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生物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生物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对于生物教学的探讨也越来越多。本文从树立全面素质观、探索适应生物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提高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对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课程改革生物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程改革生物教学论文 篇1:

转变高中生物教学理念,适应高中生物课程改革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深化改革时期。新课改给我国教师、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教师更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适应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及时发现生物教学中的问题,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方式,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激发兴趣,提高能力。本文将就高中生物现阶段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可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生物 教学途径

在高中生物新课改的背景下,生物教学方式和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式也随着其改变。高中生物新课改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生物核心素养,可以自主探索生物知识和现象。在实际情况中,教师也为了这一教学任务正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学科教学能力,希望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体会实验设计以及实验成果。本文将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出发,探讨有效策略。

一、教师改变传统的生物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生物教学的教学目标已经由引导学生提高生物能力转变为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生物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自身的生物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思考自己在课堂中的教学过程。同时,新课改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有合理的沟通和合作。在实际情况中,教师也应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尊重学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生物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等等。尤其是面对高考学生时,教师更应该坚持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提高生物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明白生物实验、生物现象的学习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主动从生物核心角度出发,考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的具体应用。以上则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二、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更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利于学生日后参加题型多变的高考,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生物知识,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生物实验活动。因此,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应该实施探究式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兴趣来进行探究式问题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参与在课堂中的生物实验过程。这样,学生在生物教师的引导下,可以通过认真观察发现生物实验中的问题,进而思考答案,提高探索能力。例如,在进行“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章节的实验活动时,教师可以贯彻落实探究式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如叶绿素的分布情况等等、酶在光合作用中的角色等等,然后讓学生去自主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不告诉学生具体的实验设计过程和探究过程,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这些过程。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发挥好教学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生物知识的引导和帮助。最后在学生进行总结实验过程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简明扼要地说出自己的实验成果。从这些步骤来看,生物教学活动更注重的是实验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做好与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沟通工作,不能把学生带偏,要让学生体会正确的实验道路并学习生物知识。

三、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高中生的学业繁忙,不能过多兼顾多门学科,因此兴趣就变成了最好的引导者,可以给予高中学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根据生物教学内容与全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生物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问题的过程。新课改要求构建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例如,教师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沿着生物学家的探索道路进行思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由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成果,感受生物学家在发现生物现象时所遇到的问题和现实阻碍。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如何假设生物学问题的呢?然后让学生主动去考虑如何解决问题、推理答案。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过程,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能力。

四、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采取多元教学评价模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较为单一,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是教师评判的标准。但是在现代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过程中、做题过程中可以被鼓励学习。同时,教师应该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评价来激励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评价在生物课堂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重视学生的生物创新能力,让教学评价更加公平。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去学习状态,可以让学生提高在生物学习中的自信心,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物学习效率和做题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新课改教学任务,教师首先就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积极适应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利用有效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生物实验、生物现象的具体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王合民.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2019.30.031.

[2]邵俊玲.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生物教学设计.2019.30.061.

[3]王立强.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OL].学周刊,2019.30.081.

作者:李植

课程改革生物教学论文 篇2:

新课程改革下生物教学的实施对策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生物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对于生物教学的探讨也越来越多。本文从树立全面素质观、探索适应生物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提高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生物教学 对策

素质教育是一次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能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直接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中国梦”的实现。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我们要贯彻落实新课程目标。对此,笔者就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下的生物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生物教学应树立全面素质观

中学生物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素养、拥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并有着一定创造性的才能。因此,在新课程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讲解《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科学文化素质

教育要面向未来,从未来需求看,科学教育要把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科学思维等放到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样重要的位置。科学方法旨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设计构想、整理分析的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思维旨在体现素质教育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要求。

3.心理素质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心理素质教育: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对知识的创造和创造者的思想品德、人格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②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与生物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利益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二、探索适应生物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

1.构建好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定要制定得全面、恰当。所谓“全面”,是指在文化科学、身体技能方面指明学生需要达到的水平,在思想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指明应通过哪些内容或活动培养哪种能力或品德;所谓“恰当”,是指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教学目标。

2.重视学法设计

在教学设计的同时进行学法设计,这是生物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结合生物教材,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环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运用自学法、讨论交流法、知识整理归纳法来指导学生,做到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

3.优化教学手段

在选择教学手段时,教师要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传统的教学媒体,如实物、标本,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观察的能力;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所以,在选择使用教学媒体时,教师一定要从素质教育出发,从有利于学生参与出发,把各种教学媒体有机地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三、提高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依靠全体生物教师的努力,因此,提高生物教师的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1.增强生物教师的事业心

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关心爱护学生。教师的爱是一种高尚、博大的“教育爱”,在一定程度上,爱学生就是爱教育。

2.重视继续教育

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二是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三是培养教师教学的自觉意识。这样,教师就可以轻松应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教师要参与教科研

教师参与教科研的好处有三个:第一,教师可以进一步掌握教学规律,了解教学发展的新动向;第二,教师可以养成经常反思自身教学活动的习惯;第三,教师可以从中学到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因此,生物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夯实教学基本功,成为德才兼备、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这样,生物教学才能为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

作者:曾晓平

课程改革生物教学论文 篇3:

新课程改革下生物教学过程中的换位思考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都在寻求最适合学生、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教师除了以往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以外,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惑,思学生之所难,料学生之所错,想学生之所忘,为学生之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师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 新课改 换位思考 生物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成长和生命化课程大力推进,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是那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将适合时代发展的新理念和教学的终极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呢?

过去的教学方式过多地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繁、难、偏、旧”,学生习惯了老师满堂灌,疲于应付成堆的知识点和习题。新课改理念所提倡的探究性教学,给了学生明白书本中知识点来龙去脉的机会,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扮演着“教”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另一方面以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内容,扮演着“学”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求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要将此两种角色集于一身,还要能灵活转换,进出自如。换位思考的目的是求得与学生的思维“同频”,从而在行为上发生“共振”。换位思考的能力可以说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是教师在生物教学中灵活进行换位思考的必要措施。

一、想学生之所想

课堂上,学生如果能提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想法,那自然很好,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他们的见解及想法往往藏于心中不愿表达出来,或来不及梳理清楚。此时教师就要能根据他们的表情、动作或只言片语洞察其心理,及时地探测和巧妙地点出他们的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想法上的沟通。例如:在讲酶的特性——专一性时,学生们联想到化学里的催化剂,两者究竟有何区别?我就顺着学生们的思路例举了化学催化剂MnO2的作用,并和他们一起思考:MnO2作为化学催化剂,可催化截然不同的反应;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只能催化蛋白质这一类物质的分解,不能催化其它物质的分解。结论很快得出,学生对酶的特性——专一性的认识也就很深刻了。

二、解学生之所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显然,“解惑”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生的“惑’,若不及时消除,必将影响他们对概念及规律的理解,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习的障碍。学生的惑往往是朦胧的、难以言表的,这就更显出教师“解学生之所惑”的重要性。有时,学生的“惑”极富想象力,也可促进教师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述基因突变时,课文中的一段内容:“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不可能传给后代。”学生对此不甚理解。这时我启发并和学生一起从已了解的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和具体的概念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体细胞中的突变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复制时发生的,由于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因此一般不能传给后代。但生殖细胞的突变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的,因为分裂后形成的是生殖细胞,就会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后代。

三、思学生之所难

在处理学生所“难”时,教师总喜欢唱“独角戏”,即使语言慷慨激昂,解难的方法十分巧妙,课堂也只会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学生则成了旁观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扮演学生的角色,成为学生的化身,才能体察他们的困难所在,然后和学生一起化难为易。例如:关于细胞的有丝分裂,涉及的名词较多,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起来很困难。如果设计成问题形式,就不会那么难了。如:通过有丝分裂1个细胞变成2个细胞,染色体数为何不变?染色体复制后,两套染色体怎样才能分别移动到细胞两极呢?等等。在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探索总结出化难为易的方法,并适时进行归纳总结,克服学生对问题的畏惧心理,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料学生之所错

一般来讲,课堂上教师应该是“真理”的化身,其一言一行均应是正确无误的。但有时可故意错学生之错,给学生一个意想不到的“纠正”老师错误的机会。例如:在选择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材料时,教材提供的实验材料是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什么不用植物或动物其它组织的细胞呢?为了使学生弄清原因,我故意弄错,认为植物或动物其它组织的细胞也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群情激昂”地帮我纠错,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把握更加清晰而深刻。

五、想学生之所忘

有人说生物学知识一学就懂,一丢就忘,生物学科的确有许多内容要强化记忆。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明明课堂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识点或例题,在考试中,怎么还有许多同学出错呢?此时教师应该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些内容容易遗忘,遇到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以学生身份出现,和他们一起回忆、识记、联想、推导、验证,一起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六、为学生之所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舞台,也应是学生的舞台,要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这种表演中来,教师就必须在课前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学生来说,只有引起学习兴趣,才能学好一门科目。生物作为一门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实验是其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实验,在实验中亲眼观察到千奇百怪的现象,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强烈。知识的成功获得,问题的顺利解决,在心理上都会给学生以成就感、满足感和愉悦感。

教师还应到教室的空间位置去换位,也就是说,教师要坐到教室的不同位置,以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在课堂上音量、音调、讲课节奏、板书方位、字体、图示布局是否恰当、准确,使之更加适于学生的需求,努力从各个方面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小燕.教学中教师换位思考的几点尝试.中学生物教学,2010:3.

[2]吕朝阳.教师基本功之一——“心理换位”中学物理.2000:55-57.

[3]姚洪平,刘彩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读与写杂志,2008. 8.

[4]莫盛秋.试论教学中的换位思考.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作者:仝炜

上一篇:地方高校工商管理论文下一篇:养老保险难题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