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改革生物化学论文

2022-04-23

医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是“化学”与“生物”两门课程之间的学科交叉与结合,是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21级高级助产学本科学生为例,就学情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措施,以期为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课程教学改革生物化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课程教学改革生物化学论文 篇1:

林科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为了使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社会及地方经济对林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项目组开展了林科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在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尝试,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为应用型林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生物化学;林科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在当今我国高等林业院校的诸多专业课程设置中,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可以为这些专业的后继课程如:《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野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为不同专业的学生从化学本质上认识生命现象打开了一扇窗。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对专门人才的需求,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物化学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在林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生物化学是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而本校林科类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林业相关行业从事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产业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生物化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能为中心来调整教学目标,以社会生产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来改革教学内容、以实验实习、科研项目为依托来加强实践教学、以加强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创新教学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让林科类本科人才成为现代农林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

由于该类专业学生的课程门数多、学业负担较重,生物化学课程课时偏少。项目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专业特点,对本校林科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使得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把握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根据课程章节之间的内部联系,将整个课程内容分为八个章节,分别是蛋白质化学、酶化学、核酸化学、生物氧化、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和核酸代谢、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学合成,章节基本覆盖了生物化学的核心和难点内容,能适应林科类专业对生物化学课程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首先,牢固树立“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理念。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并将多年科研经验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尝试将课堂精讲与学生课后自学有机结合,在课堂上进行学法指导,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教学理念的提升。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力求做到师生互动。

2.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为生物化学课程前后关联紧密,所以每次讲授新课之前,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回顾上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既能让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又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可利用提问式导入的方法,例如,在讲糖酵解之前,可对学生提问:“为什么短跑后会感到小腿酸痛,而过一段时间,这种酸痛感又会消失?”在讲脂肪酸的分解之前,可对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左旋肉碱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它的生物化学原理是什么?”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讲解一些生物化学重要的理论时,适当加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在讲解蛋白质二级结构时,给大家讲烫发的生物化学原理;在讲蛋白质沉淀时,给大家讲豆腐制作的生物化学原理。

3.教学方法的改进。《生物化学》课程的授课采用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不断完善课件使得很多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在蛋白质合成这一章采用了动画演示,教学效果较好。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例如在讲代谢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时,采用板书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将启发式教学应用到授课过程中,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完生物体内DNA的复制过程后,让学生思考体外进行DNA复制的过程(PCR反应),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并进行验证,让学生对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及其应用有更深刻的了解。

三、学法的指导

在讲解绪论章节,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化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全面调查并结合自身对课程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全面理解,重点记忆,前后联系,融会贯通;重视实验,提高动手能力;關注学科发展前沿。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每个部分提出具体的学习方法并进行学法指导,如对于代谢的学习,建议学生从细胞定位、反应历程、能量计算、代谢途径的特点及生物学意义、代谢途径的调节控制部位等方面进行掌握,并指导学生进行重要代谢途径的总结及记忆。

结语

根据我校林科类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了教学内容,形成了明显的教学特色,编写了适合本专业学生使用的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植物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物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学法指导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接受度和认同度都比较高,学生不及格率和重修补考率逐年降低。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养成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为林科类本科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志科.农林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9(2):106-108.

[2]肖強.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野下的地方民族院校林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120-122.

[3]张劲,裴高峰,梁昇鸿,等.“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3):56-58.

[4]图雅.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47-47.

[5]王艳君,陈盛.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生物学杂志,2012,29(5):100-103.

[6]李文丽.《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科技资讯,2009,(20):185-185.

[7]隋昌海,王琳.浅谈《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改革方案[J].科技资讯,2015,(10):193-193.

[8]陈丽华,曹可生,马威,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体现[J].广州化工,2016,(4):162-164.

[9]杨祝.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生物化学课程改革探析[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09):31-31.

[10]郭彩华,吴永沛,杨国亮.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1):92-96.

[11]梁树才,常陆林,李先佳,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生物化学课程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129-131.

[12]董彩虹.《生物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3):202-204.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Biochemistry Course for Forestry Specialities

LI Jing,REN Mei-rong,JIA Lu,YU Jin-de,CHEN Yu-hui

(Life Science College,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224,China)

Key words:biochemistry;forestry specialities;teaching reform;teaching practice

作者:李靖 任梅蓉 贾璐 余进德 陈玉惠

课程教学改革生物化学论文 篇2:

高级助产学本科专业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医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是“化学”与“生物”两门课程之间的学科交叉与结合,是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21级高级助产学本科学生为例,就学情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措施,以期为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学情分析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右江民族医学院2021级高级助产学本科(下称高助本)专业一年级学生,高助本学生生源良莠不齐,且绝大部分为文科学生,少数为理科生,知识背景差距大,很多学生对化学及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基础非常薄弱,比如羟基、遗传密码子等的概念很多学生都不甚清楚,这给授课的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生物化学名词多且难记,知识体系庞大,各种代谢途径涉及多步化学反应,过程错综复杂,知识点多,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学生多为“00”后,“0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是经济全球化,所以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包容,乐于尝试新事物,刚接触大学课程的学习,充满了好奇,但进取心相对不足,自控能力也有待提升;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与医学实践联系较弱,学生容易萌生不知道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的想法,这就使的很多学生对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医学类学生中一度盛传这样一句话:生理生化,必有一挂。可见在学生心中,生物化学课程知识相对比较难掌握。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的灌输式教育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课堂相对比较沉闷,学生参与度不佳。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消化就显得非常地困难,所以很容易对学习产生疲劳,失去探索生化知识的兴趣,变得消极怠慢。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助本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也随着改变,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学时被一再压缩,因此出现了教学内容多但课堂学时数少的矛盾。通过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教学时间变长,教学空间变大,学习资源也更加丰富,具体操作是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策略。线下课程开始上课之前,要求授课老师要认真备课,准备完善的课件,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讲授主干内容,为学生构建课程框架,并融入课程思政。而线上课程则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元素,如丰富的精品课程、视频动画资源、电子书籍等等,具备一定优势。学生可根据情况来灵活的进行课前课后的学习。线上教学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思考分析的能力要求更高。另外学生点名也可采用网上签到的形式进行。课后PPT在线上传,方便课下学生查阅。线上线下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的选择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难易程度。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多思考多总结,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变换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讲授,同时结合授课效果进行及时地调整。具体到高助本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应考虑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如在PPT中采用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生动化;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典型案例教学法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分析过程中,进而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具体操作,如在给学生讲解糖酵解内容时,可将糖酵解过程及主要知识点编写成歌曲,同时可激发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编曲写词的热潮,促进学生记忆。

四、考核方式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教40条”第12条款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明确规定: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和学习效果,如可利用雨课堂的相关功能,通过线上签到、教学视频观看时长、作业和章节测试等各种形成性评价来监测每个学生在学习每个章节内容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郭鹏女,张静漪,韩小梅,齐长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12):97-101.DOI:10.13398/j.cnki.issn1673-260x.2021.12.022.

[2]秦余香.高级分子生物学技术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144-145.

[3]楊受保,许婷.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6,36(02):78-80.DOI:10.16169/j.issn.1008-293x.j.2016.11.018.

[4]张翠翠,尹莲梅,陈娟.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盐化工,2021,48(06):130-131.DOI:10.19465/j.cnki.2095-9710.2021.06.057.

作者:韦志琼

课程教学改革生物化学论文 篇3: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摘要】生物化学课程是高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是生命科学研究中非常基础、前沿的部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本文通过分析我校食品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具体措施等方面探讨生物化学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建设,进一步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校食品专业生物化学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

【关键词】生物化学  课程教学  改革  实践

【基金项目】本科教学工程“双真教学”课程(群)建设项目(2017jy64),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项目(gxgnfx201902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08085MH263)。

前言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是从生命化学与物质代谢角度研究物质构成组分的化学结构与生物体内的代谢规律的基础科学,同时,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理论成果与技术方法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与核心学科。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深入,对一些抽象的问题较难理解,主要原因在于生物化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理论较为枯燥、课上较难将抽象的概念简单化等等。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生物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授课教师需要对生物化学课程中改革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认识,并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来制订相应的对策,保证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生物化學课程知识。

1.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生物化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掌握生命活动中重要组成成分——糖、脂、蛋白质、酶、核酸的结构和性质,了解维生素、辅酶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内分子水平上所发生重要的代谢反应有较深入的认识,熟悉其中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同时对生物体内的各种反应的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此,改革教学方式需以问题为导向,结合生物学探究性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的生物学科学素养。优化的课程培养方案围绕实际生活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合理取舍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块。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翻转课堂形式,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和多媒体、互联网平台等教学手段,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培养认真、严谨、创新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科学探索精神,同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生物化学研究的兴趣,满足科研、事业、企业、医疗等用人单位需求。与此同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需深入挖掘生物化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化课堂需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其科学人文精神,重点强化科学素养、创新意识、人文关怀和生命健康教育,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2.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2.1突出重点,简化难点,巧用案例教学

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生物化学知识在学习时不仅要进行理解,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记忆[1]。因此,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感觉到该门学科的知识太过繁杂,且知识点较为混乱,因此,在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中,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而如何将繁杂的知识简单化与系统化,就成为了现阶段生物化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2]。任课教师在课程内容讲授的过程中,需要先对学生进行本节课重难点的概括与讲解,并指明教学目标及要求,在进行新课程讲解之前,要先对上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识主线,而课程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就是该条知识主线上的关键点。除此之外,在进行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提出相应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学生之间的互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对知识点的记忆效率。例如在进行静态生物化学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将结构及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蛋白质这一章,我们引入了“胰岛素”的教学案例,在这个案例中介绍了不同动物胰岛素的一级结构,胰岛素的变性与复性的问题,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加强了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结构相关知识的认识,加深了对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理论和维持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作用的理解。而在进行动态生物化学的讲解过程中,譬如通过对三羧酸循环(TCA)来展开教学,进而帮助学生理清物质代谢间的关系,实现学习效果的显著提高。我国自古就有“醋能医治百病”之说。基于近几年国内外对饮醋的热衷,及醋被隆重推出的降血脂、软化血管、减肥等保健效应都与糖、脂代谢有或近或远的关联,引导学生试图用糖、脂代谢的知识去解释这些原理:(1)饮醋与减肥。(2)饮醋与血脂代谢的关系。经对相关材料的分析,同学们得出饮醋之所以能达到减肥的效果主要是饮醋可促进体内TCA的顺利进行,使基础代谢加强,从而使体重下降。这一发现使同学们对体内重要代谢TCA有了很深的印象。进一步的探索发现醋被吸收后少量的醋酸可在肝脏中与CoA 结合生成乙酰CoA,大部分的醋酸与草酰乙酸反应合成柠檬酸,乙酰CoA和柠檬酸都是TCA的底物,它们的增多可促进TCA的进行,使葡萄糖燃烧完全,不会因营养过剩而转化成脂肪。在案例分析中同样发现饮醋降低血脂的可能原因是饮醋促进了三羧酸循环的进行,从而使糖、脂肪、蛋白质转化成热能散发,使血液稀释,血粘度下降,血流速度加快,从而使血脂成分得到改善。通过此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不但能用生物化学观点来解释醋对于人体的有益之处,从而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乙酰CoA是代谢调控的重要物质。因此进一步的延展性分析使学生对以乙酰CoA为中心的代谢调控有了更具体的理解记忆。

2.2教书育人,课程思政化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科学,它从分子、基因水平去探索平时肉眼看不到的世界,这个看似与生活遥远而又抽象的课程,其实每个人都能从中收获乐趣。当教学局限于书本,厚重的书本,繁多的文字很容易让学生第一眼就对生化失去兴趣。若在课堂中融入生活点滴就能使理论落地,让生涩的理论知识与生活接轨,一定程度上拉进学生与生化的距离,并培养学生一些思辨方法和思维习惯。生物化学教师作为引导者,应着重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打开一扇扇生化与生活相联之门,让他们领略此趟旅程的风景与奥妙,明白学习生物化学的真正意义,并能真正做到究其根,探其源,透过现象看本质,让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大力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在知识传授中注重强调价值引领,深入挖掘生物化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3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生物化学课程具有较高的理论性,知识量也极为庞大,因此,教师一般会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来进行教学,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较为枯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会因此而感到乏味。当前学生的思维都较为活跃,且具备较强的好奇心,因此会对填鸭式教学而感到反感,教学效果也就远远无法达到预期[3]。基于此,教师要加强对教学方式的改革,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采用“从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综合地、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课程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在不降低教学水平情况下使之以学生喜欢的面目出现、发展和深入下去。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全程引导和监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能动性,构建有效课堂。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有归纳总结、形象记忆、比较分析、编制口诀、实例分析、讨论互动等;在学法方面,在授课过程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并且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平台的利用,慕课、智慧课堂等新兴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育领域逐渐兴起。微信小程序、超星、中国大学MOOC平台等工具能够及时采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相关学习数据,通过统一后台帮助教师统筹管理线上与线下课堂。本课程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慕课资源,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同步教学,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指导学习,批改、点评作业。采用抢答、主题讨论、分组讨论、问卷、测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开展课堂互动交流。采用了“课前预留作业+课堂讲解+课后巩固提升”的“三部曲”方法,激发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增强师生深度对话、交流和共感。

2.4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不仅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而且对学生及其学习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课程学習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根据课程性质,设计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把考试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上,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科研素质。目的是为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做有益的探索。传统的课程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确定,忽视平时考核。这种现象在我校和其他高校中普遍存在。这种“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模式,忽视平时学习考核,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容易造成“死读书、读死书”。既不能准确反映教学质量和效果,也无法准确测试学生真实学习能力,更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的提升。鉴于此,我们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物化学课程评价中采用“小结+考试”模式,同时在期末考核中增加案例分析题分值比重,目的是为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通过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建设,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促进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永斌,金太成, 郭海勇, 等.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6): 82-84.

[2]张楷正,邹伟,边名鸿, 等.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农业工程, 2016(2): 105-106.

[3]李玉珍,肖怀秋.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 职教通讯, 2013(33): 23-24.

作者:陈静 王朝霞

上一篇:信息化建设下学校教育论文下一篇:生物医学图像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