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论文

2022-04-16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允价值会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允价值会计论文 篇1:

公允价值会计、市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辨析

一、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值会计

目前,最权威的公允价值定义是FASB于2006年发布并获IASB认可的、“以脱手价为计量目标” 的概念: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公允价值会计”是关于“公允价值”在企业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具体应用情况的会计,包括对企业某些资产或负债计量公允价值并在财务报表中列报或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相关金额等内容。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当资产价值降低或负债价值上升时企业要报告损失,这些损失减少企业的权益或降低企业的净收益;当资产价值上升或负债价值降低时企业要报告利得,这些利得增加企业的权益或提高企业的净收益。基于上述认识,“公允价值会计”可定义为:要求或允许企业对财务报告中某些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损益或权益。其特点是,动态地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动,使企业财务报告与市场对接。因而,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如果经济和市场环境不稳定,企业财务报告的损益和权益数据会有较大幅度波动。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2008)的“市值会计研究报告”中对市值会计进行了阐述。SEC(2008)认为,“市值会计准则”是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中定义公允价值和(或)要求或允许在财务报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收益的相关会计准则。依据SEC(2008)的上述解释,“市值会计”可界定为:要求或允许企业对财务报告中某些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损益,它主要应用于金融工具,包括:证券投资、衍生工具、金融资产服务和其他混合金融工具等。

“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值会计”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者含义和金融资产计量实务两方面进行阐述。“公允价值会计”要求或允许企业对财务报告中某些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损益或权益;“市值会计”要求或允许企业对财务报告中某些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损益。两者的主要差异体现在被计量项目价值变动的处理上,“公允价值会计”包括价值变动计入损益和权益两种情况,而“市值会计”仅指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情况。很显然,“公允价值会计”涵盖“市值会计”。从金融资产计量实务考察,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相关核算方法基本一致(见表1)。金融资产是公允价值应用的核心领域,但该领域的应用实务十分复杂。金融资产被划分为不同类别,据此确定后续计量是选择“公允价值”还是“摊余成本”;即使同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也截然不同,有的计入损益、有的计入权益。这种复杂的处理方式给金融机构操纵财务数据留下许多空间,是金融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激烈博弈后的权宜之计。对于财务报告数据的波动,金融机构也区别对待,尤其抵触损益数据波动,因为它影响盈利和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标,直接影响其股票市场价格。将公允价值计量的证券投资的价值变动划分为“计入损益”和“计入权益”两种情况,表面上看满足了SEC推进公允价值应用的要求,但实质上仍给金融机构留有很大利润操纵空间。依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市值会计”存在的意义是将影响损益的公允价值计量证券投资与影响权益的公允价值计量证券投资区别开来,便于金融机构正确评估其证券投资对损益的影响,及时采取恰当应对措施。从这个角度讲,“市值会计”是为金融机构服务的,而不是为投资者服务的。这可能是“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值会计”的本质区别所在。

二、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IAS36)指出,如果资产的账面金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该资产应视为已经减值,要确认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指资产或现金产出单元的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与其使用价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使用价值指预期从资产或现金产出单元中形成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4号《长期资产减值或处置的会计处理》(SFAS144)指出,如果长期资产的账面金额无法收回且高于其公允价值,则发生了减值,减值金额为账面金额与公允价值的差额。依据IAS36,只有在资产发生减值且“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大于其“使用价值”时,减值会计处理中才需要真正使用“公允价值”。在SFAS144中,长期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使用公允价值的限制条件也比较多。可见,在“资产减值会计”中,公允价值应用受到许多条件约束。

IFRSs和美国GAAP关于金融资产的减值规范与其他资产不同。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IAS39),判断金融资产是否减值的根据是发行人或债务人的财务状况或违约概率,不是公允价值;另外,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减值金额按账面金额与其初始实际利率折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计量,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减值金额按账面金额与以类似金融资产当前市场回报率折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进行计量。IAS39中的金融资产减值规范较少涉及“公允价值会计”。依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14号《债权人对贷款减损的会计处理》和第115号《对某些债务和权益性证券的会计处理》,贷款发生减值时,应以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按实际利率贴现的现值计量;以摊余成本核算的证券投资发生非暂时性减值时,其账面金额减计至公允价值。

夏大慰等(2005)依据IFRSs和美国GAAP的资产减值规范,阐释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含义及其与“公允价值会计”的关系,指出:资产减值是指资产未来可回收金额或者价值低于账面金额时,减计资产的会计处理;它虽然涉及公允价值,但是单向的,即在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金额时确认资产的减值,而在可回收金额高于账面金额时不确认资产的增加,所以不是“公允价值会计”。公允价值会计强调客观性,反映资产持有期间价值波动的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是双向的反映。资产减值会计蕴涵会计稳健思想,它仅反映资产持有期间无法预料因素对其可回收金额的负面影响,是单向的反映。“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减值会计”的目标和理念具有显著差异。

三、结论

“公允价值会计”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是计量日或报告日模拟真实市场交易出售资产、清偿负债,从而推导企业当前市场价值的过程,是企业继续持有资产和承贷负债,同时又急于获取市场对其评价的一种操作。“公允价值会计”的宗旨是将企业与市场对接,使财务报告动态、及时地反映企业持有资产和承担负债的价值变动。“市值会计”从属于“公允价值会计”,它的存在说明企业对公允价值计量变动是计入损益还是计入权益具有敏感性,暗示公允价值应用所导致的财务报告波动是其遭遇抵制的主要原因。“资产减值会计”的目标和理念与“公允价值会计”不同,它仅在特定条件下应用公允价值、单向反映资产价值变动,因而不属于“公允价值会计”。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值会计和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特征和相互关系可用表2来直观表达。

本文的分析表明,美国金融机构将贷款减值损失的根源归咎于“公允价值会计”是一个严重的概念性错误;《2008美国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将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值会计混为一谈也是荒谬的。这样粗浅的概念性错误出现在市场成熟、会计制度完善的美国,值得深思!

[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批准号:11BJY018)]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资产减值会计》,大连出版社2005年版。

[2]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翻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4》,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编辑 园 健)

作者:于永生 卢桂荣

公允价值会计论文 篇2:

公允价值会计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摘 要: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高职学生;职业判断能力

一、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

公允价值在我国首次得到应用是1998年,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率先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000年后,一部分观点认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发达,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不成熟,因而在2001年的修订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作了许多的限制,基本上是回避了公允价值的使用。2006年我国在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基础上,再次启用公允价值计量,明确将公允价值列为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之一。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界有一种声音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事实证明公允价值并不是此次危机的根源,公允价值计量能更好地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2011年5月,国际两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更是同步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新规范,对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进一步起到了促进作用。在2014年1月新一轮的会计准则发布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发布了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开始正式在会计计量属性中大规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

二、公允价值会计中的职业判断

(一)公允价值假设中的职业判断。(1)交易主体——市场参与者假设。“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使用的假设。”,“企业在确定市场参与者时,应当考虑所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该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以及在该市场上与企业进行交易的市场参与者等因素,从总体上识别市场参与者。”这里涉及到市场参与者资格与立场假设,市场参与者不再是交易双方,可能是无数方,交易和交易各方可以是虚拟性的,并且会计人员不能站在特定个体去假设,不能有自己的偏好。(2)有序交易假设。“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有序交易。”(3)最有利市场假设。“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会计人员就要根据可合理取得的信息作出职业判断进行识别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

(二)公允价值计量中的职业判断。“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对于某些资产和负债而言,存在可供利用的市场交易或市场信息,此时可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作为公允价值。但也有一些资产和负债,则没有可以利用的市场交易或市场信息,《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计量公允价值时应当采用其他估值技术,并尽可能多地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尽可能少地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三、公允价值会计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现状

(一)课程体系及内容设置中缺乏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内容。目前各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主要从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入手,其中拓展能力培养中包括了职业判断能力。对基本素质、基本能力的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职业岗位所需能力设置了相应的课程。而在拓展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上,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取目前乏善可陈。无论是在理论教学上,还是在模拟实训、顶岗实习这些实训教学环节都缺乏相应的内容,实训内容多是简单的业务题,更侧重学生的核算能力的培养,难于适应当前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要求。这一点即使在会计技能抽查的要求中都没有体现。

(二)公允价值会计学习、实训模拟操作难度大。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面向过去,它的交易价格是实际发生的并且计量稳定,教师容易教学,学生也易于接受。公允价值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使会计能够面向现在、未来,面向不确定性,它的特性决定了公允价值会计在学习中及操作上的难度大,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尚无系统、简单易懂的案例,需要教师去市场、企业搜集,学习资料的不完善也加大了学习及实训模拟操作难度的难度。

(三)老师教学理念未及时更新。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就业,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不复杂,一些老师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对高职学生来说可以不用学习,或者仅仅是有所了解就可以了,因而根本谈不上公允价值会计下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事实上中小型企业融资难,也正是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不能公允地反映出企业的市场价值,我们的学生在这些企业仅仅是记账、算账,不能很好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有用的信息,导致我们的学生在企业中的地位不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

四、公允价值会计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改革课程体系及内容。基本素质、基本能力课程模块,培养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素质。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其目的是学生系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核心能力,教学内容中要把公允价值会计中需要运用的职业判断知识根据高职学生的就业市场需求分析,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设置有别于本科和中职教育,在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教学上“够用”即可,但绝不能放弃。专业拓展能力模块,要开设资产评估、会计职业判断课程案例、ERP沙盘模拟实训、金融等课程,培养出学生的职业判断意识和掌握一些具体方法。

(二)更新会计教学理念。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的转变,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环保产业在我国飞速的发展,必然会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更大的舞台。教师要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要求,使用目前經济环境下的高科技思维来重构会计教学结构及理念,培养出来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不能与中职的学生一样仅作一名记录者,而应当成为一名合格的计价者。教师理解了会计计量是会计的核心,理解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不可阻挡,教师掌握了这些最新的知识,才能重视公允价值会计下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实践教学中。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会计模拟实训教材的建设,实训教材的编写要有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提供合理的素材,要适应目前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公允价值假设、计量中的职业判断模拟出实训情境,并在项目实训、课程实训,综合实训中分阶段予以体现。加强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分散,教师现场实习指导困难,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结合企业的经济环境对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进行合理的指导。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实训基地容纳会计学生实习的有限性,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一定非得要大型企业,而在于基地企业类型的齐全,会计服务机构也是非常理想的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 潘瑶.论公允价值应用中的会计职业判断 [J].财会通讯,2015(1),

[2] 陈强.高职会计教育中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9)

作者:锁琳

公允价值会计论文 篇3:

浅谈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的关系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逐渐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新经济环境,积极参与国际市场,我国多次进行会计准则改革,以促进我国会计国际趋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会计准则显然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适度趋同、合理调整已成为会计改革必然趋势,更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新会计准则中,与公允价值相关的内容被放到了减值会计中。二者的有机结合,使资产减值状态更好判断,为全面分析减值价值提供了计量方法与依据。本文将针对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的关系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公允价值 资产减值 会计 关系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与经济制度,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对原有会计准则做出了改革,其中最大亮点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广泛采用,合理明确了公允价值确认和使用原则。很显然公允价值的引入,为资产评估与计量及资产变动都带来了影响,提升了财务报告可用性。当前经济发展中金融工具越来越多,传统计量方式已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公允价值广泛应用是国际会计趋同的必然,是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间既有联系也有一定区别,二者有机融合,能够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

一、公允价值会计

公允价值会计八十年代后被广泛应用,二十一世纪公允价值被融入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准则中,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就将公允价值最为初始的计量。公允价值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公允价值会计与其他会计信息关联性强,通过分析能了解到:投资收益、变动损益,这些信息对企业经营管理有着很大帮主。FASB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资产价值减少企业要报告损失,因为会计核算中这些损失会对企业净收益造成影响,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如资产价值上升,同样要报告得利,因为这些得利会提高企业净收益。这种核算计量方式,实现了财务报告与市场的对接,提高财务核算准确性,提高了市场反馈速度,这些报表信息动态的反映了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动。如市场环境不稳定,财务报表损益数据波动幅度大,说明企业面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大。因此,企业应调整债务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规避风险,避免陷入资不抵债的绝境。

二、资产减值会计

资产减值会计是指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账目价值,而在会计上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核算被称为资产减值会计。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基础是决策有用理论,基于这一理论资产减值会计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能为决策提供依据,辅助企业经济活动开展,有别于传统历史成本计量。这种模式财务信息更具前瞻性、先进性、可用性、可比性。传统核算方法中侧重考虑历史成本费用,以成本为中心来计价,而资产减值会计则以利润为中心。这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及管理决策都有着很大帮助。资产减值会计中确认标准是:即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等等。不同标准适用范围不同,对应的确认方法不同。我国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两则两制发布中首次融入了资产减值会计。二零零七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更是成为了最大亮点,有效增加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真实性、可比性。

三、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的关系

从公允价值会计属性及计量方法的分析中可以知道与资产减值会计都属于一种“价值观”的表现来看待财务信息。二者结合为财务会计构建了一种新理论框架,提高了会计信息可靠性与可用性。新会计准则下,资公允价值融入资产减值会计,实现了“成本观”财务报告模式转变为“价值观”财务报告模式。该模式基于决策理论,所以产生的财务信息能为决策提供依据,是企业经济活动特定分析要素。通过分析了解利润具体存在,就能够在经济活动开展前,进行动态调节,降低投资风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内容都扮演着统筹总体的角色,能为预估利润提供参考。而从计量方式来看,二者都是对资产价值进行估计,都用到了三层估计技术。如从计量步骤来看,从资产减值会计中可以看到公允价值思想。二者计量步骤都是:先评估,后计量。这种计量方式提高了财务信息可用性,所能反映出的信息可靠性更高,预防了资产高估对企业经济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了决策失误率。在这种模式下,不可靠计量将不计入资产。因此,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的计量相对理智,二者计量对象都具有综合性特点,能起到负债评估作用。这对于企业负债结构调节有着很大帮助。企业负债结构影响着企业资产价值、利润、运营实力、盈利速度等多个方面。适度负债能提高资产价值,帮助企业快速筹集资金,解决资金问题。但如果负债结构不合理,易出现主权资本无法承受的附加风险,将直接给企业收益造成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下,倘若企业经营状态差,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将面临破产。而利用这些具有预估性的財务信息,则能通过调节债务结构的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减轻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使企业能合理把握负债尺度。另外,二者交易主体规定相同。从二者定义中不难看出,都突出了交易自愿性,并对双方交易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合理保护了交易双方个体利益。此外,二者对于时点价值的处理上存在共性,都对特定日期进行了阐述。因此,不论计量方法,计量理论,计量对象上二者间都存在一定共性和联系,合理将二者进行融合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这二者间不仅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想要提升财务信息使用价值,优化财务报告,使二者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就要正确认识差异与共性,处理好二者间关系。从前文分析中可以知道,二者交易主体规定相同,但显然侧重点不同。公允价值对市场因素考虑更多,因为公允价值影响因素多,其中市场因素影响力最大。而资产减值会计重视利润与成本。此外,二者计量逻辑不同,虽计量方式存在共性,却基于不同理论,公允价值对市场价值考虑多,而资产减值会计基于计量主体资产理论。二者对财务信息及市场因素的判断方向不同,所以计量基础不同。公允价值会计流入流出量都进行了预期,计量建立在经营假设基础上。而资产减值会计则围绕交易活动,属于经济活动的提前减值会计,建立在交易假设基础上。资产减值会计比公允价值会计目的更明确,内涵性更强。另外,二者性质不同,所以表现形式不同,资产减值会计信息更具体,而公允价值更笼统,信息更多元。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际会计趋同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想要适应国际经济环境,融入到国际分工中,就要积极走国际会计趋同路线。合理运用资产减值会计和公允价值会计,正确认识二者差异与共性,优化我国会计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于永生,卢桂荣. 公允价值会计、市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辨析[J]. 财会通讯,2014,01:66-67.

[2]李永鹏. 论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的协调统一[J]. 财会月刊,2013,09:10-12.

[3]王京. 浅谈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的有效应用[J]. 财经界(学术版),2014,09:205-206.

[4]杨继红,杨敏灵. 浅析公允价值对资产减值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14,03:334-335.

[5]西庆莹. 浅析资产减值会计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互补和冲突[J]. 管理观察,2013,08:184-186.

作者:周勋

上一篇:品牌建设分析论文下一篇:耳鸣医学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