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30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历史与社会》也已成功地走过几个春秋,凭着这几年的点滴积累,觉得课前导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结合时事,事实导入《历史与社会》是新编教材,特别是九年级课本,时事性比较强。利用事实导入会更贴近实际,增强实效性,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了解到了国际大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课堂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历史与社会图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我对《历史与社会图册》的运用

在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理清朝代更替的脉络,特地制作了历史纪念表(如下示意图),言简意赅,明了清晰,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欣赏中调动思维,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在此后的教学中先后用了很多次效果都比较明显。根据历史与社会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图表,形象生动再现知识,即又富有情趣和美的享受,又可以指引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我们现有的资料中,《历史与社会图册》就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师生几乎都没有运用,它没有发挥好自身的价值。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历史与社会图册》,让它不再是一本似有似无的教学参考书呢?

二、我对《历史与社会图册》的分类

图画在教育中的地位比文字重要,图画是文字的母亲。历史所记述的都是往年事迹,对于现代人来说有许多的问题都难于理解,如果在历史教学中要理清语言文字和图画的关系,很多问题都能够顺理成章。如石器时代的先民凿刻在石壁上的画,“部落征战、狩猎场面、生殖崇拜、星辰图像、穹庐毡帐、牲畜车辆、原始舞蹈”等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和科学文化。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壁画其实就是最古老的历史教科书。现在的历史与社会教科书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在表达方式上已由过去以文字为主、图画为辅向文字与图画相结合、图文并重的方向转变。新一代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的这个转变,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图画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历史图册》,让它发光发亮。

《历史图册》包罗万象,种类齐全。历史文物图,如刻有“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字样的汉砖、北宋针灸铜人、毛泽东和朱德挑粮用过的扁担等;历史人物像,如孔子像、唐太宗像、孙中山像等;历史遗址图,如郑国渠遗址、圆明园遗址和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等;历史古迹图,如河北趙州桥、明代的长城等;历史想象画,如牧野之城、莫高窟艺术等;示意说明图,如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地动仪震动示意图、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等;历史漫画图,如夏桀把人当坐骑、《时局图》等;历史地图,如春秋列国形势、元朝疆域、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百团大战形势等,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多采的“菜肴”。

三、我对《历史与社会图册》作用的认识

1.提供历史依据,增加教学可信度

例如教科书说:“商朝的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同时配有几幅图画──司母戊方鼎体态的雄伟、四羊方尊造型的精美都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历史文物图、历史遗址图和历史古迹图在这方面的功能最突出。

2.再造历史形象,增强历史厚重感

时过境迁,物毁人亡,先前的整个历史形象已经消失了,存留下来的不过是几行文字记录或零散的遗物。所以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画能够成为使用者再造历史形象的桥梁。见景生情,睹物思人。一幅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彩色图,让人感觉到秦国将士的威武和阵势的严肃,进而头脑里呈现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历史画卷。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位好老师。如果在课前运用图画把枯燥的历史文字叙述换化成观看图片,把学生引入课堂的情境,对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可以用《少年白马图》讲述图中的传说,引出他们是契丹人的祖先,以此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认真听讲的欲望,因势利导,完整的叙述课题。

4.知识简单化

历史内容纷繁复杂、年代、人名、史实颇多,学生很难记住。为了方便学生容易理解,加深记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图画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让知识简单化。例如:《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用大树主干代表天子,支干代表诸侯,分枝代表大夫,小杈代表士。这样就化无形为有形,把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具体的形象,使学生对西周宗法制度一目了然。文字能够叙述历史,图画也能够叙述历史,而且在一定的情况下,用图画叙述历史还有它的长处。示意说明图、历史地图、历史想象图、历史漫画都有这方面的功能。

5.扩大学生视野

一个人如果见识越多、视野越广,其知识面就越宽,对人的智慧、思维能力的发展越有帮助。新教材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课文的图画中有许多反映各朝代生产、生活方面的图画。例如《唐朝穿裙衫的妇女》、《隋唐大型宴会的长桌、长凳和室内家具》、《秧马》、《宋墓壁画“宴饮图”》等等。这些朝代虽然距今那么的久远,但从这些图画再现了古代人们生活起居的情况,看到了古代人们生活的侧面。学生自然而然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相比较。尽管这些插画在教学中是不要求掌握的,但由于再现了历史,它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6.提高学生能力

历史与社会课堂中有许多问题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答案,而图画图表恰恰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分析认识问题。如《工业化的起步》,让学生分析“一五计划”背景,“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单方的语言叙述,并不能让学生所理解,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与印度比较》图表,自然比较出中国与印度的差异,通过观看此图让学生分析出实行“一五计划”的背景,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7.增强审美情趣

综观我国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灿烂的科学技术、文化和艺术。这不仅仅可以用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用来歌颂人类创造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如商代的“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设计奇特,造型优美、雕塑艺术精巧,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如秦国的“兵马俑”,那一个个武士俑,造型生动、神态各异,面貌不一,充分显示了工匠们的智慧和精湛的雕塑技艺,它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等。此外,在新教材中还有许多精美的艺术品,如商代的象尊、唐三彩、赵州桥、敦煌壁画等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去观察、去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及艺术想象力。

8.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俗话说:触景生情,教材中的许多图画为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中华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中的《开国大典》这幅图片它记录了1949年10月1日那天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激动人心的瞬间,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此图,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9.体现情感教育价值

历史记录了英雄们的优秀品格及英雄事迹,永垂青史;也将那些丧权辱国、骄奢淫逸之辈钉到历史上,遗臭万年。课本中的每一幅图画,几乎都可以利用来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绝唱;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等都是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好材料;顾炎武及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可以用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有教人为人处世应该谦虚诚实的,如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画,通过看图,講述英雄人物、优秀人物的优秀品格,并加以评价、渲染,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四、我的感悟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要将不同历史阶段的相同或相近范畴的地图进行比较,挖掘《历史与社会图册》自身所隐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判断历史事态发展变化的进程。在比较鉴别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些都是《历史与社会图册》的闪光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忽略了《历史与社会图册》的作用,实际上图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如果我们能改变当前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重文轻图”的思想观念,充分挖掘图册在教学中的优势,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为新一轮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开辟新的天地。在认识了《历史与社会图册》的重要性后,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图册,以更好地达成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

斯卡特金说过:“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图册,都能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创造,获得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体验。《历史与社会图册》在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是与课本文字部分密切配合的“图像系统”,有“以图代文”、“以图释文”的功能,成为历史知识的载体,在历史与社会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有知识的传播功能,而且具有能力培养的功效,承担着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图画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以中国历史教学为例》http://www.czxkb.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069.

[2]《课堂教学中历史地图读图能力的培养》http://www.czxkb.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067.

[3]《纲要信号图表在自主型课堂中的应用》http://www.czxkb.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068.

作者:金爱琴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课堂教学论文 篇2: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情境创设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历史与社会》也已成功地走过几个春秋,凭着这几年的点滴积累,觉得课前导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结合时事,事实导入

《历史与社会》是新编教材,特别是九年级课本,时事性比较强。利用事实导入会更贴近实际,增强实效性,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了解到了国际大事。例如:《制定世界貿易的“游戏规则中”》一课,首先用多媒体、录像导入,教师播放《实话实说》中的片段,再结合图片,教师向学生展示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向学生解释这一标志的含义。良好的视觉效果表现这个充满活力的组织在保证世界贸易持续、有序、蓬勃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从而激发学生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兴趣。

二、烘托气氛,故事导入

《历史与社会》综合性强,趣味性强,适当的故事导入会增加学生的趣味性,较符合学生特点。如九年级《“国籍”模糊的生产与消费》一节中,教师可以用这样的故事导入:“同学们都知道西方一个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圣诞老人在每年的12月24日夜晚出来,带给大家礼物和欢乐。他长着白胡子,带着白帽子,你知道他是哪国人吗?(肯定是一个外国人)但在美国,许多儿童以为圣诞老人住在中国。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每到圣诞节,圣诞老人带给孩子们的礼物大都有“ma-deinchina”的字样。不仅如此,美国的绝大多数玩具也都是中国生产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从而导出今天要学的内容——经济全球化。

三、摸清脉络,史实导入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是以史实为主的学科。是从整体上横观历史,纵看发展的角度人手。适当运用史实导入,较实际些。例如八年级下册《民族复兴的新道路》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出示如下史料:“孔子生活在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重视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这些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礼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然后进行提问:“你理解这段话吗?你认为这些话说的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这个时候作者会如此强烈地反对孔子的思想呢?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进而引出那些思想与今天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有悖,导入新课。

四、精心设计。问题导入

适时、适度的提问会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九年级《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一节中,教师直接提出问题:非洲既有“富饶的大陆”之称,又称做“黑非洲”或“苦难的大洲”,你能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吗?引导学生回忆七八年级的有关非洲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的知识,从而导入新课。

五、创设情境。精心导入

《历史与社会》学科有很多方面都贴近生活,创设情境从生活中人手,使学生有种亲切感。如:七年级上册《草原人家》一课,介绍了内蒙古大草原和澳大利亚草原,两种不同的区域特色,运用对比的方式,层层递进,抓住重点,结合生活中的图片,激发兴趣,突破重点,从对比中使学生感受到两个地区位置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他们在草原羊的品种、居住的方式上得不同。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草原环境的一些共性,草原发展的悠久历史和未来。

总之,导入是一节好课成功的一步,教师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一名优秀的导演总是能够在影片的开头就吸引观众:一名优秀教师也同样应该精心设计课堂的导言,敲响动人心弦的一锤,抛下一砖,引出精美的玉来。同时,随着新课程的向前推进,教学方式的不断完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的“导”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辅助和铺垫。因此,既要根据课堂实际,灵活运用,又要独具匠心,别具一格,不牵强附会,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使之更加完善,科学适用。

作者:张书君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课堂教学论文 篇3: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

摘要:教学语言是课堂组织的重要形式,优秀的教学语言是形成和谐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语言美则是我们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如何结合新课程理念,探索了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合理实现教学语言美的途径和办法,旨在探索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科语言;教学效率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教学语言的应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始终,它可以反应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教学环节的构建能力、教学情景的创建能力、教学问题的设计能力和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从而显现教师的素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的艺术。

由于《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知识跳跃性大、知识面广、图文概括性强、活动探究多、课堂教学的可变性大、学生的主体性更加突出,这些对教师的知识概括能力、驾驭课堂能力、调控学生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有极高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保障。那么,如何实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呢?

一、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导入新课,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严谨又简单明了,导入时间应该控制在两、三分钟以内。过短,则难以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过长,则拖沓冗长,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也不例外。课堂导入统领全课,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教师的导入语要确切恰当,有画龙点睛之妙;也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有实事求是之意;应该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给人以幽默之感。优美的导入语能渲染一种气氛,或引发一种情绪,或引起学生的思考。以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五课为例:

课题的“挑战”两字制造了一种气氛,一种悬念:西方各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摆脱了旧制度的制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正处于明、清时期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呢?面临哪些挑战呢?以“挑战”二字为“题眼”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第一目要先后抓住“盛”和“最后”两词。“盛”预示着明、清表面的繁华,那么“盛”在哪里?教师可以由“盛”而发,设置问题(人口和经济、手工业、商业、社会生活)。而“最后”两字让教学回归课题:表面的兴盛难以抵挡西方更快速的经济发展的冲击,中国仍然面临着挑战。而且“最后”预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已是强弩之末,难以抵挡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这为学生理解近代中外实力的对比和“落后就要挨打”埋下伏笔。

导读第二目的 “题眼”、“多民族”可以直截了当地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目标,突出重点:表面兴盛的清朝在民族政策上的变化,展示“盛”的多面性,从而使本课教学更具条理性。

第三目的“专制”表明了明、清在政治上的皇权加强,引发学生对18世纪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并逐渐被拉大距离的原因进行深层次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课题“中国面临西方挑战”的理解。

第四目的“海上”说明了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来自中国内部,还来自海外,再次回归课题,深化课题。

从“题眼”入手导入新课,能够使学生较快地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从而有效、高效地组织教学,达成目标。

二、教师要善于提疑设问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启发学生打开思维的过程,其基础是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问题。在课堂问题教学中,有效、高效的语言运用是成功的前提。

其一,教师的口头语言应该精练、简洁。我们常常使用诸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够不够”、“想不想”等等疑似问题,有的一堂课中甚至使用上百次,听了使人生厌。其实这样的提问太过随意,不是真正层面上的教学问题,形如口头禅,学生听了反感、教师听得劳累。还有的教师上课时总是无意识地把同一句话或句末词重复好几遍,或在句后加上诸如“嗯”、“啊”、“噢”、“是不”、“啦”等语气词。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效率,使课堂呈现拖泥带水、给人不和谐的感觉。

其二,课堂问题的设计语言应该精且有针对性。某教师八年级的一堂《从维新到革命》所提的问题大小近二十个,暴露出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选题不够精炼;要求太高,其中属于课堂延伸、提高、拓展的问题就有近十个,而这些大多是八年级学生无法理解的。一堂八年级的新课教学,却把课上得比九年级还深,几乎把近几年中考复习时出现过的问题和内容全部搬入,简直就是一堂超级复习课。当然,教师应该化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也许仅仅教材),这从课堂中可以看出:她几乎没有给学生插嘴的机会,甚至思考的机会,从头到尾,滔滔不绝,语速之快,绝无仅有,而教师竟然还拖堂了近十分钟。这样的“面面俱到”,肯定达不到课堂教学落实知识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听课教师绷痛了神经、出了一身汗之外,真的没有一点价值。究其原因无疑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缺乏对语言的推敲。

其三,含蓄的教学语言艺术是问题教学成功的关键。含蓄,是教学语言成熟的一种表现。含蓄很难,因为含蓄语言的要求高。教学时,教师既不能一语道破“天机”,又得让学生明白,还不能含糊其辞。苏东坡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清代沈祥龙也认为,“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人常说,教师说话要注意充满睿智、留有余味,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教师的提问过程,就是期待学生说出正确答案的过程,而不是去细心倾听,循循诱导,获取学生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并籍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是否产生了疑惑、产生了什么疑惑,从而达到以学定教、因“惑”施教的目的。有位教师在讲授《大众传媒》一课时,设计了三个问题:

“世界如果没有你——大众传媒,世界将会怎么样?”

“世界自从有了你——大众传媒,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世界如果只有你——网络,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吗?”

这三个问题,如果除去“你”字从语文角度来说用法不明,还有问题切入口太大,学生无从下手外,仅仅从课文结构本身来说,应该说问题设计非常巧妙。但遗憾的是,教师把全班按照四人一组讨论后,只叫了一位学生回答,没有给其他十三个组机会,而且这位同学的回答也只有一半,就被教师接过话头。很明显,这位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含蓄的修养上还不够火候。问题教学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必须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要思考学生怎样学才能有收获,而且收获尽可能大,教师要充分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只有问题呈现,没有充分的思维活动过程,则效果肯定不佳。

三、发挥优美语言的激励作用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尤其是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自信、自尊、好奇、好强、爱表现,但同时又逆反、自私、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尽量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当然,我们的表扬语言也要适度,不少多教师在上课时滥用表扬语,结果就适得其反。例如:“表扬表扬他”;“掌声在哪里?”;“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听得真仔细!”……如果学生第一次听到教师表扬他,他会十分高兴,如果次数多了,学生听了会毫无感觉,甚至反感,从而失去激励的作用。所以,教师表扬的语言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着幽默与风趣,更不能挫伤他们的成人意识。

同样,教师批评语言也要科学,忌讳“冷”、“硬”、“辣”。例如,传授知识时,要忌讳“笨”、“傻”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真了不起”之类的冷嘲;批评错误时,要忌讳 “没治了”、“看透了”之类的断言。教师不能伤害学生,即使是批评也要充满激励性,例如,“相信你能回答得更好”等。另外,教师批评的语言不能流于低俗,不能滥用学科语言。有位教师在上了人类起源后,班级有位同学总是坐不安稳,上课时不动脑筋,教师就嘲讽他“没有进化好”。这看似幽默、婉转的批评,其实更伤学生的自尊。

表扬和批评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刻意回避表扬和批评,会使课堂显得干瘪,不丰盈;不适度的表扬和批评又会伤害学生,影响课堂效果。教师只有褒得适度,贬得科学,才能使课堂和谐、效果明显。

四、努力提升课堂品味

学科语言的活用、巧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同的学科,需要用不同的专业语言,文科教师要注意感情的抒发,理科教师则应注重理性的阐述。即使同一科也应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语言。新课程下的《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融合多门学科知识的边缘性科目,它既具有其他学科的共性特点,又独具特色。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学语言应该贴近学科特点。如果失去学科特色,即便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也许它是一堂好课,但绝对不是一堂好的《历史与社会》课。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教师育人的根本目的,而这项任务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教育性应该是《历史与社会》课堂语言运用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语言特点。《历史与社会》科教师应该把教育性的语言特点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一堂课、一学年,甚至整个初中阶段。

巧用学科知识、组织教学语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哪怕在实施批评时,只要教师使用恰当,也能起到独特的效果。例如,某教师在讲到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前让学生看书自学,有一学生转身讲话,教师马上面带微笑说“你们看,XX同学比巴黎人民还急,想要进行第一次起义了。”巧用课本知识,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连接课堂,一举两得。但是教师在运用学科知识时,必须科学。尤其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很多专业语言不能乱代替。例如,不能用“钱”代替经济学里的“货币”,不能用“左”、“右”,“上”、“下”代替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的“西”、“东”、“北”、“南”等。

用好、用活学科语言,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具学科味,充分体现《历史与社会》的学科特色,提高课堂品位。课堂教学中学科语言的巧用、妙用,更能体现教师的专业功底,赢取学生的崇拜和尊敬,提高课堂效率。

一言以蔽之,优美的教学语言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实至关重要,如何运用优美语言组织教学从来都是一门大学问。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刻苦钻研、勤于思考、注重积累,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就能合理、科学地运用教学语言。那么,我们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必将有大的发展和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玉芹.《历史与社会》课改中教学方法的转变[J].试教通讯·历史与社会,2003(10-11).

[2]武文.历史与社会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许伟泽.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若干反思[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8).

作者:吴平妫

上一篇:投资公司对外财务管理分析论文下一篇:我国风险投资制约因素分析论文