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论文

2022-04-16

【摘要】公允价值的改革是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一大特色。本文将对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改革的利弊进行浅要分析,并对其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策略。【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求越来越大,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应运而生。新会计准则体系面向投资者和公众,根据决策需要提供会计信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论文 篇1:

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问题分析

摘要:新会计准则下,对公允价值做出了明确的修正,强调了一致性调控的公允价值。这种修正标志着公允价值计量标准的进一步规范。传统的公允测量方法,与市场之间的相关程度高,金融市场时代的飞速发展,计量属性取代成本计量的公允价值,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本文中,分析新会计准则环境下,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允价值问题力求从公允价值的性质定义,准确分析公允价值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市场经济

前言

根据不同用户的财务信息,会计理论基础可分为有用的决策、及受托决策。受托责任实际上就是预期资源的所有者,委托的责任成本值报告,完全资源管理的实施对公司的发展特殊的群体,组织和服务体定位的股份的形式,扩大背景下的理论基础。决策有用的概念,信息目的为用户提供适当的市场参考,将有助于明确服务的主体地位,逐步深化资本市场公允价值计量理论。资本市场深化表现为,股东权益的互不相关。

发达的资本市场,使得持有公司股份的股大股东小比例分配给更广泛的市场参与者。因此,公司老板关注的焦点,在于投机性的需求流动性偏好。历史成本的局限性逐渐显现:一方面,该公司的服务主要所有者,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投资决策,不能满足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成本测量初始记录基于值测量属性稳定性较差,在市场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要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是困难的。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入,应用公允价值已逐渐发展起来。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的理论

社会环境和经济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下半年的公允价值的应用程序启动。在1998年《关于公允价值的应用企业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公平贸易是双方自愿的交易,结算时以非现金资产的债务和债务偿还的资金,取代资产和负债的金额公允价值。债务人必须以公允价值入账。”然后,在公允价值的应用中,扩展到投资于非金融交易领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相关租赁准则还参与了公允价值。

因此,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完善、较低的市场活动,利用可验证差的公允价值。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价值会计简单的应用程序出现了。2006年,财政部在国际会计标准部,标志着中国的并购趋势,作为前五位的会计计量之一,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中国正在销售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三个层次评价方法类似于项目的技术的法律,并成为具体涉及不同程度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引。在特定条件影响下,计量金融工具确认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交换非货币性资产的商业活动。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

新会计准则下的公资产司的正常交易,使用公允价值进行定义企业资产。根据市场参与者进行计量,公允价值计算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企业要接受债务或转让出售,使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价格支付。将被定义如下:熟悉执行清算交易,资产或负债的自动清盘的现状卖双方之间产生的价格如下:国际会计准则将被定义为“自愿双方公平交易对结算量的债务交换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公允价值资产的计量。”

市场参与者公允价值,确定企业的实体资格,避免不当交易。市场的参与者要熟悉新会计准则,当事人自愿从贸易流通股进行公允价值的定义。成熟的市场下,贴近完全竞争市场,为确保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公平,公允价值接近交易价格。

三、公允价值的分析

讨论性质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目的,公允价值提出了自身属性。包括:狭窄的独立测量、综合指数和目标的手段、标准规模。与了解视点的公允价值本质的其他四个会计计量属性,进行比较这两个观点后,没有公允价值,限制了其他的计量属性存在。

多数学者力证计量属性的存在,并倾向于支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并列的狭义独立的计量手段的公允价值,有其他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取得成本、重置成本,可被定义为其属性与可变现的会计计量的净现值,到2006年中国的会计准则将被捆绑。强调了其他三种类型的历史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是基于在市场参与者的终值。与其他测量属性的比较,公允价值更加明确各方面的定义。通过非活跃市场和市场价值可变现净值,更换成本等估算方法。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下,公允价值等于现值。

四、公允价值的实践

使用公允价值,及市场相关的财务信息,提高了可操作性的风险。

(一)融信息增加

投资性房地产,得到的租金收入和房地产资产的价值。固定资产,也就是之前的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通过折旧免税额的比率,适用公允价值法。公允价值调整对应的账面价值,形成了盈利和亏损之间的差别。

(二)债务重组

债权转股权中,其公允价值与负债和损益的区别,应认定为债务重组收益,按照通用会计准则,非现金资产还清了债务。债务和价格的基础上支付之间的差额,再计入资本公积。出于这个原因,债务重组过程中,会影响企业的利润。通过直接的收入来确定其公允价值。因此,客观公允价值的定义,可以减少操作企业盈利的风险。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应用

根据相关税收增加携带外汇非货币性资产,核算成本决定了资产的入账价值。采用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下,“账面价值”的可被计入报表中,应更换当期损益的原账面价值。

(四)长期股权投资

核算成本过程中,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有者权益账面连年摊销,本年度的差异列表的体现了投资价值。新的会计准则下,调整为投资成本的公允价值。成本投资减去盈亏之间的公允价值差异,以调整投资成本。因此,根据新的会计标准,可以被分摊到原来的增益的量。

(五)交易性金融资产

原会计准则下,短期投资基于成本测量,根据新会计准则下的市场价值,企业的入账价值较低,公允價值确定年底的盈亏。

五、小结

应用公允价值操作风险,限制公允价值层级的方法。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有三个层次的应用:活跃市场有交易价格的存在,确定其公允价值。在活跃市场中,交易价格必须是自愿交易。如果两种情况都不适用,要确定公允价值评估模型。

公允价值应用的第一级,是活跃市场的定义,有必要规范交易数量,无论是市场价值、市场进入和退出都不存在重大障碍。交易活跃市场的数量是非常必要的,要达到一定的产品或服务交易。交易双方请求信息的有效性,交易双方确定合理的交易价格和利益联系。

属于第二级和第三级的定价模式。统计部门必须采取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优势,假定责任信息披露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确定减少额外的费用。然而,这种想法的具体操作,它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作者单位:1.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2.黑龙江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汪祥耀,公允价值计量新国际准则评述_与美国SFAS157比较.[J].财会月刊2012(1)

[2]孙煜,浅谈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7)

[3]吕洪波,公允价值会计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4(20)

作者:雷翱等

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论文 篇2:

浅谈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

【摘要】公允价值的改革是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一大特色。本文将对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改革的利弊进行浅要分析,并对其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求越来越大,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应运而生。新会计准则体系面向投资者和公众,根据决策需要提供会计信息。新会计准则体系是第一次能够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并且是和国际准则趋势相同的、对于企业中的各项经济业务都有所涵盖,是一套企业完全可以进行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近年来在企业会计准则方面的一个重大的跨越以及历史性的突破。公允价值是整个新会计准则的点睛之笔。本文主要对公允价值的影响以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的概念

(一)在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特殊含义

公允价值:还有别名,被称为公允市价、公允价格。顾名思义,就是在对业务熟悉的前提下,买卖双方以公平交易为前提,所制定的价格;还有一种情况是,交易双方没有关联的前提下,以公平交易为条件,对一项可被买卖的资产定的价格。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信息,具有明显的可观察性以及决策相关性。在计量的属性上,公允价值可以实现现在市价的净值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交叉和重叠。在这一点的属性上,它是和历史成本与现行成本相似的。公允价值的出现是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其不同于以往的最大特征是以公平的交易市场为平台,对于会计信息的提供有更明显的可查性以及较强的决策相关性。在世界上许多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对公允价值进行了推广。

(二)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的改变

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中,市场价值或未来的现金流量现值是资产和负债在会计模式下的主要计量属性。新会计的体系按照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的概念引入到我们国家的会计体系中。并且对计量的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的属性,全面的引入公允价值,现在市值等计量属性。

二、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有利方面

(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在此期间出现大量的新兴经济活动和事项,并且衍生了大量的金融工具。但对于部分衍生的金融工具由于缺少历史成本,无法对传统的会计计量进行确认,但这些活动对企业的资源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而对于公允价值的属性的应用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即要使用公允价值对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权利以及人物的确认和计量。

(二)突破公允价值的局限性

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十分谨慎,对于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并对于以非货币交换而对收益进行操纵的行为进行了制约。

(三)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对于能够取得公允价值的资产使用公允价值计价的方法是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作法。公允价值对于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对于相关利益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更可用的决策信息,是我国经济和国际社会的接轨的必要条件。

(四)对会计信息相关性有所提高

公允价值的立足于现在和未来的,目的是对于企业的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进行真实的反应,对于企业的经营能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披露,为投资者提供更可用的会计信息,使投资者做出了准确的决策。

三、新会计制度下公允价值的不利影响方面

(一)公允价值的获取并不简单

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的计量是贯穿于整个会计核算过程的,既适用于初始的计量,又适用于后续的计量。一般情况下,后续计量是在没有交易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公允价值的认定问题急待解决。于是,在现实操作中,对于这部分资产要进行大概的估计或近似值替代的方法。但是这样,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善,对于利润很容易进行操作。除此以外,因为投资者不同以及投资者和管理者对于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不同,对于公允建制度判断以及现行技术的运用不尽相同,因此,造成了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的不确定性,以及使得具体的操作技术得不到使用。无论是对于选择贴现率,亦或是估计未来的现金流量,都离不开对于未来事项以及不确定性的评判,以上种种原因都增加了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

(二)公允价值的计量准则缺乏应有的可操作性

在公允价值的操作方面,有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公允价值的计量范围,即公允价值可以计量的是哪些经济事项;二是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问题。对于前者,新会计准则中有明确规定,此处不再赘述,但是对于后者,新会计准则中的规定就十分有限了。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即使会计人员明确了核算的内容,但对它们的计量却捉襟见肘,或说无所适从。例如“活跃的市场”、 “适当的折现率”、“市场价格”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三)公允价值可能成为利润操纵工具

对于企业的全面收益产生直接影响的便是资产以及负债的公允价值。因此,公允价值便成为了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以及工具。而从公允价值的意义来讲,是为了对于客观的使用价值的寻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客观的使用价值还是要取决于人的主观判断。与此同时,交易方和评价的主体主观判断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和应用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四、完善公允价值的对策

(一)完善市场环境是保证公允价值在实际操作中顺利应用的“天然屏障”

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一般都采用估价技术法、类似的项目法和市场价格法。估价技术法的使用一般是在当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信息没有或不全时所采用的,对于该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进行估计。类似项目法是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不易找到时,通过对类似项目市场价格的参考,来确定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的方法。市场价格法是在一般情况下,即除上述两种特殊情况下对资产或负债进行计量的方法。在计量时市场价格法自然是首选,因为公开的市场价格是最公正和准确的。为了保障“公允”的使用,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是建立起统一竞争交易的市场的前提。从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来说,急需要完善证券交易的市场、产权交易的市场,建立起有充分竞争的生产资料交易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场。

(二)加快制定公允价值估价技术的具体指南

在现在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最能反映出形成市场价格的因素将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基于此,目前评估公允价值的方法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现值法。当市价无法获取的时候,资产的公允价值就只能依靠现值技术进行计算。为了使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有所提高,既要提高其实务操作的便捷性,又要提高其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提高会计计量的可操作性,就需要研究市场的体制、市场的资产和负债的估价系统,在会计准则中给予明确有利于具体实务操作规范的要求,不断给会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提高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从而做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全面推广和应用。操作指南制定的消息程度,决定了在市场信息不够充分的前提下,公允价值提供的信息的可参考性的大小,以及指导作用的实用性大小。同时要建立信息共享的平台、公开市场信息、实现资源的共享、使得各种企业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能够容易取得。

(三)要对会计人员再教育,全面提高其素质,以对其思维观念进行正确的树立

对于对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主要是为了使其能够接受公允价值的概念。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与操作实务的掌握,以及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下得以实施的基本条件。公允价值在实务操作过程中非常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因此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增强,树立正确思维的观念,是确保会计计量核算的可靠性的基础。要想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要强化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提高人员实际操作的能力,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会计人员,使得会计人员对新准则中的公允价值有着正确的理解,有利于公允价值在操作层面上的推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虽然在我国的运用受到很多的阻碍,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公允价值的优越性,因为引入我国而且得到广泛运用已经成为现实。所以,我们应该总结前期经验,加大对公允价值研究的力度,并且促进研究成果在我国会计准则下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李传玉,赵欣艳.谈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J].市场周刊,2006(03).

[2]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2006(05).

作者简介:王道寨 (1970-),男,龙口市财政局,本科,研究方向:会计核算监督。

(编辑:张慧)

作者:王道寨

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论文 篇3:

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与企业利润操纵浅析

【摘要】 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确实比较大,因此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作的利润的现象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但是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是适度的,谨慎的,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并且大都情况是可以防范的。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利润操纵 新空间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人们日益关注对企业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资产 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在FASB和IASB加快步伐采纳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的背景下,中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具体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成为我国会计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而会计准则中最吸引人们注意的应该就是公允价值,好多操作利润的渠道因此而打开,但是相应的防范措施也都逐渐出台。

1. 公允价值的定义

关于公允价值的概念,各国表述各有不同,但内涵都较为相似:公允价值不是企业在强制性交易、清算、或拍卖中收到或支付的金额,即这种计量方法是建立在持续经营这个会计基本假设上的,正如ISA39所表述在公允价值定义中隐含着一项假定,即企业是持续经营的,不打算或不需要清算,不会大幅缩减其经营规模,或按不利条件进行交易,交易双方是熟悉情况的,是自愿的,即双方对某一价值的判断是建立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之上的。简而言之,所谓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以市场价值。即熟悉情况的当事人在公平交易中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重组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作为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的会计模式。

对于公允价值的确认,我国新会计准则采用了以下三个方式:第一。当存在活跃市场时,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第二,当市场不够活跃时,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的市场比较活跃,则以类似的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第三,如果不存在活跃市场,或不存在类似的活跃市场,就应当使用该资产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来评估,也可以采用专业人员评估的结果。

从公允价值的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资产或者负债的计量,其价格很重要。只有能够获得一个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都自愿而为的价格,才能正确地利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目前,我国十分缺乏一个完整的估计机制,所以这一价格较难以获得。另外,由于市场体系的不完善,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尚在建立健全中,相关的公允价值难以真正地显现出“公允”,从而有可能影响“利润”的真实性、可靠性。而盲目地把公允价值作为一项单独的计量属性,不但不利于价值的“公允”判断,反而有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手段。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快脚步,争取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估计体系,保障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教育

2. 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一波三折”

财政部再次引入公允价值,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国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已经由初创转转向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经确定,这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2)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具备了公司治理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企业为了上市,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造,深化企业改革。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经历了提倡-回避-再提倡的曲折过程。该过程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复杂性,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惯例趋同的坚定性。1997年到2000年是我国提倡运用公允价值的阶段。可以说,当时我国财政部对公允价值的认识是客观的。将公允价值概念引入我国并在会计准则中应用,对使我国会计准则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与国际会计协调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以及投资准则中应用以后,出现了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由于我国要素市场不成熟,缺乏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往往难以获得,导致企业在运用这些会计准则时随意性大,例如通过非货币性交易以劣质资产换入优质资产;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从而增加收益。因此,2001年起财政部陆续重新修订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投资等准则,减少了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这种转变的本意是为了防止对公允价值的滥用和人为操纵利润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在客观上从强调会计的相关性再次转向了强调真实性和谨慎性,也使我国会计准则进入了回避公允价值计量的阶段。 从实际效果来看,相关准则修订以后,因其能挤出许多利润水分并且简便而受到证券市场、会计监管部门和不少企业的好评。然而,以牺牲会计信息相关性为代价的准则修订只能是暂时缓解操纵利润的情况,从长远来看,放弃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可能会带来另外一些更根本性的问题。另外,公允价值与利润操纵之间也并无必然联系,公允价值是利润操纵的一个手段,不是其根源,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也存在利润操纵的情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势已是势在必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大局,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该准则的一大特点是在相关准则中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原债务重组准则相比,新准则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脱离了原来以账面价值为计账基础、增值部分作为权益的思路,将转出资产原账面价值和现时公允价值之差作为重组收益处理。 除此以外,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政府补助、企业合并、套期保值、石油天然气开采和有关金融工具的准则是新增会计准则,而这些准则的实施均离不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准则中被重新和更加全面、深入的引入,充分说明在走向世界舞台的进程中,我国在会计语言方面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当然, 由于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等原因,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更多、更高地依赖于企业管理层的判断,信息披露要求与过去相比会更加复杂,从而对外部审计和会计监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允价值的引入影响多种会计要素在多种情况下的计量,识别其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对企业管理层和会计监管部门来说都是一个巨大挑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以此为理由减缓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

3. 通过公允价值操纵利润探析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与世界成熟的市场环境相比还存着在一定的差距,非市场化因素依然存在,活跃市场还会受到种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还有相当一部分资产或者负债缺乏完善的市场,难以通过市场获得有关公允价值的相关信息。如果缺乏对公允价值相应的判断和把握能力,将会面临寻找、确定的公允价值不“公允”的情况。

我国目前作为活跃市场的市场价格等交易信息系统还不是非常完善,难以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鉴证提供可靠和相关的证据。大多数时候,公允价值的确定只能来源于双方的协商,且尽管公允价值要经过中介机构评估确认,但人为操纵利润过多地干扰了公允价值的实现和其真正的存在意义。关联企业之间的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间的差额往往是不公允的,其差额越大,增加利润就越多。因此不排除受自身利益驱使,企业利用公允价值造假的可能性。

3.1公允价值的确定,有赖于市场上的报价或最近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或预期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目前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非货币性资产缺乏完善的市场,难以通过市场取得有关公允价值的完备信息。因此,公允价值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有主观判断,也就必然会不同程度上受到企业管理当局人员和会计人员的主观意志影响,成为操作企业利润的工具。

3.2依据衍生金融工具合约的持有目的来决定合约的价格波动是否确认为当期损益的规定是一柄双刃剑:其优点是把公允价值变动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可以及时反映合约的风险和收益;其缺点是给公司经理人留下了操控利润的空间,因为经理人可根据预期的利润目标,将合约指定为套期保值目的或非套期保值目的。安然事件就是这种操控行为的一个典型例证。

4. 新会计准则下遏制企业操纵利润的对策

4.1出台相关政策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证券市场很大程度上说就是一个信息市场,而会计信息能否公开完整地披露,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缺少对披露内容的具体规范,使公司信息披露缺乏效用。具体会计准则是会计处理的技术标准,完善具体会计准则,对限制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对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善。国外的先进做法对我们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国的财政部与证监会应加强自身的管理职能,强化对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惩罚力度,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4.2司法部门加大违规公司的法律处罚力度

第一,在制定违反会计法规的法律责任时,改变以往“重查轻罚”的做法,适当增加法律处罚的种类和提高罚款的下限,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法律处罚力度,使造假者的造假成本数倍于其获得的经济利益和所造成的损失,这样不仅使造假者无经济利益可图,还会因造假行为倾家荡产,充分发挥会计法规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震慑作用。

第二,司法应介入会计监管,对造假者要绳之以法。对于一些情节特别严重的会计造假问题,要通过加强与法院的沟通,通过司法途径予以解决;同时,司法机关应加强对弄虚作假的法律处罚力度和民事赔偿力度,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者得到法律的制裁。

4.3确保外部会计审计的真实性

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职能的失效,是我国公司利润的非法操纵行为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为遏制公司进行利润的非法操纵应加快完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制度建设。审计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灵魂与生命,是其防范公司利润的非法操纵行为的关键。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权掌握在公司的大股东手里,造成注册会计师行业中规范的执业者被解聘而不规范的执业者被监督部门禁入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针对这一现象,证券监督部门应完善公司对会计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公司应建立内部的审计委员会,由其专门负责内部审计和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并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时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理由。

参考文献:

[1]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 张志军 财会研究 2007/12.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新会计准则为什么要引入公允价值》 中国信息报 2008 10/18.

作者:王金秋

上一篇:煤炭企业人工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变电运行技术电力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