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的公允价值论文

2022-07-03

摘要:产权与会计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进行产权的界定与保护时,需要以精确的计量为基础。基于此,本文针对产权保护和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性以及关联性进行分析,并就会计经济后果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属性选择的问题进行阐述,利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检验,来探究产权会计观的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其经济后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基于会计的公允价值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基于会计的公允价值论文 篇1:

基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下的对公允价值计量再认识

摘 要:本文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通过对公允价值内涵的进一步剖析,进而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比较,得出公允价值运用的优缺点;同时,本文探讨了公允价值与我国会计准则的结合,并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公允价值;国际趋同;企业会计准则

近年来,IASB和FASB加快了对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趋同的速度,主要表现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和运用范围的规范方面。为此,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趋同且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之前的会计准则相比,这套新准则体系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主要体现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债务重组等项目上。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本人重新审视和理解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

一、公允价值的再认识

(一)公允价值的内涵

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而在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计量”。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于某一交易或事项,在活跃市场中,独立参与交易的双方在交换资产或者清偿负债的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自己对于市场信息的掌握情况和各自预期的价格,最终在双方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达成一致的金额

(二)与历史成本的比较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一直作为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即对资产负债进行初始计量之后,不再根据其市值的变化进行后续计量,这无法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造成相关性较弱,进而影响到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实质上历史成本只是对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真实反映,缺乏预测性,难以准确及时反映企业现在和未来的价值。相比之下,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三)优点与局限性

在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不断创新涌现的背景下,公允价值因其真实反映交易实质的优势,在金融工具的核算和金融市场的监管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以市价为基础,能够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进而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分析企业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做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公允价值虽然能够提供相对及时、客观的信息,但它却不能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原因在于公允价值是以市价为基础,而活跃市场情况复杂多变,造成公允价值的取得和确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会造成估价成本过高、估价出现偏差,因此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缺少或者不存在相似交易的情况下,通过估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方法来确定公允价值,为管理当局和利益集团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创造了条件,这也加大了公允价值的监管难度,降低了可操作性。

二、公允价值与中国会计体系的结合

在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我国06年新颁布的准则的一大亮点,其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准则中适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改善了我国会计计量主要局限于历史成本的局面,适应了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和业务发展需要,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应充分考虑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第一,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由于公允价值有时需要估算,这就对会计人员及相关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而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存在会计信息质量与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尚不完善、资本市场运营不规范、监管体制不健全、公允价值的运用缺乏实践经验和指导等问题,因此还不具备全面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条件。所以在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趋同的过程中,要清醒认识到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面临的内外部制约因素。

三、公允价值在我国准则中应用前景和几点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已经迈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步伐,今后还会加深趋同的程度,因此国际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得影响我国准则的发展。我国的客观环境要求,在会计准则趋同过程中不能盲目扩大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范围,因此新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问题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中国应主动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使IASB能够顾及到到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以提高我国准则趋同的契合度。公允价值更多的反映企业现在和未来的价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但是又具有较高的估计性,对此建议在国际趋同的背景下,财政部门和监管部门制定出公允价值计量的标准,并在实施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操作示例和应用性指南,同时加强对公允价值相关指标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和列示的监管力度,以此来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S].2006.

[2]葛家澍.關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7.

作者:林晓龙 纵雅婷

基于会计的公允价值论文 篇2:

基于产权会计观的公允价值计量及其经济后果初探

摘 要:产权与会计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进行产权的界定与保护时,需要以精确的计量为基础。基于此,本文针对产权保护和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性以及关联性进行分析,并就会计经济后果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属性选择的问题进行阐述,利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检验,来探究产权会计观的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其经济后果。

关键词:产权;会计;经济学;资源配置效率

引言:公允价值的概念早在上世纪就应用在无形资产的计量当中,并随着经济与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而得到完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是一种在会计理论界以及实务界都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并成为产权保护方面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会计实际是具有社会性质的。产权包括对所有物的物权、债权以及知识产权多种因素,在界定产权实现保护时,必不可少的就是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手段。

一、会计经济后果和资源配置效率属性选择

会计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在会计的信息也会产生深刻的社会经济后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会计信息的外部性,会对会计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要承担着较大的经济后果。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会计信息产权进行严格的界定,而界定的过程也确定了利益的相关性,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是不可忽略的基础习惯问题,必须要保证这些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并且根据科斯定理,确定产权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以此将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影响内部化,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效率和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都能够在会计信息引导下得到全面的发展。确定会计经济后果和资源配置效率属性以后,还要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检验。

二、产权保护和公允价值计量

(一)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产权是一种在法律形式下的对经济所有制关系的制约,产权的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以及处置权利等。但是产权由于其具有实体性、可分离性以及流通的独立性,也导致了产权会受到侵犯和威胁。保护产权工作就成为维护财产安全,保障既有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以知识产权为例,知识产权是一种通过人类的脑力活动而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这种权利包含有版权和工业产权两大类,一旦知识产权被侵犯,那么脑力劳动的成果就被不法分子所窃取。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基础,产权得到保护,社会才会焕发创造力,社会资源才会得到有效的利用,并且产权保护也是工业、农业等现代化发展的保障,基于产权有效的保护,科技创新者才能积极地进行知识、技术的不断发展。

(二)公允价值和产权保护之间的糅合

公允价值是一种市场参与者进行有序的交易价格,这种价格的本质是对于“事实”的反应。所以公允价值与产权直接具有共通之处,他们都是在经济的环境之下,与价值相关的因素。产权与会计,其核心都是计量,计量的优化不仅帮助产权受到保护,还是得经济发展变得合理高效。在公允价值的影响之下,市场价格才能尽可能趋同于真正的竞争价值,所以利用公允价值作为参照基础,建立起合理的会计计量系统,就可以有效地实现市场参与者进行商业决策和经济活动提供参考,进而保护产权。

二、会计经济后果和资源配置效率属性选择

会计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在会计的信息也会产生深刻的社会经济后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会计信息的外部性,会对会计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要承担着较大的经济后果[1]。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会计信息产权进行严格的界定,而界定的过程也确定了利益的相关性,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是不可忽略的基础习惯问题,必须要保证这些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并且根据科斯定理,确定产权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以此将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影响内部化,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效率和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都能够在会计信息引导下得到全面的发展。确定会计经济后果和资源配置效率属性以后,还要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检验。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检验

想要具体的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就要对其的价值进行相关性检验,公允计量属性不仅关系到会计要素的基量,也会对会计期间财务状况造成影响,最终对会计准则落实和实施情况造成影响。

(一)研究假定

在展开具体的研究以前,从价值和资源的角度入手,虚拟经济的资本市场必须会和实体经济保持一定的价值相关性,从微观层面来看,价值相关性的具体体现就是上市公司拥有股票的价格和披露会计信息的关联性。实际上,价值相关性并没有具体的、明确的定义,其中大部分学者在分析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时,都是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为核心,以相关准则指定为根本目的,展开分析和研究。在确定研究假说中得出了几点假说,具体内容如下:假说1:认为由新会计准则所生成出来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更强。假说2:旧会计准则所生成出来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更强。假说3:根据新会计准则编制出来的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信息之间的价值相关性较强。假说4:根据新会计准则编制出来的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信息之间的没有价值相关性。

(二)研究方案

根据以上假说内容,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模型,对相关性展开具体的研究,由上可知,会计信息的价值性也就是决策实用性的具体表现是会计信息和股票价格之间关联性,因此本文采用的研究模型是为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利用公司财务报表中的会计盈余信息和净资产信息等内容,利用回归模型进行有机结合。针对上文中的假说内容,采用价格模型对假说1-2条进行检验,同时采用改进后的收益模型来验证假说[2]。本文假设数据主要来源于2017年中上市时间在8年以上的上市公司,将其中存在财务数据缺失得公司去掉,最终得到956个样本公司,综合考虑公司的整体发展情况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情况,将这些样本公司划分为两组面板数据,并且按照划分成前后四年的对比数据,对新会计准则实施运行状况进行处理。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还将变动损益为零的上市公司剔除在外,最终在回归模型中的样本数据为643家公司。

(三)具体结果

在对具体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且对两组数据样本结果记性了对比,通过具体的数据对比后,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在实施后,上市公司的利润和公允价值的合理运用上的相关性较小,也就是说,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发展情况的影响较为有限。而回归结果的验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提出了四种假说,因此实证验证也分为了四个部分,根据具体数据可知,无论是新准则还是旧准则都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但是和旧准则相比,新准则的盈余反应系数较大,但是账面价值系数较小,由此可知,投资者认为新准则实施后,财务报表之间的相关性提高,投资者对利润的关注程度也有了较大提升,因此对账面价值的关注度有所降低。而在收益模型的回归结果中,能够看出新准则中的盈余和股票回报的相关性较高,其中系数也会随着下降,综上所述,假说1的内容得到了证实。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对对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展开检验活动。而在假说3-4的验证活动中,采用价格模型对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检验,和上述检验内容相同,都是采用固定的效应模型判断具体的回归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公允价值信息的变动,能够引起公司资产账面价值调整的变化。而在采用价格模型进行验证时,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因此可知,假说3的内容得到验证,也就是说: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信息具有着较强的价值相关性。

总结:综上所述,在进行会计核算中公允价值计量时应用到产权保护工作时,将二者相结合,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为了解决会计计量的属性研究时所遇到阻碍的有效手段。在进行会计计量变动历史发展的归纳时不难发现,会计计量属性是在多种相关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经济计算与方案規划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俊梅. 浅谈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J]. 统计与管理, 2017(6):91-92.

[2]王新华. 会计核算中公允价值计量应用问题初探[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23):150-151.

作者:逄明

基于会计的公允价值论文 篇3:

基于产权视角的公允价值会计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性研究

摘 要:文章从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出发,通过分析公允价值会计与产权理论、公司治理与产权理论的关系,归纳出公允价值会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公允价值会计的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 公司治理 产权 相关性

一、公允价值会计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公允价值会计的出现对资产计量和资产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历史成本一直是计量的主要模式,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社会中相互分割的市场正在走向世界一体化,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其高度相关性,在新世纪及未来的会计计量中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公允价值将会计反映从静止的观点转向了运动的观点,更加注重未来、现金流和价值。因此,在实行公允价值会计后,现金流将成为反映企业管理能力的最重要指标,由此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将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二、公司治理的内容和实质

公司治理是指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主要包括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的关系,这些利益关系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业绩。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使企业的管理者在利用资本供给者提供的资产发挥资产用途的同时,承担起对资本供给者的责任。利用公司治理的结构和机制,明确不同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权力、责任和影响,建立委托代理人之间激励兼容的制度安排,是提高企业战略决策能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管理的大前提。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度中最重要的构架。现代公司制度区别于系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或称所有与控制的分离,从而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狭义地讲,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这样一些问题。因此,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企业所有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抽象概括。

三、基于产权视角的公允价值会计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性

1.公允价值会计与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由于产权的价值是不断变化的,且在产权的价值计量、记录过程中,采取的会计标准、方法和程序都会对其价值大小的计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产权的价值计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会计的实质就是对产权经济价值计量、记录的制度,在实践中,产权在会计核算上反映出来的账面价值与实际的经济价值很难取得一致,这也是产权在不同主体间进行交易时很少根据会计账面价值计量,而需要对产权进行重新评估的原因。

产权功能是指产权制度所产生的社会功效。产权之所以具有特定功能是因为人是有理性的,每个人都以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产权的设置、界定、安排、变更等活动可影响人的行为,最终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产权功能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总结,概括地说主要有资源配置功能、外部性内部化功能及激励功能。公允价值计量体现了产权制度本质要求,因此,选择公允价值作会计计量基础对产权功能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与公允价值会计。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是指在产权清晰界定的情况下,产权主体趋利避害的本能,促使其在价格信息的引导下,将其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到能带来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领域。企业是多种要素投入者通过契约连结起来的集合体,投入要素计价的多少决定了其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地位,此外,各要素所有者都希望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采取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影响会计信息的产生。在诸多的会计信息中,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之上的会计信息是被认为最具决策相关性,企业各种利益相关者都可得到公正、准确的会计信息,为其投融资等各种经济活动提供决策依据,而国家也可得到同样的经济信息,使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的制定更科学合理。

(2)产权的外部性内部化功能与公允价值会计。外部性是指个人在追逐私利的过程中给他人或社会带来的正数值的或负数值的经济效应,例如工厂排放的烟尘可能会给周边环境带来污染。传统经济学认为外部性的治理应引入政府干预力量,对外部性生产者课税或给予津贴,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产权经济学认为: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也就是说,通过产权的界定或明晰,可使外部性内部化使个人经济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转变为对自己的影响,从而产生激励,最终达到节约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而产权的明确界定是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功能的关键所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产权的界定与明晰,从而对实现产权的外部性内部化功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计量手段对于产权的界定与明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会计计量过程中,如果企业的资产已严重贬值,而该企业仍采用资产形成时的历史成本来计价,企业的利润将会虚增,企业的税收将会增加,经营者的奖金将会提高,与此同时,债权人的风险将会加大,股东的利益将会受到侵害,从而导致事实上的产权不清。

(3)产权的激励功能与公允价值计量。产权的激励功能表现在: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通过产权的界定和安排,可以使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从而激励个人在为自身利益努力的同时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产权的激励功能对现代企业内部产权制度安排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企业一般采取股份公司形式,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离,经理阶层对经营权的控制越来越强,股东对企业重大决策的权力不断弱化。复杂的产权结构形成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及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代理人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可能会造成对委托人利益的侵犯,因此要建立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有成本的,为了节约监督成本,并使监督者施行更有效的监督,通常采用解聘、接受、激励等监督措施。而激励是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能提高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的措施。而企业价值的计量与公允价值的计量密不可分。只有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上的企业净利润,才是公平计量剩余索取权的正确依据;也只有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上的剩余索取权,才有助于产权激励功能的有效发挥。公允价值与产权制度的根本要求内涵一致,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的计量基础不仅体现了产权制度的内在要求,而且有助于产权制度的改进及产权功能的实现。

2.公司治理与产权。产权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因素,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提供制度基础,它是公司治理结构得以构建的理论前提和逻辑前提。公司治理是企业产权安排的具体落实。

(1)产权制度是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企业的产权安排是由股东股权和企业法人所有权相结合而形成的双重權利安排。股东通过出资而享有股权,企业拥有全部股东出资而形成的法人财产权,这种双重的权利构架已经体现出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关系,使得合理配置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构建权力制衡机制成为必要。这就决定了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必然性。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又为股东股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有效行使提供了组织保障。产权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是要素所有者相互交易产权的结合体。公司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契约治理,是以契约的方式,规范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治理它们的交易行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公司治理的关键就是要在不同的企业参与人之间合理配置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和调整,是以清晰的企业产权安排为基础的。没有清晰的产权安排,就没有有效的公司治理治构。只有在产权清晰且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剩余索取权的最大化,股东才有可能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机制来约束经理人员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监督董事会的履职情况。外部市场体系也才有可能发挥其治理作用。因此,公司治理本质上是明确产权关系的契约,公司治理的功能就是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配置控制权与收益权。

(2)产权制度是决定公司治理绩效的基本因素。产权制度是产权关系的制度化,是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界定、组合、调节和保护的一系列规则。产权制度具有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提供激励、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帮助产权主体在经济交易时形成稳定的预期等功能。一个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产权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公司治理结构。即公司治理是有关公司所有权安排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在既定的产权制度下,通过在不同的企业参与人之间合理配置所有权,使它们有明确的权责利,做到各司其职,各行其权,各尽其责,各得其利。从而使彼此相互协调,相互制衡,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公司治理绩效。

(3)产权制度决定公司治理机制的形成。产权制度减少的不确定性和激励的功能决定了公司治理激励机制的形成。确立或设置产权,即确定和限制了人们的选择结合,这使不同的主体拥有不同的、确定的权利,从而使人们的经济交往环节变得比较确定,更能明確自己和别人的选择空间。确定产权是权、责、利一体的确定。产权的界定,确定了行为主体的权力、责任和相应的利益,使其有了稳定的收益或收益预期。产权的重要功能就是激励功能,界定了产权的边界和主体,主体就会有努力的动力,就会有稳定地获得与其努力程度相一致的收益预期。这样产权主体才会为产权的权能行为承担责任,并且努力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产权的约束功能决定了公司治理的约束机制形成。产权约束功能就是降低交易费用的功能,产权的权能空间的有限性,确定了产权主体的选择结合,限定了其作用空间;产权利益的有限性在保证产权主体实现其应得利益或利益预期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不可以得到不该得的利益,如果他超越自己的利益边界,就是侵权,他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通过合理配置企业产权,明确不同权利主体的权利和责任边界,使它们的权利与风险相对称,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衡,从而构建起公司治理的相互制约权的主体是谁,所有权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如何。该层次的产权安排形成了不同性质的股东以及不同性质股东持有的股份。

3.公允价值会计与公司治理。通过分析产权、公允价值会计、公司治理的之间关系,可以看出,公司治理问题的本质就是产权问题,而公允价值会计对产权具有界定和维护作用。因此,通过产权这条纽带把公允价值会计与公司治理这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公允价值会计有利于实施完善的公司治理模式。

四、完善公司治理,促进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建议

1.明晰企业产权,优化股权结构。股权结构的改善是公司治理的关键。适当的股权分散和股东类型的多元化,可以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从而确保公司利益不受侵害。而产权的明晰界定有助于降低会计政策选择的随意性,避免基于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发挥公允价值会计的激励约束和资源配置功能。

2.健全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各种内部和外部监督手段,以合理的市场和制度安排,激励和约束经理人员。合理的薪酬制度是确保经营层能够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机制。应建立起对经营者的股权激励制度。约束机制是用于限制或制约经营者不利于股东或公司利益的不当行为的一组制度或规则。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从而接受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绩效考评,抑制以公允价值计量为手段的盈余管理动机。

3.完善企业的决策机制。必须要建立相关的制度,使决策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对企业的决策活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评价,有助于正确评价决策者对企业的贡献和造成的损失,有助于明确决策者的责任,有助于积累经验和教训。首先,要明确不同利益主体在治理结构中相应的位置和权责。投资者是企业内部主体之一,要切实强化股东会的职能,对股份公司而言,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中的地位要强化。强化董事会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经营者的权益主要通过合约来加以明确,在合约中应体现经营业绩优先原则,注重企业长远发展利益原则,企业家才能充分发挥原则及责权利对等原则。其次,利益主体在决策中要各司其职,在一些重大会计事项的处理上要严格把关,这样才不会使公允价值会计的实现偏离其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张健.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与实践探析.财会通讯,2008(6)

2.宋理升.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科技与管理,2010(1)

3.杨惠敏.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研究,2000(6)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北京 100022)

(责编:吕尚)

作者:刘 兵

上一篇:数据背景下学校管理论文下一篇: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