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企业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然后对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了阐述和剖析,最后提出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方物流企业研究论文 篇1:

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

摘要:文章构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Fuzzy-AHP综合评价方法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估,最后以某企业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Fuzzy-AHP

Key words: TPL;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Fuzzy-AHP

1前言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在利润的诱惑下,加上入市门槛比较低,众多企业纷纷涉足物流市场。同时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越来越多的国外领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UPS、FedEx、DHL、TNT、EXEL相继登陆中国,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观察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探索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竞争能力的途径,就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的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物流企业竞争能力的指标体系。对于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这套体系我们能够知道它的竞争能力如何,并能像企业信用评级一样给其企业竞争力进行评级。这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估和分级,一方面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有了一个衡量的标准,能够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对于顾客和供应商等合作伙伴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样那些真正有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将得到更快的发展,有利于物流市场的规范。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构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Fuzzy-AHP方法进行评价,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2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可称为一个系统。而指标体系是以多层次、多指标的方式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或要素。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复杂性需要直观的研究方法,使复杂的问题直观化。所以,在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可行、系统性原则。

本文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的详细分析,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主要从业务能力、管理水平、财务状况三个方面来评估。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1业务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方面的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直接体现,是企业外部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它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和内部要素整合的基础上,反映出来的整体实力。对于业务竞争能力的评估,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1)客户控制能力:企业的竞争力的源泉是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市场客户的控制力是衡量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其通过市场占有率、市场拓展力、顾客忠诚度来体现。

(2)运输和仓储能力:运输能力是物流企业按定单要求使用各种运输工具把指定的货物送达指定地点的能力;仓储能力是物流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各种仓库、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的储存能力。运输和仓储能力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业务的基础和保障。

(3)物流技术创新能力:要想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物流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人均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设备先进程度、技术创新投入率等来体现。

(4)信息技术水平: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刻影响着物流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观,企业采用新技术的多少以及信息化水平是一个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体现。

(5)服务水平: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因此迫切需要产品更快、更精确地发运,以满足快速的市场变化。物流已经从单纯地降低成本发展为通过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服务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企业能否留住老客户与吸引新客户,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物流总成本,成为企业达到利润目标的关键。

(6)社会协调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企业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会协调能力,包括企业经营权利系数、社会责任成本率,社会贡献率、经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2.2管理水平。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必要因素,是使企业系统、科学运营的重要条件。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评价指标体现在以下方面:

(1)人力资源水平: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因素之一,体现在员工受教育的程度、员工的观念素质、员工信息水平、员工年龄结构方面。

(2)企业组织结构:理想的组织结构应能使企业不断的创新,使企业具备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能充分发挥员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潜力,也能实现企业和社会满意的目标。

(3)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提升竞争力的动力,能否正确地理解并从多角度、多层次把握企业文化的实质和趋势,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文化体现在适应性、聚合力、建设投入率方面。

(4)战略管理能力: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在发展迅速和竞争激烈的第三方物流市场,战略管理对于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缺乏战略性眼光的企业是不可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胜出的。

(5)品牌认知度:一个企业的品牌是逐渐形成的,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且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在当今物流市场竞争激烈,物流提供商繁多而服务差别不大的情况下,顾客往往会选择那些品牌形象良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2.3财务状况。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的财务能力有直接的关系,财务状况的好坏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竞争力的评价,应该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安全经营能力:安全经营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物流企业在当今物流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安全经营能力的主要指标包括自有资本构成比率、产权比率、流动比率、速度比率等,安全经营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可确保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

(2)盈利能力: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盈利能力是企业维持和发展的前提。主要指标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

(3)营运能力:营运能力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物流企业的客户控制能力、盈利能力等都取决于营运能力的强弱。营运能力指标体现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4)资本运营能力:其主要指标包括资本保值增值率,固定资产使用率,物流企业融资率,物流企业资信度,留存盈余比等。

5结束语

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评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评估的准确与否对顾客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伙伴能否做出正确的决策有直接影响,也关系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战略决策和政府部门对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评估。本文本着科学、可行和系统性的原则,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的考察主要从业务、管理和财务三个方面来进行,并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Fuzzy-AHP的竞争力评价方法。从前面的分析和计算过程可以看出,该方法能充分利用两种方法的优点,具有赋权合理且计算较为简便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绎明宇,等. 物流企业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亦弛.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7-59.

[3]L. C. Leung and D. Cao. On consistency and ranking of alternatives in fuzzy AHP[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0,124(1):102-113.

[4] 王方华,等. 企业战略管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50-56.

[5] 姜继锋,刘志学. 物流企业三种重要能力辨析[J]. 物流技术,2005(7):18-20.

[6] 程志民,梁嘉桦. 浅析第三方物流与企业竞争力[J]. 物流科技,2005(8):22-25.

[7] 丁力. 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管理[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刘佑平 董宝田

第三方物流企业研究论文 篇2: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障碍及策略研究

[摘 要]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然后对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了阐述和剖析,最后提出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策略

21世纪,世界物流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立技术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已成为现代国际物流的关键。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在我国已呈现了迅猛增长的势头,第三方物流企业也逐渐发展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但要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适应国际物流的潮流,必须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物流信息化是实现现代物流系统化、国际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最基本的技术支撑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

1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是在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贸易等现代商务活动,实现了商品交易及交易管理等活动的全过程无纸化,减少了商业的中间环节,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电子商务过程包含着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银行的发展,前“三流”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已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实现,而物流除了少数数字化商品和服务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外,大部分商品要通过实实在在的物流来完成。物流是产品实体从供应地向接受地流动的过程,只有通过物流,将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需求者的手中。因此,物流效率是客户评价电子商务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当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通过互联网高速实现后,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将成为顾客选择企业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向物流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电子商务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决定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物流的运作方式。物流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实现物流的实时控制,实现物流的智能化和合理化。其次,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并通过条形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映、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实现。因此,电子商务时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

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来,我国物流行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物流信息化市场近期呈现二元结构发展:即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少数先进企业为主要客户群的高端市场和以国内中小企业客户为主,通过逐步信息化来完善自身物流业务的低端市场。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实施物流作业活动和相关增值业务;条形码的应用为连锁配送的信息管理打下了基础,GPS车辆跟踪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刚刚起步,普遍采用的是电话跟踪模式。一些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设立了软件开发部门,外资企业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带动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国内软件开发商开发了综合物流信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提供了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初步条件。至今,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干线传输网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创造了基本条件。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应用在基础信息层面,高层次的应用如促进流程改造与优化、支持决策等提升物流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环节仍然相当薄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活动信息化程度还很低,不能打破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是信息化问题的根本所在,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导致配送决策的制定往往不是全面的,也是不合理的,不能最终实现合理化资源配置,缺乏适合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完备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这导致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效率低下和服务水平低,运作成本高,作业速度慢,物流信息难以获得,让电子商务企业很难获得竞争优势。

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障碍及其分析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进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影响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主要障碍及其分析如 下:

(1)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企业规模偏小,物流活动自营组织完成。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2)物流产业目前发展的环境制度有待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滞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备的物流法规,物流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和物流标准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作业工具和技术方法等方面还未形成能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信息采集交换、信息系统及信息平台运行等缺乏统一、有序的技术规则。因而,导致物流资源严重浪费,效率和效益普遍不高,很难实现物流多功能、一体化运作,也难以与国际物流活动接轨。

(3)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足,还存在“重建设轻维护”、“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形式轻实效”等倾向。国内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中的投入只占其销售额的0.1%~0.3%,而国外一般占到1.2%~2%;国内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中投入的硬件与软件之比为5∶1,国外一般是1∶1或1∶1.2,这样的投资结构,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

(4)信息化建设协调不完善,缺乏总体规划的指导。目前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普遍存在“信息孤岛”,信息资源的社会交换、开发与利用水平很低。物流信息系统工程复杂程度高和技术难度大,建设初期企业没有根据自身实际与发展目标,进行总体规划,考虑技术引进和二次开发的关系。

(5)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低,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受观念和条件的限制,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没有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尚未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物流过程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货物组配方案、最优库存管理、运输最佳线路等还处于人工、半人工状态,使整个物流过程的技术支持比较落后,所提供的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不少第三方物流企业仍然依靠电话、传真、手工单证等传统物流手段,进行物流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极低。

(6)人才问题。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国家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专业技术研究和应用人才相当缺乏。我国极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学校的老师或计算机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对企业的物流管理业务缺乏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很难对整个物流系统流程做出合理的功能需求分析。另外,企业管理人员中较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中严重缺乏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多类型、多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和系统性、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

4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策略

4.1政府着力营造并优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生存环境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物流发展的细化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改善现行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企业之间毫无关联的局限,建立条块之间物流工作的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协调,做到全面统筹、整体布局,设计能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存量资源,又能优化增量配置的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则,并充分依靠市场活力、不随意干涉市场自我运行规律。相应地,各地方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引入竞争机制,整合、简化行政管理的手续,不该管的坚决不管,制定恰当的价格和税收、市场准入政策及相应的法规制度,并与国际物流法律秩序保持衔接和一致。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以弥补市场机制不足,做到市场竞争秩序的公平、公正、公开和统一,使整个产业合理配置、协调发展。政府不仅要踏踏实实改善硬环境,加大基础设施与物流园区建设,而且要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管理体系,促进物流活动向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4.2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创造适合电子商务发展要求的物流信息化的应用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示范与领导,统一规划,在商业信息化、物流标准化、现代物流建设中的共性技术等方面政府要予以经费支持。同时,政府应重点支持公益性的数据库和电子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建立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数据库和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特别是联结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业、物流服务业、政府及其他配套服务业的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交换。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如果企业规模较大、资金较雄厚,又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可自建经营网站;如果仅有零星业务,或者资金紧张、技术力量薄弱,或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或共用网站;还可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站。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建立信息网络,利用互联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企业自身的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对与物流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和传递来达到对物流活动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提供迅速、准确、及时、全面的物流信息是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4.3建立一套科学且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机制

首先,政府要建立一个好的评价体系,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得好的,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奖励,并通过多种媒体向外界进行宣传,介绍他们如何重视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以改进当前的物流管理水平,做出更好的物流决策,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不但要使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持较高的服务质量,还要激励他们有动力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创新,为自身与委托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其次,要积极发挥中介机构(特别是物流协会与信息监理部门)的作用,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应用人员建立一个好的考核标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等多种考核方式,对企业物流信息化有创新的人员给予奖励,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相关人员晋升职务、职称等的重要依据之一,激励员工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4.4建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和强化培训机制

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关键是要有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管理者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整体的规划水平和现代管理能力。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协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工作,特别是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物流领域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人才。同时,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强化物流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并将参加职业培训及获得资格证书作为信息化从业人员上岗的基本条件。另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重视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促使员工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以满足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媛媛,罗立宁.技术创新与第三方物流信息化[J].科技与产业,2006(4):41-44.

[2]董雷,刘凯.信息化进程与现代物流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6(5):17-19.

[3]梁登攀,赵一飞.我国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115-119.

[4]宋杨.第三方物流模式与运作[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5]骆温平,谷中华.第三方物流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孟万化

第三方物流企业研究论文 篇3:

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的研究

摘要:文章以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物流发展现状,研究其业务运营模式,对不同类型的物流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进行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提供合理依据,同时为现代物流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思想。

关键词: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21世纪电子商务的兴起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各大电商平台对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电子商务作为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结合体,信息流是桥梁,商流是载体,资金流是目的,而物流是基础,电子商务的本质成功是将商流处理信息化,而电子商务的有效实现取决于物流,高质量的物流成为商流的保证力量,确保了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

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极为迅猛,并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第三方物流公司势如破竹,其数量与发展规模惊人。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内已经注册的物流企业已达130 万家。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约占我国物流企业的99%,并且物流企业的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合适的物流运营模式对电子商务企业解决物流难题至关重要,对企业来讲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利于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内部优势,并有效地规避外部风险,促使企业稳定高效发展;另一方面,正确选择物流模式,能够促使企业提高自身经营效率和利益收入,物流效率决定了企业的成功与否。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

(一)电子商务的环境的特点

电子商务是随着现代经济飞速发展而日益形成的商业形式,其以互联网为基础,是一个包含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系统。任何事物都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运行,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电子商务亦是如此,而电子商务的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外在环境的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商务性:是最基本的特征,提供买卖交易的服务、手段和机会。

服务性:能够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打破时空限制。

安全性: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交易活动,安全可靠是首要保证,应防止欺骗、窃听、病毒和非法入侵等威胁。

协调性:提供交互式协议以提高效率,需做到雇员和客户,生产方、供货方以及商务伙伴间的彼此协调。

(二)第三方物流的内涵及特征

第三方物流(3PL)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欧美发达国家,是在业务外包的环境下产生的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专业的物流人员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以数字网络为手段,提供系统柔性的物流服务来适应不同物流需求者的需要的一种服务模式。其特点有:

服务个性化:不同的物流消费者要求提供不同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保证了信息及时性、有效性与共享性,这些特性是第三方物流赖以生存的基础,并保证物流企业的采购、库存管理、销售、发货等流程的顺利进行。并提升了物流效率和效益。

功能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即从首要环节物流设计到物流管理必须体现专业化和专门化的特点,中间环节还包括物流操作过程、技术工具与物流设施。

关系合同化: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的合作是在签订了一系列的专门合同的基础之上展开的,第三方物流依据不同企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合同,保证合同的专门性和针对性。

(三)电子商务企业对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分类

电子商务供应链中,物流发生在供应商、生产制造商、网上销售商、网上分销商和顾客的混合节点上,目前,电子商务企业对物流的需求还是极为巨大的,表现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存在的多重需求。主要有平台型电子商务物流需求,如淘宝、乐酷天等;综合型电子商务物流需求,如京东商城、当当网等;连锁型电子商务物流需求,如苏宁易购、国美电器等;团购型电子商务物流需求,如最近很火的拼多多、聚美优品等平台的运营模式;品牌型电子商务物流需求,如麦包包、七格格等都属于这一范畴。由以上几种分类方式可以得出,目前B2C电子商务对物流的需求是十分普遍的,不同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呈现出不同的物流需求并且表现出不同的新需求特点。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对物流作业进行高效实时的管理,为客户提供了从下单至配送这一阶段的物流服务,创建了接单、采购、配送等业务运作模式。其中,接單业务模式面向客户直接采用B2B完成,当客户有需求时直接进入第三方物流企业网站下达需求订单,这样做能为客户创造便利,也降低了企业的销售成本;采购业务模式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庞大的采购体系,能在客户提出需求时立即与相应的供应商进行协商反馈,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配送业务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本模式,该模式包括合适的行车路线、运送车辆数量、配送员人数等方面的制定,通过互联网的信息管理平台在为客户提供合理配送的同时也提高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水平。

充分考虑电子商务的特点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中所采用的技术、经济、组织等要素后可得出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还可分为综合物流代理模式、传统外包模式、战略联盟型物流模式、综合物流模式及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模式。以下是对不同类型物流运营模式的进一步分析,其中综合物流代理模式是指将电子商务交易中供求方的所有物流活动交由一家在物流综合管理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全权代理。现阶段,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积极采取代理形式的客户定制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模式。传统外包型物流运作模式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独自承担全部或部分的制造商或经销商的物流业务。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及商家之间确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保证企业拥有稳定的业务量,但由于这种模式下多以生产商或经销商为重心,降低了生产总值商和销售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彼此之间的了解程度。在战略联盟型物流的业务运作模式中,联盟内部各成员同处于一个小型物流网络系统中,在该系统中实现联盟成员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系统中的每位成员都可根据信息反馈进行各自运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综合物流运作模式指的是通过多种组建方式建立一体化的物流公司或集团,由此扩展物流企业的服务范围,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对生产商和经销商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的同时还可充分完善企业自身功能,以此培养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也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总体趋势。在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模式下,要依据企业自身发展所处的层次,认清企业发展现状,从适合企业发展的阶段采取相应的电子商务运作方式。

四、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物流运营模式实际运行情况

目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电子商务企业是淘宝和京东商城。而这两大电商的物流运营模式却各不相同,物流运营模式的不同也相应地带来不同的优劣势。

(一)淘宝网的物流运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淘宝采用第三方物流运营模式。即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采用推荐物流方式,卖家可以根据“网货物流推荐指数”选择服务质量和价格相对合理的快递公司,从而完成交易。淘宝采用的第三方物流运营模式,由于模式本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物流配送的优劣势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优势:企业能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企业资本周转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顾客服务,从而为顾客创造更多有益价值。

劣势:企业将无法直接控制物流职能、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能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不利于维护与顾客的长期稳定关系以及企业将放弃对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等。

第三方物流运营模式在给淘宝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1. 配送质量问题

配送准确性:虽然淘宝显示配送准确率近98%,但这是在仅考虑送达数量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包含错误投递等其他情况。

配送安全性: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业务量大,因此时常发生货物遗失、毁损等现象,造成交易双方的损失。

配送时效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业务高峰期,很难保证配送准时,从而造成货物配送延时,影响交易双方的利益。

配送便捷性:淘宝在各大网点的配送指南中,都对配送地点进行了相关规定,但仍做不到送货上门到每一个消费者手中,因此对消费者的取货造成不便。

2. 配送成本问题

消费者选择在淘宝购物,既是看中其便利性,也是看中其折扣性。如果商品的配送成本过高,或者超过消费者的接收范围,消费者则会选择放弃在淘宝消费。事实上,淘宝的物流配送成本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采用的“三通一达”的配送费用已经经过多次提价。

3. 配送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淘宝的商品配送,因此当出现商品配送问题时,消费者往往寻求不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二)京东商城的物流运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不同于淘宝的第三方物流运营模式,京东商城采用 “自营物流为主,第三方物流支持”的物流运营模式。以京东主要采用的“自营物流”的运营模式进行分析。自营物流是指工业企业自己营业的物流,自己建立独立的物流配送系统,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主要特征有:能增强控制力、规范物流操作、反应迅速、灵活和信息反馈及时、高效。

优势:保证货物配送的及时性和安全性;突出品牌特点、企业能直接控制物流职能以及保证特殊时期业务的稳定。

劣势:物流投资过大,风险加大,资金缺乏灵活性。

京东商城自营物流本身存在的劣势就是其存在的问题的一部分,另外目前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资金投入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配送体系不完善,物流配送压力大;配送人员众多,集中管理困难;核心竞争力投入减少,市场竞争力减弱。

参考文献:

[1]周彦婷.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2]李桂荣,郭芳.电子商务下企业物流模式探析[J].商場现代化,2007(13).

[3]笪静.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探索——武汉武铁物流公司的案例分析[J].现代商业,2008(36).

[4]艾琳.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3(15).

[5]罗璇. B2C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及运营机制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

[6]卢红霞,吴雨晨.京东自营物流模式分析[D].武汉东湖学院,2015.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作者:曹燕 林华萍 沈莹莹

上一篇:社交网络之网络舆情论文下一篇: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