国公司不断涌入中国“分一杯羹”的现实情况下,中国第三方物流公司应该主动出击,提高自身竞争力。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的有机融合,正是新的发展方向,中国政府和中国相关企业都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机遇。

参考文献:

[1]范海涛.基于电子商务的三方物流管理[J].现代服务业,2009(9):34 35.

[2]李明.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IT战略探析[J].物流与采购,2009(2):93 94.

[3]张俞,吴长莉.基于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信息化[J].物流工程,2008(9):74 75.

作者简介:朱磊,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2014级研究生

作者:朱磊

第三方物流研究论文 篇2:

广西“两区一带”第三方物流研究

[摘 要]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广西“两区一带”第三方物流模式是该地域发展物流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广西;“两区一带”;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兴起来之不易,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我国也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根据物流运作主体的不同,可将物流的运作模式划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专业的物流组织进行的物流,其中的“第三方”是指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服务提供者,即物流企业。它是独立于“第一方”(发货人)、“第二方”(收货人)之外的组织,与这二者相比,它是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承担物流业务、组织物流运作的主体。发展第三方物流对广西“两区一带”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第三方物流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性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基本分类

根据美国管理协会(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定义,第三方物流是生产经营企业将原来属于自己的物流业务以合同方式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对整个物流管理和控制的物流运作模式。在我国2001年公布的国标《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即通过物流管理的代理企业(物流企业)为供应方和需求方提供物料运输、仓库存储、产品配送等各项物流服务的一种业务模式。

第三方物流(the third-party logistics)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外包”(Out-sour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它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souring引入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根据供应商是否拥有资产,可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划分为资产基础供应商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两类。资产基础供应商,是指有代理人、有自己的卡车与仓库,实现掌握物流资产的运作。非资产基础供应商是一种物流管理公司,不拥有或租赁物流资产,他们提供人力资源和系统,专业管理顾客的各种物流功能。

资产基础供应商可针对各种客户向他们所购买各种不同的服务,采取各种灵活性较强的作业。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由于受其设施的地域限制,以及在技术上的各种原因,作业的灵活性会相对稍逊一些。从价格上看,由于资产基础供应商自己经营物流作业,如果资产运作效率很高,其价格相对比非资产基础供应商要低一些。

(二)第三方物流的基本功能

与传统的运输服务相比,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利润来源与客户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并不是一方多赚一分钱,另一方就少赚一分钱的传统交易方式。所以,与运输企业相比,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利润来源不是运输、仓储费用等直接收入,不是以客户的成本性支出为代价的,而是来源于与客户一起在物流领域创造的新价值。为客户节约的物流成本越多,利润率就越高,这与传统的经营方式有本质的不同。对于物流成本,指的是物流总成本,而不是指功能成本最低化。

第三方物流给企业(顾客)带来了众多益处,主要表现在:

第一,集中主业。第三方物流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在(Out-souring)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物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可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活动的服务功能。企业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进行重点研究,发展基本技术,开发出新产品参与世界竞争。

第二,节省费用,减少资本积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能力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根据对工业用车的调查结果,企业解散自有车队而代之以公共运输服务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减少固定费用,这不仅包括购买车辆的投资,还包括和车间仓库、发货设施、包装器械以及员工有关的开支。

第三,减少库存。企业不能承担多种原料和产品库存的无限增长,尤其是高价值的部件要被及时送往装配点,实现零库存,以保证库存的最小量。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借助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运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实现成本优势。

第四,提升企业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顾客,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战略伙伴,他们为顾客着想,通过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使顾客的供应链管理完全透明化,顾客随时可通过互联网了解供应链的情况;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物流专家,他们利用完备的设施和训练有素的员工对整个供应链实现完全的控制,减少物流的复杂性;他们通过遍布全球的运送网络和服务提供者(分承包方)大大缩短了交货期,帮助顾客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通过“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订出以顾客为导向,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使顾客在同行者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五,货主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方式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可以使企业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所熟悉的业务,将资源配置在核心事业上。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专门从事物流工作的行家手里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利于提高货主企业的物流水平。第一方物流企业是面向社会众多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可以站在比单一企业更高的角度,在更大的范围扩大,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要实现和物流活动的合理化仅仅将物流系统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已远远不够。建立企业间,跨行业的物流系统网络,将原材料生产企业、制品生产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等生产流通全过程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物流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链状的商品供应系统,是构筑现代物流大系统的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其掌握的物流系统开发设计能力及信息技术能力成为建立企业间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者,完成个别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所无法实现的工作。以上种种原因,极大地推动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使第三方物流成为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主流。

二、广西“两区一带”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

(一)基础设施建设已有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广西基础设施建设稳步进行。2011年,1450项重大项目实现开工,开工率89.4%,其中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开工140项,开工率83.8%。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南宁至贵港2000吨级航道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广西段、中石油钦州炼油一期含硫原油加工配套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开工。宜州至河池高速公路、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桂平二线船闸、南宁电厂1号机组、合山“上大压小”扩建第一台发电机组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全年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575项,占全部重大项目计划竣工数的81.8%。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188亿元,其中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项目完成投资20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1.3%。①

(二)广西“两区一带”投资加快增长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影响的日益扩大和经济发展的全面提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07年至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764.6亿元增加到4316亿元,增长1.45倍;财政收入从204.38亿元增加到714亿元,增长2.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965.03亿元增加到4513亿元,增长3.67倍。北部湾经济区已进入产业发展的收获期,从依赖基础设施投资拉动转向工业支撑和进出口、消费同时拉动,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大大增强。

“十二五”期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计划实施项目2375个,在5大领域投资2.6万亿元,新开工重大项目1130项,总投资约1.6万亿元。产业发展方面,计划投资1.37万亿元,建设产业项目272项,打造6个千亿元产业园,形成石化、冶金、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海洋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港口建设方面,计划投资1339亿元,建设深水航道、大能力泊位和集装箱码头等114项。

201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4市共完成投资3655.36亿元,比上年增长32.7%。中石化北海炼油异地改造、中粮钦州粮油加工、南宁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中石油钦州炼油一期配套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防城港红沙核电站等续建项目顺利推进,南宁至钦州高速铁路开始铺轨。桂西资源富集区(百色、河池、崇左三市)完成投资1612.82亿元,增长27.4%。其中:百色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0亿元,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河池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0多亿元,增长25.7%;崇左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5.06亿元,增长39.9%,增幅排全自治区第2位,为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西江经济带的柳州、桂林、梧州、贵港、玉林、贺州、来宾7市共完成投资5186.18亿元,比上年增长30.7%。②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快速发展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双方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中方将继续与东盟各国共同努力,全面认真地执行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履行协议所规定的各项义务和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中国-东盟自贸区联合委员会、双边经贸联委会等机制,解决双方企业在利用自贸区政策方面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促进市场开放,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

2013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效十分显著。据中方统计,2012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已达4001亿美元,年均增长22%,是2002年的7.3倍。2013年1-6月,双边贸易额为210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全国外贸增速3.6个百分点。③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提前实现各阶段性目标。

(三)泛珠三角合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物流行业的发展,“振兴现代物流业”成为很多省市区推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都为进一步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供了支持。例如,国内为打造一流的物流服务平台,大力支持与构建了“泛珠三角”物流信息平台,专程支持物流企业建立起集网上物流交易场所、订单跟踪、物流方案设计、托管、企业文化宣传为一体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并提供包括货运信息、车辆管理、零单配载、专线车队推荐等综合性信息服务项目,珠三角地区物流合作已具备了良好的环境。

三、广西“两区一带”第三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港口区域分割壁垒限制

西江主干流的港口从行政上分属广西、广东两省区,行政分割、地区利益冲突,行政壁垒的限制,导致各自为政。经济运行带有显著的行政区域利益特征,港口建设各成体系、各自为政,现已带来重复建设和浪费有限深水岸线资源的结果。区域港口利益摩擦始终存在,未能从分工协作关系上考虑如何形成整体合力。

(二)物流资源整合程度低

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综合性服务行业的企业,需运筹水、陆、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而公路、铁路、航空分别是由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各部门各自为政,其发展目标、规划等尚未完全实现对接。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整合社会各方面物流资源时面临一定的难度,制约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服务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面对的客户具有区域广、跨地域性强、辐射面积大的特点,而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区域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各地增设多个服务网点,面向组成集团化、大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于提高

从广西“两区一带”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及设备条件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较落后,尚不能满足物流企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如自动条码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还未在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导致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物流信息资源共享的渠道,客户维系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四)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广西“两区一带”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较小且高度分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缺乏专业的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大多数的物流企业经营范围较封闭,创新意识淡薄,物流管理思想仅局限于物流行业传统的服务项目,未树立起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思维。很多物流企业缺乏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对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贯彻不够,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较低,制约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发展广西“两区一带”第三方物流的基本对策

(一)发展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CRM)首先是一种将客户作为重要资源的管理理念,同时也是一套管理软件和技术,以多种信息技术为支持和手段,利用Web、呼叫中心、移动设备等多种渠道来搜集、追踪和分析每一个客户的信息,实现企业和客户的连贯交流和客户资源的循环化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有效整合双重客户的关键信息,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性和市场开发的针对性。CRM系统的实施,可以使TPL企业获得详细的客户信息,增强企业市场需求预测的准确度,减少市场推广和销售策略制定与执行的盲目性,节省时间和资金,增加销售的成功概率,进而提高销售收入。

(二)实施物流人才培养战略

目前,我国已有近三百所高校设立了物流管理学科,上千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专业的在校师生近六十万人。这些专业的物流人才不仅具备较强的物流管理理论基础,同时对顺应国际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理念比较认可。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的储备人才,一旦经过系统的培训,便可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实践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实施物流信息化

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开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信息共享是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物流顺畅运作的关键。

(四)抓住电子商务机会

在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成为电子商务必不可少的支撑环境。电子商务的一次完整交易,需要经过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虽然物流只是电子商务若干环节的一部分,但却是商品和服务价值的最终体现,如果没有这一个环节,前端环节的价值就无法体现。因此,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极为重要的。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物流模式将给第三方物流发展带来无限的市场潜力与发展机遇,但同样带来了压力和挑战。由于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处于传统与电子商务三方物流之间,与国外相比不太成熟,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相比竞争力较弱,大量外资物流企业将长驱直入,中国物流企业将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此情况下,我国物流企业应把握机会,迎接挑战,使我国物流业走向国际化、全球化。

[注释]

①②广西年鉴2012。

③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7/23/content_21276876.htm。

[参考文献]

[1]于伟,李红涛.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6,(1).

[2]孟祥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7,(2).

[3]阮丽华.我国农业现代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0,(5).

[作者简介]石峡,女,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马慧琼,女,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商务与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广西“两区一带”物流协整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010LX408)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石峡 马慧琼

第三方物流研究论文 篇3:

当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研究

摘要:本文就我国第三方物流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进行简单阐述,重点研究了影响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因素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风险,并给予一些应对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市场 企业

0 引言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基本上可归属于运输、储运、配送三大行业,各行业虽然规模、发展历史都不一样,但总的来看,各行业现代化程度低、服务方式单一、企业竞争力不强是共同面临的问题。

1 研究背景

1.1 第三方物流企业概述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指独立于供方和需方的专门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它是现代物流活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仓储。是企业的“第三利润”。在进行本文的论述前有必要对我国当前TPL的现状作一般性的阐述。

1.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大约有1.6万物流服务行业公司,行业产值超过390亿元。预测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但是从总体上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力量还非常弱小。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是由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转变而来,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数量上看,从质量上看,从规范化来看,都还不符合真正意义的现代物流。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兴起,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越来越便利的一体化物流服务。但是同时由于物流自身的特性,第三方物流企业也承担着越来越大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该如何防范?是自留还是转嫁?是逃避,还是积极应对?物流企业要走出这个困境,还得首先分析其困境发生的根源。

2 影响和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专业化物流企业已经开始涌现,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已出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的发展初具规模;物流产业发展也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2.1 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需求难以有效扩大。

2.2 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还很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中国己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①企业界对物流服务业务的重视和开发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少企业将名称冠以“物流”字样,认为搞些仓库或车队,自己俨然就已跨入“物流公司”的行列。②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③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④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低水平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严重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

虽然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已有较大的发展和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货运企业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快速健康发展。

2.4 面临着较大的体制约束 在运输管理体制上,我国实行的是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分部门管理体制;同时,从中央到地方也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使得部门、地区之间的权力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难以有效合作和协调。

2.5 物流研究相对落后和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也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

3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要运营风险及其原因分析。

3.1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3.1.1 制度、法律风险 从规范化来讲,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完备的物流行业标准,同时,物流法律法规操作性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大,物流法律法规之间不协调。另外,物流的管理体制也尚未确定。在体制上,中国物流产业也到受阻碍。

3.1.2 经营管理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投资融资风险等风险的发生的根源大多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现代物流与传统的运输、仓储有很大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帮助客户按照客户的经营战略去策划他的物流。

3.1.3 合同风险

①与托运人之间的产生的风险

第一,货物损亡的赔偿风险。包括货物的灭失和损害。可能发生的环节主要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环节。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客观因素,也可能有主观因素。第二,延时运输、配送带来的责任风险。在JIT原则的要求下,物流企业延时配送往往导致客户索赔。从实践中看,客户索赔的依据大多是物流服务协议。也就是说,此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是违约赔偿责任。第三,错发错运带来的责任风险。指物流企业因种种原因导致分拨路径发生错误,致使货物错发错运,由此给客户带来损失。

②与分包商之间可能产生的风险

第一,传递性风险。传递性风险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通过分包协议把全部风险有效传递给分包商的风险。由于目前铁路、民航、邮政普遍服务等公用企业对赔偿责任限额普遍规定较低,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由公用企业部门分包时将面临着不能有效传递的风险。第二,诈骗风险。资质差的分包商,尤其是一些缺乏诚实信用的个体户运输业者配载货物后,发生因诈骗而致货物失踪的风险。

3.2 合同风险分析 现代物流的合约是一个对多个的关系,业务是一对一的关系,服务性质是多功能的,物流的成本较低,增值服务较多,质量难以控制,运营风险大。与传统物流相比,现代物流业务的特性与要求,决定了他的责任与风险有增无减。

3.2.1 与托运人之间产生的风险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力量还非常弱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与经济实力雄厚的客户签定合同时,常处于劣势地位,迫于竞争压力而接受一些苛刻条件或“霸王”条款。这样一旦产生纠纷,后果不堪设想。

3.2.2 与分包商之间产生的风险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供应链的组织者,其中有的环节由其自己负责,有的环节需要委托分包商来具体实施。但实践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选择资信情况好的分包商,才能做到即降低经营的成本,才可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责任风险降到最低点。

3.2.3 延时配送、错发错运、信息系统出现故障等带来的风险。出了不可抗力外,更多的原因是物流企业自身的管理不善。

4 应对策略

4.1 寻求新的竞争优势,树立第三方物流理念 目前我国市场状况已进入买方市场,企业利润以进入微利时代,通过在生产领域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已经非常狭小,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领域。企业经营者寻求成本优势和差别化优势的视角开始转向物流领域,物流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和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4.2 转变服务理念,加强物流服务管理 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着力强化服务的个性化和专业化。应根据不同物流需求企业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征、竞争需求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

4.3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物流发展的市场经济体系 一个完善的社会化物流网络的建立和健康有序的物流市场环境的形成,离不开宏观的统筹和规划,也离不开适当的约束和规章制度。政府在物流产业政策上,应转变其管理职能,把重点放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服务和规范工作体制,并尽快制定出物流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的标准,着力发挥其组织、协调、规划的职能,致力于尽快建立公平、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4.4 加强信息化建设 对于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是其发展的基础,加速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融合,建立全国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形式整合物流企业(特别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将会极大地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

4.5 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 只有全社会重视这个问题,企业、社会加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才能在根本上得到解决。现代物流管理科学涉及到许多学科,要重视对物流科学的研究和物流人才的培养,要在高校增设物流课程,培养高层次物流科学人才,同时着手对大中型运输仓储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行物流培训。

作者:郑若函

上一篇:船舶留置权分析论文下一篇:德育和育德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