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含义论文

2022-04-30

摘要:本文开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学习单”的含义,随后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围绕着语文课堂中“学习单”的应用展开了讨论,具体内容涉及“学习单”的特点、构成和设计流程,希望可以为语文教师提供帮助,使高效课堂的打造成为现实。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含义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含义论文 篇1:

大数据时代生物学案例教学开发策略之变革

摘 要 叙述了大数据主要包含数据量大、技术新、价值大三个层面的含义,分别引起了能力、方式和思维三方面的变革。笔者从生物学案例教学开发的角度着手,依据大数据三方面的变革,提出了三种符合大数据的案例开发策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对比分析、辨别真伪的能力,实现个性化的培养。

关键词 大数据 生物学 案例教学 策略变革

1912年4月15日,载有1 500人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沉没,而这艘巨轮曾号称“永不沉没”和“梦幻之船”。船长在没有分析恶劣天气、检修游轮的状况下,只凭借多年经验和对巨轮情况的盲目臆断,就贸然在黑夜下的冰山之间穿行,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可见,没有对隐性数据进行建模以及分析便进行决策,就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结果。大数据时代之前的教育就是在这样一种可怕的情形下进行的。传统的教育往往是,教师凭借以往的经验,便将那些自己隐约觉得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成绩的教学策略引进课堂,然后通过一次次地实践,验证自己的猜想。但是,这些教学策略是通过改变哪些条件来影响课堂教学的呢?这些教学策略真的很重要吗?教师却是不得而知。在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的获取不再是依靠经验或者是结果性的评价,而是依赖于过程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及学习的分析。这无疑将引起教育的重大变革。笔者旨在从案例教学的视角出发,尝试阐述大数据引起的案例教学开发策略之变革,从而使其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1 大数据时代的变革

何为“大数据”?《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行动计划》对大数据的概念做了较全面的概括:大数据有三层内涵:① 数据量巨大、来源多样和类型多样的数据集;② 新型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③ 运用数据分析形成价值。从这三层内涵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分别引起了三方面的变革:能力变革、方式变革和思维变革。能力变革是指在数据量巨大,真假数据杂糅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发展出辨别数据的好坏真伪、制定正确决策的能力;方式变革是指从事工作和学习的方式从以往的“靠经验”“凭想象”转变为“靠数据”;思维变革是指思维形式变为通过数据分析挖掘价值而不是挖掘结果,再将价值应用于其他相关方面,“不是因果性,而是相关性”。

1.1 大数据时代引起的能力变革之一:对比分析、辨别真伪

对于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变革,印度教育科学家苏伽特·米特拉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提出:教育是一种自组织行为,孩子们可以无师自通。基于这种自组织行为,苏伽特分析,“只有三种最基本的东西在今后的大数据时代是学生要用到的和必须学习的:第一是阅读,第二是搜索,第三是辨别真伪。”在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面对着信息量的爆发式增长,数据成了唾手可得的东西,但同时数据好坏、真伪性的辨别也成为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面对形形色色的原始数据以及各种别出心裁的数据“包装”,如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把握大数据的大方向,便成为大数据时代人们追求的“大能力”。

1.2 大数据时代引起的方式变革之一:用数据说话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曾大胆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世界许多现在单纯依靠人类判断力的领域都会被计算机系统所改变甚至取代。”用数据说话成为大数据时代的标志。即便像教育这种依靠经验进行的活动,在大数据时代也将变得准确化和清晰化。大数据时代的云技术以及网络平台完全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记录每个学生点击、重复的次数以及阅读时间的长短来收集数据,然后再聚合、分析全体学生的行为数据,从而了解全体学生的思维状况,由此让学生的思维由“模糊”变“透明”。美国教育部在2012年10月发布的《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就是旨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学习分析。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呈现的将是越来越清晰的世界以及越来越透明的自己。

1.3 大数据时代引起的思维变革之一:相关性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最早洞见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的数据科学家之一,他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将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它将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将进行三种思维变革:“首先,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其次,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最后,不是因果性,而是相关性。”所谓相关性,大体上就是指,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不是再走通过样本分析得出结论,再运用结论进行评价或者决策的老路子,而是走推陈出新,通过分析全体数据直接进行决策的新路子。举个例子来说,人们在浏览淘宝网页时,网站有时会根据以前购买过的产品或者经常浏览的店铺,而推荐类似的产品,这便是大数据相关性的运用。

2 案例教学概述

2.1 案例及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一般说来,案例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 真实性。案例必须取材于实际生活或工作实践,不能凭空杜撰。(2) 完整性。案例的叙述要有头有尾,构成一个完整的情节。最好带有戏剧性的冲突。(3) 典型性。挑选的案例要能代表某一类现象或事物的本质特征。(4) 启发性。案例说到底,还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案例中问题的设置要带有一定的启发性,拓宽学生思路。(5) 时空性。案例在编写时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

“所谓案例教学既是以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并写出有关案例报告;它与案例为本的课程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案例教学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 明确的目的性。案例教学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而进行的。(2) 客观真实性。这里主要指的是案例的客观真实性。(3) 结果多元性。“案例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和条件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在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呈现多个答案,这也是案例教学的特色之处。(4) 突出的实践性。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思考,自主决策。(5) 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教师主要负责编写案例,组织讨论,调整气氛以及最后的总结。(6) 较强的综合性。案例教学不仅内涵丰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复杂,并且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多种能力,如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等。(7) 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 过程的动态性。案例教学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就是过程的动态性,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互动成为常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随处可见。

2.2 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的意义及缺陷

案例教学起初源于法律专业和MBA专业,对于学科教学来说,案例教学的应用算是教学的一大突破。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案例教学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注重学科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性。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案例教学也能够起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然而,在大数据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数据和尖端的网络技术平台,仅仅具有这些优越性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大数据理论指导下,探寻出新的有效的案例教学开发策略,进而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优秀人才,成为当下摆在教师面前最值得深思和关注的问题。

3 大数据变革在生物学案例教学开发策略上的应用

3.1 基于大数据量,开发猜想型案例,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辨别真伪的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生活在一个被数据信息包围的世界。数据量呈指数形式增长,量大类多,并且各种数据信息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如何快速检索、分拣出所需要的信息,如何辨别信息的好坏真伪,成为人们高质量生活和学习的必要条件。因此,提高学生对比分析、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也变得格外重要。

什么是猜想型案例呢?猜想型案例并不是指教师依据教材的相关知识,凭空臆造的案例。因为案例具有真实性的特点,随意杜撰的“案例”便不能称为案例,只能算是教学例子。由于现有技术尚不完善,某些微观物体或现象还不能够被完全展示或者解答,专家、学者便依据实验现象或结论构想出新的模型,解释其原理,与此同时,他们的言论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猜想型案例便是依据专家、学者猜想出的新模型或言论而编写的。传统教学强调答案的唯一性,猜想型案例因为理论尚不完善、结论多元化,并且饱受争议,一直以来是一线生物教师教学中的“雷区”,许多教师在教授这方面内容时,经常是一笔带过。而在大数据时代,猜想型案例却有着传统案例不可比拟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中,猜想型案例可以将不同科学家的猜想(包括已经被科学验证为错误的猜想)罗列,接着进行对比分析,甚至优化,从而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对比优化、辨别真伪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恰恰是大数据时代所更加需要培养的。

例如高中生物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中,介绍了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流动镶嵌模型到目前为止还是在大量实验结果基础上的比较符合科学依据的猜想。在探索细胞膜结构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还提出了许多其他猜想,诸如三明治模型、单位膜模型、晶格模型、板块镶嵌模型、脂筏模型等,其中有些已经被证实为错误的猜想。教师在讲授这节课的时候,完全可以将几种模型的作用机制编写成案例材料,简单提供一些背景知识,让学生对几种模型是否符合科学依据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判断哪种模型是优势模型。即使最后学生不认可流动镶嵌模型,而认可其他模型也没有关系,关键是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3.2 基于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开发主题型案例,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由于大数据时代云技术以及网络平台的发展,教师完全可以根据网络课程中学生的点击次数、时间长短、浏览次数、停顿、内容正误甚至表情变化等内容来判别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内容,将学生的综合水平与全体学生进行对比,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个性化培养是大数据时代的整体趋势。

研究发现,案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恰当。学生对于案例题材的偏好是由案例题材的科学性、知识性、新颖性、兴奋性四个特点组成。案例题材的科学性以及知识性是必备条件,一般案例都具有这两个特点。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一个班的学生运用同一个案例,而每个学生个体知识广度不同,兴趣视角也不同,这就使得案例题材新颖性以及兴奋性的特点很难得以实现。在大数据时代,网络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许多网络平台可以根据个人平时的浏览足迹发现个人的爱好点,进而推选出相关的内容供其浏览。同样的,网络学习平台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学生的个人爱好点。教师需要做的是开发符合不同学生口味的不同主题案例,并将它们运用到网络教学当中,供网络学习平台推选,从而满足案例的新颖性、兴奋性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3.3 基于相关性原理,开发相关性案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教师也追求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来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但这种知识迁移是基于结果上的迁移,不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传统的案例教学遵循着“提出案例——设置问题——讨论解决——得出结论——拓展升华”的步骤,在得出结论之后,将结论或者原理迁移到其他的案例之中,便算是实现了知识的相关迁移,学生们习惯了先得出结论或者答案,再将结论应用到其他案例中。这种方式与其说是知识的迁移,不如说成知识的运用。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依据相关性原理,我们需要的是基于案例自身的迁移,基于案例产生的价值而导致的迁移。这就需要教师从案例自身寻找价值的相关性,在不得出结论的前提下实现知识的真正迁移。

为更好地阐述观点,笔者在这里举一个运用相关性原理进行迁移的例子。高中生物学必修二的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孟德尔的两个遗传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大多数教师在教授“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节时,会通过生物学史内容进行案例教学:运用资料提出问题,重现孟德尔的实验结果,针对实验结果提出假说,通过测交法验证假说,最后得出结论。再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其实这两个定律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维系它们的就是假说演绎法。也就是说孟德尔在研究这两个定律时,运用了同样的实验方法。这对生物教师有什么启示呢?生物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完全可以在学生了解了第一个定律的实验过程之后,在不讲解实验方法、不得出结论的情况下,紧接着抛出第二个定律的实验问题,让学生依据两个实验之间的相关性,自主设计实验过程,提出假说,提出测交方法,真正实现以案例为依据而进行的知识迁移。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方式尚不完善,更何况基于大数据理论的案例教学,广大一线教师在尝试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积极启发,耐得住性子才能得出成果。

4 结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疑会给改革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也会为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但是新的未必是好的,我们要牢记鲁迅的警告,对一切理论,不能再走同意——解释——宣传——做戏的老路,教那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改革的王道。在接受大数据理论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寻找理论中适用于教育的内容,依据这些内容做出相应的变革,从而构建教学的新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陆璟.大数据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 2013,(09):5-8.

[2] 魏忠,何立友.大数据:开启面向未来的教育革命[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0):15-17.

[3]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著,盛扬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 靳玉乐.案例教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卢琳琳 邵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含义论文 篇2:

“学习单”导学催生高效语文课堂的策略

摘 要:本文开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学习单”的含义,随后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围绕着语文课堂中“学习单”的应用展开了讨论,具体内容涉及“学习单”的特点、构成和设计流程,希望可以为语文教师提供帮助,使高效课堂的打造成为现实。

关键词:学习单;助学单;语文教学

实践结果表明,在语文课堂上对“学习单”加以利用,不仅能够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供动力,传统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学生被赋予自主学习的权利,这与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不谋而合,由此可见,本文所探讨课题具有较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 “学习单”的概述

“学习单”指的是教师以学情、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系统分析的方式,所设计出的导学材料,其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展开自主学习。对作为教学主体的“学习单”而言,要想充分发挥其具有的作用,关键是根据学生情况加以调整,“学习单”的内容,通常包括“预习单”“助学单”和“检测单”,其中,“预习单”的内容以温故知新为主,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的方式,对知识的本质进行初步感知,做到查缺补漏,“助学单”的内容则集中在思考、交流和探究等方面,学生可以在“助学单”的引导下,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开展课堂活动的作用,自然因此而得到了充分发挥,“检测单”的作用是通过拓展和练习的方式,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二、 语文课堂中“学习单”的应用

利用“学习单导学”模式展开课堂教学,关键是“单”,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单”的设计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现阶段,仍旧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学习单”的重要性,所设计“学习单”的合理性、科学性自然难以得到保障,“学习单导学”模式在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方面的积极作用,无法充分地显示出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保证教师对“学习单”具有准确认知是关键。

(一) “学习单”的构成

“学习单”往往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因此,了解“学习单”的构成很有必要,高中语文课堂所适用的“学习单”,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分别是:课前预习、学习目标及方案、课堂反馈与延伸。以人教版语文新教材第一单元为例,教师在设计“学习单”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内容:首先,课前预习。由于教育部的编写意图是青春的体验和思考。那么我们在学习单预设时要在经典作品的启发和引导下思考青春的内涵、青春的责任等。但部分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忽略了提出明确要求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将浏览教材内容视为预习,这样做往往无法充分发挥出预习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对“预习单”进行设计,保证所设计“预习单”,满足难易适中、新旧知识有效对接的要求;其次,教师应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将课堂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交流預习情况,另一部分要激发学生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养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格。以达到课堂反馈的效果。

(二) “学习单”的特点

1. 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学习单”所呈现学习内容及过程,不仅需要与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相符,还应当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相适应,提出该要求的原因如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活动具备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特点,这对高效课堂的打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问题性

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仅仅依靠教师对知识进行传授,通常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面,在设计“学习单”时,教师需要严格遵循问题原则,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将知识问题化;其二,将问题探究化;其三,将探究层次化。将富有层次性的问题作为引导,帮助学生整理自身思维,最终达到强化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 活动性

在“学习单导学”模式中,形对应的是“单”,神对应的是“活动”,因此,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应当是充分发挥“学习单”的导向作用,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依托,高效、有序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应尽量做到灵活多样,适合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活动,包括讨论、阅读、辩论等,另外,教师应将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进行有效结合,杜绝将“学习单”设计成“提纲单”或“习题单”的情况发生。

4. 可操作性

作为学生开展课堂活动所依托的主要载体,可操作性是“学习单”必须具备的特性之一。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单”时,应当做到从实际出发,对学习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活动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预设,另外,还应当以所设计活动内容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和水平为参考,以此来保证所设计“学习单”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

(三) “学习单”的设计

1. 制定学习目标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遵循“文道合一”原则,突出学习的重点。“文道合一”要求教师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制定明确且重点突出的学习目标,将语文知识与思想教育进行结合。例如,在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时,教师可以制定如下学习目标:其一,感受作者通过“贝尔曼”这一形象,向读者传达出的人性美;其二,了解精神支柱的重要作用,上述学习目标不仅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更满足与高中生认知水平相符的要求。

2. 设计“助学单”

“助学单”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对教学难点进行分析和突破的任务,一般来说,“助学单”所遵循的设计原则可以概括为“从扶到放”,其作用是保证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获得相应的体验与感悟。以《社戏》一课为例,教师首先应制定学习目标,再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助学单”,例如,“品味写景佳句”所对应的活动方案,应为“阅读课文,品析佳句,分析作用”,而“理解中心思想”所对应的活动方案,则应当是“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由此可见,在对“助学单”进行设计时,有以下几方面内容需要教师引起重视:其一,始终将达成学习目标作为核心;其二,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高中生普遍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应保证所设计问题难度适中,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另外,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习惯和兴趣为依据,突出所设计“助学单”的针对性;其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沉闷、枯燥的课堂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兴趣,还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抵触心理,在应用“学习单导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将侧重点放在“如何使课堂变得更加多样化”的方面,合理应用科学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使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成为现实,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围绕着“童年”,完成写作练习,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童稚生活。

3. 重视课堂反馈

无论是对语文还是其他学科而言,练习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设计“检测单”的目的是保证课堂反馈与延伸的有效落实,因此,教师应将课堂延伸点作为基础,结合教学内容,完成对富有拓展性、层次性的“检测单”进行设计的工作,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研究表明,课堂反馈的作用,主要是强化基础知识、巩固教学内容,以高中阶段所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为例,在学习小说体裁的文章时,教师应将课堂反馈的重点,放在学生对小说环境、人物、情节所对应内部联系的分析与掌握方面,在学习边塞体裁的诗歌时,课堂反馈的重点,则应当放在学生对诗歌所描述战争生活、家庭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认识上,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变革观念的关键是存在适合的载体,变革教学模式也是如此,作为融合了探究、自主及合作理念的教学模式,“学习单导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加快了课堂变革的速度,另一个是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对高效课堂的打造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杨飞.合理运用导学案,提升语文学习效果[J].小学教学参考,2016(7):61.

[2]赵翠花.依托学习单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Z1):98-100.

[3]祝芳华.高中语文“活动单导学”模式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4):22-23.

作者简介:

程佳,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作者:程佳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含义论文 篇3: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对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简述了信息技术、素质教育的含义,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信息技术对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素质教育;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对目前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能力的有力工具和形式。

一、信息技术和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概括地说,信息技术是指能扩展认知信息功能的技术。具体地说,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交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系统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地应用,是促进教育现代化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信息化,发挥其功能与作用,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二、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1999年党中央提出了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的目标;2000年国家教育部提出要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并决定从2001年起,用5年到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2、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全新理念的课程,它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教学基础,又延伸到通信、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综合应用技能教学,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它以提供大容量教育信息载体为特征,担负着开拓视野、搜索资料、统计数据、归纳结论、带动各基础学科知识整合,是一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工具学科。

3、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是创新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清晰规范,形成的基本素质是学生研究、探索活动的基础;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基础学科知识整合,能够促进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发展,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标。

三、信息技术对素质教育正面推动作用

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角色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材;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自我发现。培养科学观、创新观;教材内容的科学重组与创造性地使用的空间变大。而信息技术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学习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信息;以最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习惯的方式处理信息。这个作用,是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殊优势,构建起有效的呈现、传递、处理信息的新型教育模式。

1、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死板、枯燥的模式,使传统的教学产生立体感、动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信息技术制作出的课件,通过模拟、动画、重放等手段来进行教学,可激发学作者简介:顾莹芸。工作单位:江苏省兴洪中学。学科:信息技术。生学习的兴趣,能因材施教,人人参与;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齐动,使学生思维能力产生质的飞跃,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死板、枯燥。

2、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对学生科学观念等不足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并非仅停留在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上,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会用现代化工具与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具有强操作性和面向未来的信息教育,让人在应试教育的壁垒中看到了素质教育的未来,也让严重脱离现实的基础教育找到了贴近现实的支撑点。同时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导他们热爱科学,与计算机交朋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进而激发起对真理和科学的追求。信息技术科学越发达,越有利于计算机的普及,越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深入开展,同时也促进了其他科目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彼此是相辅相成的。

3、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21世纪的重中之重,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点。而创新能力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其本身的特点,在教学中给我们提供了较大的思索空间,使我们能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及方法,科学地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中,大胆设计和创新多样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在创新中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他们形成适应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素质。

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技术活动的教学,因此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先对各项教学活动的内容进行分析,以便在充分理解教学活动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并相信学生有自主尝试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操作,鼓励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应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主,把信息技术当作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教师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启发与思想,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顾莹芸

上一篇:数学课外作业有效设计策略论文下一篇:新课改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