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课课堂教论文

2022-04-20

摘要:艺术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因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和专业特点,有着实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独特优势。应充分利用本校资源优势,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遵循“概论”课的学科特点、课堂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以及学生的思想特征,探索富有艺术特色的课堂实践教学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社会主义课课堂教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社会主义课课堂教论文 篇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现状的生态学分析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要求系统内各因子间和谐共生、动态平衡。然而,当前某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却存在四大非生态现状:强调教师主体地位,缺乏师生间的信息传递;教学过程整齐划一,忽视学生所处生态位;班级规模过大,背离耐受性定律和最适度原则;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形成花盆效应。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构建师生间信息通畅交流的平台;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的差异采取针对性教学;充分利用各大媒介,形成合理的班级规模;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直面当前国内外现状并引导学生积极实践。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生态学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意味着教育要像栽培植物那样,尊重生态主体的内在结构,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让植物发芽、开花、结成硕果。现阶段常提到的“生态”,即生物的生存状态,它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及功能上的统一,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之意。教师、学生与课堂生态环境、课堂运行各要素之间存在各种联系,通过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流通,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培育具有高尚思想品德、正确价值判断及敏锐批判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然而,当前某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存在“不生态”状况:“满堂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流动不畅;“目中无人”,教师无视学生所处的生态位;“超大课堂”,背离耐受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言行不一”,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形成花盆效应等,这直接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未得到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非生态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缺乏师生间的信息传递

如果把课堂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那么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生态系统各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信息流动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机体的生存发展有非同寻常的作用。

相比其他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一)丰富和扩展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具有时代性,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不断完善,社会不断涌现的种种现象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丰富的教学资源。(二)及时消除师生间的信息不对称,包括一些不必有的误解。前社会存在一些不良情况让学生对社会形成误解,可能消减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但如果让学生把这些情况说出,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就会找出其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如何从负面问题找出正面解决方式。(三)便于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即时性总结评价。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的是入脑、入心,思想政治理论课良好的接受效果取决于接受主体——学生的复杂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活动、知识与经验水平和情感态度等。在课堂上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就是通过学生的言语进行。学生陈述的观点可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初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四)增进师生相互了解和师生情谊。从情感上看,大学生更加看重自己是个成人,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对社会深深关注又对现实心存不满。教师对学生观点的宽容,对他们心灵的关注,既能改进教师的教学,又会一定程度地提升师生间的亲密度。

但纵观当前某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基本上采取“秧田式”的座位编排方式,这从空间上凸显了教师居高临下的地位,片面强调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知识传播角色,造成课堂生态主体——学生生理与心理压力的增加,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生态系统的信息交流是多向的,其中学生应该是信息流的中心,物质媒介产生的信息、教师产生的信息及来自学生间的信息都会流向学生,学生在把这些信息过滤后,反馈给其他同学和教师。根据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85%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是讲授,只有30%的老师选择“经常”或“总是”引导学生讨论,保证讨论始终围绕主题进行。课堂生态系统内的信息交流是建立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础上的,这种生机和活力既源自课堂信息交流的通畅,又促进课堂信息交流的通畅[1]。

就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的讨论交流时,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完全认可。在回答“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让对某一问题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时,有48%的学生选择“有见解,但不发言”。还有少部分学生发言时,因观点与教师不同而起冲突,师生之间的信息互动出现断裂,造成师生间的交流不是观点的碰撞,而且是负面情绪的相互发泄,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影响学生对下一堂课的预期评价,某些学生会主观地直接根据一堂课教师表现和发挥情况对该教师下次课表现出延续性的先验评价,或钟情、或反感、或偏见等。负面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就非常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课堂互动缺乏驾驭能力或对学生的思维缺乏包容性,最终导致课堂沟而不通的现象。

二、教学过程整齐划一,忽视学生所处生态位

生态位(Ecologicalniche)的概念最早由Joseph Grinnel提出,又称小生境或是生态龛位。它指某个生物体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作用,包括与其他相关联种群的功能关系,以及与栖息、食物、天敌等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关系,世界上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

某些人认为思想政治教理论课的教学不过是在政治上和道德上纠正学生错误的一种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单纯地规范人行为意识的简单工作。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多采取大班、统一的教学模式,这严重忽略学生所具有的生态位。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学生除了有年龄、性别等基础生态位上的差别,在思维水平、认知方式、智力水平、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已形成的学习生活风格等方面存在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的可能性差异。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必须经过学生的自我筛选与过滤,获得其共鸣和认同,才能同化或顺应到其思维模式中。所以,大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历,已有的思维模式都会影响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与接受。一旦采取绝对固化的教学模式,忽视每个人所特有的生态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就缺乏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就难以入脑入心。我们不能忽略每个人所处的生态位,但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考虑到每个人的个性,按照每个人的特点组织课堂教学,但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尽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与感受。这样就能尽可能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的差异采取针对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或消除其他要素生态位存在的空位、错位、越位问题[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中必须重视部分学生的所体现出的“意见领袖”角色,他们所处的生态位对课堂教学信息流动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何谓“意见领袖”?它是指在课堂中对某方面有独特见地或对某一问题有深入了解,且对周围学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有“导向”影响的人。通常,“意见领袖”是学生群体当中的“活跃分子”,也是在学习能力、语言表达和综合才干等方面相对较出色的学生。在课堂信息传递过程中,他们在一定意义上对课堂教学信息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起着“中介”或“过滤”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这部分学生通常能较快掌握教学内容,能够较快地对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师个人教学状况做出评价。因此,实际上这部分学生通常具备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就集中体现为:这部分学生既可以对他人接受正确的课程内容观点和主流看法起到促进作用,又可以对虽然是客观、主流、正确,但相异于己的教学内容信息的传递起着潜在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他们对教师观点不认同,或者对教材内容不认同,包括对教师本人不喜欢,则都会在课堂内外对周围学生产生一定层面的心理暗示、渲染作用,阻碍教学信息流的通畅进行。

三、班级规模过大,背离耐受性定律和最适度原则

美国生态学家V.E.Shelford在1913年提出耐受性定律。他认为: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生态学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间才能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性限度的法则称为耐受性定律[3]。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的忍耐范围是有限度的,“过”和“不及”都是有害的,最适度的“度”是生态因子质和量的统一。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是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守的最适度原则。

伴随高校扩招而实现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班级规模不断扩大,而且由于某些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重视,认为只要按上级要求开设相关课程即可,而没有考虑过教学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即没有遵循耐受性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调查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通常是几个自然班组成的合班,一个合班的教学规模甚至最高达到300人。在湖南XX学院,虽然与其他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相比,规模不算大,基本上两个自然班或三个自然班组成一个合班,人数一般达到100人,但远远超过同校的其他课程上课规模。

在大班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管理课堂秩序,交流更倾向于程序化,教师很难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反馈与想法不能全面、及时回应。班级规模过大,超越最适度可能会带来三大后果:(一)班级人数越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越大,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群体,甚至会挑战课堂教学秩序,所以教育影响难以形成合力。(二)班级规模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结,班级越大,学生间的感情越冷淡,按照马斯洛的五层需要理论,就是学生难以达到归属和爱的需要。(三)班级过大影响成员间的交往模式,难以建立统一的努力目标和活动规则。有研究发现,当参与课堂提问或发言的学生比例达到25%~45%时,所有学生都会积极思考,如果过少或者甚至没有机会发言时,学生就不可能主动参与课堂[4]。

在某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看到一种现象,就是教室的前二排基本上不坐同学,学生挤在中、后几排听课。他们在课堂上几个人形成一非正式群体进行与课堂无关的交谈,或者单独在课堂上玩手机、看杂志、做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无关的事。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在课堂管理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保持课堂的安静就失去课堂的活跃,课堂的活跃又脱离教学的内容,这一尴尬境地与老师的教学艺术有很大关系,但课堂规模背离耐受性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脱不了干系。因此,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这一问题,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如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进行内化与实践,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外,还要靠学校层面的真正重视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切实保证合理的教学规模。

四、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形成花盆效应

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或微栖所,它在空间上有很大局限性;由于人为地创造出非常适宜的环境条件,人工控制湿度和温度,在一段时期内,作物和花卉可以长得好。但是它们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在下降,生态幅变窄,生态位下降。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料,就会枯萎甚至死亡。同样的,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群体或教育系统,使学生脱离现实生活,从书本到书本也会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

据我们观察,部分学校的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旧遵循“我打你通”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等都是预设的,严格按照预设进行教学。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将时事与新政融入教学中。另外,当今社会存在一些负面现象,如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等,这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如果在课堂中老师不能直面这些问题,或者对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时持回避态度,就将课堂人为形成一个“花盆”,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相脱钩。某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较好,能附会教师的理论,能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口头一致,但没有将这些理论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一旦离开这个人为的“花盆”环境,他们质疑学校所教的内容,难以继承我们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假定所有学生都具有相当程度的知识储备、掌握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前提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传授主体的具体传授行为起着关键作用。他对课堂教学情境与氛围的创设调控能力,对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为例,由于这门课的理论性较强,因此如果只谈理论,只讲概念,就会影响课堂效果。而一旦将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放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鼓励他们用辩证的观点思考、讨论,读懂理论背后的故事,了解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并适时地点拨,有助于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最后达成与主流价值观一致的共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课堂的概念不断延伸。如世界大学城空间、各种论坛、各种QQ群等都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在于能回答现实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摸准学生心思,跳出纠结于知识体系的窠臼,进行知识再创造[5]。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教师要有包容心,允许学生将自己不成熟甚至错误的观点呈现。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非常重要,他们要有尊严、有自信、有底气、有本事。只有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当中和观点的交锋中,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才能有相应提高,这样学生的思想不仅在“花盆”里能长势良好,而且放到社会的任意地方都能枝繁叶茂。

总之,借鉴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它需要考虑到信息流动、学生所处的生态位、教学规模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等种种因素。只有这些因素之间都处于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的状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67.

[2]熊晓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信息流”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9).

[3]曹凑贵等.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

[4]李方安,张良才.班级规模:一个不容忽视的学习资源[J].教育科学,2001(17).

[5]卢景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课堂的形成[J].教育评论,2013(2).

基金项目:2014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14B28)。

作者:邹连方

社会主义课课堂教论文 篇2:

艺术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实践教学探索

摘 要: 艺术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因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和专业特点,有着实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独特优势。应充分利用本校资源优势,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遵循“概论”课的学科特点、课堂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以及学生的思想特征,探索富有艺术特色的课堂实践教学方法。

关键词: 艺术院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堂实践教学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号)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路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必须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效果。艺术院校“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是指在“概论”课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以课堂为阵地,以理论知识为依据,以艺术类大学生的主体实践性活动为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主实践、自我提高为特征,充分挖掘艺术院校的资源优势,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实际,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与运用理论能力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它是艺术院校“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课堂理论教学相互结合、相辅相成,能更好地增强“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艺术院校“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独特优势

艺术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因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和专业特点,有着实施“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独特优势。

1.符合艺术院校“概论”课课程特点。

与其他综合院校的“概论”课相比,艺术院校的“概论”课有独特的课程特点。具有思想性、政治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交融之特点,既要求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有所提升,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但艺术院校大学生文化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对“概论”课不如对专业课重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取的。”因此,艺术院校“概论”课要强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课堂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融理论于实践,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适应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特征。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科类型及自身专业的特殊性,与其他普通大学生相比有着明显的自身特点。一方面,他们具有活泼开朗,思想更活跃,自我意识更强,表现欲更强,更富有创造性等优势。另一方面,一些艺术类大学生时事不够关心,存在“重专业轻文化”的思想。此外,艺术类大学生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都较强,他们不满足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喜欢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并希望自己参与其中。“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较好地适应了艺术类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注重提高授课的吸引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较好地促进“概论”课理论知识在艺术生中的内化效果。

3.充分利用艺术资源优势,操作性较强。

艺术院校“概论”课校园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是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实际、用亲身的实践经历理解和把握理论,指导自身言行,它们都是“概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这两种实践方式实施起来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实践经费不足、实践基地的缺乏及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等,这些困难导致学生难以广泛参与,时间上缺乏连续性。艺术院校“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能够突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具有易于操作、便于组织、费用不多、参与面广、覆盖面大等优势,能最快地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社会、思考现实。在运作模式上亦能紧密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的性格和专业特点,发挥艺术院校的资源和专业优势,使“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呈现出自身的特色。

二、艺术院校“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和规范性相结合的原则。

当前,多元化思想观念会给艺术院校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所以,我们务必坚持“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思想导向性原则,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不仅能客观全面地观察、审视自身和社会,还能更好、更快地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印证和深化理论教学成果,使知识体系向行为导向转化,使他们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实际问题,从而将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课堂实践教学的设计应科学规范,尽可能打通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和理论体系,从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到课堂实践教学设计、实施等都要有明确的安排,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体验性教育,注重情感体验、道德体验和专业体验的内化。

2.实效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实效性是“概论”课教学要实现的目标,也是衡量其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因此,艺术院校“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应注重解决学生的入耳、入脑问题,让学生把“入脑”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同时,艺术院校“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均须反映时代特征。任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把准时代脉搏,紧扣时代主题,紧密联系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了解和把握学生特点和需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课堂实践形式,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增强“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3.主体性和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主动探求学习的行为主体,从而强化教育教学效果。但由于一些艺术类大学生思想行为不太稳定,加之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在“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中应该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意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营造民主、宽松的参与氛围,以学生的专业和爱好为依据,以团队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教师应发挥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实践活动的引导者等积极作用,确保“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4.可行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艺术院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可行性原则,即要根据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专业特点、学校的资源优势、“概论”课的学时、资金等实际情况,构建切实可行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实现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另外,由于“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生活化、团队化、体验化,形式多种多样,自由度较大,教师必须注重“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系统性。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学校资源等方面出发,将“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学方式等系统整合,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学生知识体系建构。

5.覆盖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

覆盖性是指艺术院校“概论”课教师在组织安排课堂实践教学时,精心设计,全面动员,尽可能扩大参与面与影响度。但是,因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和表现欲强,且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爱好、性格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要针对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专业和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设计,有的放矢地帮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富有艺术特色的“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要使“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富有成效,关键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现有的实践教学条件。近年来广西艺术学院的“概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遵循学科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特征,尝试一些富有艺术特色的课堂实践教学方法,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使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文艺主题”讨论法。

“文艺主题”讨论法是广西艺术学院“概论”课课堂讨论的一种形式。与其他课堂讨论不同,“文艺主题”讨论法不是单纯地根据课本知识进行讨论,而是注重联系与文艺相关的主题,尤其是当前最新的一些文艺热点现象,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课本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使学生在“知其然”后更“知其所以然”。“文艺主题”讨论法关键在于,既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而开展,又要满足学生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比如,在讲授“第八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时,根据教学内容,我们设计了如何看待网络直播和网红经济?如何看待年轻人更喜欢过“洋节”的现象?博物馆热会继续升温吗?电视剧受众会更年轻化吗?传统文化会持续热下去吗?如何看待明星的失范行为?如何看待当前文艺创作当中的“缺钙”现象?如何看待文艺评奖的腐败现象?等等。针对这些文艺热点问题,让学生分组畅所欲言地进行讨论。在学生代表发言时,教师要观察发言者的表现及值得引起注意的观点,必要时及时调整学生讨论问题的方向。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观点进行小结点评,肯定学生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对讨论中出现的偏颇及错误认识加以剖析,引导学生更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科学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主题才艺展示法。

所谓主题才艺展示,就是在上课过程中让艺术类大学生以艺术展演的形式将“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形象地再现出来,提高学生上课热情,激发学生的听课欲望,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授课教师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艺术展演形式,比如让音乐类学生分组分别搜集整理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每个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阐述当时的社会背景、创作者及创作思路、作品的社会影响力等,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取其中至少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演唱或演奏。针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开展“珍贵革命历史资料片模拟配音”“每周要闻播报”及“毛泽东诗词配乐朗诵”等活动。针对舞蹈类学生,我们选取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革命题材经典舞蹈作品中的片段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代表进行舞蹈表演;对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以教材中的某些资料为依据创作剧本。用浓缩过的话剧、小品等多种手段进行自编自演,比如“再现抗日英雄光辉形象”,让学生代表们形象地再现赵一曼、杨靖宇等抗日英雄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的光辉形象。对美术设计类学生,可以让他们结合“改革开放的变化”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进行主题绘画和设计作品展,等等。这种“主题才艺展示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助于他们在展演过程中将对书本的感性认知不知不觉地转变成对理论的理性解读,将外化的理论内化于心,从而确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并在现实社会中自觉践行。

3.艺术案例教学法。

“概论”课的理性说教对于专业性较强、个性特征鲜明的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是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因此,为了提高“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广西艺术学院“概论”课的授课教师选用很多与课程内容相关艺术案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美术作品、舞蹈作品及艺术事件、艺术家的人生经历等。比如,结合徐悲鸿先生的《奔马》《放下你的鞭子》等绘画作品,给学生讲述徐悲鸿先生抗战时期在四川用他的画笔跟祖国人民一起战斗,战胜重重困难,为祖国抗战多次筹募售画的爱国事迹。这样就将“概论”课的基本理论与典型的艺术事件、艺术人物、艺术评论结合起来,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意境,使“概论”课紧贴学生的认知实际和情感实际,从而使其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让学生在艺术欣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不仅符合学生艺术审美的趣味,而且能激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宗兴.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03).

[2]宁夏,金慧.高职“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2013(03).

[3]曾玩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教學实践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0).

[4]陈卫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5).

作者:陆发玉

社会主义课课堂教论文 篇3:

加强过程性考核 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摘要:在大学生思政课程教学中应注重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加强过程性考核,发挥好考试考核的激励功能,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课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政课;考核评价方式改革;过程性考核

如何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给出了明确而系统的答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对照习总书记的工作要求,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要把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更加重视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提升是个系统工程,除了提高讲授的“亲和力”,形成引力,还需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形成与引力、拉力配合的推力作用。本文将结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从考核方式的改革及完善的角度思考如何贯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基本精神,进而打赢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攻坚战。

一、因事而化,“引力”与“推力”结合

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首要的任务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内容为王;其次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有到,什么原因呢?内容不适应他们的需要,主要可能是“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所以亲和力就差了,抬头率就低了。[1]只有精准把握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成长特征,主动对接大学生的现实关切和理论诉求,尽可能用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案例、话语体系和呈现方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道理讲清楚、讲透彻、讲鲜活,才能增加思政课的魅力,增强大学生获得感,把学生注意力从手机上吸引到课堂学习内容上来。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着互联网和市场经济成长的“95后”大学生,他们已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对个人未来发展是否直接有用往往成为用心学什么的判断标准,功利主义的倾向往往导致了学生们对思政课的偏见,认为思政课不是在学习知识、研究学问,而只是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情形下,不少高校思政课又都是采取开卷考试,学生可以抄书、抄笔记,所以过关还是非常容易的,结果可想而知。有些学生便不再重视这门课,认为没必要在此门课上花更多的时间,不但课下不复习,就是在课堂上,有相当多的人也不把全部精力投入进来。在课堂上,看专业书的、看杂书的大有人在,平时的作业,也有人从网上下载。[2]显然,考试考核的正向功能缺位是思政课课堂抬头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考试考核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形象地说明了考试可以有效形成对学生重視学习的杠杆作用。考核成绩优秀,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成就,这种“成就欲”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激励和压力互相转化,压力转化成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工作。现今在各级学校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中,考试成绩仍然是首要的评价依据。在高校,评优评奖、学生干部选拔、入党毕业选调等都与学习成绩挂钩。因此,学生对考试成绩是非常重视的。[3]学生要分现象的泛化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对考核成绩重视程度。近期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81名高校在校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5.4%的受访在校生承认自己向老师要过分。[4]有效的考试考核是提高抬头率的内生动力和推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和完善考核方式去激活学生主体性与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

教与学,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两个方面,需同时发力才能见到效果,因此,思政课的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一直以来就是思政课建设的重点之一。2015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中关于教学方法就提出了“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要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今年教育部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再次明确强调“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与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闭卷统一考试须集体命题,不断更新题库,提高命题质量。”由此可见,考核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提高思政课抬头率不可或缺的环节,增加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同时必须辅之以教学手段的改革,发挥好考试的激励功能,唯有推拉结合,形成合力,方能提高效果。

二、因时而进,从终结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

当前思政课的考试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有二,其一是结构比例设置不合理,过于依据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结果是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突击,死记硬背或抄抄写写通过考试;其二是考试评价方法单一及评价结构不完整。其实,思政课考试考核方式的这种缺陷在高校带有普遍性,因而也成为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近年来,不少高校已不断加重平时成绩的比重,更有甚者,在某些学科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已达半数以上。以中南财经大学为例,为督促学生平时用功,校方鼓励加大平时成绩在整个课程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涉及辩论、交流、研讨、论文等多个方面。往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部分课程的学生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本学期,该校超过50%的课程加大了平时成绩比重,有27门课平时成绩占到总成绩的60%。其中,《物理化学实验》与《思想道德与修养与法律基础》只看学生平时的实际操作和撰写的论文、报告。作为试点,该校金融学院本学期有12门课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以上。大二学生严林说:“这有助于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希望扩大试点范围,以便更好地惠及每一个学生。”[5]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认识到,高校课程教育方式应注重过程培养,平时成绩的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中南财经大学所代表的是高校正在进行中的过程性考核改革。所谓过程性考核,顾名思义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评价、给出平时成绩。过程性考核的实施,平时成绩与最终的考试成绩加权平均后作为本门课程的总成绩,颠覆了传统的期末比重过大,突出了平时考核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改变原来平时学习松散,考前才来突击的不良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平时分阶段不断地学习和巩固课程知识,有利于调动激发学生的平时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过程性考核的本质是对教学环节的完善和监督,强调了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内容及评价反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技能和学习态度的形成情况,结合过程性考核的结果,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能通过反馈,促进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很好地强化了对学生的日常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引导和督导。

思政课的过程性考核也已经起步,只是较之高校其他课程而言之节奏稍慢,这主要是受到思政课教师严重缺编、师资不足,教学班级普遍规模过大等客观条件的掣肘。根据2017年教育部组织的思政课大调查数据统计,班级规模超过100人的课堂占52.7%,超过200人的课堂占5.4%。有的学校思政课教师每周课时量甚至达到20—22节。[6]教师日常教学任务普遍繁重,一个期末考核的试卷在某些高校就要改1—2周时间,在此种状况下推行过程性考核,其工作量是教师难以承受的,是不切实际的。然而,转机就此出现,自从2016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迎来春天,师生比有了严格的新标准——1∶350,各地纷纷出台扩充思政课队伍的新举措,各校师生比明显提高。与此同时,现代教育辅助手段的快速发展,诸如课堂派等APP的开发,也为思政课的过程性考核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使之愈发地具有了实施的可能性。

因时而进的局面已经出现,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从终结性考核向过渡性考核过渡,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的改革正当其时。

三、因势而新,创新思政课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

注重过程性考核,不仅是学期考核比例的简单调整,更是考核评价方式的革新。过程性考核一般由学习表现、课程学习、阶段测评和综合测评四部分组成,考核形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课堂出勤、课堂讨论、课堂互动、课堂测验等。目前,不少高校都在探索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将期末考试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丰富了试卷考核、论文考核、调研报告考核等期末考试形式,增加了网络考试、实践考核、专题研讨、主题发言、课外自学等过程性考核的比重。[7]

因势而新,构建思政课科学、全面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既要遵循一般规律也要着眼于当前思政课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改革的趋向,心到重于人到。在以往平时成绩考核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考核平时成绩是以上课出勤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为依据,其中的出勤记录甚至占到了平时成绩的40—50%。当前,思政课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到心不到,虽然出勤了,却在课堂上写作业、玩手机、看视频、听音乐,课堂出勤并不能切实有效地反映出学习认真度。因此,需适时降低比例,不再成为学习态度认真与否的主要依据,占20%左右基本就可以了,而将诸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课堂测验、专题研讨、主题发言等这样反映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形式作为重要依据,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学习态度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这部分占平时成绩整体份额的50%。

因势而新,理论与实践考核并重。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现如今不少的高校已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的学时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如博物馆、纪念馆的参观,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正如陈宝生部长而言,“要引导我们的大学生学習我们党的基本理论。要把这种学习注入实践的活力,充分运用实践中群众的丰富创造。要和实践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理论是来自于实践,是能够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筑起一个‘同心圆’”。基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情形下,实践教学考核占课程过程性考核的30%左右,考核的内容包括考勤和实践作业的完成,如观后感,报告等,增强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重视度。

因势而新,传统与现代结合。随着信息时代飞速发展,借助于科研人员开发的高科技教育管理系,思政课考核方式完全可以借助高科技技术的现代课堂与教师授课的传统课堂完美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过程性考核。目前不少的智能助教系统都具备向老师及学生提供便捷的班级考勤管理、课堂测验、课堂互动、作业在线批改、成绩汇总分析、课件分享、在线讨论等服务,有效地成为思政课教师过程性考核的得力助手。例如麦可思智能提供课堂教学考勤、随堂表现记录、班级通知栏等班级管理等功能,能够自动记录每位同学出勤信息。正式上课前5分钟,教师只要将签到二维码放在屏幕上,学生通过扫二维码自动签到,系统自动记录学生签到情况并保存,迅速快捷,改变了传统大班课点名费时费力的状况。课堂派0秒收集作业,支持40多种文档直接在线批阅,且能查重,多维度快速了解学生作业情况,有效地杜绝学生网上抄袭作业的情况,节省了超40%教学时间。借助于高效智能教育手段与思政课课程过程性考核结合起来,与时俱进,让过程性考核方式更加新颖,更加严谨,更加切合当代大学生的需要。总之,借助现代教育科技手段,抓住今天思政课课程和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我们需要改变也可以改变以往平时成绩考核的简单方式,学习效果与学习态度,理论与实践并重。当然思政课四门课程也有所差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也要根据四门课程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过程性考核能够适应相应的课程,保证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仍然在路上。前不久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通过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是未来我国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思政课注重过程性考核教学改革更具有了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满怀信心,把握新的机遇,用足、用好、用活、用新课程考试与成绩评定这根“指挥棒”,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http://news.youth.cn/gn/201703/t20170312_9276705.htm

[2]徐妍艳,王红梅,李淑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现状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253.

[3]毛海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功能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83.

[4]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208/c1053-29812879.html.

[5]http://news.163.com/14/0310/15/7NFA3OCJ00014AED.html.

[6]王炳林.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质量的调研与建议[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7,(9):24.

[7]吴潜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7,(9):31.

作者:韦勤

上一篇:民族乡镇群众文化论文下一篇:流程行业无线通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